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屌丝逆袭-新网互联频遇袭 致数万网站停运

发布时间:2018-03-06 所属栏目:比逼格更有逼格

一 : 新网互联频遇袭 致数万网站停运

    昨日,新网互联发布公告,就其近两个月内服务器先后两次出现系统故障及遭遇攻击做出解释,据了解,因其故障而断网的用户多达数万。

  本周一、周二两日,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反映,继5月中旬受到了自己公司网站托管商新网互联系统故障和大规模网络攻击侵扰后,又一次蒙受网站停运损失。受断网影响,网页无法打开、邮件系统也无法使用。记者从新网互联了解到,本周二中午起,各家用户的网站正陆续恢复正常,此次受到损失的网站用户非常多,但具体数量无法统计,预计至少达数万。

  在该网站公布的一则赔偿公告里,新网互联对于5月中旬起受影响断网的用户实施了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的使用期。但对于本周受断网影响的用户没有任何赔付措施。

  专家指出,近几年这类攻击频繁出现在不少运营商身上,主要是市场庞杂、行业门槛较低、没有行业法规及服务标准等因素所致。

二 : 一定要比逼格更逼格 互联网产品如何在红海逆袭!

一定要比逼格更逼格 互联网产品如何在红海逆袭!_比逼格更有逼格

最近关于某壕有句话很火“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如果15年前有人告诉你说:“兄弟,和我一起干互联网吧,让我们一起来改变世界”!你一定会认为他疯了,至少我认为还是待在单位过着喝茶看报纸的日子舒服吧!

15年后的今天,互联网行业已是一片红海,你想进入时还能找到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吗?还有机会吗?别急!有句俗话说:迟到总比不来好!所以,只要你选择进入,永远没有迟早!其实,在我看来也没有所谓的红海蓝海,尤其是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行业,今天的蓝海,明天可能就变了红海。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从传统纸媒到门户再到新媒体,从摩托罗拉到诺基亚再到苹果,我们看过太多这种更新迭代被淘汰的例子。但你发现没有,这些行业依然有新进者,并且他们都活得不错。只要找准定位,Nothing is impossible!

Bigger than bigger!

一定要比逼格更逼格 互联网产品如何在红海逆袭!_比逼格更有逼格

首先让我们来看无所不在BAT。互联网用户从PC向移动端转移已是大家普遍的共识,这也是BAT们大肆收购布局移动端的原因。照理说,这个时候重兵布局PC端产品就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了!但BAT还就这么做了。以PC安全领域为例,百度和腾讯都进入了这一市场,推出电脑杀毒和卫士类安全产品。要知道这个市场早已是周鸿祎的天下了,绝对是红海中的红海!但BAT的这两家硬是把这个市场做了起来。战略上考虑暂且不谈,究其原因还是用户需求,虽然移动化是不争的事实,但基于PC的上网行为[www.61k.com]并没有消失,并且也不会消失。

以百度为例,推出的杀毒和卫士产品找准了“简单和快”这一用户痛点,并且走高逼格路线,在推向市场1年多的时间里硬是拉到了好几千万的用户。用过PC杀毒和卫士产品的用户应该有这么一个体会,电脑一打开就会弹出各种提示,电脑也越来越慢,这是因为这些安全软件本身已经成了累赘。正是找到了这一用户需求,百度的安全产品走小清晰简约风格,提供不骚扰的用户体验,迅速占领市场。其实互联网时代,技术已经不是什么壁垒,关键是体验和逼格。苹果手机技术上牛逼吗?没有吧! 是因为它比有逼格更逼格!

此处插句题外话:为什么苹果Apple watch出来,那么多世人还是认为技术啊功能啊什么的不如摩托三星的手表,一片看衰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有一种叫逼格的东西么?当我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见中关村中学的学生都人手一台iPhone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世界没救了!别再跟我谈什么价格、功能、技术!妈啊,同学们都在用iPhone,你不买好意思么?

