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发布时间:2018-01-16 所属栏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 :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2001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九五”回顾
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九五”期间,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4%。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工业进一步向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集中,工业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农业开始走上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奠定。上海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建立“五个机制”,推进“五个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46.5%。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私营经济等加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
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经济市场化步伐继续加快。上海全面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市场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证券、外汇、期货、技术产权、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大市场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2%。顺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
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717亿美元。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批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落户申城,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突破300亿美元。到2000年底各地在沪企业已达1.5万家,上海在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到4200个。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形成。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上海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大胆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还清了历史欠帐。集中力量建成了信息港“1520”工程、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沪宁与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对外交通通信设施。初步形成由“申”字形高架道路、“十字加半环”轨道交通和“三横三纵”地面骨干道路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如期完成原定“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苏州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891公顷。环保绿化投入逐年加大,生态环境逐年改善,2000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接近3%。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在改革中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上海加快推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依托市场机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科教兴市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初步建立了科技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新机制,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教育资源得
到优化调整,教育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200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171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565元,市区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19%,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平方米。
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上海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方便生活、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几年来,全市各街道(镇)通过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安置了30多万下岗待业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达到2000多个,创建了57个市级文明社区及一大批市、区级文明小区。
二、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上海人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发展为目标、稳定为前提,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坚持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二是坚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三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建设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五是坚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坚持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七是坚持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重大事情让广大市民知情、理解、支持、参与,充分 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八是坚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研发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仍很繁重,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手段尚待逐步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十五”期间,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发展目标
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上海“十五”期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加快发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促进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实现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的共同发展。
——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
——继续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框架,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是: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成为国内外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城市。“十五”期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00元左右。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2:43.8:55。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2005年本市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预计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达到10000亿元。到2005年,预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7100元。
——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国际性经济中心的集聚扩散功能,力争成为国内外商业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的城市。到2005年,股票、外汇、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交易额占全国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入驻上海的国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营运中心总数进一步增加,成为全国的资本运作中心和资金营运中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大幅增加。预计2005年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00亿美元,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左右,国际互联网普及率50%左右,邮电业务总量350亿元。
——综合发展环境。强化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力争成为国内外适宜发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十五”期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到2005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350万左右,常住人口1600万左右。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安全度继续提高。到200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基础网络框架,初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7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30%。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20平方米。国内外来沪科技和管理人才、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大幅度增加。
——综合创新能力。加快面向市场的科技教育发展,着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达到25%,技术交易额达到200亿元。每十万人年专利授权数达到6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有明显提高。
——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力争走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基本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职责对称、自我约束的政府分层管理机制。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市、区县和乡镇(街道)政府基本实现网上政务。到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争文明城区达到1/3,市级文明小区达到2/3,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市民综合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到2005年,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左右,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中青年的外语普及程度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市区居民年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市民思想道德水平有新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现“十五”发展的目标,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加速趋势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机遇,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提高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清理、调整和完善地方性经济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东新区要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在参与国际大都市的合作竞争中,提高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能力。
——加速推进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以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加快提高信息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动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类社会机构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使上海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外资和国内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重组国有企业,构建国有资产进退联动与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渗透、共同发展的机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的大市场体系。
——努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市的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行政性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决策制度。强化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和制度约束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综合执法,推进依法管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经济发展
深化“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全球著名品牌企业,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强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强化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要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立足产业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支柱产业,努力扩大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产品与技术的出口,强化金融、商贸对外辐射能力。到2005年,预计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0%。
信息业。以加快城市信息化为契机,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在软件设计、芯片制造等领域确立国内领先地位,力争信息产业技术水平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加快引进和建设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芯片设计、封装等前后道配套项目。加快发展数字音视频产品,推动通信、光电子、元器件等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升级换代。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业软件开发机制,重点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和系统集成,积极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软件。逐步降低进入门槛,有序对外开放信息服务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行网上政务、建设信息化社区等,加快发展电信增值、网络应用、咨询设计等信息服务业。
金融业。把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5%左右,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着力推进金融资源的重组整合,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积极稳妥发展中外合资金融保险机构,引进和发展货币经纪公司。推动在金融分业管理框架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融通。在积极配合国家加强证券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证券、期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快发展各种基金,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来沪设立机构,促进证券经纪、咨询、评估、投资等金融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和扩大多元投资的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业务和拓展再保险业务,培育保险中介机构。进一步规范发展信托、租赁、基金、财务、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适应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商业业态和经营形式。商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8%,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9.5%,2005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鼓励发展连锁商业等新业态,加快改造传统商业,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加快组建国内营销网络,输出上海商业的优势业态、品牌和管理。发展大众化、特色化餐饮业。进一步调整商业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商业专业特色街经营功能,优化各类专业市场的布局,形成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郊区城镇商业分层搭配、相互衔接的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促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创新,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大力推动多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发挥上海的口岸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扩大重要资源的多元化进口。
汽车制造业。抓住国家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高水平地建设汽车产业基地。汽车工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5%,2005年汽车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继续实施以乘用车为主导产品、轿车为重点产品的发展战略,发展品牌轿车系列产品,加快开发实用型家用轿车,有选择地发展客车和货车。引进、消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重点增强设计和部分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能力。加快零部件生产体系的整合,推动零部件生产的通用化、规模化,扩大国内外零部件的市场采购和合作生产,鼓励扩大零部件及汽车出口。同时,加快培育汽车展示、贸易等综合性汽车服务业,加快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
成套设备制造业。利用国家扶持发展装备类工业的产业政策,发挥上海合成组装、综合配套与开发营销的优势,加快成套设备制造业升级。成套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2005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要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成套设计、培训、技术服务和维修的综合能力。重点发展大型和超大型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及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实时优化控制系统集成制造等行业,大力培育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新兴制造业,加大信息产业装备和生产线的研制开发力度,使上海逐步具备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和生产线的能力。
房地产业。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规范健全内外销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房地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促进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联动发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促进房地产开发、交易、物业管理以及房地产金融的共同发展。预计新建商品住宅6000万平方米以上,在内外环线之间续建和新建20个大型居住区。加快建立“政府扶持、有偿改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旧区改造新机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旧里以下住房的拆除和不成套独用住房的成套改造,保护和修缮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街坊。在健全法规、强化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着力推动技术、管理和机制创新,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重点攻克药物新制剂的关键技术,逐步完善新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品,每年创制1-2个一、二类新药,力争2-3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开发天然资源药物(中药),组建中药标准化研究基地和天然资源药物(中药)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科研攻关,引进专利和技术,扩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特种有机材料、特种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重点开发电子信息材料、光电材料、超导材料、高纯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优异结构材料等新材料。
环境保护产业。适应市场需求持续加快增长的势头,充分利用上海的配套优势和科技基础,发展现代环保产业。要重点支持发展环保装备、仪器和材料制造,鼓励开发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支持发展环保工程设计与承包、环保科研开发等。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和高速公路、铁路及长江水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利用现有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和企业供需网络,扶持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配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加快建设国际经贸EDI系统。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建立开放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
三、优化发展基础产业,努力改造传统工业
要突出重点、有进有退,鼓励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继续优化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石化、钢铁两大基础产业,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石化工业。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的石化工业,加快石化工业资产与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世界级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以90万吨乙烯工程为代表,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展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气化工系列产品、光气衍生系列产品、精细化工系列产品、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综合性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生物工程产品。同时,要不断提高后续加工水平。
钢铁工业。充分发挥宝钢优势,鼓励宝钢集团公司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继续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改善生产环境。重点发展汽车用钢、造船板、电工钢、石油管、不锈钢、高等级建筑用钢等,建设全国的精品钢基地。
鼓励企业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积极提升有市场前景、有品牌优势的传统工业。支持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加快造船、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工业升级改造。
四、鼓励发展都市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要充分考虑特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特点,着眼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培育都市型农业,扶持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都市型旅游业。
都市型农业。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努力培育种子种苗基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源头产品强、初级产品优、加工产品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品牌,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同时,要适应市场变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近郊、滨海、沿江、海岛等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实现农业设施、技术水平、市场信息系统等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扩大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积极发展跨地区的农业投资和经营,提高上海农业的集聚和扩散能力。
都市型工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创业,积极发展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室内装饰装潢、包装与印刷、化妆洗涤用品、钻石加工和工艺美术旅游品及文体用品等都市型工业。
都市型旅游业。要注重商旅结合、文体旅结合、展旅结合,完善都市旅游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中心城区观光、商务、会展、购物为主的旅游业,加快发展都市文化娱乐为主的旅游业,大力发展远郊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同时,要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范的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影视、出版等都市型服务业。
五、整体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区域配置
要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要求,着眼于完善特大型城市的功能,强化集聚,分层推进,整体优化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完善与强化中心城区信息、金融、商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以陆家嘴和外滩地区为核心,提升中央商务区的功能;以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商业街区为依托,调整商业业态,提高中心商业区经营层次;以大型居住区为重点,完善内外环线地区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
以“一区六园”为基地,加快建设若干个高科技园区。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县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加快构筑郊区实力型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向“1+3+9”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郊区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郊区商业、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努力形成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郊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东部临海临江地区,依托张江、金桥、外高桥,并与浦西的漕河泾等共同建设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在杭州湾北岸,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形成石化工业带;在北部地区,依托宝钢集团,重点发展钢铁及配套延伸产业带;在西北部地区,依托上海大众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生产、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在西南部地区,依托试点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基地和佘山——淀山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在海岛地区,依托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

第四章 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以提高人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培育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率先建成人才资源高地,着力构筑综合创新体系。
一、提高科技整体水平,完善科技产业化机制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源泉建设,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群体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重点建设一批开放的高科技研究基地,基础性研究基地和新型科研实体机构。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基因芯片工程、纳米技术工程、生物信息和资源等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抓好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高速宽带网、光通信、高性能移动通信、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强化人类与作物基因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创新药物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动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和基础共性技术开发,力争在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融合。鼓励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各类应用型研究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支持各类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2005年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创业示范区,建成一批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完善与高科技产业化相适应的创业投资机制。支持高科技企业利用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知识产权出让等多途径筹资,促进战略投资者进入高科技领域。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来沪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建立和完善协同研发、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逐步建立多样化的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通道。 健全技术成果交易网络,完善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等技术基础工作。
以提高市民科技素质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为重点,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益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建成上海科技馆、科学会堂新楼等科普基地,繁荣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
二、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全方位、高质量地发展教育事业,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
健全与规范开放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制。建立和完善社区为主体的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行双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扩大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和获得学历,2005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力争2-3所高校进入全国前十名。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力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运用新机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重点建设1-2个高校密集、教育体系健全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装备现代化。建成一批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和职教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若干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教育和计算机、英语的普及教育。
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有序发展民办高校,支持和鼓励名牌大学创办相对独立的多元投资的二级学院。发展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全面推进高校生活服务、科研辅助、校园管理等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非义务教育收费办法,公开标准,规范收费。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建设一批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改革教学和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同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考试办法和教育方式。
三、加大改革力度,建设人才资源高地
完善人才政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快人才高地建设,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2005年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高级人才比例达到11%。
注重优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完善环境、鼓励竞争,力争形成100名有国际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1000名国内领先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10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营造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全面推行公务员公开招聘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便利国内外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

