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西厢记长亭送别-西厢记长亭送别

发布时间:2018-02-16 所属栏目: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

一 : 西厢记长亭送别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肖旭 《西厢记》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www.61k.com)《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于唐人传奇小说。《长亭送别》是《西厢记》里面的—折。关于元杂剧的一般知识。元杂剧指元代盛行的北曲杂剧。其剧本,从结构上说,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西厢记》则大大突破了,一共五本二十一折,是元杂剧中规模最大的。元杂剧每一折用一套曲子,这些曲子都属于同一宫调,在第一支曲子上标出宫调的名字。元杂剧在每本四折外,一般还加有“楔子”,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用在折与析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相当于过场戏。元杂剧剧本,从内容上说,主要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有严格的格律,是元杂剧的主体。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元杂剧以唱为主,说白是宾,所以称为宾白。宾白包括独白、对白、带白、插白、旁白、分白等样式。独白,是一个人独自说白;对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话;带白,是唱曲的过程中偶尔插入的几句说白;插白,是主唱的角色在唱曲时,另一角色插入的几句说白;旁白,是剧中人物对话时,要表明自己的心事,而又不能让对方知道所采用的方式。现代戏曲也称之为“打背弓”。分白,是二人各自道白,而所说的内容又是彼此有关系的。故事情节主要靠宾白交代出来。科范,是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下面再谈《西厢记》故事的渊源和发展。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莺莺传》,是一种文言短篇小说。在这篇传奇中,张生是个骗取了莺莺的爱情,却又另娶高门的轻薄书生,莺莺则是个饮恨吞声的悲剧形象。但作者却回护张生,借张生之口说莺莺是“尤物”,“妖孽”,而张生“始乱之,终弃之”的卑污行为却被美化为“善补过。”这种“女人祸水”的观点,反映了《莺莺传》思想内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的传统偏见。宋代以崔、张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有《调笑转踏》和《商调蝶恋花》。这些作品,内容都未超出《莺莺传》的范围,但观点却有变化。没有重弹“女人祸水”和“善补过”的滥调,明确表示了对莺莺的同情和对张生的不满。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产生于金代章宗时期。《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但它不是一般的改编,而是名副其实的再创作。作者基于“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思想,改变了张生的形象和莺莺的悲剧命运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www.61k.com)崔、张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双双出奔,并获得了美满团圆的结局。元朝统一中国后,南北各自流行的唱本和剧本自然地、迅速地汇拢起来,出现了一个戏曲大会师的空前盛况。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在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作出杂剧杰作《西厢记》。王实甫的《西厢记》,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的讲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热情歌颂了崔、张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赞美了他们“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爱情追求,并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下面再谈《长亭送别》在《西厢记》整个剧本中的位置。《西厢记》一共五本。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写崔、张爱情的开始。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写崔、张爱情逐渐成熟。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写莺莺、张生,红娘内部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写崔、张和红娘和老夫人的第二次正面冲突,是全剧的高潮。莺莺终于冲开了心灵深处的封建礼教的堤坝,迈出了与张生结合的决定性一步。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写矛盾的最终解决。《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在第四本的第一折是“酬简”,第二折是“拷红”,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束缚之间的矛盾,大胆地与张生私下里结成夫妻。这些使老夫人十分震怒,便把红娘叫来拷问(即有名的“拷红”片断)。红娘说出真情,并抓住老夫人理亏的要害,她非但不领罪,反而条分缕析地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处置不当。老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但老夫人并不就此善罢甘休,找出一个借口,“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所以又强令张生立即进京赶考,并声称“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崔、张的爱情又面临着新的威胁。这折《长亭送别》所表现的,就是在同老夫人的激烈斗争中取得胜利后的这又一次挫折。这一折的戏剧冲突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而这一矛盾是通过莺莺送别张生时依恋悲伤的心情表现出来的。莺莺与张生历经磨难,刚刚如愿以偿,又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被逼着“昨夜成亲,今日别离”。莺莺虽反对张生进京赶考,但在老夫人的压力下,却又无力留住张生,因此内心十分痛苦。另外,她既怕张生不得功名不敢回来,又怕他一旦高中得志,停妻再娶,内心矛盾十分复杂。