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第一解释,国际经济法-产生发展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第一解释
英文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范围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范围,国际上和国内都学说不一,总的来说,可归纳为广泛和狭窄的2种概念和范围。
广义国际经济法
泛指调整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其范围包括一切关于超越国界并涉及任何经济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规则和制度,不论进行交往和交易的主体是国家、国际组织或机构、国营金融机构(如国家的中央银行),还是个人、法人或跨国公司。它也不区分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主张这种概念的法学家一般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社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他们打破了法律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强调法律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这派国际经济法学者特别着重从各种有关法规的综合的角度,研究实际的法律问题,对实际法律工作者来说,较切合实用。
按照广泛的概念,国际经济法的内容甚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关于外国人经济地位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法。②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私法方面,包括货物买卖、运输、契约的法律,保险法,公司法和海商法。③关于国际贸易的国内法规,如关税法规、内地税法规、进出口管制法规、外汇管制法规以及关于质量和包装标准等方面的法规等。④关于外国人投资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法,包括外国人投资的组织和清理、投资的待遇、保护和保证(见国际投资法),国有化和征收,解决投资争端的方法和适用的法律,等等。⑤关于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货币和金融制度和国际机构投资制度的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机构法,如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区域性国际开发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的法律,国际商品协定等。这部分法律都是通过国际条约的形式制定的,构成国家之间的条约义务,属国际公法的范围,不直接涉及或约束个人。⑥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经济互助委员会,安第斯条约组织的法律。⑦国际税法,包括课税管辖权范围,关于解决双重课税的法律(见国际税法)。
狭义国际经济法
是国际公法的1个特殊部门。凡国际贸易、经济交易中涉及的私法问题(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等)和国内法问题(如关于进出口管理的国内立法等)都不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这派学者比较注意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体系的研究。根据狭窄的概念,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关于一国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在其国境外经济领域的法律地位。②关于私人国外投资的法律制度。③国际机构投资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世界银行和各区域开发银行的组织机构法和关于其资金来源和经营的法律。④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国际贸易,金融和货币关系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关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法律涉及的问题包括: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建立的关于国际货币体制的行为规则以及其实施和改革,区域性货币制度等。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包括《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体现的各项原则(如非歧视原则、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普遍和逐步降低关税、禁止数量定额制、关于防止出口贸易中限制竞争的原则、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制度涉及的原则,关于保障措施和免除执行某项原则的制度等),国际商品(初级产品)协定、生产国协会、综合商品方案问题 、调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非对等性质的优惠原则、关于禁止商业上限制竞争的做法的国际行为准则、消除或减少非关税贸易障碍等。⑤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法,包括组织结构、决策程序和职能范围等方面的问题。⑥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制度。⑦国际税法,等等。
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是与国际经济秩序紧密相关的,实际上两者难以分割,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国际经济秩序至少包含2个意义,即①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各国共同协议的价值观念体系,也就是作为指导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体系。②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结构,又称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秩序。从这个角度看,国际经济法可以说是国际经济秩序的法律方面,也就是作为指导国际经济秩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在法律上的体现。
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支配地位的经济秩序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起来的经济秩序。其核心内容就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见国际货币法)、《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所建立的体制。这一国际经济秩序以及为其服务的国际经济法虽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起过作用,但它阻碍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致使南、北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正为建立较公平合理的新国际经济秩序而斗争。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观点和内容体现于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以及同年第二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1975年第七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决议以及1980年联大关于《联合国第3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的决议,等等。
新国际经济秩序的概念是指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见国际发展法),对反映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现行国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按照1976年科伦坡第五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宣言,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是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建立基于正义、合作和尊重人类尊严的平衡。新国际经济秩序涉及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关于国际援助方面的问题,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问题,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方面的问题,关于工业、技术转让和商业做法方面的问题等。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产生发展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经济法,是泛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何谓国际经济关系?学者界说可分为2大类。一说认为国际经济关系专指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组织之间或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由于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其主体,限于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在国际公法上具有独立人格的其他实体。另一说则认为国际经济关系不仅包含上述内容,而且包含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由于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其主体,包括在国际民商法、国际私法上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或组织,即属于不同国家的国民个人(自然人)及各种法人。
国际经济法,就其广义的内涵而言,是各国统治阶级在国际经济交往方面协调意志或个别意志的表现。各国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总是尽力把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秩序建立起来和固定下来,使它具有拘束力、强制力,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法律规范。法律就是秩序创建的固定化和强制化。法律与秩序两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是具有普遍性的。为维护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或强制性的国际经济行为规范,即国际经济法。它是巩固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变革旧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衡诸历史事实,上述第二种见解是可以接受的。迄今为止,国际经济法经历了萌芽、发展、转折更新3大阶段,而每1个大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
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在公元前数世纪到公元16世纪,其中包括:
(一)罗得法
公元以前,地中海沿岸就已出现国际经济往来和国际贸易活动。各国商人约定俗成,逐步形成了处理国际商务的种种习惯和制度,并逐步形成了有拘束力的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实质上就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由于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罗得岛是当时亚、欧、非海上交通要冲和国际贸易中心,长年实践积累形成的商务习惯常为当地的商务法庭断案时所援引适用,并且逐渐被汇辑为法典,这就是传说中的“罗得法”。
(二)罗马法中的“万民法”
在古代的罗马法中,有“市民法”与“万民法”之分,后者即是专门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相互之间的贸易和其他关系的法律。罗马法中有关国际商务往来的规定,在古代即已逐步推行于西欧大陆,后来对世界许多地区影响甚大。
(三)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
公元10-15世纪间,欧洲许多自治城市国家各有立法的局面日益不能适应频繁商务往业的需要。必须设法排除各地法律歧异,遵守共同的行动准则,于是逐渐形成独立于东道城市或东道国立法的另外一套行为规范。行会组织设置自己的特殊法庭,或由本地商人与外国、外地商人组成混合法庭,依据商业习惯或共同的行为规范所作出的判决,往往被编纂为各种商事习惯法法典,成为日后处理同类案件的依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约编纂于13世纪的《康索拉多生活费商法典》。
(四)“汉萨联盟式”的商务规约
欧洲中世纪时期城市国家之间缔结条约以建立共同商法规则,其中某些重要的商约作为近现代国际商务条约的萌芽和先河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引人注目的是“汉萨联盟”的商务规约,其目的在于互相保护它们的贸易利益和从事贸易的公民,并且共同对付联盟以外的“商敌”。对于联盟内部各盟员城市之间的商务争端,则应当按有关规定交付仲裁。
发展阶段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相应地,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国内立法,大量出现,日益完备。
(一)双边国际商务条约
这个历史阶段的各种双边商务条约可以大体区分为2类,即平等的和不平等的。如果缔约国双方都是主权完全独立、国力大体相当的国家,缔约时双方都完全出于自愿,条款内容是互利互惠的,这就是平等条约。反之则是不平等条约。
(二)近现代国际习惯
与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并存的,还有许多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习惯,都贯串着强烈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精神。这是强者用以维持当年国际经济秩序的1种“恶法”。
(三)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
除了双边性商务条约和协定之外,这个历史阶段的后期又陆续出现了多边性的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各缔约国对于专门针对某些常见的商务问题作出的统一规定都有遵循、执行的义务,其中影响较大的,如《关于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关于商标国际注册的马德里协定》,等等。
(四)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
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使各利害冲突的有关国家为了避免两败俱伤,针对某些“商战”激烈的专项商品,达成多边性的国际协定。这就是国际卡特尔专项商品协定。早在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期就已陆续出现,特别是经历了1929年世界性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以后,更是层出不穷。其独特之处:第一,内容和范围具有特定的专题性或专项性;第二,作用和效果实际上主要用来调整私人之间的涉外经济关系;第三
,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出现,对缔约国政府具有法律拘束力。
(五)近现代国际商务惯例
为了减少和避免误会和纷争,提高国际商务活动的效率,有些国际组织或者学术团体,归纳和整理商务活动中的某些习惯做法,制订和公布各种商务规则,供各国商事当事人自由选择采用。一经采用,就成为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拘束力的经济行为规范。例如,1860年《格拉斯哥规则》;1928-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33年,《商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等。其特色在于:第一,有关文本都是由国际性民间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制订的;第二,所定各项规则,本身并不具备法律上的拘束力或强制力,仅供各国商务当事人立约参考和自由选用,但当事人一旦采用并订入正式合同条款,即产生法律约束力;第三,国家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如以一般法人身份参加国际商务活动,而且在有关经济合同中明文规定选用某种国际民间商务条规,即同样要受它约。
