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7-08-21 所属栏目:社会经济发展

一 :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朱主任,各位领导:

时值全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朱主任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县调研、指导少数民族工作。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调研提纲将全县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民族乡村的基本情况

我县是全省、全市民族工作重点县。全县有22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4.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0%,约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全县有一个民族乡、10个民族村、4个民族街道(社区),有少数民族村民组212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8个。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沿湖沿淮等低洼多灾地区,经济上欠发达,生产生活上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在省、市、县的直接帮扶下,农民纯收入稳步提高,XX年2593元、XX年年3316元、2010年3848元,高于所在市县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差距。

二、XX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做法

近年来,我县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省市各级领导重视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几大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民族工作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成立领导组,出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以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民纯收入为目标,切实加大对民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卫生事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得我县呈现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抓政策宣传,不断增强民族法规、政策意识

我县始终把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作为民族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县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开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电视讲话,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街头宣传活动,定期召开全县民族工作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结合县情部署安排民族工作,邀请民族乡村、居委会负责人和部分清真寺阿訇、乡老参加座谈会,宣传我党的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听取他们对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抓民族团结,不断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成立了寿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负责协调解决全县民族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在官亭街改造工程中涉及到我县边家岗回民聚居区,为了维护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采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有威望的乡老、阿訇及民族亲戚干部包保,并多次深入被拆迁户家中,耐心宣传拆迁和民族宗教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宁愿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反复做工作;绝不简单粗暴、强行拆迁、引发矛盾。由于方法得当,工作细致,没有造成民族矛盾和群体事件发生,拆迁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开展“和谐民族乡村、社区”评选活动。尊重民族宗教,积极争取资金改善修缮清真寺,寿县城关清真寺是明清之际华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在沿淮一带享有盛誉,从省文物局争取资金5万元,将该寺修缮一新,不仅为回族群众提供了一处良好的活动场所,而且成为我县一处旅游景点,促进了与外地穆斯林的交流。认真劝访,防止渗透。当得知我县有4名阿訇要赴香港参加“达瓦宣教团”活动时,我县高度重视,组织专人调查核实,对欲外出阿訇宣传政策、讲清利弊、循循善诱进行劝阻,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加之思想工作和说服教育工作做的扎实,有效地阻止了朱多海一行四人的赴港之行。

三是抓资金投入,不断改善民族乡村基础设施条件

XX年以来,我县抓住国家对民族地区投入增加的机遇,不断加大资金争取及投入力度。近年来,省市投入民族发展等各类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总计672万元,其中:省级投入510万元,市级投入12万元,县级配套150万元。主要用于修路390万元;水利设施136万元;基础设施110万元;发展养殖业11万元;其他25万元。例如陶店保庄圩堤顶兴修、陶店中心村道路硬化、民族新型墙体材料厂“三通一平”及自来水厂项目建设等。并先后为寿春镇九龙、板桥镇清真、涧沟镇蒋庙等村修路30余公里;为安丰塘镇老街村中心路配套工程、双桥镇柏庙等村修复水毁工程12余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投入使用,改变了民族乡村的面貌,提升了民族乡村形象,改善了公路交通和基础设施,促进了民族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是抓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我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指导思想。陶店回族乡地处瓦埠湖边、灌区末梢,易涝易旱,一直是全县扶贫工作重点乡。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加大对该乡的基础设施投入,为沿湖各村建排灌站6座,解决农业用水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村村通”水泥路资金投入,目前该乡在全县率先完成了任务。同时,我县还积极鼓励支持民族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群众经商实行优惠政策,对从事具有民族特色产业、畜牧贩运和传统小吃等免收税费。

五是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使用率

我县始终把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摆在干部工作的重要位置。现有少数民族科级以上干部26人,新提拔使用9人,拥有少数民族人大代表24人,政协委员15人,其中:民族乡陶店乡长和人大主席均由少数民族公民担任,14个民族村(居)的班子成员中均配有少数民族干部。

三、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所在县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比较

