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正念

发布时间:2018-01-17 所属栏目: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 : 培养孩子的独立正念

培养孩子的独立正念

徐 军

这些年宠爱、溺爱孩子成风,大多数家庭都形成了整个家族围着“小皇帝”或者“小公主”转的疲态。早上起来去上学,起床要叫很多遍,洗脸穿衣妈妈办,吃饭擦嘴奶奶管,上车爸爸把门开,路上爷爷背书包。大人们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看起来体现了对孩子的精心照顾,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独立正念的精神。

过去我的母亲对我(包括我的孩子们)教育是这样的:学龄前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时间一到要自己起床,明天穿的衣服今晚睡前准备好,衣服鞋子脱下来要摆放整齐,换下的脏衣服要自己放到洗衣篓里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养成独立正念。

其实孩子的独立正念非常容易培养,而且他们非常享受这种独立正念。我在孩子们学龄前带他们出门时,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正念思想鼓励下,让孩子拉着背着自己的箱包,虽然孩子当时只有四、五岁,但是他会很自豪的认为自己长大了,能跟长辈们一样独立承担。他们的衣物都分开放置,自己负责自己的行李。在装箱包时,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装入他们喜欢带的东西。当他们意识到箱包的空间有限,不能带所有的东西时,他们会进行甄选、取舍,最终选择必须和喜欢的物品装入箱包。

独立正念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一点点学会帮助父母亲和爷爷奶奶做点简易、安全的家务劳动,比如洗衣、洗碗、打扫卫生等,培养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在对日常用品、玩具、书籍的取舍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选择,比如出去带孩子买玩具或者购书时,可以告诉孩子只能选择哪一类有益的书籍,或者所有玩具的预算支出是多少,这样孩子就会有选择地得到自己真正最喜爱的物品,避免了孩子在公共场合得不到满足就哭闹撒泼的尴尬场面,这是对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独立正念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避免过多的依赖心理,从小练就为家庭担当的心态,逐渐形成长大之后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良好的独立正念一旦养成,会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的。

二 :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

1.让孩子玩得痛快

小时候,孩子玩得时间和花样越多,脑子转得就越快。游戏时积累的智慧会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学校生活也将变得丰富多彩。

2.日常生活的经验

去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孩子。各种经验(文化体验,少年团活动,独自旅行)都是学习的基础。

3.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小时候起,就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说自己系鞋带、穿袜子、按时完成作业。即使是简单、琐碎的事情,也要训练孩子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动手,这样到了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4.创造环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在培训班的功课过多,当然会身心疲惫,在学校里不能集中注意力。放学后就是休息时间。孩子的体力上去了,在课堂上精力也会高度集中。

5.让孩子去课外辅导班时,一定要有原则

妈妈即使知道孩子有的学科成绩不好,也应该先忍耐。先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所在,这样他们就会想要补习功课。那时送他们去课外辅导班是最有效果的。回来的路上,尽量让孩子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使所学内容有一个消化理解的时间。

6.假期是休息的时间

假期,顾名思义,就是放下学习休息的时间。假期如果让孩子去课外辅导班的话,在校期间孩子就很难在学习上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假期作业是孩子分内的事,要让他独立完成。妈妈应该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替他做作业。这样才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7.在相信中等待,让孩子规划自己的人生

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而要重视孩子的人生。这样孩子会在放松的心态下学习。

提示:家长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营造家庭和谐氛围,让孩子在宽松环境中成长

家庭是孩子接受第一教育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家庭的方方面面。家长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因素控制和主导着家庭成员的情感行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会在家庭中表现和宣泄,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宽容接纳态度,这种消极情绪就会转嫁给孩子;如果父母给孩子传递了健康的情绪,就有助于孩子快乐的健康成长,也就为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好的土壤;相反,家长对孩子声色俱厉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情绪和消极影响。因此,家长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谦抑的态度,便能从内心传导出一种饱和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传递到孩子的心里,也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中的一种和谐,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触及到孩子学习能力的根部,并加以培养。

二、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习惯

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时候是靠培养获得的,这就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潜移默化给予孩子的积极的影响。例如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并最终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孩子终生受益,永远都喜欢并乐于做的事。

三、充分利用资源,在家长有心孩子无意中获取知识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并且把它安排在日常生活的例事日程中,只要能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好学、会学、能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其次,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三 :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护犊子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护犊子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关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现实生活中很容易看到两种极端的表现:

一种是越俎代庖,事事代办替代;

另外一种则是强迫独立,父母抱着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念,不论情形如何,袖手旁观,选择让孩子面对无力解决的问题,却不提供任何支持

——————————————————

提供孩子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替代

支持和帮助,绝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www.61k.com)如果任何冲突或小事,父母都冲在前面,见不得孩子“吃亏”,事事替他摆平。这样子肯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没有力量面对,事事依赖他人。

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是让孩子相信他有依靠,在父母的支持下有力量学会独立面对。必要的求助也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和他是否有能力、可不可爱没有关系。

必要的支持,这里指父母提供指导和心理支持,不一定直接出手替代解决问题。必要的帮助和干预,指需要的时候,父母直接出面解决问题。具体什么时机,主要看父母们自己的判断了。

帮助不知所措的孩子寻找到应对方法和发现自身的力量

我认为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冲突,不知道怎么解决时,父母提供必要的支持,让孩子有力量和方法学会自己去面对。

我儿子至少三岁之前,不仅从不主动打人,也几乎不会被动还击。但是总会有一些小朋友喜欢抓、摸、打、冲撞或推等,发生肢体之间的冲突。一次出去玩,遇见一个陌生的同龄小孩儿,总是上去摸儿子的头,对方的家长只是笑并不制止。此时,我本来希望这位妈妈最好出面制止,但那个袖手旁观的妈妈没有这个意思。受不了骚扰想要哭的儿子看着我,却不知道怎样结束自己不喜欢的干扰。其实,类似的事情之前也发生过多次,他好像没有自己学会如何处理。

我问儿子:你喜欢小朋友摸你的头吗?儿子摇摇头说不喜欢。我说:“看起来小朋友只是想和你玩,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方式,你可以告诉他‘我不喜欢你摸我的头’。如果他还不停下来,你可以用你的手抓住他的胳膊,并说‘住手’。随后我们俩玩了角色扮演的游戏,儿子开心地一遍遍让我演,我们俩交换角色,让他体验不同的感受和行为。

实践的机会从来不会少。玩了一会儿,又碰到这个小朋友了,果然,小朋友又过来摸头了。儿子第一反应“哎哎哎”地想要哭,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儿子终于壮着胆子大声说:“住手,我不喜欢这样”,同时,他的小手犹豫了一下,把小朋友的手从头上推开了。小朋友还想再尝试时,但犹豫了一下停下来了,两个小朋友用彼此可以接受的方式一起玩了一会儿。

看到儿子的勇气和信心,我真心为他高兴。为了强化他的积极体验,我们又演练了几次,因为有实际生活体验,儿子也惊奇自己原来真是有力量的。这样的事情仍然会发生,学习的技能也需要不断地演练。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一:切莫强化被欺负的感受

爱动手动脚的小朋友,许多是因为语言表达比较迟缓,或者不懂得如何正确与人交往。通常少有恶意,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想要与人交往,但却采用一种让人不喜欢的方式。所以,不要用被欺负来强化孩子的感受。可以对孩子说:“小朋友想要和你玩,但他不知道使用合适的方式,你要不喜欢可以告诉他或阻止他”。如果真的是有恶意,那就另当别论。

二: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

我不喜欢你这样的方式,言外之意,如果你换一种方式,我可能就愿意和你玩了,而不是不喜欢你这个人。就给彼此留有很大的空间。

三:在实践中学习保护自己的权益,体验自己的力量

他越是觉得有力量,他越是不会去通过欺凌弱小证明自己的力量。其实,真正的实施校园欺负的孩子,内心往往更弱小,所以才要在更弱小的孩子面前寻求强大的感觉。

护犊子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在孩子无力应对时提供及时的保护

当孩子遇到力量悬殊的挑战者,或者是有危险的事情、或者被逗弄时,父母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干预。让孩子体验到有危难时可以依靠的感觉。想一想,如果年幼时亲爱的父母都不能提供必要的帮助,你让孩子长大后相信别人会帮助他,又怎么可能呢?成年人遇到困难或无法过去的坎,不是也需要找个肩膀可以依靠吗?