第五章 改革开放
按照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浦东体制创新和功能开发,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
从战略上全方位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权制度创新,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产出售、减持股权等形式,促进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步骤、有秩序地退出,提高国有资本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集聚度。
继续推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改革,利用改制上市、多元投资、经营者持股、债转股等途径,转换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加快国有资本出资人到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综合授权,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经营者资格考评、认定体系,力争将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授权管理范围。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推进财务总监的制度化建设。要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到2005年,完成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若干规模大、主业突出、多元投资、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控股大公司,争取有几家企业集团跻身世界500强。
创造宽松和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培育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民间投资,放宽私人资本的进入领域,发展私营经济,完善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面完成国有小企业的转制改造,培育若干工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高技术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40%。
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辐射
按照基本形成开放、规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继续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全方位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大力促进贸易中心的发展,提高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清除市场的行政垄断和地区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健全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要完善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保护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通过集中进行产权交易,完善技术服务中介体系,进一步发展产权与技术市场。加强职介服务、职业培训及劳动监察,建立开放、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重点发展经营者、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市场。完善竞争性的土地批租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钻石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贸易流通企业,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多样化的商品零售与批发市场体系。
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继续拓宽货币市场空间,强化票据贴现市场的功能。积极配合国家做好资本市场的整合工作,重点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继续支持证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拓展基金、债券市场,探索引进国际资本投资证券市场,支持境外企业来沪上市,鼓励利用资本市场实施企业购并重组,促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继续完善外汇市场,扩大外币交易品种,发展外汇远期交易业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部署,适时推出股指期货,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规范发展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快保险险种的创新,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多样化的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开辟保险资金投资的新渠道,加大保险市场对国内外机构、企业的开放,基本建成再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规范的金融租赁、抵押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业务,促进商业性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黄金市场,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一条街的功能开发,扩展金融服务网络,优化金融业布局结构。
继续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形成良好的信用和市场环境,加强金融信息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的建设,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发挥金融同业公会的自律与协调作用,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把上海建成金融安全区。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个人、企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以制度为保证的全社会信用体系。
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方法要从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管理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直接调控向间接协调转变,管理领域要从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转变。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各项政府规章,建立科学完善的行政决策制度。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发展独立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实现政事分开。深化政府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权责对称、自我约束的分层调控机制,完善市与区的财税体制,强化区县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公共财政框架。
四、注重功能开发,继续发挥浦东的示范带动效应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大力推进浦东功能开发,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浦东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
继续加快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主的中央商务区的整体功能开发,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会展旅游、中介服务等高层次服务业向该区域集中,吸引大公司总部和融资、营销、管理中心的集聚。加快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上海微电子产业带的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把张江建成现代化的高科技开发园区。到2005年,园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以集装箱港区和航空港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快浦东枢纽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外连贯的交通网络,完善以陆家嘴地区为重点的“一轴五射”的城市形态。建成一批标志性的社会文化设施。建成外环线绿带和若干楔形绿地,增加生活小区、开发园区和重点景观区域的绿地面积,提高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到2005年,争取新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
五、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实施大口岸、大外经贸战略。要从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实现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继续大幅度提高上海口岸通关速度。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品牌出口商品和绿色出口商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健全外商投资的法规环境,进一步加大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重点吸引外资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等领域,逐步扩大金融、电信、科研开发、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探索非公经济吸收外资的方式,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利用中中外合作投资、内外联合的证券化融资、中外联合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加快“走出去”步伐。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长线产品项目向外转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和产品、技术的设计开发中心,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资产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国际化,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到海外投资,拓展加工网点、营销网络、研发机构等,扩大外贸出口。
六、继续加强对内合作,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
积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东西部经济技术大合作。
推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方式、内容、主体和组织的创新,加强参与建设、智力支持和提供服务的力度。支持和鼓励上海企业参与中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要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金融、信息咨询等企业建立中西部的网络。继续鼓励各类人才到西部地区开发创业,并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完善多层次对内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强化上海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建设,通过伸展分支机构,发展连锁企业,扩大第三产业的辐射范围,提高对外融资、技术、设计、管理服务水平。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通过工业投资和企业联合,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转移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为全国各地企业来沪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强化要素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各行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和技术开发中心等进入上海。

第六章 城市发展
要适应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立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努力形成人和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枢纽型大交通构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建设由内向外的战略性转变。
一、强化环保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举,在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置、重点工业区综合整治和绿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改善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继续大力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全市中小河道整治,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有系统的截污、治污、调水、清淤和两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使整治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和监控,加快电厂脱硫治理步伐。到2005年,机动车尾气治理达标率达到90%,各大气功能区全面达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转变。加快固体废物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推动各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加快垃圾处理从简单填埋向多元化综合利用转变,市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达到90%,建设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严格限制高能耗、有污染的产业,推广集中供热,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重点完成吴淞和桃浦工业区综合治理。
以建设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和郊区“人造森林”为重点,完善绿地布局,丰富植物类型,逐步建立起环城绿带、楔型绿地、绿色走廊(干道和河道绿化)、大型绿地与郊区森林相配套、平面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有上海特色的都市绿化系统。
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国土开发与整治
立足于为上海长远发展储备后备资源,保护和利用土地、矿产、海洋、水、滩涂和生物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搞好国土开发与整治。
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保持耕地占补平衡。结合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基本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0万亩以上。对污染物入海实行总量控制,合理开发和保护沿海滩涂、岸线和海洋资源。严格控制市域范围内长江段的污水排放,保护陈行水库和青草沙准水源地,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结合长江口整治、杭州湾北岸治理、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浦东机场建设,实施海塘促淤保滩工程,在保护湿地资源的条件下适度围海造地。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继续控制地面沉降。
加强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建设。2005年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达到11.2%。
三、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以深水港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港三网”建设,加快形成联系世界、服务全国、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政设施框架。
加快深水港建设。根据国家战略,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联合协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和完善铁路、公路、内河等集疏运网络,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要建成外高桥港区三期、四期工程,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完善长江口航道整治。扩大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线覆盖面和航班次数,加强与周边港口及相邻省市的合作,建设区域性航运交易市场和航运信息中心。加强物流规划,改善航运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建设快速、高效的海上安全保障系统。
继续推进航空港、信息港建设。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增加机场的国际航线覆盖面,完善浦东国际机场功能,加大航班密度,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初步确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继续完善大容量、高速率、广覆盖的宽带主干网,加快建设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成全市集约化信息管线系统,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实现各类基础运营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网络资源的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通信枢纽之一。
重点建设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和内河航道网。建设明珠线二期、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等20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基本形成由“十字加环”和若干射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网。新建、改建沪崇苏等500多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以建设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加快内河航道整治,形成以“一环十射”为骨架的内河航道网。
完善中心城道路体系。拓宽改造一批内环线内次干道路,全面建成城市辅助环线,完善内、外环线间联接道路。全面建成卢浦大桥、外环线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加快建设内外换乘枢纽,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市域交通与对外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建设以停车场为重点的城市静态交通体系。
推进铁路建设。建成铁路上海南站,重点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铁路线,规划建设浦东沿海铁路、沪乍(浦)铁路,适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和沪杭客运专线上海段。
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以天然气建设为重点,扩大电力、燃气消费,控制煤炭消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初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合理的能源消费体系。到2005年,形成3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能力,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60%左右。重点抓好西气东输配套工程,建设东海天然气扩建工程、石洞口燃气电厂。建成吴泾电厂八期和外高桥电厂二期。加快电网建设,建设西电东送配套工程,提高接受市外来电能力。
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推进城乡统筹供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强化节水管理。改善市民饮用水水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分质供水。重点改造和完善外环线以内一批排水系统,使建成区达到排水标准。建设苏州河截污等工程,加快完善市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四、提高中心城区整体质量,加快郊区城镇建设
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整体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现代化水平,加强郊区城镇建设,健全市域城镇体系。
以外环线及环城绿带为隔离带,控制中心城向外扩张蔓延。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完善交通枢纽功能,提高服务设施能级档次。结合市区服务业布局调整、大型公共绿地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以及社区服务业发展等,建设一批地区级和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加快内外环线之间大型居住区建设,推动苏州河、黄浦江亲水地带的综合改造,优化中心城住宅布局。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整体优化城市布局。以搬迁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之间的客货运码头为重点,加快调整黄浦江两岸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具有休闲、观光旅游、航运交易、国际客运等功能的城市景观带和都市型产业带。
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重点开发建设松江新城以及朱家角、安亭、高桥等中心镇。要处理好老镇保护改造与新镇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城镇开发建设的新机制。要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临江沿海产业带。要抓紧制定崇明岛总体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东滩的试点开发,着力保护好崇明的生态环境,为大规模开发作好准备。
五、完善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继续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明晰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城建城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城建法规规章,建立市、区、街道(镇)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建综合执法框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建立市政、绿化、环卫等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提高国民经济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加强地震、民防、消防、防汛、气象、急救、安全生产等工作,建立健全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城市综合减灾系统。

