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口腔疾病有哪些-口苦的原因有哪些 警惕口苦预示五种疾病

发布时间:2017-12-28 所属栏目:牙齿疾病有哪些种类

一 : 口苦的原因有哪些 警惕口苦预示五种疾病

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嘴里是没有任何异味儿的,只是在夜间醒来或晨起后片刻会有轻微的口苦或酸涩感,而一旦患病,不少人就会出现味觉异常,其中以口苦最为多见,口苦多是胆囊功能差的表现,以胆囊炎、胆石症多见。有些胃动力差、食道炎症的人也可出现胆汁反流至胃引起口苦。

。www.61k.com。

口苦 口苦的原因有哪些 警惕口苦预示五种疾病

一、口苦的原因有多种

中医认为口苦是内热或外感风寒化热进入胆经的表现,具体原因多见于以下情况:

第一,胆经内有郁热或肝热移于胆,胆气上逆引起的。肝胆湿热引起口苦,很可能是因为肝、胆部位存有炎症,特别是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由于胆囊功能差,胆汁的疏泄不正常,从而产生口苦感。肝胆有病变的人除了有口苦感外,还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等表现。

第二,外感风寒邪气化热进入少阳胆经,常引起口苦等症状。《伤寒论》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即是。

第三,心火引起的口苦。这类口苦由于焦虑烦躁、着急上火,或经常熬夜引起消化不良、胆汁排泄不畅所致,常伴有面红耳赤、头痛、目赤、小便色黄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性口苦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些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在经常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等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口苦。

第四,饮食不节或饱食后缺乏必要的运动,也可引起口苦。这是由于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湿热,以致口中发苦、吐苦水,并常伴有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表现。

第五,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病人经常有口苦感觉,应提高警惕。生活习惯不规律、睡眠不足的人,晨起时常有口苦感觉。打呼噜特别严重、张口睡觉也容易引起口苦。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口腔发炎的人可能因为局部疾病,如牙龈炎等口腔内疾病直接造成口苦。

二、口苦的诊治

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感觉口苦,不必过于担心,可能会自然消失。但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就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有没有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如无明显内脏疾病,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调性口苦,可在医生处方下,服用中药汤药或中成药。

1.外感风初入少阳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恶心。

治法:发散病邪,成药可用小柴胡散加银翘解毒丸。

2.肝郁化热

主证: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黄。

治法:清泄肝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

3.心火上炎

主证:心烦、焦虑、紧张、失眠、面红目赤、小便短赤。

治法:清泄肝心火,成药可用黄连上清丸。也可用黄芩3克、栀子3克、白薇3克、淡竹叶3克水煎代茶。

4.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苦

主证:胃胀腹胀、口臭口苦、舌苔黄腻、便秘或大便黏滞不爽。

治法:消食导滞,成药可用大山楂丸;重者可用枳实导滞丸1~2 次,2 次之间间隔8小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忌油腻与辛辣食物,放松心情,保证睡眠充足。

5.疏肝理气

自前正中线剑突下(心窝),沿肋弓下缘擦至腋中线,以掌快速推擦两侧胁肋部,然后点按位于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的肝经期门穴,反复操作大约3分钟。可起到疏肝理气、解郁利胆的作用,对肝胆炎症与郁闷不舒有良好效果。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请关注比比读小说网微信公众号

二 : 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口腔涎腺有哪些

唾液腺,人或脊椎动物口腔内分泌唾液的腺体。

(www.61k.com]腺_唾液腺 -唾液腺

口腔内有大、小2种唾液腺salivary glands。

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口腔涎腺有哪些_腺
唾液腺

小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

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图:唾液腺(右)),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

腮腺parotidgland:最大,略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的后部特别肥厚,深入到下颌后窝内。由腺的前端靠近上缘处发出腮腺管,在距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经咬肌表面前行,绕过咬肌前缘转向深部,穿过颊肌开口于颊部粘膜,开口处形成1个粘膜乳头,恰和上颌第二磨牙相对。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略呈卵圆形,位于下颌下三角内,下颌骨体和舌骨舌肌之间。由腺的内面发出下颌下腺管,沿口底粘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肉阜。

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最小,细长而略扁。位于口底粘膜深面。其排泄管有大小2种小管约有5-15条,直接开口于口底粘膜;大管另一条常与下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于吞咽和说话。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腺_唾液腺 -口腔涎腺有哪些

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三对大涎腺和分布在口腔粘膜的众多小涎腺,各有导管通向口腔,排出涎液。腮腺是大涎腺中最大的一对,重约15~30克,为纯浆液腺质软,色黄,位于颜面两侧,颧弓之下,外

