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2001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二 :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五计划
从2001年开始的“十五”时期,是新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农业承担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1个关键时期,农业面临着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为加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0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编制《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10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一、发展进程和环境条件
(一)“九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进入了1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除2000年减产幅度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达到或超过400公斤,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供大于求。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64%,比1995年提高9.两个百分点。到2000年底,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已达1.75亿人,比1995年增加1100多万人。三是农村改革进1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第二轮家庭承包顺利完成,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1步巩固;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起步,试点工作已取得成效。四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五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7%,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6500万人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人,基本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2000年的50.1% 。这些成就的取得,既为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贡献,也为“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五”期间发展的环境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激烈,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是比较有利的。一是我国正处在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将进1步得到重视和加强。二是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将继续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将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国际市场。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很大。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将推动农业的进1步发展。五是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这既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九五”期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由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近几年一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扩大内需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农民负担比较沉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干旱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农业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比较弱,科研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分析
“十五”期间,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将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关键因素。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预期为7%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将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局部地方将向富裕型过渡,居民的营养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6%。到201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
受上述因素影响,“十五”期间对农产品的需求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粮食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将进1步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2个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二、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3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党的15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进1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十五”期间要突出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进1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精神,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主要目标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1步优化,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进1步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扭转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趋势,力争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1个新的水平。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5年,全国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2亿千瓦。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44%。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1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三、发展任务
(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
在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进1步合理化,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55.7%、29.8% 、10.9%,调整为50%、33%、13%。
1.种植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前提,继续全面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稳定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形成"三元"种植结构。推进农作物生产进1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总量平衡和效益不断提高的目标,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新格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9.2亿亩,“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2.畜牧业。要抓住粮食供应比较充裕、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把畜牧业作为1个大的产业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到2005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1步优化,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畜产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发展畜牧业,必须依靠科技,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要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开发饲料资源,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原建设,大力发展饲料工业。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改进分散户饲养技术,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现代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畜产品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3.渔业。坚持"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进1步优化渔业结构。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方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养殖,发展休闲渔业。到2005年,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7%。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保持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调整海洋捕捞结构,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在稳定发展过洋性渔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提高我国在公海生产的比重。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到2005年渔业加工产品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兴渔,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到2005年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渔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重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加强渔业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新的渔业管理制度。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渔业迈上1个新的台阶,基本形成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新兴的休闲渔业和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需求,进1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迈上1个新的台阶,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全面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扩大优质稻谷、加工专用小麦和玉米、饲用玉米、优质小杂粮生产,力争到2005年早稻优质品率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进1步扩大,加工专用小麦基本实现自给。棉花要以新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3大棉区为基础,稳定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棉田,加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纺织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棉花生产,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积极扩大"双低"油菜比重,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到2005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比重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大力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实施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计划,发展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生产,主攻单产,改良品种,重点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满足不同用途对大豆质量的需求。稳定发展糖料生产,大力推广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提高加工、保鲜水平。