第七章 社会发展
完善人口综合调控,加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质量地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强化民主法制与公共安全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社区。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实现社会发展质的飞跃。
一、优化人口结构,扩大劳动就业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综合调控的机制与政策,加大创造就业岗位的力度,努力扩大劳动就业。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对本市人户分离人员和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强人口发展研究与信息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系统,把外来人口管理纳入网络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继续有效控制人口迁入和外来人口总量,完善人口迁移政策,加大吸引青年人才和创业投资者,鼓励本市劳动力外出就业、经商和创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新城和中心镇转移,鼓励郊区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
加大政府对老年人服务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老年福利设施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机构和企业投资兴建养老设施和服务机构。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建立规范的特困老人福利补贴制度,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法规规章为保障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统筹规划就业政策,鼓励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推行包括非全日制工、小时工、阶段性就业在内的多形式灵活就业,扩大多渠道、多层次就业。加强和完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
二、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
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运作网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强化再分配调控。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市场调节、集体协商的工资机制,促进城镇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多方面推动郊区(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鼓励勤劳致富、创业致富、投资致富。要支持、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知识与管理能力折股以及获得期权、期股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才持续创新,推动高科技企业产权多元化和知识资本化。适当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发展廉租房,继续促进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
建立以基本社会保险为主体、补充社会保险为辅助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工伤和生育保险,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补充保险。合理调整国家、单位、个人的基本保障负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安全有效的基金运作方式,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到2005年,残疾人就业安置率、中轻度智残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做好退伍和离退休军人的安置工作,适当增加优抚投入,调整抚恤补助标准。
三、继承与创新并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体现上海水平的戏剧、影视、小说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制作精良的重点图书、电子和音像出版物。继续在“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建设。继续加强网络媒体建设。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
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建成音像、书刊、演出、电影电视节目、美术品等常设的、规模较大的、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继续加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调控力度,优化报刊结构,加强对网站新闻发布的管理,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继续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市特色文化发展。加强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上海的文化艺术多渠道、多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继续执行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做到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形成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文化体制。继续加快现代化多功能文化设施的建设,重视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扶持文博、图书、档案事业和文物保护工作。到2005年,力争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量达到12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卫生与体育事业
立足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加快卫生体育事业改革,大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竞技体育,把上海建成亚洲一流的医疗、体育中心城市。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实行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探索多元投资,引入竞争机制。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鼓励推动医院多种形式联合重组,建设一批具有亚洲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医疗中心。建成儿科医疗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康复医疗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专科机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医疗急救等机构的建设,建成和完善全市各街道、乡镇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心理咨询、健康促进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预防保健和中医工作。进一步理顺医疗执业监督执法体制。加强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管理。
建设好市级体育中心,逐步完善区(县)级体育活动中心。加速居民区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积极倡导科学健身,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现有体育场馆的开发、开放工作,提高各种体育设施和场所的社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水平。提高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能力,办好友好运动会,积极申办洲际、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围绕奥运会和全运会,重点抓好上海具有优势的竞技体育项目,力争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五、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区发展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大规模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社区,努力形成大都市的文明环境。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技、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祖国强盛、民族团结、民主文明、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继承弘扬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倡导胸怀全局、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崇尚科学的时代精神;努力形成文明守法、平等互助、公平竞争、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深化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完善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帮困扶贫、助残育幼、敬老养老、便民利民、法律援助等综合服务体系和治安防范网络。到2005年,市级文明社区和市、区两级文明小区基本达到全覆盖,建成10个文明行业和2200个市级文明单位。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推进“三学”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继续抓好“七不”活动的管理和执法,建成50个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不断提高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加快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市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立法的公众参与度,在实践中建立健全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听取市民意见的机制和程序。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建设。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机制,做好本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改、废”工作。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司法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司法公正。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大反腐败力度,从制度和法制上加强廉政建设。继续完善律师、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培养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型、复合型法律工作者。规范法律服务,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法律服务市场。以宪法宣传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全面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着力提高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与观念。
七、维护公共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和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防止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
积极疏导,重在基层,健全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委三级社会矛盾调解网络,建立社区人民调解庭,全面推行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情报信息网络,深化公安勤务运作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构筑和完善以“110”报警中心为中枢、装备精良的专业化处警力量为骨干、全天候的社会治安快速反应动态控制系统。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促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加强基层“创安”活动。依法强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全面建设上海“金盾工程”,充分开发各种信息资源,提高治安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综合能力。

第八章 若干政策性意见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的综合调控,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确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关于扩大内需
坚持扩大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相结合、扩大市内需求与拓展市外需求相结合、推动消费升级与完善社会保障相结合,从营造政策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两个方面着手,通过政策聚焦,着力解决投资资金渠道狭窄、消费政策限制、社会事业体制机制约束等矛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取消限制居民消费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扩大住房、汽车、公用事业消费和假日消费等,完善个人消费金融服务;依托市场机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鼓励教育投入和扩大教育消费,引导卫生保健消费和健康投资,发展老人服务和保健消费。同时,在源头上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提高消费能力;在广度上拓展国内市场,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提升上海城市集散和辐射功能。
二、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
积极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把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准则,在保护期内积极做好各项应对措施的准备。调整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增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利用外资的策略,引入跨国购并形式,鼓励“三资”企业增资扩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金融和贸易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建立完备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快培养紧缺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国际金融、贸易、法律、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人才。
加快“走出去”步伐。抓紧清理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和完善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政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形成一批海外投资的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网络型海外营销体系;坚持货物出口和生产要素出口并举,重点发展境外带料加工和工程承包项目,带动成套设备、零部件和劳务的出口;坚持投资发展中国家和投资发达国家并举,巩固东南亚、南部非洲市场,重点开发南美、南亚、日本市场,到发达国家建立研发机构;坚持国有企业“走出去”和其它各类企业“走出去”并举,形成“走出去”主体的多元化,培育和形成上海的跨国公司群体;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并举,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政府规划导向、中介机构服务支持、行业协会自律协调、企业独立决策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关于经济结构调整
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加快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以信息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以及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推进郊区农业由传统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农业结构由单一、初级的产品生产型向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复合型转变。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整体提升上海产业的技术能级。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支持、中介咨询、营销策划和金融信贷等政策与服务体系;坚持技术进步和增加就业相结合,按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就业率和低能耗、无污染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通过规划引导、政策聚焦和配套建设,推动工业向“1+3+9”工业园区集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强化上海网络化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功能,把生产基地向长江三角洲乃至国内其他地区转移。
四、关于信息化发展
坚持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培育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信息产业;坚持把信息化发展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使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坚持把加强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种经济杠杆,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信息产业投资体制。通过加快改革,建立和完善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电视、电信、计算机“三网融合”;通过降低通信费用,大力扩大信息消费;通过推进网上政务、电子商务、重点产业信息化改造、智能社区创建和信息港安全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
五、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
借鉴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地塑造城镇特色风貌。完善城镇用地制度,实行多途径的耕地占补平衡办法,率先试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积极培育城镇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鼓励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鼓励人口向郊区城镇集中,对本市农民实行向城镇集中的导入政策,对外省市人员实行“投资性移民”或“智力性移民”的准入政策,对中心城人口实行向城镇疏解的引入政策。实行有利于吸引人口进入城镇的就业政策,建立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险之间的转换渠道。按照配置水平适度超前,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中心城区的原则,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完善城镇发展管理体系和市场化开发运作机制,有序推进城镇的协调发展。
六、关于人口综合调控
在继续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结合上海实际,加强人口综合调控。新增常住人口要控量节流,坚持质量标准,重点转向引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人才集聚和流动要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人才流动由刚性向柔性的转变;老龄人口工作要在提倡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养老福利设施,改善养老环境,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人口布局要疏导结合,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引导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人口管理要统一协调、形成合力,管理重心要从户籍管理为主转向户籍与居住地常住人口管理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常住人口的居住证管理制度。
七、关于社会事业发展
在继续加大政府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的发展,优化社会事业领域资源配置。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现有资源的重组,促进社会事业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取新的投融资机制建设社会事业设施,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投资社会事业,明晰产权关系;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合资和独资等新模式发展社会事业,鼓励社会力量与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领域的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事业发展成本由国家和个人合理分担的有效机制;鼓励社会和个人对社会事业的捐赠资助;继续实行促进教育、文化、体育等发展的财税政策;对社会事业的建设用地和配套建设实行优惠政策。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扩大社会事业对内对外交流,增强社会事业的发展能力。
八、关于能源结构调整
坚持能源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能源开发与合理用能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合理、有效、洁净地使用能源,改善环境质量。控制煤炭消费,严格限制燃煤电厂规模和新建煤制气厂及其他燃煤设施,大力削减分散烧煤;限制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发展;优化能源建设结构,大力扩大天然气的来源和使用,增加市外来电;扶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科研开发和利用,鼓励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鼓励电力、燃气等优质能源的使用,促进“移峰填谷”;加强石油管理、健全能源储备。进一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能源工作重点从被动解决能源供应缺口转变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品质,从限制能源消费转变为主动开拓优质能源市场,提高能源服务质量。
九、关于优化城市交通
坚持扩大城市道路容量与加强机动车总量控制相结合,促进道路与车辆的协调发展;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引导控制个体交通相结合,大力优化交通结构;坚持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与优化组合地面公交相结合,加快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坚持加强交通管理与均衡交通流量相结合,调整优化交通布局;坚持城市交通政策与扩大内需政策相结合,大力发展与城市交通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坚持发展城市交通与加强保护环境相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轨道交通,优化组合地面公交,有控制地发展小汽车,加快改革公务车,引导控制自行车,严格控制摩托车,基本淘汰燃油助动车,逐步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现代化特大型国际城市的交通体系。
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实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与投资职能分开,政府投资与国有企业投资分开,政府投资职能与投资管理职能分开,政府公共事业投资与产业开发投资分开,促进政府的主要职责转向“统一规划、培育主体、制定政策、依法监管”。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对政府投资领域进行细化分类界定,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序退出一般竞争性投资领域,优化配置国有投资,强化市场对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激励约束;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同时,依托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事业;取消对非国有投资限制性政策,大力培育社会投资主体。逐步实现投资项目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公开投资审批程序,简化投资审批手续,提高投资审批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充分吸纳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费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

二 :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五计划

从2001年开始的“十五”时期,是新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农业承担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1个关键时期,农业面临着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为加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0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编制《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10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一、发展进程和环境条件

(一)“九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进入了1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除2000年减产幅度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达到或超过400公斤,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供大于求。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64%,比1995年提高9.两个百分点。到2000年底,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已达1.75亿人,比1995年增加1100多万人。三是农村改革进1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第二轮家庭承包顺利完成,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1步巩固;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起步,试点工作已取得成效。四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五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7%,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6500万人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人,基本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2000年的50.1% 。这些成就的取得,既为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贡献,也为“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五”期间发展的环境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激烈,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是比较有利的。一是我国正处在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将进1步得到重视和加强。二是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将继续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将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国际市场。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很大。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将推动农业的进1步发展。五是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这既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九五”期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由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近几年一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扩大内需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农民负担比较沉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干旱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农业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比较弱,科研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分析
“十五”期间,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将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关键因素。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预期为7%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将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局部地方将向富裕型过渡,居民的营养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6%。到201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

