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美国历史文化概况-陈国达:陈国达-人物简历,陈国达-生平概况

发布时间:2018-02-24 所属栏目:陈伯达简历

一 : 陈国达:陈国达-人物简历,陈国达-生平概况

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1956年他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提出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概念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以及地壳演化——运动综合构造单元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说。创立了成矿构造学和构造地球化学,最近又倡议建立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找矿及其他有关生产实践方面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国达_陈国达 -人物简历

陈国达 陈国达:陈国达-人物简历,陈国达-生平概况陈国达

1912年1月22日 生于广东省新会县。
1934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
1934~1935年北平研究院学习。
1936~1945年 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和江西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
1946~1951年 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
1952~1977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教授、地质系主任。
1978~1984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兼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
1985年~ 任中南工业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说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主席。

陈国达_陈国达 -生平概况

他家境贫寒,幼年就跟做阴阳先生的爸爸在野外跑,对大自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考入中山大学地质专业,每逢寒暑假回家,他便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新会县考察山川。1932年,他写出《广东新会地质试勘》这篇处女作,寄到国立北平研究院,竟获得了该院当年的地质矿产研究奖金。1933年,他又将自己在广州附近考察得来的资料写成《广州三角洲问题》的论文,寄给上海《科学》杂志。不久,他收到中国科学社的一笔奖金和一枚刻有“格物致知,利用厚生”的金质奖章。1934年,他以广东境内大片出露的中新生代红层为选题,完成了《广东之红色岩系》的毕业论文。文中写到的中新生代红层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就是他后来提出的“地洼”盆地的典型构造。论文被选入《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他再次获得地质矿产研究奖金。以上三篇论文,实际上是他后来建立地洼学说的最初的基础工作。

陈国达_陈国达 -大地构造

1934年,陈国达获美国洛克菲勒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进北平研究院读研究生,从师地质学家翁文灏,并在北京大学随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学习。

他重视书本知识,但更重实践,多次到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作实地考察,取得不少区域性资料。通过对几个典型地质构造的比较研究,他惊奇地发现,自距今2亿年的中生代中期以来,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不是逐渐弱化,而是周期回春。这些现象,用经典的大地构造理论是解释不通的。近百年来,世界上流行的大地构造理论,一直是1859年和1873年由美国的赫尔和丹纳、1885年由奥地利的修斯先后提出并发展的“地槽—地台”学说。地壳演化的强烈活动阶段称地槽阶段,进入相对稳定阶段称地台阶段。该学说认为,地壳演化过程就是仅由地槽阶段开始到地台阶段终止。

是迷信书本和权威,还是正视现实?陈国达带着1大堆悬而未决的疑问,1936年告别了研究生生活,到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通过实践寻求答案。

当年,广东灵山(今属广西)发生强烈地震。陈国达在他读大学时的老师、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何杰的支持下,冒着余震危险,徒步赶赴震中地区,白天观察地壳构造及山崩、地陷、喷水、冒砂等异变,晚上伏在破庙的神案上,借烛光整理资料。他从调查来的数百份材料中,得出1个惊人的数字:东汉以来,灵山周围几百公里地带,千余年间发生过150多起地震。按“地槽—地台”学说的观点,中国东部从大兴安岭到海南岛这片辽阔地域,已进入稳定的地台阶段,与眼前所见的地震带密布、褶皱成列、断层广见的事实不相符合。“地槽—地台”学说的权威性在他心中动摇了,他要作出新的回答。

1937年,他又去衡山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广东、湖南、江西境内的地壳构造,对回答“地槽—地台”学说无法解释的现象极富代表性。他辞去中山大学教职,自愿去江西地质调查所作野外考察。每天,他手握地质锤,肩背帆布包,跨沟壑,攀山崖,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可是,他想到的是:要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危害,要勘探中国的矿产资源,必须有科学的大地构造理论。凭着这种信念,他在深山中一干就是10年。

他将考察、研究的成果,写成大量论著,并开始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提出公开挑战。1938年,他写了《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 指出当时认为该红层时代只有第三纪,南雄层位于丹霞层之上的流行论点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他发现其中还包括了白垩纪部分,以南雄层为代表,并且南雄层实位于丹霞层之下。据此,他把红层划分为新、老2个大的沉积旋回。论文投出后,被认为“不懂地质学的ABC”,不予发表。经江西地质调查所所长尹赞勋极力推荐,才被刊出。但前面有一篇不同观点的长文,他的文章附在后面,显然是作“反面教材”的。陈国达的观点,直到1950年以后,才得到公认。继红层论战之后,陈国达顶住压力,继续探索,又在海岸地貌研究方面打开一道缺口。早在1869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写过一部名为《中国》的地质著作,断言中国的海岸以杭州湾为界,北属上升型岸线,南是下降型岸线。陈国达通过对东南沿海岸线的反复观察,认为中国南部岸线有升有降,是1种复式岸线,于1948年写出《中国南部复式岸线成因》等文,再次对传统的地学理论提出挑战。这是后来提出由块断差异升降运动形成的地洼型复式岸线的雏形。

经过长期探索,他头脑里萌动着新的看法:中国东部广大区域的大地构造单元,既不是地槽区,也不是地台区,而是1种新的构造类型。但是,苦于理性认识不足,他陷入了理论上的徘徊。

陈国达_陈国达 -地洼学说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实行调整,在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创办中南矿冶学院,陈国达从中山大学调来担任地质系主任。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并逐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整理多年积累的资料。一次,他读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批评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渐变论”有“静态的缺陷”时,深得领悟。对动摇“地槽—地台”学说,并否定地壳仅由活动阶段进入稳定阶段就不再发展的观点,从哲学上受到了启发。思想的闪光在他脑海里掠过,既然中国东南部地区,一不像地槽区,二不像地台区,为什么不能是另外1种构造单元呢?

