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勇敢者的游戏——哈巴雪山登顶记
分类:徒步穿越露营线路攻略
1995年中国登山者成功登上哈巴雪山5396米的峰顶,使得哈巴雪山成为云南境内最高的一座有人登顶的雪峰,比他高的其他十九座雪山,包括最高峰6740米的卡瓦格博,至今仍是处女峰,无人涉足。在专业登山者眼中,哈巴雪山是属于5000米以上入门级的雪山,但是,对于业余登山爱好者来说,征服哈巴雪山,依然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2013年10月5日凌晨四点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九名登山爱好者组成的登山队,在风雪中从海拔4100多的C1营地向顶峰攀登,上午十点,我和十七名队友成功地登上了哈巴雪山顶峰5396米。在5396米的标志柱旁,我向家人发出了一条短信“登顶!”,殊不知这短短的两个字,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来之不易……。
2013年10月1日的国庆节,我们5000M登山俱乐部的队友们汇集在丽江的大研古镇,每个人签下被称之为“生死状”的登山协议,第二天包车从丽江向云南香格里拉县的哈巴村进发。在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我们还参观了长江第一湾和虎跳峡。10月2日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异常的好,甚至能隐约看见玉龙雪山的顶峰,让我们对这次的登山充满了信心。
10月2日中午一点半,我们的车到达了哈巴村。哈巴村海拔2600多米,一个非常小的山村,居住着藏、彝、纳西和回等少数民族。路边开满了格桑花和不知名的花儿,村里已经修建了公路,即将通车,由于便利的交通的,登山费用相对较低,使得哈巴雪山成为业余登山者最为亲睐的一座雪山,也是专业登山训练的最佳地点之一。
哈巴村有许多的客栈和登山俱乐部,专门接待来自全世界的登山爱好者。这里虽然住宿条件较为简单,但是有水电,可以洗澡,可以充电,且没有高原反应,登山者可以在这里先适应环境,进行训练。哈巴村比起国庆节的丽江,显得异常的安静,让我们有点不太适应这种久违的日子。
为了能够安全登顶,我们这次携带了许多的登山装备,冰镐、冰爪、头盔、安全带、登山绳、头灯、雪套、登山杖等等。在网上了看到有人说,哈巴雪山是一座不需要技术装备登顶的雪山,虽然确实有不少人没有技术装备也登顶了,不过这种方式的登山是非常可怕的。哈巴雪山虽然属于入门级的雪山,但是登山事故并不少见。2010年的国庆节,七名登山者没有技术装备登山,在登顶下撤途中,发生滑坠,造成两人死亡的事故,死者中还有一位是警察。
中午吃饭之后,稍事休息,领队带领大家熟悉各种登山技术装备,学习结绳技术和使用冰爪、冰镐等装备。我们还专门来到哈巴村一个小树林边的山坡,反复练习如何防止滑坠,以及临时如何采取一些登山的安全措施。天黑后,才返回我们所住的哈巴部落。晚上,我们自己在客栈做了一餐饭,大家饱餐了一顿。由于国庆节登山的人多,房间都不够住,晚上,还有队友在院子中搭起了帐篷,提前进行“热身”。
10月3日凌晨五点多,大部分的队友就起床了,开始整理装备,准备出发。外面,朝霞照亮山顶的云彩。前一天晚上,还下了小雨,让我们有些担心天气,因为登山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天气的好坏。蓝天,不仅仅只是好看,更是让我们心情放松了很多,我们都希望在登顶时,出现一个好天气,让我们有更多的胜算。
早饭之后,所有的装备都准备好了,出发之前,全部队员在院子拍了一张合影。大家拿出了各个俱乐部的各式各样的旗子,不停地拍照。我们的队伍看起来不是最强的,最大年纪有六十岁的老人,还有五位女性,不过大家都很有信心,阳光照在大家身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每人都盼望着最后的成功。
10月3日八点半,我们终于出发了,当天的目的地是哈巴雪山的大本营,从哈巴村出发大约15公里,海拔提升较大,从海拔2650米走到4080米,预计徒步大约6至7小时。为了节省体力,很多队友选择骑马上山,一些体力较好的队员则选择轻装徒步到大本营,我们队伍中还有一些“猛驴”背着大背包,竟然负重徒步。
穿过一片树林,便是一条几乎干涸的小河,穿过小河就是一路上山。这段路虽然轻松,但是对于有些尚未在高原徒步穿越过的队友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很多人还准备两根登山杖。当天的天气温度不低,徒步的时候,我们穿着条薄的冲锋裤和快干衣就可以了,停下来还是需要抓绒衣和冲锋衣,所以最好随身携带。
哈巴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距中甸县城120公里,总面积21908公顷。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依次为亚热
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度,几乎可称是整个滇西北气候的缩影。
第一段的徒步总是最艰难的,因为还没有完全适应,每个人都格外疲劳。这段路一直都是上山,马都走不快,没多久,徒步的队伍就跟上了休息的马队。一个多小时之后,两队队员会合在一处山坡,稍事休息。
上午九点半,山上天气变坏了,不仅没有阳光,时常飘起小雨,雨雾慢慢飘向山坡,哈巴村和小河看起来很远,哈巴的大山都是绿草如茵,彷佛披上一层绿色的地毯,看起来十分美丽。
这是我们队伍领队和年纪排行第二的二哥和三哥,三哥正准备喝水,看见我在拍照,即兴表演了一个广告的姿势。
马帮们和协作也在这里休息,也许这条路他们走了无数次,显得有些无聊,他们闲下来最大的享受是抽根烟。我们的队员有的拍照,有的休息,有的还在兴奋地聊着天,路遥夫妻两人在一旁观看。
最佩服的是我们队伍中的排行老大,今年六十岁的“不落空”,竟然还携带着一个摄像机,准备一路记录我们的攀登过程。
据说哈巴雪山登山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第二年的2月中旬至5月。由于受季风影响,每年12月底至1月底风力较大,最高可达8级以上;6至8月为雨季,都不太适宜攀登,所以哈巴雪山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旬,2月中旬至5月。
据说,在我们来之前,哈巴一带一直下雨,虽然我们的登山的当天,并没有下什么大雨,但是路上的泥坑依然还在,很多地方还有积水,越往山上走,越是难走,可以想象,在下雨的时候,这样的路,一定将会是寸步难行。
刚开始,很多人走得都快崩溃了,虽然我多次穿越高原无人区,但也觉得很累,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我们整个队伍拉得也很长,前面的不停地停下来,等候后面的队员,但是走到快到一半的路程之后,虽然海拔高了,但是大家已经慢慢适应,我也感觉越来越轻松,慢慢走在前面,状态也很好。