受上述因素影响,“十五”期间对农产品的需求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粮食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将进1步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2个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二、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3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党的15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进1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十五”期间要突出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进1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精神,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主要目标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1步优化,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进1步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扭转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趋势,力争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1个新的水平。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5年,全国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2亿千瓦。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44%。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1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三、发展任务

(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
在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进1步合理化,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55.7%、29.8% 、10.9%,调整为50%、33%、13%。

1.种植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前提,继续全面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稳定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形成"三元"种植结构。推进农作物生产进1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总量平衡和效益不断提高的目标,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新格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9.2亿亩,“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2.畜牧业。要抓住粮食供应比较充裕、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把畜牧业作为1个大的产业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到2005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1步优化,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畜产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发展畜牧业,必须依靠科技,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要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开发饲料资源,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原建设,大力发展饲料工业。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改进分散户饲养技术,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现代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畜产品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3.渔业。坚持"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进1步优化渔业结构。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方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养殖,发展休闲渔业。到2005年,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7%。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保持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调整海洋捕捞结构,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在稳定发展过洋性渔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提高我国在公海生产的比重。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到2005年渔业加工产品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兴渔,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到2005年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渔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重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加强渔业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新的渔业管理制度。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渔业迈上1个新的台阶,基本形成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新兴的休闲渔业和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需求,进1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迈上1个新的台阶,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全面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扩大优质稻谷、加工专用小麦和玉米、饲用玉米、优质小杂粮生产,力争到2005年早稻优质品率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进1步扩大,加工专用小麦基本实现自给。棉花要以新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3大棉区为基础,稳定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棉田,加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纺织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棉花生产,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积极扩大"双低"油菜比重,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到2005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比重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大力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实施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计划,发展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生产,主攻单产,改良品种,重点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满足不同用途对大豆质量的需求。稳定发展糖料生产,大力推广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提高加工、保鲜水平。
养殖业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2005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到65%,瘦肉型猪的比例进1步提高,牛羊禽等肉类产量所占的比重上升到35%;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大力增加液态奶生产;结合毛纺工业对优质细羊毛的需要,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重点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进1步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品种的比重,提高水产品的加工保鲜质量。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到2005年,力争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初步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力争50%左右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5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基本解决畜产品中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药物残留问题,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l00%,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初步缓解渔业水质污染状况,基本解决渔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危害问题,力争75%左右的主要水产品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主要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三)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打破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进1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逐步确立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分工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积极发展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加强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调整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切实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进1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在发展目标上,既要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着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发展重点上,要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形成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在发展模式上,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坚持走依靠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的状况,走节水农业的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灌区节水和旱区节水并重,加大田间节水的力度,坚持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采取多种节水技术模式,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有1个大的发展。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在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这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城镇化水平,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乡镇企业继续推进2个根本性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十五”期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率保持在10%左右,出口交货值年均递增率达到8%,到200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7亿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争取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稳定在l%左右,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到74%左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25%左右。

优化乡镇企业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东部地区要加快发展提高,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中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发展与提高并重,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继续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支持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继续推进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实现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探索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广辟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制定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继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同时,发挥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十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l000万人左右。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十五”期间,农村小城镇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万人左右。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1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六)大力促进农垦改革和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示范
加快农垦体制改革步伐,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垦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切实发挥农垦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立1大批具有特色和优势,规模大、水平高、实力强、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和质量有明显提高,经营服务领域进1步拓宽。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农垦经济适当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农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利税总额达到60亿元。建设一批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农场,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示范。以农场为依托,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农垦小城镇。加快贫困农场脱贫步伐,多数职工家庭达到小康生活标准。

四、建设重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物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措施,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主要手段。“十五”期间,要进1步增加投入,突出建设重点,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建设稳定的农产品商品基地
按照"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发展目标,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建设内容,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我国相对稳定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总体思路,继续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05年,择优选建一批相对稳定的优质专用粮食基地、优质棉花基地、油料基地、糖料基地、大豆基地,同时继续组织实施节水农业示范、"三元结构"种植试点示范、农垦天然橡胶等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基地。在优势地区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农产品基地建设要有新的思路,在建设目标上,坚持提高产量、质量、效益相结合,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建设布局上,突出优势产区,形成能够提供足够商品量的若干专业化生产片、区和优势产业带;在建设内容上,坚持生产性设施建设与科技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继续发挥基地的生产功能的同时,增强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把基地建设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示范基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导基地,农民增收的先行基地。

(二)切实加大农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力度
1.农业良种工程建设。农业良种工程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程,“十五”期间要继续抓好农作物良种、畜禽良种和水产良种工程建设。

农作物良种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批马铃薯和甘薯种薯脱毒快繁中心、优质品种引育扩繁中心、以及农作物种子加工、转基因种子检测、种子质量认证与检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鉴定等中心,完善和强化种业基础设施,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品种培育体系。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培育、生产、销售一体化种子产业体系,实现种子产业化经营。
畜禽良种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建成科学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批有利用价值的畜禽稀有品种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设全国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及分区域中心、种畜禽质量检测站。改扩建一批畜禽原种场、畜禽资源场(保种场)和基因库。通过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1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畜产品产量。

水产良种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利用高新技术做好新品种的培育和种质提纯复壮,以及地方性优良品种的保种工作,有针对性地从国外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尽快形成产业化经营,加强水产种苗的统一管理,带动养殖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建设一批水产种质资源库、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良种场和水产品引育种中心、水产品种质检测中心。

2.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站、区域性重点植物检疫实验室、重大病虫紧急防治设施、省级药检所、部级农药残留测定中心等项目建设。在现有植保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协调配套的全国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主耀病虫测报防治体系、有害生物检疫防疫体系,加强检疫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继续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动物疫苗保存运输的冷链系统、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监察系统、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体系、重大动物疫病控制系统的建设。本着"突出重点,立足现有,完善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治体系,搞好对进口水产种苗和区域间交流调剂种苗的检疫工作。加强对畜禽和渔用饲料的质量监测。

3、"沃土工程"建设,重点是建立土壤肥力监测体系、信息管理体系、新技术开发试验体系和项目综合示范体系,突出土壤、肥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已取得的成果和先进技术,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三)不断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继续加强省、市、县各级农技推广中心(站)建设,着眼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和完善服务功能,分区域分重点建立健全县级农技推广综合中心。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和地方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鼓励各地跨行政区域建立农技推广区域站,跨专业建立农技推广综合站,重点扶持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级农技推广综合站。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深化农技推广模式改革,转变服务方式,逐步扶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制定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对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中专学校等组织开展农技服务,丰富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

2.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立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加快建立以农业部门为主体,覆盖全国省、市、县并延伸到绝大多数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进1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范、队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全国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建立部、省级、地区级、县级和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信息处理系统;加强部属信息中心、部属新闻媒体、中央农广校等信息发布窗口建设;完善农业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认真组织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通过上述工作,力争使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推行农村集体财务的电算化管理,重点更新县乡两级农村财务管理手段,逐步形成具有信息转递、处理以及资源共享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准确反馈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强农村经济综合监测及管理。加快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人才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综合监测管理队伍。

3.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制定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贮运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健全农业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部级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

4.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高效、快速的全国农业生态环境、渔业水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及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诊断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重点建设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级农业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网点。
5.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是在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花卉、土特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水平,对我部定点的产地批发市场,要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在这些批发市场率先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积极扩大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和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试点。

6.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建设。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国家总体规划指导下,建立一批省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区域性、专业化、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中心建设,提高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7.加强渔政执法体系和群众渔港建设。重点加强渔政指挥管理系统装备、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及内陆跨界大江大湖和边境水域的渔政船舶、码头、交通通讯设备及其它执法装备建设,增强我国渔政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国家渔业权益,加强以一级群众渔港为重点的中心渔港建设,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增强渔港在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生产补给方面的服务功能。

(四)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农业部重点试验室的改造和建设,加快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育种中心、分中心的建设。建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评价与监控中心以及监管体系。按照"从优选择、拾遗补缺、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设国家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分中心,形成相对独立、公正、科学、高效的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继续加强国家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和国家种质资源圃建设,建设国家种质资源中期库,提高供种能力。有选择地建设动物冷冻精液库。开展种质资源就地保护工作,建立原生地保护区。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区和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建设。

五、主要措施

(一)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采取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粮棉生产和流通的新变化,按照市场取向继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农业银行的作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合作形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二)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实现“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前的种子供应、市场信息服务,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加大对小城镇、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迎接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以及金融、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高度重视新海洋制度实施所带来的沿海地区大量渔船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扶持渔民转产转业。
(三)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贯彻落实农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国家支持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各地应对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开发、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等制定具体规划,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加强对"订单农业"的指导,采取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收购风险基金等办法,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切实搞活农产品流通。

(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调整农业科研的方向和重点,在重视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从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为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服务,从资源消耗型技术开发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开发为主。以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和适销对路的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农牧渔业新品种。加强对农业产后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重点,加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力度。技术推广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鼓励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及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一部分科研机构可以转变为农业科技和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充分调动广大牢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继续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高中、远程教育、函授和农民夜校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扩大"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技电波入户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

(六)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原和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大力组织实施"沃上工程",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多利用有机肥,有的地方可采取轮作或种植豆科等养地作物,切实提高土壤肥力。加大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山草坡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治理草原退化、沙化、碱化。完善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和养殖证制度,继续实施伏季休渔,合理养护海洋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大力加强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污染。继续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

(七)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稳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争取到2005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9%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1步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促进农机化技术创新。继续稳步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在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重点抓好水稻栽插、收获和玉米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推动棉花、大豆等作物的机械化,抓好种子清选、包衣等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和粮食产地烘干,大力推进牧草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农用航空的发展。不断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机化法规建设,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强化农机试验鉴定、质量监督和农机监理工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八)继续抓好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重点做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对目前极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开发要同智力开发相结合,加大科教扶贫力度,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1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安排并增加扶贫贷款,积极稳妥地推广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密切结合西部大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大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继续做好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地区以及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九)大力推进依法治农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加强农业立法,完善农业法律体系。重视立法调研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立法质量。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抓紧修订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促进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收集国外有关农业政策法律,建立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法律储备库。进1步加强农业执法工作。在处理好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的有关精神,先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件成熟的,可以考虑将其他执法职能集中起来,逐步改变多个机构分散执法的状况,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四五"农业普法工作,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第1个五年计划。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全面开创“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三 : 1991年4月9日中国制定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1991年4月9日中国制定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_八五计划