冲破思想上的束缚,他走进了一片新天地。1956年,他发表了酝酿多年的论文——《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兼讨论“华夏古陆”问题》。正如1975年中国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和1983年日本出版的《科学史技术大事典》中记载的那样,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地洼学说的诞生。1959年,他又发表了另外两篇有学术代表性的论文:《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正式使用了“地洼区”的概念,而且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大地构造演化宽阔、动态的壮丽图景。

1956~1965年,这10年中他除了到野外考察外就整天埋头写作,为地洼学说建造起一座宏伟大厦。他先后在国内的主要学术刊物,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撰写了40万字的《中国地质学》、60万字的《大地构造学》、37万字的《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等专著,编制出《湖南大地构造图》、《中国大地构造图》……1961年,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的建议下,设立了中南大地研究室,以支持陈国达专攻此项研究。

地洼学说克服了“地槽—地台”学说那种“静态的缺陷”,否定了地台是地壳运动的最后阶段的论点。但是,地洼学说并不全盘否定传统的地质理论,因为“地槽—地台”学说曾正确地揭示了人们最早认识的2种大地构造单元。只不过地洼学说阐明了大地构造单元不是2个,而是多个;地壳演化由活动的地槽阶段进入稳定的地台阶段后,又已回春,通过地台区活化,进入1个新的活动区阶段,形成了第三构造单元地洼区。这种动定递进、不断演化、呈螺旋上升发展的新认识,是对唯物辩证法规律的有力说明。

在实际应用方面,地洼学说提出了大地构造成矿的新类型——地洼型,并阐述了大地构造单元成矿专属性、矿产继承性、成矿递进性,以及“多代同堂”的矿床迭加现象;还有递进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从而扩大了找矿线索和领域。他提出的多因复成矿床概念,为矿床的成因类型增添了除内生和外生之外的第3类型,并为解决许多重要矿床长期争论而未获结论的成因问题指出了新途径。他提出的地洼期在地壳演化史上是1个重要的成矿阶段,其矿产的综合性、多样性、多阶段性和多成因性特别明显的观点,为寻找各类有关矿产资源指明了方向。陈国达说:“地洼学说从新的角度探索成矿规律,有可能更有成效地指导找矿。现阶段中国的大地构造分布,地洼区占2/3。世界各地也有广泛分布。地洼区相对隆起的山脉称地穹,相对下沉的盆地称地洼。地穹带以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放射性元素成矿为特色,而地洼盆地则是找煤和石油的远景区域。祖国的地下宝藏能得到充分采掘,是我最大的心愿。”

陈国达_陈国达 -国际学派

创立1种学说,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要使它得到社会公认,则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地洼学说横遭厄运,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设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为了挽救事业上的损失,陈国达整日足不出户,潜心撰写中国第一部研究成矿构造的专著——《成矿构造研究法》。洋洋68万字,三易其稿,从起草、修改、誊抄到绘图、剪贴,样样靠自己的双手。他知道,当时书稿不能出版,权且“孤芳自赏”吧!

就在这时,国际上崛起了另一派大地构造新理论——板块学说。它源于“大陆飘移说”和“海底扩张说”,1965年由加拿大的威尔逊集大成而创立,论证了大陆移动的动力,打破了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的传统观念。板块学说与地洼学说,分别是对“地槽—地台”学说从空间(运动方向)和时间(发展阶段)上的突破。正当板块学说异军突起时,地洼学说几乎偃旗息鼓了,陈国达感到心痛。当时他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外国人却知道中国有个陈国达。自从苏联科学院副院长扬申院士首先将“地洼区”和“第三构造单元”的概念介绍到苏联,苏联的地质学家即运用地洼学说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成矿规律。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成因协会主席谢格洛夫一再指出:“我们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是在地洼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国达教授是我们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苏联成矿学家汤姆逊在《活化区成矿分析》一书中,把地洼学说与板块学说相提并论,认为“现阶段地质学的发展,决定于2个新学说:一是板块构造,一是由构造岩浆活化过程所决定的第三构造发展类型,这2个学科都成了重新审查成矿理论的基础。”美国《经济地质》杂志更明确地评价说:“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此外,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和证实了地洼区的存在,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科学家在那里也取得了证明。

严冬过去,科学的春天来临。1978年,陈国达带着《中国大地构造概要》和新编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这两项成果均在大会上获奖。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由陈国达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批文中明确规定办所的方向和任务是:“研究和发展中国的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运用地洼学说研究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特点和发展史、矿产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找矿勘探服务。”