找准用户的G点!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在社交工具领域,你觉得还有机会吗?至少在国内你肯定认为没有了,光QQ和微信就让你绝望了!但是(总有但是),陌陌还是起来了!为什么?因为它找准了附近陌生人交友这一痛点,在附上约炮神器的概念,后来通过社群功能进一步奠定用户基础,如今人家估值已经几十亿美元了。其他的社交工具就不说了,秘密、比邻、遇见……最近还有什么基于情侣之间的小恩爱、微爱、想你之类的社交软件。国外的PATH据说受到苹果的垂青,之前WhatsApp被Facebook公司百亿美元收购更是赤果果的例子。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没有所谓的红海蓝海,关键是找准定位。

顺势而变

再来看较为古老的媒体行业,传统纸媒体似乎已经快要灭亡了。最近,连《福布斯》都易主了。更早的时候,《华尔街日报》被收购,《读者文摘》破产,《新闻周刊》2013年停止印刷一年,《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芝加哥太阳时报》申请破产保护。。。。。一片哀嚎。但真的没机会了吗?有位土豪说过,公司倒闭永远不是因为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懒惰!

我们再来看《纽约时报》。这家老牌的媒体,通过向数字化转型,《纽约时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站稳了阵脚。早在1996年,纽约时报公司成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提供在线阅读,其后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改革,网络版从编辑部分立,并拥有独立的管理层和采编队伍,按照网络新闻自身的规律运营,创办当年就已开始盈利。2011年,《纽约时报》网站设置付费墙后,尽管网站访客数量下降,但付费读者攀升,为公司带来2000万美元年收入。

冲击传统媒体的是网络媒体,但如今的网络媒体自己又变成了传统媒体。在国内,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门户同样也受到了虎嗅、钛媒体、雷锋这类新媒体的冲击。但还是那句话,只要通过改变,找到自己的定位,依然可以拥有自己的用户群。传统网络门户在专题、内容的海量快速、深度栏目、资源和影响力方面依然有优势。

小米的例子已经被大家讲烂,微创新也好,粉丝营销也罢,反正只要你找准定位和方式方法,总有蓝海。服装行业里的H&M、ZARA、GAP、C&A等已经是吊死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但优衣库还是做了起来。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各行各业都有,讲几天也讲不完。

大概是2005年的时候,《蓝海战略》一书在国内大火,尤其受到互联网行业的追捧。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蓝海战略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但反过来想,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并不是红海之外才有蓝海,红海里其实也有蓝海,并且更多的时候是要在红海里寻找蓝海,关键看你能不能找到。

转载自:快鲤鱼

三 : 没用互联网思维 OPPO、vivo为何能完成销量逆袭?

  在智能手机这个消费领域,因为“技术”的出现,有时会让人们忘记它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

  此前,OPPO和vivo的逆袭表现已初现端倪。根据IDC发布的调研数据,“VO军团”在今年上半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华为。

  IDC和Gartner这两大IT市场调研机构针对2016年前两个季度所做的报告中,OPPO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榜单。“得益于R9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OPPO在今年第二季度成为销量增长最高的制造商,出货量同比上涨129%。”Gartner在相关新闻稿中分析认为,“正是防抖自拍和快充这两项功能,帮助OPPO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获得不俗表现。”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

  OPPO的董事长段永平同时也是步步高集团的董事长,而vivo是2011年由步步高创立的智能手机品牌。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  黑马如何诞生?

  OPPO以及vivo并非横空出世。

  国内市场份额增长很快,但OPPO公司CEO陈明永却在8月发出一封内部信说:“形势大好的时候,我却如芒刺在背,担心OPPO被外界捧杀……”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

  与其他手机公司创始人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充当网红不同,陈明永虽不是广东人,却有着粤系商人的低调,他最近一次公开与媒体见面是在2014年。过去几年,他成功地将“本分”这个词灌输给团队,成为OPPO员工对内对外的口头禅,他甚至在内部明文规定,不准攻击、回应对手。

  此外,喜欢下围棋的陈明永还另一句在圈内流传颇广的名言:“你下你的,我下我的,下到最后,势出来了,高下立见。”言下之义,他主张各自为战。

  自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发展了9年。即使是在被视为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换机潮,目前也已接近尾声,手机硬件层面的创新,近几年几乎陷入停滞,特别是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市场,各家产品已陷入高度的同质化竞争。

