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消息写作范文-党委信息写作范文

发布时间:2017-12-29 所属栏目:恬妞减肥

一 : 党委信息写作范文

党委信息工作是党委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党委及时掌握各方动态、进行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是党委的 情报部 、 信息中心 ,对各级党委洞察全局,科学谋断,有效处置各种情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党委信息的写作范文,仅供参考。

。www.61k.com”

党委信息写作范文一:

结合自己从事信息工作的实践,谈谈做好信息工作的三点体会:

一、改进信息文风,优化信息载体

文风体现素质和作风。信息是一种新兴的文体,有着自身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并在信息工作实践中逐步成熟和规范。信息是反映客观的,以说明问题的主要情况、起到耳目和参谋作用为目的,因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总的特征就是“小”,短小精悍,意到言止,没有多余的话。信息的表述开门见山,首语入题,用语准确,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过多阐述领导已明白的道理。优化信息载体,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标题要抢眼。标题是信息的眼睛,一条信息能不能吸引人,标题往往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制作信息标题首先要概括、提炼信息内容,然后进行精雕细琢、画龙点睛的加工。如“XX县7天时间小麦收割已完成80%”、“XX县20xx年高考本科进线突破20xx人大关”的标题要比“XX县小麦收割进度较快”和“XX县20xx年高考成绩显著”要醒目的多,前者有说服力,而后者标题比较模糊。

第二,内容要抓心。信息的核心是内容。信息加工要始终把重点放在内容上。要通过加工使信息内容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要反映一个地方或部门想让上级党委和领导知道在干什么、怎么干、干的效果如何,同时还要围绕领导近期关注什么、企盼什么来报送信息。

第三,文字要简练。信息的文字简练、文字量小,阅读的效率才能高。不用空话、大话、套话,少用“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之类的句式。套话如“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某个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等都不应该出现在信息里。

第四,语言要生动。力争把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和行业的“味”提出来,保持生活气息,使信息既生动又不失严肃,既深刻又让人感到真实。适当地运用一些群众语言、熟语,使文字更加洗炼。如一些政策、措施不落实用“光打雷不下雨”、“棚架”;一些村村务公开不实是“聋子耳朵--摆设”;《村级班子“两张皮”现象值得重视》,“两张皮”比缺乏合力更生动。

第五,形式要灵活。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种,结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用什么样的结构,要依内容而定,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般的信息材料,要求有导语、有正文、有结尾,有些信息则有导语、正文而没有结尾。有的信息只有正文,没有导语和结尾;有的信息标题和正文连在一起。

基本结构有五种:(1)纵式。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写。一般来讲要素齐全的突发性事件、工作进展、工作部署类的动态性信息可采用这种形式。(2)横式结构,也称罗列式。按所反映的几件事,几项措施之间的关系(或因果关系、或点面关系、或主次关系、或并列关系)来安排层次。用于介绍经验、陈述问题、罗列成绩(用分号或一、二、三序号)。例如:XX县实施三项工程提升城市创建水平一是实施城市绿化工程。计划投资1700万元兴建“八月桂花遍地开”文化广场,形成以广场桂花林为中心的城区主干道及境内主干公路桂花带。今年已完成通道绿化80公里,栽植桂花树30万株。二是实施靓丽工程。以整治县城主次干道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为重点,使城区环境实现全天候保洁。三是实施碧水工程。投资5700万元新建的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现已开工;投资6600万元的城市供水工程已基本竣工,即将投入使用;积极申报项目,拟投资2850万元兴建一座占地面积80亩的城市垃圾填埋处理厂。(3)纵横交错式结构。既按通常的行文顺序写,又穿插所需的背景材料,用以说明问题。(4)直述式。类似一句话新闻。如:近日,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城XX县汪岗乡建分公司,目前,一期厂房和茶园改造项目已经开工,公司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00万元,可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5)倒悬式。先说结论,后叙事由。(6)承接式。信息标题后接着就是正文,标题中已显示的内容在正文中不再重复。第六,概念要准确。准确规范使用词句,不便用含义不明或容易使人模糊的词语,不出现政策、术语、数字等方面的差错,维护党委信息的严肃性。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应该是最大的确定性,最小的不确定性,尽可能不用"基本"、"较好"、"差不多"、"部分"等语言;能用数字定量分析的,尽可能用数字说明问题,以准确地反映信息的内容。如"××地今年夏粮获得大丰收"就不如"××地今年夏粮总产预计可达×亿公斤,是历史第几个丰收年"准确。第七,表述要清楚。信息文字少,但信息内容的主体、时间、地点、行为、措施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应力争完备,叙述要符合逻辑。语言的准确性,主要在于选用语词贴切,句子的组织安排合乎逻辑,能确切地表现信息的主要内容,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在内容上观点正确,材料适合,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在表达上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符合逻辑。

二、把握各类信息特点,提高信息整体质量

我们通常把党委系统信息分为常规信息、紧急信息、调研信息、问题信息、综合信息和高层次信息等类型。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整体质量,必须在坚持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上,把握和发挥不同类型信息的特点,为党委决策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信息服务。概括起来就是“六抓”。

第一,常规型信息抓特色。常规信息多是一些动态性的信息,上报这类信息更多地是注重其特色。具体说就是,报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重要工作部署的信息,要有工作特色;报送日常工作的信息要有自身的地域和行业特色;报送经验类信息要有典型性。如我县20xx年在解决困难企业养老金问题上,实行资产变现充实养老金,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做法,没有多大新意,但归纳出了一个“养老放小、停保划断”的观点,就给人们以新鲜感。

第二,紧急型信息抓先机。紧急事件一旦发生,要按照程序,一边加紧报送,一边向上级党委预告,抢占第一时间,以便上级党委做好信息处理和事件处置的预案。信息的时效性很重要,信息收集、处理必须及时。每一条信息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处理不及时,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就会变成“昨日黄花”。新颖的信息及时报才新颖。有些部门的工作做了很多,只能在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中见到。特别是重大灾情、疫情和突发性事件,必须快速反应,抢时报告,绝不能因为是发生在下班以后、双休日、节假日而不去处理、不去报告。

第三、调研型信息抓深度。调研信息的形式要深入,调研成果的思想观点和意见建议要有深度,防止片面性,避免以偏概全,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第四,问题型信息抓客观。对于一个地方或部门中存在的问题,信息要如实反映,不隐瞒、不掩饰。如20xx年7月17日3时40分,广西南丹县一矿井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81人失踪(后经调查有80人遇难、1人失踪)。除有关责任人受到处理外,原南丹县委书记万瑞忠因滥用职权、故意隐瞒事故真相不报被依法逮捕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2003年7月,我县长竹园乡发生山体滑坡,因信息上报不及时被通报批评。

第五,综合型信息抓全面。综合信息是对多个局部情况的归纳。经验丰富归纳后的信息,要尽可能反映一个地方或部门的整体情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大部分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增幅出现了逐年递减,原因肯定是多方面,既有国外农产品冲击、造成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来自农业收入减少,也有乡镇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普遍不景气、农民来自乡镇企业收入减少问题,还有进城务工受到限制、务工收入减少问题,如果仅归结为农产品价格下跌一个因素,就失去了全面性、客观性。采集信息还要注意事情发展的连贯性,提供大量的而不是零星的、前后相联的而不是杂乱的信息。

第六,高层次信息抓坚持。开发高层次信息要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热一阵、冷一阵,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如:信阳市前些年农村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樱桃谷鸭养殖量成倍增长,“双低”油菜种植面积成倍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一增再增,却没有出现以往常见的产品积压、价格下跌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了这一局面呢?市委信息科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观察、思考,发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其中起了助推作用,就以“信阳市六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为题向省委办公厅上报了信息,立即被省《工作信息》采用。

三、贴近领导,贴近重点工作,开发精品信息

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是高层次信息的重要特点。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实践性强和对领导决策有重要价值的高层次信息是信息中的精品。开发精品信息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在劣势中找优势。首先要加大政策反馈信息的开发

力度。通过对政策跟踪反馈,有利于领导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现行政策,避免决策与实践偏离,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实施。由于县、乡两级是上级政策在第一线的组织实施者,所以对上级政策进行反馈,比省、市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特别是政策负反馈信息,因其直接来源于基层,更易引起领导的关注。因此,信息工作者应及时捕捉重大决策在基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思想情绪,敏锐发现、及时反馈。其次要加大反映民情民意信息的开发力度。通过信息途径反映基层的呼声,是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需要。由于基层与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其所见所闻的民情民意也就最真实、最丰富。但不是群众所有反映、想法、情绪、意见都应该反映上去,怎么样把握?一要选择有决策参考价值的信息。二要对有价值的信息线索跟踪调查。三要注意连续反馈。如20xx年初一些省市提出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但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中办信息内刊3月份接连综合了各地反映的情况:“一些地方反映当前农村税费改革需注意以下问题”、“宁夏山西安徽等地反映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地反映的问题较多,后来国务院下发通知暂缓执行继续试点。

二是在微观中找宏观。基层信息要引起领导机关的重视,信息人员在收集和撰写信息时必须具备强烈的换位意识和层次感,要站在更高层次领导的位置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从微观中去寻找和发现能够与领导的思路共振的宏观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要胸中有全局,跳出狭小的区域思考问题,通过

阅看报纸、文件和电视新闻,分析上级领导在关注什么。如企业军转干部的稳定工作,中央和各级党委都十分重视,出台了个“865”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又引起了其他群体的攀比如复员战士、志愿兵、抗美援朝老军人,组织上安排到企业的党政干部、国企职工等。这就需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是在共性之中找不同。基层要善于发掘那些既能体现本地、本部门特色,又对推动全局工作具有一定启迪和借鉴作用的信息资源,充分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的新鲜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将上级精神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经验和做法。20xx年中央宣布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实行销区(全国有8个省市)放开,产区主要保护东北水稻、玉米,河南小麦,长江以南中籼稻。信阳市处在河南最南端,耕种模式与湖北、安微近似,水稻是大宗粮食品种,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4,却不在河南省粮食保护价收购之列,全市农民因之要减收1个亿。为此,我们通过信息渠道多次呼吁,最终省里没让信阳中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党委信息写作范文二:党政信息文稿的写作技巧