条件好了,他与学生四处奔走,把地洼学说转化为生产力,使它能为发展国民经济作出贡献。福建三明地区有个被宣布“无进1步勘探必要”的二叠纪煤田,运用地洼学说查明是个蕴藏量丰富的煤炭基地。河北任丘油田在古潜山打了几口井未出油流,按地洼学说把钻井加深到震旦界,就找到了高产油田。在广西贵县,地洼学说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无大型三水铝矿”的论断。在新疆阿尔泰和海南岛石碌,原认为“无成金矿条件”的地区,发现了含金带。在鄂东寻找到隐伏矿床,已探明有金、钨、钼、铜、铅、锌等多种矿体。地洼学说还被应用于沅水五强溪水电站和修水柘林水电站的选坝方案。在长江葛洲坝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岩层滑动力学问题的解决,也有地洼学说的一份功劳。地震工作者根据地洼学说预报了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将有七级地震,不久为云南路西的地震所证实。

陈国达的功绩得到了人民的肯定,他先后被选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湖南省特等劳动模范的称号,并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地质专业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等职。“地洼”这个名词,已出现在许多种文字版本的地质论著和词典中。地洼学说不仅在国内广泛运用于区域地质、成矿构造、找矿勘探、地层古生物和地震、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而且被介绍或应用于5大洲的数10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介绍或引用地洼学说的国内外论著就达1500多篇(本)。

1980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1984年,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100多年来享受这种崇高礼遇的第1个中国人。1988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上,经七个国家的30多名院士、教授倡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0年被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相应地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推举陈国达为研究中心主席。

陈国达的名字已被选入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及《有贡献的人》、美国《国际杰出领先者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词典》之中。

陈国达_陈国达 -主要论著

1 陈国达.广东之红色岩系.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5,6(1):55~78.
2 陈国达.广东灵山地震志.两广地质调查研究所特刊,1939,第17号;1~112.
3 陈国达.中国岸线问题.中国科学,1951,1(2~4):351~373.
4 陈国达.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兼论“华夏古陆”问题.地质学报,1956,36(3):239~272.
5 陈国达.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科学通报,1959,(3):94~96.
6 陈国达.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地质学报,1959,39(3):227~241.
7 陈国达.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北京:地质出版社,1960.
8 陈国达.地洼区的特征和性质及其所谓“准地台”的比例.地质学报,1960,40(2):162~186.
9 陈国达.大地构造的哲学问题.科学通报,1963,(2):1~17.
10 陈国达.地洼区——后地台阶段的1种新型活动区.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52.
11 陈国达主编.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北京:地图出版社,1977.
12 陈国达,魏洲龄,薛佳谋.中国大地构造概要.北京:地1977.
13 陈国达.成矿构造研究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
14 陈国达.南北地洼区及其与中国地壳演化分异及青藏高原隆起原因的关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79,3(3):1~10.
15 陈国达.地洼学说及其实践意义.中国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第1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45~54.
16 陈国达,费宝生.中国地洼型油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0,1(3):167~176.
17 陈国达,黄更生,魏洲龄.天山的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性质问题.地质论评,1983,29(1):26~30.
18 陈国达,费宝生.古潜山油田的基本特征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石油实验地质,1983,5(4):241~249.
19 陈国达.地洼区在国外的分布及研究现状.湖南地质学会会讯,1984(3~4):1~5.
20 陈国达.地洼学说文选.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21 陈国达.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二 :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

龙文化,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龙文化

龙文化,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成为1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1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1种符号、1种意绪、1种血肉相联的情感!。“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www.61k.com]竞渡歌_龙文化 -文化概况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红山文化玉猪龙

中国龙文化起源及龙文化对中国的现实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龙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仍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

《龙和中华》记载: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的中国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一些如舞龙灯、祭龙王、赛龙舟之类的喜庆活动,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炎黄时期就以龙为图腾,对神异动物龙的崇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就雕刻各种“C”形玉龙、玉猪龙等作为礼器,拜祭天地山川。据记载,在炎黄时代,龙就成为中华民族各部落联盟的共同图腾。以后,夏朝以黄龙为图腾,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各种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中,龙的形象经常出现。

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如将皇帝穿的衣服称为龙袍、皇帝坐的椅称为龙椅、皇帝睡的床称为龙床等。

在古人心目中,龙是1种神秘的宝物,不易见到,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龙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龙被人们视为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物。

虽然神秘莫测、变化多端的龙难得一见,但自古以来人们对龙的形象描述得很清楚。汉代学者王充指出,龙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三部分长度都相等;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龙还能显能藏、能巨能细、能长能短。春分时飞上天,秋分时潜于渊。

在神话传说中,龙的种类有很多,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未升天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好斗者为蜥龙。