(六)近现代各国商事立法
近现代各个民族国家中商事立法逐渐完备,是因为:第一,近现代较大规模的商事活动向来具有越出一国国境的特性,各国国内商事立法大多参考和吸收了国际商务活动中所约定俗成的各种惯例;第二,由于主权国家享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因此各国的商事法规也同时适用于该国商人涉外的商务活动或商事行为,从而成为国际经济法规范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前述历史阶段时的许多事实表明:近现代各民族国家的商事法制中,不论是“民商分立”、“民商合一”,还是英美方式,其共同趋势有二:第一,作为国内法的商事法规,内容日益丰富完备,并逐步走向国际统一化;第二,这些国内法同时被用来调整一定的国际经济关系,成为此类涉外商务活动的行事准则或行为规范,从而大大丰富了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推进了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转折更新阶段
自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40多年来,国际社会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重大的变化,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舞台。它和第一、第二世界,既互相依存和合作,又互相抗衡和争斗,异致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发生重大转折,出现机关报的格局,相应地,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出逐步进入“除旧布新”的重大转折时期。
(一)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在1945年12月分别正式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1947年10月,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随即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迄今为止,参加前两项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八个以上,参加后一项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二十五个以上,从而使这三项协定及其相庆机构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国际社会开始进入以多边国际商务条约调整重大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同于以往阶段的新特点:第一,上述3个多边协定所调整的对象,是国际货币金融、国际关税壁垒和国际贸易往来等牵动整个体制的重大问题、要害问题,影响到各国经济生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全局和根本。第二,过去许多双边性的商务条约只简略地涉及到关税、贸易、货币汇兑问题,其有关规定的广度和深度,远逊于上述3个多边专项协定。第三,过去这些双边性商务条约,规定不一,其适用范围也只限于缔约双方,而上述3个多边专项协定具有广泛得多的国际统一性和普遍性。
但从本质上和整体上看,它是旧时代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延续,不能认为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创立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斗争
二战结束50年来,全世界众多弱小民族始终不渝地为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废除国际经济法旧规范和创立国际经济法新规范而进行斗争,有几个重大回合,是特别引人注目的:
1.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55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二十八个摆脱殖民统治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下,讨论了弱小民族的切身利益问题,并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首先吹响了发展中国家共同为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团结战斗的号角。
2. 《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
就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联合斗争下,联合国大会于1960年底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庄严宣布“必须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1962年底又通过了《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它们为发展中国家彻底摆脱新、旧殖民主义的剥削和控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法理上的有力根据。
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倡议下和大力推动下,1964年底组成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逐步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南斯拉夫在1964年联合组成了“77国集团”,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特别是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上,都采取统一行动。
4.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以及《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50年代和60年代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法在除旧布新方面取得的初步成就,为70年代国际经济法的重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70年代以来,南北矛盾上升到1个新的层次:发展中国家开始要求对现存的国际经济结构,从整体上逐步实行根本变革。
联大于1974年4月召开了第6届特别会议,围绕着“原料和发展”这一主题,一致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是发展中国家战后多年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各项基本要求的集其大成,其确立的基本法律观念和基本法理原则,是新型的国际经济法基本规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进1步建立新型国际经济法规范体系的重要基石。
(三)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的发展
二战结束以来,又增添了相当数量次要的、带技术性的国际商务专题公约,体现了国际范围内商事法规统一化日益加强的客观趋势。1952年签订了《世界版权公约》;1964年签订了《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以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1966年,联大第21届会议设立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并在其主持下,制订通过了一系列国际商务专题公约,诸如1974年的《国际货物销售时效期限公约》、1978年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通常简称《汉堡规则》)、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及《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等等。从此以后,国际商事法规的统一化和法典化,进入了1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四)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公约的出现
二战结束以来,形形色色的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国际经济条约及其相应组织不断出现,可分为3大类:第1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缔约国的国际经济条约及其相应组织,第二类是以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基本缔约国的国际经济条约及其相庆组织,第3类是以发展中国
家为缔约国的国际经济条约及其相应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4月间,“77国集团”中的4六个国家在南斯拉夫正式通过并签署了《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这有助于它们在经济上实现集体的自力更生,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政治上也可以提高它们在南北谈判中的地位。这将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将推进整个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
(五)国际商务惯例的发展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商务惯例的编纂成文,不断更新并日趋完备。例如,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历经多次修订补充,内容大为丰富发展,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1933年公布的《商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历经五度修订,并自1962年起改名为《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又于1958年草拟、1967年修订公布了一套《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并于1978年再次修订,并改名为《托收统一规则》。这对于减少国际商务纷争、促进国际商务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六)各国涉外经济法的发展
各国分别制定的涉外经济法也有重大的发展和转折,主要表现是:
第一, 发达国家中,各国的经济立法,包括涉外经济法,层出不穷,日益细密;
第二, 战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互相渗透和逐步交融,内容和形式上常互相吸收和互相参照。欧洲共同体已进1步发展成为“欧洲联盟”,今后联盟内部两系各成员国涉外经济立法的互相渗透与交融,势必更加广泛和深化。
第三, 战后各种区域或专业性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有关条约、规则和章程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促使这些国家各自对国内的经济立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这些成员国的涉外经济法在有关地区或有关领域内渐趋一致或统一。
第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战后相继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众多弱小民族,都极其注重创建自己的涉外经济立法体系,在投资、贸易、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制定有关有法律和条例,借以保卫国家经济主权,维护民族经济权益。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范围交错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交错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和区别
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用以调整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非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有些综合性的国际公约,既用以调整某方面的国际政治关系,又用以调整某方面的国际经济关系,则其中涉及经济领域的有关条款,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进1步作一比较,还有以下几点重大区别:
第一,权利与义务的主体大有不同:国际公法的主体限于国家与各类国际组织,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则包括国家、各国政府之间的经济组织、民间国际商务组织、国际商务仲裁机构以及不同国籍的国民。
第二,客体的区别:国际公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军事以及经济诸方面的关系,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则为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既突出了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的属于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又囊括了大量的国家或国际组织与异国国民之间、不同国籍的国民之间的属于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
第三,法律规范的渊源大有不同:国际公法渊源主要是各种领域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则排除了各种非经济领域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突出了经济性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同时大量吸收了国际私人商务惯例以及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立法。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在部分内容上虽互相渗透和互有交叉,可以相互为用,但整体上毕竟不能相互取代。它们是2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各自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私法”,指的是在世界各国民法和商法互相歧异的情况下,针对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关系或商法关系,指事实上或确定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又称“法律冲突法”或“法律适用法”。其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各国涉外的私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私法既是国内法,又属于西方法学传统分科中公法的范围,即实质上只是1种国内公法。它可进一
步划分为用以调整国际(涉外)私人间经济关系以及人身关系的法律冲突规范用。前1类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后1类冲突规范所间接地加以调整的对象其关系属于人身关系,因此,这类冲突规范不应纳入国际经济法的范畴。两者具有以下几点重大区别:
第一,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不同:国际私法的主体通常限于不同国籍的国民(含自然人与法人)以及各种民间性的国际组织机构。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则既包括经济领域中超越一国国界的“私法”关系上的主体,也包括经济领域中国际公法关系上的主体,即国家以及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以及各国政府间组织以非主权实体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从事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交往或经贸活动,它们才可以成为国际私法关系上的主体。