哈巴雪山是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及其以后第四纪族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下,急剧抬高的高山,因巨大的海拔高低差异,形成了明显的高山垂直性气候,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度。
这种气候又孕育了垂直带状分布的生态系列,立体分布着高山寒冻植被带、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冷杉、云杉、针杉、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干热河谷灌草丛带等,植物种类繁多。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许多珍贵动物。
除了全国的登山者之外,在哈巴常常遇到国外的登山者,他们也都是来这里登山的。
每次走得精疲力尽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小木屋,这些都是以前放牛羊的牧民的临时之所,不过,每当看到了小木屋,总有想进去睡一大觉的冲动。其实如果闲来没事,在这里住上几天,也是非常不错的享受,非常清新的空气,万籁俱静的世界,会让你从城市的喧闹中感受那些逝去的世界。
途中的休息,大家都坐在一条枯死的大树干上,登山杖都放在前方,显得很是整齐划一,虽然看见我拍照,大家算是摆了一个姿势,不过从面部表情都看得出来,疲惫都有写在脸上,十几公里的上山徒步还是很辛苦的。
我们队伍中,几位女队友都很不错,当时还有人怀疑她们是否能行,后来一路徒步发现,她们有的体力是相当地好。
穿越很多原始森林,处处都显特别有趣,就连枯死的树根,样子都十分特别,引得我们在这里拍了一通,不过,在哈巴雪山的大本营只有照明的用电,手机和相机都无法充电,为了能在登顶有电拍照,大家还是有所保留,不敢放开随便拍。
路上很显眼的是这些绿色植物,特别是阴雨天,总能让人精神振奋,据说是野芋头什么的,我问过登山的协作,他们都说这些野芋头不能吃,看来它们生来只能成为途中的点缀。
我们队伍的超级大厨方云,据说是国旗班退役的,不仅高大帅,做饭也是一把好手,我们有几餐饭都是他做的,这点不得不令我佩服,我可是超级怕麻烦,特别是做饭,宁可不吃,也不想做饭,想想我们19人的队员,加上协作和向导等,做一餐饭都有20多人,十分的麻烦。
走到一半的时候,山坡上有一处木屋,这里是一个中间休息站,小木屋有开水、可乐、矿泉水、方便面等卖的,不过山上的价格不便宜,打开水是收费的,五块钱,但是无论瓶子大小,似乎都可以灌满,可乐是十块钱,方便面是十五元一碗,面条最贵,好像一种是二十五块钱一碗。
我们都在这里休息,骑马的队友先到了,很多人做好准备,自带了干粮,就在这里吃干粮作为中饭。我拿出带来的牛肉干吃了两块,吸了一条能量棒,还吃了一点果仁,但是,带的水不够了,买了一瓶可乐,虽然没有冰箱,不过这里的可乐可是非常的冰冷,喝这样的冰水,很多人估计会受不了的。有些人没带什么吃的,在这里买了点热乎乎的面条,代价是25块钱。马帮和协作等都在周围休息,一般都是自己带的干粮。
我们登山队的马夫,60岁,儿子也是登山的向导,老人家抽着烟斗,看起来非常有精神,我吃完饭之后,看见老人眼光炯炯有神的样子,想记录一下他们马帮的生活,提出来给他拍一张照片,他欣然同意。还拿起了已经抽完的烟斗,我本想让他放下,不过估计是他拿起烟斗才会有了自信,所以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吃完饭继续徒步,不过感觉轻松很多,也许适应了,也许是补充了体力,走得也快了。途中下了一阵雨,还有点大,好在大家都穿着冲锋衣,也不用担心打湿衣服。丛林中时常露出几处绿色,让人不得不费劲地从背包中拿出相机拍了下来。
据说哈巴南北二十二公里和东西十九公里的自然保护区,云南13000种类的植物大约一半可以在这植物皇国找到,还包刮900多种珍贵的药材,是个很有价值的植物研究点。哈巴自然保护区还含有25种国家级的野生动物和50种的杜鹃花,可惜我们都没见到。树林的树挂在队友的红色冲锋衣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和飘逸。走了很久,总于听到马匹的嘶鸣声和人声,我们估计大本营快到。
两排蓝色屋顶的平房,就是巴哈雪山的大本营,大本营地点,有人说是叫“落水崖”,有的说是叫“下尼支”,不过有登山者记录的GPS定位是:E100.05.419N27.20.556,这里海拔:4115米。这里四周荒无人烟,唯一就是大本营的一处房屋,边上还有一个高原小湖,成为水源的供应。
大本营虽然潮湿阴冷,却非常热闹,挤满了登山者、登山向导、协作和马帮,一群群依着光鲜的登山者走来走去,一派节日的气氛,估计平时会是非常冷清。很多人到这里,就有了明显高原反应,头痛头晕,甚至呕吐,我看见一位女士在我们走廊前面吐了,但她还不知道是高反造成的,我告诉她就是高反,可以吃点去痛片,休息一下。这里只有公共厕所,要从平房走下去十几米,很多人连下去的力气都没有。
大本营房屋的走廊上,贴满了各地登山俱乐部的小旗子和纪念牌,甚至是登山者的涂鸦,各国的都有,很多登山者都在这里拍张纪念照,我也在走廊上让队友拍了一张。大本营有微弱的移动信号,可以打电话,有时候甚至发出一两条微博微信,我和小黎找到一个信号较好的地方,发了一条微博,告诉亲朋好友,我们安全抵达大本营。
队友方云等人最忙,上山之后,忙着给大家做饭吃,这是我们登山之后吃的最后一餐饭,也是我户外穿越徒步之中最好吃的一次,红烧肉、土豆加上大白菜。几名外国登山者在外面露营,他们买了一点牦牛肉,然后拿着麦片,到开水房冲麦片吃。
大本营的入口处,不知道是哪里的人在收费,每人收登山管理费200元,不知道是否是官方的收费,有不少人对次颇有微词。在大本营的大堂,有一个登记簿,每一个登山者都要在这里登记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
当天晚上,大家也没有洗漱,其实也没有地方洗漱,就直接上床睡觉了。有好几名队友都有高反,头晕,还有人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就睡觉了。我倒是没有任何高反的感觉,到处拍照,才回到大本营睡觉。大本营的房屋是十人间的房间,有床垫和被子,还算是干净,只是有点沙子,睡着也不冷。晚上,大家都累了,整个房间鼾声雷动,左右隔壁的房间大门不时有人开关,嘎吱的声音格外刺耳,加上高反渐渐出现,迷迷糊糊的状态,一晚上基本上没怎么睡觉。
10月4日,凌晨三、四点,就听见外面的集合声,其他登山队的人都起床了,准备从大本营徒步到C1营地,然后直接登顶,但是这样难度较大。我们起床之后,准备徒步到C1营地,露营一晚上,第二天,也就是10月5号再登顶。早上九点多,我们全部集合好了,向C1营地进发。本来我们要全负重登上去的,考虑到登顶节省体力,还要拍照,于是大部分人还是请了背夫,背着大背包上山,我们还是轻装徒步,这样难度就小多了。
大本营到C1营地大约5、6公里,距离虽然不远,但是提升的海拔很大,从海拔4080米到4960米。早上起床,我的头开始痛,感觉十分不好,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了,于是出去打了开水喝了一瓶,然后去厕所大号了一次,
因为我知道,在C1营地那么冷的气温下,上个厕所也是不容易,上完厕所出来,感觉好很多。上山的时候,发现
状态还不错,走在前面,拍到队友上山。
从大本营这段就不容易,上山的坡度很大,加上下着小雨,走起来非常吃力。爬山一个小山头,大约是出发半个小时后,大家都开始休息了,我乘机拿出相机拍照。