王实甫用他那含蓄蕴藉、带着感伤的情调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和清丽色彩的个性化语言,深入细致地表现了莺莺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www.61k.com]故这一折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被迫进京赶考的张生饯行,是这折戏的规定情境。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依照情节的发展,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赴长亭途中。第二部分,长亭别宴。第三部分,长亭分别。第一部分:写莺莺与张生的路上接触,作品紧扣途中景物,抒写莺莺恋恋不舍的缱绻之情和内心痛苦。(夫人,长老上云)“今日……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红同上)(旦云)今日……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南北东西万里程。”夫人:指老夫人,莺莺的母亲。长老:原指僧人中年长德高者,也作为寺院主持僧人的通称。这里是指普救寺的僧人法本。长亭:古驿路边上设置的亭子,供行人休息用,亲人远行也常在此送别。大约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旦:这里指旦角扮演剧中人物莺莺。末:这里指由末角扮演的剧中人物张生。红:指红娘。同上:一起上场。取应:应试、赶考的意思。这一段文字,交代了出场人物,交代了这折戏的时间和将要展开的场面、情节。在暮秋季节到十里长亭为被迫进京赶考的张生饯行。同时也交代了与这远行者关系最密切的当事人——莺莺的心情。注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说明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她想到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分离的痛苦,不由得愁肠百结,无限哀愁。接下来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都是莺莺前往长亭途中唱的,是“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的生发。先看【正宫】【端正好】这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通过莺莺对暮秋郊外景色的感受,生动地渲染了特定的环境气氛,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痛苦压抑的感情。但作者没有直接说愁、道恨,只是借景物来抒发。这支曲子的前四句选了最能表现秋天季节特征的景物:天、地、风、雁、林、叶、花等多种自然形态来形容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蓝天白云、萎缩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这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辽阔萧瑟令人黯然神伤的境界。用大自然的哀景,形容—对恋人离别时的哀情,处处是秋,声声是愁,触景生情,无不使人愁上加愁。这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采用了设问自答的形式,使得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感情色彩。(www.61k.com]枫叶经霜自红,作为自然现象来说,它本来无所谓悲还是喜,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常常会因自己的境遇不同、心情不同而染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彼时彼地杜牧的眼里,那经霜的枫叶是生机勃勃,比春天的鲜花更红更可爱,在字里行间跃动着喜悦的、乐观的情绪。在毛泽东的眼里则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在战士眼中则是火把与旗帜。但在充满着离愁的莺莺看来则大不相同了,她只觉得枫叶的红色都是由离人的泪水染成的。其中“染”“醉”两个字,极有分量。这个“染”字,把泪水和霜林贯穿起来,使无情的树木带上了感情色彩。它不但把外射的主观感情,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使得离别的人们的涟涟泪水,也宛然如见。这个“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透过莺莺的眼睛看去那染红的霜林只能是离人的血泪。这是莺莺对霜林的独特感受,是移情于景。树木变红当然不能用泪染,可在莺莺的心目中,离人的泪水却能把树叶染红。这表现了莺莺因这次离别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泪染霜林醉”已经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而“晓”字则与下文“残照”相照应,又隐含着一夜之间离愁别绪尽染层林的意思,使主人公心境显得更为凄切。所以说“染”“醉”二字极有份量。真有握拨一弹,心摇神移的艺术感染力。以前曾有人认为这两句曲词不如《董西厢》中那类似的曲词那么深刻贴切。清代焦循说:“《长亭送别》一折,董解元云:‘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实甫则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泪与霜林,不及血字之贯矣。”其实《董西厢》的原词虽写得非常醒豁,但比较直露,而且他用的是作者的口吻(叙事体),王实甫的曲词则更加典雅、含蓄,而且是人物的心声(代言体)。如果我们联系一下莺莺人物的教养、性格、风范来衡量的话,恐怕王氏的曲词更为出色些。这支曲子化用了北宋范仲淹的词【苏暮遮】词句很类似:“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境却不同。王实甫用碧云密布,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的深秋景物组成动态的却又是萎迷的意境,渲染出浓重的离情别绪。这支曲子似宋词又非宋词,关键王实甫在意境上创新了,他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把莺莺的离别之情写得逼真、透彻。因此收到了字字见情,景景见情的效果。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另外,我们从透视分析的角度还可作如下分析: 这五句曲词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www.61k.com]具体说,它用的是抒情点染法。“总是离人泪”直抒离人之愁、之恨,这就叫“点”,也就是点明了此时莺莺的心情是愁、是恨。而前面四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则是写景,不着“愁”字,而是借秋景来渲染、扩散这一愁情,这就叫“染”。上染下点,点染结合,这就造成了沥沥在目,感情蕴藉,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其次,这几句选取了蓝天的“云”,萎缩的“黄花”、“红叶”以及西风、归雁五种动态景物,十分典型,不仅是悲秋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而且景物动态中含有比拟意义,与当时莺莺的心境十分吻合。