一 : 互联网三巨头神话即将破灭?谁能成为互联网圈“四大才子”?
中国人似乎对“四”这个数字有种特殊的喜爱感,从远古神话时期的“四大神兽”到古时候的江南“四大才子”,再到民国时期的“民国四公子”,最后到今天风靡港澳台的“四大天王”、“F4”等等,都表现着中国人对“四”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并且在某些时候这种追求已经类似于强迫症,不凑齐四个就不甘心,比如教育领域的“四大名校”,娱乐圈的“四小花旦”等,但“对中国互联网圈来说,“四”却一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从2011年“BAT”三巨头的叫法开始,中国互联网的第四把交椅,一直空缺着,期间无数变量公司对这个位置发起了攻势,但无一不铩羽而归,彼时的BAT,靠着垄断流量的绝对优势,瓜分了整个互联网,BAT威严不容触犯,这个“神话”直到近日才真正被击破。
6.25日,京东市值与百度市值只差1%的新闻火爆了整个网络,从2011年起第一次有企业离BAT如此的接近,三巨头不败的神话似乎要在百度上先行破灭,一时间京东似乎就成了中国互联网第四个巨头,但其实除了京东,还有这些企业也有可能成为第四个巨头。
我们首先来看成为巨头候选人的条件:
●业务布局广,战略纵深长
●有充沛的现金流供其打战
●领导人必须有站在互联网顶点的野望
●目前估值在300亿美金以上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找出了第四巨头的四大候选公司:MJDM。
一、蚂蚁金服
2014年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名下独立出来运营,2015年完成首轮融资,股东包括全国社保基金、邮储银行、国开金融等一大堆“国字头”大公司,2016年4月,蚂蚁金服完成B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600亿美元,业务板块已涵盖网民金融生活的各个领域: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
手里更是握有:银行牌照、证券牌照、保险牌照+产限牌照、基金牌照、基金销售牌照、信托牌照、支付牌照,可谓集齐了金融领物流园域的“7龙珠”,这意味着在金融领域里,基本上没有蚂蚁金服不能做的业务。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支付,差不多相当于:Visa+PayPal+富国银行+嘉信理财+FICO+Lending Club,而这些公司目前市值总和约在5000亿美元。
而在用户方面,蚂蚁金服目前最核心的业务—支付宝,实名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成功超越PayPal,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支付机构,而PayPal的目前的市值为645亿美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蚂蚁金服下面的一个支付宝就值600亿美元了。
除了支付宝用户过亿,余额宝用户也是突破3亿,是全球客户数最多的基金,管理余额宝基金的天弘基金(蚂蚁金服控股51%),其资产管理额超过1万亿,是国内基金业历史上首个破万亿的基金公司。
为了抵抗微信支付带来的压力,蚂蚁金服还在支付入口和支付场景方面进行布局:30亿元人民币投资口碑网,联合阿里巴巴投资饿了么和滴滴出行,投资阿里影业下的互联网售票平台淘票票,其中滴滴出行和淘票票更是出现在支付宝最新版本的首页入口中。
这些布局都意味着蚂蚁金服正在构筑出一种极具想象力的模式:从纯线上交易的支付工具,变成连接支付(支付宝钱包)、理财(如余额宝、招财宝)、融资(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数据(芝麻信用)四大核心业务,成为各种应用场景的广泛吸纳者。
凭借这些,蚂蚁金服就是马云手上的一张王牌,说是下一个阿里巴巴也不为过。
二、京东
美东时间6月23日收盘,京东(JD.NASDAQ)股价上涨3.92%,报42.95美元,相比一年前大涨了100%,市值达到609亿美元;而相比京东的高歌猛进,正处于业绩触底,经历重整和转型的百度如今市值约为615亿美元,两者的市值差距仅剩6亿美元,换算成百分比两者市值也只差1%,只需一个小小的涨幅,京东就可以取代百度,跃居中国互联网第三把交椅,一直以“中国亚马逊”自居且连亏11年的京东,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更有意思的是,刘强东早就表达出对互联网第四把交椅的觊觎之意。他曾放“狠话”说过:“一年净利润低于100亿,就不要跟我谈利润”,这个“百亿利润”对标的正是百度去年的利润。
优质的的京东自营服务和自建物流优势,是京东在淘宝的围剿下杀出重围的最大凭仗,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京东B2C市场份额达到了26.7%,虽落后于天猫的55.8%,但能在阿里电商帝国的疆域打开个缺口,已实属不易,因为模式重的原因,京东时不时被投资者看衰,但实际上这几年京东商城已经开始盈利,而且除了电商业务之外,物流、金融以及云服务成为京东调整营收的发力点。
在最后一公里方面,京东到家在各大城市上线,实现了超市+电商的结合;在金融方面,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以白条起家的京东金融估值达到466.5亿元;在物流方面,京东运营的配送站和自提点达到6756个;在云服务领域,京东推出了电商云、物流云、智能云、产业云等四大解决方案;一个中国版的“亚马逊”正在逐渐成型。
面对未来,京东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盈利持续性和业务扩张性上找到平衡点。
三、滴滴
2017年4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过500亿美金,该轮融资后滴滴成功跻身估值500亿以上初创公司梯队,位居全球未上市独角兽排行榜第三名,前面只有一个蚂蚁金服和滴滴的老对手Uber了,至此这家成立仅五年的公司,完美的诠释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都是有可能的。
时间回到2015年9月9日,这天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标志着滴滴不仅仅甘心做一个单纯的打车软件平台,成为综合移动出行平台,真正掌握“行”也许才是程维真正想要做的。两年时间过去了,滴滴专车活跃用户覆盖率占比达96.7%,订单量市场份额报94.6%,日订单突破1000万,月均活跃用户数增至3854.4万人......,这一连串的数据,已然证明滴滴出行在“行”有着绝对的垄断地位。
而除了在自身打车业务完成垄断外,滴滴还积极对自己布局进行补充,2015年9月全资收购考拉班车,交予滴滴巴士接管运营;在共享单车风靡之时,滴滴投资了ofo,完成了对自己最后一公里的补充,如此一来,滴滴便形成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公交、代价、试驾、租车、企业用车甚至共享单车的完整闭环,该闭环几乎囊括了日常所有出行方式,滴滴在国内出行市场的老大地位因此更加巩固,而最新这笔55亿美金的融资,更是给滴滴在电动车业务、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方面和支撑滴滴与“老对手”Uber在国际化市场展开持续较量。