  在这样一种产业背景之下,OPPO何以能表现卓越,逆袭成为“黑马”,正是最近一段时间,业界与媒体追问最多的话题。

  17岁的李春梅,半年前离开河北武安的老家,眼下在北京一家面包店打工。这份包吃包住的工作让她顺利攒下两个月的工资,小姑娘送给自己的第一份上班礼物是一款价值2499元的OPPOR9手机。“我喜欢它的自拍功能。”李春梅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她在武安时看见身边同龄女生对着OPPO手机玩自拍,羡慕不已,回家央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部,却始终没能如愿。

  那些生活在一线城市、已经换过一两部iPhone手机的年轻中产,尽管对OPPO的TVC广告也很熟悉,但他们大多仍会觉着OPPO在一年之内卖出5000万部手机、PK掉小米且直追华为,是一件毫无征兆的事。原因也很简单——小镇青年李春梅,在一线城市的生活圈里极为罕见。

  让李春梅感受到自拍功能的吸引力,是OPPO有意为之。

  从数年前开始,OPPO的卖点便集中在3个部分:拍照、闪充和外观。这3大卖点的最终确认全部来自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小米及华为不同,在品牌策略上,OPPO始终不太强调用元器件参数来为产品性能背书。在2015年及2016年旗舰机的发布会上,它毫不讳言,没有用最顶级的CPU,至少在R9系列上,没有把它当作核心卖点。

  1。美颜相机

  OPPO是国内最早提出自拍美颜概念的手机,该灵感来自于OPPO的一位产品设计师。这位喜欢用卡西欧自拍神器(TR100)的姑娘,对项目组同事这样总结女性用户的心声——“我们并不是想把自己拍得多清晰,而是漂亮第一”。

  女性用户占到OPPO整体手机用户的55%,自拍功能深得她们的心。那时,每家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画质普遍不高,更没有提供自拍美颜功能。这个想法很快就获得项目组的认可,负责相关模块、镜头、图像算法的团队迅速搭配完成,经过一年研发和调试,2012年,OPPO终于第一个将带有自拍美颜功能的手机U701推向市场。

  此后,OPPO又推出拥有旋转摄像头的大屏拍照手机N1,今年的R9系列产品,则宣称是国内首款将前置摄像头的像素提高到1600万像素的手机。只要认定用户需求,OPPO接下来的战术打法一向稳准狠。

  2。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除了自拍,OPPO还锁定了用户的另一大需求——快速充电。

  在“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一广告语流行之前,闪充技术在OPPO内部成型已有些时日,其于2014年3月推出的第一款闪充手机Find7便已具备这一功能。但这一技术成为OPPO后来最具特色的创新却相当偶然。

  2013年,深圳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的谢松青忙着向各大手机厂商推销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低压闪充。联想、华为这些主流手机商最终都拒绝了谢的产品,理由是当时这项技术一则不够成熟,二则因其技术原理对于充电设备要求较高,还涉及对硬件的大范围改造,综合考虑,手机厂商纷纷判定闪充功能“性价比不高”。

  OPPO一度也以同样理由将谢拒之门外,但有趣的是,OPPO的一位工程师Jeff并不甘心,他出于个人爱好,自购了试验设备和谢松青一起继续研发高电流充电技术,依托于深圳和东莞完善的供应链,终于为这项实用功能找到了切实的产品解决方案。

  该项技术重新得到OPPO的重视。根据OPPO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获得快充体验的用户,已超过了3000万,OPPO在此技术上拥有18项核心专利包。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口号原本出自质检总局对OPPO手机闪充的描述:“充电5分钟后,通话126分钟后关机”。经过OPPO营销策划部的精炼,形成了现在的广告语。

  “眼下的同质化局面,最接近也不过就是当年我做DVD的时代。那个时代更同质化,DVD就是一个播放碟片的功能,其他没有什么,智能手机有这样那样的功能,每家在自己理解用户的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创新。”今年6月,分管市场和渠道的公司副总裁吴强在接受国内媒体群访时说。