西风紧吹好像觉得有了凉意,使莺莺离愁别绪更加悲凉起来;北雁南飞,是为了归家,而张生此去赴试,恰好离家,使莺莺愁绪扩展;黄花萎缩,落叶纷纷,又好比莺莺的心境由昨夜成亲的兴奋转向今日别离的悲伤,步步下沉。这就叫景寓情泄。虽然写景中没半个情字,但处处都叫人觉得愁情浓得化不开。再次,西风、云、黄花、红叶、归雁五种景物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西风扫落叶,萎黄花,风送云走、雁飞,将天上、地下的景物用秋风连在一起,景境自然天成,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连贯画图,而画面的每个环节当中,都饱含着无限的愁情别绪,从而达到了寓情于景,而情更浓的艺术氛围。如果说【端正好】这支曲子,主要采取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接下来的【滚绣球】则是从正面刻画了莺莺的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写出了莺莺的愁与恨。“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儿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迴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归去”,这里指离别,“疾”:快,早。玉骢:青白色的马,这里指张生骑的马。系:系住。不得:不能。倩:这里作“请”、“央求”解释。迍迍:行动迟缓,走得慢的样子。“马儿”两句,是说张生骑马在前走,莺莺乘车在后面跟随。清代毛西河解释说:“马在前,故行慢(要走得慢);车随后,故走得快(要跟随得快)。”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说“不欲离也”,就是不想分离,要想挨得近一些。这种解释很准确。破题儿:开头的意思。“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意思是说相思才了。别离又起。“松了金钏”“减了玉肌”都是形容因为忧愁悲伤而消瘦。钏:手镯。在这支曲子里,作者借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助于自然景物、车马、手饰等具体事物,并赋予丰富的联想和夸张,形象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莺莺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www.61k.com)即将与张生分手了,莺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到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因此,她多么希望那长长的柳丝能够系住张生的马儿,留住不让他走;她又是多么希望那疏朗的树林能够挂住西沉的夕阳啊,让时间走得慢一些。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玉驄无知,疏林难挂。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表现,怨恨道旁的垂柳不肯系住行人之马,怨恨疏林不能挂住斜晖。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情的主观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骑乘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亲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但是,分手之处的长亭已经映入眼帘,别离的时刻已经逼近。作者以高度夸张的手法,写人愁得顿时立刻地消瘦下来了,这种悲伤的心情有谁能够理解啊!礼教和爱情的矛盾,在这里表现得多么尖锐呀!金圣叹在评《西厢记》时说:“惊心动魄之句使读者易字失色。”如果说,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内心独白,把莺莺的怨、恨、依恋反反复复写出,语言由含蓄变为火一样的迸发,曲文颇具元人小令淋漓尽致、直率裸露的特点,那么,接下来由红娘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引出的第三支曲子【叨叨令】便是人物心灵的直接剖露。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泪做重重迭迭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地寄。”“熬熬煎煎”就是熬煎、煎熬。这里形容愁绪难遣,忧心如焚的痛苦感受。靥儿:原指嘴边的酒窝,这里指女子在脸部,额头、腮边那样一种的美容妆饰。则索:是只得的意思。后面“索与我牺牺惶惶的寄”一句中的“索”,是应,要,须的意思。解释略有不同。兀的:是“这”的意思。“兀的”同“不”字连用,则表示反诘的语气,表示“这岂不”“这怎么不”的意思。“也么哥”这是元曲中常用的句末衬字,也有表示语气的作用。“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就是“这怎么不闷杀人啊”。在【叨叨令】曲牌中必反复使用两次。“恓恓惶惶”:匆忙不安的样子,这里作“急忙”,“赶紧”解。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这支曲子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从眼前的车马说到眼下的心情,从相思之苦,说到寄望之深,这沉重别离之情,是无心打扮的原因,回答了红娘的问话。(www.61k.com]继而又设想今后孤单凄凉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痛欲碎,发出了“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的无可奈何的悲叹。恨也吧,气也吧,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寄慰于别后的鱼雁传书。其心情的苦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段曲词里,他用了一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前句有两个带“儿”化韵的词,后面是双音词的重叠。正如前人所评价的那样“语中重叠二字,正是呜咽其端说不出处。”它层次分明地突现出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也成功地传达出掩抑泣诉的、像婉然低回的渠水,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声气口吻。到此为止,以上为“长亭送别”的第一部分。它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一个画面——赴长亭途中。这三支曲子,或寓情于景,或直抒胸臆,它都生动地表现了莺莺被迫接受老夫人提出的条件以后,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时的无可奈何的痛苦压抑的心情。这三支曲子中,前两支写的含蓄、凝重,不但表现了莺莺的文学修养,而且也表现了她在痛苦欲绝之中不失相国小姐端庄个性特征。