都说山上的气候十八变,走到了这个大岩石休息的时候,天气似乎好转,空气很透,能看到远处的群山,大家赶紧拿出相机拍照,大家都站在这块大岩石上拍纪念照。
突然,天空出现一道巨大的彩虹,我相机的35毫米的镜头都无法拍全,大家惊叫不已,显得很兴奋,一扫刚才的疲乏,队友纷纷抢着拍照,彩虹下面,看见山下大本营的蓝色屋顶,是那么的渺小。
但是,接下来,就是今天的比较痛苦的地方——大石板,这个地方全是岩石,像是一个整块的大石板,下雨很滑,如果是结冰,别说上去难度,我不敢想象如何下来。
好在下雨不大,也没结冰,石板没有想象的那么滑,只要是小心慢慢走,还算是比较安全的。只是这里坡度较大,对于很少在高原徒步的队友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段路,在这里我的队伍慢慢拉开了距离。我在后面拍了一张,可以看得出这个坡度,最顶上几个小点就是几位背夫和协作,他们走得老远了。
大家在大石板中间休息的时候,看见彩虹依然还在,不由得看呆了。但是,这段路如果结冰,将会是非常危险的路段,一旦下滑,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阻止,我们只能期待返回的时候,气温不要下降,如果结冰将会非常危险,而且严重影响我们下撤的速度。
正当我在拍彩虹的时候,我们六十岁的老大哥气喘吁吁的登上来了,在他歇息的片刻,彩虹在他身上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案。小雨打在镜头上,都是水雾,我也顾不得那么多,拿出纸巾擦了两把,赶紧拍下了这幅美好的场景。
山下云雾升腾,站在山坡的边缘,看起来十分开阔。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想到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还有如此美景,大家无不为此欢呼雀跃。
大石板的下面,还有几名队友在努力向上攀登,黄色冲锋衣和巨大的彩虹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非常美妙的画面。
背夫们给我们背负着帐篷、睡袋和地垫的大背包,这趟行程,对于我们轻松了很多。走在前面,回头给他们拍照,可以看得出来,即使他们已经适应了本地的高海拔,走在这段路上,他们同样也是非常累的。
队友方云做完早餐,还要背负大背包上山,确实不容易,在大石板的半途中,给他来了一个特写。
登上一个小平台之后,发现大石板并没有完,还要继续向上还在没那么平整,比较好走点。山上起了大雾,看不见山顶,看起来天气并不好,明天登顶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过,就在此时,已经是非常痛苦的时刻,只有先走完此段路程再说,没法考虑以后那么多了。
我们的协作,要跟我们一起露营,还要协助我们登顶,他们也许登顶了哈巴雪山无数次,成就了许多登山者的梦想,但是他们的名字却无人知晓,在登山中,他们都是真正是无名英雄。我已经很累,正在喘气,看见一位协作经过身边,沧桑的脸让我印象深刻,拿出了相机,一定要记录他们生活的一刻。拍照时,他可能认为自己很黑,笑着说,不会拍成一片漆黑吧?我看看了相机的画面,非常完美,我说一定不会!
我的领队叫做“糊涂”,其实是个很细心的人,许多技术装备都是他从北京带过来,背了一大包,按说他的体力也不错,但是,他是整个队伍的断后,大家都上来之后,他才上来这个山头,我正好在这里拍风景,刚好也给他也拍了一张。
队友小青,体力不错,一直在我前后,所以就近给她拍很多照片,包括后来的登顶都拍到了她。
队友阿童木,资深装备玩家,一身的专业户外服装和行头,一路上经常跟我们探讨各类冲锋衣和背包的性能和优劣。阿童木曾登来过哈巴雪山,不过因为天气等原因,登顶失败了,不过他是“屡败屡战”,再次来到哈巴,看来这次是志在必得。
继续往前,过了大石板,就是一段碎石路段,这里海拔大约4500米左右,已经是雪线了,就能看到地上的有少许的雪,气温明显低了许多,雨还在下,不戴手套手,手都冻僵了,赶紧拿出手套,穿上了抓绒衣,才感觉暖和一点。
女队员小黎和小青,小黎是临时报名参加的,她的体力超好,一路上都是重装徒步,不过来之前,对哈巴雪山的难度认识不足,衣服都没带够,临出发前找人借了一件厚衣服,穿着像是一件大衣,整个人都没了。小青在背后一身蓝色,感觉叫小兰更好。
这段碎石路不是很好走,经常有石子往下滑,所以走在这段路需要小心,不要踩在石子上飞溅起来,掉下去,对后面队友是非常危险的。关键是这里风力非常大,雪打在脸上很痛,大家都低头看着路,缓慢地一步一步向上爬。
在一处略微避风的地方,好像叫做沙坝,大家都在这里休息,看到有些协作带着玉米在吃,这么冷的天气吃玉米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也觉得很饿,早吃的一个鸡蛋喝一碗粥再就消耗了,拿出了一个能量棒,觉得一股冰凉的膏状忍着咽了下去,又吃了两个风干牛肉棒。
在雪山上的美女和帅哥,也是重点拍摄对象。
哈巴地区居住了很多藏民,有些习惯跟藏区一样,碎石路段中间,看见一个玛尼堆,走过去拿起一块石头放了上去,但愿老天保佑,我们上了山顶天气能变好点。
这段路砂石路有点滑,雪还不够大,没有完全覆盖,踩在石头上要好走点,但是注意有些石头的是松动的,踩上去非常危险,一则自己会滑到,二来石头飞下去,后面的队员也危险。
越走雾越大,风力也不见减小,一路上遇到很多下撤的其他的登山队的队员,他们都是凌晨三、四点从大本营出发的,问了他们登顶没有,大部分都说没有,很多人走到5000米的时候,因为风太大,不得不放弃登顶,他们说都快给风吹走了,带来的坏消息让我们很多担心,让我不得不想起1991年,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队在攀登云南的卡瓦格博峰的时候,十七名登山好手在6470米因大风雪造成雪崩,全部遇难的走悲剧……。
中午过后,走完了碎石坡,接近C1营地,雪越来越多。天气突然出现了阳光,雪停了,风力减小,远方的天空能看见一点蓝色,让我们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希望第二天能够天晴。
C1营地GPS定位:E100.06.382N27.19.766海拔:4967米。这里是碎石和岩石的地段,有一处唯一的小平台,但是这里并不避风,地下的碎石没办法插地钉,我们搭帐篷的时候,最担心就是帐篷被吹走。大家各自选择自己认为的好地方,开始搭帐篷,因为只有躲进帐篷才会暖和。
在搭帐篷的时候,天气一直晴好,但是为了在下雨之前搭好帐篷,忍着没去拍照,直到我和“同居”的队友一起搭好帐篷,才赶紧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块巨石的右边是一个厕所,让我们失去了随地大小便的理由,我过去上了厕所,厕所没有屋顶,只有围墙,厕所坑都给雪覆盖了,这样看齐很干净,也没有臭味。
小黎,她全负重登上来,她坐在山边看着风景,娇小的身躯被大号的厚外套裹着,显得很小,据说是27岁的计算机博士,刚毕业,无法想象她的体力却是与柔弱的外表绝然相反。本来站在这里,可以看见与哈巴雪山相对的玉龙雪山,但是大雾中玉龙雪山若隐若现,始终没有显山露水。