比如有的孩子被几个孩子一起围攻,被力量和年龄都比较大的孩子威胁时等,父母如果在场,至少要及时制止。一些严重的校园欺负案例,被欺负的孩子往往保持沉默,甚至还有不堪欺凌选择自杀,但自始至终孩子都不向父母和老师求助。为什么不求助呢?我想通常是觉得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体验并帮助他们吧。

一次,儿子在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时,一个大几岁的孩子拿着棍子追着儿子和小朋友跑,小孩子们吓得边跑边哭,如临大敌的样子。其他几个孩子的妈妈一边聊天,偶尔瞟一眼孩子们这边,并没有做反应(我相信这时妈妈们应该也有纠结吧,但是,年轻的妈妈们被教导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如果出面干预,应该还是会有心理压力的)。

但是作为母亲我终究无法旁观,叫停了那个大孩子,我对他说,“你是大哥哥,他们是小弟弟,真正的英雄是决不会吓唬这些小孩子的,真正的英雄是敢于和强的对手决战,你不是英雄行为。”那个大孩子不好意思地停下了。

或许有的妈妈会说,如果你看不到时怎么办呢?我觉得看不到那是另外的一种情形。在孩子面对根本无法抗衡、只有被吓唬和等待对方良心发现停下来的情境中(比如带有欺负性质的行为,成人令孩子无措害怕的逗弄),如果旁边有亲爱的妈妈,见你如此恐惧却根本不出手相救的体验,和恐惧时旁边没有人,无法给你提供帮助。我想体验绝对是不一样的?

我们通常可以忍受所爱的人不在场独自面对,但难以忍受所爱的人眼睁睁地看着你需要帮助时,却袖手对你说要自己面对。

当然,反过来,如果孩子伤害别人时,父母也要一定采取正确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比如,一个爱主动攻击的孩子,你要帮助他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问他:“你是不是想和小朋友玩,你可以跟他说想和他玩”“如果想和小朋友玩,要以对方喜欢的方式而不是不喜欢的方式”等,总之是用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指导他合适的方法。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事情自己来处理,任凭自己的孩子对别的小孩造成伤害,而无所作为,甚至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如此,还沾沾自喜,觉得孩子有本事,同样更是不负责任的。这时孩子需要的帮助是学习与人合作,发展社会兴趣和社会情感。看起来孩子此时显得很厉害,像是得了便宜一样。然而,一个缺少社会兴趣和合作能力的孩子,终究是要自尝苦果的。

护犊子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还有成人发出的、看起来可能没有明显的恶意,但是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困惑或羞辱的逗弄时,需要做父母的提供必要帮助。有的父母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甚至看到孩子慌乱的样子还一起起哄;有的父母可能也不喜欢,但是磨不开面子,这就是父母要面对的功课了。

在中国成长的孩子,可能都少不了被逗弄的经历。在老家时,一个邻居逗我儿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过几天就回北京了,你跟我们过吧”。儿子说:“你是个臭坏蛋”。搞得那个邻居很尴尬地说“你这个小孩子,不可以这么说话的。”其实以前家人带孩子时也遇到过相似的逗弄。我曾经问儿子:“如果有人说妈妈不要你了,你相信吗?”儿子并不确定地看着我。我非常确定地告诉他:“不管任何人说,你记住:妈妈永远永远不可能不要你,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随后进行测试:如果有人说妈妈不要你了,你相信吗?儿子底气十足地说:“不相信”。

有些情境,可能需要父母当下进行干预。有时父母可以孩子的口吻来代替孩子回应成人的逗弄,既可以终止逗弄,又不会让逗弄者太没有面子。

一次去亲威家,下楼走时,亲威一边送我们,一边逗儿子说:“下次来时只让你爸爸妈妈上楼,你不要去我们家了”,儿子刚开始只是讪笑着,亲威好像看儿子没有预期的害怕或祈求的表情,就又重复了几次,我看到儿子的表情慢慢地变化,我的感觉是儿子从讪笑、到有点强装笑以掩饰受伤害感,此时停下来或许也还好,他在努力地自己应付并保留一点自尊。

我其实也特别希望亲威停下来,但真的又不便说什么,但亲威好像很执着,儿子后来终究没有成功掩饰受伤的感觉,开始想要哭出来了。我就以孩子的口吻说,“不要再逗弄我了,我不喜欢这样哦。”亲威看到我说话了,又看到孩子确实快哭了,停止逗弄后拖长声音说:“别~担~心,让~你~来”、“害怕了,哈哈哈~”。