在堪舆学著作中,“龙”是最常见的术语之一。由于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态上变化多端,与传说中的龙相似,所以古人将山和水都比喻作龙,把山脉直呼作“龙脉”,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龙”。这样,龙就成为山和水的象征,各种龙的塑像和图案大量出现在宫殿衙署、大户人家乃至寻常百姓家中。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太和殿的龙椅、龙柱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因为相信龙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许多现代人也喜爱用龙作为装饰物或摆设。如果住宅的外环境缺乏真山真水,可以在客厅摆放龙的塑像,作为山水的象征。如果周围环境和室内环境不够藏风聚气,也可运用龙的塑像或图案使室内形成良好的气场。在堪舆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中,青龙是东方的代表,所以龙的塑像适宜摆放在东方;龙又与水密切相关,北方属水,所以龙的塑像也适宜摆放在北方。

竞渡歌_龙文化 -文化本质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图腾龙

中国原龙最早曾一度起源于原始图腾文化,但本质与主流却不能简单归结为原始图腾文化。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文化涵义——社会功能”这4个方面来看,中国的龙都与原始图腾有重大差异,因而表现出以下本质特征:

1.源于图腾,超越图腾

中国的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2.不是实物崇拜,而是文化创造

图腾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而中国的龙,最初形态的原龙,即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是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期,中华文明时代的起源期,后来是中华文明中国的龙,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时代的形成期。

竞渡歌_龙文化 -文化内涵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中国的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

第一层,龙的观念 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4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 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4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竞渡歌_龙文化 -文化起源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龙形环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让人无法相信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1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1个氏族必有1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1种崇拜现象,1种对让人无法相信的自然力的1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2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1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龙形

在商代,龙被作为1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1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1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1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里简要的介绍:

神异动物说
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1种观点。前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1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1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朱天顺)“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1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刘志雄、杨静荣)“神异动物”是以“动物神异”为基础的,前者来源于后者,那么,是哪些动物通过“神异”而变成“龙”了呢?这一点,《辞源》和《辞海》没有讲清楚,学者们的探讨则多种多样。

图腾合并说
此说以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观点为代表。闻氏认为,龙“是1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1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1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何星亮亦认为,“龙原是1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1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天象树神说
何新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朱大顺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1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4个脚的动物。”赵天吏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

胡昌健说,“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的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形象。”


尹荣方的看法别致一些,他认为,“中国人传说中的龙,原是树神的化身。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是树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龙是树神,是植物之神。龙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1类乔木。”“松、龙不仅在外部形象上惊人地相似,而且龙的其他属性,与松也同样惊人地相似。”

恐龙遗记说
叶玉森、徐知白及美国学者海斯等主张龙的观念应是远古先民对于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记忆,或主张先民因对恐龙的恐惧而产生龙崇拜,王大有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有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形象……或许古人见到的龙,真的就是恐龙,后来它们渐渐见不到了,才把它的同类海鳄、湾鳄或扬子鳄与其视为1类,加以崇拜。”

外邦传入说
章鸿钊认为中国的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龙,约在黄帝时期传人中土,英国学者史密斯认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龙,而且所有的龙都出于同1个文化发源地--巴比伦,中国的龙同样也是巴比伦古龙的后裔。

模糊集合说
对于龙的起源和本质,庞进提出了“模糊集合说”,即认为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1种神物。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先民对身外异己力量模糊崇拜的产物,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贯穿着、体现着模糊思维的艺术创造。

评述
作为古生物的恐龙,灭绝于距今七千万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于三百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间相差了六千多万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龙的,也就更谈不上对恐龙的记忆和恐惧,显然,龙为恐龙遗记说,是站不往脚的。

对龙为图腾合并说也有比较大的争议,否定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1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1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2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几乎所有图腾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体的生物或无生物,而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害、毁伤或杀害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的载述。

竞渡歌_龙文化 -服饰文化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龙袍

内蒙古翁牛特旗发掘的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五千多年前的龙形玉器。这说明龙作为自然界的生物,作为作用于人的感官知觉引起美感的客体,早已进入先民文化生活中。

《礼?明堂位》说:“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从夏朝装饰有龙的图象的勺子和周朝装饰有龙的花纹的服装来看,当时生物界能引起人们瞩目的首先是龙。无论是图腾崇拜的残余,或者是出于宗教的需要,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龙的崇仰心理,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美感。

《诗?商颂?玄鸟》说:龙旂十乘,大糦是承;《周礼?秋官?小行人》有“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的记载。作为1个国家、1个部落或者1个氏族集团军事力量的标志的旗帜,作为朝廷使官用的符节,装饰着龙的图象,在客观上都显示了龙的威力,体现了人们对其威力的崇拜,以及统治者、社会领袖借以显示自身价值和权威的意图。因此,《礼?礼器》说:“礼有以文为贵者,王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

自汉代以后,随着龙的日趋神圣化,从宫庭到民间,服装、首饰、用具、屋宇和其它建筑物,饰有龙的图案的就更为普遍,直到近代仍历久不衰。现今保存的全国各地的古代建筑,特别是帝王的宫殿,如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龙作为1种长期被神圣化的生物,作为1种被确认的审美对象,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目中,从古至今,一直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生物界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匹敌。

竞渡歌_龙文化 -民俗文化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舞龙灯

龙民俗,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与龙相关者。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

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族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本与龙无关,我们所要谈的是灯节必要进行的舞龙灯。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于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吴氏所说的似乎的静止观赏的龙灯。南宋龙灯亦有由人舞弄者,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即有“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句。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绤,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