  这番话看似是在化解争议,但多少也是在提醒对手——

  OPPO最不怕的就是在高度同质化的硬件市场拼杀。1990年代初,陈明永从浙江大学电子物理技术专业毕业没多久,就进入大学师兄段永平所在的广东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后来又跟随段永平离开小霸王,参与创立步步高集团,主要负责VCD、DVD等影音硬件产品。小霸王学习机和步步高DVD经历血腥竞争,一路冲杀,陈明永和吴强皆是亲历者。

  事后看,自拍和闪充,这两大核心功能的确帮助OPPO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3。广告,广告,还是广告

  营销策略上,OPPO算是国内广告投入最高的手机公司之一,其作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公司董事长段永平的影子。段永平当年主持步步高时,曾在1999年和2000年,让步步高连续两年夺得央视广告标王。

  同样,2014年年末,OPPO投入4亿元冠名真人秀《偶像来了》,2016年,它的投放覆盖国内电视收视率前三的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冠名栏目包括《天天向上》《极限挑战》和《奔跑吧兄弟》等9档年内热度最高的综艺和娱乐节目。

  “OPPO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喜欢追星、看综艺、八卦,可能不是一二线城市公司人,但也有自己的情感和产品诉求。”OPPO营销策划部负责人沈义人对《第一财经周刊》这样定义其手机的用户画像。

  明星代言是OPPO最擅长的营销手段。从最早花费500万美元请来莱昂纳多,到后来斥资1500万美元请宋慧乔,至今年3月R9上市时,邀请李易峰、杨洋、杨幂和TFBOYS代言,并为其发布定制机型,OPPO选择的明星代言群像越来越强调其在线下及社交媒体上的强大粉丝号召力。最新一批代言人的微博粉丝之和达到了1.7亿,一些竞品的粉丝直接调侃OPPO:“一个混娱乐圈的品牌,没必要跟IT圈的品牌拼个鱼死网破。”

  “从每年总的销售额来看,我们广告投放的占比并不高。”面对一些质疑,吴强总会这样解释OPPO的广告投放策略。

  

明星代言

 

  明星代言

  4。渠道网点,铺,铺,铺

  李春梅的妈妈于娟娟,2013年也曾花1700多元买过一部OPPO,那是她的第一部智能手机,从价格上说,绝对算是家里的“大件儿”。于娟娟说不太清手机的具体型号,她只记得当时在武安的手机大世界,一个柜台老板对自己热情推荐:“超薄、拍照效果和播放音乐的音质都很不错……”

  如今,OPPO在全国的渠道网点多达20万个,形式包括自营模式的体验店、专卖店、连锁家电手机卖场里的专柜以及小代理商。在众多二三线城市的街头,OPPO沿用了国内酒类企业通过免费为餐馆包装门面来换取广告位的做法,让OPPO绿底白字的品牌标识覆盖了很多原本无名的小手机店。消费者若不认真辨识,就会产生“铺天盖地满是OPPO专卖店”的错觉。

  

与代理商高度捆绑

 

  与代理商高度捆绑

  OPPO与代理商的关系,可追溯至2008年——从OPPO最早进军手机市场开始。友谊当然始于利益的高度捆绑。早年的代理商,有些甚至已经成为OPPO的股东,彼此利益与共,手机滞销时共同承担损失。与员工紧密绑定也是OPPO抵御外部竞争冲击的重要一环,在OPPO,员工离职之后还能拿当年年终奖,在职员工可用年终奖按一定的比例买股份。

  在代理商或各省的分公司员工口中,OPPO总部被称为“工厂”,颇有专注开发产品的意味。OPPO对加盟的代理商实行包销,让代理商无后顾之忧。但同时,OPPO对代理商的管理也颇为严格,设立了3条高压线:其一,不准乱价,严格按照零售价销售;其二,不许窜货,不许在指定之外的区域销售;其三,不许私自在网上销售。

  这三条一直施行的高压线,有效区隔并稳定了手机的价格体系,保证OPPO的每款新机在上市6个月后也不会降价。代理商的实体店可以确保其销售利润,提供给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也不会打折。