前排(右起)杨尚昆、江泽民、万里、李先念、李(www.61k.com)鹏等步入会场

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8个五年计划纲要。

《纲要》总的日标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生活水平从温饱达到小康,为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确立。

确立“八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综合经济指标。基本任务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的适度增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逐步改善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250亿元,比1990年增长33.6%,平均每年增长6%。

四 : _十二五_开局之年复杂经济运行背景下江苏经济发展的思路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十二五”开局之年复杂经济运行背景下

江苏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江苏省社科院课题组

内容提要:“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呈现五个方面特点:一是受海外流动性泛滥的冲击;二是财政和投资政策总体上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态势;三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高位,即使不出现新一轮紧缩周期也会使货币政策走向稳健;四是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稳定性的通胀压力,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五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2011年国家经济政策的主题是“反滞涨”,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财政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中将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趋势下,江苏经济可能会出现七个方面的问题与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本报告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工作的思路与对策:采取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扩内需”、提升出口规模与质量以“稳外需”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扩内需中图分类号:F127

城乡一体化

稳外需

提高出口水平

文章编号:1009-2382(2011)01-0016-06

文献标识码:A

“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总体来看,当前发达经济体复苏速度明显慢于近期历次经济衰退复苏的速度,同时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引起全球流动性泛滥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面对当前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十二五”开局之际,江苏需要围绕六大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紧抓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稳外需,扩内需,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开好局,起好步,珍惜、抓住和用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总的来看,2011年全球经济中作为“核心国”的美欧日与作为“外围国”的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操作具有完全相反的情形:“核心国”应对两低两高(即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高赤字),紧财政,宽货币,低利率,印钞票,促本币贬值,特别是美国企图在扩大出口同时向经济快速恢复的国家输出通胀和资产泡沫,意图达到加快美国经济增长而放慢新兴经济体增长的一箭双雕之目的;“外围国”应对的是两高(即高增长高通胀),紧缩货币,提高利率,着力控制通胀。

可以对其走势大致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由于受海外流动性的冲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入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我们预计,2011年全国新增贷款额度在2010年

7.5万亿元的基础上会维持基本稳定的格局。如果2011年我国因外汇占款流入量增加(大约为3万亿

元),就可能会使我国的新增信贷规模指标被压缩,大约压缩至6.5万亿元左右的规模。

二是财政和投资政策总体上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态势。随着我国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2011年的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2010年中期以来,政府对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已经回升,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悄然放松”,这种趋势在2011年可能会延续。预计2011年二季度中后期开始,我国财政将会通过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方式,以及加快保障房的建设等途径,向经济体系注入资金,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短期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步估计财政总支出会达到10万亿元以上。

三是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稳定性的通胀压力,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疲弱的外需、房地产投资回落,还是从货币供应量增速见顶的角度看,或者从我国政府对“菜篮子”、“米袋子”等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极为复杂,我们

-16-

MODERNECONOMICRESEARCH区域经济

的首长负责制的管理特色看,通货膨胀在中期都会趋于走低,全面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大,压力也会逐步减轻。具体来说,通胀的压力在2010年第四季度相对较大,而在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前提下,整个

结合江苏经济的特点,上述政策搭配既给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可能对江苏经济发展和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认为主要表现为在“滞涨”的总体态势下,江苏要继续以较大幅度超越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障碍,具体主要来自于:

第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江苏省房地产市场经过200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其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在深化,系统性风险也在加剧。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整个房地产市场可能被迫进入调整期,在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楼市价格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由于房地产市场是国家调节国民财富的重点目标,讨论多年的新房地产税极可能在近年内推出,由此房地产市场将经历新旧均衡过渡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政府可控财力的下降将会导致其债务危机的深化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下降,这也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难点所在。

第二,可能会加大江苏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缺口,尤其是信贷缺口。为了应对流动性充裕条件下通胀压力,央行动用数量型工具对冲流动性是必然的选择。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意味着明年信贷政策的收紧力度不可能放松,运用数量型工具对冲流动性势必降低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这对于消费还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的江苏现实发展方式来说,无疑会加大资金供应的矛盾,尤其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刚刚实施,信贷资金缺口大,这肯定会增加江苏省未来经济增长高于全国速度的难度。

第三,可能会迫使江苏省现有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调整,从而抑制短期增长的潜力,尤其是那些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制造业。如果当前的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50个基点的正常空间,对于智力和技术密集的产业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对主要依靠国际代工的江苏省一些微利的低端加工、制造和装配企业来说,在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要素价格飞涨的同时,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

2011年一季度之后则可能呈现出一种震荡下行的走

势,回落的速度可能是缓慢的并带有一定的反复。

四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高位,并不意味着新一轮紧缩周期的开始。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相向运动”:CPI上行、GDP下行。要在CPI上行和

GDP下行中寻求宏观平衡,防止经济发生严重的滞

涨,货币和信贷控制的难度很大。为了防止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和抵制热钱过度流入我国,央行利率大幅度上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若在未来6-9个月内上调大约50个基点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密集的加息手段并不是缓解食品价格或房价上升压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是对金融危机时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回归。另一方面,由于受热钱涌入和人民币升值因素等的限制,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数量调控为主要特征,如央行在

2010年11月1个月内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充

分显示了国家运用数量手段抑制中长期通胀的决心。

五是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从历史上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长期走势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升值。考虑到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预计人民币不可能屈从于外国的政治压力而让其迅速大幅度升值,“十二五”期间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每年大约为3%-5%。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综上,我们可以推演出中国2011年经济政策的主题是“反滞涨”,即既要反对高通胀,又要能够维系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来说,对付"滞涨"时,货币政策的用武余地不大,因为如果为了控制通胀而提高利率,则其负面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减慢;如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则其负面影响是可能引发恶性通胀。对付“滞涨”一般采用财政政策效果较好,如通过加大财政开支或减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2011年我国必然会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和搭配,财政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中将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此外,对付“滞胀”问题尤其要重视供给方的作用,确保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供应。

2%-3%,而各代工企业的毛利率普遍位于5%-11%

之间。电子制造服务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6年的

6.2%降至如今的不足3%,而净利润率则不到1%。

第四,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江苏省的出口。在中性情况下,2011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

-17-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幅度在3%-5%。其中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元本身的走势,如果其大幅度贬值则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会加速。2010年,由于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效应和部分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使得江苏的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较多。如果未来渐升趋势长,相对幅度大,那么对出口企业的压力就非常大。据计算,人民币一年内逐步升值,每累计升值1个百分点,会造成未来一年内我国总出口增速下降约0.2-0.3个百分点,这种影响存在

三、2011年江苏经济运行轨道判断

我们认为,“十二五”开局起步,江苏经济的运行轨道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居民消费进入由生存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

2009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按当年汇

率折算达到6475美元,其中,部分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的中上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DP在

3-6个月的滞后期。为此建议政府部门为了对冲人民

币升值的影响,今后要大力鼓励国企、民企积极拓展海外生产制造业,通过技术设备投资或股权投资或国际并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江苏资本国际市场份额,占领有利先机。

第五,“十二五”投资项目的相对滞后可能使得短期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省级“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方法,也是短期经济运行可能缺乏动力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这些规划大体都是在

3706至11455美元之间的标准,江苏已达到中上等

收入经济体的门槛水平,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既有消费需求又有消费能力的阶段,即进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的普及向耐用消费品的普及转变,对住宅、汽车以及公路交通、各种家用电器、高档食品,教育、文化、旅游,以及品牌和奢侈品的需求大幅增长,由此必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二是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引领江苏转型升级过程加快。国际经验证明,江苏现阶段的发展尤其要注意防止“拉美陷阱”的出现。能否成功越过“拉美陷阱”,主要取决于创新经济而不是模仿经济。越过“拉美陷阱”的韩国的人均专利数量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而巴西专利数量则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0.2倍。由此可见,创新能力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目前,中国的人均专利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0.6-0.7倍,比韩国差,比巴西好。江苏在开放之初,依靠国际代工和模仿获得较快的发展,今后再靠模仿,经济发展的空间就比较小了。现时江苏已有成功越过“拉美陷阱”的先兆性指标,主要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在现阶段得到了异常的强化,如2009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企业专利授权量4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由此也说明了在明后年,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会继续成为江苏转型升级的动力。

三是调结构下的保增长,成为江苏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只要2011年全国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在省委省政府有效做好农副产品供给调节工作的前提下,通胀可能并非是首要矛盾。相反,面对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的“阵痛”,江苏确保快于全国平均速度的增长,首要问题是要紧抓适合江苏自身发展条件的经济增长引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江苏在未来3年内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

2011年颁布实施,很多规划投资项目要到2011年下

半年直至2012年较全面出台,国内经济运行的“五年”规划效应通常是前一两年安排投入,后两三年普遍见效,因此全国经济2011年会较缓,2012年会走高,2012年后很可能进入新一轮循环的高峰阶段。

第六,出口导向型战略转向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危及转型升级不力情况下的苏南经济发展极的地位。从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为了使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主要依赖于外需向主要依靠内需转型,财政政策过去为扶植出口而采取的“对出口退税、对内赋税高”的税收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逐步转向平等的国民待遇。同时对于部分低端产品以及“两高一资”行业的出口退税有可能将进一步取消。由此可以预计,长期瞄准国际代工的苏南外向型经济结构势必受到一定的甚至可能很大的冲击。

第七,“调结构”的增长使省际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总的来看,上海在新一轮的发展起点上,具有全球化城市的综合优势,尤其是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更是势头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善于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其GNP增长的潜力大大高于GDP,人均实际收入的水平高;广东在这些年的结构调整中服务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江苏与其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这些都体现了江苏发展的潜力,也是短期内对江苏的有力竞争和挑战。

-18-

MODERNECONOMICRESEARCH区域经济

地位。另外,江苏制造业中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增长后劲充足,而服务业与发达国家、与广东等地存在差距,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江苏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倒逼机制”趋强,江苏产业结构将呈现出“被动性”升级的景观。日益增多的贸易磨擦,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基本上堵死了靠劳动力低成本、拼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谋求经济速度增长的道路,逼迫江苏不得不被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这种转型升级由于具有要素价格上升的逼迫性,因此主要是一种产业结构顺乎市场力量和趋势的“被升级”,它比政府的人为推动更具有有效性。当然,如果政府顺势进行引导,产业升级的摩擦要小得多。