第二,客体的不同:国际私法所调整的超越一国国界的私人间关系,可分为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2大类,国际经济法则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调整的方法不同:国际私法是关于民法、商法的法律适用法,而不是实体法,它本身并不直接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或解决有关的纷争。主要通过冲突规范间接调整国际民事关系,而国际经济法是实体法。它直接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第四,法律规范的渊源不同:国际私法的渊源主要是各国有关法律冲突或法律适用方面的国内立法,并辅以某些有关法律冲突或法律适用方面的国际惯例以及对缔约国有拘束力的具有同类内容的国际条约。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则排除了有关人身方面法律冲突规范或法律适用规范,突出其中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冲突规范或法律适用规范,同时大量吸收了属于实体法和程序法性质的、有关经济领域的国际公法规范,国际私人商务惯例以及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立法。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两者可以相互为用,但从整体上说,是2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各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三、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联系和区别
“内国经济法”,泛指各国分别制订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各种国内立法。各国国内经济立法中用以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法形式有二:1种是“涉外涉内统一”,即某些法律规范既适用于内国某种经济关系,又适用于境内同类的涉外经济关系;另1种是“涉外涉内分流”,即某些法律规范只适用于内国某种经济关系,而不适用于境内同类的涉外经济关系;或者相反。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法,虽然也用以调整涉外关系,但却不具备经济性质。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
确认各国(特别是东道国)涉外经济立法是国际经济法整体中的1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注意排除来自西方某些强权发达国家的2种有害倾向。1种是:藐视弱小民族东道国涉外经济立法的权威性,排斥或削弱这些法律规范对其该国境内涉外经济关系的管辖和适用。另1种是:夸大强权发达国家涉外经济立法的权威性,无理扩张或强化这些法律规范对该国境外涉外经济关系的管辖和适用。“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这2种现象,貌似相反,实则相成,而且同出一源。强权 观念和霸权政策,乃是它们的共同基础。
国际经济法和各国经济法都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两者的联系十分密切:1主体都包括国家和私人。2所调整的关系都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经济关系3法律渊源都包括以平等互利和等价有偿为原则的民商法律规范和以服从国家主权为特征的强制法律规范。
区别:1主体的区别,各国经济法的主体一般都限于该国私人 该国政府和进入该国境内从事经济活动的外国私人。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各国私人。
2客体的不同。各国经济法主要调整该国境内私人、该国政府和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涉外经济关系和国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其调整范围比国内经济法大得多,但不包括一国的国内经济关系。
3法律渊源不同。各国经济法的渊源限于国内法规范。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规范,其中的国内法规范仅限于各国的涉外经济法。
四、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商务惯例”,主要指由各种国际性民间团体制订的用以调整国际私人(自然人、法人)经济关系的各种商务规则,是国际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不属于国际公法范畴,也不属于国际私法(法突法)或各国经济法的范畴,而是自成1类。其独特之处在于:
第一,它的确立,并非基于国家的立法或国家间的缔约;
第二,它对于特定当事人具有的法律上的约束力来源于当事人各方的共同协议和自愿选择。
第三,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于某一项现
成的国际商务惯例,只要各方合意议定,就既可以全盘采用,也可能有所增删。
第四,国际商务惯例对于特定当事人的约束力,往往必须借助于国家的主权或其他强制权。
国际经济法这一跨门类、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以及国际经济组织法等若干大类。每1大类还可以进1步划分为若干较小的专门分支和再分支,从而使国际经济法这一边缘性综合体日益发展成为内容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学科体系。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对外经济
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可以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
1.古代中国时期,即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时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五世纪至公元1840年;
2.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时期,约相当于公元1840年至1949年;
3.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即公元1949年以后。
一、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一)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简况
夏朝时期,各个部落联盟之间就时常开展跨越联盟疆界的贸易。商朝时期,商品交换关系有了进1步的发展,并且开始使用原始形态的货币。到了周朝,实行“朝贡贸易”。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同海外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业,明显的标志是: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之间,中国的丝绸就已开始辗转远销希腊等地。
秦朝时中国与印度支那半岛、朝鲜半岛2个半岛广大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是相当密切的。
汉朝对外经济交往也日益发达,开拓了 “丝绸之路”,又辟海市。经过隋朝进入唐朝,全国重新统一安定,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也空前兴旺发达。
宋朝时期,政府侧重于在南方发展海上国际贸易。元朝建立陆上国际商道畅通无阻,海上贸易也有新的发展。
明代初期,多沿袭元朝,且又有重大发展,如郑和下西洋。明代中叶以后,关闭口岸,停止对外贸易,实行“锁国”政策。清朝则变本加厉实行“海禁”,虽一度解禁开港,但对外来商人一律严加限制。
(二)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法理内涵
第一,古代中国开展对外经济交往,是国内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力进1步发展所必需。
第二,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其主要动因植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对外经济交往史上,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落,但总的来说,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是主流。
第三,在古代中国长期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基本上体现了自主自愿和平等互利的法理原则。
第四,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其规模和意义都难以与近现代的对外经济交往相提并论。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简况
继1840年英国侵华的鸦片战争之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又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用战争暴力打败中国,强迫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各种政治、经济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政治主权和经济主权,形成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恶性循环。
(二)强加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法理”
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中国的政治主权和经济主权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始终贯穿着两条线索:第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往往处在非自愿、被强迫的地位,受制于人,听命于人。第二,中国总是遭到不平等的屈辱,忍受不等价的交换。弱肉强食的原则,不仅被列强推崇为“文明”国家的正当行为准则,而且通过国际不平等条约的缔结和签订,取得了国际法上的合法地位和约束力。
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一)独立自主精神的坚持
与平等互利原则的贯彻
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乃是新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一贯坚持的最基本的法理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健康发展的2大基石。它由国家的根本正式加以肯定和固定,上升为具有法律拘束力和基本行为规范。
(二)闭关自守意识的终结与对外开放观念的更新
半殖民地时期中国长期遭受的历史屈辱,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帝国主义所强加于中国的经济封锁,以及霸权主义背信弃义对中国所造成的经济破坏,都激发了和增强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识。但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产生了对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片面认识和错误理解。对外经济交往受到重大的消极影响,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失去了调动国外积极因素的良机,拉大了与先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开始进入1个崭新的、更加自觉、更加成熟的历史发展阶段。
1993年,中国宪法正式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提出了纲领性的文件,大大加强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第五节 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与学习国际经济法
一、中国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国策的主要根据
它是在总结该国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参考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在实现“四化”过程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中国应积极参加和利用国际分工,实行平等互利的国际交换,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
因此,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2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2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两套本领。
二、深入学习国际经济法对贯彻上述基该国策的重大作用
其主要意义,可大体归纳为:
第一,依法办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十分需要借助于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行为规范加以指导、调整和约束。中国应积极参加国际经济交往,对于这种法律规范的现状和发展趋向,需深入了解,自觉地“依法办事”,避免因无知或误解引起无谓的纠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第二,完善立法:广泛深入地了解上述规范和惯例的有关内容,使中国涉外经济法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有所借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法律规范和日益完善的法制保障。
第三,以法护权:要熟悉国际经济法的有关规定,和有关国家的涉外经济法的有关知识,在“国际官司”中,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中国的应有权益。
第四,据法仗义: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要以国际经济法作为1种手段,按照公平合理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全世界众多弱小民族仗义执言和争得公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
第五,发展法学:立足于该国的实际,以该国利益为核心,重点研究该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作出符合其该国权益的分析和论证。逐步创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科体系。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图书
书 名: 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作者:丛书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ISBN: 9787562030461
开本:16
定价: 19.00 元
内容简单介绍
以基础求贯通,基本概念与原理助你触类旁通;以经验求成功,名师赵威教授与你分享学习心得;以习题求巩固,期末考试、考研、司考真题帮你举一反三。
目录
名师指导
第一章国际经济法绪论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际贸易法概述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五章国际贸易支付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六章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七章国际技术转让法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八章国际投资法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九章国际金融法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章国际税法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贸易争端解决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题
……
文摘
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规定的中止履行的适用条件当一方出现预期违反合同的情况时,另一方可以采取中止履行义务的规定。条件:
(1)被中止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方面发生了严重缺陷。
(2)被中止方当事人须在准备履行或履行合同的行为方面表明他将不能履行合同中的大部分重要义务。