网上经常看到一个哈巴的神话传说,5396米的哈巴雪山和5696米的玉龙雪山是俩兄弟,他们站在一起,但金沙江、虎跳峡将兄弟俩隔开。云南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哈巴和玉龙俩兄弟对抗霸占金沙江的魔王,而哈巴被魔王砍了头,后来玉龙把魔王打败赶跑,所以哈巴雪山成为一个没有头(尖顶)的雪山。玉龙把他的剑插在地上,成为了玉龙十三峰。
C1实在是太冷了,我单薄的冲锋裤扛不住了,不得不跑到大岩石的后面,穿上了抓绒裤和羽绒服。下午两点多,全部的的队友都到达C1营地,大家全部都搭好帐篷,基本上都是两人一个帐篷“混账”,本来最不喜欢混账,在这里也没有办法。
搭好帐篷之后,风越来越大,大家都躲在帐篷里面不敢出来,五点多钟,大家都开始做饭了,我们每人的晚餐是一袋快餐饭,就是煮好的大米和肉丁、土豆丁。我们到帐篷外面装了一大碗雪,用气炉慢慢煮开,然后灌倒快餐饭的袋子里,密封十分钟,一餐饭就做好,但是超级不好吃,本来不打算吃的,跟我混帐的队友全部吃光了,他说还不错,想起明天凌晨要登顶,于是咬咬牙,也将一袋快餐饭干掉了。
外面的风越来越大,感觉有五、六级以上,帐篷的地钉都踩弯了,也无法固定,大伙到处找大石块,吃力地搬到了帐篷四周,压住帐篷,免得半夜被吹飞了。搬石头也不是件轻松活,要脱掉手套,手冻得不行了,而且在4900米的地方,搬石头是很累的事情,搬一块都要喘气半天。处理好了帐篷,大家都进去帐篷躺着,因为地方实在是太小了,特别是两个大男人,根本没法转身。除了打雪煮水和上厕所,没人愿意出去帐篷外面。
外面雪没有停,掀开帐篷一角,用手机拍了几张。这里有微弱的信号,试着发了一条微博,竟然成功了。晚上很受罪,租来的帐篷不是高山帐,留着两个大的气窗无法关闭,外面的风呼呼地刮了一晚上,我也一晚上迷迷糊糊地没怎么睡觉,帐篷很小,我的脚顶着外面的雪,担心雪融化之后会透进来,用防水袋将睡袋脚部包着,然后用塑胶饭碗垫在睡袋的头部下面,当枕头,以免打湿头部。很罕见没有听见鼾声,可能是外面的八九级大风的风声更大,几次在迷糊中感觉帐篷被吹飞。终于在风声中熬到凌晨四点,大家开始起床,在帐篷里面整理东西,我们将所有的睡袋、地垫都要整理好,放进大背包,登顶下撤之后,就可以直接下山了。
领队和几个队友煮好了开水,大家开始用水泡了快餐面吃,每人还灌满一壶带着,我吃不下快餐面,喝了一瓶加了维生素C泡腾片的温水,吃了两个风干牛肉棒,一个能量棒,超级甜,超级难吃,为了登顶能有体力,不得不下咽。接近五点,我们分成四队先后出发,体力最弱的因为走得慢,所以安排最早出发,我们是最后出发的两队,此时大约是五点多钟,其实这时不用开头灯,也能隐约看见地面的路,但是登哈巴雪山,头灯是必备的。
C1营地就放在这里不撤,除了冲顶包带点水、吃的、相机,其他的都放在帐篷里,等待登顶下来再撤。戴上厚的防水手套,快干衣、抓绒衣、羽绒服、冲锋衣全都穿上,好在并没感觉很冷。大家费力地穿上冰爪,系上安全带,戴上头盔,开始出发了,今天能否成功,一切都是未知数。
远处山头上,看以看见第一队的灯光在半山坡闪耀着,可惜太黑,相机没法拍下来。从C1营地先往下走,然后再爬山,开始一路向上的的冲顶过程。感觉走了好久,其实时间应该也就半小时不到,大家又开始休息了,这里没有什么避风的地方,都是这样躲着喘口气。
有两人在这里休息,风雪中,两人感觉都快冻成雪人了。大家都过得严严实的,根本分不出谁是谁,也分不清是哪个队的,不过从冰镐可以看出是,好像是我们队的队友。
这里还没开始到登顶的大斜坡,可以坐下来整理自己的装备,如果到了大斜坡,基本上就没办法坐下来了,休息也只能是站着。网上很多人说哈巴雪山属于徒步雪山,经常有人不穿羽绒服就上去了,上山的时候,听说竟然有人穿着皮鞋来登哈巴雪山,最后脚趾头都冻坏掉了。
非常不想拿出相机拍照,因为实在很累又很冷,看看我的随身包,拿出相机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变成这样了,即使是背在身上,也都冻成冰棍了,其实冲锋衣上也都结冰。这里的温度已经是零下好几度了。
出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抹上防晒霜,很多人以为没有阳光的风雪天,不会晒伤,其实这里紫外线非常强,回来之后,大家发现每人的鼻子都是黑的,因为其他地方都包裹着,只有大鼻子露在外面。我不停地流鼻涕,懒得去下手套拿出纸巾,就只有用手套直接擦,但也擦掉了防晒霜,最后回来发现鼻子附近都脱皮了。
到达了绝望坡下面,这里也有人叫做冲锋营地,从C1过来也就是一公里,这是最后冲顶之前可以稍事休息的地方。我们和最早出发的第一队会合了,在这里要根据体力情况重新分组,每五人一组,前面第一个是协作,大家都用安全绳串在一起,协作说如果有一个人走不动,要休息,必须报告,全组人都得停下来,看起来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命运要联系在一起了。
我在队伍排行是老四,和老三一起被分在第二组,实际上二组的其他队友都是最强的一队人马,给我压力很大,当时觉得状态很好,没有一定高反的感觉,觉得今天应该可以成功登顶。但是后来才发现,自己过于自信了,痛苦是无法想象的。
从C1营地到顶峰5396米实际上的海拔高度是429米,然而就是这400多米的提升,痛苦是无法想象的。刚开始,我们组是走三十步一歇,后来是走十五步一歇,在我前面的三哥感觉不行,跟不上大家,主动提出解锁,退出第二组,现在年纪最大的就剩下我。
从冲锋营地到顶峰其实距离只有960米,但是真的走很辛苦,在三哥解锁之后,我也跟不上第二组的步伐,解锁出来,这个绝望坡上已经有一根安全绳,我独自沿着安全绳慢慢向前走,调整步伐,每一步走的小点,这才感觉慢慢正常点。
走在前方的协作,拿着相机给我拍了一张远景照片,剪裁了一下,看看近景,就能看见我当时的状态。
我一直跟着第二组的后面,很快第二组超过了第一组队友,走在了最前面。慢慢地后面的队友越走越慢,距离逐渐拉开。
这是来开距离之后,我休息的时候拍了一张后面的队友,大雪茫茫,已经看不清队友的面容。途中看见很多登山者被协作拽上山,搀扶着下山,完全失去了登山的乐趣,目的就是登顶而已,也有人说当年啥也不用,也登顶了,但是极限运动,这种方式是极度危险的。尽管我在标题说是勇敢者的“游戏”,但是这个危险的游戏最好按照游戏规则来玩。
登山必须携带技术装备,冰镐、冰爪、安全带,安全绳头盔和头灯,尽管你不用也许能登顶,但是这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是不负责任的登山行为。这是我给三哥拍的最后一张照片,他从第二组解锁之后,跟我们的距离也慢慢拉开。
在绝望坡,已经拉起了一根安全绳,很多人以为可以拉着这根绳子上山,其实安全绳也是钉在地上,根本不能全部拉着,否则也会脱落。登山者只能将自己的安全带挂在上面,以防滑坠,作为保险绳,所以,这根安全绳不能拉着上山,只能作为保险之用。每当遇到安全绳的地钉之处,必须将安全锁取下来,重新挂另一端去。
看见后面的队友,在整齐划一的慢慢攀登,记得2010年的国庆节,TheNorthFace组织的哈巴雪山“征我极限”登山活动时,李承鹏和闾丘露薇等名人,都是走到绝望坡,几乎登顶的时候也下撤了,当时我还想,就差这么一点点,有什么难度?现在看来,对于非专业人士,走到这里已经是不容易了。
远处听见协作不停地喊着:不要停留太久,赶紧上去,整个队伍像是在协作的驱赶下,努力向上。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催促,估计很多人会放弃登顶的。小青一直在我后面,看见她拉开了其他队友距离,一步一步地慢慢走上来了。