第三支曲子用了一连串排比句式和重迭词,使语言既秀美又通俗,形象生动而富于动作感,一口气倾泻出积蓄心中的愁闷,真是妙笔生花。当莺莺等人到达十里长亭后,转入了“长亭送别”的第二部分。写莺莺、张生饯别的情景。作品紧扣宴席上的把盏、供食,描写莺莺的痛苦和愁恨之情。(做到科)(见夫人科)这是表演到了长亭的动作和拜见老夫人的动作。(夫人云)夫人说话了。这壁:这边。注意,莺莺与张生是分席而坐的。将:拿。挣揣:努力去争夺。这段说白,主要是对张生讲的,所以下面写张生的回答。(末云)张生说了。拾芥:比喻轻而易举,意思是功名富贵唾手可得。“芥”,小草。(洁云)长老插话。等到莺莺、张生都入座以后,送别的酒宴就正式开始了。下面一共安排了【脱布衫】、【小梁州】等九支曲子。【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前两句是写莺莺眼里的景色,与前面【端正好】是一致的。这种景色实际也是莺莺心情的写照。“酒席上”两句,是写莺莺眼里的张生的状貌。斜签:这是形容张生恭谨、拘束的坐的姿势。蹙愁眉:愁眉紧锁的样子。死临侵地:没精打采,呆坐发楞的样子。表现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了怎样的心理状态呢?再看【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www.61k.com)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支曲子进一步写莺莺眼里的张生,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阁泪:是强忍感情上的痛苦,不敢让眼泪流下来,眼泪汪汪的。因为老夫人在场,张生虽然内生伤悲,也只得强忍住眼泪,不敢让它流下来。把头低:是躲避窥视的目光,偶而张生的目光与莺莺的目光相遇,本来有多少话儿要说,但也只得低头不语,化作长吁短叹。即使如此,还恐老夫人知觉,用装作整整衣衫的动作来掩饰过去。推:推说,借口。这里是“装作”的意思。这是总写张生难忍别离之苦。又“恐怕人知”不能不忍的心理状态。通过流泪人窥察流泪人,断肠人参透断肠人,间接地写出了与张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崔莺莺的难忍别离之苦。再看【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幺篇】即是前一曲牌的名【小梁州】。前两支曲子是写莺莺眼里张生的状貌、情态。这支曲子又折回来,抒写莺莺自己的心情。将来虽能团圆,但毕竟要经历长久的期待所带来的痛苦,这又怎能不令人悲伤呢?“久后成佳配”云云,乃是莺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可她自己的心里到底怎么样呢?其实她心中还存在着许多疑虑。在后面曲词里还有所表露,“意似痴,心如醉”中的“醉”字要注意。这不是“陶醉”的“醉’,而是形容在一片痴情,无限悲愁的重压与盘结下,无法解脱、不能自持的感情状态。在离别的酒筵上,莺莺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热,沉浸在“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恩爱情意之中。在莺莺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就是[上小楼]和[幺篇]两支曲子的主要内容。此时此刻的莺莺,面对着别筵、什么也咽不下:“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当时莺莺的心里,不但充满了别离的哀愁,对母亲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折鸳鸯在两下里”的专横势利的做法,也充满了怨愤。更何况,这次长亭别筵,本是莺莺和张生分别之前聚会的最后宝贵机会。按照常理,【幺篇】“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可是,当着离亭别筵的主持者老夫人的面,拘于封建礼法,连这一点都不能如愿,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璧,一个那璧,一递一声长吁气”。真是令人心碎!不仅如此,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就连两个人的眼睛碰到一起,互表一下心意也不可能。[www.61k.com)请注意老夫人的两句话,一句是(夫人云)小姐把盏者!另一句是(夫人云)红娘把盏者!我们都来想一想,莺莺此时的身分,在公开场合(有长老在)她还是未婚妻,而红娘只不过是个丫环,让他为娇客敬酒这好吗?那为什么老夫人又非让她们两个人敬酒呢?我们从舞台表演的角度看莺莺敬酒时的环境,【小梁州】【幺篇】都是写莺莺眼里的张生的,这说明莺莺一直在看著张生,可张生就一点也不看莺莺吗?不是的,他“推整素罗衣”,就说明他也在看莺莺,两个人眼光对在—起才不好意思的装做整衣服的样子遮羞一下。而此时莺莺的目光一旦被张生所吸引,那就再也“移之不去了”,成了忘形的神态了。这种境况若让老夫人见到,她的潜台词又将会是什么?“无耻的贱人,你太忘形了!”尽管如此,那老夫人还不好公开进行斥责,而以目示意又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呢?为打破这种僵局,老夫人用旁敲侧击的战术,用“小姐把盏者”把他们拆散。这既不生硬,又喝断了痴迷。真真亏她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是从老夫人一而再,再而三赖婚的角度分析出来的)。老夫人让小姐为张生敬酒,莺莺走到张生面前,这两人离得更近一些了。真是咫尺相觑,哀怨缠绵。两个人更难舍难分了。甚至可以说是把酒都倒在外面了。而此时的老夫人应该是脸上更难堪了。这个一品夫人马上又想出—个决策,叫红娘去把盏,用红娘替回莺莺,真是妙不可言。而莺莺听后应是一振,然后无可奈何地退回原坐,垂首噙泪,再接着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这三支曲子,十分形象而深刻地层现了莺莺愁怨满腔、肝肠寸断的心灵。饯行的酒宴结束后,老夫人和长老先回去了。以上,为“长亭送别”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在读者、观众面前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二个画面:长亭别宴。这部分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现了长亭别筵上的张生形貌和心理。,也通过老夫人的两句道白,进一步描写了她一而再,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再而三赖婚的封建礼教思想。(www.61k.com]第三部分写宴后将别时,莺莺对张生的赠言和叮咛,以及别后莺莺的孤寂、愁闷。【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这支曲子,是由长亭别宴转到下一个画面场景的过渡。写张生马上就要动身了。崔,张分手的时刻已经迫近,人物的感情与剧情也一起推向了高潮。(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这时老夫人已先行回家,场上只留下崔、张和红娘,不必因为拘于封建的礼法而言谈有所避忌,此时此刻,面对即将远行的亲人,莺莺该有多少肺腑真言要倾诉!然而,她那首“口占”的绝句,又是何等特别:“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首诗是从《莺莺传》里面移用过来的,那是莺莺被遗弃以后,要张生把往日对自己的情意,爱怜新的情人。