党政信息文稿的写作技巧是一个复杂而精深的课题,它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琢磨提高,并不是讲几个要点就可以掌握的因此,本书仅从党政信息文体的逻辑结构上,对信息文稿各要素的把握上,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常识和基本要求,希望能给信息工作者以启迪

(一)标题的写作技巧

标题是对信息需求者提示和推荐信息正文的窗口信息文稿标题的特点,除了同其它体裁的文章一样具有准确性、生动性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其一,它要以信息的具体事实的内容来命题,注重“体现内容”这一实效,而不象其它文体,如文学写作那样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大;其二,信息标题通常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要对信息内容中重要或需突出的要素进行完整表述,这与其它体裁的文章的做法也有很大差别   1.标题的种类

标题反映信息内容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直述事实,又可以概括重点,还可以加以议论等等在拟写标题的时候就要针对不同的信息内容,选择最适宜、最有力、最能突出信息内容的形式,因此,熟悉掌握信息标题的不同类型对于写好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1)直述内容型

直述内容型的标题,以告知信息需求者本篇文稿之最重要的内容为目的,具有吸引力和很强的导引作用其具体做法是一语破的、不绕弯子,以最具体、最直接的事实呈现给读者,使之一目了然直述内容型的标题多用于拟写含有单一信息的动态信息,而不适于内容复杂的信息即不宜把这一形式的标题用于多项事实的罗列,使得标题过长,这样反而不利于表现信息内容的实质和引起读者的兴趣直述内容型标题是信息文稿中最常用、占比例最大的类型

(2)概括归纳型

概括归纳型,是拟写信息标题常用的方式它多用于综合信息,含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较大的信息其用语不象直述内容型标题那样具体,通常是概括性的省略语例如《某某县护林防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某某省计划生育工作有三忧》等等这里“三忧”就是省略语,只有用这种概括归纳的手法,使标题反映出信息内容的诸方面,令读者从中了解事物的整体情况

(3)评论建议型

评论建议型是把写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字眼这样能够直接帮助领导了解正文的内容和观点这一标题类型带有信息写作者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因此要求写作者要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慎重品评,以免给领导造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引导

(4)题文承接型

题文承接型标题的显著特征是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它与文章联系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信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型也是信息文稿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写作这类标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采用此类标题后,正文应直接承题而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标题,许多写作者往往爱犯这一毛病,其实这样做不符合信息文稿标题简洁实用的原则;二是这一类型的标题并不能适应于所有信息稿件就是说,不是任一信息文件的第一句话都可以作信息的标题,它必须适合作正文的前提或导语,是文章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提炼、深化为信息的标题

题文承接型有一个特例,我们可以把它单独列出来叫做题文合一型标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一句话信息这一句话既可以看做信息的标题,也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全文,它是精炼正文与标题完整反映信息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这类信息(或标题)也被称作标题信息或无标题信息

(5)趋势预测型

趋势预测型标题多用于预测型信息连续反映的动态型信息文稿它重在对即将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发展趋势、走向作科学的预测,以其所特有的急迫性引起领导重视,以及时作出反应这类信息标题的制作尤其要重视准确、客观、科学,不能由于信息写作者的错误判断而使领导误入歧途,造成损失

关于信息文体标题的分类,并不是泾谓分明的,有时候很难说某个标题就一定能归入上列某一类中,有可能它有上述两种或几种标题的特征,或者任何一种类型的特征都不明显,但只要这个标题完成了表达信息内容的任务和要求,就不失为一个好标题

2.标题写作的要求

(1)题文一致

标题是从信息内容中概括出来的,因此,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做到题文相符这是对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它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标题所叙述的事实要与信息内容一致,即二者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一致可以选取某一事实或某一侧面作标题,但不能脱离信息事实的基本思想特别要注意的是,信息标题的写作可以为了吸引读者而适当渲染,但决不能因此而夸大或缩小事实,耸人听闻在内容一致方面,还要注意用词避免造成歧义如,《某某村10户存万元》,本来要报道某村集体致富,出现了10家万元存款户,而执笔者如此“精炼”标题后让人误以为10户共存万元,与原义相去甚远因此,在这一点上,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把事实交待清楚二是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标题可以是写作者对事实的看法、评论,但这一论断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遵循从事实中提炼观点的原则论据不足,即使这个论断是正确的,也会缺乏说服力甚至让人感到文不对题这就要求写作者把下论断的主观性充分地与信息事实的客观相结合,对事实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再下论断不能搞倾向性评论以至作出错误判断

(2)突出精华

标题不能超出信息内容的范围,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内该选取哪些作标题呢 答案就是突出精华,从信息内容中选取对信息需求者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制作标题,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什么信息对需求者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呢   ①突出最新鲜的事实信息中的事实通常不止一件,而最新鲜的事实往往是信息需求者最关心的

②突出最重要的事实一条信息中的事实有主有次,抓住最主要的事实,也就是介绍最有价值的部分,激起读者了解全貌的欲望

③突出最有特点的事实特点经常是事实本质的最显著的反映,突出特点也就是突出了信息内容的实质同时,特色也往往是人们较有兴趣的因此,突出特点也有利于吸引者 标题要做到突出精华,除了掌握信息本身所提供的内容外,还要了解与此相关的政策和事实,把信息放到广阔的背景中衡量,分辨主次,抓住本质,找出新鲜的事实,从而达到既涵概全篇又有所突出的目的

(3)简洁明快

标题要充分起到提示全篇的作用,必须采用简洁明快的形式,增强可读性信息的标题通常是一个包含了主、谓、宾语的完整句子,在这个构架上应尽量少用文字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而要做到标题的简洁、明快,就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适当省略就是去掉标题中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只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或重要结果,省略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和过程

②适当概括即锤炼字句,采用那些富有概括力的语言表述直接表达内容的文字不可删减,减则会失去一部分意思的程度

③适当采用简称在行文中遇到较长的词组,特别是某些组织、活动的名称,可以进行简化压缩如“计生委”、“创三优”活动等在简化时要注意规范化和约定俗成的原则,不能随意生造

(4)音节整齐音节整齐的标题念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接受,方便记忆因此,信息写作者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在音节上下工夫,提高信息文稿的可读性,以便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

(二)导语的写作技巧

在目前信息文体的写作中,导语往往未得到

足够的重视一篇信息的开始一段话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套话有的信息文稿虽然注意拟写导语,但也流于一般,不够精准深刻,或层次不清,这与导语在信息文件中的重要性是极不相称的因此,研究导语的写作技巧对信息写作者来说就成了一门必修课了   1.导语的种类

(1)叙述型

叙述型导语是信息导语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直接将信息内容中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告知读者,往往具备事情发展的全部六要素或只缺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称作摘要式导语

(2)提问型

提问型导语就是用提问题的方式,把发生的问题或重要情况,突出尖锐地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它的特点是导语中必有问,或设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由主体作出解答,两种方式都要问中要害,引出主体其中设问式要回答简略得体,上承问句,下接主体,并留有余地,使读者产生欲知事情究竟如何的念头,继续读正文提问式导语能给读者造成悬念,有很强的吸引力

(3)评论型

一般地说,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但如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以这一形式写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它并不排除对事实的叙述,但更注重叙述中要提出评论或看法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总之要把作者的评论说清楚评论型导语有利于突出信息的主题,使作者直接参与对信息事实的评价在拟写评论型导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此要注意文字简炼,切忌把信息写得头重脚轻,导语比例过重

(4)概括型

概括型导语,既不采取提问的形式,也没有议论的语言,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导语它的特征在于,概括性更强,语言更简炼,因而没有叙述型导语那种具体的事实在信息写作中,往往是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介绍信息、的主要内容,其具体事实要到主体中寻找,因此也具有制造悬念的作用如“据反映,XX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近日,XXX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问题”“反响”是什么,读者就要到主体中寻找了概括型的导语多用于内容复杂,有需要多方面阐述的信息

2.导语的写作要求

上承标题、下启主体是导语的基本要求导语的位置也决定它担负着这一任务

(1)紧扣事实的主题

信息导语的作用在于反映信息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详细的叙述事实和全面的铺陈材料并不是导语的任务任何信息,都有其最重要的内容信息写作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或叙或议,将这一核心内容写成导语,给信息需求者以提示如果只是罗列材料或只写一些格式化、公式化的套话,信息导语就与主体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失去存在价值了

(2)导语要简明扼要

信息导语是对一则信息的核心内容的简要勾勒它决不仅是对主体或其某一部分的重复,而是整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写作导语要做到就算不看信息主体,读者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即使是只问不答的提问式导语,也要给读者心灵造成撞击,以引起读者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而如此重要的任务,都要用尽量简洁的文字来完成,道理很简单——不能把提要式的导语写成了主体或比重过大因此,信息写作者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有关情况,熟悉材料,然后下笔;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打好语法、修辞的文字基础,提高概括、归纳能力避免冗长繁杂、模糊不清、平淡无味这些导语写作的大忌

(三)信息背景材料的运用技巧

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熟练地掌握它的运用技巧也会对信息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1.背景材料的种类

背景材料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标准如,按时间来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现实背景;按材料内容来分,可分为人文背景、地理背景等在这里,我们以它的功能为划分标准将背景材料分为以下三种

(1)对比性材料

对比性材料是通过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比较,来突出信息主题的材料往往采取多种对比形式,或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对比;或从空间上用彼地和此地对比;或以正确的和错误的对比;或以计划和实际对比通常一段背景材料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对比形式通过对比,可以使信息的观点更鲜明、生动