除了上述2种情况外,其他情况也有可能导致当事人中止履行义务,如对卖方来说,其所在的国家对与合同有关的货物实行出口禁运,货物交付的可能性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已经不存在了。此时,买方可以根据合理的判断中止履行义务,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必须立即通知对方当事人,不论货物是否发运。三、风险转移与卖方根本违约的关系如果货物的损坏或灭失是由于卖方违反合同所致,则依公约第70条的规定,买方仍然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采取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根据此条规定,卖方根本违约和风险转移的关系根据买方采取的救济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1)如果买方采取了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那么就应当自然阻止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2)如果买方并未采取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那么就不能阻止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公约第66条的规定,货物在风险转移给买方承担后遗失或损坏的,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并不因此解除。除非这种损坏或损失是由于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的。
四、解除合同的条件和效果
1.条件:
国际经济法(1)根
本违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得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并且在实质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期待得到的东西。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且要求损害赔偿。
(2)预期违约:如果订立合同之后,一方当事人由于他履行义务的能力或者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中的行为,表明他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另一方可以以对方当事人预期违反合同为由,中止履行义务,但是要通知对方。如对方提供了担保,就要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对方不提供担保则可以解除合同。
(3)分批交货违反合同:如果各批货物是相互依存的,对方一次不履行合同构成对以后各批货物的根本违反,那么就可能导致交货无效,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4)双方协议解除合同。
(5)不可抗力中,如果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可以解除合同。
2.效果:合同解除的效果一般就是返还财产和损害赔偿,恢复原状。
五、E组贸易术语:即Exw
1.全称是ExwORK(NA
……
作者:张桂红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字数:版次:1 页数:309 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9787810849333
内容简单介绍
本书以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为主线,以国际经济法的核心问题为重点,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制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学派观点的取舍方面,本书以国内主流观点作为体系构建的基础。同时,书中也简约地介绍了非主流国际经济法的观点,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国际经济法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状况。
本书以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为主线,以国际经济法的核心问题为重点,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制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的特色主要表现为:(1)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2)兼顾学科前沿。(3)理论联系实际,国际法与国内法交融,具有较强的启发性。(4)体例新颖,便于学生自学。本书各章均配有学习目标、本章小结、综合练习题和资料链接等栏目,为学生在课外独立思考和深入学习提供了便利。
作者简单介绍
张桂红,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教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1999年度瑞士比较法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德国萨尔大学访问学者,2001—2002年度美国乔治城大学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海商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出版独着、合着5部,主编、参编教材6部,包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法律出版社,2001)、《国际货币金融法学》(法制出版社,2001)等;2000年至今在《中国法学》、《国际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
图书信息
书名:国际经济法(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基础教材·必修课)
图书编号:257906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8
ISBN:730008589
作者:王传丽
出版日期:2007-10-26
版次:1
开本:16
简单介绍: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兴法学学科,在中国则是伴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脚步而发展起来的。有关国际经济法的论着也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本教材力求阐明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并使之密切结合中国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实践,反映中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践及国际立法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向。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国际经济贸易交易中所涉及的各种主要法律问题,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及国际经济贸易争议解决等法律问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第四章 国际知识产权法
第五章 政府管理的法律与制度
第六章 国际投资法
第七章 国际金融法
第八章 国际税法
第九章 国际经济贸易争议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在职研究生教育
开设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获得学位:法学硕士学位
院校优势
国家级重点学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置国际经济法专业的院校之一。2002年我院国际法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国际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名列前五。
培养国际法综合性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被业界认为是屈指可数的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的摇篮,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建设点”,是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的常设机构所在地。历年来培养的学员能熟练运用外语、懂得并能操作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3大技能。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在职研究生的课程经过学院领导精心设置,以前沿性和实操性为主;教学模式以理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突出实践与应用。
班务管理体系完备
制定了在职研究生班级教学监督,质量评估制度。每个班级都会配备专职班主任,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考试时,以及最后的申请硕士学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自己班级的公共邮箱、公共论坛、公共的网上交流群等。
课程背景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法方向重在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含涉外经济法律)并具有外语水平的法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经济法律(含涉外经济法律)的专业知识,接受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的专业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学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经济法事务(含涉外法律事务)的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模块设置课程设置模块释义模块一法理学1) 帮助学员熟悉法学学科,为法学学科的学习建立系统性、完整性的基础。通过学习应用,解决法律实际问题。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相关机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职人员优先录取。
2、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不限,有学士学位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证书)。
申硕考试科目
英语和法学综合
英语水平考试难度国家定位在大学英语四级到六级之间,通俗的说法是五级半的水平。从2005年开始取消听力,改为情景对话选择题。满分100分,60分合格。
法学综合内容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满分100分,60分合格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编辑推荐
《国际经济法》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厦门大学法学院资深国际经济法学家陈安教授主编,此为第二版。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后记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对国际经济法律和实践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参阅了大量中外文献,并且一直契而不舍地向相关各界人士求教,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周晓唯(陕西师范大学)任本书主编并统稿;崔艺红(西安财经学院)第一章;周晓唯第二章;王芳(西北大学)第三章;李莉(西安爱生集团公司)第四章;薛平志(西安理工大学)第五章;李婷(长安大学)第六章;马一飞(西安外国语大学)第七章;王胜利(陕西科技大学)第八章;沈剑(陕西师范大学)第九章;答百洋(西安欧亚学院)第十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着作及文章,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写作过程中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的专家、教授及国际经济法律界人士表示感谢。同时对参加本书整理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
现在虽然已经成书定稿,但定然还会有我们自己未发现的错误和缺点,恳请批评指正。
国际经济法_国际经济法 -序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品的跨国流动,还包括服务、技术以及知识的跨国流动,这些跨、国流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规模更大、程度更高,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劳动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式,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地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的效率,也使许多非贸易产品和服务变得可贸易。国际贸易产品提供者不仅要考虑东道国经济、政治和法律的影响,也必须考虑社会的、环境的、甚至伦理因素的影响。今天的跨国企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将受到国际组织和贸易伙伴国相关规则的约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量较大的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及时反映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变化,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发挥院校之间相互合作的优势,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能尽快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经贸环境,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邀请了部分国内学有所长的专家教授编撰了这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规划教材。为使这套教材的编撰有序地进行,还专门成立了教材编写委员会,由总主编、分主编和有关委员组成。各分册主编分别由具有一定实力的本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组织编写人员时注意老中青结合、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结合。同时还建立了规范的编、审制度,每一分册的编写组拟出大纲,其框架和内容经过编委会详细讨论,最后由总主编和分主编审订。
二 : 国际化·发展化
第一次上《国际理解》这门课时,是在七年级。
从每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而我却一直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之处,国际理解是否可以读成理解国际?记忆犹新,一次《国际理解》课上,胡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西班牙,然后通过视频向我们讲述了卡斯提尔这座城市。多媒体上一幅幅图画映入我眼帘,使我浮想联翩。只得抱怨,世界真是太大了!高大宏伟的卡斯提尔伫立在西班牙本土上,像一只猛虎气势磅礴,又像一只白鸽美丽无瑕。整个天蓝色的银幕,给人一种宁静的享受。《国际理解》,也许就是眼观八方、耳听四路的一次陶冶情操吧!跳过画面,我们“来”到了西班牙的卡斯提尔。这次映入眼帘的,不再是精美的图画,而是深入到这个国家的文化与发展。卡斯提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市,它以它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四面八方的游客。
《国际理解》,也许就是了解世界,了解各地发展的一次心灵互动吧!有时,上完一节《国际理解》课,我就真正地觉得自己太过渺小,就如井底之蛙;有时,我也会自我感慨一番:“这世界,真是太大了!”;有时,我也想过世界是一个家,只不过不是那种只有老爸老妈的小家,这个家由一百九十多个国家组成,有着五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结晶,有着不同的旗帜、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上了《国际理解》这门课后,我发现自己与以前不一样了,在处理同一件事上,我更加会判断对与错了,我发现自己好像也有兼并古人“房谋杜断”的才干了。恍然大悟,《国际理解》这门课告诉我们的是国际性、发展性的世界。我们应该了解各个国家多元的文化,在这个庞大的地球村,那蕴含着各个宗教的大洲,经济、文化、发展却各不相同,欣赏它们是一场多么惬意的心灵之旅啊!
《国际理解》这门课有太多的内涵,我从中受益匪浅,我也更加喜欢关注国际性的话题!