今天莺莺竟把它作为临别赠言,看起来很特别,其实是反语,是试探,也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暴露。早在她委身于张生的那天,她曾经剖白过这种忧虑,说:“妾千金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而今张生就要进京求取功名了,况且他又表示“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深恐被遗弃,致使爱情反成恨事的心理就更突出了。所以她才如此忧心忡忡。而“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才是她强烈的心声。接下来的七支曲子:【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三煞】【二煞】【一煞】从两方面进一步刻画了莺莺的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地再次展现了莺莺悲痛欲绝的感情潮汐,以及对张生的反复叮咛、无限体贴;另一方面,则先是曲折吐露,继而又和盘托出了与离愁别恨纠结在一起的深深忧虑。【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这四支曲子,真可谓回肠千折,声泪俱下。近在眼前的亲人,马上就要远去千里之外,劳燕分飞、洒不尽的伤心之泪,说不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尽的叮咛话语,路途遥遥,征程辛苦,要调理饮食,注意寒暖,荒村野店,雨露风霜,要早睡迟起,保重身体,因为“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www.61k.com)想到“笑吟吟一处来”,而今将“哭啼啼独自归”,往日的温馨,今后的凄凉,泪水之多,如注入黄河,黄河亦将泛滥,悲恨之重,重得把高耸的三峰都压低了。这忧愁向谁倾诉?这相思只能独自承受。真是“眼中流血,内心成灰”。这里,不尽的悲戚,百般的依恋,无限的关切,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了。这一切,还包含着更为深微的心理内涵。因此,当张生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后,问“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时,莺莺就唱了【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在这反复的叮咛里,莺莺和盘托出了内心的忧虑。这种忧虑,正是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投影,正是她美好的爱情理想与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的反映。这不仅仅属于莺莺她个人,在她所生活的时代里具有普遍意义。别离终于来临,张生带着莺莺的千叮咛,万嘱咐,上马走了。莺莺目送着张生渐行渐远的身影,愁绪万端,不忍速归。【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敝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什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两支曲子,便刻画了莺莺这种怅惘情境和依依之情,恰好与【端正好】前后相应(“晓”与“暮”),使“长亭送别”这折戏留下了境界悠远、意味无穷的余韵。亲人已经走了,莺莺是多么希望张生的身影能够长留在自己的视野里。可是,“青山疏林不作美”,遮断了他的行踪。“淡烟暮霭”模糊了他的身影。“不作美”三个字,道出了内心的不满和怨恨。“夕阳古道无人语”一句,看起来很平易,实际上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分手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是啊,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子思妇在此挥泪相别!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洞”,也启示着读者的丰富联想。“无人语”三个字,也用得很好,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写出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两句,虽是淡淡景语,也包含着无限情思。写张生的身影已渐渐消融在夕阳残照的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空朦山色之中的景象,而莺莺仍然伫立着,凝望着,愁重千金,车马难载。(www.61k.com)以上是“长亭送别”的第三部分,它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三个画面:长亭分别。在这幅画面中,更进一步地刻画了莺莺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这折戏里,并没有跌宕曲折的戏剧情节,它那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来自何处?第一点,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写。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环境的约束,封建礼教的教养,对她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她的青春觉醒,在行动上经历了不断追求和动摇的曲折过程。她既是情不自禁地向爱情走去,但又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复“作假”。崔莺莺在爱情中的“作假”,(1)说明社会环境、封建势力对她有巨大压力;(2)说明崔莺莺追求婚姻自主与所受的封建教养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3)说明莺莺也背着封建社会女子的因袭重担。崔、张的私自结合,标志着原来自己心里的那种自然憧憬、责任观念的冲突的和解。但老夫人又逼张生进京赶考,这又给她造成新的感情重压。张生不得官不回来,婚姻徒成泡影;得了官又怕张生停妻再娶,爱情反成恨事。这又形成了莺莺内心新的冲突。作者将艺术触觉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个特定时刻的人物的心灵深处,细腻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这种复杂的心理内涵。这里交织着对“前幕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悲离的无限悲慼,对追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对强拆“鸳鸯两下里”的作法的深深怨愤和对当时司空见惯的声容易妻爱情悲剧的不禁忧虑。这些内容,这些感情交织在莺莺心中,这也就是她所说的“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同时作品又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洁灵魂美。