养殖业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2005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到65%,瘦肉型猪的比例进1步提高,牛羊禽等肉类产量所占的比重上升到35%;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大力增加液态奶生产;结合毛纺工业对优质细羊毛的需要,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重点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进1步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品种的比重,提高水产品的加工保鲜质量。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到2005年,力争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初步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力争50%左右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5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基本解决畜产品中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药物残留问题,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l00%,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初步缓解渔业水质污染状况,基本解决渔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危害问题,力争75%左右的主要水产品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主要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三)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打破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进1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逐步确立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分工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积极发展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加强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调整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切实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进1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在发展目标上,既要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着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发展重点上,要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形成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在发展模式上,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坚持走依靠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的状况,走节水农业的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灌区节水和旱区节水并重,加大田间节水的力度,坚持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采取多种节水技术模式,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有1个大的发展。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在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这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城镇化水平,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乡镇企业继续推进2个根本性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十五”期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率保持在10%左右,出口交货值年均递增率达到8%,到200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7亿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争取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稳定在l%左右,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到74%左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25%左右。
优化乡镇企业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东部地区要加快发展提高,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中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发展与提高并重,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继续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支持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继续推进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实现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探索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广辟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制定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继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同时,发挥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十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l000万人左右。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十五”期间,农村小城镇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万人左右。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1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六)大力促进农垦改革和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示范
加快农垦体制改革步伐,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垦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切实发挥农垦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立1大批具有特色和优势,规模大、水平高、实力强、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和质量有明显提高,经营服务领域进1步拓宽。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农垦经济适当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农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利税总额达到60亿元。建设一批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农场,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示范。以农场为依托,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农垦小城镇。加快贫困农场脱贫步伐,多数职工家庭达到小康生活标准。
四、建设重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物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措施,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主要手段。“十五”期间,要进1步增加投入,突出建设重点,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建设稳定的农产品商品基地
按照"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发展目标,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建设内容,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我国相对稳定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总体思路,继续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05年,择优选建一批相对稳定的优质专用粮食基地、优质棉花基地、油料基地、糖料基地、大豆基地,同时继续组织实施节水农业示范、"三元结构"种植试点示范、农垦天然橡胶等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基地。在优势地区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农产品基地建设要有新的思路,在建设目标上,坚持提高产量、质量、效益相结合,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建设布局上,突出优势产区,形成能够提供足够商品量的若干专业化生产片、区和优势产业带;在建设内容上,坚持生产性设施建设与科技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继续发挥基地的生产功能的同时,增强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把基地建设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示范基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导基地,农民增收的先行基地。
(二)切实加大农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力度
1.农业良种工程建设。农业良种工程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程,“十五”期间要继续抓好农作物良种、畜禽良种和水产良种工程建设。
农作物良种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批马铃薯和甘薯种薯脱毒快繁中心、优质品种引育扩繁中心、以及农作物种子加工、转基因种子检测、种子质量认证与检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鉴定等中心,完善和强化种业基础设施,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品种培育体系。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培育、生产、销售一体化种子产业体系,实现种子产业化经营。
畜禽良种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建成科学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批有利用价值的畜禽稀有品种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设全国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及分区域中心、种畜禽质量检测站。改扩建一批畜禽原种场、畜禽资源场(保种场)和基因库。通过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1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畜产品产量。
水产良种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利用高新技术做好新品种的培育和种质提纯复壮,以及地方性优良品种的保种工作,有针对性地从国外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尽快形成产业化经营,加强水产种苗的统一管理,带动养殖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建设一批水产种质资源库、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良种场和水产品引育种中心、水产品种质检测中心。