  手机门店有所谓的“黄金眼”,是销售的最佳位置,也是各家手机厂商必争之处。OPPO的终端管理员经常会走访各家门店,他们的任务是检查自家的产品是否摆在了一家店中最显眼的位置,此外还要留意很多细节——海报是否能让用户一进店就看到;如果没有手机可供展示,就陈设手机包装盒;展示宣传页的架子上,自家的宣传册不能放在最低层,要放在上面3层,方便顾客取阅……

  OPPO在中国有6000多家直营店,覆盖面从省会到乡镇,在选址上遵从3个基本原则:一为核心商圈,二为客流量大,三为手机卖场聚集区。

  5。“手机界的海底捞”

  在北京南三环边上的一排密集扎堆的手机卖场中,就有这么一家OPPO直营体验店。顾客进门,最先迎上来的是一名叫张标的小伙儿,他是这里的店长,在OPPO已经干了两年多。

  这家上下两层的体验店,面积总共180平方米,人员配备相当齐全。一层销售新机,配备了6名店员、1名店长;二层负责售后,包括3名维修人员、2名前台接待和1名售后经理。

  不断有人进店,店员给顾客介绍产品时声音温和。在张标看来,这是线下渠道特有的体验优势。“来买手机的有很多是老顾客,”他边说边展示自己微信里添加的一大批顾客好友,“他们买完手机,遇到问题也会来找我解决。”

  张标身着一件深蓝色polo衫,衣服左胸位置是白色的OPPO字样。“我这件衣服的材质,应该和苹果员工穿的一样。”张说道。在他看来,苹果体验店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装修风格和柜台陈设上,OPPO门店也在模仿苹果的简约路线——室内只有4张实木台面的桌子,每张桌上摆着6部手机样品。最靠门口的2张桌子上,展示的是今年主打的旗舰机型。再往里,才是往年的老款,以及几部千元机。还有一些手机机型干脆被放在后面的库房,没机会被摆出来。

  “我们的口号就是简单专注。这也算吧。”张标还谈论了一些很少有人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桌子上原来还码放着宣传页,但因显得杂乱,撤掉了。每部手机的摆放位置要在同一水平线,还不能离桌边太近,以防顾客失手碰掉。

  为了招揽顾客,一些必要的工作要持续做下去——喇叭要不断宣讲、绿底白字的刀旗要摆放在门口;在周末,店外还会摆出更醒目的充气门,会有活动部门的员工来路演各种促销。

  OPPO的线下门店服务被一些粉丝戏称为“手机界的海底捞”。有些专卖店会设立拍照专区,消费者在此体验完手机的自拍功能后,可现场打印成照片,店员甚至用相框装好,赠予用户。消费者购买一部手机,从赠送音箱、自拍杆、充电宝等小礼物,到赠送碎屏险和免费贴膜,偶尔可能还会赶上店内赠送李易峰或者TFBOYS的海报。

  6。时势

  除了产品功能务实、营销迅猛以及线下渠道给力,OPPO能在今年获得大卖,还建立在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上。

  今年春天,苹果只发布了4英寸的小屏幕手机iPhoneSE,iPhone7的发布迟至9月举行。苹果产品发布的空档,也使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手机市场少了一些竞争。三星在今年5月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C系列手机,价格主打中端市场,但并未取得预期成功。

  三星和苹果在中国市场持续遇冷,华为、OPPO的旗舰机型则承揽其空出的从高端顺延至中端这一段利润丰厚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OPPO在品牌广告上力推2000元到3000元之间的旗舰机型的同时,却只字不提那些摆在门店同样热销的千元机。强调本分的OPPO在此耍了点小聪明,它想让品牌传播可以足够聚焦,用最明星的产品,最大程度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此外,由于从不跟那些功能最新但产量不足的元器件较劲,OPPO的手机一向备货充足,且一直保有不错的利润率,足以供养其庞大的线下代理渠道,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其厚积薄发的原因之一。

  销量迅猛增长的OPPO在其发源地东莞也在不断扩建生产线。东莞长安县的步步高大道两边,分布着步步高系的OPPO、vivo等公司的工厂。自2011年生产智能手机以来,OPPO工厂的用电量一路飙升,2015年达到了5300万度。