初三:uyi
三 : 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
世界许多文明的水平和可持续性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水。在很多情况下,这取决于我们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对影响水资源健康及其充裕状况的诸多因素的认知程度。水资源联系并影响着我们未来一切的可持续性——水是我们共同的液态的纽带。的确,水资源联系着所有的生命形态。与地球上任何其它物质相比,水资源对世界冲突或合作起到更加深刻的作用。水资源的利用和滥用才是一个地区繁荣或境遇艰难的根本所在。 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能观察或阅读到与水资源相关的事件——洪水、干旱和由水传染的疾病——当然也不乏一些为应对这些情况而建造的一些工程奇迹。尽管水资源对人类的健康和我们的文明如此重要,但我们仅仅刚开始把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各大洲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全球水资源论坛,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讨会,以及一些发行量较大的新闻杂志刊登的封面报道都是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域和全球的水资源实施有效管理的认知程度的积极举措。然而,由于水资源在工业化世界中的重要性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已逐渐威胁到这个小星球生命的持续。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需要达到一个新的理解水平,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保证对水资源的真正成本和价值进行考虑。这样就会增进地方和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并使水资源问题在全球议程中占据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我们取得共同胜利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超越对当前发生的危机进行补救的短期行为。我们必须从全球水资源管理中丰富的成败教训中获得启示。我们必须用新技术去开发水资源解决方案的“内容”(解决方案的科技因素——水坝、运河、处理过程等)。但是,这些内容的实施必须与盆地或流域条件的“背景环境”相协调(社会、治理、环境和经济),以最终确定该解决方案的价值和可持续性。过去,我们已经创造了工程奇迹,以满足我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包括成千座水坝、绵延数公里的运河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处理设施。我们这么做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而且我们相信这些都能带来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这些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方法无法预期长期的后果,或无法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机会。我们最沉痛的教训往往来自于我们未能全盘考虑水资源的“背景环境”以及那些对获得成功和可持续结果至关重要的“非工程”因素。对整个环境影响的认知、把握能力以及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影响是获得可持续的、平衡结果的关键。 水资源的真正经济价值和成本只是在近期才成为一个考虑的因素。同样,对受到水利工程影响——受益者——的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考虑也是近期才获得关注的。供水系统的专业人士、规划人员、被选举的官员、他们所代表的民众,以及那些将长期管理设施的人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由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设计的工程解决方案。的确,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社会影响和接受度,以及所有与水资源项目的“背景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只有对“内容”和“背景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成功和可持续的成果。 西图集团从事与供水和水处理相关的科技已有50多年时间——当然这相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来说微不足道。 多年以来,西图集团已认识到要想成功,我们就需要对项目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我们需要把握新的合作机会,而且必须发扬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传统。我相信要想迎接世界所面临的水资源的挑战,我们就必须有能力理解并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中所包含的人类和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将科学、工程、政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通讯等领域中突出的专业知识,以及公众参与引入到整个过程中。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行全盘考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水资源的挑战。 我的发言将同时考虑水资源决策中的“内容”和“背景环境”,并主要谈以下四个方面: ·全球水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流域和水资源管理的机遇 ·污水回用的作用 ·在可持续水资源解决方案中,公共部门-民营部门合作的作用 全球水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水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所有基本需要。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的,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的身体和地球一样, 70%也是由水构成的。然而,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身体的基本需求大体相同,但我们的用水量却大相径庭。同样,我们可使用的淡水资源量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也都极不均衡。地球表面的70% 是被水覆盖的,但其中的 97.5% 是海水。这样,就只剩下2 1.5%是淡水,而这些淡水又大部分储存在冰山和蓄水层中,只有少于1% 的淡水可供人类使用。根据联合国的调查,目前世界上大约有40% 的人口生活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地区。显而易见,随着人口的增长,我们对于水的渴求会加剧。没有水,何谈农业现代化、制药、或计算机化;何谈电视、大众传播工具、甚至连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卫生水平都无从谈起。 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消耗量几乎增长了三倍。每天的每一秒钟有4.2人出生,而只有1.7人死亡,因此世界上每一秒钟就净增2.5人。这就等于每天多增加216,000 水资源消耗者——用水维持健康和生活的水资源消耗者。 事实上,全球有12亿之多的人口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这相当于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并有40%的人口缺乏良好的卫生服务。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每年有超过220万的人口死于水传播的疾病。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与水和卫生条件相关的疾病。 更具挑战的是,目前有3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心,其中许多都位于河流、湖泊或河口附近。这种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建筑物代替了耕地,滤污设备代替了树木,管道代替了小溪。我们在泛水区和河口处修建建筑物。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几乎所有的降雨都流失了,冲刷着残存的溪流。 当然,水资源往往会造成世界上跨境纠纷和矛盾。根据联合国的调查,在世界范围内,有300多个区域存在潜在的水资源冲突。这种冲突在中东地区尤其显著,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并且一触即发。 已经开发了一些技术,解决这些骇人数据背后所预示的严重问题,但处理这些问题必须审慎以提高成本效益,并利用有限的资金拓展应用范围。供水系统、污水处理、基本卫生,以及先进技术的发展,例如脱盐和水资源回用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这些方法可能很昂贵,而且可能容易招致公众拒绝,原因往往是缺乏了解,但也有例外。解决的方法有时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因为我们往往无法看到通过合作可以获得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城镇、城市、国家、民族、江河流域、文化和人~合起来,利用新技术并把握协作所带来的机遇。 总而言之,水资源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水资源将成为地球上许多文化存亡的核心问题。尽管听起来这已经是陈词滥调,但我还是要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安全水资源的匮乏将对持续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生命的可持续性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我们的客户新加坡共和国的领导下,西图集团是第一个协助联合国将~年设立为国际淡水年的合作伙伴。我们很高兴与它方一起,共同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水资源问题上。我们同时也很高兴地看到,有更多的组织和专家在呼吁全球对水资源匮乏问题和用水安全问题采取紧急措施。 参加联合国XX年千年峰会的147位世界领导人将2015年设立为将无法获得或没有能力购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目标年。在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XX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达成了在2015年以前将没有适当的卫生设施的人口减半的协议。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讨会的建议(包含在XX年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安全声明中)集中阐述了水资源并非只是专家的问题,而应该作为基本~的事实。其中提出了四项行动原则: 1.用水者必须参与水资源的管理。 2.必须立即破除经济发展和水质下降之间的联系。 3.城市供水服务对城市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4.政策、规划和实施必须基于综合的解决方案之上。 我相信,这些国际目标和原则所体现的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趋势,这十分令人鼓舞,并且应持续下去。然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我们认识的提高并未能在我们控制对这种最珍贵的资源的污染的努力中得到充分反映。水污染的状况仍在以超过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恶化。 为了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利益,我们需要查明阻碍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应用的原因,因为显然目前的水资源环境已经到了需要采取创新解决方法的时候。 必须更加努力应用或开发所有需要者都可以承付的技术。在界定具体项目时,我们应准确把握项目所服务的流域和社区的需要。 我们需要能超越只针对一种问题和项目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更完整地对基本设施解决方案的所有影响进行检查,例如: ·该项目如何为所服务的社区最大程度扩大现有和将来的收益? ·该项目是否能保证持续经济发展? ·我们是否能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和能力,实施并改进解决方案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我们在考虑一个问题时,不能再将其与其所处的人文和更广泛的自然环境割裂开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考虑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时,应考虑其“背景环境”。 让我给大家展示一个中国的反映这种思维例子。由于沙漠化的影响,北京城区的生产用地每年都在因受侵蚀而减少。生产供北京消费的农产品的农户们在丧失了生活来源的同时,也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此外,北京地区垃圾填埋厂的有机污泥和城市废物日积月累,占用着宝贵的土地。这些环境问题乍开始可能似乎并无关联,但当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之后,就发现它们的解决措施是相互联系的。利用城市堆肥和有机污泥可有助于稳定北京地区的土壤并防止沙尘暴的发生,从而也解决了全球空气质量问题。 