2.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站、区域性重点植物检疫实验室、重大病虫紧急防治设施、省级药检所、部级农药残留测定中心等项目建设。在现有植保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协调配套的全国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主耀病虫测报防治体系、有害生物检疫防疫体系,加强检疫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继续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动物疫苗保存运输的冷链系统、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监察系统、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体系、重大动物疫病控制系统的建设。本着"突出重点,立足现有,完善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治体系,搞好对进口水产种苗和区域间交流调剂种苗的检疫工作。加强对畜禽和渔用饲料的质量监测。
3、"沃土工程"建设,重点是建立土壤肥力监测体系、信息管理体系、新技术开发试验体系和项目综合示范体系,突出土壤、肥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已取得的成果和先进技术,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三)不断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继续加强省、市、县各级农技推广中心(站)建设,着眼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和完善服务功能,分区域分重点建立健全县级农技推广综合中心。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和地方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鼓励各地跨行政区域建立农技推广区域站,跨专业建立农技推广综合站,重点扶持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级农技推广综合站。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深化农技推广模式改革,转变服务方式,逐步扶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制定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对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中专学校等组织开展农技服务,丰富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
2.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立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加快建立以农业部门为主体,覆盖全国省、市、县并延伸到绝大多数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进1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范、队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全国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建立部、省级、地区级、县级和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信息处理系统;加强部属信息中心、部属新闻媒体、中央农广校等信息发布窗口建设;完善农业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认真组织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通过上述工作,力争使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推行农村集体财务的电算化管理,重点更新县乡两级农村财务管理手段,逐步形成具有信息转递、处理以及资源共享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准确反馈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强农村经济综合监测及管理。加快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人才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综合监测管理队伍。
3.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制定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贮运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健全农业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部级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
4.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高效、快速的全国农业生态环境、渔业水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及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诊断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重点建设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级农业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网点。
5.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是在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花卉、土特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水平,对我部定点的产地批发市场,要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在这些批发市场率先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积极扩大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和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试点。
6.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建设。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国家总体规划指导下,建立一批省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区域性、专业化、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中心建设,提高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7.加强渔政执法体系和群众渔港建设。重点加强渔政指挥管理系统装备、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及内陆跨界大江大湖和边境水域的渔政船舶、码头、交通通讯设备及其它执法装备建设,增强我国渔政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国家渔业权益,加强以一级群众渔港为重点的中心渔港建设,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增强渔港在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生产补给方面的服务功能。
(四)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农业部重点试验室的改造和建设,加快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育种中心、分中心的建设。建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评价与监控中心以及监管体系。按照"从优选择、拾遗补缺、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设国家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分中心,形成相对独立、公正、科学、高效的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继续加强国家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和国家种质资源圃建设,建设国家种质资源中期库,提高供种能力。有选择地建设动物冷冻精液库。开展种质资源就地保护工作,建立原生地保护区。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区和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建设。
五、主要措施
(一)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采取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粮棉生产和流通的新变化,按照市场取向继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农业银行的作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合作形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二)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实现“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前的种子供应、市场信息服务,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加大对小城镇、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迎接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以及金融、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高度重视新海洋制度实施所带来的沿海地区大量渔船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扶持渔民转产转业。
(三)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贯彻落实农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国家支持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各地应对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开发、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等制定具体规划,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加强对"订单农业"的指导,采取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收购风险基金等办法,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切实搞活农产品流通。
(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调整农业科研的方向和重点,在重视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从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为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服务,从资源消耗型技术开发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开发为主。以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和适销对路的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农牧渔业新品种。加强对农业产后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重点,加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力度。技术推广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鼓励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及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一部分科研机构可以转变为农业科技和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充分调动广大牢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继续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高中、远程教育、函授和农民夜校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扩大"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技电波入户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
(六)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原和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大力组织实施"沃上工程",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多利用有机肥,有的地方可采取轮作或种植豆科等养地作物,切实提高土壤肥力。加大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山草坡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治理草原退化、沙化、碱化。完善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和养殖证制度,继续实施伏季休渔,合理养护海洋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大力加强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污染。继续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
