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香港股神曹仁超-曹仁超(香港股神)

发布时间:2018-03-02 所属栏目:个人经历

一 : 曹仁超(香港股神)

“香港股神”曹仁超

曹仁超(香港股神)曹仁超,上海富商之后,3岁时随母来到香港,经历了几起几落后,曹仁超领悟到投资真谛,其身家也从入市时的5000港元,到目前资产过亿。《论势》、《论战》、《论性》的曹氏三部曲在大陆的公开出版,后成为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写了30多年的《投资者日记》。港人亲切称之为“曹sir”,也有人称其为“香港股神”。­ ­­

­

就是这样一位华人炒股界响当当的人物曾走到了自杀的边缘,原因便是熊市抄底。­

­

曹仁超的亏损­

炒股初期,曹仁超顺风顺水,23岁即赚得20万港元。钱来得这么快让曹仁超有些“轻飘飘”,不知道什么是风险,这也让曹仁超跌了大跟头。1971年恒生指数从406点下跌至278点,跌幅达31.5%,这个跌幅本来不算太大,但由于曹仁超借钱炒股,加上不懂止损,此前赚的几十万又都赔了回去,最后只剩下7000港元。­

但这还不是他最严重的亏损,他很快又赚到50多万港元。一切显示着他的英明神武,1973年新历年不久,在他全部套现之后,股灾来临,恒指从1774点暴跌至1974年7月的478点。而老曹当时自以为是投资天才,跑赢了其他所有投资者,看着股市已经下跌了73%,他决定抄底了。­

当时他选中和记企业,从每股8港元开始一直加仓,不料恒指到1974年底跌到了150点,和记洋行的股价竟然跌到了1港元,曹仁超投资的50万港元变成了10万港元。祸不单行,曹仁超又被公司解雇,窘困之下,想到家里还有刚出生的孩子,晚上他漫无目的徘徊在海边,差点儿便想自杀了。等到次日早晨回家时,母亲和妻子眼泪汪汪地看着他。当时曹仁超发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容许同类事件发生。­

此后曹仁超加入由林行止创办的《信报》,成为专栏作家。回忆起投资和记的失败,曹仁超表示,很感谢和记在他30岁前上了关于投资的重要一课:轻易抄底和不止(www.61k.com]损的杀伤力有多大。­

30岁前,曹仁超用5000港元赚到50万,最后在恒生指数已由1774点跌倒478点(跌幅达73%)时,拿50万港元抄底,最后亏到只剩10万,还遭到任职公司的遣散,差点想自杀。­

他终于明白:股市专门收拾自以为是的人,更醒悟自己的投资知识非常不够,这里就包括熊市抄底的自以为是的行为。此后,曹仁超吸取了教训,他尤感骄傲的是成功逃脱2007年港股大熊市。“我从2007年10月已经躲起来,只剩30%仓位。过去40年,我就这样不停把资金拨来拨去,牛市时持有70%股票,30%现金,熊市时持有70%现金、30%股票。”­

面对熊市,曹仁超经常有这样的告诫:熊市来临,金融海啸肆掠,我们只能接受它,找地方躲着,甚至找棵大树把自己绑在上面。千万不要死命对抗。­

­

­

二 : “香港股神”曹仁超

“只要按我的方法行事,任何人都可以赚到一个亿!”

“香港股神”曹仁超

“只要按我的方法行事,任何人都可以赚到一个亿!”这是曹仁超时不时抒发的“豪言壮语”。坐拥靠着投资所获的亿万财富,曹仁超“香港股神”的名号也属实至名归。但他不为盛名所累,依然保持着一个财经评论人与专栏作家的本色,通过《信报》的一隅,与读者交流市场趋势与投资心得,拥者甚众。

  曹仁超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投资者,他的投资思路简单易懂,每个人均可实践;分析方法和所掌握的信息都来自于公开、透明的渠道。很多了解完他的投资历程的人往往感叹,我亦可如此!