回去的路上,我对儿子说:“有些大人有些不好的习惯,喜欢逗弄小孩子,当他逗弄小孩子时,看到小孩子害怕或紧张,他就会很高兴。就像小朋友搞恶作剧一样,比如,你吓我时,我一害怕你就会很高兴。如果大人逗弄时,你别管他没什么反应,他就会觉得没意思,没意思了就会停下来。”哎,让孩子理解这些真的好纠结。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被逗哭了,不但不安慰,甚至会觉得自己没面子,会说孩子:“哭什么哭,逗你玩呢,又不是真的,羞不羞呀”什么的。

此处的几个关键点:

一:情境是婴幼儿无法处理的:力量悬殊被威胁;可能有人身危险,比如,几个孩子把一个孩子骑在身上;或者是被大人逗弄,孩子困惑害怕无助时。

二:年幼时感觉自己遇到危难时有人相助的体验,让孩子心里温情有依靠。

三:父母袖手旁观,会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恃强凌弱是正确的行为。当他有一天变强时,他就更可能去通过欺负弱者。所以,有一些被欺负的孩子,有时在某个阶段会变得很有攻击性,欺负弱小。

护犊子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在生活中培养健康的依赖互助关系

在儿子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后,我也更多地反思。当儿子面对狼藉一片的玩具需要收拾时,以前,我更容易说:“快收拾你的玩具”,儿子看着我“妈妈,你和我一起收拾吧”,我有时甚至会推说自己忙啊什么的不去帮他。而现在,我如果有空,尤其收拾的工程又比较大时,我说:“来,妈妈帮你一起收拾吧”,儿子通常会开心地说好的,一边快速收拾。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不要让那么多的养育规则,隔绝了自然的温情和人性。

当父母放弃用脑,而是用心体味时,孩子也变得不那么僵化了。我需要儿子帮助时,他大部分时候会乐意地说:“等下”、“马上到”什么的。我感谢他的帮助,他也很开心。前几天晚上,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我在厨房做饭让他帮我从客厅拿个东西过来,他应了一声后,我听到他对小朋友说:“等我一下啊,我给妈妈拿过去就过来”。

互相帮助其实就在真实的生活中,而不是在头脑里的教条中。因为头脑常常会顾此失彼,要多用心,少用脑。当然这是给爱学习又太想做好父母、容易按着书本或标准养育的父母提个醒。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生活千变万化,不存在一种菜单式的问题解决办法,同样的话不同的成人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孩子效果也不一样,甚至有时会起反作用。

所以,任何人的经验和观点,能提供的只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和自己,得之以道,内化于心,创造出来的才是自己的方法。

亲子活动

知易行难。父母们要改善亲子关系和育儿能力,不仅需要汲取科学的育儿理念,更需要日常从点点滴滴的小事行动,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活动目的:通过亲子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获得积极反馈。同时,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做父母的帮手。

活动规则:抽签或石头剪刀布排序(增加趣味性,孩子喜欢)

第1轮:

--每个人说一件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评价,无对错)。

--其他人表达肯定和欣赏(肯定和欣赏要具体,比如:你真的长大了,小手更有力气了,你可以管理自己了等。最好不要说你类似“你很棒”泛泛的肯定)。

第2轮:

--说一件自己在对方帮助下完成的事情,或者对方的帮助让自己很贴心的事情等。

--其他人表达感谢和支持:谢谢你让我知道,我很愿意支持你。

第3轮:

告诉对方,如果你需要的时候,我很愿意帮助你一起完成。

TIPS:事情一定要具体;让孩子明白帮助和支持不是代替;父母让孩子提供的帮助一定是直接帮助,而不是“你管好自己就是帮助我了”。

护犊子 独立性培养,父母什么时候该“护犊子”?

【奶爸说】

● 对于年幼的孩子,打人、咬人、抓人都是其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家长应引导孩子识别他们的感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文中提到的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给儿童示范的引导方式,另外还有通过讲故事、看绘本及做游戏等。所以说亲子陪伴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家长从不陪着孩子做游戏、讲故事、看绘本,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也必然会感觉对孩子的引导无从下手

●所有的育儿知识都是帮你认知、开阔借鉴的,具体应用时不可过于死板走极端,最重要的在于“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用心思考

最好的方法一定是来自于日常亲子陪伴中的感悟,家长通过不断学习,并实践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经过反思、总结,沉淀出最灵活、实用的育儿方法

●对于成人逗弄孩子,目前在于我们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及对儿童心理的认知,往往意识不到这种行为,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多严重的伤害。以前奶爸曾专门发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家长们都应该看看