(七)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稳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争取到2005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9%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1步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促进农机化技术创新。继续稳步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在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重点抓好水稻栽插、收获和玉米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推动棉花、大豆等作物的机械化,抓好种子清选、包衣等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和粮食产地烘干,大力推进牧草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农用航空的发展。不断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机化法规建设,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强化农机试验鉴定、质量监督和农机监理工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八)继续抓好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重点做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对目前极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开发要同智力开发相结合,加大科教扶贫力度,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1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安排并增加扶贫贷款,积极稳妥地推广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密切结合西部大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大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继续做好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地区以及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九)大力推进依法治农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加强农业立法,完善农业法律体系。重视立法调研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立法质量。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抓紧修订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促进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收集国外有关农业政策法律,建立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法律储备库。进1步加强农业执法工作。在处理好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的有关精神,先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件成熟的,可以考虑将其他执法职能集中起来,逐步改变多个机构分散执法的状况,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四五"农业普法工作,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第1个五年计划。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全面开创“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三 : 1991年4月9日中国制定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前排(右起)杨尚昆、江泽民、万里、李先念、李(www.61k.com)鹏等步入会场
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8个五年计划纲要。
《纲要》总的日标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生活水平从温饱达到小康,为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确立。
确立“八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综合经济指标。基本任务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的适度增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逐步改善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250亿元,比1990年增长33.6%,平均每年增长6%。
四 : _十二五_开局之年复杂经济运行背景下江苏经济发展的思路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十二五”开局之年复杂经济运行背景下
江苏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江苏省社科院课题组
内容提要:“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呈现五个方面特点:一是受海外流动性泛滥的冲击;二是财政和投资政策总体上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态势;三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高位,即使不出现新一轮紧缩周期也会使货币政策走向稳健;四是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稳定性的通胀压力,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五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2011年国家经济政策的主题是“反滞涨”,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财政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中将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趋势下,江苏经济可能会出现七个方面的问题与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本报告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工作的思路与对策:采取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扩内需”、提升出口规模与质量以“稳外需”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扩内需中图分类号:F127
城乡一体化
稳外需
提高出口水平
文章编号:1009-2382(2011)01-0016-06
文献标识码:A
“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总体来看,当前发达经济体复苏速度明显慢于近期历次经济衰退复苏的速度,同时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引起全球流动性泛滥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面对当前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十二五”开局之际,江苏需要围绕六大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紧抓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稳外需,扩内需,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开好局,起好步,珍惜、抓住和用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总的来看,2011年全球经济中作为“核心国”的美欧日与作为“外围国”的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操作具有完全相反的情形:“核心国”应对两低两高(即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高赤字),紧财政,宽货币,低利率,印钞票,促本币贬值,特别是美国企图在扩大出口同时向经济快速恢复的国家输出通胀和资产泡沫,意图达到加快美国经济增长而放慢新兴经济体增长的一箭双雕之目的;“外围国”应对的是两高(即高增长高通胀),紧缩货币,提高利率,着力控制通胀。
可以对其走势大致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由于受海外流动性的冲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入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我们预计,2011年全国新增贷款额度在2010年
7.5万亿元的基础上会维持基本稳定的格局。如果2011年我国因外汇占款流入量增加(大约为3万亿
元),就可能会使我国的新增信贷规模指标被压缩,大约压缩至6.5万亿元左右的规模。
二是财政和投资政策总体上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态势。随着我国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2011年的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2010年中期以来,政府对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已经回升,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悄然放松”,这种趋势在2011年可能会延续。预计2011年二季度中后期开始,我国财政将会通过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方式,以及加快保障房的建设等途径,向经济体系注入资金,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短期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步估计财政总支出会达到10万亿元以上。
三是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稳定性的通胀压力,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疲弱的外需、房地产投资回落,还是从货币供应量增速见顶的角度看,或者从我国政府对“菜篮子”、“米袋子”等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极为复杂,我们
-16-
MODERNECONOMICRESEARCH区域经济
的首长负责制的管理特色看,通货膨胀在中期都会趋于走低,全面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大,压力也会逐步减轻。具体来说,通胀的压力在2010年第四季度相对较大,而在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前提下,整个
结合江苏经济的特点,上述政策搭配既给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可能对江苏经济发展和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认为主要表现为在“滞涨”的总体态势下,江苏要继续以较大幅度超越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障碍,具体主要来自于:
第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江苏省房地产市场经过200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其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在深化,系统性风险也在加剧。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整个房地产市场可能被迫进入调整期,在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楼市价格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由于房地产市场是国家调节国民财富的重点目标,讨论多年的新房地产税极可能在近年内推出,由此房地产市场将经历新旧均衡过渡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政府可控财力的下降将会导致其债务危机的深化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下降,这也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难点所在。
第二,可能会加大江苏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缺口,尤其是信贷缺口。为了应对流动性充裕条件下通胀压力,央行动用数量型工具对冲流动性是必然的选择。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意味着明年信贷政策的收紧力度不可能放松,运用数量型工具对冲流动性势必降低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这对于消费还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的江苏现实发展方式来说,无疑会加大资金供应的矛盾,尤其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刚刚实施,信贷资金缺口大,这肯定会增加江苏省未来经济增长高于全国速度的难度。