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口腔涎腺有哪些_腺
唾液腺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方,大部分位于下颌后窝内。腮腺外形不规则,大致呈楔形,底呈三角形向外,尖向前内,可分为浅、深二叶。浅叶较大,位于咬肌后部的表面,深叶位于下颌支后内侧,突入下颌后窝内。肋腺外面有腮腺鞘,覆盖腮腺浅表的部分特别致密,腮腺深面的部分较薄弱。腮腺导管从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约 1.5cm处穿出腮腺鞘膜。管长约5~7cm,管壁较厚,管径约2~3mm,导管横过咬肌外侧面后,在咬肌前缘呈直角急转向内,最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开口处形成1个乳头。颌下腺是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重约10~15g,呈扁椭圆形。位于两侧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与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颌下腺外部由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鞘包裹。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约5cm左右,从腺体深部发出,自后下斜向前上行走,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处。导管开口较大,易受损伤。舌下腺是三对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对,属粘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重约3~4g,形态扁平,由多数小腺体组成,位于口底粘膜舌下皱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上方。舌下腺的输出管有大、小2种。舌下腺小管为8~20条短而细的小管,多数各自在舌下皱襞处开口于口腔,部分导管通向颌下腺导管。舌下腺大管循颌下腺导 管外侧,与颌下腺导管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小涎腺位于口腔粘膜和粘膜下层,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有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舌腭腺等,唇、颊、磨牙后区、腭、舌等处是小涎腺的主要分布部位,因此,这些部位也是粘液囊肿和涎腺肿瘤的好发部位。正常情况下,唾液一天的分泌量约为1~1.5L,唾液不仅对消化有很大作用,还与味觉、语言、吞咽等功能及口腔卫生、保护粘膜和龋病预防有密切关系。

腺_唾液腺 -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它们的导管开口于口腔。

(一)唾液腺的一般结构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唾液腺-口腔涎腺有哪些_腺

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被膜较薄,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

1.腺泡 腺泡(alveoli)呈泡状或管泡状,由单层立方或锥形腺细胞组成,为腺的分泌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以及部分导管上皮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细胞扁平,有突起,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微丝。肌上皮细胞的收缩有助于腺泡分泌物排出。腺泡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3种类型(图13-1)。

图13-1 唾液腺腺泡与导管结构模式图

(1)浆液性腺泡(serous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染色较深。基部胞质嗜碱性较强,电镜下可见此处有较多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核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嗜伊红的分泌颗粒(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浆液性腺泡分泌物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mucousalveolus):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分泌颗粒不能显示。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底部。电镜下则可见顶部胞质内有粗大的分泌颗粒(粘原颗粒,mucinogen granule)。粘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粘稠,主要为粘液(糖蛋白)。

(3)混合性腺泡(mixed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形式是,腺泡主要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或附于腺泡的末端,在切片中呈半月形排列,故称半月(demilune)。半月的分泌物可经粘液性细胞间的小管释入腺泡腔内。

2.导管 导管是反复分支的上皮性管道,是腺的排泄部,末端与腺泡相连。唾液腺导管可分为以下几段(图13-1)。

(1)闰管(intercalated duct):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2)纹状管(striatedduct):或称分泌管(secretoryduct),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相,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居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此种结构使细胞基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液间进行水和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Na+,将k+排入管腔,并可重吸收或排出水,故可调节唾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唾液量。

(3)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 叶间导管逐级汇合并增粗,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导管近口腔开口处渐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上皮相连续。

腺_唾液腺 -3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 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颌下腺 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图13-2)。

图13-2 下颌下腺

3.舌下腺 为混合腺,以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为主,半月较多,无闰管,纹状管也较短。分泌物以粘液为主。

(三)唾液

唾液的70%由下颌下腺分泌,25%由腮腺分泌,5%由舌下腺分泌。唾液中的水和粘液起润滑口腔作用,唾液淀粉酶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唾液腺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IgA与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IgA,随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作用。

(四)下颌下腺分泌的生物活性多肽

近20年来,陆续从鼠等动物及人的下颌下腺发现或分离撮出近三十种生物活性多肽,有的已被提纯,其分子结构也已清楚。这些多肽物质或直接分泌入血,或随唾液进入消化道再由胃肠吸收入血,对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多肽的不同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可将它们分为4大类:①促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生长刺激因子(EGSF)、红细胞生成素(EPO)、骨髓克隆刺激因子(CSF)等。②内环境稳定因子,如肾素(renin)、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k)、生长抑素、胰岛素和高血糖素样物质等。③消化酶,如淀粉酶、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等。④细胞内调节因子,如酯肽酶等。有的多肽物质已制成商品试剂,如从小鼠下颌下腺提纯的EGF和NGF广泛用于实验研究。

小鼠和大鼠出生后随着性发育成熟,下颌下腺纹状管逐渐增粗、增长和弯曲,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出现许多分泌颗粒。由导管上皮演变成的这种分泌细胞,称为颗粒曲管细胞(granular convolutedtubulecell,GCT细胞)(图13-3)。现已证实,鼠和其他一些啮齿动物下颌下腺分泌的多种生物活性多肽,主要定位于GCT细胞的分泌颗粒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下颌下腺无GCT细胞,多肽可能由纹状管或其他导管的上皮细胞产生。

