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朦胧诗-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发布时间:2017-09-01 所属栏目:朦胧诗人

一 :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定义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朦胧诗所形成的朦胧文化被继承,发展成为21世纪的追梦文化。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简单介绍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1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代表人物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产生

发端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的新诗潮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1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1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郭路生(食指)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这种情绪的最初宣泄:“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母亲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郭路生曾被人们称作文革时期“地下诗歌”第一人,后来他借用西方现代手法创作的带有古典诗词韵味的《相信未来》,一度在知青中流传,对“地下诗歌”的发展具有开拓作用。

亮相

当时,围绕某一知青点曾出现许多诗歌创作群落,其中尤以“白洋淀诗歌群落”最为有名。它是在1969年至1976年间,由北京赴河北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构成的创作群体,主要包括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宋海泉等。由于白洋淀距北京不足二百里,各种新思潮便很快波及这里,70年代初北京青年“地下阅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等,也很快在白洋淀传阅,从而形成了适宜于“地下诗歌”生长的独特人文环境,也使许多成员日后成为新诗潮的主将。“白洋淀诗群”于1976年因芒克最后1个离开白洋淀而告终结。当他们陆续返城之后,在1978年12月刊印了民间刊物《今天》,这是他们作为朦胧诗群最初的半公开亮相。

走上诗坛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由于这批年轻诗人大都经历过十年浩劫,有过激情和理想从狂热到幻灭的过程,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年少时天真和单纯的信仰被欺骗之后,不免有些失落和迷惘。由此,他们便开始产生1种悖逆心理,不仅怀疑“文化大革命”,甚至也怀疑起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北岛《回答》)“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北岛《一切》)这就是一代人在特定时期所怀有的特有情绪。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沉落下去,而是开始了执着中的奋起,迷惘中的寻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求光明”(顾城《一代人》)。顾城笔下一代人的形象,正是这一代青年最真实的象征。因而,在他们丰富而又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中,既有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惊悸、恐怖、苦闷、激愤,又有心灵的痛苦、迷茫、空虚、失落,同时也有在反思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希望和理想。当他们怀着这种情绪走近诗歌时,又不期然地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和汇通。于是他们一改传统直白浅露的抒情模式,而大量采用象征、隐喻、反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使之呈现出1种隐约朦胧,含混甚至歧义的诗意氛围,因此人们便把这类诗称作“朦胧诗”甚至贬称为“古怪诗”。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1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1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作为1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自我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情形、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1个新的诗学主题。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朦胧诗的崛起曾引发了一场争论。从谢冕赞叹“一批新诗人在崛起”,到孙绍振的“1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的概括,再到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从形式到内容把朦胧诗的艺术主张系统化,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而反对者则认为是畸形文学、艺术怪胎、甚至指为“逆流”、“资产阶级自由化”。争论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诗学命题,尽管其间掺和了许多非诗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或称新诗潮》逐渐获得了理论认可。1984年后朦胧诗人重新活跃起来,但已经有了变化,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人的诗中,已看不到前朗诗作中的理性的激情,对于社会现实政治的关注也被对于民族文化乃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所取代。杨炼、江河等创作了许多颇受注意的文化诗,如《诺日朗》、《大雁塔》和《太阳和他的反光》。有的朦胧诗过于追求用语奇特,造成主题晦涩。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产生

发端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的新诗潮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1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1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郭路生(食指)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这种情绪的最初宣泄:“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母亲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郭路生曾被人们称作文革时期“地下诗歌”第一人,后来他借用西方现代手法创作的带有古典诗词韵味的《相信未来》,一度在知青中流传,对“地下诗歌”的发展具有开拓作用。