绝望坡的名字果然犹如其名,爬上一个小坡以为到了,再一看,前面还有一个坡,依然看不见顶峰,再往下看,非常大的坡度,下面的队友只能见到一个人影。以前曾经听说登山中,最害怕睡着了,我想那么冷的天气怎么会睡着呢?这次才深有体会。随着海拔增高,空气非常稀薄,缺氧很严重,越走越累,有几次,一停下来,因为缺氧,慢慢进入迷糊状态,感觉很舒服,其实这样很容易渐渐失去意识,停留着原地,就像是睡着似的,非常危险。
雪停了一会儿,有一线阳光,照过来。喘不过气来,我在绝望坡上的小平台用脚墩出一个坑,在那里休息一下。我们的队友路遥坚持不住,在协作的帮忙下,已经下撤了,大家都为她感到遗憾,其实,好多次,我真的差点放弃前行,但是看见前面三位队友已经快接近顶峰,这才咬牙跟上。
绝望坡的上方,就是月亮湾,看起来很美,记得见过有人在天晴的时候,拍下的照片非常壮观,一直都想在这里拍几张美景,真的到这里之后,相机都不想掏出来,实在是太累!这个弯弯的左手边就是绝壁深渊,左手最高处的尖尖,就是哈巴雪山的顶峰。拍照时,看见前面就是第二组的队友,协作带领三名队友,还在努力向上攀登。
上了月亮湾,基本上算是登顶,风雪似乎小了点,不过地面上积雪都是被大风扫过的痕迹。顺着月亮湾的弯弯再往下看,对面的下方还有队友,像是小蚂蚁一样,正在痛苦地往上慢慢挪动。
顶峰毫不起眼,就是这么一个木桩,上面写着5396米,算是登顶的标志。可惜风雪太大,裹在上面的旗子都冻住了,已经看不清上面的字了,但是每一个人都在这里拍了一张照片。
这是哈巴雪山顶峰的一边,往前一点就是悬崖,可惜相机的镜头拍了几张之后,外面竟然结冰了,虽然可以工作,但是镜片也起雾,因为从背包拿出来的温度比外面高,所以很快结冰,一个队友的卡片机都不能工作了,很多人都拿出手机拍照,更为方便。
其实,这里才是哈巴雪山的顶峰最高处,比标志柱的地方高一两米的样子,可惜这里非常危险,没人会去登上到这里。拿相机拍了几张照片才想起来,大家都说顶峰有信手机号,于是赶紧拿出来手机。
第一件事,就是让队友帮我拍一张登顶照,谁知道拍几张都是雾,于是用手擦了几下手机的小镜头孔,继续拍了好多张。拍完之后,想给家人打电话,但是上面实在很冷,有人说温度是零下十度到十五度,不能久呆,于是用短信给家人报了平安,发了两个字“登顶!”
三哥也登顶了,后来连六十岁的大哥也登了上来,我们这次19人的登山队有18人成功登顶,看来我们是比较幸运的,记得2010年的TheNorthFace组织的哈巴雪山“征我极限”登山,45人的登山队,也只有18人登顶。
一会儿太阳就没了,我们赶紧往下撤,因为从顶峰下撤到哈巴村还有大约20公里的路程,如果太晚了,天黑就无法下山了。等我们撤到山下C1营地,赶紧收拾了帐篷,紧接着往下撤,大部队还没下到C1营地,我们几个成为第一队下撤。
越往下走,温度越高,慢慢脱掉了羽绒服、抓绒衣,天气好算是不错,没有雨雪,路上很好走,只是一路向下,膝盖是非常痛苦的,即使是戴上护膝,都走得很痛,所以来这里必须带护膝,在登顶下撤的时候,就要用上,等到下来就有点晚了。
带我们下山的协作,一个人背了两个人的背包,休息中我们坐在一起闲聊,他说哈巴雪山的登山是很有季节性的,在不适合登山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个游客,所以,他平时自己还打了一份工,只有在旺季的时候,才在这里临时做向导和协作。我们这次登顶离不开向导和协作,如果你要来这里登山,请务必请一个向导或者协作,这是安全的保障之一。
下撤到大石板的时候,远方阳光出现了,万水千山在云雾中层层叠叠,十分壮美。看看如此广阔的美景,想起这次的哈巴雪山登顶,似乎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兴奋,在广袤的群山中,哈巴雪山似乎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此行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中途站,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都要去旅行,等待我们去征服。
聘请专业哈巴雪山登山向导或者协作,这是必备!攀登哈巴雪山必要装备清单:
1、背包:60-75L左右,要带防雨罩1个(必备)
2、冲锋包:18-30L左右1个(必备)
3、羽绒睡袋:舒适度零下15度(必备)
4、冲锋衣裤,需要防水透气一套(必备)
5、抓绒衣裤:要保暖但不必太厚,以减少身体热量散失(必备)
6、保暖内衣:一套
7、帽子:抓绒帽(必备)
8、手套:防水保暖、抓绒各1双(必备)
9、袜子:主要是要保暖,多带几双
10、登山鞋:要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中帮或高帮均可,戈尔泰斯材料的最佳(必备)
11、冰爪:雪线以上使用(必备)
12、冰镐:雪线以上使用(必备)
13、头灯:多在营地和登山过程中使用(必备)
14、雪套:防水透气为最佳(必备)
15、雪镜:不一定要专业的雪镜,普通的正牌太阳镜也行,最好有功能(必备)
16、防晒霜:至少要40以上的,高原紫外线比较强(必备)
17、电池:头灯、相机等电池(海拔高,气温低,电池的消耗比在一般情况下消耗得快得多,略多带)
18、保温水壶:1个(不想啃冰块喝冰水的就买个好一些的,必备)
19、登山杖(两个最佳)
20、防裂唇膏:1支
21、打火机:2个(需要在当地买,内地买的都无法使用)
22、个人洗漱用品
解更多旅行动态,请关注我的微博:http://weibo.com/1790048760/profile?topnav=1&wvr=5(@行者老湖)
我的更多文章:
雅拉国家公园——斯里兰卡寻找金钱豹越野之旅
(2013-04-2408:53:19)
丹巴党岭——探寻川西高原的人间净土
(2012-10-2408:52:32)
野性的美丽——徒步穿越七藏沟系列(1)
(2011-11-1508:53:36)
环游澳大利亚18天——前传与攻略
(2011-02-2319:57:44)
穿越年保玉则——穿越第一天(上)
(2010-11-2920:44:46)
穿越年保玉则——攻略篇
(2010-11-1100:12:24)
徒步Poon hill(1)——线路与攻略
(2010-10-2520:42:35)
西藏自驾之旅(1)——心灵之旅
(2010-10-0718:02:56)
穿越高黎贡(1)——永昌道
(2010-09-2023:05:47)
追寻洛克的脚步(1)——寻找香巴拉
(2010-09-0221:02:09)
二 : 寒假征文:勇敢者的游戏
我5岁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到了七岁,我上一年级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去骑自行车,现在我长高了,你帮我把两只辅助轮卸掉吧!”爸爸正好在家休息,于是扛上车,和我一起来到滨河路的广场,教我骑车。我坐在车上,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紧张极了。爸爸让我往前骑,他在后面扶着我,开始时龙头东倒西歪,总是倒。“不要怕,你要掌握好平衡,眼睛看着前面。”爸爸对我说。不一会儿,我就学会了。只听着爸爸在我身后,高兴的声音:“会骑了!骑得好!卢潇真棒!”我心里特别高兴,这么容易就学会了骑单车,我骑了一圈又一圈。天快黑了,我念念不舍的骑回了家。