莺莺在送别张生的时候,那种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那美好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去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似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而不是封建的家势的利益。总之,《长亭送别》这一折戏,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理。这就是最大成功之处。第二点,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王实甫的语言艺术,一直为古人、今人所称赞,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郭沫若也曾说:“《西厢记》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不但是杂剧中的杰作,也是一部好诗”,一语道破了《西厢记》的语言真啼。(www.61k.com]可以说它既是诗的语言,又是剧的语言,是文学性与戏剧性的高度统一。就诗的语言而论,辞藻优美,典雅凝练,含蓄蕴藉,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就曲的语言而言,富有动作性、形象性、性格化,通俗明快,自然灵活,淋漓酣畅,多为直接描写或直陈胸臆。它既保持了元曲的本色特征,又融汇了诗词的凝练风格,在境界风格的本质特征上将诗、曲统一起来。王实甫很善长提炼城市平民,主要是以勾栏为中心的各种人物的口语,古今并取,雅俗共储,使华美与通俗和谐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既典雅秀丽、含蓄悠长,又质朴自然、活泼晓畅的雅俗共赏的语言新风格。主要表现是:1、王实甫善于化用唐诗、宋词中的语言,出以新意,拓宽意境,给人以新鲜之感。如北宋范仲淹的【苏暮遮】词“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将“叶”字换成“花”字,成了千古名句。我们说这旷远之境,萧瑟悲凉之感大致同于范词;所不同的是意境创新了。王曲写的是一组蒙太奇式的辽阔萧瑟令人黯然神伤的动态意境;不仅如此,还增加了一对恋人离别之情,化物境为情境,物境同心境融而为一。2、我们说“愁”是极难把握,极难触摸到的一种情绪,但在一些“大家”笔下,往往用比喻来形容,使审美意象物化形态具有可感性特点,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供欣赏的对象,却饶有新意,各具特色。后唐李后主李煜将“愁”比喻成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秦观将“愁”物质化,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竟把“愁”搬上了船,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到了金代董解元,把“愁”从船上移到马背上,怕马儿“驼也驼不动。”王实甫又把“愁”从马背上移到车子上,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像这样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出现,会使人“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感觉到人物心灵上难以承受的重压。3、我们说诗词尚雅,曲语尚俗。这“曲语尚俗”实际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说选词造句要尽量口语化,不要像诗词那样过于浓缩,过于雕琢;另一方面允许甚至提倡方言俗语入曲。这就使元曲在文学情态上与诗词有了明显区别,更生动活泼,更生活化一些。如【叨叨令】就极富生活气息。另外把当时的方言、土语、习惯用语拿来使用,并使句式口语化,语句排列几乎完全按照生活语言自然排列顺序,没有任何修辞手法。“从今后”“土和泥”“我为什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么懒上军车儿内”等,这些词语的大量运用就增加了曲词的俚俗色彩。(www.61k.com]在这折戏里,王实甫善于化用前代名作中的优美成句,也善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隽语,这两副笔墨交替使用,得心应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就为从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情感的节律,提供了必要的艺术手段。4、借助夸张、对比,刻画人物心理。夸张、对比,几乎满篇全是。【滚绣球】“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幺篇】“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我们看,离别的折磨,竟使莺莺消瘦得这么快!虽属极度夸张,但人物的心态却展露无遗。【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极写莺莺泪水之多,愁苦之重,用的则是比喻夸张手法。对比描写则更多,【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中的“迟”与“疾”的对比;【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满庭芳】“须臾对面,顷刻别离。”【四边静】“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一煞】“来时甚急,去后何迟?”这都是生动的对比之句,情状如绘地刻画出莺莺与张生难分难舍,真实反映出一对恋人被活活拆散的愁郁心理。收藏文章 --------------------------------------------------------------------------------阅读数[5453] 周访问排行 月访问排行 总访问排行 “江南形态”还是“精神逃逸”?南丁先生与文学豫军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重新划分 ——战时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之一从李佩甫小说看河南作家关于“乡土”的三种状态一部写出特色的传记丛书成长中的“兴化文学现象”江苏研讨“兴化文学现象”黄河以北地区的文学发展论四川乡土小说中“洄水沱”式的生命形态草原的呼吸晋学的四大特征论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资源黄河以北地区的文学发展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重新划分 ——战时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之一“兴化文学现象”:一个追认的文学现象及其文学生态意义南丁先生与文学豫军江西散文管窥守望乡土的灵魂——“兴化作家群”引起关注学科视野中的长安兴化文学在乡村重建中的意义晋学的四大特征晋学研究资料利用问题论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资源黄河以北地区的文学发展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重新划分 ——战时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之一论黄土文学流派论四川乡土小说中“