半公开亮相

当时,围绕某一知青点曾出现许多诗歌创作群落,其中尤以“白洋淀诗歌群落”最为有名。它是在1969年至1976年间,由北京赴河北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构成的创作群体,主要包括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宋海泉等。由于白洋淀距北京不足二百里,各种新思潮便很快波及这里,70年代初北京青年“地下阅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等,也很快在白洋淀传阅,从而形成了适宜于“地下诗歌”生长的独特人文环境,也使许多成员日后成为新诗潮的主将。“白洋淀诗群”于1976年因芒克最后1个离开白洋淀而告终结。当他们陆续返城之后,在1978年12月刊印了民间刊物《今天》,这是他们作为朦胧诗群最初的半公开亮相。

走上诗坛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由于这批年轻诗人大都经历过十年浩劫,有过激情和理想从狂热到幻灭的过程,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年少时天真和单纯的信仰被欺骗之后,不免有些失落和迷惘。由此,他们便开始产生1种悖逆心北岛
理,不仅怀疑“文化大革命”,甚至也怀疑起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北岛《回答》)“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北岛《一切》)这就是一代人在特定时期所怀有的特有情绪。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沉落下去,而是开始了执着中的奋起,迷惘中的寻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求光明”(顾城《一代人》)。顾城笔下一代人的形象,正是这一代青年最真实的象征。因而,在他们丰富而又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中,既有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惊悸、恐怖、苦闷、激愤,又有心灵的痛苦、迷茫、空虚、失落,同时也有在反思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希望和理想。当他们怀着这种情绪走近诗歌时,又不期然地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和汇通。于是他们一改传统直白浅露的抒情模式,而大量采用象征、隐喻、反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使之呈现出1种隐约朦胧,含混甚至歧义的诗意氛围,因此人们便把这类诗称作“朦胧诗”甚至贬称为“古怪诗”。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论争

由于朦胧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变革,对中国诗歌传统和欣赏习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由此产生了2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朦胧诗”这一称谓,最初是略含贬意的,它在当代诗坛流行,可前溯自1980年《诗刊》第8期发表的署名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该文是由老诗人杜运燮的一首诗《秋》所引发的,这首诗发表在《诗刊》1980年1期上:“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危险游戏中的细节回忆。”在章明看来,此诗用语让人感到稀奇、别扭,使人产生思想紊乱,接着他又举出青年诗人李小雨的《夜》作为例证,认为这类诗晦涩、怪僻,叫人读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实在令人气闷,气闷之余,便写下这篇文章。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他将此类诗体姑且名之为“朦胧体”。从此,“朦胧诗”这个略含贬意的称谓,便成为日后新诗潮的具有普泛性的命名,并围绕着“朦胧诗”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论战。  论战一方持肯定,赞赏的态度,主要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为代表。他们分别写了《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等文,为新诗潮推波助澜,故被称作“3个崛起论者”。谢冕对新诗的探索和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他指出,在新的挑战面前,一批新诗人在崛起,他们不拘一格,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写出了一些看似古怪实则新异的诗篇,这情景实在让人兴奋!这就给新诗的探索赋予了某种合理或合法性。几个月之后,孙绍振又发表了《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他一方面支持谢冕的看法,另一方面又将此上升到“新的美学原则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这股诗潮的崛起“与其说是新人的崛起,不如说是1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所谓“新的美学原则”,即是“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他们“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也就是表现自我。而徐敬亚于1983年发表《崛起的诗群》,更是对朦胧诗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诗人的诗学态度,文本实验及风格特征等,作了既系统又具体的阐释,犹如一篇中国现代主义的宣言书,在文学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从而把朦胧诗的论争推向1个新的阶段。  论争的另一方以丁力、郑伯农、程代熙等为代表。他们以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的视角观照诗歌,认为朦胧诗是晦涩诗,古怪诗,“崛起论”是古怪诗论,从而基本否定了朦胧诗的艺术朦胧。老诗人艾青、臧克家对朦胧诗和“崛起论”基本上也持1种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当然,更有许多批评家和诗人既肯定了朦胧诗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及取得的成就,又指出其不足,认为对其作品应给予具体分析。论争结果,既更新了趋于封闭的诗学观念,又促进了朦胧诗的影响及新诗诸流派的繁荣。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繁荣