其实,骑自行车一点都不难,只要勇敢,还要勤加练习,就能学会。我现在骑得非常好,不信,我们比比。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小作者对学骑自行车的描写很仔细。文章的结构是先叙事,后通过事件生发哲理。从叙事到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比较自然。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中心小学一年级(8)班一年级:卢潇
三 : 勇敢者的游戏 2012年达喀尔大事件回顾
[61阅读 赛事] 新年伊始,2012达喀尔拉力赛再次酣战南美,勇士们踏上了一段绵延9000公里的冒险之旅。从阿根廷海滨城市马德普拉塔北上探索,车手们以安第斯山脉为坐标,穿越阿塔卡马,更在秘鲁境内挑战了沙漠的多样化。在经历了长达半个月的艰苦跋涉之后,比赛在秘鲁首都利马落下帷幕。下面,让我们来对本届达喀尔拉力赛的重点事件做一个回顾。
一、 MINI大获全胜 成为新领军者
达喀尔汽车组比赛中,私人车队X-RAID的5台MINI ALL4赛车全部进入总成绩前10名。旗下车手彼得汉塞尔与罗马更是包揽冠亚军。在三菱、大众相继退出达喀尔后,MINI无疑成为了“后厂商时代”新的领军者。
想要在达喀尔中取得好成绩,好的赛车、优秀的车手和领航、以及高水平的后勤维修团队缺一不可,而今年X-RAID车队就具备了这些条件。为了保障MINI达喀尔赛车在通过较高沙丘时的稳定性,赛车的重心变得更低,同时赛车底盘也进一步强化。
MINI达喀尔赛车使用宝马提供的柴油发动机,为了保障在翻越海拔超过2000米的安第斯山脉时拥有充足的动力输出,发动机通过升级ECU动力性能得到了加强。此外,赛车在减重方面也卓有成效,整车重量控制在1.9吨。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61阅读视频频道
车手方面,X-RAID车队今年采用“群狼”战略,由法国传奇车手、有着“达喀尔先生”之称的彼得汉塞尔挂帅。比赛中,西班牙名将罗马一直担负为彼得汉塞尔开路的角色,而其他队友则对更多的竞争者进行阻击。最终,出色的团队配合让彼得汉塞尔赢得了他个人的第10个达喀尔拉力赛冠军。
后勤服务方面,X-raid车队为整场比赛准备了超过500条轮胎和轮圈。同时为了能给车手们提供好的宿营环境,车队派出了10辆卡车作为补给之用,车里工作间、厨房和办公室等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车队中还有8台宝马X5和2台宝马X6作为运送车队成员的工作车。
◆达喀尔十冠王传奇车手彼得汉塞尔介绍
◆MINI ALL4达喀尔赛车详细介绍
二、悍马稳定性欠佳 卫冕冠军退赛
如果用既快又稳来形容MINI达喀尔赛车,那么疯狂的速度就是悍马达喀尔赛车的真实写照。比赛中,MINI和悍马包揽了全部14个赛段的冠军(第6赛段因恶劣天气取消),其中MINI赢了8次,而悍马则获得其余5个赛段胜利。但是悍马赛车的致命弱点是稳定性欠佳,两位车手美国人戈登和卫冕冠军阿提亚都尝到了苦果。
悍马达喀尔赛车是后置后驱的BAJA,这种车的弱点是操控灵活性较差,由于重心靠后,在转弯时容易转向不足。而除了多弯地带,其他路况悍马赛车都能从容应对。前轻后重的车身,让悍马在翻越沙梁时比前置四驱的MINI更有优势;同时达喀尔规则中对于两驱车的限制较少,所以悍马还比MINI拥有更大的马力和悬挂行程。在坎坷不平的路面上,悍马超长的悬挂行程是其优势所在,而在平坦的戈壁上,悍马比MINI大的多的马力以及轮胎尺寸更是占尽优势。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61阅读视频频道
但问题是悍马赛车的稳定性并不尽如人意,根本无法让车手毫无顾虑,安心的去完成比赛。尤其是习惯用WRC方式驾驶两驱悍马赛车的卫冕冠军阿提亚,他完全陷入了各种(发动机油压故障、冷却系统问题等)机械故障的怪圈,几乎有一半的赛段不得不停下来修车。最终阿提亚在第9赛段遗憾退赛(发动机皮带断裂和发电机故障),提前结束了2012年的达喀尔征程。
而在后半程,失去队友支援的戈登用疯狂的驾驶风格榨干了悍马赛车的所有动力,这也让他的赛车在最后不堪重负遭遇了机械故障,赛车的悬架也支撑不住。最终,在与MINI的较量中,悍马落败。
◆越野圣地系列——Baja,美国式重口味
三、中国力量无遗憾 哈弗车队创佳绩
本届达喀尔拉力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43辆赛车参赛,而最终抵达终点的还不到45%。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军团汽车组4支车队的6台赛车和摩托车组1支车队的2台赛车全部完赛,在达喀尔证明了中国力量的出色表现。
其中,哈弗达喀尔车队拿到了全场第7,刷新了中国车队的最好成绩。今年,哈弗达喀尔车队的赛车本身相比往年有了很大提升,车队的领航素质和后勤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外援索萨和周勇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成绩上的突破也意料之中。
其实,国际化大融合的模式在赛车界早已是普遍现象。比如在X-raid车队中,车手彼得汉塞尔是法国人,罗马是西班牙人,霍洛维茨是波兰人,尽管如此,但他们取得的成绩都会记在车队名下,最终人们记住的是MINI 取得了2012达喀尔的胜利。
因此,哈弗达喀尔车队大胆引入外籍车手,聘请外籍金牌领航,同时启用高水平外籍后勤团队,而这样的做法也是目前提升国内车队水平最快的方法。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61阅读视频频道
此外,首次搭配参加达喀尔的周继红/廖珉,以第19名的成绩追平了由周勇和已故车手徐浪共同保持的中国车手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历史最好总成绩。周继红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达喀尔,但他有着丰富的国内比赛丰富;而廖珉是国内最优秀的领航,他对控制车手情绪、掌握比赛节奏颇为在行。
四、摩托组双雄 不相伯仲一时瑜亮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61阅读视频频道
今年达喀尔摩托车组的激战是空前的,法国名将德普雷与队友西班牙人科马在前12个赛段之间的差距一直保持在2分钟左右,两位车手几乎始终都在彼此的攻击范围之内。如果不是因为第13赛段(倒数第2赛段)科马的变速箱故障,那么两人都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总冠军。
对于科马来说,第13赛段的变速箱故障是致命的,这让他在前面12个赛段所付出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这次故障让他不得不更换发动机,这同时也给他带来了45分钟的罚时(今年摩托车组换发动机就会有罚时)。德普雷因此提前锁定2012达喀尔摩托车组总冠军,这同时也是他个人的第4个达喀尔冠军。
卡车组方面,以往几届非常强势的卡玛斯车队失去了领先位置,即使在最后几个赛段卡玛兹车队的车手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但是已经无法阻止依维柯车队包揽前两名的位置。最终,依维柯车手德罗伊实现了达喀尔拉力赛首对父子胜,而卡玛兹车队车手的最好成绩是第三名。