据县统计局和民族乡村上报数字经过表格的形式相比较,不难看出陶店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所在县、市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地处城郊的南关、九龙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所在县、市却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他民族村农民纯收入情况见下表(略)。

四、XX年以来省、市、县的帮扶情况

XX年以来,省、市共为我县下拨协调各类民族乡村发展资金522万元,县内帮扶和配套资金150万元。帮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资金投入。省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年项目支持民族乡50万元人民币,四年来总共帮扶200万元。二是国债项目帮扶。为陶店乡从省水利厅争取国债项目120万元,对该乡保庄圩堤顶兴修了砂石路,确保遇洪水汛期防汛度汛的安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近几年来,省、市、县为了帮扶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投入,表现最主要的是为民族乡村修路、兴建排灌站、安全饮用水等,总共投入202万元。四是县级扶贫和资金配套。四年来,县扶贫办、发改委根据省市帮扶情况和要求,共向民族乡村配套资金150万元。如:为陶店乡许岗圩解决配套资金17万元;为陶店乡解决湖滨砂石路解决配套资金15万元;为陶店乡解决安全饮用水配套资金20万元;为陶店乡解决马店水泥路配套资金19万元等。

五、农民外出务工与返乡情况

近年来,我县民族乡村外出务工人员每年达到近万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一带,主要从事建筑、营运、服务等行业,每年能为家乡创造近亿元的产值。2010年春节以后,受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有近千人未能外出或没能找到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我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对农民工就失业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从调查情况看,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对外依赖性强,目前的生产经营困难,随着出口贸易量的下降,企业对劳动用工的需求逐步减少,造成外来劳动力的大量失业,而我县农民大部分都在江浙沪一带打工,影响不是很大,有八成以上的外出农民工目前都还能找到工作。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兴办企业让农民工返乡就业。随着国家逐步实行投放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加之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企业老板纷纷来我县投资建厂,这样给那些外出打工失业的返乡农民工又带来了重新上岗的机会,例如:上海乐林钢构有限公司投产以后,一次性为九龙民族村返乡农民工解决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六、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寿县是沿淮自然灾害多发大县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内拥有肖严湖、瓦埠湖、梁家湖、寿西湖、红旗沟、中心沟等“四湖两沟”,既是淮淠河的“洪水走廊”,又是淮河中游的“洪水仓库”,为全省自然条件最恶劣,旱涝灾害最频繁的县份之一,全县60%耕地和70%人口长期处在自然灾害威胁之下。目前我县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交通不畅。目前,我县民族乡村中除陶店乡“村村通”水泥路基本贯通外,其余7个民族村中,仅有老街、蒋庙、大隗等3个村建有部分石渣路,其它均为土路,并且仅有的3个村石渣路也已损坏,晴通雨阻,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对民族村没有资金倾斜政策,加之连年受灾,群众手中缺钱,配套资金没有着落,7个民族村卫星定位建设里程27.8公里水泥路工程至今未得到实施。

二是灌溉困难。我县民族乡村大都处于瓦埠湖畔及淮河岸边,属于灌渠末梢,地势低洼,易涝易旱。如寿春镇九龙、双桥镇柏庙等村农业用水只能靠提湖水灌溉,有的甚至要经过二级、三级提水,比正常的抽水灌溉费用增加了3-4倍,农业成本提高,农民承担经济压力大。

三是受灾严重。近几年,我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民族乡村灾情严重,水患及雪灾造成民族乡村直接经济损失达2347余万元,因灾返贫现象十分突出,有些已建好的基础设施又因灾毁坏。

四是缺乏技术。我县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较为偏远的乡村,缺乏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少数致富带头人由于宣传不够,缺乏影响力,对一些传统小吃或特色产品也缺乏包装和宣传。

五是支持不足。省、市在支持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政策上有所倾斜,而经济发展较慢的民族村和街道(社区)没有具体帮扶政

二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 :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中国循环经济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我国东北某农业区小麦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B.丙C.乙D.丁
小题2:丙利用方式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小题1:D
小题2:B