在微信guaibaonaiba后台回复016看

《千万不要这样逗孩子!你想不到的伤害》

想了解更多孩子的想法,掌握育儿知识,可关注

四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二)

一、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他们大胆朝前走。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但自信与独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有不断确立与增强的过程。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孩子的成长中,要做适当的保护,但不要用自己过度的爱、过分的保护成为阻碍孩子的成长的绊脚石。因为在过分的保护背后,会使孩子丧失表达自己要求的能力,丧失许多锻炼成长的时机,孩子要成长,需要的是帮助,同样需要一些自主权和自由度。我归纳为两条原则:该放手时要放手,该出手时才出手。我们知道,如果小鸡在母鸡的翅膀下成长,永远也不可能自己去觅食;如果小鹰只是在老鹰的呵护下长大,是永远也不能翱翔天空。同样的道理,孩子只是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没有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法做到自理、自立,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将来很难成气候。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谨记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不要大包大揽,不要以父母的视线,罩住孩子的发展。陈宇华的“千万别管孩子”,就是告诉我们要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实践,锻炼成长。 首先,父母要用“要相信,你是多能的。那样,许多事情就成为可能的了”这句名言激励孩子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事情。其次,要充分相信孩子,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要积极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如怎样整理自己的小天地?该怎么合理安排双休日?自己的零花钱该怎么花?等等都由孩子自行设计、自己规划。例如父母都要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但是当孩子拿了属于他的零用钱买了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父母却又常不满意,而加以责怪:“我给你零用钱,不是要你购买这种无用的东西!”这种干涉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既然是给孩子的零用钱,他当然有权选择买什么东西;再者,所谓有用无用,有时并无客观标准。孩子既然掏钱买它,肯定是认为有用。何况大人的看法和孩子的判断有时是截然不同的。不要干涉孩子零用钱的花法,这里还有一个培养孩子学会理财的问题,现在有的小学里学生自己组织了学生银行,有的把钱积攒起来,买东西;有的拿钱资助给困难同学……这对孩子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所以在零用钱的使用上,大人应该放手任孩子自由,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也养成他们的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当然,孩子拿了零用钱去作不正当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了。另外,家中进行重大决策时,父母也可以经常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加讨论,将有效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千万不可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也渐渐丧失自主、自立的能力。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急于帮忙,或是急着上阵,要“延迟”帮助的时间,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克服困难,然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有一位教育家科学地道出了实践对孩子独立的重要性。他说:“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请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在扶的过程中,父母要多肯定,少指责,做好孩子情感和生活上的坚强后盾。积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负责任的品质和自我照顾、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谨记该出手时才出手。只有当孩子遇到真正无法解决难以解决的困难的时候,父母才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只要遵循这两个原则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不断自立、自强。在家庭教育上方面,我觉得低年段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上主要培养以下两种能力: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很多父母有“自己小时吃过苦,现在孩子不能再吃苦”的思想,这许许多多“善意的帮助”无形中限制了孩子动手的机会,泯灭了孩子的自信心,在座的父母请自我反思一下:是否有过孩子强烈要求自己洗澡,你却以不安全为理由拒绝了?是否有过孩子要自己洗碗、洗衣服,你却因为洗得不干净就代替了?是否曾有过孩子提出要自己睡觉,你却好意拒绝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要知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决不要代替。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父母却说:“你不行!”总是不让孩子动手,就是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就是阻碍了孩子学会自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具有生活和劳动的基本能力的进程。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也许第一次、第二次会失败,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做得很好。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当注意教育孩子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要善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育孩子明确自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孩子学会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和活动。