  中学毕业后,曹仁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纺织厂学维修纺机。因为总被领班骂太蠢太笨,六个月后转入了当时薪金更低的证券业。从此,曹仁超开始了至今长达四十年的投资生涯,尽管当初连股票是什么都不知道。

  不幸的是,四年后因与老板意见相左而被开除。接着又在投资上出现重大损失,一度极端的消沉潦倒。太太一句“我从来不是为了钱而嫁给你,你不知道自己多有才华吗”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先后为《明报晚报》和《信报》撰写财经专栏,每天至少5000字,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投资哲学,在股市、房市、黄金、外汇上屡有斩获。时至今日,85%的财富来自于投资回报。

  曹仁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止损不止赢”、“牛眼投资法”等投资策略。这些策略的原理就是通过利用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差来赚钱,提前感知市场趋势的转变,发现有增长潜力的股票。这需要像曹仁超一样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金融市场走势、行业发展前景,以及投资对象的运营有强烈的好奇心,从书本上、从自己和他人工作的领域里,不断的汲取知识。

  曹仁超的财富神话令人觉得并非遥不可及。他从不隐晦自己的失败,经常把“我错了”挂在嘴边,谈及个人经历时亦将自身缺点和弱点充分暴露,反而更显真实。人们都羡慕曹仁超的自由境界,但往往忽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严格纪律基础上的,包括:工作中的纪律--数十年笔耕不辍的撰写文章、大量的阅读各种书籍与财务报表;生活中的纪律--从不奢侈消费,遇见美女只敢远视不敢发展什么关系,因为只有其太太在他最失意的时候赞其有才华;投资中的纪律--严格止损,投资前制定好详尽的策略,不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

  北京永泰福朋喜来登酒店,曹仁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那个时候,上证指数还在2500点一线徘徊。他声称此行的目的是想告诉内地投资者:A股市场经过C浪调整后,很可能迎来牛市第二期,2300点很关键,如果这个点位守不住,那证明我曹仁超错了。

上证指数在下探至2319点时,迎来了一波反弹。看来,这位香港“股神”确实有点神。而曹仁超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出三点:

  第一、不要把我当成“股神”,神在天上呢,我只是顺势而为;

  第二、上证指数跌破2300点不是没有可能,到时我会认错,纠正投资行为;

  第三、我所讲的投资方法未必适合于你,不要照搬。

 论势:二千三百点很关键

  A股市场很可能将步入牛市第二期,这会给内地投资者带来未来十年的财富大趋势,要为踏上投资“战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 (M:钱经C:曹仁超)

  M:你认为A股市场要进入牛市第二期,为什么这么说?如今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当前只不过是从6100点跌到1600点的熊市反弹,对此你怎么评价?

  C:在2009年4月的时候,我就说牛市开始了,但很多人还很悲观。当时判断的依据是A股已经出现了50天移动平均线超越250天移动平均线的“黄金交叉点”。从技术分析上看,这是比较准确的牛市确认信号。

  从去年8月起,我在公开场合预计A股进入牛市一期的调整期,但没想到会持续这么长时间。牛市调整一般会跌30%、或者50%,最多61.8%(黄金分割点),对应的点位就是2300点。所以我这次来内地,想说的就是A股调整得差不多了。

  M:你喜欢用技术分析来判断市场走势吗?

  C:不。别看我曾在1971年到1973年间沉醉于走势分析,日本蜡烛图中的一些中文译名如“身怀六甲”、“三只乌鸦”、“吊颈人”都是由我翻译过来的,但我始终对技术走势抱有戒心。我认为“走势必须臣服于基础分析”,走势只有助于分析未来六个星期的情况,对中长线的分析毫无帮助。真正能让你赚钱的,是把握住趋势。

  M:你经常说“有智慧不如趁势”,从趋势投资的角度,怎么看当前市场?