五是新发展极可能突显,沿海地区和宁镇扬可能成为爆发点。进入新的时期,苏南原有的外向化发展模式将有所弱化,短期内沿海开发战略所形成的发展能量有限,沿江开发进入后期提高阶段,实现江苏经济较快增长,需要寻找多个增长极、生长点。当前可以加快培育宁镇扬板块或者南京都市圈为“新增长极”,使江苏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形成苏南、沿海、“宁镇扬”三大发展极。

六是城乡一体化对江苏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作用将充分凸显。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程度是江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的两个主要变量,也是江苏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随着新型城市化对城市化的提升作用,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下一步城市化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中心城市强大的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文化功能和枢纽功能,为扩大内需和高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市场空间。加之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所形成的需求,城乡一体化可望对江苏经济发展产生龙头带动作用。

七是房地产去投资化,支柱地位动摇,增长新引擎尚未形成支柱产业。目前,房地产业占我国GDP的

药、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产值总量突破1.5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但是这一增长新引擎还没有真正具有成为代替“土地财政”、成为经济支柱的地位。

八是维持财政平衡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支撑过去江苏省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不再具备,减收增支因素增多,财政收入高增长态势将难以持续;同时,政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与就业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将有所增加,维持财政平衡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十二五”开局江苏发展新思路

2011年,江苏经济工作要以创新经济战略为核

心,扩内需、稳外需,通过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和出口结构提升两大战略措施,达到“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中将重点放在使中国经济摆脱对出口导向型部门的依赖,转为扩大内需。这种结构改革最要紧的是要处理好三件事:一是由市场来校正被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尤其是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环境治理成本计入产品价格等等,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由此伴随的经济“滞涨”即高通胀低增长问题。三是经济结构改革不能以牺牲出口部门为代价,还必须继续保持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和活力。对江苏来说,“十二五”开局之年保持这三者之间的均衡十分重要。因为只有继续保持出口部门的竞争力,才能使苏南经济中心和全省基础部门继续繁荣。协调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只有通过发展创新经济,提升出口结构来实现。同时,着眼于短期与中期兼顾以实现“调结构、保增长”目标的角度看,应该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这个牛鼻子。

因此,“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采取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内需”与提升出口结构“稳外需”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有利于在“十二五”中期内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塑造江苏新的经济发展极;通过提升出口结构稳住外需,有利于在短期内(1~3年内)确保江苏经济较快的增长率。

6.6%和1/4投资,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左右,已经

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世界已有的经济模式来看,还没有哪种模式的成功是靠房地产撬动的,房地产不具有引领经济整体持续向上的创造作用。未来,房地产去投资化,其支柱地位将逐渐淡化,但在短期内尚没有其他产业能替代房地产成为类似的支柱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支柱的任务艰巨。江苏目前虽然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

1.紧抓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牛鼻子扩大内

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城乡居民

-19-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尤其是农村的“三低”,即收入低、社会保障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因此,提高内需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也应该选择在解决“三低”问题上来,同时加快城乡尤其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环境建设。打破这一制约的路径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紧抓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线,可以有效地改善、扩大江苏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投资与消费两大动力。可以促进人口、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省城乡之间更便捷、更自由地转移、流动,提高经济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与质量;可以形成对省内城乡投资与消费新的刺激,引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会促进更多的人口、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提高江苏城市化程度。“十二五”期间江苏城市化水平又可比现在上升10个以上的百分点,这会创造很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起点,通过城乡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以及产业园区的集聚化,促进新兴产业的倍增、传统产业的升级;通过城乡居民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升农民消费能力,有效扩大内需;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与资源配置的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

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建议江苏采取以下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要求制定城市、集镇与乡村的发展建设规划,尤其注重中型城市与县域城市、县域城市与城镇的衔接,模糊城乡地理边界。公共财政投资基础建设向城镇和农村倾斜,在交通、通讯、电力、水利、饮用水、环境建设等方面新上快上一些建设项目。

二是遵循城乡联动发展的产业化路线,在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中推进产业转移和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和城乡互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强城市、县城、中心镇各级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形成主导功能明确、产业特色彰显、城乡区域联动的差异并进、融合协调、创新突出的城乡产业发展新格局。总之,要走高端引领、集聚发展、集群创新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升级与转型之路。

三是推行新型城市化,促进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是城乡建设互动、工农协调发展的

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发展道路:首先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即移地式城市化。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即就地城市化,在农村村镇引入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公共服务。新型城市化就是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城市化两种道路并进的城市化模式。推行新型城市化,一要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围绕大中小城市科学规划布局,有序推进县域中小城市建设。发展卫星城镇和卫星集镇,形成江苏特色的网络化城市群或城镇群。其次要提升城市功能,坚持以城带乡,做强中心城区,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围绕空间重组、功能提升、要素集聚这个重点,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第三要培育壮大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与发展极。除继续发展巩固苏锡常城市群这一已有的增长发展极以外,“十二五”上半期要加强培育增强宁镇扬城市群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极,着力打造宁镇扬科技创新与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对全省经济增长发展的带动作用。“十二五”中后期还要在苏北腹地在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础上探索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四是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首先是学习借鉴成都的做法与经验,彻底打破城乡户籍分割管理的壁垒,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人口、户籍管理,实现城乡人口、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取消目前在一些城市的蓝印户口、暂住证等,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与等级歧视。第二是在城市中,做好农民工新市民化的转化,实现新老市民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第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升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到省级统筹,健全全省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形式与种类,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水平,打通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缩小城乡居民间的社会保障差距。第四是统筹做好城乡的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服务供给、养老保健事业发展等。第五是统筹城乡土地经营管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建立和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组织,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2.坚定地将提升出口规模和质量放在确保经济

增长的重要位置

2010年,出口仍然是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最重要

的驱动力之一,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有直接的驱动力。2010年前三季度江苏进出口总额达3385亿美元,出口外贸依存度达到75%以上;净出口约为514.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10亿美

-20-

五 :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

苍南火车站2009年09月08日接受沿海铁路浙江公司的工程竣工验收,这是温州境内高速铁路最早竣工验收的站场。甬台温、温福两条铁路客、货站场将陆续接受竣工验收,并力争国庆节前开行动车组。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_苍南火车站
苍南火车站

苍南火车站选址位于灵溪镇站前大道,站房规模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投资为8000万元。旅客进出站也将采用“下进下出”形式。 将争取在2008年建成,与温福铁路同时投入使用。届时将使苍南县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对促进苍南经济跨跃式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苍南县火车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www.cnlg.cn  2008-6-17 9:22:09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一章 规划总则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_苍南火车站
苍南火车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引导苍南县站前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地指导本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条文中的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条 本规划适用范围:北至在建的温福铁路线,南至环城北路,西至五洋河(繁枝旦河),东至体育场路,总用地97.79万平方米。
第三条 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工程设计、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必须遵守本规划,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四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由苍南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温福铁路苍南段工程指挥部负责实施。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二章 发展规划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_苍南火车站
施工人员正在安装站台播音器

第五条 功能定位 规划以“交通枢纽区、形象展示地、休闲交往处”为目标形成3大定位,即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门户和城市商圈,突出“流动的城市风景,涌动的城市商流”意境。 1、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内外交通的换乘与集散中心; 2、城市门户——展示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记忆中心; 3、城市商圈——城市整体商圈的有机构成。

第六条 规划目标 以高度复合的用地功能、高效舒适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交往空间为主要特征塑造1个适应信息时代生活方式,活力、高效、绿色、诗意的站前综合区。 1.高度复合的用地功能 建设多元化的站前综合区,强化各功能区块之间的复合互动,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增强站前区活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其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 2.高效、舒适的交通条件 优化站前区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包括进出站的人流组织、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组织、人性化的步行空间、步行系统组织以及无障碍设计等。在高效前提下,强调交通的舒适性。 3.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站前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力图塑造绿色、有机的城市生态环境。 4.宜人的交往空间 以人为本,在满足居民基本活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提高。通过绿地和开放空间将人的活动和绿色景观组织在一起,达到人景交融的功效。

第七条 规划原则 1.构建与苍南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站前区空间特质,并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保持连贯。 2.适应现代站前区功能综合性发展特点,积极探寻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创造功能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公共活动空间。 3.结合基地环境,综合运用规划设计手法,塑造自然、人性的公共空间和高品位的城市门户形象。 4.综合考虑环境、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并与近期建设工程和基地农居点拆建安置相结合,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三章 用地布局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_苍南火车站
苍南火车站

第八条 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采用“一核、一环、四区”的规划布局结构。 1、“一核”指站场及配套设施核心区,包括火车站房、汽车站房、车站综合楼、站前广场、公交首末站、出租车停车场及社会车辆停车场等主要交通功能设施。 2、“一环”是指位于规划区周围,由铁路、国道防护绿地、滨河绿带、滨河公园组成的生态绿环。 3、“四区”是指由干路、河道自然分割形成的4个商住综合区。自西向东分别为西住区(占地约10万平方米)、西商住综合区(占地约15万平方米)、东商住综合区(占地约10万平方米)、东住区(占地约22万平方米)。

第九条 居住用地规划 1.布局结构 规划居住用地包括拆迁安置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和作为商品房或者其他用途开发的村集体留用地。规划居住用地以住区为单元,自西向东形成4个商住综合区,其中站南路沿线安排拆建安置用地,东西两侧安排普通住宅用地,中部安排商住综合用地,全区合计居住用地45.02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46.04%。 2.用地布局 (1)拆迁安置用地 规划范围内的村庄进行统一拆迁安置,原则上站前大道以东村庄在东部住区内安置,以西村庄在西部住区内安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采用宅基地形式安置。 本规划布置了16.33万平方米的安置用地。规划安置区主要布置在站南路两侧,沿铁路线保持30米以上的绿化防护距离。 (2)村集体留用地 规划8%左右(7万平方米左右)的用地作为村集体留用地。在保证地块相对完整、不影响剩余地块经济开发前提下,村集体留用地可在东西住区内选择。其功能选择应符合本规划,一般作为住宅用地开发,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商业用地或者商住综合用地开发。 (3)商住用地 本区商住用地集中安排在站南路以南地块,以城市干路和河道为界,组织四个大小不一的城市住区,合计总用地26.2万平方米。其中西住区用地4.99万平方米,可安排2660人;西商住综合区用地9.13万平方米,可安排4870人;东商住综合区用地5.8万平方米,可安排3100人;东住区用地6.28万平方米,可安排3350人。 3.配套设施 本区共设置一所24班小学和一所9班幼儿园,两校均布置在东住区,其中小学占地2.12万平方米,幼儿园占地0.37万平方米。 本区农贸市场考虑在东住区的山东塘河东侧布置,用地约0.78万平方米。该地块可考虑与住宅进行综合开发。