第三,可能会迫使江苏省现有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调整,从而抑制短期增长的潜力,尤其是那些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制造业。如果当前的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50个基点的正常空间,对于智力和技术密集的产业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对主要依靠国际代工的江苏省一些微利的低端加工、制造和装配企业来说,在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要素价格飞涨的同时,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
2011年一季度之后则可能呈现出一种震荡下行的走
势,回落的速度可能是缓慢的并带有一定的反复。
四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高位,并不意味着新一轮紧缩周期的开始。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相向运动”:CPI上行、GDP下行。要在CPI上行和
GDP下行中寻求宏观平衡,防止经济发生严重的滞
涨,货币和信贷控制的难度很大。为了防止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和抵制热钱过度流入我国,央行利率大幅度上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若在未来6-9个月内上调大约50个基点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密集的加息手段并不是缓解食品价格或房价上升压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是对金融危机时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回归。另一方面,由于受热钱涌入和人民币升值因素等的限制,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数量调控为主要特征,如央行在
2010年11月1个月内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充
分显示了国家运用数量手段抑制中长期通胀的决心。
五是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从历史上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长期走势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升值。考虑到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预计人民币不可能屈从于外国的政治压力而让其迅速大幅度升值,“十二五”期间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每年大约为3%-5%。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综上,我们可以推演出中国2011年经济政策的主题是“反滞涨”,即既要反对高通胀,又要能够维系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来说,对付"滞涨"时,货币政策的用武余地不大,因为如果为了控制通胀而提高利率,则其负面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减慢;如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则其负面影响是可能引发恶性通胀。对付“滞涨”一般采用财政政策效果较好,如通过加大财政开支或减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2011年我国必然会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和搭配,财政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中将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此外,对付“滞胀”问题尤其要重视供给方的作用,确保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供应。
2%-3%,而各代工企业的毛利率普遍位于5%-11%
之间。电子制造服务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6年的
6.2%降至如今的不足3%,而净利润率则不到1%。
第四,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江苏省的出口。在中性情况下,2011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
-17-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幅度在3%-5%。其中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元本身的走势,如果其大幅度贬值则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会加速。2010年,由于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效应和部分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使得江苏的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较多。如果未来渐升趋势长,相对幅度大,那么对出口企业的压力就非常大。据计算,人民币一年内逐步升值,每累计升值1个百分点,会造成未来一年内我国总出口增速下降约0.2-0.3个百分点,这种影响存在
三、2011年江苏经济运行轨道判断
我们认为,“十二五”开局起步,江苏经济的运行轨道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居民消费进入由生存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
2009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按当年汇
率折算达到6475美元,其中,部分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的中上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DP在
3-6个月的滞后期。为此建议政府部门为了对冲人民
币升值的影响,今后要大力鼓励国企、民企积极拓展海外生产制造业,通过技术设备投资或股权投资或国际并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江苏资本国际市场份额,占领有利先机。
第五,“十二五”投资项目的相对滞后可能使得短期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省级“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方法,也是短期经济运行可能缺乏动力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这些规划大体都是在
3706至11455美元之间的标准,江苏已达到中上等
收入经济体的门槛水平,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既有消费需求又有消费能力的阶段,即进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的普及向耐用消费品的普及转变,对住宅、汽车以及公路交通、各种家用电器、高档食品,教育、文化、旅游,以及品牌和奢侈品的需求大幅增长,由此必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二是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引领江苏转型升级过程加快。国际经验证明,江苏现阶段的发展尤其要注意防止“拉美陷阱”的出现。能否成功越过“拉美陷阱”,主要取决于创新经济而不是模仿经济。越过“拉美陷阱”的韩国的人均专利数量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而巴西专利数量则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0.2倍。由此可见,创新能力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目前,中国的人均专利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0.6-0.7倍,比韩国差,比巴西好。江苏在开放之初,依靠国际代工和模仿获得较快的发展,今后再靠模仿,经济发展的空间就比较小了。现时江苏已有成功越过“拉美陷阱”的先兆性指标,主要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在现阶段得到了异常的强化,如2009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企业专利授权量4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由此也说明了在明后年,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会继续成为江苏转型升级的动力。
三是调结构下的保增长,成为江苏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只要2011年全国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在省委省政府有效做好农副产品供给调节工作的前提下,通胀可能并非是首要矛盾。相反,面对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的“阵痛”,江苏确保快于全国平均速度的增长,首要问题是要紧抓适合江苏自身发展条件的经济增长引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江苏在未来3年内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
2011年颁布实施,很多规划投资项目要到2011年下
半年直至2012年较全面出台,国内经济运行的“五年”规划效应通常是前一两年安排投入,后两三年普遍见效,因此全国经济2011年会较缓,2012年会走高,2012年后很可能进入新一轮循环的高峰阶段。
第六,出口导向型战略转向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危及转型升级不力情况下的苏南经济发展极的地位。从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为了使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主要依赖于外需向主要依靠内需转型,财政政策过去为扶植出口而采取的“对出口退税、对内赋税高”的税收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逐步转向平等的国民待遇。同时对于部分低端产品以及“两高一资”行业的出口退税有可能将进一步取消。由此可以预计,长期瞄准国际代工的苏南外向型经济结构势必受到一定的甚至可能很大的冲击。
第七,“调结构”的增长使省际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总的来看,上海在新一轮的发展起点上,具有全球化城市的综合优势,尤其是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更是势头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善于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其GNP增长的潜力大大高于GDP,人均实际收入的水平高;广东在这些年的结构调整中服务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江苏与其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这些都体现了江苏发展的潜力,也是短期内对江苏的有力竞争和挑战。
-18-
MODERNECONOMICRESEARCH区域经济
地位。另外,江苏制造业中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增长后劲充足,而服务业与发达国家、与广东等地存在差距,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江苏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倒逼机制”趋强,江苏产业结构将呈现出“被动性”升级的景观。日益增多的贸易磨擦,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基本上堵死了靠劳动力低成本、拼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谋求经济速度增长的道路,逼迫江苏不得不被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这种转型升级由于具有要素价格上升的逼迫性,因此主要是一种产业结构顺乎市场力量和趋势的“被升级”,它比政府的人为推动更具有有效性。当然,如果政府顺势进行引导,产业升级的摩擦要小得多。
五是新发展极可能突显,沿海地区和宁镇扬可能成为爆发点。进入新的时期,苏南原有的外向化发展模式将有所弱化,短期内沿海开发战略所形成的发展能量有限,沿江开发进入后期提高阶段,实现江苏经济较快增长,需要寻找多个增长极、生长点。当前可以加快培育宁镇扬板块或者南京都市圈为“新增长极”,使江苏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形成苏南、沿海、“宁镇扬”三大发展极。
六是城乡一体化对江苏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作用将充分凸显。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程度是江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的两个主要变量,也是江苏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随着新型城市化对城市化的提升作用,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下一步城市化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中心城市强大的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文化功能和枢纽功能,为扩大内需和高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市场空间。加之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所形成的需求,城乡一体化可望对江苏经济发展产生龙头带动作用。