(2)说明性材料

说明性材料是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与事物发展形成有关的原因、条件和环境的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来源和突出信息的事实意义

(3)注释性材料

它是在信息中,对有关专业知识或不常用知识进行注释性的材料,包括产品性能,专业术语,不常用的缩语等等对它们进行注释是读者全面、清楚地把握信息内容的重要工具

2.运用背景材料的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背景材料

信息写作中,任何材料都是围绕表达主题这一中心而安排的,不能紧扣主题的材料就是信息中该删除的废话背景材料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背景材料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它却是起着说明和揭示主题的作用,与主题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信息写作者必须以这一标准来安排背景材料,如果被表面现象蒙蔽,将无关主题的材料也作为信息背景,就失去了运用背景材料的价值

(2)灵活穿插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与标题、导语不同,它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放在信息的任何部分,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融合于其中这就是求信息写作者全面考虑文章的行文结构和事物的逻辑关系,将背景材料放在恰当位置,既发挥其重要作用,又与主体内容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

(3)背景材料用语要简洁明了

背景材料毕竟不同于信息的主要、内容,它对信息只起衬托解释的作用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把与信息沾得上边的背景全部纳入文章中,势必会喧宾夺主,废话连篇,淹没了信息内容因此,要注意针对具体情况适量运用背景材料,如果需要说清楚的,就不惜笔墨,一一阐明;如果是不需要解释的,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背景材料   同时,在需要运用背景材料时,用语也要以简洁明了为标准“不惜笔墨”是在“说清楚问题”的前提下对背景材料的要求;而简明扼要是指在说明问题的基础上,应该尽量节省文字,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矛盾的

(四)信息稿件的修改

信息的写作技巧不光包括编写信息的技巧,还应包括如何修改信息稿件信息稿件的修改也是信息综合处理的一部分,是信息筛选的继续选定的信息稿件,其内容已基本符合要求,但它的文章结构、修辞不一定也符合要求,用这样的信息报送给领导,其利用价值必然不高这就需要信息工作者增删或改写,使它既保持有用的内容,又增加可读性,真正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稿件的修改也是信息的再创造的过程

1.稿件中常见的问题

(1)事实基本正确,但表达不清,逻辑混乱,需要在结构上动大手术;

(2)引用事实模糊不清,数字不确切,需要重新核对;

(3)反映问题较深刻,但内容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调查、补充;

(4)内容较好,辞章结构也通顺,但篇幅过长,需要压缩;

(5)有的稿件整体上看有用性较低,但其中一部分有价值,需要摘录;

(6)修辞、文字功夫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工、锤炼

修改的目的就在于使难于发挥其价值的信息重放光彩,文章更上一层楼,这就要求修改者具有较高的洞察力和深入实际的经验,才能完成修改任务,取得成功2.修改的程序

修改一篇具体的信息稿件,一般要经过看、改、查三个步骤

(1)看,即通读这是修改稿件的第一道工序它的目的在于认识原稿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原稿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原稿形成初步认识;二是发现原稿中存在各种问题,为动手修改做好准备这一步是修改文稿的基础,多花一点时间通读原文,考虑成熟再下笔修改,会使修改工作更加顺利切忌匆忙动手,边看边改,不能兼顾上下文,结果来回返工,事倍而功半

(2)改,即正式修改就是针对通读时发现的问题实施初步设想的修改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原稿的内容、文字结构、标题进行修改;二是对原稿中不准确的内容核实后进行更正;三是对原稿中残缺的内容经调查了解之后予以补充在修改中要遵守先改大处、后改局部的步骤首先撷取内容,删削多余;其次调整结构,安排段落;然后修改细处,润饰文字;最后再通观全文,修定标题

(3)查,即查读稿件修改完毕,应从头至尾再审核一遍或多遍一是检查改稿是否符合原意;二是看看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有发现,立即再修改

3.修改的方法

(1)主题思想的修改方法

信息工作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信息稿件需要有政治上的正确性和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因此,消除信息在思想政治上的差错,修正事实,是修改信息件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以政策为准绳这是信息稿件修改中的首要一点搞信息工作的同志必须注意经常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区具体化的各项政策法规,以防止违反现行政策或混淆政策界限

②防止片面性

修改信息稿件还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如果信息内容带有片面性,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被歪曲,就会影响领导决策的科学性,甚至给工作带来损失在对信息稿件进行这方面修改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以下几种形式的片面性

——强调一点,不及其余为了强调矛盾的一方,就忽视了矛盾的另一方如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思想教育;片面强调民主,忽视集中;片面强调成绩,忽视问题;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出真知等等

——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这是一种常见的片面性的表现,把个别情况夸大成普遍存在,或把处在萌芽状态的事物说成已经成熟的东西,并过早做出结论甚至用个别点上的情况完全代替一般情况,把小说成大,把一说成十,这不仅不利于领导参考决策,还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是代表发展趋势的新事物,也不能这样来概括因为尽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但它毕竟不等于就是大海了

——忽略事物的个性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离开了这些限制,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有的稿件在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成绩、经验或问题时不讲清它们的条件,或只讲怎样做,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一个地区的经验即使再好,也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很多事物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时候局部看起来是可行的,也是有好处的,但从全局来看却是不可取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只有讲清了事物存在的条件,信息才有价值因此在介绍、推广某项经验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不要那种“一切地方都要……”之类的提法

——只报喜不报忧,或只报忧不报喜有些稿件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根据某些特定的需要来报喜或报忧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好感,就只报喜不报忧;但到了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时,则又只报忧不报喜总之,在修改稿件时,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克服这种片面性

(2)辞章结构的修改方法

信息文稿的修改,同报刊文章的修改不尽相同它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做到对每篇稿件的文字都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但这并不是说信息稿件就应该粗糙一些,相反,信息文稿结构的调整和辞章的修饰也是修改稿件时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的修改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压缩和改写

①压缩

信息的服务职能决定了它篇幅短小的特点,因此,将篇幅较长的稿件加以删削和精简就是修改信息稿件的重要任务了通常压缩的对象主要有议论过多、引文太长、枝蔓横生、前后重复、用语罗唆等等压缩掉这类多余的东西,才能使文章精炼简洁,效用更高压缩稿件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紧扣主题文章应有明确的主题,材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舍取信息文稿针对性很强,更需要把握主题应该对主题分散或主次不分的稿件加以适当修改

主题分散,即把主题以外的东西作为信息内容,冲淡了要说的主要问题,而且使文章变得臃肿修改时应本着一文一事的原则,将主题以外的内容删去

主次不分,即主要问题没讲清楚,而并非一定要交代的内容却写得详细,使文章的主题被淹没修改这类稿件,要删掉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次要部分,突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主要部分如果主要部分交待不清,就需要进一步调查补充

第二、摘取精华就是保留信息稿件中的精华部分,而舍弃其余部分所谓精华部分,就是指含有较大信息价值的信息内容,它可以是稿件中的一段,也可以是全文或段落的梗概与此相应的摘取方法也就有局部摘取和概要摘取两种

局部摘取,是修改有些整体看来价值不大,但其某一部分却很有价值的信息时采用的方法它将高价值部分抽取出来,单独成篇,而将其余的部分全部删去在众多的信息内容中,发现和摘录其中的精华,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概要摘取,是修改那些反映的问题很有意义,但篇幅过长的信息稿件时采用的方法它既可以概括全文,略其详情,也可以取其骨架舍其筋骨前者是总结信息稿件的全文的概要,浓缩成类似新闻导语的短文;后者是将信息内容中每一要点压缩成一两句话,既保留原意,又精简了文字

第三、精选事例一篇稿件为了说明其观点,往往要运用一些事例、材料,为了压缩篇幅,对文章中的事例和材料必须进行筛选,能用一个事例说明问题的,决不用两个要做到精选必须舍得割爱因为稿件中举的事例一般都能说明相关观点,似乎并不多余但信息稿件的写作又要求事例不但要精炼,还要尽可能的少这就要求修改稿件时或者只选取一两个最典型的事例,或者将若干有其同点的事例概括起来,以达到压缩的目的

第四、删节文字在信息稿件中,时常出现因为文字水平不高,或没有精心锤炼文字、语义含混或语句冗杂、罗唆因此修改稿件时也应把这一部分进行适当精炼压缩   首先是删去词义重复的字,使之达到清晰表述即可如“1995年一年的产量”、“目前的现状”、“目的是为了”、“全部都”、“而且还”等等在这些词组中,有着重号的文字都可以省去(当然也可以删去另一半,只要词义通顺即可)

其次是删去罗唆的字句,精炼文字比如,“XX店经营的商品品种有100多个”,用字既繁复,读起来又拗口,如果改成“XX店经营商品百余种”,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仅仅删字不能达到消除繁冗的目的,那就将意思重复、交代过详的句子删去   最后要删去套话、废话和一切与信息事实无关的话比如,有的宣传经验的信息开头总是写上:“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XX党委的正确指导下”……,这样的话,说了等于没说,对信息内容的阐述没有任何裨益,应该一律删除

②改写   有的信息文稿反映的事实很有价值,但写得不好,只适于综合或分篇报送,这就需要对原稿进行改写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改变角度观察事物有一定的角度,写文章也是如此同一件事,着笔角度不同,说明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时信息稿件的写作角度不足以完全发挥信息事实的价值,这就需要修改稿件时帮它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信息稿件的角度,没有一定之规,而是根据信息内容并结合当时的中心工作而定常见的角度转换有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互换;从介绍经验角度改为报送成果;从报告工作情况角度改为研究问题;从某个具体、局部的小角度改为全局的大角度,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角度转换只是在信息事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更恰当的表现手法,它一定要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要根据事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来选择写作的角度,决不能从主观需要出发来强换角度,让事实来凑和这种角度如果这样做,将造成信息的失真,信息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报送成果、经验时要注意,不能制造万能性经验