西厢记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

洄水沱”式的生命形态从李佩甫小说看河南作家关于“乡土”的三种状态“外省”:一个新的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兴化文学现象”:一个追认的文学现象及其文学生态意义

二 : 西厢记长亭送别西厢记 长亭送别 最后六支曲子

西厢记 长亭送别

西厢记 长亭送别 最后六支曲子:五煞 四煞 三煞 二煞 一煞 收尾这样六个曲牌的排列是有意为之的么?是当时的规矩吗?还是只是巧合?


这一套数字,均属于同一宫调,如果再有一部分,还可以有六煞。宫调是音乐术语,是音乐的各种调式,表示声音的高低。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三 : 《西厢记·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的改写

北雁南飞,

那凄厉的长鸣,

穿破深灰的暗云,

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满地堆积的黄花,

在阵阵西风中,

瑟瑟发抖,

早已是憔悴之极;

清晨 万林染霜,

朦胧恰(www.61k.com)如昏沉的醉意,

可谁知?

天地间只有,

泪眼迷离。

四 : 元杂剧的离别—《西厢记·长亭送别》

“离别”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之一,当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www.61k.com)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面对离别的心态及离情别意的表达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本文就拿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离别场景为例,分享自己的心得。

在元杂剧所有的离别中,描写最多的就是夫妻(或情侣)的分别,大约有23篇,而夫妻(或情侣)离别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男方迫于封建家长或老鸨的威逼利诱,有的也是为了使自己的爱情有个美满的结局,才不得不和自己的爱人分别,去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迷青琐倩女离魂》中的王文举被张老夫人逼迫去考科举,才不得不与张倩女分别,倩女也正是因为受不了这种离别之苦,自己的灵魂才离开躯体去追赶王文举。《玉箫女两世姻缘》中书生韦皋也是因为受不了老鸨韩妈妈的冷言冷语,被迫和爱人韩玉箫分离而去考科举。除此之外,像《郑月莲秋夜云窗梦》、《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十多篇所写的的离别也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还有几篇杂剧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不是因为考科举而造成离别,但也都是因为迫于外界压力而不得不分别。如《裴少俊墙头马上》中的裴少俊和李千金,以及《闺怨佳人拜月亭》中的王瑞兰和蒋世隆都是迫于封建家长威力而分离;而《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中的汉元帝和王昭君、《江州司马青衫泪》中的白居易和裴兴奴以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则是迫于不同的政治原因而离别。

除了写夫妻(或情侣)离别之外,元杂剧中涉及父(母)子(女)离别的篇目也较多,大约有9篇左右。当然父母和自己子女分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无力养活子女,才不得不把他们送人或用来抵债,如《看钱奴买冤家债主》中周荣祖为生活所迫,把自己的儿子卖给贾仁,《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天章把女儿送给蔡婆作童养媳抵债等;还有的则是父母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着想,让他们去考科举或建功立业,如《醉思乡王粲登楼》中王粲的母亲让他去上京求官,《救孝子贤母不认尸》中李氏让儿子杨兴祖去参军等。不论哪种情况的骨肉分别,从整体上来说,离别场面都比较简单、朴实,但从离别时父母的几句简单话语中却能折射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刻意蕴,像《王粲登楼》中王母的“豚犬东行百步忧”(“豚犬”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五侯宴》中王氏的“儿也,则被你痛杀我也”等等。