试题分析:
小题1:四种利用方式中只有丁能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故丁综合效益最好。
小题2:我国东北地区因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气温低,沼气发酵会受到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1)明确综合效益最好意味着资源的综合利用环节最多,利用达到最大化。(2)丙利用方式的不利自然条件要结合丙地所在区域东北地区分析,这样就化难为易了。


考点:

考点名称:区域农业的发展

区域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具有区城性特征。影响一个区城农业发展大方向的区位因众既有自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农业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1)区域概况
东北区组成: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气候与主要农作物: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中部中温带生长小麦、大豆、玉米、高梁、水稻、甜菜、亚麻、北部春小麦、大豆为主
附:东北区温度带与作物类型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附:东北区农林基地的地貌条件

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土地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
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国土整治的一个方向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3)森林资源优势
全国最大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蓄积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主要林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4)结论: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是粮食基地。
(5)注意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现有耕地和平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林业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才供应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最多,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高,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2)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积极营造人工林。从长远看,营林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和平的根本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3)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挖掘森林工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是东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从事采集、养殖、载培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是林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作蚕生产等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
(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黄滩海平原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黄淮海平原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
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
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也称水盐运动。旱季,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加强,土壤又开始了积盐过程。因此,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地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
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口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综合开发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②走立体农业之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能带动当前即或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
(2)生态建设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四 : 关于“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七五时期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10-26 16: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1年3月13日

“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认真遵循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新的成就。经济实力增强,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对外经济活跃,财政增收,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了新发展。“七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7.5%,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均超过“七五”计划的要求,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是:一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求成过急,一度造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国民经济的某些方面过于分散,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一、农业

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增长,基本完成了计划规定的目标。1990年,农业总产值7382亿元,比1985年增长25.3%,平均每年增长4.6%,超过4%的计划指标。其中,种植业产值年均增长3.2%,林业产值年均增长0.2%,牧业产值年均增长6.5%,副业产值年均增长11.3%,渔业产值年均增长12.7%。 在主要农产品生产中,粮食生产前三年徘徊不前,后两年连续刷新纪录;1990年,棉花、糖料生产扭转连年的徘徊局面,超过“七五”计划指标;油料大幅度增产,但仍低于计划要求。肉、禽、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连年增产。“七五”时期主要农副产品平均年产量,除棉花、黄红麻外,均比“六五”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主要农产品平均年产量如下(万吨):

“七五”时期 “六五”时期 “七五”比“六五”增长%

粮食 40622 37064 9.6

棉花 404 432 -6.5

油料 1446 1205 20.0

甘蔗 5054 3775 33.9

甜菜 1061 789 34.4

黄红麻 64.0 89.5 -28.5

烤烟 200 158 26.6

蚕茧 44.7 33.9 31.9

茶叶 51.6 39.7 30.0

水果 1678 930 80.4

猪牛羊肉 2185 1463 49.4

水产品 1042 569 83.1

林业和绿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七五”时期,人工造林总面积超过4亿亩,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其中,用材林建设增长较快;经济林的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核桃、板栗、松脂等名特优产品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国900多个平原、半平原县,已有500多个接近或达到平原绿化标准。

科技兴农有了良好的开端。优良品种、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已显示出巨大的生产潜力。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由于推广良种繁殖,进行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使用配合饲料,畜禽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有所提高。1990年末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886亿元,比1985年末增长82.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54亿瓦特,比1985年增长36.5%;化肥施用量增长46.8%,农药、塑料薄膜等使用量也均有所增加。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一是耕地大量减少,199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比1985年末减少1854万亩;二是有效灌溉面积、机耕地面积近两年虽然有所恢复,但还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三是水土流失、沙化碱化的情况仍在发展;四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薄弱。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6253亿元,比1985年增长87.8%,其中,农村工业、建

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业产值增长1.6倍,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9%上升到1990年的54.6%。“七五”时期,乡镇企业共吸收农村劳动力2200万人。