舞龙灯的前身是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据《汉书·西域传赞》载:“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晚期画像石墓中室东壁上的乐舞百戏石刻为我们提供了汉代鱼龙之戏的形象资料。画面的场面与颜师古注所云有所不同,可能属于另外1种形式。戏中之鱼形体硕大,明显系人工制作;鱼左侧有人单腿跪地,以右肩负鱼,鱼右侧有二人站立,均以右手举鼗鼓摇动,后面一人的左手似在持鱼的尾部。鱼的前面为一四足奔跑之龙。友双角、鳞身、双翼、长尾,背上负1大圆口双耳瓶;瓶上立着一份扮演羽人的小孩,双手持一带羽葆的长幢耍弄。龙前一人,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鼗鼓向龙摇动;龙后一人,左手持鞭,右手亦持鼗鼓举摇,气氛热烈异常。

农历二月初二为汉族的“龙抬头节”。此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一天抬头活动的,以后雨水也就多了起来。寻根求源,“龙抬头节”可能是从上古的“龙见而雩”演化而来的。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很明显,所谓“引龙回”的方工带有强烈的巫术色彩。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北方一些人家在这一天还用彩纸、草节、细秫稭等穿成串悬于房梁之上,称“穿龙尾”,也是留龙在家之意。民俗认为这一天人们的食物都为龙身上之物,如: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鳞、饺子是龙耳等等。于是人们在二月二多吃面条、烙饼,因食龙之须、鳞对龙无多大伤害;最忌的是吃米饭,因为米饭是龙子,一顿米饭要伤害多少龙的性命。闺中妇女还忌用针线,以免不小心扎伤龙目。以上活动体现了龙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赛龙舟

端午节的历史极其悠久,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其中一些活动与龙有关,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阳节最重要的活动。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竞渡歌》写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沐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1种形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与龙有关的节日,不同民族节日的时间、内容与活动亦不尽相同。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均有“祭龙节”。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间。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壮族人认为,每年杀猪“祭龙”,可保人畜平安。祭祀之日,外寨人骑马或戴斗笠者均不得通过寨心。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普米族有“龙潭祭节”,兰坪普米特的龙潭祭节在农历正月、二月,宁蒗普米族则在农历三月、七月。普米簇人各家均有自己的“龙潭”,大都在深山密林或山涧峡谷中。祭龙潭节时,全家同往自己的龙潭歇宿三日,用木棍、木板搭成高台称“龙塔”,龙塔前树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拴成的七角斗架,为龙神住处;然后以酒、牛奶、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食物祭于龙塔之上;请巫师登坛祭祀,求龙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祷毕,将涂有酥油的50个面偶投入龙潭。云南河口大瑶山瑶族尚有“龙公、龙母上天节”。龙公上天节为农历八月二十日,龙母上天节为农历七月二十日。是日,当地瑶族百姓祭龙之后,还要举行龙公、龙母的升天仪式。中国民族众多,与龙有关的节日不胜枚举故不再赘述。上述各民族的与龙有关的节日虽各具特色,但其本质含义却是一致的,即以龙为兴云布雨、掌管福祸之神。

竞渡歌_龙文化 -神话传说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伏羲女娲

《淮南子?览冥篇》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滛水。”由于全新世冰后期出现的高温期,导致“火爁炎而不灭”的原始森林大火灾,以及因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又形成数千年的“水浩洋而不息”的海侵。人类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恰又是龙这种动物繁盛和称霸于水域的时代,“杀黑龙以济冀州”也就成为人类生存竞争的愿望和必要的措施。故至今仍有龙年不吉多灾的传说。

既然龙的种群繁盛,又凶猛可怖,其它动物和人类随时都可能遭受袭击,那么,由于梦寐或条件反射泛化而产生的附会和类似联想,自然应运而生。故《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女,少典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既反映出龙的威慑性;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利用人们的恐惧和崇拜心理,对龙和帝王的神化。

由于黄帝这个氏族集团的祖先也是以龙作图腾,故《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龙体”,进而将帝王和龙两位一体化,增加了帝王的威严。

之后对龙和帝王一体化的神化越来越盛行。如《史记?高祖纪》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说:“鲧死三岁不离,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拾遗记》说,“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泥于后”。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海龙王

唐代以后,龙的神话与小说结合形成神话小说,龙的观念又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和民俗文化场渗透,如唐朝李威的小说《柳毅》中柳毅为龙女传书,根据这个故事,又演化出唐末的《灵应传》,五代的《异录记》、《续玄怪录》、《博异志》等类似神话故事来。而北宋李昉等编的《太平广记》卷418条又据以引出《梁四公记》说:“震泽中,洞庭山南有洞六,深有百余尺……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珠藏,小龙千数卫护此珠。”于是,龙王称谓开始载入古籍。

《异录记》卷五说:“海龙王宅……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无风而浪高数丈,舟船不敢辄进……夜中远望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此下矣。”又把原生态神话与现实结合起来,构成新的次生态神话。

