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消费者需求日益碎片化-为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日本亚马逊接受银联卡消费

发布时间:2018-01-24 所属栏目:日本亚马逊 中国

一 : 为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日本亚马逊接受银联卡消费

  为加大力度招揽中国消费者,日本亚马逊网站将开始接受银联卡消费。

  发卡量超过60亿张的中国银联已经是维萨公司、万事达以及其他发卡商的主要竞争对手,并成为了全球零售行业吸引中国游客和消费者的重要方式。亚马逊称,日本亚马逊网站将从周三起全面接受银联卡消费。

  日本亚马逊建立于2000年,为应对消费者对日本书籍、音乐、化妆品和婴幼用品等方方面面商品需求的升温,这家购物网站于去年推出了简体中文版服务。日本亚马逊社长Jasper Cheung表示,来自中国内地的网上用户数量自2016年初以来增长了四倍。2016年亚马逊在日本的营收增长了31%,达到108亿美元。  

Jasper Cheung 

  Jasper Cheung  Cheung表示,公司将继续增加可供出口海外的商品选项,最畅销的商品类别是书籍、美容保健、婴幼产品和厨房家电。

  日本亚马逊正致力于满足亚洲消费者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需求,同时也在降低面向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台湾和韩国的运费。日本经济产业省称,到2019年,中国对日本的电子商务需求预计将增长近两倍,达到2.34万亿日元(225亿美元)。

  中国游客在赴日旅游期间往往会大量购买日本产品。去年中国赴日本游客数量增长28%,达到640万人次。

二 : 抄袭者利益驱动而非需求 你的idea别人是抄不走

 

stealidea-pano_17773

 

  上周,PickRide反抄袭的事情闹得挺厉害。虽然我试用了PickRide的产品后,觉得做得很烂,但还是支持PickRide创始人谴责抄袭者、追求自己权益的行为。但今天我们不去讨论这件事情确实如此还是另有说法,只是说说我对抄袭的看法。

  抄袭在任何地方都有,包括互联网。从苹果抄袭施乐、微软抄袭苹果,再到现在中国互联网最为人诟病的一个话题,抄袭已经成为了西方人对大陆互联网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而这尤其拜一帮互联网大佬所赐,比如靠抄袭起家的腾讯,不仅让中国人看到了抄袭也能成功,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抄袭史的序幕。

  而在以前,抄袭确实是成功率蛮高的一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网络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信息闭塞,不同国家的用户习惯差异严重、用户本地化明显,而且以前互联网用户还都在早期阶段,所以一个好用的产品很快就能获得用户,不管他是不是抄袭的。

  但现在,网络的高速发展,各个国家都日趋开放,很多产品一开始就面对全球用户,上面提到的所有差距都在不断减小,用户的认知水平和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如果一个产品是抄袭的话,绝大部分用户不会去用一个差不多的产品的。这样抄袭也就没有了意义,抄袭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高。

  其实细分起来,抄袭有三种。

  第一种是直接竞争抄袭,就是在同一个市场中,产品的基本逻辑都是一样的,只是UI颜色等一些细节不一样。这类抄袭基本上就是必死无疑,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傻到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这类抄袭中有成功的,那原因只有一种:不正当竞争。比如当年的微软用IE捆绑打败网景,就属于这一类,腾讯系的一系列产品也都是如此。

  但现在,即使是通过不正当竞争,也很难成功了。比如前一段时间Facebook打着黑客精神的名义抄袭SnapChat做出来的Poke,虽然上线当天Poke冲到了免费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但很快第四天便落到了34名,而SnapChat重新回到了排行榜前三的位置。

  第二种是在不同市场中,由于用户使用的语言、文化习惯等不同,催生的一种本地化抄袭,这类产品是最常见的一种抄袭。欧洲Samwer三兄弟的抄袭工厂就是这么干的,中国的Tumblr抄袭者、Path抄袭者等大量产品都是这种抄袭模式。其实这种抄袭看起来容易,实际上要想成功要比本土创新者更加困难,抄袭者不仅要完全理解原产品的逻辑,同时还要了解本土市场并做好足够本土化的改进,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别想成功。在这类抄袭产品中,虽然死伤众多,但也有几个比较成功的的,比如抄袭Pinterest的美丽说、蘑菇街,比如抄袭Whatsapp、LINE和Talkbox的微信,比如抄袭Groupon的美团等。

  第三种抄袭是由于政策或限制条件原因,比如中国特有的局域网,也催生了大量的抄袭产品,像抄袭Facebook的校内网(人人前身)、抄袭Twitter的饭否和新浪微博、抄袭YouTube的优酷等都是这类抄袭。还有一种是政策限制问题,比如Square涉及金融环境,其市场只在美国,而欧洲的iZettle由当地的金融资源,便成了欧洲的Square,国内也有很多如钱方、盒子支付类似的产品。后者在全球互联网抄袭中并不多,因为是政策问题,产品模式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所以成不成功和抄袭的关系不是很大。