小鼠下颌下腺GCT细胞的发育分化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雄鼠至性成熟时(生后60天)GCT发育快,小管长而弯曲,分支多,雌鼠的GCT则相对发育较差。雄鼠GCT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及产生的多肽也较雌鼠的多。若将新生雄鼠阉割,或给雌鼠以雄激素,GCT细胞的性差则消失,表明小鼠下颌下腺GCT细胞的发育是依赖雄激素的。此外,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GCT的发育与分化也有促进作用。

涎腺(Salivary Gland )

口腔的大涎腺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图1-22)。小的粘液腺很多,分布在唇、颊、舌、腭等粘膜内。正常唾液为无色无味的清亮液体,pH 值为中性或略偏碱性。成人每天24小时的部分泌量为1000-1500毫升。

腮腺(Parotid Gland):位于耳下区,是涎腺中最大的一对,在面神经干及其分支从其中穿过。腺体外有致密的腮腺包膜,腺体内亦有许多隔膜,将腺体外分隔成若干小叶。从腮腺前缘发出腮腺导管。导管向前行越过咬肌表面,在咬肌前缘转入口腔,开口在上颌第一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颌下腺(Submaxillary Gland):体积小于腮腺,位于颌下三角,腺体主要在下颌舌骨肌下方,部分从该肌后缘转向其上方,并发出颌下腺导管,在口底粘膜下向前行走,开口于舌系带基部的两侧。导管在行程中还接受部分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下腺(Subling Gland):为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对,位于舌系带两边的口腔粘膜与下颌。

三 : 哪些疾病不宜用热敷?

哪些疾病不宜用热敷?

哪些不宜用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缓解疼痛,使炎症得到控制或消散,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及组织修复。

适用症状:

慢性炎症及痛症(患处没有发红或发热的症状),例如:慢性腰颈痛、慢性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等。

但是,使用热敷时,一定要掌握禁忌症,否则不但疾病难以康复,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1、急性腹部疾患,比如说急性腹痛,尚未明确诊断前不宜用热敷。热敷虽能减轻腹痛,但易掩盖病情真相而贻误诊断和治疗。

2、面部危险三角区有感染化脓时不可热敷。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因该处血管丰富又无瓣膜,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能使血管扩张,导致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使炎症扩散,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出血者禁用热敷。因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脏器的血流量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加重出血。

4、软组织挫伤、扭伤或砸伤初期(前两天)不可用热敷。因热敷可促进血循环,增加皮下出血、水肿,加重疼痛。

5、皮肤湿疹、过敏性皮炎处,不应使用热敷。因热敷后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会使细菌繁殖和分泌物增多,甚至增加渗出,而加重病情。

6、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 ,不能自理者(例如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者) ,都不宜使用。(yuan_t)

四 : 口腔基础知识:可以引起牙痛的疾病有哪些?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由许多疾病引起,如龋齿、急性牙周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牙周炎、牙本质过敏、牙齿折裂等。

  龋齿可以引起牙痛,表现为牙体有龋洞,早期多无自觉疼痛,如遇酸、甜、冷、热刺激或食物嵌塞入龋洞时而感牙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多可停止。

  急性牙髓炎也可以引起牙痛,表现为牙齿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冷、热刺激及夜间平卧时疼痛加重,病人不能明确指出患牙的部位,可查到深龋洞、深牙周袋或非龋性牙体疾病,患牙冷热测验引起剧烈的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较长时间。开髓术后,疼痛即可缓解。

  慢性牙髓炎患者有长时间遇冷、热刺激痛,进食痛或定时的自发性钝痛,多数可定位。

  急性根尖周炎也可以引起牙痛,表现为牙齿呈持续性跳痛,牙位明确,患牙有伸长感或浮起感,不能咀嚼食物。检查患牙叩痛剧烈,局部牙龈红肿、压痛。

  牙周炎也可以引起牙痛,表现为牙齿持续性钝痛,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甚者牙齿松动,牙龈萎缩。

  牙本质过敏也可以引起牙痛,患牙牙齿表面多有磨耗,牙釉质破坏,或牙龈萎缩,牙颈部暴露,致使牙本质外露,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

  另外,可以诱发和伴发牙痛的疾病还有三叉神经痛、颌骨骨髓炎、干槽症、智齿冠周炎、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颌骨恶性肿瘤、牙龈恶性肿瘤、颌骨含牙囊肿、埋伏牙压迫牙根吸收、上呼吸道感染、缺血性心脏病、白血病、癔病、神经衰弱等。

本文标题:口腔疾病有哪些-口苦的原因有哪些 警惕口苦预示五种疾病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41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