二、工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但波动较大。199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23851亿元,比1985年增长85.1%,平均每年增长13.1%,超过计划增长7.5%的目标,是继“一五”、“六五”之后,第三个高速增长时期。但是发展不平稳,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前三年经济过热,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7%,后两年进行治理整顿,宏观紧缩出现了市场疲软,速度明显趋缓,年均增长8.1%。“七五”时期,重工业年均增长12.2%,轻工业年均增长14.1%。分所有制看,全民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7.3%,集体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17.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资独资经营的工业年均增长74%。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97.7%下降到1990年的91.4%。

列入“七五”计划的28种工业产品产量,有23种产品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汽车、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等因受市场需求制约,1990年控制了生产;原油、木材受资源限制,没有完成计划。“七五”时期主要工业品平均年产量,均比“六五”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主要工业品平均年产量如下:

单位 “七五” “六五” “七五”比“六五”

时期 时期 增长%

化学纤维 万吨 132 65.4 101.8

纱 万吨 445 331 34.4

布 亿米 179 146 22.6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215 691 175.8

电视机 万台 2265 897 152.5

家用洗衣机 万台 882 443 99.1

家用电冰箱 万台 506 46.8 981.2

原煤 亿吨 9.87 7.33 34.7

原油 亿吨 1.36 1.10 23.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390 3552 51.7

钢材 万吨 4623 3142 47.1

木材 万立方米 6066 5585 8.6

水泥 亿吨 1.95 1.11 75.7

化肥 万吨 1705 1336 27.6

汽车 万辆 51.6 27.3 89.0

工业生产能力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到1990年底,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14000亿元,比1985年增长1倍。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业基础设施,平均每年有上百个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竣工投产,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逐年扩大。通过技术引进和加快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为国民经济生产技术装备的机械工业,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达到上千种,基本上依靠国内的力量,为能源、交通、原材料、尖端科学等十几个部门提供了上百种高水平的成套设备。

但是,工业结构失衡、地区结构趋同的状况没有明显好转,经济效益低下问题日益突出。1989年和1985年相比,在全国重点企业考核的指标中,有48%的质量指标下降,52%的消耗指标上升。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23.8元降至16.8元,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由11.8元降至6.3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七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9746亿元,超过计划指标,比“六五”时期增加11749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12502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7172亿元;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2771亿元,增加1759亿元;个人投资4473亿元,增加2818亿元。

投资结构调整有一定进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增加,比重上升。“七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用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运输邮电设施方面的投资6514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403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46.6%上升到52.1%。“七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7348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1.2倍;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976亿元,增长1.7倍,更新改造投资占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8%上升到31.8%。

重点建设步伐加快,取得一批新成果。“七五”时期,国家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06个,总投资规模达2955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121个,主要有:山西大同、古交、河北开滦和山东兖州矿区的4对年产原煤400万吨的矿井;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的湖北葛洲坝水电站,建成投产4台32万千瓦机组的青海龙羊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20万千瓦的山西大同第二电厂一期工程和上海石洞口一电厂,6条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年产纯碱60万吨的唐山碱厂,扬子、齐鲁、大庆、上海四大乙烯工程,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中英合资上海耀华玻璃公司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大同至秦皇岛双线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此

外,北京亚运会工程、北京图书馆、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中国科技情报中心、气象卫星资料接受处理系统等一批科学文化设施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

新增一大批生产能力,增添了经济发展后劲。“七五”时期,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为16400亿元,建成投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532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354个,全民所有制单位建成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各20多万个。“七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12374万吨,发电装机容量4628万千瓦,石油开采7752万吨(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炼铁665

万吨,炼钢512万吨,铁矿开采2342万吨,化肥124万吨,塑料87万吨,水泥1862万吨,机制纸28万吨,机制糖58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2307公里,新建公路18092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3740万吨。

建筑业施工力量增强,技术水平提高。1990年全社会建筑施工队伍达到2400多万人,比1985年增长16%;建筑业技术装备进一步加强,设计施工技术有新的突破。如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结构抗震技术、桥梁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大型结构与设备安装技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局面仍未扭转。

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进展。“七五”时期完成钻探工作量共4689万米,新发现或新证实为工业矿床的矿产地1369处,取得重大新进展的勘察矿区1015处。新探明储量:煤炭1113亿吨,铁矿石21.8亿吨,天然气2738亿立方米,石油勘探也取得新的突破。