在“朦胧诗”的论争中,“朦胧诗”影响迅速扩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诗歌革新者努力的基本点包括:推动当代诗歌打破自我封闭,探索与人类广泛文化积累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可能性;坚持诗的写作,放置在对个体的生存价值的确认的基础之上;开始当代诗歌语言的革新,激活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生命的试验等等。

自七十年代末起,北岛的名字就成为”朦胧诗“运动的象征。北岛前期的代表作有:《雨夜》、《回答》、《宣告》、《红帆船》、《结局或开始》、《走向冬天》等。北岛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怀疑与否定的精神,那种毫不妥协的拒绝与超越的批判意识。对于从文革的极左路线阴影底下走出来的一代中国青年来说,北岛的诗歌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愿望。人们面对过去的历史,一时还找不到思想的起点,北岛则率先给出了他的回答。他的诗隐含着对过去的那些神化真理的大胆质疑和否定。  北岛诗歌在青年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在于它以昂扬的格调创造了1个表达个人信念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北岛意识到他所面对的历史和现实的困境,他知道要说出个人的信念要承受强大的精神压力,他知道自己置身于1个永久性的悲剧情节之中。北岛以坚定的笔墨率先描述了”大写的人“:“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1个人”。北岛的诗感情充沛,怀疑、否定的不屈精神以及悲剧意识,使北岛的诗有着1种内在理性力量。也许北岛意识到他的诗承载着过重的历史焦虑,那种企望说出历史真相的压力,使得北岛总要扮演哲人和布道者的身份。因而北岛舒婷 的诗也有摆脱表意焦虑之后的平静。在一系列的高昂格调之后,北岛的诗总有1种沉静的情调出现,它们象如歌的行板,使北岛的诗又总是转向另一片情感的空地。北岛的诗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情绪变化层次分明,那种理性的力量与明朗俊逸的情调结合得恰到好处。  舒婷和顾城在当时是以真挚清新的风格博得读者的欢迎。舒婷的诗情感丰富细腻,而又始终有1种清纯明净的气息。她的诗其实并不怎么复杂,只不过执着于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而采用了多种隐曲的修辞手法,正因为此,她的诗在当时却具有打开人们心灵窗户的功效,并且在艺术上显示了与正统诗歌截然不同的形式。这些显然是因为当时的意识形态背景过于封闭压抑而反衬出它的革命性。舒婷可能是最早正视个人内心情感的女性诗人,她的诗中总是隐约呈现着1种不可知而又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而1种女性的哀愁带着祈祷穿越于其中,最终获得无可奈何的解脱,这有可能就是舒婷的诗最具魅力之处。她的代表作如《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就表现了这种特点。

作为北京人的顾城却有着异常细腻敏感的诗情,也许这与他早年随爸爸下放到农村有关,乡村的田园生活在他的孩子记忆里蒙上了一层纯净优美的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后来的诗情与风格。顾城始终以孩子气十足的眼光来注视着世界,它的诗有1种清新可人的气质,那么脆弱而又倔强地表达个人极其幼稚的感受。在顾城的大多数诗中,传统的比兴手法象是从他的唯自然主义态度里随意流露出来的趣味。单纯、异想天开,洋溢着童稚的豪气与可爱。一些朴素的哲理从顾城的诗里流露出来,那么平静而又隽永:“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但顾城绝不是为时代寻求真理,它只生存于他个人的世界,乐于扮演长不大的角色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衰落