七是房地产去投资化,支柱地位动摇,增长新引擎尚未形成支柱产业。目前,房地产业占我国GDP的
药、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产值总量突破1.5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但是这一增长新引擎还没有真正具有成为代替“土地财政”、成为经济支柱的地位。
八是维持财政平衡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支撑过去江苏省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不再具备,减收增支因素增多,财政收入高增长态势将难以持续;同时,政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与就业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将有所增加,维持财政平衡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十二五”开局江苏发展新思路
2011年,江苏经济工作要以创新经济战略为核
心,扩内需、稳外需,通过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和出口结构提升两大战略措施,达到“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中将重点放在使中国经济摆脱对出口导向型部门的依赖,转为扩大内需。这种结构改革最要紧的是要处理好三件事:一是由市场来校正被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尤其是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环境治理成本计入产品价格等等,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由此伴随的经济“滞涨”即高通胀低增长问题。三是经济结构改革不能以牺牲出口部门为代价,还必须继续保持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和活力。对江苏来说,“十二五”开局之年保持这三者之间的均衡十分重要。因为只有继续保持出口部门的竞争力,才能使苏南经济中心和全省基础部门继续繁荣。协调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只有通过发展创新经济,提升出口结构来实现。同时,着眼于短期与中期兼顾以实现“调结构、保增长”目标的角度看,应该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这个牛鼻子。
因此,“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采取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内需”与提升出口结构“稳外需”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有利于在“十二五”中期内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塑造江苏新的经济发展极;通过提升出口结构稳住外需,有利于在短期内(1~3年内)确保江苏经济较快的增长率。
6.6%和1/4投资,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左右,已经
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世界已有的经济模式来看,还没有哪种模式的成功是靠房地产撬动的,房地产不具有引领经济整体持续向上的创造作用。未来,房地产去投资化,其支柱地位将逐渐淡化,但在短期内尚没有其他产业能替代房地产成为类似的支柱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支柱的任务艰巨。江苏目前虽然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
1.紧抓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牛鼻子扩大内
需
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城乡居民
-19-
现代经济探讨
2011年第1期
尤其是农村的“三低”,即收入低、社会保障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因此,提高内需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也应该选择在解决“三低”问题上来,同时加快城乡尤其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环境建设。打破这一制约的路径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紧抓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线,可以有效地改善、扩大江苏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投资与消费两大动力。可以促进人口、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省城乡之间更便捷、更自由地转移、流动,提高经济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与质量;可以形成对省内城乡投资与消费新的刺激,引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会促进更多的人口、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提高江苏城市化程度。“十二五”期间江苏城市化水平又可比现在上升10个以上的百分点,这会创造很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起点,通过城乡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以及产业园区的集聚化,促进新兴产业的倍增、传统产业的升级;通过城乡居民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升农民消费能力,有效扩大内需;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与资源配置的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
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建议江苏采取以下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要求制定城市、集镇与乡村的发展建设规划,尤其注重中型城市与县域城市、县域城市与城镇的衔接,模糊城乡地理边界。公共财政投资基础建设向城镇和农村倾斜,在交通、通讯、电力、水利、饮用水、环境建设等方面新上快上一些建设项目。
二是遵循城乡联动发展的产业化路线,在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中推进产业转移和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和城乡互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强城市、县城、中心镇各级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形成主导功能明确、产业特色彰显、城乡区域联动的差异并进、融合协调、创新突出的城乡产业发展新格局。总之,要走高端引领、集聚发展、集群创新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升级与转型之路。
三是推行新型城市化,促进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是城乡建设互动、工农协调发展的
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发展道路:首先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即移地式城市化。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即就地城市化,在农村村镇引入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公共服务。新型城市化就是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城市化两种道路并进的城市化模式。推行新型城市化,一要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围绕大中小城市科学规划布局,有序推进县域中小城市建设。发展卫星城镇和卫星集镇,形成江苏特色的网络化城市群或城镇群。其次要提升城市功能,坚持以城带乡,做强中心城区,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围绕空间重组、功能提升、要素集聚这个重点,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第三要培育壮大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与发展极。除继续发展巩固苏锡常城市群这一已有的增长发展极以外,“十二五”上半期要加强培育增强宁镇扬城市群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极,着力打造宁镇扬科技创新与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对全省经济增长发展的带动作用。“十二五”中后期还要在苏北腹地在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础上探索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四是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首先是学习借鉴成都的做法与经验,彻底打破城乡户籍分割管理的壁垒,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人口、户籍管理,实现城乡人口、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取消目前在一些城市的蓝印户口、暂住证等,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与等级歧视。第二是在城市中,做好农民工新市民化的转化,实现新老市民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第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升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到省级统筹,健全全省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形式与种类,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水平,打通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缩小城乡居民间的社会保障差距。第四是统筹做好城乡的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服务供给、养老保健事业发展等。第五是统筹城乡土地经营管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建立和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组织,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2.坚定地将提升出口规模和质量放在确保经济
增长的重要位置
2010年,出口仍然是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最重要
的驱动力之一,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有直接的驱动力。2010年前三季度江苏进出口总额达3385亿美元,出口外贸依存度达到75%以上;净出口约为514.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10亿美
-20-
五 : 苍南火车站:苍南火车站-第一章规划总则,苍南火车站-第二章发展规划
苍南火车站2009年09月08日接受沿海铁路浙江公司的工程竣工验收,这是温州境内高速铁路最早竣工验收的站场。甬台温、温福两条铁路客、货站场将陆续接受竣工验收,并力争国庆节前开行动车组。
苍南火车站选址位于灵溪镇站前大道,站房规模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投资为8000万元。旅客进出站也将采用“下进下出”形式。 将争取在2008年建成,与温福铁路同时投入使用。届时将使苍南县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对促进苍南经济跨跃式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苍南县火车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www.cnlg.cn 2008-6-17 9:22:09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引导苍南县站前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地指导本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条文中的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条 本规划适用范围:北至在建的温福铁路线,南至环城北路,西至五洋河(繁枝旦河),东至体育场路,总用地97.79万平方米。
第三条 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工程设计、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必须遵守本规划,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四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由苍南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温福铁路苍南段工程指挥部负责实施。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二章 发展规划
第五条 功能定位 规划以“交通枢纽区、形象展示地、休闲交往处”为目标形成3大定位,即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门户和城市商圈,突出“流动的城市风景,涌动的城市商流”意境。 1、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内外交通的换乘与集散中心; 2、城市门户——展示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记忆中心; 3、城市商圈——城市整体商圈的有机构成。