大概是受《柳毅》的故事和《太平广记》等的启发,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又演变出:孙悟空大闹东海,龙王敖广被迫献出定海神珍(如意金箍棒);魏征梦斩泾海龙王;祭赛国碧波潭万圣龙王盗舍利等故事来。《封神演义》又提到哪吒闹海,打死小龙王敖炳,抽出龙筋作腰带;大败老龙王敖光,拔其龙鳞。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的演变,是对自汉朝以来象征皇权的神龙的蔑视,实质上是对封建帝王的蔑视和贬斥。于是龙又被分为善龙与恶龙2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与怨忿。

竞渡歌_龙文化 -诗词文化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咏龙》

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

自许身躯脱梭木,淹从螭蛟困拳池。

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

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

竞渡歌_龙文化 -现实意义

龙文化:龙文化-文化概况,龙文化-文化本质_竞渡歌
中国地图

⒈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的象征
龙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性,使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它作为中国和平统一的象征,在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自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这是因为,中国各民族对龙都有1种强烈的认同感,形成了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共同繁荣、交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并增进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富强。然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却将中国这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成是中国侵略压迫境内的少数民族,这在西藏问题上尤为明显。美国国会不止一次抛出所谓“西藏修正案”,把中国对西藏的合法管辖说成是中国侵略占领,诬蔑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极其困苦”,“存在政治宗教迫害”,并声称汉人进入西藏是要把西藏逐渐汉化。事实上,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发展了汉藏友谊,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就是这友谊最好的见证;元朝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庙宇林立,宗教事业不断发展。这一切都有力地驳斥了“西藏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存在政治、宗教迫害”的谬论。至于汉人进入西藏问题,正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的1种表现,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体现。事实上,众多的在藏汉人为西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繁森就是1个典型的例子。这也是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石。西藏人民早已和中国其他各族人民融为一体,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种由相同的龙文化、民族认同感所缔造成的民族团结友爱关系,是任何外来势力所不能破坏掉的——这是龙文化的1大现实意义。

1.龙文化的另1大现实意义,便是它对中国统一的促进作用。
中国要统一,是所有龙的传人的呼声,但由于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而很难用1种社会制度统一中国。为此,中国共产党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其实质是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议搁置一边,依靠各地华人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来统一中国,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其中,大家对龙文化的认同感起了关键性作用:首先,它促进了“一国两制”构想的产生。大家都是中国人,就有可能抛弃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议,依靠大家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来统一中国。在这里,统一中国已主要不是靠同一的社会经济制度,而是靠双方都具有的民族认同感。这就为“一国两制”在实践上的可行性铺平了道路。其次,它促进了港、澳、台地区与大陆的经济往来,而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成了港、澳地区平稳过渡和中国和平统一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大陆、香港、澳门等地区的经济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为港、澳回归创造了良好条件。

2.经济腾飞的精神支柱
中国的经济腾飞,一靠改革,二靠开放,而龙文化在这两者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1大精神支柱。

龙文化在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对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为改革提供了1个良好的环境。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的步子迈得大,但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乱,就是因为龙文化强大凝聚力的作用。

龙文化在开放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对海外华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人来大陆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首先是由于富有的海外华人企业家愿意在大陆投资。身为炎黄子孙,拥有着共同的文化、语言、家庭关系和历史渊源使海外华人在大陆投资很容易。同时,作为龙的传人,他们也想借助这种方式帮助祖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其次,是由于海外华人掌握着巨额资产。“根据较保守的估计,海外华人的流动资金高达2万亿美元,若将这些华人放在1个国家里,那么其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达到5000亿美元。”另外,中国政府的态度也起了重要作用,大陆欢迎发展外贸和投资的态度刺激了跨国华人经济的形成。“龙的传人”的信念在海外华人对大陆投资中,无疑是1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更为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腐败、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经济。但应该看到,在龙文化的熏陶下,这些问题不是不可克服的。

世界上,都习惯把中国称为“东方巨龙”。这条巨龙已经真正苏醒,开始腾飞,而中国人民也以巨龙腾飞作为经济发展的象征。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而中国作为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经济增长中心,将成为新世纪的“龙头”!

竞渡歌_龙文化 -宗教与龙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巫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及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于一身,并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一门宗教。早期的道学家已经意识到龙来自于蛇。《黄白篇》有:"蛇之成龙,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缘由,皆自然之感致。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逐小形成 办有教理、教义、教规的1种人为宗教形式。道教自形成之初,便与龙崇拜有不解之缘。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洲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10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1个龙种。

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

传说有法力道行的天师、真君还能召龙、驱龙。《酉阳杂俎。怪术》称:在1个名叫云安的地主,江边有十五里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瘦代天师翟乾佑念商旅之劳,结坛作法,召来群龙,共14条,均化作老人。翟天师让它们夷平险滩,以利舟行。群龙领命而去,一夜之间,风雷震击,十四里险滩都变成平潭,惟独剩一里依旧如故。翟天师一看便知是一条龙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坛作法,严敕神吏召它前来。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女子来到,原来是一条雌龙。好申辩说:乘船过这条江的,都有是富商大贾,给他们拉纤的,都是云安的贫穷百姓,他们一向靠拉纤过活。倘若险滩没了,舟船通行无阻,他们靠什么吃穿呢?宁可要险滩以赡纤夫,不愿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师听后连连点头,于是又召诸龙一切恢复原样。