  创新型的创业公司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个,成功的也只有那百分之几,而抄袭的产品成功的可能性更小。从那百分之几里面开始抄袭,不仅意味着成功的可能性更小(因为那百分之几也有可能是因为幸运而已),同时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因为抄的人很多),以及本土化的问题和用户习惯问题。而且随着用户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大家也会越来越认可创新型的产品。

  不管是哪种创业,成功的几率都会很小,但抄袭的产品往往会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抄袭后遗症。由于前面有成功案例可循,所以抄袭的产品刚开始可能会很快火起来,资本、用户都会不断的涌入,但这造成了一个假象:就是现在的火热往往是原产品的光环效应产生的,但接下来该怎么走抄袭者并不清楚,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刚开始很火,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产品越做越烂(人人网),甚至这时候仍然是别人出一个你抄一个,不精心运营产品,置用户需求而不顾,同时也想不清楚有哪些商业模式。到最后用户抛弃、资本退出,倒霉的还是创业者自己。

  很多抄袭者,看见别人加什么他就他加什么,比如有人在照片上加声音,抄袭者也在产品里加个声音功能。我个人是很鄙夷这种行为的,这说明抄袭者他不知道在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他不知道用户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还是按照中国人喜欢的大而全的去做一件东西。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不是这样,用户需要简单、直接、满足直接需求的产品,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加上一大堆,结果都不知道用什么。(当然由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层次分类太多,教育水平低的用户确实喜欢大而全、花里胡哨的东西)

  还要一个问题,抄袭的产品在现在这个人人上网,人人传播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没有优势。你的东西是抄人家的,用户讨厌你、媒体讨厌你,这样你自然就没有了优势。原来可能使用产品还比较封闭,大家接触不了太多的信息,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如此之广已经让抄袭者无处遁形了。

  而且从另一角度讲,抄袭对创业者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欧洲臭名昭著的Samwer三兄弟,专门复制美国的创业公司,然后通过各种包装把抄袭的产品炒到资本的最高点,然后卖出去。而那些做产品的创业者,实际上没有获得多少利益,反而落了一身黑。

  最后,我不否认现在还有很多产品可以成功通过抄袭来获得用户,但我文章从前到后都是有时间概念的。抄袭者现在过得很好,但网民教育水平、信息传播速度、传播广度、媒体的价值观越来越正确、整个市场越来越透明,所有阴暗角落的行为都会被曝光。所以奉劝那些以抄袭为生的伪创业者、投资人,不要去做这种蠢事,现在这么干感觉很爽,但过几年之后就过不下去了,你们不还指望着过几年才能收钱么?!

  你的idea ,别人是抄不走,因为抄袭者不懂得开发这款产品背后的逻辑和满足了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创业者是需求驱动,而抄袭者只是利益驱动,后者很难理解产品的灵魂是什么。而如果别人抄袭,还成功了,那可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抄袭者也有类似想法,而且比第一个做出来的想的更成熟,也更懂得如何实现这个想法。

  配图来自Inc

三 : 外媒称未来数字媒体将碎片化和松散化 需广撒网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4月16日消息,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gaOM作者马修•英格朗(Mathew Ingram)最近撰文指出,与传统媒体只专注于做一两件事不同,现代的数字媒体将呈碎片化和松散化趋势。因此要想不被淘汰,媒体应该多头出击,广撒渔网,将赌注尽可能多的押在小项目上。

全文概要如下:

由于印刷广告数量的急剧下降,传统媒体营收也随之大幅减少。尽管收费墙变得越来越流行,但看起来媒体公司都希望找到止住这种颓势的单一办法。但媒体行业分析师肯•多科特(Ken Doctor)最近指出,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媒体实体是那些在不同地方下小赌注的公司。媒体行业中传统公司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他们几十年来就只擅长于做一件事情,但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这样,这些公司也没有实验和创新的DNA。

多科特表示,在多年来希望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崛起不会摧毁整个行业后,现在他们又把希望寄托在数字广告营收增长会无缘无故停止且传统媒体可以减少与它的差距上,但印刷媒体高管最终开始认识到这两种希望都是枉然的。

尽可能快地获取数字营收

媒体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报纸“数字至上”的主要鼓吹者约翰•巴顿(John Paton)表示,如果碰到数字营收无法弥补印刷媒体损失的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快地获取这些数字营收。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多的从不同的来源进行积累(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成本的做法来止血)。多科特在文章中指出,德国多媒体公司dpa-infocom常务董事麦诺夫•艾勒尔斯(Meinolf Ellers)在最近的会议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我们都看到了,报纸出版商或新闻机构正在遭到侵蚀,失去力量。我们的市场份额丢失的越多,就越接近生命周期的终点。我们就更越是要打造细小的、碎片化的产品,不是一个接一个,而是同时进行。这就是发展策略。”