在一个没有失败过的女人的带领下,滴滴正在朝一个移动出行的综合入口,一个生活O2O的超级APP上一路狂奔,困扰它的也许只有政策了。
四、小米科技
小米的故事无需多言,雷布斯的神话网友也早已耳熟能详,这家中国特色十足的互联网公司,由卖手机起家,一步步走向自建生态的“康庄大道”。
从2011年8月16日发布第一款小米手机开始,雷军与他创办的小米就一直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饥饿营销”、“互联网思维”、“价格屠夫”是三个伴随它挥之不去的标签,喜欢小米的人,爱它到了骨子里;恨它的人,同样也恨到了骨子里。到今天,小米已形成一个以小米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生态圈,旗下已不仅仅只有手机,而是有着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手环、小米净化器等10多款产品。
很多网友吐槽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其实不然,我们看小米这个生态圈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智能硬件生态链,第二层是内容产业生态链,第三层是云服务。这三层通过自建、投资、参股等方式不断被完善,而在这三层之间通过MIUI相互连接,实现信息流动、资金流动,这样小米自然就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
而且5年来,围绕着小米生态圈计划,小米共投资了55家创业公司,到今天已有7家创业公司年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2家突破10亿元人民币,4至5家公司突破了10亿美元的估值,在生态圈的布局上,显然雷军的小米公司已经与BAT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从表面上看,生态圈之战是硬件、内容、云服务之战,而本质还是互联网入口之战,通过控制硬件入口,小米是否能进一步掌控流量,进而找到与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平起平坐的机会?从0到1,从1到N,从2010年的创立到2014最新融资11亿美元,估值400亿美元,疯狂但同时又缺乏技术基因的小米,传奇是否还能继续?这一切,都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诚然百度式微,AT超然独立,但百度依然还是那个百度,在搜索市场它仍然占据着绝对垄断的地位,一年1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仍然是各大变量公司无法达到的顶峰,短时间内其第三把交椅的位置还是“稳如泰山”。而蚂蚁金服、京东、滴滴、小米(MJDM)争来争去,争的还是最后的那个第四的位置,未来中国互联网也将呈现“两超多强”的冷战格局:AT是3000+亿美元的巨头,而百度、京东、小米、滴滴、蚂蚁金服是“多强”,“多强”的玩家里面有机会出现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网易、今日头条、陆金所、ofo等是第二梯队的变量公司,有希望跻身于第一梯队,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越来越充满变数,越来越精彩。
二 : 1990“台股牛”:泡沫破灭 经济转型成功
我国台湾股市从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时间里指数涨了12倍,当年的“台股牛”与A股市场本轮牛市有很多相似点,甚至连信用危机爆发导致的“最后一跌”的牛市前奏以及牛市中的泡沫特征都极端相似。[www.61k.com]
虽然投资泡沫总会破灭,但最后的经济结果却有很大差异。不同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经济不振,1990年我国台湾地区股市泡沫破灭给很多投资者的财富造成了极大冲击,但是台湾地区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实现了成功转型。台湾地区在90年代之后的十年时间里GDP稳定在6%的较高增速,产业成功转型,电子半导体等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相对于日本的失落,我国台湾地区最终通过“产业升级+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对“台股牛”的回忆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对目前A股牛市的演绎趋势作出更好地判断。
⊙方正证券研究所
1986-1990年
“台股牛”的八大特征
特征一: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
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当时我国台湾股市上很多没有内在投资价值的股票遭到爆炒,投资者都将注意力放在各种内幕消息上。热门股包括壳公司和市值小、可流通股数少、有故事以及有“幸运名字”的公司。例如1989年初一只叫做“新奇毛纺”的股票1月份的股价低于7元新台币,没有内在价值,仅具有壳资源。从3月份开始该股在25个交易日中有22次涨停,13个交易日中只有涨停成交。在大牛市中,小盘投机性较强的股票,以及只有很少或完全没有潜在价值的空壳公司通常会跑赢大盘,比那些指数型股票和蓝筹股表现得更好,主要是因为小盘股在这样的市场中更容易被操纵。
这种背景下绩优蓝筹股难以跑赢大盘。当时台湾股市上有很多的蓝筹股,虽然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有远见的管理层,具有很好的增长潜力,但往往表现不佳,例如台塑集团等。台塑集团在1989年一季度仅温和上涨18.8%,收益远低于指数涨幅44%。1989年一季度代表大盘蓝筹的A级股涨幅39.5%,但更具投机性的B级股涨幅则达到了74.8%。当时的股票市场价格已经完全脱离了价值基本面,而股价一旦脱离了现实基本面的约束,对于有意愿参与这场游戏的人来说,再高的股价都不会是障碍。
特征二:管理层对股市上涨进行背书
当时我国台湾地区的管理者为了力促股市繁荣喊出了“丰厚的利润、伟大的繁荣”的口号,而市场将这种口号看作是管理层防止市场下跌的保证。另一方面,投资者热情高涨,1989年由于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消息导致市场大跌,投资者包围相关部门表示抗议,引发骚乱。管理者随后很快取消了之前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方案,之后的股市政策也变得十分小心。
特征三:散户主导的市场,交易额迅速攀升
当时我国台湾股市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户完成,导致台湾证交所的交易量非常大。1989年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每只股票平均年换手率接近600%,而纽约证交所同期的股票年换手率仅50%左右,最高纪录也没有超过100%。