父母要通过日常生活,耐心地教会孩子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事项,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削铅笔、包书皮、收拾房间,洗自己的小件衣物等;还可以分配给孩子适当的任务,如:如帮父母择菜、洗菜、打扫卫生,自己去买东西,给别人送东西,整理房间等等,这是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和一些公益性劳动。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真切感受到劳动会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更可爱。当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过急,要循序渐进,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要让孩子做不能做的事。2) 培养学习的自觉性。自觉性是一种意志品质。学习是一种内心的自觉活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有办事磨磨蹭蹭的坏习惯,效率观念和时间观念很差。父母应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时间,学会对时间的统筹安排,该学就学,该玩就玩,并学会利用好零碎时间和发挥时间的综合效应,使其从小养成“今日事情今日完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在学习上,父母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树立这样的一种观点:在孩子学习中,分数的高低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只有愉快地学习,才能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在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上,父母的鼓励和积极、肯定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许多父母在比较时,往往较多地进行横向比较,总爱把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的结果不仅无法使家长了解、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如果多进行纵向比较,结果则不同,父母可以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对孩子充满信心,而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中体会到进步、成功的乐趣,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父母还要经常引导孩子树立这样的信心:“我相信我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我相信我如果努力去做就会成功,我相信我有能力学好,我相信我能取得成功。”父母还要从小训练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的”的学习责任感,在学习上要坐得住、静下心、学得进。培养独立精神是克服怯懦的精神良方,要使孩子在学习上学会独立,提醒自己独立思考,不要心存依赖。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就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急于给答案,而是要让孩子先独立思考,要让他们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掌握独立完成学业的能力。这样既增强孩子挑战困难的信心,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还要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即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略,因为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孩子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父母要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在指导孩子写作文上,许多父母有畏难情绪难,有时就是“好心”地帮助孩子完成作文。(即父母读一句,孩子写一句)其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阅读兴趣是写作的基础。父母在家庭中也要积极创设读书的氛围,要鼓励孩子与好书交朋友,经常带孩子上书店,和他们一起找适合年龄段的、有兴趣的书,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然后指导孩子背些优美的词句,学以致用。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四处走走,在实践中理解书本知识,在玩中学到真本领。这样,何愁孩子的作文水平无法提高呢?又如认字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随课文识字、猜字法、看拼音识字、查字典等来帮助识记字形,也可以带孩子到广阔的生活天地中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朋友。另外,我想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肯定会遇到一些使自己伤脑筋的事,比如:当孩子在学习和爱好之间发生了矛盾时,该怎么处理?怎样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怎么帮助孩子治疗上课开小差的毛病?人们常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该怎样帮助每次一进考场就一点信心也没有了的孩子把每次失败都转化成走向成功的起点?等等。我觉得,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父母应该不断反省、认真摸索,与孩子一起商量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切切实实地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打好知识大厦的地基,从容地应对人生无数次的挑战。结束语: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您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家长感言:和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样,作为家长我非常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我曾在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分管过七年的职工子女教育工作,从孩子一年级开始我就是实验小学家教委员会的一员,多年的教育孩子的经历和我的工作经历、社会阅历使我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结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慢慢摸索出一些比较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我曾把我的这些方法和我的同事、朋友一起探讨学习,他们还把它运用在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孩子学习愉快,家长也感到特别轻松。