佛教

在佛经中,龙王Nāgarāja 名目繁多,如《妙法莲华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

龙和佛教的关系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一说中国的“龙王”崇拜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理由是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

另1种说法则是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随着佛教的东传,龙王崇拜又随之回传至中国。其理由有七:

其一,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 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第四是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

其二,据目前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 ,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中国西南地区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在秦汉早期中国西南地区就和印度之间有了频繁的商品贸易。因此中国的龙崇拜经由这条途径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时成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

其五,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蛇”合用1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词又来表示“龙”了。

其六,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

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1个展开的有三5个或7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

中国本土的龙具有马、牛、鱼、鹿、蛇等动物特征;佛教中的龙王也相似,具有象、蛇、马、鱼、虾等多动物的特性,据上,有理由认为,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入的。

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国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而印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 ,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

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启亦乘龙往来。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大神乘骑的是金翅鸟,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湿奴常骑在金翅鸟上飞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乘的是狮子或坐白莲台;普贤菩萨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莲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赤、白、黑、黄5种。印度人虽然封龙为“王”,给龙造“宫”,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龙王的种类繁多,各水域都有龙王、龙宫,说明龙只不过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龙王信仰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龙王一般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从以上差异来看,龙文化传入印度在秦汉之前,因为龙在秦汉开始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龙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龙王也一样,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龙崇拜传入印度之后,经过再创造,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龙文化。

同时印度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中国龙形像也有较大的影响。从汉晋到唐宋时期,龙的形像在演变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北魏壁画上的龙,其动态是在奔腾,却给人以1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造型显然来源于同时代佛教中的飞天。印度佛教中的狮子对中国龙形像的演变影响也很大,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像。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江西江宁南唐要升墓中壁画上的龙,不但头部像狮子,就连整个身体也有点近似于狮子。龙吸收狮子形像,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小结

中国的龙王信仰是随着佛教的兴起而产生的,但是又与印度佛教中的龙王有很大差异。可以说中国的龙王是佛教道教杂糅的产物。道教引进佛教龙王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龙王体系,称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等。具体例子: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

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由于龙为司水之神,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均有龙王,职司该地水旱丰歉。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成为中国龙崇拜的重要一部分。

竞渡歌_龙文化 -龙的精神

龙的精神,龙的足,为九州列土封疆, 龙的心,为民族寄托希望;龙的魂,为华夏谱写篇章,龙的骨,为中国铸造脊梁! 滔滔黄河,滚滚长江, 是龙的血脉潺潺流淌; 夏商周汉,魏晋隋唐, 是龙的翅膀振振翱翔。 五湖四海,三山五岳, 百万里方圆锦绣一方; 元明清后,建共和国, 五千年上下源远流长…… 悠久的文明,令人神往, 美丽的传说,凄婉感伤, 不朽的精神,深沉悲壮, 不败的斗志,奋发激昂! 盘古开天,女娲孕养, 龙的传人代代成长, 后羿射日,夸父逐阳, 龙的子孙世世流芳! 八百里长城,阻不住孟姜, 阻不住那百转柔肠, 三千尺天河,隔不断牛郎, 隔不断那万仞刚强! 动人的故事,源于质朴善良, 善良的民族,无愧礼仪之邦, 民族的传统,皆为温良检让, 民族的性格,方为无畏刀枪! 龙的故乡,龙的精神万众传扬, 龙的精神,龙的儿女熔铸身上—— 无论是百年沧桑,无论是万里远航, 谁也不会忘记我们的祖上炎黄! 晨风飒爽,夜雨潇湘, 精心雕琢龙的模样, 冬雪融融,春雷朗朗, 洒落飘扬人间万象! 历尽了无数雨雪风霜, 不断谱写着沁人篇章, 巨龙昂首于新的曙光, 世纪的钟声也为之敲响!

竞渡歌_龙文化 -参考资料

[1]龙兽城http://www.dgook.com/bbs

[2] 中华文化http://www.ccsc.gov.cn/whzt/dragon/

[3] 中国昌龙网 http://www.ccler.com/longwenhua/

三 :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是世界文化网世界经济联合网基地位于世博园区核心是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之一作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演艺场馆剧场空间可根据不同需要隔成5000座-18000座世博期间每天两场演出--周末还有大型演唱会活动世博会后,这里将成为集大型综艺活动、体育赛事时尚演出为一体,兼容艺术培训、休闲、旅游购物功能的文化消费集聚地--成为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概况简单介绍

世博文化中心是世界文化网世界经济联合网基地
位于世博园区核心是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之一
中心造型呈飞碟状--以穿梭的形态独创未来时代感
作为中国国内第1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演艺场馆
剧场空间可根据不同需要隔成5000座-18000座
世博期间每天两场演出--周末还有大型演唱会活动
世博会后,这里将成为集大型综艺活动、体育赛事
时尚演出为一体,兼容艺术培训、休闲、旅游购物
功能的文化消费集聚地--成为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_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世界文化网世界级经济联合网 总部基地