特征四:券商运营环境宽松
1988年后台湾地区券商准入放开,券商数量爆发。1988年之后我国台湾地区券商准入规定再次放开,券商营业部数量迅速扩张,股票交易量随之大增。1988年6月台湾地区持牌券商数量为28家,到1990年券商数量扩张到197家。为抢占市场份额,券商为各类人群设立了专属投资网点,例如有专门针对家庭主妇、医生、农夫、大学生的网点。并且揽客手段层出不穷,大肆进行广告宣传等。
与当时台湾地区的情况类似的是,近两年大陆券商运营环境同样大幅宽松。例如“互联网+券商”的兴起带动了远程开户,佣金费率大幅下调,同时上交所、深交所陆续放开“一人多户”等等措施。实际结果是股票开户数量大幅上升,股票交易额也迅速攀升。
特征五:泡沫期的高市盈率
泡沫时期我国台湾地区股市整体市盈率达到100倍。1989年四季度我国台湾股市整体市盈率接近100倍,高于当时日本股市的51倍,也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的10-21倍的市盈率区间。另一个案例是当时台湾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总市值相当于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公司、富国银行和美联银行等五大美国公认优质银行的市值总和。
特征六:大量的地下钱庄集资,保证金交易盛行
由“金融天才”经营的月息4%的地下钱庄盛行,保证金交易活跃。当时除了股市投资热潮以外,台湾地区还盛行多种金钱游戏。当时台湾地区的投资回报期限一般用月来衡量,地下钱庄盛行,很多非法但公开经营,且不受当局监管约束的地下钱庄每个月能赚到4%的收益,一些名叫“标会”的共同储蓄计划则能够获得6%的月度收益。地下钱庄一般是由一些号称“金融天才”的后台老板经营,大量地下钱庄盛行的同时,台湾股市同样存在大量的非官方的保证金交易,这给台湾股市带来了更大的杠杆系数和不稳定性。
与当时台湾地下钱庄筹资模式相类似,现在A股市场上配资业务盛行。目前A股市场基本已经形成了“信托融资—股票配资资金供应商—渠道商—C端客户”的一条完整资金链,且银行资金也同样配置了两融收益权、“伞形信托”等多种类型的结构化产品。当时“台股牛”的背景是宽松的监管环境,现在A股市场则是金融创新、直接融资大发展的市场背景。
特征七:新股上市的低价发行承销
类似于现在的A股市场,上世纪90年初的台湾股市新股发行价格同样是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确定,而非市场决定。结果同样导致很多股票发行以低于市场的出清价格完成,新股发行往往超额认购,打新股基本都能获得无风险的快速盈利。
特征八:5%的涨跌幅限制助长泡沫而非降低风险
当时台湾股市为了避免市场剧烈波动,将个股涨跌幅限制设定为5%。然而这样的限制只能延缓而无法消除价格限制,阻碍了市场出清,导致不必要的风险。过度的价格限制反而是促进投资泡沫的发展,而不是降低风险。1987年我国台湾股市遭受美国股灾冲击,随后为了保护投资者,台湾股市管理层将涨跌幅限制进一步缩到3%,结果导致问题的更加严峻。由于跌停板上的股票没有成交量,投资者无法卖出股票以补充保证金缺口,导致市场进一步恐慌。
“台股牛”的
背景、前奏、契机
1、“台股牛”的背景:经济转型期、增速换挡期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经济进入经济换挡期,经济从出口导向进入转型期。从1960年开始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向“出口导向”转型,经济快速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台湾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地区”,逐渐跻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从80年代之后,台湾经济增速开始逐渐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压力,以及来自东南亚等低工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即台湾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GDP从10%以上的高增速向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的经济转型阶段。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以基建拉动经济,面对经济增速下行问题。从1978年开始,台湾GDP增速从14%左右的高增速持续下滑,直到1982年在GDP4%左右触底,整个80年代台湾经济增速都不是很稳定,在7%左右上下大幅波动。核心原因在于70年代末期台湾的出口增速开始大幅下滑,即出口的经济导向开始面临困难。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瓶颈问题,70年代末台湾地区相关部门制定了“十大建设项目”来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包括台北桃园机场、台中深水港、南北高速等等。
吸引“人才回流”,构筑“工程师红利”。在基建稳增长的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台湾地区开始开发新竹科技园区来吸引高科技创业的企业入驻,以提升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水平。之后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人才回流”,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回流我国台湾。
2、“台股牛”产生的前奏——信用危机导致“最后一跌”
牛市的前奏: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地区信用危机爆发。80年代早期,台湾地区金融体系仍然相对落后,银行体系极大受制于相关部门的管制,整体金融体系效率低下。1985年初,以国泰集团为代表的信用危机爆发,冲击了台湾地区的金融体系,引发了后期相关部门对其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
1985年,台湾国泰危机爆发,市场跌至最低点。国泰集团是台湾地区五家顶尖的工业和商业集团之一,涉及产业领域包括保险、建筑、塑料、信托以及租赁、食品等。1985年2月,其旗下核心金融公司“第十信用社”由于财务混乱被管理当局勒令暂停贷款业务,导致客户挤兑风波,随后“第十信用社”被接管。结果信用危机波及国泰旗下另一家“类银行”业务的国泰信托,随后相关部门出面平息风波,国泰信托再次被接管。直到国泰旗下第三家“国泰塑胶集团”由于吸纳“职工存款”再次出现流动性问题。相关部门组织全面调查,信用风险暴露,并且波及许多私营企业,问题贷款数量不断上升。国泰危机打击了市场信心,台湾股市跌至1985年最低的636点,成为台湾股市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之一的真正开端。