四轮摩托车组的比赛从发车开始就由帕特尼里兄弟(哥哥Alejandro是2010年四轮摩托车组冠军、弟弟Macros是2009年达喀尔四轮摩托车组冠军)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在最终的排行上,卫冕冠军大帕特尼里击败了弟弟成功卫冕。
五、四人罹难 死亡阴云笼罩达喀尔
惊险与刺激始终是达喀尔拉力赛的魅力所在,但噩耗也伴随着这项赛事时有发生。从1979年法国摩托车手多迪恩撞上大石头不幸离世以来,达喀尔死亡名单上的数字不断累加,其间包括遭遇空难的赛事创始人萨宾、车手、记者、工作人员、观众等等。本届比赛中,这张无限沉重的死亡名单上的数字已被改写为62。
◆ 34年62人丧生 达喀尔拉力赛死亡名单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61阅读视频频道
比赛首日,38岁的阿根廷摩托车手博埃罗在特殊赛段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去世。同日阿根廷的一对父子在空中观战,飞机出现故障,造成机毁人亡。当地时间14日,另一位哥伦比亚车迷在骑摩托车攀爬沙丘观看比赛时,翻车丧生。
此外,本届达喀尔还有多起事故险些造成人员伤亡,法国摩托车手达科斯塔在比赛中和一头牛相撞,好在没有生命危险;智利摩托车手哈梅特也在比赛中受伤,被迫提前退赛;法国摩托车手库埃因酷暑在骑行中昏倒,险些丧命。
多年来,达喀尔比赛一直都在努力提高安全性,可几乎每年都没法避免发生事故。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达喀尔比赛的一个标志,如何能够减少悲剧的发生,几乎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对于达喀尔比赛的成功举办,肯定会有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总结:达喀尔拉力赛就是最纯粹的赛车,“对于参加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挑战;对于没参加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梦想”。每当图阿雷格人的头像被获胜者高高举起,我们就将与挑战自然和极限的勇士们告别。2012达喀尔拉力赛已经画上句号,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再次相聚。(文/61阅读 李伊文)
●相关阅读
四 : seo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搜索引擎优化的进退两难
什么是合理的搜索引擎优化,什么是过度的搜索引擎优化?没有没一条清晰的红线来明断左右?答案是否定的。
搞seo的seoer和站长们,每个人都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试探百度谷歌这些搜索引擎的底线。
碰到新的seo手段,站长们是既想用来增加自己网站的权重,又怕受到搜索引擎的降权。这种复杂的心情,真是令人难解难分。
如今,一款专门用来k掉对手网站的厚黑unseo手段出来了。k掉对手的网站,自己的网站不就自然而然地跑到前头了吗?
在网络江湖的传说中,有一种神奇而邪恶的兵器——百度谷歌k站器。任何网站只要沾染了百度谷歌k站器,都有被百度谷歌k掉网站的危险,从此在百度谷歌的搜索结果中销声匿迹,杳无音信。
闻风而动的各路SEOER站长诸侯们,对排名在自己前面的网站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心有不甘,立马使用百度谷歌k站器,对这些网站下达天字第一号K站封杀令!于是乎,网络江湖中一场血雨腥风,明争暗斗开始了……
k站必杀技:输入排名靠前的网址,点击按钮。命令百度谷歌k掉此站的通缉令就无可挽回地发出了!恨谁就k死谁,爱谁就刷死谁。百度任我摆布,谷歌唯命是从,必应很听我话,有道搜狗搜搜不在话下?
兵器谱排名:状元
防御力:☆☆☆☆☆☆☆☆☆☆
攻击力:☆☆☆☆☆☆☆☆☆☆
seo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怕k的输入对手的网址,不k的输入自己的网址。谁的站最遭人记恨?谁的站被下达了死亡绝密令?在百度搜狗k站器里都有明示。
提高搜索排名的三条出路
在搜索引擎优化领域有一条禁忌:就是不要瞬间给网站增加大量外链。网站瞬间被增加大量外链,结果只有一个——百度谷歌搜索引擎k掉此站,不收录此站,网站不会出现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短期内出现大量外链,会被百度谷歌视为逗它玩儿。百度谷歌十根脑筋刚刚长好九根九,幽默细胞这一根还没发育成熟,理解不了什么叫幽默浪漫,是不喜欢任何网站给它来这一套的,因此所以那么,百度谷歌就会和这类站绝交——你逗我玩儿,我就让你没得玩儿。
百度谷歌k站器,正是利用了这条禁忌。让unseoeres帮助其他网站逗百度谷歌玩儿。大家知道,在百度谷歌的搜索结果中,总是有一些网站不知趣地排在我们自己想要优化的网站的前面。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辛辛苦苦地做seo,做好内容和友情链接,提高我们自己网站的权重,慢慢地让网站排名超过它。网上的教程大张旗鼓地推广宣传,无非都是传授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没点能力不行。
第二种方法,竞价排名。用人民币美金砸死它。这种方法没点经济实力不行。
长期以来,站长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了其二,却不知其三。
第三种方法,用百度谷歌k站器,“帮助”对手网站增加大量外链,在搜索结果中消灭它。就是让这类排名靠前的网站犯百度谷歌的大禁忌,让百度谷歌k掉它。把排名靠前的网站都k掉了,自己网站的排名自然就上去了。搜索引擎排名是一门尊重相对论的技术。别的站排名高了,就意味着你的站排名高了。相反,别的站排名低了,你站自然就高了。更何况如果对手站根本不能参与排名呢?
不是有个故事吗?小明平时考试总考全班第三名,这次突然考了个第一名。全班总共才仨人,小明这次为什么能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有此惊人表现呢?秘密在于第一第二名因病休学了,小明自然而然当之无愧地成为老大了。搞seo,就要发扬小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司马懿精神,使用百度谷歌k站器,百度任我摆布,谷歌唯命是从,必应很听我话,有道搜狗搜搜不在话下。把排名靠前的网站和排名紧随我后的网站统统干掉,第一名自然就非我莫属了。
百度谷歌k站器私密小档案
曾用化名:快马k站器、网站自动化宣传机器、超级外链、流量倍增器、排名暴涨器
站长面对百度谷歌k站器的复杂心情:既爱又恨还怕。爱她,是因为她能帮助自己网站排第一。恨她,也是因为她同样能帮助竞争对手排第一。怕它,更好理解了,万一有人用这个百度k站器,k掉我的网站呢?