  对于OPPO而言,东莞是极其适合其发展的地方。这里有它自己的手机工厂,工厂中有专门做材料、组件和整机实验的团队,产品质量管控相对便利。其中一项跌落测试要摔掉几千部手机,成本要上百万元,这成为OPPO员工最喜欢对外传扬的“研发佳话”之一。

  

产品质量管控

 

  产品质量管控

  OPPO的逆袭,对于整个产业的意义,也许可以被归纳为——它让业界从过去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盲目崇拜之中被唤醒,重拾对于线下渠道价值的理性认知。

  在长安县,上下游供应链也一应俱全。整个东莞地区现有各类通讯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4000多家,完全能满足OPPO的量产需求。2017年,它将继续在长安增资10亿元,修建占地320多亩的加工厂,预计可年产手机8000万部,外界猜测,这一数字可能是2017年其手机的全年销量。

  7。OPPO,一家其实“不那么自信”的公司

  不过,这家高速发展了5年的智能手机公司,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不那么自信的状态。

  2011年,小米手机问世,雷军团队抛出的互联网新玩法是传统硬件厂商完全不熟悉的组合拳:品牌上,通过社会化营销,吸引发烧友;产品上,拼参数和高分、强调性价比;渠道上则重电商轻线下。

  彼时,OPPO则正在经历公司史上最大的困局——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换,让OPPO的处境降到冰点。从功能机转型智能机的过程,OPPO清理库存损失“惨重”。

  加之遭遇小米,寒流中的OPPO,公司上下信心落差巨大。磕绊着推出第一代智能机产品后,OPPO一度想要效仿小米。

  比如当时小米提出所谓“产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等创新理念,被不少媒体热捧,OPPO也想按这个方式去做,每周更新一个系统版本。刚开始的确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但时间稍长,实际需要更新的功能并无许多,于是生硬的模仿最终造成为更新而更新的尴尬局面。

  只拥有电商渠道的小米,会在节假日降价,OPPO也试着用同样的节奏在线下渠道促销热门产品,但此举引起了渠道的震动。甚至,OPPO还考虑过是否应推出顶级配置、面向发烧友的手机产品,并学习小米的社会化营销手段。“但后来这些想法都被取消了,”

  OPPO公关负责人刘磊后来总结说,“基础条件不具备,做自己不熟悉还超出能力的事,容易受伤。”

  复盘来看,此前从未进入过硬件市场的小米,如果当初从零起步选择发展线下渠道并无优势可言,选择电商模式,反而是破局的捷径。此外,小米吸引的第一批用户是年轻一代的IT青年,网购环境更迎合其用户体验。从这些因素来讲,OPPO轻率模仿小米,确实缺乏场景基础。

  好在OPPO及时清醒,此后继续全力与线下代理商建立紧密合作。后来,当运营商们开始大幅削减补贴规模,如联想、中兴,也包括华为在内的一批紧靠运营商市场的厂商都栽了跟头,多亏OPPO更多依靠于社会化渠道,才让它免于此难。

  但在2014年年初,OPPO又再次面临产品上的重大转型——手机网络制式从3G到4G的升级。

  OPPO放弃3G手机的存量市场和运营商对于3G产品的政策倾斜,迅速砍掉旗下所有3G产品,只卖4G手机。时逢春节手机销售旺季,转型让OPPO错失这一重要的销售档期,为此少卖了上百万部3G手机。很多OPPO的老员工至今记得,“那一年公司内部很乱,离职率很高”,因为看不清这场转型的价值,大家基本没有心思做产品,包装营销也停滞不前。

  2014年的6月转型4G期间,OPPO有7款4G智能手机上市,价格区间在1298元至3498元。时至今日,OPPO内部再无人质疑这次转型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这个公司其实一直都没什么自信,不像华为,牛人多、格局大。”一位OPPO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分析说,OPPO最擅长的是把简单的事情落地,所以“技术能买就买,自己做的很少”。