3、“台股牛”的契机——“台币”进入升值区间,热钱流入催生资产泡沫
1986年之后“台币”进入升值周期,“台股牛”正式启动。从1985年初开始,“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稳步回升,“台币”的升值趋势开始吸引外资回流。由于传统银行利率很低,外资回流资金更多关注地产和股市,股市和地产泡沫开始同步产生。
“台股牛”的三次回头
台湾股市从1986年起步的大牛市过程中大的回撤总共两次,分别发生在1987年9月以及1988年8月,两次回调幅度均在30%以上。第一次是由于外围冲击——美国1987年股灾的影响,第二次是1988年管理层出台资本利得税的影响。随后市场再次恢复上涨趋势,直至1990年1月市场见顶。
1、第一轮回调(1987年9月):意想不到的外围冲击,1987年美国股灾,回撤30%
1987年第一次30%幅度的回调。台湾股市从1986年初的800点起步,持续上涨至1987年9月的4000点,在涨幅几乎接近5倍之后发生了牛市的第一次回调。这场回撤在1987年四季度发生,指数从4000点跌到2800点,回撤幅度30%。
1987年这次回撤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围市场波动造成的冲击。这场冲击源于日本为抑制经济泡沫开始紧缩货币,导致日本债市暴跌。进而影响到美国债券市场,结果表现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叠加政府再次释放美元贬值压力的导火索,最终导致美国1987年股市的大幅调整。而其风险影响到全球市场,台湾股市同样出现回调。
2、第二轮回调(1988年8月):监管冲击,征收资本利得税,回撤36%
征收资本利得税的监管风险引发股市快速大幅回调。台湾股市第二次回调发生在1988年8月,指数从8100点回调至5200点,回调幅度36%,指数下跌了一个季度,引发调整的原因在于监管风险。1988年9月台湾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之后股市从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几乎腰斩。由于股市暴跌引发了投资者的不满和社会骚乱事件,后续管理层在投资者的巨大压力下宣布取消征收资本利得税计划,指数恢复上涨。
3、第三轮见顶(1990年2月):基本面出现拐点,指数在12000点见顶
指数在1990年初见顶。台湾股市指数在1990年达到顶部时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甚至没有什么信息出现,一切显得很平静。如果有什么信号的话,是市场的大幅波动,从1989年开始台湾股指开始大幅的上下波动,并在1990年达到最高的12000点。但是如果排除市场的狂热投资情绪,从基本面来看其实是能够发现指数见顶端倪的。
基本面上,支撑这轮大牛市的流动性根源“热钱流入+利率下行”两个基础都已经出现拐点。“新台币”的升值趋势从1988年开始出现二阶拐点,到1990年已经基本触底;而流动性方面,台湾地区信贷利率在1988年基本见底,1989-1990年短期两年利率处于回升阶段,期间利率从6%回升至10%左右。即流动性的两个方面,热钱流入与利率下行的基本面都已经不再支持市场继续上涨,基本面拐点已经出现。
“台股牛”泡沫破灭
实体经济成功转型
“台股牛”在1990年初到达12000点顶点,然后在随后的7个月里大幅下滑到2800点,几乎跌到指数最高点的零头。虽然在这次市场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但乐观之处在于,台湾的实体经济并未遭受重创,反而表现出强劲和稳健。
1、上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经济转型成功,GDP增速逐渐企稳
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80、90年代进行经济换挡,进入转型阶段。台湾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其六七十年代的高增长奠定基础,但这一模式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发展瓶颈期。从1976年开始台湾地区出口增速持续下行,同时“台币”的升值趋势也对其出口造成了不良影响。台湾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转型阶段,经济增速也开始从之前10%的高增长期进入6%-7%的中速增长阶段。台湾地区经济在90年代进入稳定阶段,产业升级、出口增速稳定。总体上看,80年代台湾地区GDP表现为非常不稳定,大幅波动,其出口平均增速也从之前的平均30%降至15%,GDP增速在3%-10%之间大幅波动;到了90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增速缓慢下滑,逐渐稳定在6%左右的经济增速,出口增速也从15%降至7%的增速。
2、台湾地区经济转型成功:成功的产业升级+新的市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1990年之后,台湾地区的出口贸易逐渐形成新的模式,其对祖国大陆的转口贸易日渐繁荣。此外,亚洲跨地区贸易也持续增长,东盟、韩国都成为我国台湾地区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同时,台湾地区产品种类也逐渐从之前的鞋、衣服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附加值和科技密集型方向转移,例如电子产品和电脑相关设备。
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都经历了股市和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原因都在于美元经济偏弱,出口型经济体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都经历了被动的货币升值。且两个地区应对出口下行冲击的应对方式均为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放松货币,宽松的流动性以及外资流入助长了市场泡沫。但是泡沫破灭之后两个地区的经济表现迥异,我国台湾地区相对于日本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仅实现了产业升级,还受益于台湾地区的经济更容易与祖国大陆相结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商大量地在祖国大陆进行投资,不仅仅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等竞争优势,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习惯非常相似的消费市场,从而获得了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与2007年牛市对比:对不同之处的思考
⊙川财证券研究所
我们所身处的每一轮牛熊各自的外因或者内因都有所不同,但是投资者的人性是相通的。盈利时候的贪婪和亏损时候的恐惧是在每个阶段相同的情绪,股价最后是交易者的交易情绪在盘面的体现。从本轮牛市已经呈现过的特征来看,与2005-2007年的牛市较为相象。但8年来,宏观经济与市场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这轮牛市的演进。