我今天特别愿意把我的这些心得拿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让我们共同教育好子女,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一、家长要用快乐、惊奇、欣赏的心情来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把它当作人生一件最快乐的事来做。刚结婚的时候,我在<<读者>>杂志上读到选自台湾著名女作家席慕蓉的〈〈画出心中的彩虹〉〉书中的一篇文章<<美丽的错误>>,十几年过去了,书中那些对待孩子美好的情感,以及那些美妙的句子一直感动着我,她告诉人们应该好好地享受上苍给我们的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好好地享受孩子给我们的每一刹那和我们给孩子的每一刹那,那是整个世界的一个开始,那是最单纯与无私的施与爱。她还告诉人们随着孩子的成长,当他不再跌倒,不再那么需要我们时,这样爱的日子在以后将变得越来越稀少了。孩子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我们有时会为孩子骄傲,有时又会为孩子操心,喜忧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和子女相处的每一段时光。但当我怀着快乐、惊奇、欣赏的心情去看待它时,细细品味时,我会觉得我和孩子相依相伴的每一日子,就像是散落在海边的片片贝壳,有美丽的,有残缺的,但只要我这个妈妈用心去摆拼,同样能够创造出一幅风景独特的画卷,而且我和她在边走边看的成长旅途中还能够拥有一份暖暖的、浓浓的亲情。这多美妙啊!二、花点时间走近你的孩子,了解他小小的心灵世界,有什么奇思妙想,也许这就是一个梦的开始。人们说“知子女莫如父母”,我们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一定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他的优点与缺点。如果我们善于引导,也许就会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梦想的窗口。不要小看你因为他喜欢你带他看的一场球赛、一场音乐会、一次书展、一次寻找昆虫的活动,也许不经意中,你的孩子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他所喜爱的世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创造出不凡的成绩出来。比如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就是从小跟爸爸打球,打出后来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就是从小跟着父母跳舞跳出来的。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一些生活的琐事,无暇顾及孩子。特别是有很多家长跟风似的花钱把孩子送到了各种培训班,不管他喜欢不喜欢。家长都有这种想法:不是我不重视你的学习,我已经花钱为你请了最好的老师,把你送进了最有名的培训班,学不好那也就你的事了,至于有没有效果,除了苦叹以外,他就是当作完事了。我呢则喜欢经常挤出点时间与孩子沟通,即便是我工作特别繁忙,也是一样,那怕是出差在外打一个电话,积少成多,从小到大,我就这样和孩子走得很近很近。我很尊重她的想法,她有一个特别轻松的童年,她没有像别的孩子有那么多的课外培训要上,上了小学以后除了学校举办的培训,她只有到了三年级因为特别喜欢画画才拜了一个老师为师,专心学习画画。我知道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喜欢阅读,动手能力强,喜欢制作小制作,做事认真执着,有恒心。她2岁数的时候我就开始带着她上阳光书坊,我曾把她喜爱书,煞有介事阅读的可爱情景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当时阳光书坊的老板孙小姐看到了我写的文章后特别感慨,她说自己开了三年的书店,还没有带孩子上过一次。有空闲的时候我会和孩子各自坐在家里长沙发的一端读书,许多夜晚睡觉前我俩会并肩坐在床上读书,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时刻啊,和你最疼爱的人享受那一份读书的惬意是很幸福的。孩子现在不但爱读书,还开始了写作,已出版了《写给小读者》、《梦想风暴》、《美德花园》、《比糖果甜蜜》、《快乐精灵》的童话作家李晓玲对她的评价是将来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好作家。三、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第一次”,因为在你教会他第一次该怎么做的时候,他的习惯意识也许就开始形成了,好的习惯将伴随着他,使他受益终身。记得孩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回家复述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并由家长将它写下来。那时我在分行人事部门上班特别忙,每天晚上加班完回到家都9点多了,但我总是认真地对待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把它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孩子的第一本作业每一次都得到老师奖励的一面红旗,成为了班级最好的作业,因此老师夸讲她是最棒的。后来孩子把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用在了对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管做什么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最好,为此她会经常拿到学校学科竞赛的一等奖,拿到手工制作的一等奖,连年被评为三好生等等。在小学一年级时的有一天晚上,她拿着《新华字典》请我帮她查生字,我首先问她老师是否教过查字典,她说老师已经教过了,我就要求她自己查,刚开始她有些畏难情绪,我就告诉她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教她,但必须自己查。后来孩子也就没有再来请我帮她查字典了。从此她养成了自己的事只要动脑筋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确实自己不懂的知识才请教父母、老师和同学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升了她的学习能力,也使她更加懂得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各种信息资源来帮助自己学习,学习得深透了,被人夸讲聪明的时候就多了,对孩子来说那种轻松和快乐是什么东西都不能比的。四、用认真对待孩子的事的态度去影响孩子对生活学习的态度。我和很多人一样很认同米卢教练一句很经典的话“态度决定一切。”我从孩子上二年级开始就成为了他们班“飞鹿”假日小队的辅导员,我每次都精心设计小队的活动方案,比如我带同学们到全国著名藏书家方友义爷爷家参观他的藏书,听他讲爱书,读书的故事;比如我请魏道劲老师教同学们辩认各种植物;组织他们拿起相机拍摄“我们眼中美丽的鼓浪屿建筑”等,我还要求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必须将心得写成日记交给我汇总成册,同时我自己也将活动的情况和感受用手记和相机记录下来,最后我还会整理一本完整的活动情况交给学校。为此很多同学、家长都特别喜欢参加我组织的小队活动,令同学们特别开心的是有一次学校的报纸竟然整整一版登了他们的活动日记,而且我们的小队还被评为厦门市的优秀红领巾假日小队,这是非常难得的。有很多次孩子很自豪地告诉我她的班主任经常夸讲我是一个特别热心,为班级做了最多事情的好家长。我就很自豪地告诉她因为妈妈爱她的同学们,愿意为他们做很多事,同时妈妈有能力做好学校交给我的事。