目前,民营和国营实体正在合作实施试点研究,用于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探寻更多的此类机会,使我们能同时解决多种水资源和环境问题。 对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回用(尤其是用于恢复湿地)是通过综合考虑环境问题、获得环境收益的另一个事例。城市和工业废水经过二次或多次处理后,与经过处理的雨水一起被用于改善自然湿地,并在那些已经建有排水和地下水汲取系统的地区恢复水位。我们在常规污水处理体系中设计的去除氮和磷以及分解有机物的过程能在湿地中缓慢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气候条件下自然发生,并且不需要任何能源和成本。通过在自然湿地中设计平衡的出水排放,可以恢复湿地的水文环境、补充地下水的水量,通过低能量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恢复本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提供静态休憩机会,例如观察鸟类的习性和进行自然研究,以及环境教育,社会能从中获得多种收益。此外,污水处理厂也发现在有可用土地的地方,可以按照自然规律为污水和雨水处理建造湿地,把它们设计成安全、漂亮和令人心动的湿地公园,并向公众开放。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可以有效地使用环境水,并通过采用这种基于生态环境的方法使水资源恢复水文循环。 水域和水资源管理的机遇 我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提到,世界上已经建成了许许多多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的内容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奇迹,显示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才能、创造力和独创性。 然而,被认为提出了成功、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失败的原因,并非在于这些工程的“内容”或设施的设计缺陷。主要原因一般在于对环境、经济、文化和治理因素的考虑不足,这些都是获得成功和可持续成果的关键因素。 我希望通过一些主要的工程来证明为达到成功和可持续成果,基于流域的“背景环境”开发工程项目“内容”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 美国的一些水利工程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并招致恶名。最重要和引起最多争论的可能就是对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在西部七个州和墨西哥之间分配和利用工程。在这项1XX年的水资源改造工程中,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在其由美国流入墨西哥(靠近加利福尼亚湾)的行程中被多次改道。该条河流原先的出口在太平洋中,但在过去的20年间没有河水注入到海湾中。 为了使科罗拉多河水能用作生活用水、工业用和农业用水,花费了几十亿美元用于设施建设。总体来说,将水资源引到干旱的西部是一次令人惊叹的成功壮举,这只需从加州盛产的水果和蔬菜就可窥见一斑。然而,工程设计的奇迹和相关的管理及经济政策使水资源变得太便宜,太容易获得,从而导致了由
过度分配这种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的矛盾和影响。 只需考虑以下数据就可深刻体会该问题的影响程度:每年我们对科罗拉多河水的使用总量达到280亿立方米,然而该河流的平均每年的水量仅有1700万立方米。在干旱季节,河流流量已经减少了75%之多。该河流长时间被过度利用,同时这些州及墨西哥不断增长的人口导致水资源需要量不断增加。如何协调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与流域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治理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世界各地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由于缺乏能对规划、建设、运营和土地使用进行总体协调的方法,造成了一些重大的环境损害、许多州之间的法律纠纷、短期的苛刻的配额供水措施、联邦政府干预控制供水、以及仅能解决短期问题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方法。这些问题使水资源消费者相互之间更加疏远,并延误了根本解决问题的时机。所有这些都可以归因于对流域的“背景环境”考虑不足,并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值得欣慰的是,在美国,人们对水资源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内容”和“背景环境”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愿意开创一条开发可持续地解决方案的新路子。 一个能代表这种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新路子和新方法的实例就是加州的calfed海湾三角洲计划。该计划于1994年发起,目的在于阻止该州主要水源,旧金山海湾三角洲状况的恶化,并使之与流域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状况相适应。 该解决方案与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科罗拉多河的问题也有关联,因为中部流域项目是美国干旱地区宏伟改造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这两处给水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对该地区长期保持健康的环境和经济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些背景资料。海湾三角洲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河口,位于加州两条最大的河流的交汇处:州内中央河谷北部的交汇河流萨克拉门多河,和中央河谷南部的交汇河流圣何昆河。海湾三角洲接受加州40%的径流水(每年合3.5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并支撑着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为加州3500万人口的三分之二提供饮用水,为280万公顷的农田提供灌溉水,以及为生活在其生态系统中的750多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 海湾三角洲地区几十年来经历了由于城市和农业发展需要所产生的对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生态需求。快速增长的加州的人口和经济,加上难以预知的降水量、偶尔发生的干旱以及未能实施改进的预防措施和体系,使水资源已不堪重负,无法维持其可持续性。其后果是水质下降、供水可靠性下降、洪水泛滥,防洪体系的完整性受到挑战,以及生态系统恶化,濒危物种增加。 虽然各利益实体都意识到海湾三角洲及其支流对整个加州的经济和环境健康至关重要,但未能就如何管理这些资源以保证资源及州内经济的可持续性达成一致意见。 calfed计划的制定是为了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并利用其综合的科技和工程设计能力全力以赴应对加州最复杂的水资源挑战。该计划开此类计划之先河,是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合作制定完成的,包括建立18个州和联邦机构,通过对海湾三角洲及其支流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减少系统内的矛盾。该计划旨在通过补偿中央河谷计划的收益,以最低的成本缓和水资源矛盾。其最终目的在于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生态系统的作用 ·水质 ·供水可靠性 ·防洪 该计划的主要使命在于维持依赖于海湾三角洲供水的加州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calfed的行动计划是由这些州和联邦机构共同开发的,并有公众和所有用水户、大学的参与以及来自各商业团体的资金。 calfed包括了1000多个计划和工程,用于解决上述四个领域的问题,如果完全实施,需要30多年的时间。 过去4年里,calfed 项目的实施进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对纳入解决方案制定之中的方式和具有广泛基础的“内容”与“背景环境”因素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前景。同时,挑战仍然存在,然而通过科学、工程方法的持续应用,再加上公众与社区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使许多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生态系统与水质状况也稳步提高。 这些创新性科技与工程项目的不断实施、公众的大量参与以及严格的环境监测有望在海湾三角洲系统中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物种恢复、优质供水、可靠的洪水控制以及为加利福尼亚人民跨入二十一世纪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利用建立在calfed制定的对于科罗拉多河与海湾三角洲来说,以综合科学和工程为基础的长期协作规划工作的效用显露无疑,事实上,在所有综合性水资源工程中都是如此。calfed同时突出了将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流域治理条件融合到解决方案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由于对科学与工程“内容”的关注,再加上干系人的参与因素和对流域“大背景”的平衡考虑,目前正在落实成熟的解决方案,它将会为该地区提供可持续的价值。 在西图集团诞生地附近,一个值得借鉴的结合背景环境的多学科决策方法的实例是俄勒冈州的土拉廷盆地,它属于太平洋框架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许多管制与管理倡议的试验场。我们正在与当地一家主要的水资源管理服务机构合作,为管理与规范水资源建立一个综合且广泛的流域战略,旨在确保对该稀有资源进行控制,为投资产生最大的环境与公众利益。这项工程已经引起了全国的注意。污水管理~正在与农场主和林场主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通过传统的污染控制战略无法实现的环保效果。由于该流域的流量损耗程度,仅靠污染控制无法使环境恢复到良好状态。而且,需要额外补水为鱼类的重要栖息之地——土拉廷河的许多支流恢复流量。该工程需要在地方、州与联邦利益团体各方之间建立史无前例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努力,使得这一重要资源得以恢复。 在世界另一侧的澳大利亚默里—达令盆地,自来水阶梯式定价方法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打破陆地与水之间经济联系的案例,为政府开创了一条为环境取得水的道路。该盆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7,但却提供了全国41%的土地的200万人口农业与饮用水。农业用水占盆地水消耗量的90%。澳大利亚学习美国西部的例子,他们首先建造大坝,并且对农民用水进行补贴。原生植被的砍伐以及灌溉的利用使地下水位上升,并且将土壤的自然盐分带到了植物的根部区域,这样就产生了碱化问题。 然而,在过去的XX年里,澳大利亚通过定价、贸易和公开水市场的利用,更加注重水的价值,并且
已经致力于改变其政策。盐分信用贸易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水的分配也使其可以产生最大效率。虽然所做的这些努力仍有很大争议,但是,根据默里 — 达令盆地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透露,每年水的交易量为100万兆升 — 相当于两个悉尼湾。虽然由于持续缺水使该项目仍然处于论争之中,但是对于如何为所有受益方“珍惜”水而言,却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训。 在中国,你们正在通过一个意义深远的宏大项目迎接这些类型的挑战。三峡大坝工程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它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巨大利益。如果没有水资源,人类就需要消耗其它更具污染性的资源获得能源,这样就会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带来重大的卫生问题。此外,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长江洪水将得以控制。 三峡工程虽然面临重大技术、环境和移民问题,但,这将验证中国开发权衡人类与环境影响的世界级工程项目的能力,而实现人类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绝非易事。你们能够得益于世界其它地方的经验和教训,并且能够集中精力关注其他人所忽视的问题。为了确保这项伟大工程的长久寿命和恢复长江水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决策的大背景之上——流域内水土流失的控制与其它价值。如何将该工程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将仍然是一项挑战,或许将会成为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 当今世界的许多水利资源工程都需要决策者协调类似复杂的背景环境问题,虽然比我在之前所说的calfed与科罗拉多河流工程和目前正在中国东部进行的大型南水北调工程的规模要小。幸运的是,随着水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评估工程意义与利益的复杂技术工具也相继问世。 随着水资源的减少和人类为了应对人口增加而对河流与港湾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我们将会被迫开发更先进的工程和技术,通过干系人之间的通力合作,确保我们能做出正确选择,并且达到期望的效果。 工程实践的作用随着客户所面临的挑战的演变在演变。