  C:香港恒生指数在1982年从676点涨到1102点,到1983年10月7日又下调到690点,这段时期香港的工厂在向内地转移。1980年时香港工人的工资是3000元港币,而内地工人工资仅相当于70元港币。之前30年,香港经济也是依靠工业的。我当时就认为这种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就给《明报晚报》写专栏建议工厂搬到内地。当时有人骂我要把香港经济掏空。后来香港的房产和金融发展起来,查良镛(金庸)也承认当初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工厂留在香港没有前途。

  在经济转型期,股市的震荡难免,而一旦转型成功,向上的趋势确立,将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的超额回报。

  台湾的情况也是如此,台湾股市从最高的12495点跌到1990年的2560点,然后就一浪高过一浪,大牛市开始了。这与八十年代中后期台湾经济转型成功有关,随着代工制造企业陆续转移到大陆,台湾的服务业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蓬勃兴起,但当时没有人意识到经济转型带来的变化,由于被股市崩盘吓怕了,而错过了财富积累的黄金十年。

  与那时的香港和台湾相比,内地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当然不能将香港1982年、台湾1990年后的经验完全拷贝,历史是相似的,但不是相同的。

  M:你对中国经济成功转型那么有信心吗?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会导致经济的二次探底么?

  C:不会,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被夸大了。去年内地的房价涨得太快,目前进行一下调整很正常,我估计会调整20%-25%。毕竟内地房产的需求还是很大,我不认为中国会出现如美国和日本房产泡沫破灭的情况,内地的工资还在上涨,而美国和日本则不然。

  M:那你对年轻人置业有什么建议?

  C:要把居所视作一项投资。大部分人一生最大的投资,便是自己的居所,因此在决定租房子和买房子之前,应先考虑升值机会。如果没有,便宁租不买,只有在有升值潜力的情况下,才考虑购置物业。

  内地大城市的房价,面临2-3年的调整期,去年4月份的时候,我建议内地投资者买楼,现在不建议了。在高峰期,我在伦敦持有10处物业,均作投资用,后来悉数抛出。很多人说:物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位置、位置、位置,但我觉得真正对楼价产生影响的,是社区、社区、社区。

  M:房地产在未来两年很难有大的趋势,那黄金呢?现在很多人看好黄金。

  C:我投资黄金是从金币开始的,从1982年起开始“每月一金币”计划。到了2001年,我最先感受到金价上升趋势已无人能挡,就加重注码。当金价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后,我把金币都卖了,但真正让我赚大钱的,是黄金转势后大手买入的金砖。

  人们习惯于把黄金当作避难所,但其实投资黄金很不容易,10个炒金者9个亏钱,黄金是一种“狂躁性资产”,价格包含着更多恐惧和贪婪的因素,不是极端便宜就是极端贵,很难把握规律。但我看不到升数十倍的可能性。而且目前看好黄金的人太多,恐怕金价上升的日子难以长久。

  M:看来你更看好的还是步入牛市第二期的A股市场?

  C:先强调一点,我对牛市二期的判断是基于当前的市场因素,如果环境突变,股指跌破2300点也有可能。那证明我对中国经济转型前景的看法是错的。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牛市第一期通常不会超过9个月,但牛市二期可能十分漫长。美国上一次牛市二期便长达25年,不过也有短至1年的时候。A股经历这轮调整后,如果真的步入牛市二期,那确实是投资者介入的绝佳时机,甚至可以抓住未来十年的财富大趋势。

长期持有加资产配置未必能让你实现财务自由,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把握趋势、精选个股,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才是唯一的途径。

  M:即使A股市场真的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但我相信大多数投资者依然抓不住,甚至有人认为炒股全凭运气,根本赚不到钱,你怎么看?