最后还有一小类,就是友人饯别。元杂剧中只有《功臣宴敬德不伏老》和《西游记》几篇中涉及到友人送别场面,描写比较简单。

在元杂剧如此之多的离别场面中,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独占鳌头。《西厢记·长亭送别》通过对离别场景的夸张和渲染,细腻地刻画了崔莺莺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同时作者以写诗、写词的艺术功力来写戏写景,使写景更加鲜明生动,抒情更加强烈酣畅,情景更加融畅和谐。难怪元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评价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而《长亭送别》则无疑是“秀中之秀,魁中之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西厢记·长亭送别》看作元杂剧离别戏中场景描写的代表作。

莺莺和张生的私下结合使老夫人大为恼火,她一面出于“遮羞”,勉强答应把莺莺许配给张生;一面又以“俺家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进京考试,使他们陷入分离的痛苦之中,于是就有了“长亭送别”这一场景的发生。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以《西厢记.长亭送别》为代表的元杂剧的离别特点。

离别场景的模式化《西厢记》中莺莺和张生的离别地点是在长亭,长亭指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古语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因此叫“十里长亭”。“十里长亭”常作饯别的处所,如《功臣宴敬德不伏老》、《刘晨阮肇误入桃源》、《张子房圯桥进履》中离别的地点都是在十里长亭,“安排酒果临歧路,暂别贤明慷慨人”。除十里长亭外,《倩女离魂》中张倩女和王文举二人在折柳亭离别,《须贾大夫谇范叔》中齐国大夫邹衍在驿亭中摆设筵宴,给范雎饯行。这点和诗词有一致之处。李白的“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公亭》)、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雨霖铃》)是在“亭”处,周邦彦的“古道尘清榆柳瘦,系马邮亭人散后”(《蝶恋花.暮秋饯别》)是在邮亭(驿站),“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是在歧路。此时此地,人们分手道别的方式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或折柳表意:《倩女离魂》中“长亭折柳赠柔条”,王之涣的“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送别》);或酌酒表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元杂剧中几乎每到离别时都要饮酒告别。而西方文人笔下的离别场面,地点则随意,道别方式简单,因此也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固定的模式及象征物。

离别情节结构的模式化元杂剧情节完整,首尾喜用对比,追求一种喜剧气氛和大团圆的完美结局。离时凄凉,重逢热烈,造成强烈的喜庆效果,《西厢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在《长亭送别》这场戏中,莺莺眼里见的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心里想的是“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张生也是“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这和最后“张君瑞庆团圆”时形成强烈对比:“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其它经典剧目如《倩女离魂》、《墙头马上》等也大多如此。

元杂剧中之所以大团圆结局如此之多,这是由戏剧本身的特殊性和人民大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决定的。一方面,戏剧大多是在宫廷、达官贵族和堂会中演出,因此所演的剧目都必须符合喜庆的气氛,“皆大欢喜”最好;另一方面,在长期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们既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惑,同时又不得不经受游学赶考、背井离乡之苦,因此为了解除离别造成的压抑感,满足人民大众喜欢“皆大欢喜”的审美期待,儒家的的“中庸”思想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将离别“破镜重圆”。

这点和诗词、小说和外国戏剧都不尽相同。因为诗词没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所以也无所谓结局。而小说中除了才子佳人小说、侠义公案等小说中是“破镜重圆、皆大欢喜”的路数,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古代小说并不遵循这种情节模式。如同是写崔张爱情,唐传奇元稹的《莺莺传》则是以“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为故事的尾声。在西方,悲剧的成就、地位、影响在戏剧文学中都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而喜剧则在很长时期内甚至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采用分析手法写人物心理 采用分析手法写人物的心理是元杂剧的一个特点,它大多通过时间景地的描绘,使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物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生动地表露出来。《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曲,由情即景,写莺莺与张生“恨相间得迟,怨归去得急”,因此感觉“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从而揭露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汉宫秋》中汉元帝在王昭君走后伤心地回到宫中,作者有这样一段描写:“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蛰;泣寒蛰,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千行!”作者通过顶针续麻的方式写宫墙、回廊、椒房、月光、寒蛰、纱窗等景物,把汉元帝伤心、留恋、后悔等复杂的思想感情生动地表露出来。

中国古代小说分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种。文言小说篇幅短小,语言简练,在有限的篇幅内描绘复杂的内心世界是比较困难的,即便有,也是以一两句话一带而过;白话小说对心理活动的描写也较少,这主要是受话本的影响。话本是说话人用的底本,它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所以它主要是渲染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较少描写人物的心理。

所以,离别场景的模式化、离别情节结构的模式化和采用分析手法写人物的心理是《西厢记·长亭送别》所代表的元杂剧离别的主要特点。不管《西厢记·长亭送别》所代表的元杂剧的离别有何特点,也不管它和其它文体相比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总的来说,优秀的离别文学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能准确、细腻地传达出人们当时的内心情怀,给人以丰富而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

本文标题:西厢记长亭送别-西厢记长亭送别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22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