我们不再认为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仅仅涉及水泵、设备与管道。我们必须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职责是帮助社区理解和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以满足流域的需要。否则,他们与我们都将陷入对短期和昂贵战略的无止境错误应用的恶性循环之中。社会无法继续沿此方向前进,同时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无法如此持续。我们必须从多学科的观点来考察。在供水与解决水短缺问题的技术工具方面,这种多学科观点是最显而易见了。另外,随着将影响未来数代水文循坏的全球变化的逼近,将工程实践与多学科的水管理实践进行结合的需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污水回收/再利用的作用 瑞典的玛林·福克马克(malin falkenmark)与g 林德(g. lindh)曾经将社会开采水资源的历程描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水源充足的时代。第二阶段是人口膨胀与水力资源无法维持发展的时代。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指开始投资确保未来水资源可用性的时代。就是在此阶段,可以引入污水回收与生物污泥的再利用来维持生长与发展。 要在此阶段水资源开发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必须考虑许多背景因素。首先,在检查可用水源利用价值方面,水定价是需要考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治理后排出的出水可以在许多方面回用:可以用于农业、工业,甚至可以用于间接接触用水。对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价值——由于最终用途不同而有差异。换句话说,就是有不同形式的水。人们对于水这一词的普遍错用致使世界某些地方用饮用水浇灌草坪,他们担心将深度处理污水用于农业,或者,甚至也不愿在湿地中使用。 正如在讨论水资源趋势中所强调的,世界面临着普遍的水资源危机。成功战胜这一挑战,要求我们在流域范围之内(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考虑与应用富有创造性的水供应解决方案。现在,必须通过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与适应,以及通过诸如回用、脱盐和其它水资源的重新调整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一点已经日趋明显。这些工作可能导致忧虑,而且常常由于恐惧与误解而被人们抵制。在这一领域,科学理解与公众观点与信仰背景之间也同样存在一个不利的鸿沟。 新加坡的newater展示中心为世界阐明了如何将技术与公众理解成功地结合起来。培养社区对这些技术及其效益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我们认为,为解决淡水的短缺问题,需要对各种供水解决方案有全面的理解。污水回用是我们的技术工具箱内必备的一种供水解决方案。 虽然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从技术角度,新加坡newater项目的成功并没有独到之处。这些技术是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30多年来,我们在为客户完成的工程中都成功使用了这些技术。向华盛顿特区部分区域提供饮用水的奥克奎水库的水源部分来自于西图集团设计的位于饮用水水源地附近的污水回收设备提供的深度处理污水。该水库已经运作了30年,但是公众对污水处理厂知之甚少。虽然美国和世界上许多水处理厂处于污水排放下游,它们并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 在存在比较明显的直接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如不能恰当处理,公众认知就成为主宰一切的首要问题。 我们帮助新加坡通过采用创新而且明显有效的方法获得公众支持。新加坡凭借其技巧、坦诚和创新性成功克服了这项严峻的挑战。与此成功密不可分的核心要素是一个世界级展示中心,该中心已经获得新加坡政府高层的全力支持和赞许。展示中心采用最新交互式计算机触屏和世界级的视频,并且每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XX多名游客。它对于推进新加坡以及世界人民对水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做出了卓越贡献。全世界都得益于新加坡的经验。就间接饮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与水相关最具挑战性的公众接受问题之一(如果不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项目,它属于新加坡独立供水规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该项
下一页四 : 更新换代,国际EAP发展三大趋势
对玛丽娅·朱莉来说,对2011年是筋疲力尽的一年。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美资银行的一名管理人员,这已经是她工作的第9个年头。她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位和薪酬,有个5岁的漂亮女儿和一位负责任的丈夫。但她感到一丝枯竭,很难再找回几年前的工作热情。每天,来自顶头上司的期望、业绩考核的指标以及大客户的压力,这些原本令她感到兴奋和挑战的事情已经变得让人厌烦、退缩。“习惯就好,工作几年以后,谁又不是这样呢?”玛丽娅常常这样安慰自己。
2011年,对玛丽娅来讲同样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她重新找回了对工作、对家庭的热情。在这一年里形成的一些观念和习惯,“改变了我的一生,改变了我的整个家庭。”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年终总结。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用iPhone下载了EAP(员工帮助计划)服务的一款应用软件。
EAP,一项以心理顾问服务为核心的员工工作场所个人问题综合解决方案,近年来呈现出三大趋势:载体上依托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内容上整合健康管理;导向上趋近积极心理学。
用iPhone帮助员工管理压力和幸福
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使用iPhone、iPad这种移动终端,享受在线化的EAP服务,在线的评估、学习、咨询、教练、交流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在线服务也出现了更多的基于问题和主题的细分领域。比如,压力管理、戒烟、戒酒、饮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等专业的在线服务和手机应用开始屡见不鲜。而未来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的EAP服务,将以我们在无线互联领域非常熟悉的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实现在服务内容与产品、上下游资源、服务手段等方面的无缝衔接。玛丽娅使用EAP服务的过程,或许能描述这样一个轮廓。
当玛丽娅看到公司为员工购买了EAP服务以后,她决定先上EAP的服务网站上看一眼。在做完在线心检以后,玛丽娅看到了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她了解到了自己的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水平、健康生活习惯、家庭沟通方式等指标。由于对其中几个指标的解释特别感兴趣,她拿起手机拨通了EAP呼叫中心的电话,与专业顾问进行了30分钟的沟通,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同行业同类型职位员工普遍的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根据专业顾问的建议,她在EAP网站上下载了一款叫做“压力管理”的iPhone应用,每天在几个关键的时间点记录自己的压力感受和压力事件。两个月以后她发现,原本自己以为每天的压力都是来自工作强度、顶头上司,或是莫名其妙根本就没有原因,但根据应用软件的柱状图分析,自己最主要的压力源竟然是家庭。夫妻双方由于加班、女儿的教育、彼此热情消退等问题,把负面情绪带到了工作场所,原本喜欢的工作,现在却产生了日复一日的负面压力;接下来,这种无精打采情绪又被带回到家庭。而对这种恶性循环,她过去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甚至考虑过辞职。
玛丽娅回到EAP网站上的个人中心。里面有根据上次测评结果提供的文章和视频课程,她通常会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机看上一两个短视频,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都简洁而有趣,三五分钟的学习就会感觉有所收获。在一个周五的晚上,通过EAP手机端的地理位置服务,她发现在离家2公里到30公里的范围内,有EAP服务商提供的三场不同主题的工作坊,其中有一场关于重塑夫妻关系的工作坊向她发送了推荐,就在周六下午离家不远的一家咖啡厅里举办。在线报名、参加工作坊、与专家和同伴进行交流,玛丽娅觉得很有收获,并在第三次参加这个系列工作坊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丈夫,还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推荐了这种服务,点评了主持工作坊的咨询师。
基于良好的体验,玛丽娅继续接受了EAP自助平台根据她的个人使用状况与需求分析推荐的一个中期成长“套餐”。她因此继续使用了几款应用,这些应用覆盖工作生活的不同方面,有叫“妈咪宝贝”的亲子教育应用,叫“健康跟踪器”的体重管理应用,还有叫“心理资本日记”的积极领导力提升应用。让玛丽娅感到惊喜的是,使用这样的套餐非常方便。这些应用并不是分散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共享很多数据。这让玛丽娅发现,工作压力、亲子教育、运动健身、团队管理这些过去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活事件,竟然以极高的相关性相互影响,并且就此构成了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就像整个生命都灿烂起来了!一切都不同了!似乎身边的氛围都变得积极起来。”玛丽娅这样感叹。
玛丽娅使用的这种服务,就是由EAP服务商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技术最大限度整合了各区域的上下游优质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在不增加甚至节约成本的基础上,给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获得最佳体验。依托移动互联,EAP的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但解决了传统服务中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限制,而且真正实现了全覆盖、全天候、全链条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正在成为国际EAP发展的重要趋势。
让员工“激情工作、健康生活”并非只是口号
在无线互联为EAP服务提供的载体上,内容是决定其真实价值的关键。除了压力、情绪、情感等传统EAP服务内容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购身心一体化的“整合式”EAP服务。
很多经理人已经注意到全球领先企业内部文化的一个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安全文化”到后来的“绩效文化”,再到现在的“健康文化”。这是几十年来经济与价值导向不断演变的结果。在美国,71%的人口达到了超重或者肥胖水平,每年有43.8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工作与生活中的行为模式才是幕后黑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表明,影响健康的所有因素中,行为因素占50%,其影响甚至大于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总和;而导致主要医疗保健费用的五大因素分别为:压力、营养、锻炼、吸烟、酒精与物质滥用,由此产生的抑郁、高压力、高血糖、肥胖、高血压等症状,给工作场所带来的成本逐年增长,严重影响工作绩效与工作投入。传统EAP服务主要关注的是压力和酒精与物质滥用问题,而戒烟、减肥、营养恰恰是健康(Wellness)项目的服务内容。
由于传统EAP服务内容与健康项目服务内容存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又都对工作绩效、医疗保险费用、员工幸福感等个人与组织层面指标产生直接影响,过去分开实施的做法对各方信息共享、整体高效运作及节省成本等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近年来,EAP与健康服务项目的整合应运而生,成为身心一体化的组织健康保障机制。当然,医保改革与相关立法纳入行为健康管理、企业更注重人才资本的培育和保留、新技术使多种创新服务成为现实、传统EAP模式在负面认知和使用率方面的固有缺陷,这些因素也是带来EAP与健康服务整合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资本衡量富裕,心理资本衡量幸福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传统的心理学、管理学乃至企业管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把心理学的使命重新定义为提升“生命的品质”,通过开发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使普通个体能体验到自身、家庭甚至社区范围的一种幸福状态。国内外很多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家认识到了这一趋势,认为其从积极导向、培育积极品质和能力方面,对传统“问题解决”导向的EAP模式形成了系统的补充。传统EAP的功能,更倾向于“风险控制”,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控制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而未来EAP的功能更倾向于“资本增值”,更加关注心理资本、身体活力以及工作家庭平衡,从而帮助企业培育并保有一支可持续增值的人才队伍。