⊙川财证券研究所
一、宏观经济背景的不同
1、宏观背景不同
2005-2007年牛市的基础来自于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盈利持续向好,由于企业盈利的好转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股市;而本轮牛市在经济面正好相反,宏观经济持续低迷。但是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和对国家政策支持的预期使得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从而产生了本轮牛市。
由于经济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轮牛市在宏观指标下的截然不同的特点,2005-2007年是CPI高涨和货币政策不断的收紧,而本轮牛市是在CPI持续低迷和货币政策的放松中产生的。经济背景的不同导致牛市中的领涨板块的逻辑截然不同,2005-2007年更多看重的是上市公司业绩,所以包括房地产、银行、有色、煤炭等股票因为业绩有明显增长获得了资金青睐;而在经济环境不好前提下,大家更多看重的是改革预期,所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成为了市场龙头。
2、货币政策不是牛市的必要条件
货币放松不是牛市的先决条件,核心是资金对股市的投资意愿。投资者在判断市场时往往把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先决条件,认为货币政策放松所以市场涨,而货币政策收紧所以市场跌。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涨跌和货币政策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比如2005-2007年的牛市过程中货币政策一直都是收紧的。原因就是货币政策走向更多的是和宏观经济相关的,而货币政策决定的是整个池子的大小,而并不能决定大池子流向股市这个小池子的水量的多少。所以不能简单地通过货币政策来判断市场涨跌,更需要在微观层面关注流向股市的资金情况。事实上,在历次大牛市过程中都在讲的一个事件就是存款搬家。如果从宏观指标来看,存款余额同比增长才是一个更好的观察跟踪指标。基本上在每轮牛市中存款余额同比增长或多或少的都会步入下降通道,数据背后也就是反映出了存款搬家的事实。
3、终结牛市的条件
经济复苏和资金供求关系的转变可能是终结本轮牛市的重要条件。和2005-2007年牛市相比,本轮牛市的经济基础完全不同,因此牛市终点应该也会有重要的区别。从2005-2007年牛市终结的信号来看,一方面是经济过热导致了货币的持续收紧,另一方面是基金停发导致的资金供求关系的转变。我们认为本轮牛市基础在于由于宏观经济疲软导致的政策预期,因此,当经济复苏时预期的消失可能是牛市终结的重要信号。另外,同样需要关注定向增发解禁等带来的资金供求的压力是否会导致整个资金面的供需状况发生转变。
二、资金结构的不同
1、公募基金话语权的减弱
公募基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在不断减弱。2005-2007年牛市是公募基金的大发展时期,虽然从整体规模占比来说,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并不占市场的最大份额,但是不容置疑地受到了多方资金的关注,引领了市场行情的变化。然而经历了之后几年的熊市后,公募基金的规模逐渐萎缩,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逐步减弱,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公募基金占市场的成交量从2007年的10%以上已经下降到了2014年末的不到5%。2007年“5·30”前后,投资者追求股票和基金的变化导致了市场风格的一个重要转变,那么由于基金的话语权转弱,未来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投资热度会由股票开户转向基金开户,但是这个转变产生的影响不会类似2007年那么大。
2、杠杆资金的兴起
融资杠杆资金已经成为股市中坚力量之一,杠杆资金显著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从2014年下半年起,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已经成为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资金力量之一。从成交量来看,融资买入已经占市场成交量达到了15%-20%,远超鼎盛时期的公募基金占市场成交量比。另一方面,融资资金是杠杆资金,资金使用者对市场的涨跌极为敏感,我们可以看到在杠杆资金活跃以后市场整体波动率明显加大。
3、市场信息的传播和理解加速
与2005-2007年牛市不同之处在于,信息传播和理解的速度已经今非昔比。从信息发布角度来看,和以往不同之处在于相关监管和政策发布机构的决策和信息发布机制大大增强和规范化,不同于以往的突击政策发布,现在的政策发布往往是在双休日给了市场更充分的反应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微信等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诞生和充分应用,市场对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以往可能需要几天才能被全市场获知的信息,现在往往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已经可以充分发酵。最后随着市场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也较以往更成熟。从这些角度来看,市场是逐渐往有效市场进行转变,在有效市场中发生突然转折的概率会降低,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逐渐演化过程。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戳破互联网“泡沫”
9月23日下午,青年互联网创业高峰论坛邀请创业邦CEO南立新、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者、哪上班创始人韩冰等嘉宾与青年创业者互动分享创业经历和故事。(www.61k.com)本报记者李建泉/摄
20年前,美国,人们开始对“互联网”着迷。当时,互联网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靠它赚一桶金。创业者、投资者一拥而上,最终导致了一场至今仍让许多人心有余悸的“互联网泡沫”。
2015年,“互联青春·创梦未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举行。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看来,历史是否总会惊人地相似?