作为新诗潮第一次浪潮的朦胧诗,经过“文革”时期长时间的准备,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民间走上诗坛,并达到了它的鼎盛期。1982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1986年,梁小斌写了《诗人的崩溃》一文,宣告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当然,朦胧诗的解体事实上还要更早一些,一般认为是1984年。在这前后,朦胧诗发展为以江河、杨炼为源头的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主要包括“东方现代史诗”和带有“新古典主义”色彩的新传统主义、整体主义等;另一方面,又一次新潮诗歌的浪潮也开始处在酝酿和成长之中,这主要表现为以热态生活诗和冷态抒情诗为特点的校园诗歌创作,并在1985年酿成了又一次诗歌实验新潮。  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萌芽于一些诗人对东方现代史诗的探求,这在早期的江河、杨炼那里就有比较自觉的意识和追求。江河说:“我要写这个古老大陆的神话,写中国的史诗。”他的《纪念碑》,《祖国啊,祖国》和杨炼的《大雁塔》,就已内蕴着1种史诗的气魄和特质。随着整个社会现实政治和文化历史反思浪潮的深入,一股文化寻根思潮开始在青年诗人中蔓延,并逐渐波及小说等领域。杨炼继《大雁塔》之后,又写出了《诺日朗》、《半坡组诗》、《敦煌组诗》、《西藏组诗》等,江河也在1985年奉献出《太阳和它的反光》这组现代中国的神话史诗。学考古出身的王川平则写了《雩舞》、《大足石刻》等系列史诗作品。后来标榜新传统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新古典主义诗人,前者如廖亦武、欧阳江河,后者如石光华、渠炜等,更多的则是对人类整体精神的形而上观照或者幻觉体验,力图从自身体验的角度超升到人生与宇宙精神的汇通,从而使诗歌负载起1种文化使命。如廖亦武的《巨匠》、石光华的《结束之遁》等,这些诗作在整体上表达了1种对东方精神和东方艺术的回归。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后朦胧诗

“后朦胧诗”是个宽泛的概念(也有人称之为“实验诗”、“朦胧诗后”),它主要指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以来的“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及其诸多先锋诗歌流派。他们的主要阵地在南方,
如四川的“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上海的“海上诗群”,杭州的“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等。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疑义。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艺术特征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欣赏

星星秋千/圣神贤
绝美的暗夜写出了无尽的痴狂!
睡梦里,我抓起一把止不住的忧伤!
请原谅,又见你纤细的小手,
清秀的脸庞!
那是能打动星星的泪光!
情走恨长!
回忆里你迷人的身影,
已然不知去了何方!
昔日,曾与我摇曳的秋千中晃荡!
而今是清风在抚弄秋千于股掌!
却不知刺痛早已渗进了我的心房!
久违的沧桑!
星星秋千,你能否再守望?

过客/圣神贤
别怀疑,那看似软弱的心灵!
其实他的自尊要比钻石还强硬。
无数次人生的暴风雨,所有的困难险境,
他仍保持他的君子之态,屹立且不倒。
毫无灵光的人,又能敢笑话他么?
你是知道的,他独具刚毅的性格!
绝容不得半丝轻视、半点马虎。
无情的伤害愈多,只会愈造就他意冷的步伐——然后是微笑,挥手,诀离……
他自有一套自慰的方法,别人参不透,而你也理不清。
哪管谁看见或没看见?
他只要头也不回、马不停蹄地去跃过1个个不欢迎他的生命,
便再不出现、再不露身影了!
即是至高显贵的你,也已无法阻挡他作为过客前行的决心!
前行?是的,他必须得前行!
孤独的他,难道会愿意为装扮你的世界而停留原地?
不!芸芸众生,他仅是一过客,普通无疑!
至少,在众多过客中,在只属于你的记忆里!!

活死人/圣神贤
最可恶的人就在我的眼前,
你瞧瞧他这张堕落而肮脏的脸,
那分明就是丑陋和万恶的颜面!
就是他,一具活着竟无任何觉悟的死尸!
令人作呕的气息从未在空气中消散,
连肢体里淌着的都是紫色发臭的血——冷而咸!
至于他的心、肝、肺,也都快要是酸得变质、近乎死了!
显然,这仅仅是所有食腐禽兽的美餐!而疯狗,是绝不会去撇上一眼!