  不过,坚持“各自为战”的思路,OPPO不怕慢,也不怕重,最终还是在2016年PK掉了当年的偶像——小米。这一幕,有如童话故事《龟兔赛跑》里上演的剧情反转——OPPO就是那只最终赢了兔子,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乌龟。

  直至现在,OPPO仍然没有把线上平台当作主力销售渠道。吴强曾透露,整个电商渠道的销量比例总体没有超过10%,天猫和京东的网上旗舰店,更多定位于OPPO的产品推广平台。

  奋斗数年,眼下当属OPPO“最好的时光”。然而,这家赢在实用主义路线的手机公司,面前仍然摆着两个不那么让其自信的话题。

  1。一线城市

  身处一线城市的中产消费者,那些会愿意支付五六千元购买手机的高端消费人群,至少在目前,他们对OPPO的产品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

  OPPO也承认在一线城市这样很拼品牌力的地方,其手机优势不够突出。但据《第一财经周刊》从OPPO内部获悉,今年在北京的分公司,仅直营专卖店渠道就新招募了多达3000名销售,用以扩张门店。北京地铁人流量最多的国贸和西直门换乘通道,也被OPPO手机代言人李易峰手机遮眼卖萌的大幅特写海报“刷墙”。

  可以说,一线市场是OPPO这场“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战争”中要拿下的最后一个堡垒。

  

农村包围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

  2。海外市场

  OPPO过去曾是步步高创立的海外品牌,对如何经营海外市场有些经验。2012年,带着新一代的智能手机,OPPO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OPPO已在诸如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国这样共计20个国家开展业务,这些国家的特点是人口多,经济尚不发达,正适合销售价格折合人民币在1000到2500元的手机。除了在印度开设了一家国家级分公司,其他国家OPPO都是代理制,但用于各类促销活动和营销宣传的物料,都由国内的海外总部统一规定。

  在印度市场,OPPO招募了几千人的销售团队,逐地覆盖,据说已经帮助它在该市场每月售卖100万部手机。

  这让OPPO终于多了一些底气,预计2016年全球海外市场的销量可能会比去年翻一番,总计达到2000万部。为此,OPPO正在效法国内那些被验证成功的营销策略。比如在印度,它签下了当地有着“印度刘德华”雅号的阿米尔·汉,并且赞助了在印度举办的全球板球联赛。但是别忘了,印度也是小米、一加等一众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而华为积累多年的专利数量更利于它进入成熟市场。

  这并非是OPPO对抗小米的胜利,接下来,无论新闯入者OPPO,还是华为、小米,手机市场的玩家都会意识到,面对日趋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仅凭聪明的线上营销或仅凭扎实的线下渠道,谁都无法长期独占鳌头。手机市场一直是高度灵敏也高度危险的市场,未来的竞争将再次陷入全副武装的混战之中。

四 : 90后屌丝互联网创业三年逆袭千万资产

  从事互联网行业将近10年的时间,亲身经历了互联网的多次变革,看到身边很多团队的坎坷和失败。也有很多朋友通过互联网给自己的产业加上翅膀,实现了自己梦想。前段时间一直想分享一个我一路看着发展起来的朋友经历给大家,这个朋友确实让我佩服,一方面是他的过程受到我的帮助,另外也是关系比较近比较熟悉他的发迹史,因为他在四年前也可以说是个屌丝,在三年的时间靠着执行力,拼劲,魄力从一个打工仔,变身为互联网服装品牌大牛。在经过他的同意下,今天我分享下他的经历,希望帮助其他从事互联网的朋友一些启发。

  2012年的时候,这个朋友从北方来到广东,当时刚高中毕业2年,在老家没有好工作无所事事,想着来南方打拼一番事业,带了2000块钱就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初到广州的时候举目无亲,就靠自己到处找工作,在城中村租了个400块钱的单间,开始在58同城发简历,半个月过去应聘了好多工作,要么是嫌弃他没经验,要么是彼此待遇谈不拢,后来手头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没办法就去了白马服装城一家服装批发档口打杂,负责接货、销售、打包发货,小档口只有几个人所以店里其他杂事都得干。农村长大比较能吃苦,前几个月他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老板感觉他人品不错,就让其开始负责一些采购和款式方面的事情,这样一来他对各种季节的流行款式比较熟悉,第二年的时候他选的款总比店里其他人选的要好销一些,可能是因为人比较感性,审美观还不错,总能把握到潮流。受到互联网冲击,后来他所在的批发档口逐渐无法增长,而且开始走下坡路,一年下来靠着老客户只能说是不好不坏。