  C:你说得很对,1969年我入行时恒生指数才70点,很多香港人大都经历过1949年到2009年这60年的繁荣期,但今天仍然是一介贫民。这类人占香港人口总数的80%以上。

  之所以如此,除了没有看清大趋势并及时抓住外,还因为在投资理财中缺乏规划和策略,一经历市场调整就将本金损失殆尽,或者丧失信心,结果又错失下次机会。即使你同意中国经济经过转型后能二次“雄起”,但不知如何从中壮大自己,不知如何布局、如何取舍,也是徒然。

  没在股市上赚到钱不能总是怨天尤人,投资是一场战争,你相信战争的胜负全凭运气吗?

  M:那该如何在股市战场上取得胜利呢?

  C: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进入股市前,必须要有周详的计划,不靠匹夫之勇,更不靠运气。对于手里的每一只股票都应制定好相应投资策略,进取策略如何、退守策略又如何,然后决定入市时机,评估自己最高可承受多少风险等。我们在买衣服时,都要挑款式是否合适、价格是否合理,买股票前却不深入了解分析,连所投资的公司经营什么都不知道,还没入市,就已经输了。

  投资之前,要谨记“狠、忍、准”三大要诀,事前分析大势,形势有利时,进攻要狠,形势不利时要忍。投资者不要在意一朝一夕的胜负,而要在意全盘大局的输赢。做到这些,止损是最重要的法则。

  M:你常常谈到“止损不止盈”策略,为什么觉得这个策略尤其重要?

  C:绝大多数投资者失败的原因都在于“赚小钱、亏大钱”,止损不止盈策略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为什么止损那么重要?过去在经济向上周期,投资者如在高点入货,或须等7年才能打平。而在向下周期于高点入货,又不愿及时止损,则难言平局。所以我建议,投资者不能允许亏损超过本金的20%。

  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当英国首相丘吉尔得悉德军大败法国军队,并已越过马其诺防线后,即下令迅速将百万英军接回英伦三岛,不惜放弃已运到法国境内的坦克和大炮,这就是“止损”的最佳示范。英国保存了百万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才有实力伺机反击。

  M:不止盈可以理解为长期持有吗?

  C: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止盈的前提是盈利的逻辑和上升的趋势没有改变,当你面临上升的大趋势、或者拿着优质的股票,过早抛出会让盈利锐减,一般投资者十次判断会有八次是错的,但只要这两次真正挣到大钱了,最终还是赢家。而不分青红皂白的长期持有,则是投资大忌。

  例如在“港股直通车”消息散布开后,从大部分投资者已经尝到甜头。只要稍微清醒一点都能意识到这样获得的财富太虚幻,那不妨制定“跟踪止盈”的策略,一样可以获利颇丰。对于我倡导的“止损不止盈”策略,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而是在把握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根据形势灵活变通。

  M:你的观点和传统财富管理思想不太一致,通常认为将资产合理配置并长期持有,在时间复利效应下,就会实现财富增值。

  C:诺贝尔奖得主马科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不适用于个人投资者,这套理论认为投资者分散投资于不同资产,只要时间足够,就能降低整体投资风险。但问题是:“足够”的时间可能意味着数十年;分散投资未必可以降低风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已经分散于世界各国了,但少量投资于俄罗斯债市依然让其倒闭;更何况假如你明知某个市场已经步入熊市,也要为了分散投资而继续投资下去吗?我认为只有身家过亿的人才有资格分散投资,散户一定要集中火力,才有机会赚大钱,把鸡蛋放在太多篮子里,很容易手忙脚乱。

  M:但散户集中火力就能找准目标吗?你倡导“止损不止盈”,假如一个投资者买什么股票最终的结果都是止损,那不一样输得很惨?