“PPT公司”,靠讲故事融资
如果正常毕业,来自清华的周恺弟可以轻松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可他却选择休学创业。
一个月之内,周恺弟集合了一批来自清华、北航、中科大等高校的“靠谱小伙伴”,开始研究“AR/VR真实交互解决方案”。
目前,微软、谷歌等“大佬”级企业都在研究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穿戴特制设备,置身“小范围、固定的虚拟场景”。比如透过一副特殊的眼镜,你眼前的环境会变成侏罗纪原始森林,恐龙就站在身边。而周恺弟要做的,是在现实环境中“布点”,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以及配套SDK,使人们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随意走动,让AR/VR提供更贴近真实世界的交互。
周恺弟的目标,是把这项技术“做到极致”,未来成为微软、谷歌的技术提供商。
这已经是周恺弟第二次创业。上一次,周恺弟作为合伙人创办的公司拿到了A轮投资,可他却发现自己似乎身处一个“泡沫”,项目好像“并没有那么靠谱”。于是,周恺弟放弃了自己的股份,抽身而退。
周恺弟身边创业的人很多。而在这中间,不乏“仅凭一张嘴讲讲故事”的创业者。“他们有个好故事,PPT做得很炫,有些非专业领域的投资人就非常喜欢他们。”周恺弟说,“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们 PPT公司 。”
这种“靠讲故事就能找到投资”的状态,被杭州华睿投资的陈昊定义为“全民风投”。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市场会给你答案”。“互联网创业的概念被炒得火热,吸引了大量投资人,导致价格虚高。然而,当投资人发现投资回报率并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高,就会逃走”。
中国水运市场网创始人蔡雷认为,有些“互联网+”项目是在“炒作概念”,目的是为了获得支持,拿到投资,其实在线下扎根不深,容易产生泡沫。
经纬中国副总裁黄云刚也认为,互联网创业的“泡沫”是存在的。甚至在这次进入决赛的项目中,就有一些“概念并未落到实处,就开始考虑创业”,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做投资五年半的黄云刚,见过不少踏踏实实想要改变一个行业的创业者,更是经常看到“赶浪潮”创业的年轻人。“从创业者的角度说,原来没打算创业的,没有创业能力的,不适合创业的,看到大家都在创业也加入进来。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很多人有钱,但是并不懂创业,他们会把钱投给虚无缥缈的东西,导致创业公司估值虚高。”黄云刚说,“创业冲动、赶浪潮、追时尚,这都是典型的泡沫的表象。”
不过,最近“泡沫”有消退的趋势,很多创业者都感觉到,“融资越来越难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目前的创业热潮让陆初杰十分头疼,“现在连招人都很难,因为好的程序员都自己创业了。”
陆初杰是“甭纠结”创始人,这是一款为“选择困难症患者”解决难题的社交App。陆初杰并不希望产品用户快速爆发式增长,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昙花一现”也是一种“泡沫”。陆初杰的观点和杭州联创副总裁卢新亮不谋而合。在卢新亮接触的投资项目中,大多数是“跨界”的。“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我们选择投资项目,主要不是看互联网,而是看 + 什么。这才是回归商业的本质”。
近年来,互联网电商市场火爆,但今年开始,投资人的“口味”发生了变化,许多创业项目脱离了商业的本质,形成泡沫。卢新亮认为,单纯靠“流量”、“客户”这些元素进行估值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不管任何行业,核心都是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让用户觉得你的服务或产品是有价值的”。作为企业,盈利是不变的目的,而始终“烧钱”注定无法长久发展下去。
2006年,孟超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2009年,他选择辞职创业。“外卖库”是他的第一个项目,由于经验不足,项目发展遇到障碍,尽管拿到了两轮投资,他还是放弃了。
带着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孟超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针对“繁华地段停车难”这一痛点,创办了“悠泊”代客泊车项目。这一次,他不急于扩张,稳扎稳打。
在孟超看来,所谓互联网创业的泡沫,就是企业对未来创造价值透支的程度。“一般透支未来3到5年企业创造的价值,我认为是正常的,当透支30年时,就是泡沫了,如果透支300年,就是骗局”。
“医采购”项目创始人赵刚同样认为,互联网创业的泡沫就是指它的估值能否承载企业的发展,如果无法承载,泡沫就会破。“互联网创业是一种思维、是工具,工具用好了才能被市场认可。”
教育服务软件“答疑君”创始人朱瀚东则表示,互联网创业存在泡沫对创业者来说“不是坏事”。“我们希望把泡沫引到自己的身上,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朱瀚东说。
而黄云刚认为,泡沫的存在反而“会让好的公司脱颖而出”。
用价值戳破泡沫
冬天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一辆“似乎永远也不会来”的公交车,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痛苦体验。为此,陈晓开发了“车来了——最精准的实时公交”App,目前用户规模达到1700万,已经拿到B轮投资。
可是,与很多手机软件一样,“车来了”拥有可观的用户流量,但营利模式依然不明朗。说得更通俗一点——他们还在烧钱。
“在互联网领域,中国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网速就是一个例证,我们的 互联网+ 才刚刚开始。”陈晓认为,不管是否存在泡沫,解决用户的痛点才是创业的“刚性需求”,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实际上,我们专注地在做技术”。陈晓介绍,团队正在做GP智能矫正、大数据查询和路线的计算框架,让软件提供的数据更精准。
周恺弟觉得,“现在还敢出来创业的,应该是有点本事的。仅凭一张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周恺弟上次创业攒下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但他并不想要投资。“还是先把原型做出来再说。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这就是阻止泡沫最好的办法。我们想从消费者手中赚钱,而不是从投资人手中赚钱。因为这说明我们的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小伙伴们才会觉得踏实。”他笑着说,“之前的钱正好花完了,这次比赛的奖金真是雪中送炭。”
在陈昊看来,经历“泡沫”会让创业者的落脚点有所提高。“就像原本在地上,被泡沫抬高到屋顶后,泡沫破碎,你也会落在桌子上。只不过从屋顶到桌子的过程会很痛。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泡沫还是一件好事情,并且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在泡沫中活下来。而唯一的法则就是 凭本事 ”。
黄云刚则建议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了解即将进入的行业的前景,并且团队本身要有相关经验,千万不要“凑热闹”。“有些机会很好,但不是谁都能抓住的。最终,创业者要达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如果真的这样,就不怕泡沫。”黄云刚说,“就像大家以前认为 滴滴 烧钱太多了,但现在 滴滴 没有补贴了,大家还是会去用。所以创业的核心点在于是否创造了价值,以及行业是否有长远的发展。”
四 : 硅谷融资估值下滑:泡沫破灭还是理性回调?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这不是倒春寒,这是寒冬持续。今年的硅谷初春,格外阴冷多雨。近期我所采访的数位创始人,都在为同一个问题焦虑:现在融资怎么这么难?