第十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结构 本区公共设施集中布置,形成1个城市公共设施核心区。 2.规划布局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4.07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4.16%。 商业办公用地:围绕站前广场,在广场南路和环城北路之间布置,并以站前大道为界分东西两地块。 西地块用地约1.38万平方米,功能可考虑为商务办公和宾馆酒店,建筑以院落形式布置,形成不同的商务活动单元。全区建筑高度宜东高西低,呈向站前大道叠落之势,与东地块的商务办公建筑共同勾画站前区“大门”之意。 东地块用地约1.38万平方米,功能可以商务办公、金融、贸易咨询为主,区内建筑以院落组织空间群体,与街道空间相互穿插,并充分与南侧绿带相渗透,体现绿色办公理念。建筑高度控制与西地块相呼应,体现城市门户场所特征。商业服务业用地:在站南路南侧、邮政中心东侧规划布置一块商业服务业用地,占地0.44万平方米,以方便站前区的居民生活,建筑布置应与邮政中心相协调,并能围合站前广场,有利广场景观塑造。 ■教堂用地:规划在五洋河与站南路交口的东南侧布置一所教堂,建设用地面积0.3万平方米,加上五洋河一侧绿地,实际占地面积约0.39万平方米(5.85亩)。 ■车站综合楼:由于多方面原因,火车站房不能成为站前大道对景点。为优化站前景观,规划于站前广场正北侧、火车站与汽车站之间布置一座车站综合楼。综合楼高度控制既要协调火车站房与汽车站房2大建筑,又要起到统领全区的效果,建筑风格与立面处理尽可能现代、简洁,成为站前广场的优美背景。

第十一条 站前区交通组织 站前区交通组织设计内容包括交通设施规划(静态交通组织)和交通组织规划(动态交通组织)两部分。 1、静态交通组织设计 (1)公交首末站: 由于汽车北站日均客流量远远大于火车站日均客流量,因此规划公交首末站紧邻汽车北站布置,占地0.5万平方米。规划期设有4条公交车道,车道宽8米,每个站台长32米,宽3米。每条公交车道可同时供两条公交线路使用,整个场地可容纳8条公交线路。公交首末站站场西面、南面及北面采取硬隔离,在东北角和西北角考虑设人行出入专用通道,宽2米。 (2)社会车辆停车场: 结合苍南县人防工程规划,整个站前广场地下均可设置社会停车场,并可与广场南面的商业办公楼建筑地下整体开发建设。地面社会车辆(不包含出租车)停车场共设2处。一处布设于站前广场西侧,占地0.42万平方米,共有140个泊位。第二处停车场布设于站前广场东侧,位于广场东路以西,占地0.37万平方米,共有1二十个泊位,。 (3)出租车停车场: 出租车停车场布设于站前广场西侧,位于广场西路以东,社会车辆停车场以北,占地0.44万平方米。 (4)非机动车停车区域: 在规划与建设中宜与火车站房和汽车站房旁分别建造非机动车停车棚,同时可以停放残疾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 (5)汽车北站停车场: 汽车北站停车场布设在汽车北站站房以东,站南东路以北。根据用地规模,该汽车站可提供约0.9万平方米停车场。 2、动态交通组织 (1)货车交通组织: 苍南火车站的货运站场布置在温福铁路北侧、五洋河东侧,站前广场区主要服务于客运。为了有效分离客货交通,提高站前区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站南路和广场路禁止大货车通行,货运交通主要由东仓路、环城北路、体育场路承担。 (2)汽车站交通组织: 汽车北站的长短途客运汽车通过体育场路、站南东路进入汽车站站场。离站车辆则从宅基地安置房北面道路绕行至上江路口,经过站南东路到体育场路离开。 (3)公交首末站交通组织: 公交首末站设在站前广场的东北角,紧靠汽车北站,与火车站站房相距约250米,换乘方便。 (4)出租车交通组织: 出租车候客区位于站前旅客活动平台的西侧,火车站站房南面。出口和入口分开设置。 (5)社会停车场交通组织: 地面共设两处社会停车场,出入口均分别设置。站前广场地下空间与其南面的商业办公楼建筑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在广场内设置四个出入口,在南面的东西两处商业办公建筑用地内分别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地下停车泊位可分期提供周边的社会车辆使用。 (6)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非机动车主要沿站前大道进入核心区,左转弯车辆经广场南路进入广场西路,然后进入火车站房前的非机动停车棚;右转弯车辆经广场东路进入位于汽车北站站房前的非机动车停车棚。 (7)人行交通组织设计: 在火车站候车大楼、汽运中心和站前广场上为行人设立步行区域——旅客活动平台。人流从各个站场(主要包括公共汽车、短途客车、社会车辆、出租车)无障碍跨越旅客活动平台后步入候车大楼以及汽运中心,或安全而舒适地通过旅客活动平台去站前广场各功能区,或通往与广场相邻的街道。行人过街通道应设置在人流比较大的地方。通过信号灯或者采用其他交通管制办法控制横穿车道的人流数量。避免无意义的上、下台阶和步行横穿停车场。 另外,行李和快件车辆的出入口应安排在相应的事务办理处附近,而且出入口不应在一处。有条件时,可以把行李搬运安排在车站的背面,使站前广场不受干扰口。

第十二条 道路广场规划 规划区内道路尽可能兼顾现状,并与交通专项规划保持衔接,有利站前区道路交通组织。总计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9.36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19.80%。 1.路网结构 规划形成“二横四纵”的干路网结构。辅以支路网,形成方格网状的道路交通系统。 “二横”:是指东西向的两条干路,分别为站南路 广场路和环城北路。其中站南路 广场路起到疏解整个站前区横向交通的重要作用,而环城北路则是苍南县的交通骨干道路和G104国道。 “四纵”:是指南北向的四条干路,分别为东仓路、站前大道、上江路和体育场路。其中东仓路承担着主要的货运交通,站前大道和体育场路则承担着主要的客运交通。 2.道路断面 道路断面分为八种类型,断面红线宽度分别为62米、50米、42米、32米、28米、20米和12米,其中主干路为62~42米,次干路为32~20米,支路为12米。 3.道路交叉口 城市主干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次干路相交路口,均采用展宽的平面交叉方式处理,入口段每侧展宽3.5~4米,长度为不少于75米。 近期环城北路与站前大道交叉口采用绿岛渠化处理,远期环城北路通过式交通下穿站前大道,优化交通处理。 4、城市广场 站前广场位于车站南侧,分为站前疏散广场和交通广场两部分,共占地约3.09万平方米。广场呈“T”字形,并能保证站南路在应急情况下的通车。在布局上,与两侧公共交通设施紧密结合,有效统领站前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十三条 绿地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组织 以温福铁路防护绿带、环城北路防护绿带、五洋河滨河绿地以及山东塘河滨河公园为基础,形成整个站前区的生态绿环;以站前大道的景观绿化带作为本区的绿轴,以滨河公园为绿化节点,形成“一环、一轴、两园”的绿地系统框架。规划绿地总占地面积约为11.24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11.49%。 2.河道整治与滨河绿地 五洋河:在现有河流驳岸的基础上,适当整治,规划河道宽度至少保持在35米以上。河道两侧的绿地宽度至少控制在10米以上。 山东塘河:在现有河流驳岸的基础上,适当整治,规划河道宽度至少保持在20米以上。河道两侧的绿地宽度至少控制在15米以上。 环城北路北侧新挖河流:为横向沟通区内水系,规划在环城北路北侧30米绿化带内新开挖15米宽的河流,其中河道南侧边线离环城北路道路红线控制在10米。 3.道路绿化与防护林带 温福铁路两侧控制30米宽的防护林带;环城北路两侧控制30米宽的防护林带;站前大道作为城市轴线,两侧控制15米宽的景观绿化带。

第十四条 景观规划 站前区是苍南城市的门户,是展现苍南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规划以站前广场为核心,以站前大道为轴线,结合绿地系统和水系组织,形成丰富、有序、可识别的景观风貌。 1、核心景观区 站前广场是整个苍南站前区的核心景观区域,是站前大道城市轴线的端点,也是本区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其周边的建筑风格、立面等应重点设计,以加强广场的围合感。 2、站前大道景观轴线 站前大道是苍南县重要的城市轴线,其北部端点在站前区,规划在其两侧设置15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并强调重点设计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 3、环城北路景观轴线 环城北路是苍南县重要的交通走廊,规划在其两侧设置3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并强调其车行速度下的城市景观。 4、地标建筑 位于站前大道两侧的地块以及站前广场北侧的火车站房、汽车站房和车站综合体。站前大道两侧的商业办公建筑应协调设计,在其临街建筑立面上要着重处理,形成门户景观,体现站前区的建筑景观风貌,体现全区的现代化形象。

第十五条 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人防工程紧密结合,兼顾抗震、防洪、消防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做到长期准备,平战结合。 1、站前区地下空间主要在站房区、站前广场区以及商业、办公、居住区布置。 2、各片区地下空间功能各有侧重。站房区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地下通道、停车库及设施用房;站前广场区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地下公共隐蔽空间、停车库、地下通道及部分地下商场;商业办公居住区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3、对站前区的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地下通道联系各地块,尤其是广场南侧的两块商业办公地块,其地下出入口应结合站前广场地下空间一并考虑,以提高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优化本地区的交通环境。 此外,结合绿地、广场、公共建筑和住区建设,可进行以配套为主的小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四章 市政工程规划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_苍南火车站
苍南火车站

第十六条 给水工程规划 本区规划由苍南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在环城北路上规划将埋设一根DN800管径给水干管,规划本区用水主要由环城北路上的给水干管接入。规划采用生活、消防同一的供水系统,按规范每隔120米左右设置1个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第十七条 排水工程规划 本区污水以山东塘河为界分2个区域收集,西面污水沿站南路收集后自东向西接入东仓路上的D500污水干管;东面污水沿站南路自西向东排至体育场路上的D500污水干管,再统一排放处理。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根据地势就近排入河道。

第十八条 电力工程规划 区块内建立110kV苍南站前变,规模为2×4万kVA或2×5万kVA,中压进线规划近期可由原110KV灵溪变提供,中远期改由站前变电所提供中压进线。用地内设立10kV电力开闭所4座,电源进线应满足N-1原则。区块内10kV中压配电线路,可以考虑下地电缆处理。0.38kV低压配电线路以下地处理为主。