第二、改变结构有些信息文稿结构紊乱,使人看不出层次,很难理清头绪,遇到这样的稿件也要进行改写,使之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一般来说,改变结构就是使稿件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清晰的关联,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或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写具体改写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对层次不清的稿件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即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原文各段落重新进行梳理,该合并的合并,该提前的提前,该移后的移后,使全文各个层次按一定顺序有机地排列起来二是,对缺少层次的稿件,要根据原文的基本思想,提炼出若干观点,分出层次,顺理成章结构调整好后,还要用一定的文字将各个层次贯通起来,使之互相照应,过渡自然

第三、综合综合就是把几篇稿件的内容归纳整理,形成一篇新的稿件需要进行综合的稿件有三种:一是围绕同一主题的各个不同地区、部门的稿件;二是对某一动态事件的连续报道,由于时间或篇幅关系,不能逐一报道,也可以采取综合的方式;三是正反对照的稿件也可以综合起来,写成对比的综合情况报道信息综合处理后,往往会使情况更全面,领导对全局的把握更准确,有利于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第四、分篇有的信息稿件写了两个以上的问题,从一定意上讲,这是不可取的但也应看到,有时同一事实确实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而且每一个都很重要,这时就需要对这类信息稿件进行分篇,即把一篇稿件分成几篇来报送最常见的例子是某一单位、部门的工作总结,就常包含有两个或几个主题,在修改时就可以采取分篇的方法,写成一文一题的新信息

党委信息写作范文三:

信息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标题,二是正文,三是报送范围。

1、标题的撰写。

一是切题。概括信息的主要内容和缓急程度。如:“屏边县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屏边县发生严重小春病虫害”。 二是鲜明。有鲜明的观点。如“当前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

三是简洁。用最少的字、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信息内容。如《屏边县采取七条针对性措施确保元旦春节安全生产》,可以把“七条针对性”删掉,就是《屏边县采取措施确保元旦春节安全生产》。

四是深度。要突破定式,不落俗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内江市重点预防‘节日病’促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党委信息的特点,信息题目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是问题式。《当前XX面临的新问题》、《XX的问题亟待解决》、《XX出现一些新情况》等。

二是建议式。如《离退休人员奖金发放应制度化》、《小企业

偷逃税金的问题应予重视》、《建议对农村建房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等。

三是言论式。如《屏边县县委书记叶壮提出把农民增收放在“三农”工作首位》、《屏边县委书记叶壮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要求》、《屏边县委书记智谈经营城市》等。 四是反馈式。如《屏边县认真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屏边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精神》。

五是预测式。如《屏边县建设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屏边县***厂可能再次发生突发性事件》。

六是直叙式。如《屏边县遭受暴风雨袭击》、《屏边县195KM处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七是经验式。如《屏边县狠抓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屏边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得成效》、《XX推广XX》等。

八是综合式。如《屏边县开展“百企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屏边县出台新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屏边县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

2、正文的撰写。三句话概括:“开门见山,首语入题,用语准确” 。不能用简写、符号或只有自己能懂的语言来表述,

更不能把文学作品中的夸张、比喻、拟人、虚构、类比等手法引进信息编写中。用最少、最精练的文字来承载最多、最大的信息量,一则信息字数大约在300字左右。

正文撰写应注意:

一是选好角度,突出特点。

二是观点新颖,内容实在。

三是防止面面俱到,大而全。

四是注意行内话要少说,新鲜事要多讲。

3、发送范围:根据信息内容确定此条信息应该发往何处。通常分为上报、下发或平级报送,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发送范围。

二 : 消息写作例子

?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条消息,要求:主题明确,主体安排合理。(www.61k.com]标题自拟

? 台湾再度传出艺人替商品代言出了问题。

? 艺人恬妞为瘦身产品代言,在广告中声称三个台月减重十六公斤,苗条身段令人羡

慕,但台湾法令规定,食品不能标榜疗效,因此台湾卫生单位按照广告上的公司地址追查,准备开出罚单,没想到遍寻不着,怀疑这是业者虚设名号,有名无实的空头公司。

? 最近在台湾,艺人代言产品出问题的例子,己经连续发生好几次,不只消费者受害,

代言艺人的形象也多少受到影响。

?

? 而替这项瘦身产品代言的艺人恬妞,目前正在上海拍戏,经纪人表示,当初接拍广

告时,价码谈妥就签约了,根本没想这么多。

? 在两岸三地都享有知名度的艺人恬妞,在电视节目中为减肥食品代言,但食品标榜

疗效就是违法,而且当地卫生单位在调查后发现,找恬妞代言的这家公司,根本是个空头公司。

改写成: 艺人代言伪产品曝光

近日,台湾出现因食品标榜疗效而被查处的艺人代言风波再度高涨。

据悉,台湾知名艺人恬妞因代言瘦身产品标榜疗效其形象受到不良影响。其代言的瘦身产品广告中声称三个月体重就可减轻十六公斤,身材尽显婀娜风姿。这则广告迷惑了不少爱美的女性消费者,使其陷入陷阱。但台湾法令明确规定食品中标榜疗效是违法的。而找恬妞代言的这家公司被台湾卫生局追查后竞发现是减肥公司一家有名无实的空头公司。而恬妞在为此公司代言时也未考虑到代言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既没有考虑到自身所受到的不良形象问题,也忽视了其产生的负面社会效益。

台湾艺人代言产品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接连出现多次。艺人代言产品事件已产生了许多负面社会影响。

三 : 10消息的写作方法

消息的写作方法

一、消息的涵义: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新闻即指消息。 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能锻炼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消息的文体特征:消息作为新闻体之一,也具备新闻体最基本的特征,即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除此,还有自己的“个性”:

1、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又是客观报道的形式。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内容是客观的,报道形式是客观的,新闻才有可信性。当然,消息也要表达观点和倾向,是作者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间接流露出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显示事实本身的逻辑。作者应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处的“点晴”之笔。初写消息常忽略这一特征。急不可待地写人或事发表看法、评价,对其意义进行明白揭示,造成议论多于事实,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真实性,难以让读者接受。

用事实说话的方法很多,如以小寓大、对比衬托、不偏不倚、再现场景、细节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等等。常见的方法,如: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此法常用引述,故又称引述法。具体又有2种情况,一是假托,即作者假托他人之言,实际上均是作者之语。二是实引,即实实在在引用别人的话。话虽是别人的,但却经过作者选择,别人话中的观点也是作者想表达的观点。

2、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这一特点与“用事实说话”相关。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也不用或少用直接议论和抒情。叙述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3、简明扼要。消息一般篇幅短,故称为“电报文体”,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发短讯。当然,短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上,长而空不行,短而空也不好,空洞无物的短,也是长。很多人认为短新闻写不了大主题,短文因其短小而“困锁才情”,故而一味求“长”。本来两百字消息题材,通过对其“信息”层次的“开发挖掘”硬拉出数千字洋洋洒洒而空洞的通讯。有些作者片面求短,一件具体生动的事,去其“血肉”,只剩几根“枯骨”。这2种倾向,都应当注意。写短是1种艺术。写短的方法很多,如一事一报法,浓缩(概括)事实法,取其一角法,化整为零法(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变更体裁法、先简后详搞连续报道等等。此外,消息时效性最强,对“时间新”的要求最高,要求争分抢秒,迅速完稿,“立马可待”。

三、消息的类型: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类型。按新闻

所报道事件的性质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1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按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现在我们通行按写作特点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消息种类略作介绍:

1、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相对而言的。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小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小,文字短。可几十字或两三句话,称简讯或简明新闻,如《中国石油报》2005年11月3日三版上《新闻短波》里的短消息:

大庆炼化机电维护分公司举办摄影书法绘画展

本报讯 (记者王志田 通讯员谢丽华)10月18日,大庆炼化工程公司机电维护分公司举办了以反映党员一线劳动和文化生活为主题的首届摄影、书法、绘画展。这次展览是在这个分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到整改提高阶段时举办的,从侧面展示了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它有几个特点,即:以事物最新变动为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2、综合消息。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涉及面广,声势大,给人完整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及观点和材料统一,善于将概貌介绍与具体事例叙述结合起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它的特点是:涉及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有一定的隐蔽性;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待;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如,《中国石油报》2005年11月7日三版综合消息:

大庆采三一矿开展向“五面红旗”学习活动

创新“三学”方式 树立身边榜样

本报讯 (通讯员孟祥波)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一油矿党委以“三学”方式,积极开展向大庆油田公司新五面红旗学习活动,教育广大党员铭记入党誓词,永葆先进性。

广泛宣讲引导学。这个矿党委把新五面红旗的事迹编成故事印成册,发到每名党员手中,使每名党员对标兵的事迹耳熟能详。同时,积极引导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个人心得体会;还以支部为单位,先后召开各种讨论会26场次,党员参与面达96%以上。

联系实际对口学。这个矿党委在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广泛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新五面红旗典型层面和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引导党员有所侧重对口学。书记学

习权贵春,队长学习赵传利,技术干部学习姜传金、王宝江,工人学习何登龙,每个人都有学习榜样和目标。

选树典型推进学。这个矿党委注重从全矿培养、选树新五面红旗式的党员典型,通过身边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党员在生产实践中勇做排头兵。对此,在全矿各系统、各层面,总结选树了吃苦在前、心系员工的党支部书记王成才,20年如一日进行严格精细管理的老站长、党员张勇根等10名典型。

3、经验性消息。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消息体裁。有概括观点,又有具体作法,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长,但不贪大求全,应注意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写作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物性与技术性之中。

4、述评性消息。是用叙议结合方式反映重大事件的消息。特点是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材料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议论要紧密结合,避免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5、特写性消息。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特点是运用形象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重在传神。