硅谷创投持续降温
过去几年,“泡沫”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硅谷。创业公司的估值急剧飙升,10亿美元独角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科技与创业人才持续涌入,硅谷已经出现人满为患的景象。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了15年前,硅谷网络泡沫破灭之前的火热场景。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降温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诸多成长期创业公司甚至是独角兽公司的估值陷入停滞,甚至被迫接受流血融资(估值下滑);另一方面,早期创业公司发现他们要打动投资者的难度越来越大,投资者变得日益犹豫甚至退缩。
O2O领域创业公司DoorDash上月以6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总额1.1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这一估值距离该公司此前期待的10亿美元相去甚远,与去年3月的上一轮融资估值持平。本月初,社交平台Snapchat以16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1.75亿美元,最新估值同样与去年没有变化;而此前的投资者DST、阿里、Lightspeed都没有参与。
估值下滑的情况也比比皆是。CB Insights的统计显示,单是今年前两个月就有13家创业公司被迫接受了流血融资。可穿戴公司Jawbone估值腰斩了一半,地理社交平台Foursquare估值缩水了六成。“近期我们观察到的几笔达成的投资,创业公司估值都是打了六折甚至更低。”硅谷一家中国VC的投资人对新浪科技表示。“现在的情况,大家都会很谨慎。”
实际上,这种趋势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道琼斯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创业公司融资总额同比下滑6.6%,至1713亿美元。而实力最为雄厚的共同基金对创业公司的投资仅有10笔,较此前单季度动辄30笔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降温趋势。
在融资遭遇困难之下,创业公司也只能无奈选择裁员。Evernote、Tango、Zenifit、Snapchat等一批知名创业公司甚至独角兽成员都在纷纷裁员。当然,这也与硅谷整体裁员大潮符合一致。雅虎、Twitter、VMware等上市公司也在大举削减规模。
儿童益智游戏开发商CodeSpark创始人格兰特-霍斯福德(Grant Gosford)对新浪科技表示,“虽然融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融资的难度显然在不断增加。”目前他正在频繁往返于硅谷与公司所在的洛杉矶之间,希望尽快完成A轮融资。
一家物联网创业公司创始人向新浪科技透露,他们此前定的估值是3000万美元,但现在投资者报出价格甚至只有1000万-1500万美元。而另一家增强现实AR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则直接把Pre-A的估值定在了800万美元的低点,“虽然市场上同等公司估值都在1500万美元以上,但现在的情况开始定低点不是坏事,早点拿到资金早点启动,投资者也会更有信心。”这两家公司都在融资过程中,因此要求匿名评论。
合理调整是好事
虽然市场存在着泡沫破灭的担忧情绪,但投资者似乎认为这种降温是理性回调。雅虎联合创始人、AME Cloud创始合伙人杨致远认为,多数后期的创业公司由于没有流动性和退出渠道,又遭遇到融资困难,所以目前估值正在趋于合理。
回顾去年的美国股市,不仅科技公司上市数量明显减少,上市科技公司的估值也纷纷下滑。市调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去年总计只有28家科技公司选择在美上市,创下了7年以来的新低,而此前两年分别是62家和48家。
但更为严重的是,去年上市的科技公司中,其中一半股价都已经破发。而且,Square、Box上市发行价估值均较最后一轮融资缩水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后期进入的投资者无疑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也会波动到他们对早期创业公司的融资信心。
在硅谷New Gen基金创始合伙人张璐看来,美国股市明显下调,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这些都在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创业者或许需要重新考虑自身的增长空间和未来前景,才能以合理的估值吸引到投资者。如果此前估值虚高,未来遭遇到流血融资,可能会面临丧失控制权的困境。”
杨致远认为,这种状况不仅存在于晚期创业公司,也在逐渐传递到早期融资阶段的创业公司,现在B轮和A轮融资都出现了困难。但他看来,这些公司估值趋于理性是件好事,他们在逐渐专注于真正的创收和盈利能力,而不是追求市场份额等指标。
华山资本董事合伙人杨镭也持相同的看法。“我认为这是市场对过去几年不理性的资本涌入的一个良性调整。所以现在看到不少公司出现融资困难与估值下滑是正常的。而这种投资人的谨慎以及二级市场的冷静还会持续一段。”他对新浪科技表示。
聚焦VR领域的硅谷罗森博格基金创始人迈克尔-罗森博格(Mike Rothenberg)指出,现在的市场增长放缓,同时资产的部署也在减少。实际上,只是因为之前经历过长时间的增长,现在回归平稳阶段。
在罗森博格看来,未来更多的资本会集中在那些已经被认为是“赢家”的公司,这对进行A轮和B轮公司是很大的影响,因为如果他们不认为自己是赢家,他们就不会成功在这一轮获得融资。罗森博格说道,更多的创业公司会开始建立真正成熟的业务,并且拥有收入、现金流量和利润。
专注于早期的硅谷孵化项目500 Startups创始人戴夫-马库(Dave McClure)估计,早期创业公司的估值现在已经下滑了大约20%。但他依然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我觉得目前的变化是健康的。那些融资后期的创业公司,尤其是独角兽,可能遭受估值的较大回调。但至少早期创业者的热情还没有出现消退,申请我们孵化器项目的创业公司数量还在不断上升,每个季度就有上千家。”他相当看好VR/AR、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机遇。
VR/AR带来春意
那么目前的融资环境下,投资者会就此退缩么?德丰杰风险投资合伙人李嵩波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目前创业公司遭遇融资困难和估值下滑是此前泡沫的健康回调,但创业市场的整体状况并没有改变,只要创业项目具有技术能力、市场前景和合理估值,投资人同样不会错过这样的机遇。
“现在是逢低买进的机会”,硅谷3D LCD显示技术公司LEIA创始人皮埃尔-艾夫(Pierre Evreux)此前曾经效力于摩根士丹利对冲基金。他们的B轮融资已经接近完成,但他认为,当美国VC畏手畏脚的时候,正是中国资本挺进硅谷的好机会。
华山资本合伙人杨镭也不认为情况会进一步恶化。“对于华山资本而言,这是一个好的投资机遇。其实与其说我们是逢低买入,倒不如说给我们跟多的机会与时间来挑选那些事实上优秀的公司。我看到一方面这种市场的估值调整还在进行中,另一方面一些非理性的资本,特别是是和中国有关的非理性,不成熟的资本还没有完全离场。现在是美国的二级市场的理性在压制着这些泡沫,否则我甚至担心泡沫会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地回头。”