这让我想起大卫•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说过的话,他就职于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及社会中心,也是《破茧而出》的作者之一。温伯格将网络描述为:“小块松散的组合”。网络允许个人和小团体或实体拥有和传统媒体一样的能力,在有些案例中他们的能力还要大于已经存在的传统媒体。得益于网络的“分配民主化”,进入和发现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

过去几年来我们已经见证了这些现象对于媒体行业的影响,例如《赫芬顿邮报》网站、TMZ和Politico等“数字至上”实体的崛起,还有个人媒体来源的崛起,他们运用社交工具就能获得与媒体实体相同的能力。

除了收费墙,读者还会为了什么付钱?

在讨论媒体机构如何广撒渔网,而不是专注于只做一两件大事这个问题上,多科特谈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内包”,使用印刷媒体和分销网络向需要这些技能的人提供服务;在传统新闻印刷平台之外,还可以提供营销服务。

但让我感兴趣的事情在于,利用其它办法来代替围绕内容的生硬收费墙:用方法激励会员,将打包内容的新功能或方式或体验提供给读者。因此,举例来说,现场活动或电子书就是不同的打包内容,即便网上已经有免费的内容出现,这部分的利润依然很高。

不幸的是,许多传统媒体公司就是没有快速实验或快速更新或原型化的文化,换句话说,它们缺乏初创公司的文化。《纽约时报》等报纸拥有研究实验室,《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尝试过Trove推荐引擎等新功能或Facebook社交阅读器。但这些东西仍然是事后产生的想法或只是副产品,而不是多头出击的整体方案。现实中那些最为努力的公司不是原生的数字媒体,就是就是死到临头的媒体。

四 : Android不会因碎片化而消亡

Android不会因碎片化而消亡

碎片化是Android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但碎片化并不意味着Android就要失败或消失,相反,我相信Android将长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我也相信,Google已经对Android失去控制,并且重新掌控Android的机会为零。

Android不是Google,Google也并非Android,Android已开始独立于Google。Techcrunch 编辑Jon Evans在一篇博文中 说Android设备的碎片化对开发商来说,问题不大,真正的问题在于平台的碎片化,碎片化包括五大轴,但他只指出了Android的两大轴,即设备与平台,其它三大轴包括用户界面,市场,服务。

一个移动平台,不同程度的碎片化将会随着这几大点而存在,苹果的iOS平台之所以不会存在碎片化,因为苹果坚持将iTunes作为唯一发布市场,在用户界面碎片化之所以相对较小,是因为苹果一直都非常重视UI的一致性,而硬件市场中的一些碎片化则是因为不同的iPhone版本有不同的硬件配置。

而Android的碎片化,从任何一个轴心来看,都非常严重,不管施密特如何粉饰,问题都存在,并且由于移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碎片化会成倍增加。移动生态系统高度复杂,相关方包括开发商,用户,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OS提供商,对市场中任何一方来讲,碎片化都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关于碎片化的任何评论都需要包括所有参与方及所有轴,并且在哪个方面会有哪些具体影响,Jon的文章只包括开发商,但并不是所有有关方想法都一致,对于各方自己产生的价值和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自己也会差别化,OS提供商尤其在乎这一点。

我们这里谈论的是多方市场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的复杂性,OS提供商现在有苹果及Google主导,微软是第三个,当然还包括其它OS商,但完全可忽视。

现在其他智能设备生产商有两个选择,Android还是Windows Phone 7(因为苹果从软件到硬件,都自己掌控),微软策略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想缩小碎片化),在不生产硬件的设备下,想对硬件高度控制,很开心微软采用这种策略,这似乎也是他们唯一的策略,但这种策略也会在微软极设备制造商或运营商之间产生碎片化,因为策略与设备制造商利益相反,不能给予设备制造商自由。

另一方面,Google给设备制造商们他们想要的东西,非常灵活,这种模式就像给开发商吸食可卡因,比如三星和Android,他们已经沉迷于Android,在他们看来Android为他们带来了很多选择,很多设计自由。

而运营商则鼓励设备制造商生产各种各样的设备,他们需要和竞争者不一样,他们控制者用于广告的营销资金。

Google也在对修复Android碎片化作出努力,但Google的策略根本不管用,因为市场上任何一方都没有帮助Google的动机,除了消费者,但消费者什么也不能做,无能为力,再加上Android本来就已经如此碎片化,且在市场上如此成功(就Android设备数量来说)。

在各方利益的牵扯下,给了各方高度自由与灵活性的Android,不会因为碎片化而消亡。

Via CK

(annie 供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本文标题:消费者需求日益碎片化-为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日本亚马逊接受银联卡消费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084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