如,《延安庆祝日寇无条件投降》

解放日报1945年8月16日特讯 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忍受牺牲,坚持八年抗战,最后胜利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昨日上午日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出后,全市轰动,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国旗飘扬,各处黑板报上都用大字报道消息。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全市灯火辉,欢呼声从各处发出;霎时,鼓乐喧天,无数火炬照亮山岭河畔。

6、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和精神面貌。特点是:篇幅短,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注意选准人物,不贪大求全,不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7、解释性消息。是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意义、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等。多用于经济工作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8、预测性消息。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消息。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成绩、结果等。

四、消息的写作方法

1、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进行成功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写关系非常密切。先采后写,采是认识实际的过程,访是反映实际的过程,采访能力强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写作能力强,在采访时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能提高采访效率。

2、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2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结构,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程度递减顺序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A)打破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呈现以下公式: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1步又如何”。(B)它按重要性程度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1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C)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D)对事件过程的叙述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如,《中国石油报》2005年11月1日一版消息:

国内航线运营的最大吨位成品油油轮

“大庆93”轮从大连石化码头起航

本报讯 (特约记者董云龙 王树楹)10月31日11时,装有5万多吨柴油的“大庆93”轮从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4号码头起航,驶往浙江舟山、宁波,开始了它作为国内航线运营的最大吨位成品油油轮的首次航行。

据了解,7万吨级的“大庆93”成品油油轮,总长227.34米,型宽32.2米,型深19.6米,满载吃水13.75米,服务航速14.75节。该油轮于1993年3月26日由上海沪东船厂建成并投入运营,此前一直服务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承担着国内外海上原油运输任务。

随着国内油品市场供求数量的不断增加,前不久,华海石油运销有限公司与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达成“大庆93”轮期租协议,并将该油轮改装为成品油油轮,为中国石油提供海上运输服务。

华海石油运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斌介绍说,“大庆93”油轮的运营,将进1步增强中国石油的海上运力。该油轮将对中国石油东北地区炼厂的成品油“下海”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石油“北油南运”业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华海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合资经营的海上石油运输企业。公司成立于1985年,承担着中国石油所产原油和成品油的海上运输业务。多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双方股东的支持下,这个公司的经营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华海公司已有的“华海5号”、“华海6号”油轮分别于2001年11月和2003年1月投入营运。两艘油轮以其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满意,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读者迅速掌握全篇精华,满足读者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作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

但易于程式化、单一化,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用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性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2)时间顺序式结构。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称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很适合写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读者;消息精华可能淹没在长篇叙述中。

(3)对比式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突出新闻主题。

(4)提要式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引出各个要点。

(5)问答式结构。多用于会议报道。作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内容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6)积累兴趣式结构。通常开始设悬念,使读者逐增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材料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有人称为悬念式结构。它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

(7)散文式结构。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

3、消息的标题:消息的标题有四方面作用。一是导受。即吸引读者注意,引导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标题读者”越来越多。二是导向。标题选择事实,揭示和评价事实,寓有作者(或媒体)的态度和观点。版面中,对标题的设置(如字号、字体、位置等)也寓有立场和态度。三是美化和序化。作为版面元素之一,消息标题可使版面美化,亦可使版面内容井然有序。

(1)消息标题的类型。消息标题有主体类、从属类和整合类。

主体类标题是消息标题最基本的类型。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

A、主题又称主标题、正题、母题,是消息标题的核心,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读者的信息。从表达上看,可是叙述新闻事实的实题,也可是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意义或隐含观点的虚题。在单独使用时,应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题。

如:① 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

② 严于律已 三次让房

第1个标题中,前为引题,是虚题,后为主题,是实题,虚实结合,读者能清楚地认识事实的意义。若只取前者为主题,读者则会不知所云。第二个标题是亦虚实结合的,可单独使用。

从句子结构看,主题可为单句也可是复句,通常为1个独立的句子;从外在形式看,主题可占一行也可是两行或三行,但以一行为主,一般不适合超过两行。

B、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

如:靠人才保质量 靠质量闯市场 乌石化监理公司连续4年迈大步

C、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副题一般多作实题。

如:“千里眼”寻出大气藏 四川测解中心在寨沟湾构造引出百万方大气井 主体类标题按组合不同,又可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单一型标题无引

10消息的写作方法_写作方法

题和副题,只有主题。复合型标题有主、引题组合,主、副题组合和主、引、副组合(又叫完全式标题)。前2种组合前已述及。主、引、副题组合的例子如: 服务不讲价 质量不掺假 大庆钻二服务优势出生产力 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消息标题除主体类标题外,又有整合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还有从属类标题,包括提要题和分题,在此就不作详述了。

(2)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消息标题写作要求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A、准确: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准确评价事实;准确运用语言。

如:① 辽河油田严禁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敛财 金榜题名宴销声匿迹 ② 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石油大学2000余名新生入学 ③ 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④ 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以上标题①为事实概括不准确,这个标题作的比较醒目,但这篇稿子里一句也没有提这个事实。这是我的败笔。标题是什么?标题是新闻的核,是一篇文章的主题。标题就像人的眼睛。标题的作用是用来概括、评价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新闻标题来自新闻,对新闻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标题作得好,犹如画龙点睛,可以使新闻大为生色。有时候,读者对新闻的具体内容早已记不清了,但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留在记忆中,甚至成为生活里的座右铭。标题②明显对事实意义揭示太夸大。标题③,谁也想不到“天南海北”是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甘肃。标题④因一字之差产生歧义。

B、鲜明:指标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揭示和评价,表现出来的对事实的态度立场要明确,不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包括态度、立场的正确性。一般有3种情况,肯定的态度,如歌颂、赞扬、支持、同情等;否定的态度,如怒斥、揭露、嘲笑、讥讽等;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

如:① 伊拉克总统说伊朗的进攻被击退 伊朗说收复三百多平方公里失地 ② 壮哉 员工李大伟勇斗窃贼身亡 悲哉 数百围观者竟无一人相助 ③ 敲诈施工人员 不法分子被惩处

以上标题①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立场,是合适的;标题②对事实有肯定有否定,态度鲜明。标题③态度含糊,不鲜明。

C、凝炼。简洁明了传达出消息内涵。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试比较下面2个标题:

① 华北任北工区党建特色突出 三级挂牌掀起争金夺银热潮

② 华北任北工区党建特色突出 三级挂牌促争金夺银

以上标题①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信息应是“争金夺银”,却被啰嗦语言冲淡了。②突出主要信息,要言不烦。“掀起争金夺银热潮”改为“促争金夺银”。删去了“掀起、热潮”4个字,只加了1个“促”字,不但使标题精炼了,有了动感,而且脱去了俗气标题

D、生动。消息标题力求优美,吸引读者,应求生动性。方法很多,如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或名言警句、方言民谚等。请看下例:

① 一窝“油老鼠”落网

② 中国石油作客校园 引来无数学子目光

③ 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竟

是“分配基本合理”

④ 会翁之意不在会 在乎山水之间也 景区会议知多少 请看一览表 以上标题①②③分别用了比喻、回文、对仗方法,④则引用名言,故而生动耐读。但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恰当、贴切。如“姑娘远嫁到吐哈”这一标题,看了正文才知道是指大港油田总机械厂生产的泵销往吐哈油田,实在牵强。“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这一标题,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说得如此轻佻,实不可取。

4、消息的导语:导语前往往冠以“本报讯”等字样,即为消息头。消息头是版权所有标志,也标明消息来源,易与让读者和编辑一下子将消息与其他体裁区别开来。

万事开头难。短短的导语对一篇新闻犹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寸土寸金”之地,用心经营,精心打扮,往往可以“广招天下客”。消息头后紧接导语。导语是以简炼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主题,引起读者兴趣的开头部分。故而有3大使命:介绍最重要最精彩事实;揭示消息主题;引起读者兴趣。按不同分类方法,导语可以有多种写法。

(1) 六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这是从导语中所含消息要素的多少来分的。六要素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也称全型导语。从导语发展看,也是第一代导语。如:本报讯 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8月16日、17日袭击了宁波港,结果,有6条战舰和其他10条船只,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或被掀到海滩上搁浅。142名海军官兵和800多名渔民,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被埋在远离家乡的无名墓地上。 六要素导语长处是具体、完整。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也称微型导语或第二代导语。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某一要素,组合与之相连的一2个要素。单纯含某1个要素的导语较少。如“油品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神六今日遨游苍穹”之类的导语,可说已极简洁,但在突出“何事”的同时,也包含了“何时”或“何人”等要素。

(2)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讲,导语又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

单元素导语。亦称一句话导语,或单元素导语。即在导语中只表现1个新闻事实。理想的单元素导语所表现的这1个新闻事实,应当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核心事实。如按新闻五要素来区分的,单元素导语具体又可分为:1、何人导语。这种导语一般来说,只突出报道显要或影响大的新闻人物时采用。因为这些人从事的活动,比一般人做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2、何事导语。一般说来,新闻事实本身的重要性或影响力超过了其他新闻要素,应当用这种导语。3、何时导语。读者关心的事情什么时候会发生或进行,可用此种导语。4、何地导语。报道一些重要或特殊意义的地方发生重大变化的消息,常用此种导语。5、为什么导语。当报道1个事件的起因,比其后果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时,可用这种导语。例如下列三例就是单元素导语。

1、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记者熊小立 黎大东)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第9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导语)

2、本报讯(记者李红鹰)7日,武昌杨先生带着2岁的女儿到市儿童医院看病,没想到看1个“咳嗽”就要花1000多元,因此,他于昨日投诉到本报新闻

110。(第13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的导语)

3、本报讯(记者高坡)从昨天起,昆山31万多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第15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的导语)