积极导向的EAP服务,已经在包括美国、英国、中国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展开探索。这一模式更关注的是在员工层面上提高心理资本与幸福感,在管理者层面提升积极领导力,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活力与敬业度,增强组织韧性,带来绩效提升、医疗成本下降等经济收益,以及团队创造力、组织氛围与组织承诺提升等长期可持续的战略性收益。上文中玛丽娅使用的一款叫做“心理资本日记”的应用,正是积极导向的EAP服务,而类似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也已经在中国展开了探索。
洋为中用,正逢其时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EAP的普及与成熟,中国EAP这个仅有十余年历史的新兴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市场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关注,提升民众与员工幸福感的迫切需求,以及中国本土EAP服务商的日趋成熟,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传统EAP服务将迅速整合三大新趋势,为中国企业员工这个全球最庞大的员工群体提供规模化的服务。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如何定位EAP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管控、组织福利、全员心理资本开发这三个不同层面的定位),如何将EAP与现有管理体系相整合(EAP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健康医疗管理的无缝衔接),如何配置内外部资源(内部EAP专业人员与外部综合服务商、本地资源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与整体工作机制,以及区域资源的服务能力、企业支付能力等),这些问题,应当是企业引入结合最新趋势的“整合型”EAP服务时应该首先做的战略性思考。
作者:江涛,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五 :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与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与发展趋势
【摘要】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关键词】国际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一、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国际经济格局
前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而且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安全因素。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所导致的部分国家的极端贫穷和落后,催生了相关国家部分民众的绝望心理和铤而走险的心态,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经济在90年代将面临二次大战后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保持着复苏的总态势,但出现了全面下滑的新趋势。欧债危机发酵可能导致欧洲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可能出现3年左右的低速增长。总的来看,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际经济形势是非常复杂、严峻的。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1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经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进入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未来10年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第一,世界经济处于焦虑状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处在焦灼与应急反应中。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世界各地到处都弥漫着不安情绪,这种情绪充分表现在对经济形势的描述上。第二,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依靠非经济手段,通过国际政治博弈来调节全球利益及区域利益。认清世界经济的新趋势、新特点,才可能从世界经济的困局中突围出来,进而找到新的发展机会。第三,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步伐加快。第四,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交织影响。主权债务危机通常伴随着政党更替。政权频繁更迭带来经济政策动荡和新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增长更多地受到政治格局的影响,失业危机与社会福利、国债赤字与老龄化社会等矛盾难以调和,政治家们很难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前进路径,新的经济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跨度,也要以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体系作为必要的支持基础,如果无法协调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世界经济发展有可能进入一个更长的寒冬期。
二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国际政治格局
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中、俄等),其他国家相比之下,要稍逊一些。
纵观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国之间关系逐渐朝多元化发展,自从美国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面对从小布什手中接手的美国:美国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巨大的财政赤字等等。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使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大背景中,世界政治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今世界,虽然美国仍然执意实行他的霸权主义,但由于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各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霸权主义逐渐减弱,加上其它国家诸如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以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为发展策略等因素,国际力量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和区域性合作掀起了高潮。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各国现在都极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来提升自身对世界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当然,也只有真正提高自己,才会为世界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做出贡献。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现在的主要特征。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各国围绕国家利益,国际战略,依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政治的变化进行调整。这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体现的:(1)各国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只有建立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才能在各个方面平稳发展。(2)目前世界各国在极力探索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朝着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彼此借鉴;增进了解,建立信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等等。(3)各国首脑外交比较活跃。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的关系。(4)各大国都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当作自己对外政策的重点。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搞好同美国的关系理所当然的成为各国的外交重点。(5)美日欧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但同盟关系近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6)中美、中美、俄美、俄日之间矛盾较多,关系只能在曲折中发展。矛盾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矛盾搁浅,在曲折中逐渐发展经济,政治外交是目前的权宜之计。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如今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争夺资源的斗争加剧,甚至导致地区的政治军事冲突。而且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当然,当前世界政治形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政治制度和单边主义还很严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再增加。
总之,从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都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地位和政治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在存在种种问题的情况下,各国本着发展自己,争取双赢的原则共同发展,在曲折前进。
(二)当前国际政治发展趋势
(一)文明冲突因素上升
“过去军事、经济等‘硬因素’,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较大也较明显,现在文明即民族、种族、部族、宗教、文化、地域、历史传统、民族性格这些‘软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呈上升势头。”在未来的政治格局发展过程中,文明上的共性将成为各国合作的理由和基础。亨廷顿教授也认为同质文明更加易于建立亲密合作关系,而未来的战争将不再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进行,而会在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在不同文明的断层线上展开。
(二)国际政治力量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崩溃,国际政治格局进入新旧更替的过渡时期,未来的国家格局必将向着多极化发展。首先,美国作为目前唯一超级大国,既无法创造一个单极世界,也无法长期维持这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华尔街的富豪们纷纷破产,美国被逼无奈投出天价救市计划,经济元气大伤。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布什政府时期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美国在其传统盟友中的号召力也逐渐下降,虽然奥巴马政府试图力挽狂澜但是国际地位的削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国际政治力量风起云涌。不仅是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以欧盟为楷模进行了多种联合的尝试,极大的推动了多元化发展。综上,国际格局的趋势一定是向着多极化发展的,而中国必定且必须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极”,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确保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贡献,确保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必由之路。”中国参与到国际政治格局当中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而且立足于亚太合作基础上的中国必定会为地区和平乃至整个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总结
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应当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