第十九条 电信工程规划 主城区电信支局负责周边区域和本区块的电信服务和交换等业务。用地内设立通信综合业务发展用房4处,此用房可与公建等建筑联体建设。区内各级通信线路,在室外部分,主、次干线、支线,原则上应全部下地处理;在室内部分,应穿管埋墙敷设。

第二十条 广电规划 形成4~五个有线电视网络区域,每个光节点按250个终端考虑。区块内有线电视网用户约0.75万户左右。设立广电有线电视业务房4处。有线电视网络应视条件的可能,适时展开增值服务。

第二十一条 燃气工程规划 中压燃气管网压力级制设计采用中压A级0.4MPa,运行压力采用中压B级0.2MPa。管材为钢管及燃气专用PE管,直埋敷设于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带下。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五章 专项工程规划

第二十二条 环境卫生规划 1、公共厕所 沿主、次干路间隔800米左右布置一处,公建密集路段间隔300~500米左右布置一处。本区共设置10座公共厕所。 2、在道路两旁和路口,间距40米设置废物箱。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车辆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环境卫生车辆通往工作地点倒车距离不大于20米,作业点必须调头时,应保证至少有12m×12m的空地面积。垃圾转运站的通道应满足8~15吨载重车通行。 3、市容管理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应与环境相协调。对区内的广告,标语、招牌等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保证行道树排列整齐,枝叶繁茂,保证各类绿地的美观、整洁。

第二十三条 消防规划 本区块不设消防站。消防给水管、消火栓一般沿道路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消防通道中心线间距不适合超过160米,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其净高和净宽均不应小于4米。区内高层建筑要按规范要求设置环形车道和消防登高面。

第二十四条 人防规划 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完善区内道路系统,保证对外交通畅通,适应战时疏散和救助。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通信管网,在满足平时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同时考虑防灾要求。人防掩蔽工程规划总规模按照规划人口50%、人均1平方米/人计算。区内人防工程主要结合广场、商业办公和住宅进行修建,实行平战结合。新建10层以上或基础埋设深度达3米以上的9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应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满堂红”防空地下室。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则与规划说明。规划文本、图则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法定图则。规划说明是对执行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第二十六条 规划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二类,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后退、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导性指标包括出入口方位、建筑形式、景观风貌等。规定性指标是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指导性指标可参考执行。

第二十七条 规划中对土地按用地单元、用地性质、道路、河流等进行用途细分并划分地块,地块规划控制按分幅法定图则执行。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划,按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以上内容公示期限为1个月,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向县规划建设局法制科反映。联系电话:68851010,64702092 注:相关图集见附件苍南县规划建设局二OO八年六月十三日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竣工验收

苍南火车站2009年09月08日接受沿海铁路浙江公司的工程竣工验收,这是温州境内高速铁路最早竣工验收的站场。甬台温、温福两条铁路客、货站场将陆续接受竣工验收,并力争国庆节前开行动车组。 走进苍南火车站1700平方米的站房大厅,左侧是设有六个窗口的售票处;中间是候车厅,可同时容纳800人左右;右侧墙壁将采用彩石影雕,将苍南著名景点玉苍山摩天栈道和渔寮大沙滩装饰在上面。站房二楼是车站调度室,也是动车在苍南区域内的自动操控中心,在电脑屏幕上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动车目前行驶位置,并随时根据情况指挥行车速度。 苍南段指挥部黄悌敏指挥介绍说,作为苍南火车站配套工程的站前大道、广场西路、站南一期与东仓北路等三条通站道路正在施工中,将在20日前完成并通车;站前广场一期工程也将于2009年9月24日前完工;灵溪、龙港两镇各设置一个售票点,方便旅客购买车票。 据了解,苍南火车站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也是上海铁路局最南端的1个火车站,动车开通后,将为苍南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苍南火车站通过竣工验收,这是甬台温、温福铁路温州境内第1个竣工验收的车站。 在苍南火车站看到,高大的灰白色站房,气势恢宏,亮丽端庄。顶上“苍南”2个大字分外醒目。在宽敞的站房大厅内,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装修扫尾工作。车站前面的地方配套设施也在赶建中,据介绍,2009年9月20日前,站前大道、站南大道一期工程、广场西路这三条通站道路将建成投用;9月24日前,1.9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一期工程可建成。
苍南火车站设计等级为二级站,站房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候车大厅能同时容纳近千人。和沿海铁路其他车站一样,该车站行车室内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列车调度设备,能实时监测列车运行动向,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为方便当地群众购票,火车站售票大厅设立六个售票窗口,并已在灵溪和龙港两镇各设1个售票点。甬台温、温福铁路是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等级为Ⅰ级,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提速条件)。通车后,动车组列车从苍南火车站到达温州新客站仅需20多分钟。等宁波到杭州的电气化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从温州乘坐动车组列车经宁波、杭州到达上海,也只需约4小时。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动车组列车

动车组列车,1个现代大众化便捷交通的新名词,像枚锃亮的超长子弹头,在苍南火车站崭新的站房调度室,从上海铁路局前来上任的苍南站负责人,兴致勃勃向我们演示并作介绍——这是国内最先进的列车调度设备,能实时监测列车运行动向。这条电气化“高铁”通车后,苍南到温州仅需20多分钟,到上海,也只需约四个小时……说快也快,于2005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的温福铁路,2009年10月就要全线正式通车了。说慢也慢,苍南百姓盼望这条铁路,已盼望了半个世纪,甚至百年。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省际连接

浙江省内首个竣工的“高铁”客运站,扼守浙闽枢纽的苍南在此轮“高铁”竞赛中表现抢眼。而苍南灵溪当地的交通、房地产行业也凭借项目启动早、定位明确、市场化操作程度高等特点,而受到投资者的广泛青睐。随着十一“高铁”开通日期的日益临近,苍南楼市的“高铁房”投资置业渐趋火热。 据业内人士表示,温福铁路的建成将巩固灵溪作为浙闽交界的交通枢纽地位,并提供额外经济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苍南县灵溪新区规划建设紧临苍南站点,新城区规划用地6.78平方公里,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使灵溪成为眼下温州“高铁房”供应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而据记者观察,非本地房产投资置业性资金云集灵溪楼市,因为温福铁路建成后,“高铁”将实现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3大经济区一日生活圈。而且“高铁”开通后将途经龙港、灵溪、凤池、浦亭、桥墩等5个乡镇,将形成强有力的后发优势,投资前景相对乐观。 虽然温福铁路苍南段设立的客运站(设计等级为二级,规划设计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在温州沿线八个站点中规模较小,但由于上述投资置业优势,后续市场前景看好,周边在售有华洲锦园、绿都花城和嘉恒家居广场等楼盘。近期已有120亩D地块(商住用地)的土地在办理出让手续,相关手续完成后即将推向市场。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时刻表及票价

铁道部公布了甬台温、温福铁路时刻表、票价获息。将于2009年9月28日起开通试运营甬台温、温福铁路,计划每天开行上海、杭州至温州南、福州等方向动车组列车13对,苍南县有4对动车停靠。2009年9月24日8时起,开始发售动车车票。
苍南县每天4对停靠的动车

下行福州方向

上海南至福州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12:36和19:15两班次,

杭州至福州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11:33和20:25两班次。

上行上海方向

福州至杭州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9:49和18:34两班次,

福州至上海南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9:03和17:21两班次。

票价方面

苍南至福州票价一等座91元、二等座76元;

上海南至苍南票价一等座262元、二等座247元;

杭州至苍南票价一等座187元、二等座156元;

宁波至苍南票价一等座123元、二等座103元;

温州南至苍南票价一等座21元、二等座18元。

铁路部门提醒,时刻表及票价以车站公告和车票票面为准。

苍南站代售点

龙港人民路323号、

龙港镇前路150号、

灵溪建兴东路206号。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乘车注意

离站台边沿2米以外候车

据介绍,动车组列车在车站停留时间较短,仅1-2分钟,旅客需安全、快捷、有序上下车,以保证列车正点。因此,旅客进入站台后,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应站在离站台边沿2米以外的安全距离内,按照车厢号在车门位置排队等候,不要拥挤。禁止在列车底下钻爬或爬上车顶、跳下站台、进入铁道线路等,禁止随未停稳的列车奔跑。

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

随同成人旅行身高1.1-1.5米的儿童可购买半价坐票,超过1.5米时应购买全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儿童旅客10公斤。携带品长、宽、高相加不超过130厘米。

车站于开车前5 分钟停止检票

车站于开车前5 分钟停止检票,旅客须按票面标明的日期、车次、座别、铺别乘车,并在有效期内到达车站。如不能按时乘车,须在开车前办理退票或一次改签手续。中途下车恢复旅行须办理签证,但卧铺票和动车组列车车票中途下车全程失效。

烟花爆竹禁止上车

旅客有义务接受并配合铁路部门实施的安全检查。旅客进站上车不得违法携带、夹带匕首、弹簧刀以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违法携带、随身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违禁物品。携带这些危险品进入车站、列车,将严重威胁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列车设施、设备的安全。 常见危险品有导火线、雷管、炸药、各种枪弹、焰火、爆竹、鞭炮、发令纸、汽油、酒精、香蕉水、橡胶水、煤油、电石等。
不要在铁路防护栏内行走 速度快是动车组列车的1大特点,当动车组列车以250公里的时速运行时,每秒钟运行距离可达70米。因此,行人千万不要在铁路防护栏内行走,不得违法跨越铁路线路,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同时,道口是铁路安全的关键,也是事故易发地段,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时,发现或听到有火车开来时,应立即躲避到距铁路钢轨2米以外的处所,严禁停留在铁路上和抢越线路、道口。

货物车辆高度不得超过4.5米

根据规定,货物的装载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4.5米,若车辆装载货物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2米,严禁随车人员在货物上坐立。行人手持高长物件、皮鞭等,不能高举挥动。若需搭乘卸车人员时,应下车步行,待车辆通过道口后再上车乘坐等。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站前广场


苍南火车站站前广场投入使用。呈“T”字型结构的苍南火车站站前广场,东面包括公交首末站、出租车私家车上下客停靠站、停车场;西面经整体建设,配备了停车泊位。县铁路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该广场大到景观立意,小到景点命名,都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同时又融入苍南的本土文化特色。


本文标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96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