多元素导语。一则导语中,用几个事实组合而成。这是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有的新闻导语难以用1个主要事实来表达,因此,导语中需要写3个以上的主要事实时,这就是多元素导语。亦称成套式、多因素(多段落)导语。写这类导语,应防止平铺直叙、罗列事实,而应按照新闻事实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机地组合起来。例如下列三例就是多因素导语:

1、一位82岁高龄的离休工人,在大半辈子的伐木生涯中,为国家采伐原木

3.6万多棵,成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1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离休后,他带领全家历经20多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又在荒坡上种下了3万多棵树木,了却了多年的夙愿,还上了一笔他心中的“欠债”。他,就是黑龙江省伊春市实力林业局的老工人马永顺。(第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昔日伐木建功,今朝栽树“还债”》的导语)

2、本报讯(记者潘亦华 朱定)竞买者在房地产拍卖中相互串通,以低价购得房地产,造成17万余元国有资产流失;检查机关挺身而出,以原告身份对岳阳县个体户张立新等12名被告提起民事公诉。12月12日,岳阳县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作出判决;张立新与岳阳县供销社日用杂品公司签订的房地产协议无效;对造成流失的17万多元的国有资产和案件诉讼费由张立新承担,其他11名被告负连带责任。(第1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检察机关挺身而出当原告》的导语)

3、本报讯(记者张虹红)在人们印象中,联合国是个开会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联合国也是个蕴藏巨大商机的市场,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近日公布了4月份在全球的采购招标计划,面对一系列科技含量并不高的商品,本市众多企业却无动于衷,任商机从身边溜走。(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面对商机,为何无动于衷?》的导语)

概述式导语。这是通过用直接摘要或归纳概括叙述的办法,以一句话概括通篇报道内容或其中的精华,把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写出来,给受众1个总的印象,以印提纲挈领地阅读全文。例如下列三例就是概述式导语:

1、本报讯 我国政府已经制定出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广大工人的基本生活。(第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出台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的导语)

2、本报讯(记者丰捷)613万考生迎来了他们人生一搏的时间――2003年非典时期的正常高考今天静静地拉开帷幕、(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北京:非常时期,平常高考》的导语)

3、新华社2004年3月22日电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22日凌晨在以色列武装直升机的轰炸中身亡,他的两名保镖同时丧生。(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袭身亡》的导语) 评论式导语。即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从评论入手或把叙事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评论的导语,又称评述式或议论式导语,是新闻导语中较常用的1种表述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3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或是先叙述事实,然后进行议论;或先作评论,再写出评论的根据,即事实。这些都能有助于突出新闻事实的凝练和升华新闻主题,从而唤起受众的充分注意,更好地发挥新闻的指导性。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不适合滥发议论,要充分相信受众的理解力和认识水平。只有当一些新闻事实的深刻含义远非广大受众所能一下子领悟时,才有必要采用评论式导语,运用时要尽量避免记者直接公开地发表议论,而应力求让新闻中的人物出面说话。这样,既可以体现记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其本身又是1种新闻事实,又符合新闻写作的规律。例如下列三例就是评论式导语:

1、新华社北京1999年8月18日电 世界各地的天文家证实,8月18日没有发生特殊的天文现象,更没有发生地球毁灭这样的大劫难,世界各地的人们像往常那样度过了平静的一天,“天体大十字”这一“末世论”预言宣告破产。(第10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的导语)

2、本报讯(记者李钧德)在今年的市级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评选中,河南省濮阳市数十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隐瞒自己的真实职务,以工人、农民或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申报劳动模范称号,引起群众的不满。(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濮阳数十干部隐瞒身份申报“劳模”的导语》

3、本报讯(记者钟鞍钢)记者在工会法执法检查中了解到,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企业无视我国法律,公开抵制组建工会。(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部分外企无视中国法律拒建工会》的导语)

4、本报讯 “科技是生产力,服务也是生产力”,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在“打造优势年”过程中以打造服务优势为重点,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截至9月30日,累计钻井进尺198多万米,交井1667口,井身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达100%,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结论式导语。把结论放在开头,通过结论,充分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和目的。这种形式的导语大多用于报道“最新成果”、工作经验、学习体会之类的新闻中。其好处在于能帮助受众抓住问题的要害,针对工作实际,突出某1个问题,强调某1个观下面三例就属于这1类导语:

1、本报讯 (记者任侃)中国凭借其稳定的经济形势,充实的外汇储备、良好的外资结构和有效的外汇管理,完全有能力避开目前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动荡。(第8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孙覆海)为深圳的经济奇迹作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劳务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目前劳动安全状况令人忧虑,这是记者近三个月来对深圳部分外来劳务工进行调查后发现的。(第10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去年伤残万余人,死亡八十多人》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胡宝良 钱晓虎)11月4日,海军舰载直升机在黄海海域首次进行夜间行进间着舰训练,并取得圆满成功。此举标志着我舰载机部队战斗力提升。(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的导语)

悬念式导语。亦称延缓式导语。“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它本是作家和导演为了更集中地体现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冲突,常用多种手法设置“悬念”,吊读者、观众的胃口,以加强文学作品和戏剧的艺术感染力的1种手法。这种手法通常借用到新闻导语写作上,也就是对有关的事情、人物或原因、结果,先不直说,在新闻的开头先造成“悬念”,唤起读者注意,然后一层深一层,吸引人不得不继续读下去,比较富有魅力。例如下列三例悬念式导语:

1、本报讯 (记者潘剑凯)谁是高考“状元”这个一年一度的热门话题,今天却在浙江省消失了。(第8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段功伟)昨天,新华社发布消息,称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共同努力,引起广东省部分地区黑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但广东的绝大多数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是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很大。(第14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非典型肺炎及病原体是衣原体?》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江涛 丁番乐)昨天,在大足县法院档案室沉睡4年的二十五个假案终于见到阳光,掀开假案盖子的四川省泸州市民童兴云不解:“大足县法院三驱法院为什么悄悄把我杜撰为原告,一口气把二十五个无辜农民分别告上法庭?”(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大足县三驱法庭集体编假案》的导语)

数据式导语。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在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以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例如下列三例数据式导语:

1、本报讯 (记者樊鹏)昨天,深圳市建设局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市日前查处的一起工程串通投标案件,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相互串通投标被罚款10万元,涉案10名评标专家被清除出局。据悉,这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查处的工程串通投标案件,并且是处理评标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第1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的导语)

2、“武汉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最近对红桃k集团资产进行了审计。昨天得出的审计结论表明,该集团技术负责人张廷壁教授个人资产已达1.3118亿元”。(第11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按“智”分配造就亿万富翁》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姚文滨 王纪洪)历时四年的“平完行洪、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工作,使我省鄱阳湖湖区面积已由原先的3900平方公里扩大到510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到1954年的水平。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2003年联合国人居论坛”上,我省将就鄱阳湖的移民建镇工作做经验交流。(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鄱阳湖回复到原面积》的导语)

引语式导语。即引用新闻人物精彩而生动的语言来揭示消息主题。恰当地使用引语,以补充陈述新闻事实,提示、阐明事件的意义及其影响。这样的导语说服力强,比较客观、可信,能触动读者的认同感。例如下列四例引语式导语:

1、本报讯 “我们就是要通过升国旗,强化农民的爱国意识,教育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珍惜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党委书记色买提.司马义对记者说。(第6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色力布亚镇村村飘扬五星红旗》的导语)

2、本报讯 (李振海 阎云 李金辉)眼下,高碑店市有520多名市和乡镇干部吃住在农家,白天忙工作,晚上入户拉家常。记者所到之处,发现这些干部都有一本市委统一印刷的下乡工作日志。他们自称为“庄户日记”。(第10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庄户日记”》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管哲辉 李晓鹏)“农民合作社有合法身份了。”今天傍晚6时多,正在广东湛江西瓜基地的温岭市苕横镇西瓜合作社社长彭友达,边看浙江卫视新闻边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农民专

10消息的写作方法_写作方法

业合作社有了合法身份》的导语)

4、本报讯 “辽河局党委已决定,不准许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大操大办,否则要严肃处理,还设立了专门举报电话,看来要动真格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共产党员先进性。”7月20日,记者在辽河石油勘探局小车队职工食堂听到几位职工这样的议论。

特写镜头式导语。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或载取有特征的片断、个别情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把读者的注意力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使之欲罢不能。例如下列三例这类导语:

1、本报广州8月30日电 林曹飞 特约记者胡训军报道:今天上午,广东揭阳市井都镇下南村姚慈贤大妈家门口响起了一阵鞭炮声。郑村长进门就喊:“老嫂子,恭喜恭喜,你二崽在部队立功啦。县人武部的同志给您送立功喜报来了。”(第4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儿子全当兵,姚母亲好光荣》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杨健)“过来了,过来了。”时钟指向13时16分,一列特殊的车队驶过天安门城楼,驶向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两辆分别由中国和德国制造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走在车队的前列。掌声响起,越下越大的雨水中,700多名参加国际氢能论坛的中外专家共同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中德燃料电池车比肩驶过天安门 十里长街摆开擂台赛》的导语)

诗词、歌谣式导语。用群众熟悉的诗词、歌谣开头,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例如下列三例这类导语:

1、“沽酒客来风亦醉,饮罢人去路还香”――说的是旧时中国酒事的兴盛。可占尽天时地利――今秋10月于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号称“集全国上千种名、优、新、特产品”的“中国国际诗酒博览会”却是另一番景象??(第2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堂堂博览会,观众却寥寥》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郑晋鸣)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浪淘沙古今同。记者最近沿江采访时,发现江中有不少采沙船采掘江中沉积的江沙,两岸干部群众意见很大。(第9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采沙毁堤何时休》的导语)

3、本报讯 唱了几十年“马儿啊,你慢些走”的晴隆县城至中营邮路,去年末已响起了汽车喇叭声。至此,全省告别了最后一条农村马班邮路。(第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的导语)

