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语文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

发布时间:2018-01-02 所属栏目: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一 : 语文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l、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1.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四)美痛渗透点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法引导

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景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帅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其不同

3.与以前学过的古文比较,体会寓情山水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作者介绍。

2.划分文章层次。

3.文白对译,并能分析重点句所含感情。

(二)整体把握

作者在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O五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胜,作者寄情山水,形诸笔墨,“永州八记”特为著称。本篇为“八记”三首,领起其余诸篇。篇中从“始得”二字看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叙事写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显现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学过程 

1.给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读。在流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纸片等物遮住课下的注释,根据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难以疏通的词句,再看注解或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完成书后练习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体会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的不同特点,完成书后练习二。

3.解决词、句文章整体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绘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写景的。

作者滴居永州,心怀惴傈,常年闲暇寻山访水写起,引出西山,点明游山水是为了寄情怀,不单是游赏。

第一节先写末得西山之前的游览。

他写西山之景,不是从描写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笔,而是写登上山向下鸟瞰和向远眺望,通过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与天地自然的契合神会从侧面烘托西山高峻,渺远“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铺陈描写,而是极写登高望远心旷神恰,乃至物我浑一之乐,从而使人以反面以见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忧。

第二节写西山的实游之乐。

文章开始作者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文本则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说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览活动是以游西山开始的,而且为领起,后面几篇游记做了铺垫。

(四)总结、扩展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凝练的文笔,精粹的语言,描写出西山之“怪特”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写一篇抒情散文。

(五)而置作业 

1.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2.抄写景的名句。

3.完成书后练习四,并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为监察御史里行(御史见习官),顺宗继位,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永州八记》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谭记》《钴()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谒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八记各自成篇,又连成一个整体。在八记中,首篇与末篇前后照应,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遭受迫害,远谪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愤慨心情。


探究活动

——“而”字的作用

“而”在两个词语之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而”字在本文出现了15次之多,意思不尽相同,请一一例举出来,并逐一加以解释。

参考:

施施而行(表修饰关系)

漫漫而游(表修饰关系)

披草而坐(表承接关系)

倾壶而醉(表承接关系)

卧而梦(表承接关系)

觉而起(表承接关系)

起而归(表承接关系)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表转折关系)

穷山之高而止(表承接关系)

攀援而登(表修饰关系)

箕踞而遨(表修饰关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表并列关系,理解为表转折关系也有道理)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表并列关系,理解为表转折关系也有道理)

自远而至(表修饰关系)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表转折关系)

二 : 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第16课《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测试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 基础 (56分)
1《始得西山宴游记》 是 的第一篇,作者是 代的 ,是 之一。(4分)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
施施( ) 更相( ) 戮人( ) 岈然( )
垤穴( )( ) 培塿( )( ) 榛莽( )( )
3 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穷: 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上
B极: 南极潇湘 意有有所极
C蹙: 攒蹙累积 而乡邻之生日蹙
D至: 自远而至 多助之至
E志: 不志其大 故为之文以志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增其旧制 B入则 无法家拂士
C梦亦同趣 D蝉则千转不穷
5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 腰白玉之环 B箕踞而遨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6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夫人之有一能
C岂他人之过哉 D不知日之入
7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B觉而起,起而归
C而犹不欲归
D野芳发而幽香
E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2分)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译句:
B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句: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句:
9 根据要求填空 (16分)
A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精神解脱,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语句是
, 。
B 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
C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要求各举一例。
排比:
比喻:
借代:
夸张:

二 阅读理解 (19分)
10 西山宴游让作者有“始得”之感,作者究竟有哪些获得?请用自己的语言说
明。 (5分)
答:


11 有同学认为本文“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中的“意”与欧阳修所谓的“醉翁之意”含义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自在悠闲之乐。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6分)
答:

12 本文作者描写的西山之景自有其精妙传神之处,请结合其它写山的古诗文名句加以比较赏析。必须写出其它古诗文中写山的名句 。(8分)
答:

三 作文 (20分)
写一篇短文,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份练习卷,并对他们的文言文复习提出若干建议。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一 基础
1略 2略 3 A和B 4 A 5 D 6 C 7 B和D 8略 9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上高山,入深林/斫榛
莽,焚茅茷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萦青缭白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饪
席之下/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二 阅读理解(仅供参考)
10 从观赏景物方面而言,作者欣赏领略了西山高峻特立;从精神收获而言,作
者为西山高峻特立的形象所慑服,与万物合一,对人生的荣辱得失看得通达起来,因朝廷的罪责的恐惧也一扫而空。
11本文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而
欧氏的“意”则是浑然忘却被贬的痛苦,尽情享受山水之乐,享受与民同乐。
12本文写西山从三个方面写其特立。数州的土地都在衽席之下,由俯视写视野之广,突出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写眼底所见,由远视以对比手法写西 山的高峻;描写青山白水与天相接,由环视所见强调西山的高耸形象。可参考比较的古诗文有《望岳》、《三峡》等。

三 作文
必须介绍本卷的结构——“基础”、“阅读理解”和“作文”三部分。介绍清楚各部分考查的重点及分值。建议须从本试卷引申而出,即谈试卷对我们目前复习文言文的启示,不可泛泛而谈,所提建议只要抓住试题特点,切合文言文复习的实际即可得分。

三 : 始得西山宴游记 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始得西山宴游记》,完成18-21题(共10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始得西山宴游记 阅读答案】始得西山宴游记 阅读答案。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阅读答案】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 阅读答案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是岁,元和四年也。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施施而行 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

B.漫漫而游 漫漫:远远地。

C.箕踞而遨 箕踞: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

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特立:独特卓立。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余为僇人 故为之文以志

B.醉则更相枕以卧 故为之文以志

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不与培塿为类

D.游于是乎始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B.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表现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构成对比。

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答案

18.B

(漫漫:随意地,没有目的地)

19.C

(A成为/写 B而/来 C和 D表停顿/词尾)

20.A

21.醒来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返回。我原以为凡是永州稍有特异之态的山水,都已为我享有了,但还不曾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4分)

本文标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语文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635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