即便在融资普遍降温的当下,VR/AR领域依然呈现出蓬勃增长的态势。市场调查公司Digi-Capital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美国VR/AR领域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11亿美元,而去年全年的总额也只有6.86亿美元。即便除去其中高达7.94亿美元的Magic Leap融资,今年前两个月的投资规模也远超去年第四季度的2.5亿美元。用杨镭的话来说,“这给眼下的投资冷流带来了一丝春意。”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硅谷一股VRAR的投资与创业的新热潮。尽管成熟的投资机构依然相对谨慎,但创业者及早期投资人热情几乎不受O2O、社交领域的降温的影响。我们也看好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DL(深度学习)、大数据等领域。”杨镭表示。华山资本在VR/AR 领域已经在硅谷投资了Unity、 Twitch、Movidius等几家具有潜力的公司。
五 : 泡沫终将破灭,APP创业潮终将成为过去
回首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一路发展,自其在我国市场诞生之日起,似乎就一直伴随着泡沫现象,大大小小数不清楚:SNS、电子商务、移动社交、视频网站……一款产品一旦进入我国市场,就仿佛被“赋予”了惊人的复制功能,可是,泡沫之后的现实往往都是最残酷,很多人玩转了泡沫,在泡沫中膨胀容易,回归现实后保持平静和镇定却很难。
但同时,这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从业者又是极其幸运的,他们在近二十年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革,见证了一个个泡沫从吹起到破灭的过程,甚至作为局内人对此深有体会。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这些泡沫从传统PC端转向了移动端,APP作为布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最佳渠道首先被这些泡沫“袭击”了,从2010年左右至今,一波又一波的创业者期望以APP研发来打开通向移动互联网的大门,创业潮中一片红热,但泡沫终将破灭, APP创业潮也终将成为过去。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市场呈现出的饱和化状态,而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必然结果。
数据不全是一方面原因。
从目前来说,评价一款APP应用的受宠程度,最客观的依据就是来自APP store、安卓市场、Google play等APP市场的应用排名情况。据笔者力哦啊接,这些排名往往受下载量、用户评分、当天激活率、下载转化率、账号情况等因素影响,其中下载量和用户评分还都是可人为控制的数据,可信度越来越低。
其实,这种由“水军”发展而来的刷帮生意,自APP诞生的那天就已经存在了。据悉,如果一款APP应用要刷到前几页,至少需要四五千水军共同作业,每次下载需要付费0.3元~0.8元不等,另外还附带评论打分等各项服务。如此的装机量数据怎能够真实的反映这个市场的真正发展情况。不过,对于研发者来说,刷榜带来的好看数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哄骗”更多的用户去下载安装,同时也可以向投资人交差。
而抛开人为的刷榜因素,用户在APP使用过程中也始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将其卸载删除,这些数据该如何统计、如何算入其中,这也是关键之一。客观点说,APP研发者能够想尽各种办法在用户隐私上下功夫,所以不可能统计不到用户的卸载量,如果没有行业规范,这个数据将可能成为永远的秘密。
盈利环境进一步恶化是另一方面原因。
我们之所以说APP创业潮终结成为过去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APP盈利越来越困难,而且盈利环境在一步步地恶化。现阶段中,APP盈利无外乎线上和线下两种主流模式,所谓的线上模式就是以植入广告、捆绑APP、付费等形式来实现盈利,对于一款流淌着道德血液的APP应用来说,这才是最理想的盈利模式。然而从时下行业发展现状中看,这些理想模式都并不太理想。
首先内置广告被无数用户所嫌弃,再加上像360手机安全助手等安全软件的问世和普及流行,APP中的弹出广告存活率已不大,而且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上看,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再看捆绑APP,这种盈利模式目前对于一些比较热门的手机游戏APP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用户可以下载APP以换取主游戏的积分,研发者可以与捆绑APP进行费用结算,只不过用户往往下载了捆绑APP也很少使用或打开它们,要么闲置,要么卸载,所以说这种盈利模式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很难长久。
最后分析一下付费模式,虽说这已是移动互联网尤其是APP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但对于中国网民来说,这却是与一场“噩梦”。近二十年的互联网市场发展早已让中国网民习惯了免费模式,对付费模式的排斥之心十分强烈,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APP付费,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如今APP市场中抄袭成风,山寨APP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都阻碍了付费模式的推行之路。
而现阶段线下盈利模式中,主要都以出卖用户个人信息等为主要目的和手段,甚至可以说是黑客的另一个战场,各种流氓APP不断见于报端,在多款手机杀毒软件的合力围剿下依然难以彻底清除,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也有待完善和加强,所以此盈利模式基本难以实现。
闲置率高、创新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常用的APP总共就那么几个:手机QQ、微信、微博等几款功能性的主流软件,而其他大多数的APP即便依旧躺在手机中,也很少打开使用。据统计,平均每位用户的手机上大约有60%的APP都处于闲置状态。表面上看,这些闲置APP也贡献出了装机量,但是这些“僵尸”APP又有多大价值呢?
虽然如今APP市场中也出现了很多像平复锁屏、半糖、echo回声、简书等一系列“小而美”的APP应用,给整个市场带来了不少新的生机和发展希望,但是这依然遮盖不住APP闲置率高的事实,而从更客观的角度上将,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行业整体的创新不够。用户下载一款APP可能只是图一时之便,但卸载时却都是因为对它失去了兴趣,甚至开始反感,而那些既没有被用户长久使用,也没有被立刻卸载的,闲置下来的APP也只不过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APP闲置率高在某种意义上也提醒着广大创业者,如果你研发的APP没有足够的创新性,那么就别趟这浑水了,费时费力更费钱。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非常确定地对APP研发者说,已经历了五六年发展的APP市场已经逐渐走向饱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已被瓜分殆尽,虽然依旧有不少创业者向这一领域中涌进,但曾经泡沫化带来的虚假繁荣终将结束和破灭,未来残酷而激烈的竞争日子才是最煎熬的,入局者还需慎重对待。
本文标题:互联网泡沫破灭-互联网三巨头神话即将破灭?谁能成为互联网圈“四大才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