  C:我有一套曹氏独门的“牛眼投资法”。“牛眼投资法”是美国投资公司主席穆尔丁所创,要求投资者认清国际大势、经济周期、市场方向、行业盛衰,并了解自己所持有的股票,紧随趋势而行,才有机会一击即中。我建议投资者要以创业资本家的态度来投资,不怕高风险,只追求100%以上的回报。另外,如能找出正确的投资领域,其他一切便变得简单容易了,如2002年的资源股和黄金股。

  投资者永远要记着“买什么、何时买、买多少、何时卖”,要么赚100%以上,要么便15%止损离场。所谓兵贵神速,股市用兵应速战速决,有机会便全力进军,在最短时间内赚取最大利润。

  M:你的“牛眼投资法”适用于散户吗?是不是太难了!

  C:我就是一个散户!没有研究团队、不认识庄家大鳄。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建议买江西铜业(600362,股吧),因为中国政府在趁低价大量吸纳铜,而且房地产在政策刺激下也在回暖,同样需要大量铜,很简单的逻辑判断就让我赚了两倍的收益,这很难吗?

  当然,如果把投资想得太简单则必败无疑,牛眼投资法十分强调挑选股票,要集中分析企业的纯利前景而决定现存的趋势能否持续下去。我一向强调,投资不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影响下半生财务状况的活动,投资者必须每天花上一定时间做好投资的资料搜集,紧跟不超过五只股票的动向。

  M:在钻研投资方面你通常会投入多大的精力?

  C:我老曹一生嗜书如命,特别对投资书籍着迷。有一次与太太同游美国,主要参观景点便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其实有时间就拉着太太泡在书店里,结果买了两大皮箱书,拖着重达几十磅的书籍旅游,真是让人笑话。我认为,三天不读书,说话便失去味道;一个月不读书,做人便失去方向;一年不读书,人生便失去意义。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准确的把握趋势,在趋势中觅得别人看不见的机遇。

  阅读财务报表也是成功投资者必做的功课,我觉得财务报表与武侠小说一样精彩,因为其背后是一家家鲜活的公司。当你把看书、阅读财务报表当做一种习惯,就离成功投资者很近了。

  有人把自由看做比生命还重要,想实现财务自由,不付出努力,指望购入资产、长期持有便能一劳永逸,无异于痴人说梦。

论性:年轻人要学会“做钱”

  性格可以改变,要发现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弱点,扬长避短,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

  M:投资技巧通过努力可以掌握,但这就能在股市上成功吗?

  C:不一定。有些失败的投资者并非因为投资技巧差,而是性格有缺点。如果不正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很难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就不是当大老板的好材料,不具有企业家坚毅不屈的性格。但我具备成功投资者应有的性格,包括低调谦逊、充满好奇心、有独立思维能力、知所进退、并时刻保持平常心等等。

  我主张趋势投资,也是尽力发挥性格上的优点:热爱求知、是非分明。但我做事欠缺精细、故宁愿捕捉经济与行业大势,绝不强求自己选股能力胜人一筹。巴菲特处事精细,不理会市况去投资,因为他有选股的大智慧,所以他的投资哲学未必适合你我。

  M: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对于有些性格的人来说,注定无法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了?

  C:我不认为性格完全是天生的,人生的经历会影响性格,性格是发展出来的。如果不肯改变自己性格上种种不利于投资的弱点,那么谁都爱莫能助。只有愿意改变性格者,才能改变未来。

  我犯过很多人都犯过的错误。1974年我下注和记企业(已除牌)。每股7港元开始买进,越买越跌,最后竟跌至1港元,50万港元只剩下10港元,好在我能努力检讨自己犯错的原因,发现自身性格弱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止损不止盈”策略,后来犯错就越来越少。

  M:最后,能否为内地的白领中产们提些建议,目前他们的状况都很迷茫,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房市、股市却很低迷?