  2013年春节的时候朋友聚会,这哥们见到我第一眼就道出自己苦闷,不知何时出头,听取了他的特点,我建议尝试下结合互联网。根据我的建议,后来他去淘宝和天猫找了一批店长,谈了给这些淘宝店长们选款供货,都是一手货源而且款式不错,做了2个月一部分店长卖的不错,朋友也因此小赚了一笔。

  2013年6月的时候他自己已经辞职,开始专职做淘宝分销,由于他的选款能力以及南方一手货源的优势,很快做了起来,半年时间已经为2000家淘宝卖家供货,在淘宝分销里面算是做的好的,并且有了10多个人的团队负责客服、发货等。朋友由此赚了第一桶金60万, 后来淘宝严查刷信誉,加上淘宝规则多番调整,很多小卖家都受到影响,里面很多都是他的下级代理,而朋友这种分销供货的模式多是没有知名品牌,以赚取薄利多销的模式。朋友开始思索做自己的品牌。2013年国庆的时候他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开始打造自己品牌,并思索新的模式。

  后来朋友看到很多线下想开店创业的人太过互联网找项目,朋友很快想到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品牌服装加盟店,而品牌营销推广成了问题,因为我们彼此关系比较铁,加上这几年我比较熟悉他一路走来的历程,朋友知道我一直从事互联网资源比较多,朋友找到我希望这一块能给个主意,我们彼此断断续续谈了一个星期时间,后来认为通过互联网营销品牌,发展新下加盟店可行。如何缩短项目时间,主要通过百度搜索推广快速建立一批精准种子客户,然后打造样板店,再结婚地面推广,结合当时刚发展起来的微商创业吸纳一批微商开实体店。

  第一年的时候,为了快速形成规模,前20个店面全部给予店长首次开店铺货补贴,因此他投入了之前的全部积蓄,公司所有产品初次全部成本价供货,前提保证品牌和价格由公司统一管理,前期很多项目不能及时回款,顶着压力他还在某P2P平台贷款30万,由于之前线下运营加盟店经验不足,中间也有一些坎坷,对于线下门店的装修等问题,自己摸索这块后来也亏损了几十万,这期间他压力很大经常失眠,经过核心员工团队和入资持股的方案再次注入资金,因为本着扶持成功一批种子客户的心态,经过多次调整,最终重金聘请了国内知名的设计师进行店面形象统一设计,经过不断努力,后来终于有了起色,20家种子店也超预期完成,而这一年他没有赚一分钱。在第二年的时候由于加盟店多了起来,品牌名声逐渐在一些城市打响。很多城市的老板因为看到样板店都慕名来到广州的总部考察,第二年的时候已经开通了全国100多个城市300多家店铺。每个店铺每年大约平均销量10万,300家店铺年营业额已经达到3000万。这个阶段公司规模已经达到80人的团队管理全国的加盟店售后服务,公司也聘请了很多营销专家对客户进行周期性培训,并在核心城市开设了办事处有专人负责指导线下营销活动。这个期间朋友已经开上了宝马X5, 公司办公场地也搬迁到了很阔气的产业园。

  就是这样一个屌丝,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最终成功了。我想总结一下他的特点

  1、有想法,有魄力,舍得

  2、失败了没有放弃,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思想先进,总能利用好资源

  4、虽然不懂互联网,但却很好的运用了互联网。

  创业有风险,笨文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参考,现在虽然我们经常还会见面,但每次看到他都觉得成功不是偶然,有时候告诉自己人确实要有能力还要有魄力。作者,风清扬QQ也是微信:236092119 希望也认识更多的互联网创业的朋友们。一起进步。

本文标题:互联网屌丝逆袭-新网互联频遇袭 致数万网站停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365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