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从不把帮助同学当成吃亏的事,每个学期她都要负责帮助几个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同学,当他们中的人有了一点进步时,她会为他们高兴,同时她也为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而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同时也慢慢地树立起了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五、不要疏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细节,如果你关注了,你一定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年级下的一天中午,突然接到孩子的电话说她下午不想上课了,让我带她回家。我连忙赶到学校,原来同班中午寄午膳的同学经常爱打闹,因她个小,经常不小心躲闪不及就会受到伤害,其实平时我也略有听到一些,我问过她,她说自己能够解决好,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结果这天前两天已碰撞得她脸上淤血的同学又来打闹,她实在难以忍受,生气地把这位同学的眼镜摘下来,结果因为太用劲,把她眼镜架的一边弄断了。我想小同学在学校偶尔磕磕碰碰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已造成了身体的伤害,对双方都是不好的,事虽然小但还是应该引起注意了。于是当天下午上课前,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班主任,希望她能够提醒同学们。班主任老师特别重视,请我的孩子和她的同学将经过写下来,并在班级对个别有喜欢打闹倾向的同学进行批评与强调。通过这件事我帮助孩子解决了她积在心里的一个疙瘩,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孩子在与同学相处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为此我告诉她在把同学眼镜弄坏了的这件事情上,她也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她能诚心地向同学道歉,孩子按照我的要求做了。过了不久,原来两个像冤家的孩子居然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这位同学的父母还特别关心我的孩子,每次外出给自己孩子买礼物时也会给我家孩子买一份。当我的孩子将这一喜讯告诉我时,我深深地感到做父母的我们当孩子碰到生活上的难题时,我们一定不能袖手旁观,全交给学校,或一味地指责对方,只有当你比较客观、智慧地教会孩子解决时,她一定会还你一个包容的胸怀,而且她的生活才会真正开心,因为赢得伙伴,有好伙伴的日子是很甜蜜的!六、面对纷繁的知识领域,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撷取精华。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对很多自己兴趣的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由于孩子正处在打学习基础的阶段,如何做到既不影响课堂学习,又能使孩子对课外知识的学习反过来促进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是需要家长循循善诱的。对于课外知识的学习我很少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而是在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帮助其加以选择,同时通过潜移默化让孩子慢慢喜欢上我希望她了解的知识。让孩子自主选择,最后在很自然、很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到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各种知识,对孩子来说既有利于让她感觉到自己开始长大,另一方面也让她懂得很多东西是需要不断的选择才是最有用的,最好的。我在选择书籍时特别用心,对书的出版社很重视,我为孩子选择的书籍多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国内知名的出版社出版的,这些出版社出版的书不仅质量高,而且内容精雕细琢,教育意义深远,使孩子在大量阅读后,理解生活,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然写起作文来文思就比较敏捷了。我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鉴宝>>等节目,久而久之,孩子也跟着一起看,慢慢地有兴趣了,就每期都看,看多了知识面就广了。我有意识的引导使孩子在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了解中提高了自我学习和认知自己、认知世界的能力。七、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面对困难,帮助他在战胜困难中学会自信。和很多孩子一样,我的孩子也会出现成绩不理想或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会很着急,但更多的时候我是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和她一起去克服。可能是天赋的问题,孩子不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唱歌跳舞,因此一上体育课、音乐课就特别紧张,老担心跑不快,唱不好,每个学期其他学科成绩都是A,很优秀,唯有体育或音乐得B的概率是很高的,为此她特别烦恼。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和细心呵护自信心是最重要的。我告诉她别人之所以跑得比她快,是因为别人在体育锻炼方面花的时间比她多,别人唱歌比她好,是因为别人喜欢唱、经常唱,只要她和喜欢阅读、喜欢奥数一样花时间,多锻炼、多唱歌,她一定会进步,会和同学们一样棒。帮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一些不足,让她走出自卑的阴影,是一个需要家长有耐心、能够慢慢等待的过程。我教她懂得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自己不行或失败的时候,但只要有信心,积极地去努力,也一样能成功。功夫不负有以人,经过近四年不停地努力与耐心地等待,在四年级结束时,她获得了全A的成绩。我经常会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但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当我看到孩子在我的关心下,一天一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学会主动面对生活,勤奋地学习,充分地享受每一天,每一件事带来的快乐时,我也会和她一样整颗心都充满着幸福。我经常会想起台湾著名女作家张秀亚女士的一段话:“有时,偶尔我为一些日常琐事抑郁时,墙外传来巷中孩童的不分明的语言,夹杂着纯真的欢笑,每使我微莞,而想到了那首诗,上帝,孩子眼中有你!”因此我想最后对大家说的是用我们的爱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天空,那么我们将会不断地得到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惊喜!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二)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正念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775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