第六条 规划目标 以高度复合的用地功能、高效舒适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交往空间为主要特征塑造1个适应信息时代生活方式,活力、高效、绿色、诗意的站前综合区。 1.高度复合的用地功能 建设多元化的站前综合区,强化各功能区块之间的复合互动,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增强站前区活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其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 2.高效、舒适的交通条件 优化站前区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包括进出站的人流组织、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组织、人性化的步行空间、步行系统组织以及无障碍设计等。在高效前提下,强调交通的舒适性。 3.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站前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力图塑造绿色、有机的城市生态环境。 4.宜人的交往空间 以人为本,在满足居民基本活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提高。通过绿地和开放空间将人的活动和绿色景观组织在一起,达到人景交融的功效。
第七条 规划原则 1.构建与苍南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站前区空间特质,并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保持连贯。 2.适应现代站前区功能综合性发展特点,积极探寻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创造功能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公共活动空间。 3.结合基地环境,综合运用规划设计手法,塑造自然、人性的公共空间和高品位的城市门户形象。 4.综合考虑环境、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并与近期建设工程和基地农居点拆建安置相结合,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三章 用地布局
第八条 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采用“一核、一环、四区”的规划布局结构。 1、“一核”指站场及配套设施核心区,包括火车站房、汽车站房、车站综合楼、站前广场、公交首末站、出租车停车场及社会车辆停车场等主要交通功能设施。 2、“一环”是指位于规划区周围,由铁路、国道防护绿地、滨河绿带、滨河公园组成的生态绿环。 3、“四区”是指由干路、河道自然分割形成的4个商住综合区。自西向东分别为西住区(占地约10万平方米)、西商住综合区(占地约15万平方米)、东商住综合区(占地约10万平方米)、东住区(占地约22万平方米)。
第九条 居住用地规划 1.布局结构 规划居住用地包括拆迁安置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和作为商品房或者其他用途开发的村集体留用地。规划居住用地以住区为单元,自西向东形成4个商住综合区,其中站南路沿线安排拆建安置用地,东西两侧安排普通住宅用地,中部安排商住综合用地,全区合计居住用地45.02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46.04%。 2.用地布局 (1)拆迁安置用地 规划范围内的村庄进行统一拆迁安置,原则上站前大道以东村庄在东部住区内安置,以西村庄在西部住区内安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采用宅基地形式安置。 本规划布置了16.33万平方米的安置用地。规划安置区主要布置在站南路两侧,沿铁路线保持30米以上的绿化防护距离。 (2)村集体留用地 规划8%左右(7万平方米左右)的用地作为村集体留用地。在保证地块相对完整、不影响剩余地块经济开发前提下,村集体留用地可在东西住区内选择。其功能选择应符合本规划,一般作为住宅用地开发,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商业用地或者商住综合用地开发。 (3)商住用地 本区商住用地集中安排在站南路以南地块,以城市干路和河道为界,组织四个大小不一的城市住区,合计总用地26.2万平方米。其中西住区用地4.99万平方米,可安排2660人;西商住综合区用地9.13万平方米,可安排4870人;东商住综合区用地5.8万平方米,可安排3100人;东住区用地6.28万平方米,可安排3350人。 3.配套设施 本区共设置一所24班小学和一所9班幼儿园,两校均布置在东住区,其中小学占地2.12万平方米,幼儿园占地0.37万平方米。 本区农贸市场考虑在东住区的山东塘河东侧布置,用地约0.78万平方米。该地块可考虑与住宅进行综合开发。
第十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结构 本区公共设施集中布置,形成1个城市公共设施核心区。 2.规划布局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4.07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4.16%。 商业办公用地:围绕站前广场,在广场南路和环城北路之间布置,并以站前大道为界分东西两地块。 西地块用地约1.38万平方米,功能可考虑为商务办公和宾馆酒店,建筑以院落形式布置,形成不同的商务活动单元。全区建筑高度宜东高西低,呈向站前大道叠落之势,与东地块的商务办公建筑共同勾画站前区“大门”之意。 东地块用地约1.38万平方米,功能可以商务办公、金融、贸易咨询为主,区内建筑以院落组织空间群体,与街道空间相互穿插,并充分与南侧绿带相渗透,体现绿色办公理念。建筑高度控制与西地块相呼应,体现城市门户场所特征。商业服务业用地:在站南路南侧、邮政中心东侧规划布置一块商业服务业用地,占地0.44万平方米,以方便站前区的居民生活,建筑布置应与邮政中心相协调,并能围合站前广场,有利广场景观塑造。 ■教堂用地:规划在五洋河与站南路交口的东南侧布置一所教堂,建设用地面积0.3万平方米,加上五洋河一侧绿地,实际占地面积约0.39万平方米(5.85亩)。 ■车站综合楼:由于多方面原因,火车站房不能成为站前大道对景点。为优化站前景观,规划于站前广场正北侧、火车站与汽车站之间布置一座车站综合楼。综合楼高度控制既要协调火车站房与汽车站房2大建筑,又要起到统领全区的效果,建筑风格与立面处理尽可能现代、简洁,成为站前广场的优美背景。
第十一条 站前区交通组织 站前区交通组织设计内容包括交通设施规划(静态交通组织)和交通组织规划(动态交通组织)两部分。 1、静态交通组织设计 (1)公交首末站: 由于汽车北站日均客流量远远大于火车站日均客流量,因此规划公交首末站紧邻汽车北站布置,占地0.5万平方米。规划期设有4条公交车道,车道宽8米,每个站台长32米,宽3米。每条公交车道可同时供两条公交线路使用,整个场地可容纳8条公交线路。公交首末站站场西面、南面及北面采取硬隔离,在东北角和西北角考虑设人行出入专用通道,宽2米。 (2)社会车辆停车场: 结合苍南县人防工程规划,整个站前广场地下均可设置社会停车场,并可与广场南面的商业办公楼建筑地下整体开发建设。地面社会车辆(不包含出租车)停车场共设2处。一处布设于站前广场西侧,占地0.42万平方米,共有140个泊位。第二处停车场布设于站前广场东侧,位于广场东路以西,占地0.37万平方米,共有1二十个泊位,。 (3)出租车停车场: 出租车停车场布设于站前广场西侧,位于广场西路以东,社会车辆停车场以北,占地0.44万平方米。 (4)非机动车停车区域: 在规划与建设中宜与火车站房和汽车站房旁分别建造非机动车停车棚,同时可以停放残疾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 (5)汽车北站停车场: 汽车北站停车场布设在汽车北站站房以东,站南东路以北。根据用地规模,该汽车站可提供约0.9万平方米停车场。 2、动态交通组织 (1)货车交通组织: 苍南火车站的货运站场布置在温福铁路北侧、五洋河东侧,站前广场区主要服务于客运。为了有效分离客货交通,提高站前区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站南路和广场路禁止大货车通行,货运交通主要由东仓路、环城北路、体育场路承担。 (2)汽车站交通组织: 汽车北站的长短途客运汽车通过体育场路、站南东路进入汽车站站场。离站车辆则从宅基地安置房北面道路绕行至上江路口,经过站南东路到体育场路离开。 (3)公交首末站交通组织: 公交首末站设在站前广场的东北角,紧靠汽车北站,与火车站站房相距约250米,换乘方便。 (4)出租车交通组织: 出租车候客区位于站前旅客活动平台的西侧,火车站站房南面。出口和入口分开设置。 (5)社会停车场交通组织: 地面共设两处社会停车场,出入口均分别设置。站前广场地下空间与其南面的商业办公楼建筑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在广场内设置四个出入口,在南面的东西两处商业办公建筑用地内分别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地下停车泊位可分期提供周边的社会车辆使用。 (6)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非机动车主要沿站前大道进入核心区,左转弯车辆经广场南路进入广场西路,然后进入火车站房前的非机动停车棚;右转弯车辆经广场东路进入位于汽车北站站房前的非机动车停车棚。 (7)人行交通组织设计: 在火车站候车大楼、汽运中心和站前广场上为行人设立步行区域——旅客活动平台。人流从各个站场(主要包括公共汽车、短途客车、社会车辆、出租车)无障碍跨越旅客活动平台后步入候车大楼以及汽运中心,或安全而舒适地通过旅客活动平台去站前广场各功能区,或通往与广场相邻的街道。行人过街通道应设置在人流比较大的地方。通过信号灯或者采用其他交通管制办法控制横穿车道的人流数量。避免无意义的上、下台阶和步行横穿停车场。 另外,行李和快件车辆的出入口应安排在相应的事务办理处附近,而且出入口不应在一处。有条件时,可以把行李搬运安排在车站的背面,使站前广场不受干扰口。
第十二条 道路广场规划 规划区内道路尽可能兼顾现状,并与交通专项规划保持衔接,有利站前区道路交通组织。总计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9.36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19.80%。 1.路网结构 规划形成“二横四纵”的干路网结构。辅以支路网,形成方格网状的道路交通系统。 “二横”:是指东西向的两条干路,分别为站南路 广场路和环城北路。其中站南路 广场路起到疏解整个站前区横向交通的重要作用,而环城北路则是苍南县的交通骨干道路和G104国道。 “四纵”:是指南北向的四条干路,分别为东仓路、站前大道、上江路和体育场路。其中东仓路承担着主要的货运交通,站前大道和体育场路则承担着主要的客运交通。 2.道路断面 道路断面分为八种类型,断面红线宽度分别为62米、50米、42米、32米、28米、20米和12米,其中主干路为62~42米,次干路为32~20米,支路为12米。 3.道路交叉口 城市主干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次干路相交路口,均采用展宽的平面交叉方式处理,入口段每侧展宽3.5~4米,长度为不少于75米。 近期环城北路与站前大道交叉口采用绿岛渠化处理,远期环城北路通过式交通下穿站前大道,优化交通处理。 4、城市广场 站前广场位于车站南侧,分为站前疏散广场和交通广场两部分,共占地约3.09万平方米。广场呈“T”字形,并能保证站南路在应急情况下的通车。在布局上,与两侧公共交通设施紧密结合,有效统领站前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十三条 绿地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组织 以温福铁路防护绿带、环城北路防护绿带、五洋河滨河绿地以及山东塘河滨河公园为基础,形成整个站前区的生态绿环;以站前大道的景观绿化带作为本区的绿轴,以滨河公园为绿化节点,形成“一环、一轴、两园”的绿地系统框架。规划绿地总占地面积约为11.24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11.49%。 2.河道整治与滨河绿地 五洋河:在现有河流驳岸的基础上,适当整治,规划河道宽度至少保持在35米以上。河道两侧的绿地宽度至少控制在10米以上。 山东塘河:在现有河流驳岸的基础上,适当整治,规划河道宽度至少保持在20米以上。河道两侧的绿地宽度至少控制在15米以上。 环城北路北侧新挖河流:为横向沟通区内水系,规划在环城北路北侧30米绿化带内新开挖15米宽的河流,其中河道南侧边线离环城北路道路红线控制在10米。 3.道路绿化与防护林带 温福铁路两侧控制30米宽的防护林带;环城北路两侧控制30米宽的防护林带;站前大道作为城市轴线,两侧控制15米宽的景观绿化带。
第十四条 景观规划 站前区是苍南城市的门户,是展现苍南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规划以站前广场为核心,以站前大道为轴线,结合绿地系统和水系组织,形成丰富、有序、可识别的景观风貌。 1、核心景观区 站前广场是整个苍南站前区的核心景观区域,是站前大道城市轴线的端点,也是本区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其周边的建筑风格、立面等应重点设计,以加强广场的围合感。 2、站前大道景观轴线 站前大道是苍南县重要的城市轴线,其北部端点在站前区,规划在其两侧设置15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并强调重点设计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 3、环城北路景观轴线 环城北路是苍南县重要的交通走廊,规划在其两侧设置3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并强调其车行速度下的城市景观。 4、地标建筑 位于站前大道两侧的地块以及站前广场北侧的火车站房、汽车站房和车站综合体。站前大道两侧的商业办公建筑应协调设计,在其临街建筑立面上要着重处理,形成门户景观,体现站前区的建筑景观风貌,体现全区的现代化形象。
第十五条 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人防工程紧密结合,兼顾抗震、防洪、消防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做到长期准备,平战结合。 1、站前区地下空间主要在站房区、站前广场区以及商业、办公、居住区布置。 2、各片区地下空间功能各有侧重。站房区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地下通道、停车库及设施用房;站前广场区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地下公共隐蔽空间、停车库、地下通道及部分地下商场;商业办公居住区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3、对站前区的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地下通道联系各地块,尤其是广场南侧的两块商业办公地块,其地下出入口应结合站前广场地下空间一并考虑,以提高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优化本地区的交通环境。 此外,结合绿地、广场、公共建筑和住区建设,可进行以配套为主的小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四章 市政工程规划