  C:其实我很羡慕内地的年轻白领,他们身处在一个新兴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市场开拓能力的知识精英,就如香港当年的情况一样。未来,年轻人要学会“做钱”而不是“赚钱”,后者靠辛苦的劳动,前者靠的是智慧,要参与到全球虚拟经济的游戏中去,财富快速流动,看谁能抓住。当然,玩这个游戏要承担风险,但不冒点风险,何来世间财?身上无财还谈什么理财?世间财富分配永远是二八分化状态,要想成为那20%,就要勇敢的抓住趋势,在不断实践中取得成功。

原文

三 : 非富不可:香港股神曹仁超给年轻人的投资忠告

  非富不可:香港股神曹仁超给年轻人的投资忠告

香港股神曹仁超(资料图)

香港股神曹仁超:最好的买房时代已经过去

许多人误以为房子是对抗通胀的最佳工具,以为通胀高时,房价也会跟着上涨,有人甚至以为房价升幅必然大于通胀率,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根据美国房价由1890年至今120多年来的走势,我们无法证明通胀和房价是同步的。

 我们不应抱着为了抗通胀的心态而买房,也不要当买房是储蓄;买房绝对是一项投资。别忘了1997年和2003年不少香港中产家庭变成负资产,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买房百分百是投资,而投资不是百分百会赚的。老土一点,就如广告所说:投资有风险,价格会升也会跌。

  买房不一定保值,更不保证能助你飞黄腾达。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甚至建议我们不要为了买房而负债,我们应该买入的是资产而非债项。

内地物业市场“市场化”由1994年开始,参考外国例子,最少有28年好景,加上城镇化进程刻不容缓,已经买了房的到2022年都不用太担心房价大幅回落。但内地房地产(行情专区)持续上涨已经超过15年,还能持续多久?股神曹仁超认为维持不到五年。而内地经济未来看涨多久?15年。  

股神曹仁超认为,在决定把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前,必须先认清投资和居住需要的分别。置业应从投资角度考虑,从升值潜力去决定何时买卖。如果你只求“有瓦遮头”,便应从实际需要角度出发,租一间你需要的房子居住,不要贸然买下。

  婚房:为结婚买房,不合时宜。

  股神曹仁超认为,结婚要有自己的房子只是上一代人所定的规则,已经不合时宜,年轻人应敢于推翻旧制,因时制宜。做到不背龟壳不做蜗牛,不做房奴。

  股神常说40岁以前不要买房。40岁以前我如果买了房,就没有钱投资《信报》了。当年10万港元买一套房子,到现在是300万港元,但我用那10万港元投资《信报》,2007年价值1500万港元,还不包括过去30年所派的股息。

  腾讯的创办人马化腾也是放弃了买房,用积蓄来创立腾讯,今天公司市值已超过4000亿港元。若他当初选择买房,没有创业,现在可能只是一个住在小公寓里的打工仔。

  陆地上爬得最慢的动物是蜗牛,海里面游得最慢的是寄居蟹。它们为什么行动如此缓慢?因为它们全都背着壳。背着壳,做房奴,不但不能随心所欲地消费,更严重的后果是缺乏资金,失去了承受创业投资风险的胆量,会白白错过“以钱赚钱”的创富机会。

作为投资大师,曹仁超给年轻人一些建议,他认为:一味强调社会不公平帮不了穷人,年轻一代应有非富不可的勇气,改造自己成为未来富人。

他给投资者忠告:挫败感人人都有但不可受它控制,有谁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大部分成功者都是从逆境中挣扎出来,包括1973年7月创办的信报。那年刚遇上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熊市,恒生指数下跌93%超过2007年10月至今的A股熊市。假如当年信报放弃了,今天何来40周年?不怕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尤其是年轻人有的是时间。个人相信中国经济必转型成功,今天中国的机会不在房地产亦不在黄金市场而在A股市场。

——————————————————————————

在做大一些投资生意的人中也有一种俗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而我在股票市场中投资的体会是:谋大局,看大势,赚大钱。——可以5年不开张,开张吃10年。要实现这些,的确要借用股神曹仁超的话,要有非富不可的决心、勇气和目标。

寄语2014年,市场的低迷是2014年最好的礼物——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

本文标题:香港股神曹仁超-曹仁超(香港股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213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