四、运输邮电

“七五”时期,运输基础设施有所改善,运输能力增强,运输量全面增长。1990年末,铁路复线里程占营业总里程的比重,由1985年的19.2%提高到24.4%,其中主要干线复线率已达90%以上。新增电气化铁路里程2790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占营业里程的比重达13%。公路质量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38亿吨。

1990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6322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45.3%;旅客周转量5612亿人公里,比1985年增长26.6%。为减轻铁路负担,组织水陆运输合理分流,运输结构有所调整。在货物周转量中,铁路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4.8%下降到1990年的40.3%;公路所占比重由9.3%上升到13.1%,水运所占比重由42.5%上升到44.3%。

“七五”时期地方办交通积极性增强。1985年我国只有10个省、区、市拥有49条地方铁路,正线长2934公里。1990年末,已有16个省、区、市拥有64条地方铁路,正线长4454公里。地方航空公司从无到有,已形成一定的运输能力。个体运输得到较快发展。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199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0亿元,比1985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长22%。其中国际通信业务量年均增长50%,已有296个市县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真、用户电报、特快专递等新兴邮电业务成倍增长。市内电话建设由于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迅速,“七五”时期增加301万户,增长1.37倍。但运输邮电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相比,仍不适应。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七五”时期,国内市场变化较大。前三年市场波动较大,后两年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销售已基本趋于正常,商品供应比较丰富。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255亿元,比1985年增长92%,平均每年增长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

从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看,1990年与1985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增长86.4%,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40.4%下降为39.3%;集体所有制增长64.4%,所占比重由37.2%下降为31.9%;合营经济增长2倍,所占比重由0.3%上升为0.4%;个体经济增长1.4倍,所占比重由15.3%上升为1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1.7倍,所占比重由6.8%上升为9.4%。

市场物价前四年涨势较猛,由于采取有效措施,1990年市场物价相对平稳。“七五”时期各年物价变动情况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居民生活费用 106.5 107.3 118.8 118.0 103.1

价格总指数

零售物价总指数 106.0 107.3 118.5 117.8 102.1

随着物资体制的改革,主要物资国家统一分配的比重明显下降,钢材国家合同供货量占当年生产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49.7%下降到1990年的30.8%;煤炭由45.2%下降到42.1%;木材由29.7%下降到26.4%;水泥由16.4%下降到10.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海关统计,“七五”时期进出口总额4864亿美元,比“六五”时期增长92.7%。其中,出口总额2325亿美元,增长93.7%;进口总额2539亿美元,增长91.8%。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进口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幅度下降,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比重由1985年的49.4%上升到1990年的74.5%。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七五”时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60.9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3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41.7亿美元。到1990年末,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2.9万项,投产开业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很大发展。我国已同1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劳务合作业务。“七五”时期,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1219份,合同金额101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70亿美元。

国际旅游业稳步前进。“七五”时期,前来我国的国际游客达1.33亿人次,比“六五”时期增长1.4倍;旅游外汇收入97.2亿美元,增长96.3%。

七、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有了新发展。“七五”时期我国共取得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14139项,是“六五”时期的1.5倍。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奖846项,自然科学奖23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330项,星火奖261项。有4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并通过验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合同已完成90%以上。在生物技术、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超导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领域的某些科技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星火”计划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七五”时期,“星火”计划累计完成项目1.4万项,为农村培训技术管理人才650万人。

“七五”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科研项目16504项,资助金额6.44亿元。 “七五”时期,高等院校共有3540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和评审。

“七五”时期制订、修订各类国家标准10346个。气象、地震、海洋、测绘等科技服务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专利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七五”时期受理专利申请152971件,批准专利61499件。有一批专利项目付诸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199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32万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097万人,比1985年增长40%。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的科技机构5820个,比1985年增加1130个。

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七五”时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266.8万人,比“六五”时期增长73.8%。国内培养毕业研究生15.8万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6927人,获得硕士学位的14.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292.2万人,增长31%。培养农业、职业中学毕业生389.5万人,增长2.4倍。