百度谷歌k站器的底线:不作恶。工具是无辜的,使用的一切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使用指南:seo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怕k的输入对手的网址,不k的输入自己的网址。
理想:想k谁就k谁
绝对相信:能被k掉的网站,都不是百度谷歌眼中的好网站。
k掉对手的网站,会成为一种流行的seo手段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是总会有人用。流行的话,就会出现互相对k的奇观。如果所有的网站都被pk掉了,百度谷歌里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么这是不是对百度谷歌搜索技术一种巨大的讽刺和挑战呢?20110821
五 : 傅光明:勇敢者的游戏
致富经专题 zt.hao315.tv qyue
傅光明:勇敢者的游戏
禽流感疫情仍在中国蔓延,傅光明投资2亿人民币的肉鸡屠宰加工厂却并未因此放缓施工速度,他说:2006年6月你再来圣农公司时,这个设备世界最先进、厂房亚洲最大、现代化程度在中国最高的工厂将建成投产,到时候我们就是中国单个企业日屠宰量最高的企业,日宰杀30万只鸡,是圣农目前宰杀能力的3倍。
?? 傅光明说,此次禽流感疫情中肯德基最放心的供应商就是圣农。随着规模的扩大,未来肯德基餐厅里20%的鸡肉都将由圣农供应。
?? 禽流感对于圣农这样的禽类饲养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最大灾难!为什么傅光明的反应却如此平淡?
?? 傅光明并不是第一次面对禽流感,22年前的他在创业初期时就曾遭遇过鸡群全军覆灭的重创,不仅如此,他的创业合伙人(傅光明的两个弟弟)也因此知难而退与他分道扬镳。交了那次那笔昂贵的学费之后,傅光明一直都在改进完善鸡饲养方式与经营管理方法,此后禽流感再也没有威胁到他,反而让他在禽流感面前逆市而上、勇往直前。
?? 2004年春节过后,禽流感横扫东南亚,国内外30%的肉鸡饲养企业纷纷停产,圣农不仅没有减产,反而继续执行原已制订的扩大60%饲养规模的计划。禽流感过后,圣农产销量不仅没有受到禽流感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项指标反而大幅增长。
?? 此次禽流感再袭中国,傅光明更有把握圣农将安全度过。
?? 傅光明的勇气并非空穴来风,多年来的行业经验与周全缜密的分析是他对于今年禽流感疫情拥有如此十足把握的基础。
?? 他喜欢解读国家相关政策。中国是禽类消费大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仍在,国家不会消灭禽类,只会规范饲养。中央出台的防控禽流感政策中鼓励了科学饲养,中国禽类饲养终会逐步走向发达国家的模式。这就是圣农这样现代化禽类饲养企业的机会。
?? 他还分析说,禽流感疫情造成的禽类捕杀导致了相关后续力量无法及时补充,拥有资金的投资者会看到市场机会但担心风险太大而不敢贸然进入,没有资金的投资者却由于银行等信贷系统出于资金安全的顾虑而无法获得正常贷款,最终无法进入这个行业。
?? 而圣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是傅光明心中最有把握的因素。圣农位于福建北部南平市光泽县,人口密度低,全县仅3万人,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好,且是闽江源头。山好、水好、空气好才能保证养出好鸡。同时,光泽地处偏僻山区,十分封闭,没有高速公路,因此也杜绝了外来污染,而候鸟迁徙也从不到光泽。他十分自信地说。
?? 傅光明的信心还源于圣农十几年如一日的防患于未然工作,在没爆发禽流感疫情时,圣农早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这套机制让它与禽流感一直保持着绝缘。
?? 不相信风水、不相信命运的傅光明相信机遇,他认为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能否成功就在于你敢不敢抓、敢不敢冲,有没有勇气、有没有能力执行。
?? 我历来都是在市场低潮的时候拼命投资,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机遇。风险就像一条围巾,有的人被勒死,有的人则能以此取暖。他说。
?? 傅光明的勇气帮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上世纪80年代初养鸡的人很多,傅光明却看到种苗需求很大,人人养鸡他却培育种苗,结果人人亏本他挣钱;几年后,许多人不养鸡改行,傅光明却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鸡将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不惜血本,在1992年时贷款40万美元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当时一套国产设备只要40万人民币),这样才赢得1994年开始跟肯德基公司合作的机会,赢得了今天更大的事业舞台。
?? 当过7年兵后来又在光泽县武装部工作了4年的傅光明,身上散发着一股军人的气魄,他说自己这些年一路走来,每一次所谓的风险他都直面而上,而且每次都成功地跨越了,这些赢的经历让他越来越喜欢风险带来的挑战。也许在他的眼里,做企业就是一场勇敢者的游
致富经专题 zt.hao315.tv qyue
戏。
?? 访谈
?? 问:一些企业家近年来都在浮躁地进行着追逐高额利润的多元化,您却说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为什么您会22年来如此始终如一地钟情于鸡饲养这个行业?
?? 答:光泽这个地方十分偏僻,不适宜发展其它行业,但是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十分适宜发展农业加工业。我进入鸡饲养这个行业后从未亏过本,也没有想过是否要改做其它的行业。每个人一生中做好自己这一行、做深自己这一行就好了。
?? 问:不过您也做了相关产业,比如您建立了包装生产厂,盖起了三星级宾馆,不仅养鸡还养猪养鱼养鳖,甚至还做了类似肯德基的快餐品牌美其乐,这是不是和专一化不符? ?? 答:我进行项目投资有三个说法,离开鸡不做,没有人才不做,没有资金不做。圣农有包装生产厂,因为光泽这里没有企业和圣农配套,外地企业的质量又达不到圣农的标准。圣农做了三星级宾馆,因为光泽这里没有三星级宾馆,而圣农每天都会接待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等来圣农参观的客人,他们不能没有地方住。这都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我们才决定自己做的项目。
?? 圣农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与鸡紧密联系的相关多元化。你会看到圣农的一条养鸡链,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鸡来产生最大利润价值,变废为宝。
?? 所以,我们建立了废弃物处理厂,将鸡羽毛、鸡内脏做成高蛋白饲料,发展圣农养猪养鱼养鳖业;利用鸡粪建立了有机肥厂,仅这一项一年就创造6000万收入;我们还建立了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建立熟食厂也是将我们的鸡进行产品开发和延伸。
?? 至于你看到的美其乐,这也是利用我们的鸡进行的新尝试,现在在江西和福建一些地级市、县级市一共开张了16家店面,我不是希望做成肯德基,而是希望用洋快餐的形式切入快餐业,未来将它做成中式快餐品牌,在这个品牌下面将汇聚圣农的所有产品,主要是我未来将大力发展的有机种植业。这些都是正常的产业链延伸。
?? 问:由福建省私营企业的001号发展到肯德基的西南供应商,再到全国最核心供应商,圣农的规模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因素,除了勇气,您最大的体会还有什么?
?? 答:善于学习十分关键。学习并不局限在书本,除了鸡饲养专业书籍,我也看管理类书籍,但我更喜欢从各种机会中获得启发。
?? 比如和肯德基合作,学习了它代表的全世界的最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不能直接学习的,就从中寻受到启发的亮点。我在韩国看到了参鸡汤,成了我韩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因为参鸡汤可以做到标准化,它可以发展成为圣农未来中式快餐中的一项产品,我立即派人去韩国培训。我还听到了卢武铉谈韩国精神,这些我认为可以延伸到圣农企业文化。
?? 我还一向认为拜师不如访友,从每个人那里了解一点,再与企业结合,就成了我的优势。我很喜欢霍元甲的迷踪拳,吸收各派精华,但人家很难把你研究透,也打不败你。 ?? 其实,人的进取心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情。
??
本文标题:勇敢者的游戏-勇敢者的游戏——哈巴雪山登顶记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