2006筹建办百万人民币全球奖征建筑形态设计方案
2007.12.30开工仪式
2010.2.11世博演艺中心更名为世博文化中心
2010.3.31.世博文化中心正式竣工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位于世博园区核心区,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东侧为保留的成品码头和滨江绿带,南侧沿世博大道作为主入口。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建筑特色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_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里的电影院

世博文化中心集综合演艺、艺术展示、时尚娱乐于一体。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文化中心将在世博会期间承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文化中心的造型呈“飞碟”状,从空中俯瞰则呈贝壳状。白天如“时空飞梭”、似“艺海贝壳”,夜晚则梦幻夺目,恍如“浮游都市”。

主体

文化中心“飞碟”形的建筑主体坐落于草坡基座上,上下两片水平向伸展的弧形曲面构成轻盈飘逸的建筑形态,顶部和底部的弧形金属曲面嵌入了星星点点自然分布的采光窗,金属与玻璃的表面在白天闪耀着柔和的光泽,并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入夜,多彩的泛光和投影系统,烘托出梦幻般的建筑效果。“飞碟”中部的凹槽,作为观光休闲平台,提供360度的景观视野。

这座建筑不仅外形具有未来感,而且功能先进,“不仅可以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各种标准体育比赛,而且能举办各种大型文艺演出,还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快速制冰,24小时之内变身符合奥运标准的冰球赛场”。

不仅如此,世博文化中心的观众席还可根据不同需要,灵活调整为4000座、8000座、1.2万座以至1.8万座,其奥秘在于隐藏在吊顶内的升降隔墙。这些隔墙由电脑控制,可在不同位置降下。舞台也可根据演出内容调整大小、形态甚至在360度空间进行三维组合,带来无限的舞台设计空间和艺术创意空间。

内置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_世博文化中心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主场馆内景

走进文化中心,中间是核心岛,四周则是看台。最上层外围一圈是玻璃幕墙,形成一条580米长、4米宽、有360度视野的观景环廊:向南可见中国馆以及亚洲片区的场馆;向西是世博轴及庆典广场、世博中心、世博公园、卢浦大桥;北眺可以看见滔滔的黄浦江以及江对岸的浦西企业馆区;东看则是南浦大桥以及世博最佳城市实践区。可以说是园区内的最佳观景点之一。

这座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高41米的绚丽“飞碟”在建设中攻克了多项施工难题。最突出的就是钢结构吊装难题,文化中心的用钢总量达到了3.6万吨,是世博园区中用钢量最大的,其中单件构件钢构最重达70吨,最大一跨悬臂梁长度达43米,建设吊装难度极高。

3大创新

综合性功能显著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_世博文化中心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主场馆内待安装的可升降移动看台

1.8万观众席,集影院音乐厅、展厅、沙龙及各种商业、旅游设施于一体,符合现代理念的文娱集聚区;

全天候运营特点

世博后可实现全天24小时运营,充分发挥每个功能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为“不夜的上海”再添魅力;

文化科技大融合

内部舞台和观众容量可调整,飞碟状外形时尚现代又充满未来气息,犹如黄浦江畔的一只“艺海贝壳”。观众席可从4000座分档调整为1.8万座,舞台可配合演出在大小形态甚至在360度空间进行三维组合采用光电幕墙系统、江水源冷却系统、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空调凝结水 与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注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目标是成为“绿色生态建筑”。

中心的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中心外养眼的绿坡--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使中心完美融入周边水景,为 场馆外延地下空间 保温隔热。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节能设施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_世博文化中心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剧场外的LED屏

中心注重 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统一完美结合,设计上尽量采用 创新建筑技术,体现节能环保理念。中心项目设计按照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引入黄浦江水 形成 新型高效节能的水空调系统。

顶部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循环利用雨水浇灌与道路清洁。场馆表面采用低耗能的环保材料,LED新型光源代替传统照明,使得建筑比传统模式耗能大大降低。采用光电幕墙、江水冷却、气动垃圾回收、空调水与雨水收集、程控型绿地节水灌溉系统,通过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能源和水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
使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绿色生态的建筑基座、节能环保的建筑表皮等处理手法使中心融于滨江公园自然的形态之中,体现出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总主题。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开幕式举办地

2010年4月3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上演,拉开了为期180余天的世博会帷幕。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主要用途

作为国内第1个可变容量的大型室内场馆,世博文化中心的主场馆空间可根据需要隔成18000座、12000座、10000座、8000座、5000座等不同场地,使之既能举行超大型庆典、演唱会,又能举办篮球比赛、冰上表演甚至冰球比赛。

除主场馆外,文化中心里还设有音乐俱乐部、影剧院、溜冰场、世界各国美食街、安徒生儿童乐园、NBA互动馆,以及近两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文化休闲娱乐区。据悉,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期间,这里每天将有两场演出,周末还将有大型演唱会等活动。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交通

轨道交通8号线在文化中心东南侧地下通过。周边地铁、公交、高架人行步道、渡轮码头等交通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本文标题:美国历史文化概况-陈国达:陈国达-人物简历,陈国达-生平概况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62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