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982年的62人增加到1990年的14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678人增加到80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789人增加到2334人。全国文盲半文盲率由20.37%下降到15.88%。

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85年的95.95%提高到1990年的97.9%。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合格的县由1985年的731个,增加到1990年的1459个。全国在园幼儿比1985年增长33.3%。

成人教育稳步发展。1990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74万人,与1985年大致持平;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1529万人,增长1.8倍;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2282万人,增长1.7倍。

文化事业在整顿中保持繁荣。“七五”时期生产故事片674部,比“六五”时期增长10%;文化馆增加35个,公共图书馆增加183个,博物馆增加301个,广播电台增加342座,电视台增加287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增加10565座。1990年广播覆盖率(包括中央、省、地、县四级)为73%,电视为78%,分别比1985年提高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1990年出版图书、杂志、报纸种类比1985年增加较多,但总印数下降7.2%。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七五”时期卫生机构增加7000个,医院病床增加39.5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增加48.7万人,均达到计划目标。疾病防疫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但城市住院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

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七五”时期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锦标赛、杯赛中共夺得285个世界冠军,创造172次世界纪录。特别是1990年在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优异成绩,振奋了民族精神。群众体育运动不断普及,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35%。

九、人民生活

城镇就业继续扩大。“七五”时期安置待业人员2070万人。全国职工人数增力1631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增加1020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增加250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990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150元,比1985年增加1002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2.5%;如包括工资外收入和就业面扩大因素,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1%。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2%。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实际增长3.1%。人民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平均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些贫困户。

城乡储蓄大幅度增加。199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34亿元,比1985年末增长3.3倍。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7.8平方米,比1985年分别增长36.5%和21.1%。

十、人口

1990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14333万人,比1985年增加8482万人,年均增长1.55%。

――――――――

注:(1)本公报所列1990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未包括台湾省。

(2)各项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各项指标对比的基期数除人口数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作了调整以外,其余均为《中国统计年鉴》发表的正式数。

五 :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发展主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率先转型创新为目标,聚力攻坚,乘势奋进,县域经济在严峻复杂形势下实现平稳增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4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0.38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37亿元,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75079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移6位,跃居全国百强第50位,中部第3位。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9:19.9调整为11.1:68.2:20.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1.7%。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8.7%、17.2%,分别拉动GDP增长0.5、9.8、2.1个百分点。

宁乡GDP总量、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11.6%、15.7%、13.1%、6.2%。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88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3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13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5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培训失业人员12085人,其中开办创业班11期,培训人数316人。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83.48亿元,增长9.6%;林业产值4.85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56.68亿元,下降0.6%;渔业产值5.5亿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7亿元,增长10.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8.55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82.04万亩,下降0.7%,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9%;蔬菜种植面积69.22万亩,增长5%;烟叶种植面积8.55万亩,下降14.4%。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总产量85.57万吨,比上年增长0.5%;烟叶1.26万吨,下降13.7%;蔬菜161.1万吨,增长5%;出栏肉猪222.5万头,出笼家禽3909.2万羽,分别下降7.4%、5%。 全县年末农机总动力164.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共有联合收割机4784台,大中型拖拉机1842台,小型拖拉机7650台,插秧机507台,分别比上年增加456台、191台、485台、89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条件不断夯实,全年累计清淤山塘3427口,新建291口,整修河道1313公里,改造河坝383座。改造建设农村公路400公里、危桥45座,建成户用沼气池1120口,农村改水改厕2400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741.85亿元,增长17.6%。实现工业增加值620.38亿元,增

长13.9%,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439.7亿元,增长15.2%,高于全市3.2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22.52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73.4%。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增速较快,分别增长26.9%和22.6%。

全县园区(两区五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04.0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1%,增长20.4%;实现增加值307.73亿元,增长16.2%。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共实现产值1238.0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71.1%,同比增长20.4%。