第十六条 给水工程规划 本区规划由苍南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在环城北路上规划将埋设一根DN800管径给水干管,规划本区用水主要由环城北路上的给水干管接入。规划采用生活、消防同一的供水系统,按规范每隔120米左右设置1个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第十七条 排水工程规划 本区污水以山东塘河为界分2个区域收集,西面污水沿站南路收集后自东向西接入东仓路上的D500污水干管;东面污水沿站南路自西向东排至体育场路上的D500污水干管,再统一排放处理。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根据地势就近排入河道。
第十八条 电力工程规划 区块内建立110kV苍南站前变,规模为2×4万kVA或2×5万kVA,中压进线规划近期可由原110KV灵溪变提供,中远期改由站前变电所提供中压进线。用地内设立10kV电力开闭所4座,电源进线应满足N-1原则。区块内10kV中压配电线路,可以考虑下地电缆处理。0.38kV低压配电线路以下地处理为主。
第十九条 电信工程规划 主城区电信支局负责周边区域和本区块的电信服务和交换等业务。用地内设立通信综合业务发展用房4处,此用房可与公建等建筑联体建设。区内各级通信线路,在室外部分,主、次干线、支线,原则上应全部下地处理;在室内部分,应穿管埋墙敷设。
第二十条 广电规划 形成4~五个有线电视网络区域,每个光节点按250个终端考虑。区块内有线电视网用户约0.75万户左右。设立广电有线电视业务房4处。有线电视网络应视条件的可能,适时展开增值服务。
第二十一条 燃气工程规划 中压燃气管网压力级制设计采用中压A级0.4MPa,运行压力采用中压B级0.2MPa。管材为钢管及燃气专用PE管,直埋敷设于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带下。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五章 专项工程规划
第二十二条 环境卫生规划 1、公共厕所 沿主、次干路间隔800米左右布置一处,公建密集路段间隔300~500米左右布置一处。本区共设置10座公共厕所。 2、在道路两旁和路口,间距40米设置废物箱。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车辆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环境卫生车辆通往工作地点倒车距离不大于20米,作业点必须调头时,应保证至少有12m×12m的空地面积。垃圾转运站的通道应满足8~15吨载重车通行。 3、市容管理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应与环境相协调。对区内的广告,标语、招牌等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保证行道树排列整齐,枝叶繁茂,保证各类绿地的美观、整洁。
第二十三条 消防规划 本区块不设消防站。消防给水管、消火栓一般沿道路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消防通道中心线间距不适合超过160米,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其净高和净宽均不应小于4米。区内高层建筑要按规范要求设置环形车道和消防登高面。
第二十四条 人防规划 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完善区内道路系统,保证对外交通畅通,适应战时疏散和救助。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通信管网,在满足平时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同时考虑防灾要求。人防掩蔽工程规划总规模按照规划人口50%、人均1平方米/人计算。区内人防工程主要结合广场、商业办公和住宅进行修建,实行平战结合。新建10层以上或基础埋设深度达3米以上的9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应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满堂红”防空地下室。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则与规划说明。规划文本、图则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法定图则。规划说明是对执行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第二十六条 规划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二类,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后退、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导性指标包括出入口方位、建筑形式、景观风貌等。规定性指标是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指导性指标可参考执行。
第二十七条 规划中对土地按用地单元、用地性质、道路、河流等进行用途细分并划分地块,地块规划控制按分幅法定图则执行。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划,按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以上内容公示期限为1个月,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向县规划建设局法制科反映。联系电话:68851010,64702092 注:相关图集见附件苍南县规划建设局二OO八年六月十三日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竣工验收
苍南火车站2009年09月08日接受沿海铁路浙江公司的工程竣工验收,这是温州境内高速铁路最早竣工验收的站场。甬台温、温福两条铁路客、货站场将陆续接受竣工验收,并力争国庆节前开行动车组。 走进苍南火车站1700平方米的站房大厅,左侧是设有六个窗口的售票处;中间是候车厅,可同时容纳800人左右;右侧墙壁将采用彩石影雕,将苍南著名景点玉苍山摩天栈道和渔寮大沙滩装饰在上面。站房二楼是车站调度室,也是动车在苍南区域内的自动操控中心,在电脑屏幕上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动车目前行驶位置,并随时根据情况指挥行车速度。 苍南段指挥部黄悌敏指挥介绍说,作为苍南火车站配套工程的站前大道、广场西路、站南一期与东仓北路等三条通站道路正在施工中,将在20日前完成并通车;站前广场一期工程也将于2009年9月24日前完工;灵溪、龙港两镇各设置一个售票点,方便旅客购买车票。 据了解,苍南火车站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也是上海铁路局最南端的1个火车站,动车开通后,将为苍南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苍南火车站通过竣工验收,这是甬台温、温福铁路温州境内第1个竣工验收的车站。 在苍南火车站看到,高大的灰白色站房,气势恢宏,亮丽端庄。顶上“苍南”2个大字分外醒目。在宽敞的站房大厅内,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装修扫尾工作。车站前面的地方配套设施也在赶建中,据介绍,2009年9月20日前,站前大道、站南大道一期工程、广场西路这三条通站道路将建成投用;9月24日前,1.9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一期工程可建成。
苍南火车站设计等级为二级站,站房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候车大厅能同时容纳近千人。和沿海铁路其他车站一样,该车站行车室内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列车调度设备,能实时监测列车运行动向,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为方便当地群众购票,火车站售票大厅设立六个售票窗口,并已在灵溪和龙港两镇各设1个售票点。甬台温、温福铁路是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等级为Ⅰ级,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提速条件)。通车后,动车组列车从苍南火车站到达温州新客站仅需20多分钟。等宁波到杭州的电气化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从温州乘坐动车组列车经宁波、杭州到达上海,也只需约4小时。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动车组列车
动车组列车,1个现代大众化便捷交通的新名词,像枚锃亮的超长子弹头,在苍南火车站崭新的站房调度室,从上海铁路局前来上任的苍南站负责人,兴致勃勃向我们演示并作介绍——这是国内最先进的列车调度设备,能实时监测列车运行动向。这条电气化“高铁”通车后,苍南到温州仅需20多分钟,到上海,也只需约四个小时……说快也快,于2005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的温福铁路,2009年10月就要全线正式通车了。说慢也慢,苍南百姓盼望这条铁路,已盼望了半个世纪,甚至百年。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省际连接
浙江省内首个竣工的“高铁”客运站,扼守浙闽枢纽的苍南在此轮“高铁”竞赛中表现抢眼。而苍南灵溪当地的交通、房地产行业也凭借项目启动早、定位明确、市场化操作程度高等特点,而受到投资者的广泛青睐。随着十一“高铁”开通日期的日益临近,苍南楼市的“高铁房”投资置业渐趋火热。 据业内人士表示,温福铁路的建成将巩固灵溪作为浙闽交界的交通枢纽地位,并提供额外经济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苍南县灵溪新区规划建设紧临苍南站点,新城区规划用地6.78平方公里,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使灵溪成为眼下温州“高铁房”供应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而据记者观察,非本地房产投资置业性资金云集灵溪楼市,因为温福铁路建成后,“高铁”将实现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3大经济区一日生活圈。而且“高铁”开通后将途经龙港、灵溪、凤池、浦亭、桥墩等5个乡镇,将形成强有力的后发优势,投资前景相对乐观。 虽然温福铁路苍南段设立的客运站(设计等级为二级,规划设计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在温州沿线八个站点中规模较小,但由于上述投资置业优势,后续市场前景看好,周边在售有华洲锦园、绿都花城和嘉恒家居广场等楼盘。近期已有120亩D地块(商住用地)的土地在办理出让手续,相关手续完成后即将推向市场。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时刻表及票价
铁道部公布了甬台温、温福铁路时刻表、票价获息。将于2009年9月28日起开通试运营甬台温、温福铁路,计划每天开行上海、杭州至温州南、福州等方向动车组列车13对,苍南县有4对动车停靠。2009年9月24日8时起,开始发售动车车票。
苍南县每天4对停靠的动车
下行福州方向
上海南至福州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12:36和19:15两班次,
杭州至福州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11:33和20:25两班次。
上行上海方向
福州至杭州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9:49和18:34两班次,
福州至上海南苍南县停靠时间分别是9:03和17:21两班次。
票价方面
苍南至福州票价一等座91元、二等座76元;
上海南至苍南票价一等座262元、二等座247元;
杭州至苍南票价一等座187元、二等座156元;
宁波至苍南票价一等座123元、二等座103元;
温州南至苍南票价一等座21元、二等座18元。
铁路部门提醒,时刻表及票价以车站公告和车票票面为准。
苍南站代售点
龙港人民路323号、
龙港镇前路150号、
灵溪建兴东路206号。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乘车注意
离站台边沿2米以外候车
据介绍,动车组列车在车站停留时间较短,仅1-2分钟,旅客需安全、快捷、有序上下车,以保证列车正点。因此,旅客进入站台后,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应站在离站台边沿2米以外的安全距离内,按照车厢号在车门位置排队等候,不要拥挤。禁止在列车底下钻爬或爬上车顶、跳下站台、进入铁道线路等,禁止随未停稳的列车奔跑。
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
随同成人旅行身高1.1-1.5米的儿童可购买半价坐票,超过1.5米时应购买全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儿童旅客10公斤。携带品长、宽、高相加不超过130厘米。
车站于开车前5 分钟停止检票
车站于开车前5 分钟停止检票,旅客须按票面标明的日期、车次、座别、铺别乘车,并在有效期内到达车站。如不能按时乘车,须在开车前办理退票或一次改签手续。中途下车恢复旅行须办理签证,但卧铺票和动车组列车车票中途下车全程失效。
烟花爆竹禁止上车
旅客有义务接受并配合铁路部门实施的安全检查。旅客进站上车不得违法携带、夹带匕首、弹簧刀以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违法携带、随身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违禁物品。携带这些危险品进入车站、列车,将严重威胁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列车设施、设备的安全。 常见危险品有导火线、雷管、炸药、各种枪弹、焰火、爆竹、鞭炮、发令纸、汽油、酒精、香蕉水、橡胶水、煤油、电石等。
不要在铁路防护栏内行走 速度快是动车组列车的1大特点,当动车组列车以250公里的时速运行时,每秒钟运行距离可达70米。因此,行人千万不要在铁路防护栏内行走,不得违法跨越铁路线路,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同时,道口是铁路安全的关键,也是事故易发地段,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时,发现或听到有火车开来时,应立即躲避到距铁路钢轨2米以外的处所,严禁停留在铁路上和抢越线路、道口。
货物车辆高度不得超过4.5米
根据规定,货物的装载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4.5米,若车辆装载货物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2米,严禁随车人员在货物上坐立。行人手持高长物件、皮鞭等,不能高举挥动。若需搭乘卸车人员时,应下车步行,待车辆通过道口后再上车乘坐等。
苍南火车站_苍南火车站 -站前广场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