浓缩式导语。这类导语惜墨如金,用极简练的文字,开门见山,简洁明快,撮精荟要,把全篇新闻的主要事实浓缩成一两句话。例如下列三例这类导语:

1、新华社1999年10月10日电 今年国庆放假7天,不仅乐了百姓,也乐了商家。“假日消费”掀起热浪,消费市场红红火火。(第10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国庆放长假,消费掀热潮》的导语)

2、新华社2004年11月30日电 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第15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胡俊 李红鹰 秦杰)今天,华中师大客聘教授陶宏开个人网页“挽救上网成瘾者”开通。至此,他发起的这项针对未成年人的挽救行动持续了整整3个月。(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陶教授破解上网成瘾难题》的导语)

叙述式导语(也称直叙式导语)。它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

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是导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1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 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作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描写式导语。亦称见闻式导语。它是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的主要事实、事件发展的高潮、事物的某一有意义的侧面或某个特定的场景等,作简洁质朴而具特色的描写,向受众提供生动鲜明的形象,或渲染烘托气氛。这种形式的导语,其内容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只有当一系列新闻事实中具备有特色的、可供描写的形象化内容,诸如现场画面、特定景物、氛围,人物动作、语言,生动的情节或细节,乃至音响、色彩等等,才有可能和必要运用描写式导语。通常使用“白描”手法,将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寥寥几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来,使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采用此种形式写导语,切忌堆砌空泛的形容词,要多用富有活力的动词。它以展示事物形象和事件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色彩或有特色细节加以描绘。描写时应简洁传神、力避雕饰。作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1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例如下列四例描写式导语:

1、本报桂林11月29日专电 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阳频县杨堤乡土岭村公所白屯桥村后山腾起了五六十米高的火焰熊熊大火烧红了半空。

“不好啦,飞机撞山啦。”(第3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一波音737客机昨 在阳朔境内失事》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朱海燕)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1号,像漂移的陆地,载着火车驶向海南。

今天上午9点15分,渡船从琼州海峡北港出发,10点1分抵达海口南港。(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今天火车登陆海南》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杨吉庆 王希鹏 张永红等)6月26日,华北某地,在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中,3架武装直升机蓦然临空,擦着苇尖燕子般掠过水面,逼近岸边,又如鹰一般几近垂直地跃起,俯冲、导弹、炮弹相继射出,“摧毁”目标后,1个“u”形转弯,迅即消失得无影无踪。(第1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某直升机团团长孙凤阳主创我军34项武装直升机训练新记录》的导语)

4、本报讯 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对比式导语。就是把有差别的事物相比较,将现在的情景与过去的情景相比,将此地之状况与别处相比等。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事物最怕比较,一比较问题的本来面目就清楚了。写导语时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就是将今与昔、新与旧、正与误、美与丑、善与恶、忠与奸、兴与衰、老与少、优与劣等两方面的事实情况,进行两相对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陪衬,形成强烈反差,更鲜明地显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通常可作纵的对比,或作横的对比。由于通过对比能使好坏分明,观点突出,故对受众有吸引力。例如下列就是对比式导语:

1、本报讯 昨天,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雨,泪水似地撒落在银河革命公墓公安坟场的烈士墓碑上,令近在咫尺的豪华墓园与黄土一堆的烈士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扫墓者不禁为之心碎。(第8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寂寂烈士坟,纷纷春雨泪》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石磊)祖籍沧州的郑先生在沪经商数年,前不久他从上海返乡,连遇2个“没想到”。(第13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温红彦 刘宵 王可)我们常常轻松而随意地使用“座无虚席”来形容观者的多、来烘托场面的精彩。新中国的义务教育为追求“座无虚席”,荜路蓝缕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座无虚席”在广东的每一所农村中小学的课堂上成为现实。(第1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广东着力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的导语)

4、合众国际社伦敦5月20日电 24岁的冈萨雷斯去年在马德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现在却在做零工,其中最好的工作是遛狗。

说明、解释式导语。亦称背景式导语。这类导语的特点是在导语中对新闻事实作出解释,起到说明事件的起因,深化新闻主题,突出新闻价值的作用,从而适应受众“打玻沙锅问到底”的心理,以吸引受众看下去。例如下列三例这类导语:

1、新华社郑州1998内月26日电 总投资33亿元的河南省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原制药厂和中州铝厂,因在建设中“求洋”、“贪大”,目前累计负债分别达到30亿元和35亿元,已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第9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河南两重点项目贪大求洋酿苦果》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朱会伦 傅雪军)7月17日,成都高新区一机关干部,因在接听来访电话时,使用了禁语,闯了“红灯”,丢掉了饭碗。这一消息在成都市机关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说了“禁语”砸了饭碗》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童曙泉)自《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10日在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以来,已经有近万名首都各界群众前往参观,缅怀邓小平同志,人们从一件件展品中,再次感受到小平同志的伟大。(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小平夹克衫,感动三代人》的导语)

提问式导语。亦称设问式、问答式导语。即将有关问题通过1个尖锐而鲜明的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受众的关注。有时是设问,即要求自问自答。它是设问修辞手法在叙述式导语写作中的运用,即在导语中,把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的问题或稳定的思想内容,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回答的通常有2种:1种是导语一开头便鲜明地提问,紧接着直截了当地回答,揭示新闻要旨;另1种则是导语中提出问题,下文作答。前者一目了然,后者则容易产生悬念效应。写好这类导语的关键是善于提问,要紧紧围绕新闻的主题和核心内容设问,所提问题应是广大受众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需要新闻媒体加以回答的。问题还要提得新颖巧妙、能引起受众的思索。例如下列四例这类导语:

1、本报讯 办企业为了什么?――是追求最大效益,还是追求最高产量?(第6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武钢转变经营战略》的导语)

2、本报北京10月7日迅 (记者卢小飞)“1个人的感召力在他身后究竟能持续多久?”这个偶尔会缠绕在心的问题,在首都女记协今天举行的纪念杨刚逝

世40周年座谈会上被人们提出来。(第8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首都女记协纪念杨刚逝世40周年》的导语)

3、本报讯(记者刘大为)圣诞节在哪儿过?记者近日在市民中调查采访时发现,1种价格不菲,被当作礼品赠送的圣诞夜消费券,使不少人在圣诞节有了去处。(第1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首府“公款圣诞”令人担忧》的导语)

4、狠心的年轻父母,你是否想知道被你遗弃的小生命的近况?

故事式导语。在一篇消息的开头,避开“开门见山”的写法,改用“迂回手段”,先讲述1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神话、寓言、传说、轶闻、政治笑话等),激起读者的兴致,引发丰富的联想,然后再从容叙述消息的本身和主旨。这是吸引读者选读这条消息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然,所讲故事不能是勉强外加的,而应该是同消息的本身和主旨有着密切联系和共同点,是必要的烘托、渲染、铺垫、类比或背景交代。读了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有关报道。例如下列三例故事式导语:

1、本报讯(记者雷祖兵)6岁小女孩江珊在滚滚的洪水中坚持九个小时等待救援的传奇经历,使她成为新闻媒体中的“名角”。这个小姑娘另有一段“经历”不太被人知晓――她是被洪水“淹出来的没上人口统计年报的7000多人之

一。(第10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溃口“淹”出7000多人》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张乡林 王宏林)当兵20多年,记者参加过多次各类军事演练,提到大型战术演习,脑海里立即浮现的是“慢山遍野都是兵,冲声杀声震破天”的景象。可是,9月25日,军区组织的“铁拳――2004”,机步师山地进攻作战演习,却彻底改变了记者的“演习印象”。(第15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参加万余人,不见几个兵》的导语)

3、本报讯 (记者郑蔚)全国著名劳模、“抓斗大王”包起帆,日前又在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了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颁发的惟1大奖。昨天,记者赶去包起帆家采访,却意外地发现:完成了100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取得16项专利,4次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1次夺得国际“金牌”的包起帆,家里却连一块奖牌也没有。(第15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的导语)

散文式导语。运用散文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表现手法来写的新闻导语。它的特点是方法自由,不拘一格,感情色彩浓厚,富于文采。例如下面三例,就属于这类导语:

1、本报格尔木8月13日电 特约记者张应银、记者马三成报道:今天上午,青海格尔木市烈士陵园迎来了一位年轻战士的英灵――为兰西拉光缆工程英勇献身的兰州军区某师土家族新战士周光远。1个月前,周光远曾在这里向先烈宣誓:为了光缆工程,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我愿奉献一切。如今,他在这里化作一座丰碑。(第8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战士为国捐躯,亲人深明大义》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席淑君报道 一对年轻人在身着白色礼服的发怔员的主持下,随着浪漫的钢琴曲,携手沿着红地毯走上鲜花簇拥、旁边耸立着五星红旗的发证台上,在庄严的国旗下,各自在结婚证上印上了自己的手印,《婚礼进行曲》此刻回荡在充满喜庆、圣洁气氛的大厅里,这一情景是记者4月8日在济南市社区服务中心发证大厅看到的。从4月3日起,济南市社区结婚证发放都要采取这种仪式进行。(第9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婚姻登记:迈上神圣的红地毯》的导语)

3、本报抗洪前线消息 胡立波、刘业定、本报记者杨建华报道:江水滔滔,像在歌唱一位抗洪战士的英勇;大堤含悲,又是在默默怀念抢险勇士的壮烈。8月25日上午10时,某集团军隆重举行表彰大会,为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献身的“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李向群追记一等功。(第9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的导语)

评价、鉴定式导语。在消息的开头就将人物的主要官衔、称号、功绩告诉受众。这种手法比较适用于报道重大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及知名人士。例如下列三例就是这类导语:

1、谢军终于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没有身临其境,亲眼看到昨天比赛的全过程,很难想象这场比赛的激烈情景。(第2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谢军,闪动着激动的泪花》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韩浩)记者昨日在雷州市采访时,听到当地干部群众纷纷指责在“七一”海难中见死不救的市水产局某些领导。市纪委和市检察院正在认真查处这一事件。

3、“洞庭湖变大了。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移”。(第12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的导语)

比喻式导语。比喻式导语是在设计过程中借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段,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把甲物当作乙物,把抽象概念当作人或物来描写,以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它的特点是,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的某种联系,来强化事物形象的可感性,呼唤读者的感应心理与联想。它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明,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充分发挥导语的感染力,刺激读者的“阅读欲”。巧用比喻式导语,可使消息的“导语部分”文采斐然,妙趣横生,形象易懂,精致可人。例如下列两例这类导语:

1、本报昆明9月24日电 云南边防扫雷部队在建国45周年前夕,向祖国和人民放飞一只和平鸽:提前三个月完成云南边境大面积扫雷使命,将全部清除雷障的262平方公里和平土地移交给边疆人民。(第5届中国新闻奖1等奖消息作品《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的导语)

2、本报九江12日迅 黎军、记者严力报道:牵动着全国人民心的长江九江防洪堵决口,经过广大军民团结奋战,于今日下午6时30分顺利合龙,新筑成的60米长、7米高、顶宽18米的钢木土石组合坎,牢牢锁住肆虐了五昼夜的决口“蛟龙”。(第9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长江九江防洪墙决口昨日合拢》的导语)

拟人式导语。导语中用拟人手法,即把物当作有感情有生命的人来表达,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让它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运用这种形式写导语,可以尽情抒发记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也受到某种情感的感染;也可使导语文字生动形象,吸引读者;还能制造1种气氛,给人1种异乎寻常的感觉;更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捕捉新闻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例如下列两例这类导语:

1、本报讯 1996年,当77岁高龄的王封矿挖尽最后一锨煤的时候,4200名矿工没有因封井而失业,竟然奇迹般靠自身力量完成了“整体转移”。

2、本报讯 (记者朱海燕)昨晚,约有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通过可可西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向黄河源头的扎陵湖迁徙。(第13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的导语)

10消息的写作方法_写作方法

号召式导语。直接将党和政府发出的号召,人民群众发出的呼吁等写进导语中,以唤起读者的高度重视。例如:

1、本报迅 记者夏一兵 彭潮报道:5月5日,武汉市桥口区长丰乡养猪大户肖永胜打电话给编辑部,针对眼下饲料价上涨、肉价下跌的怪现象,吁请政府有关部门赶快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保护生产者利益,以避免下半年或年底出现肉价猛涨。(第6届中国新闻奖3等奖消息作品《养猪大户呼请宏观调控“快一拍”》的导语)

2、本报讯 (记者邢志刚) 中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昨天警告说,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激进的“公投制宪”计划将冲破大陆对其容忍的极限,有引发战争的危险。(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公投制宪可能触发战争,美国绝非台湾“救星”》的导语)

3、新华社2003年12月1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与3位艾滋病患者握手攀谈,以此举表明中国政府与艾滋病作斗争的决心,并号召社会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关爱。(第14届中国新闻奖2等奖消息作品《中国总理与艾滋病人握手》的导语)

直接性导语和延缓性导语。这是以时间远近点来分的。直接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很强的消息,叙述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消息导语均属此类。直接性导语又可细分为单一要素导语,即导语中只表现1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多要素导语,即导语中表现多个事实要素;归纳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加以归纳,使其精华集中于导语中。

延缓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不太强的消息,它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解释、阐述、设置悬念、或场面描写、气氛渲染等引出新闻事实,吊读者的胃口。 2种导语之不同,对比下例:

A.据新华社纽约6月3日电――丹尼尔·莫伊尼汉今天辞去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职务。― --《纽约时报》

B.直到最后一刻,丹尼尔·莫伊尼汉都还在说,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辞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职务。他说,“我下了三十次决心”,“就像马克·吐温讲的‘戒烟容易得很,我已经戒了一千次’”。上周,莫伊尼汉最后下定了决心:辞职。--《时代》杂志

从上例可见,直接性导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延缓性导语则一语不中的,意在引起受众的“读欲”。

5、消息的主体与结尾

(1)主体。紧接导语后,是消息的躯干,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的作用和功能有二:一是对导语解释、深化和具体化。对导语中涉及的内容,进1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二是补充新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由主体补充。 主体写作注意几点:

A、紧扣消息主题取材。主体部分内容多,要重视材料取舍。应紧扣导语中所确立的主题选用材料。与主题无关或无多大关系,即便具体、生动、感人,也应割爱。

B、叙事宜具体、内容应充实。有人因消息简明扼要,要求篇幅短、语言简洁,所以写得太概括、太抽象,空洞无当导语下,几条干巴巴的“筋”。读完了还不知道讲了什么。消息不似通讯细致、深入,但应使读者对新闻事件和人物有较完整而真切的了解,应传达出较具体的新闻信息。

C、叙述求生动,行文兴波澜。主体内容在具体充实基础上,应求生动。写得枯燥死板难以阅读。手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写作避免平铺直叙,可运用生动形象描述,灵活多变的手法和自由灵活的层次、段落安排。请看下例: 据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戴安娜本地时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遭遇严重车祸,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据悉,戴安娜与其男友埃及亿万富翁之子法耶兹于30日下午来到巴黎。当天午夜,他们在巴黎里茨饭店共进晚餐后,乘坐一辆奔驰600型汽车飞速驶向法耶兹在巴黎的一座私邸,一群摄影记者在途中紧追不舍。戴安娜的汽车加大马力急速行驶,试图摆脱摄影记者,不幸在一处公路隧道里与一根立柱碰撞,造成严重车祸。法耶兹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及其保镖身受重伤。

车祸发生后,抢救人员立即将戴安娜等人送到医院。负责抢救戴安娜的医生不久宣布,戴安娜在车祸中手臂骨折,大腿受伤并发生严重脑震荡,在抢救过程中因胸腔大出血,于凌晨4时死亡。

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对戴安娜不幸身亡表示震惊。据巴黎警方宣布,车祸发生后,尾随戴安娜的7名摄影记者被带到巴黎警察总署接受调查。 这则消息篇幅不长,但层次清楚,起承转合自然,叙述较生动,行文亦波澜起伏。

(2)结尾。结尾是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虽然并非任何消息都有单独结尾,但好结尾,无疑对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对突出和深化主题,有重要作用。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展望式、补充式、含蓄蕴藉式、卒章见义式等。

6、消息的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交代背景时不适合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狭义的新闻背景指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相关的历史、原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广义的新闻背景还包括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也包含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背景材料用得好,可解释、烘托和深化主题;可代替作者议论使报道客观;可补充情况、介绍知识、增添情绪。背景材料在消息中位置灵活,可独立成段,也可穿插于导语、主体或结尾之中。背景材料主要有3类:

(1)对比性材料。主要通过对比衬托,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阐明主题、表明观点。通过对比,突出矛盾和差异,显出特点和价值。通常有2种情况:纵比,即今昔对比,前后对比。如写农民富裕了,收入增加了,可用如此背景加以突出:“十年动乱时期,这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二三十元。不少农民每天2分只够买一张8分邮票。”横比。同样写农民收入问题,也可将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对比。

(2)说明性材料。是对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思想状况或物质条件等情况作介绍和交待,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揭示事物发生或变化的意义。如《海欧重返黄埔江》(新华社1983年5月22日)一文,运用了背景材料,回想十多年前由于黄埔江水质污染严重,海欧因缺少食物而远走高飞的情况。

(3)注释性背景材料。对产品(物品)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读者掌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消息写作十二条:

1、消息写作要准确提炼新闻主题,选择新闻事实,射中这条新闻的10环;忌写作者、被报道者“二人转”、作者看、编者看、被报道者看,而读者不感兴趣的“三缺一”消息。

2、消息主标题要锁定新闻主题,字数不超过14字,并可作为一句话新闻;标题以“实题”为主,多用实词(动词),少用忌用虚词(副词、形容词)。

3、导语字数不超过80字(基本栏不超过5行),参加A稿(每日好新闻)评比的消息导语不超过60字(基本栏不超过4行)。

4、导语要具备三个新闻要素以上,其中必须包含时间(when)、新闻主体(who)和新闻事件(what);新闻要素要明确,如忌用“近日”、“日前”、“前不久”等代替时间要素。

5、一般性消息字数不超过600字,重要消息不超过900字,特殊消息(如重要会议)不超过1200字;文中每自然段字数不超过200字。

6、用好数据,慎用抽象的统计数据,多用形象的比较数据,忌用与主题无关的数据,可用可不用的数据坚决不用;文中每自然段中使用数据不得超过五个,同一数据在一篇消息里只出现一次。

7、重要消息(如重大新闻事件)当日采写次日发稿,一般性消息(如经验、成果报道)要有7日以内新闻由头,发稿前按“6+1”采写路线图做到“6个必须”,杜绝重大差错,减少一般差错。

8、提高文章有效信息含量和信息密度,每句话都传递1个明确的信息,减少低效信息,杜绝无效信息。

9、语言简洁明快,多用短句少用长句(每句话忌超过50字);多用单句少用复句(句号与句号之间,忌超过三个逗号);力争用单一短句表述1个新闻事实。

10、用事实说话、客观性描述,忌用议论语言,提倡发掘反映新闻主题、印象深刻和感染力强的细节。

11、做好新闻翻译,尤其对专业术语进行通俗准确的解释;提倡有效运用新闻背景,通过简洁的背景运用,深化新闻主题,提升新闻价值。

12、提倡消息一事一报,忌用一篇消息报道2个或2个以上的新闻主题;提倡对不宜消息体裁的新闻以新闻故事的形式进行报道,基层企业新闻要尤其注意。

本文标题:消息写作范文-党委信息写作范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133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