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利润总额167.16亿元,增长30.1%;利税总额257.91亿元,增长30.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3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1.84亿元,增长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2.15万平方米,下降4.2%;竣工面积207.17万平方米,下降19.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本年完成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148个,全年完成投资245.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4.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22亿元,下降8.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8.88亿元,增长4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42亿元,增长3.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3.12亿元,增长29%;房地产

开发投资33.97亿元,下降16.6%;商品房销售面积90.14万平方米,下降14%;其中住宅78.13万平方米,下降20.5%;商品房销售额39.7亿元,下降8.5%;其中住宅29.5亿元,下降20.6%。

全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2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实际到位县域外资金253.8亿元,增长5.8%;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58.22亿元,增长11.7%;实际到位境外资金2.41亿美元,增长16.8%。

五、商贸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5.78亿元,增长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49亿元,增长11.9%。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实现23.17亿元,增长18.5%;零售业实现149.19亿元,增长13.8%;住宿业实现

1.7亿元,增长11.2%;餐饮业实现23.21亿元,增长14%。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98.2%,日用品类增长4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5%,汽车类增长29.1%。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4%;实现旅游收入150.4亿元,增长41.9%。

六、交通和邮电

年末县内公路里程4317.45公里,其中国道24.72公里,省道447.88公里;境内铁路里程68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货物周转量增长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1万户,下降8.2%;移动电话用户106.1万户,增长3.4%;互联网宽带用户10.41万户,增长18.2%。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68亿元,增长15.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31亿元,增长15.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5.78亿元,增长13.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9.06亿元,比年初增加74.95亿元,增长2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89亿元,比年初增加37.23亿元,增长17.3%;企业存款余额146.16亿元,比年初增加37.72亿元,增长34.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9.29亿元,比年初增加61.64亿元,增长25.9%;金融机构利润总额9.86亿元,增长3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94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68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实现增加值214.83亿元,增长1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6%,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全年申请专利1141件,增长9.7%;其中发明专利309件,增长31.5%;授权专利868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220项,转化科技成果200项,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目前全县已有国家高级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 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320所,中职学校6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151382人,其中高中学生32006人(含中职学生7260人),初中学生 41993人,小学学生77244人,特教学生13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9293人,其中专任教师8532人。全县共有幼儿园218所,在园幼儿39743人,教职工1975人,其中专任教师95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小学升学率100%。高考一本上线1296人,上线率15.8%;二本上线3915人,上线率47.8%,连续四年上线人数、上线率、录取人数、录取率居全省农村县市第一。中考合格率92.4%,比去年提高1.3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21万册。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全县共有130支群众文艺团队,全年组织公益演出55场,公益电影放映4580场,捐赠图书1.6万册。共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文化场所78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5万册。

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48个,其中县直医卫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33个,民营医院8个。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总数5054张,其中县直医疗单位2780张,乡镇卫生院1317张。在编在岗卫生工作人员364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2756人(含临聘人员),注册护士2217人

(含临聘人员)。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死亡率11.91/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

全县共有体育场馆 6座,400米田径场12个,乡镇门球场 15个,拥有14个体育协会。积极承办中美篮球对抗赛、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长沙市第八届运动会老年人气排球比赛等高水平文体活动和比赛,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在“欢乐潇湘-长沙篇?舞动星城 歌涌湘江”第二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中获得2金1铜的好成绩。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7.5%, “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2天,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4%。

全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5起,死亡18人。其中:铁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道路交通生产性经营事故10起,死亡11人;工矿商贸等八大行业事故3起,死亡5人;农机事故1起,死亡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45.35万户,户籍总人口139.35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4.1:100。年末常住总人口121.84万人,比上年增长1%。人口出生率14.71‰,死亡率5.32‰,自然增长率为9.39‰。城镇化率50.1%,比上年提高3.15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25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6640元、4019元、4615元、585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968元,

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占比28.7%、23.1%、12.9%、12.8%。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9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9355元、6789元、419元、3156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23元,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占比33.2%、19.3%、17.4%、12.8%。

全县承办的30个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五大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36.6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8%;新增参保人数12.37万人,增长3.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20万人、78万人。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据;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按公安数据计算;城乡居民收入按城乡一体化改革新口径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本文标题: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099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