这是座善良的灯塔/圣神贤
这是座善良的灯塔,它照亮每一趟航班。
漆黑的浪头谁在哭泣?没有!这是座善良的灯塔,它坚强!
不对,明明有人哽噎,谁呢?
哦,是那座善良的灯塔!
可它,在哭什么呀?
它在哭汹涌的波涛和无情无尽的海洋。
这是座善良的灯塔,黎明前要牺牲最后一丝光芒。
大船小船阿,它都是一样地爱!世界,又为何给它太多悲伤?
它目睹了可爱的船儿在遭受苦难。还有雾那头冥迷的孩子们…
它着急,它渴盼!渴盼更多善良的灯塔带来祝福,送去温暖!
这是座善良的灯塔,它必须照亮每一趟航班。
迷蒙的夜阿,你又能算得了什么?
远方颠簸的小船,快!前头有善良的灯塔为你点绽!

假日荒诞剧/圣神贤
外面是混沌的体系,天使与魔鬼打成一片!
里面也炸开了锅,精神与使命坚定着不同的格言…
巧制的天平纵能衡量颇具人性的世界,
再快的时光机也未必能穿透这段无聊的黑烟!
站起来,紧靠着望远镜,期待能抓住近在眼前的星系。
这样,才能一瞬间证明猴子捞月的正确理念!
现在,我需要制造一枚炸弹,一枚大大的炸弹!
以确保能一次性轰动这整个世界!

?
追求,长大/圣神贤
多少人仰慕的境界啊!而他,却以为近在眼前。追呀,又1个清纯的少年!
他下决心脱离怀抱,要在幼稚与成熟间挣扎!
你吓唬他,他哭啦!我再安慰他,他笑啦!不知不觉,他藏起了人间冷暖、
当寂寞刚被催生,当善良被抑制一半、这时候,他长大了……
是,大家都觉得他在长大!这会又是一出色的青年,他开始晓得如何爱与不爱、
毫无疑问,他也懂得了世事沧桑……
告别童话,让神话在心中荡漾!就在迷茫与觉悟的一刻,他已然有了更深的向往!
安静而不为人知…
抱负?对!即将人生的抱负……呵!戎马生涯,他会明白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脚下的土地。

杜运燮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 那阵雨喧嚣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叶成长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纸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 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 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呵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 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吊车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气息
在夕光里
顾城
在夕光里
你把嘴紧紧抿起
“只有一刻钟了。”
就是说 马上上演悲剧
“要相隔十年、百年!”
“要相隔千里、万里!”
忽然你顽皮地一笑
暴露了真实的年龄
“话忘了一句。”
“嗯,肯定忘了一句。”
我们始终没有想出
太阳却已悄悄安息
弧线
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假日 湖畔 随想
王小妮
湖边 这样大的风
也许 我不应该把裙子穿来
风 怎么总把它掀动
假如 没有那些游人
听 我会多自由啊
头发 衣裙都任凭那风
呵,妈妈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妈妈,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妈妈,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般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 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妈妈,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过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妈妈,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 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1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头上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感觉
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2个孩子
1个鲜红
1个淡绿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问答

问:我看了有关“朦胧诗”的评论,有一些想法,希望你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答:我非常愿意。
问:首先你讲讲为什么叫“朦胧诗”,它们比较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答:“朦胧诗”这个名字,很有民族风味,它的诞生也是合乎习惯的。其实,这个名字诞生的前几年,它所“代表”的那类新诗就诞生了,只不过没有受过正规的洗礼罢了。当人们开始注意这类新诗时,它已经度过压抑的童年,进入了迅速成长的少年时期。它叫什么名字呢?不同人从不同用度给它起了不同的名字;现代新诗、朦胧诗、古怪诗……后来,争论爆发了,必须有1个通用的学名了,怎么办?传统的办法是折中,“朦胧诗”也就成了大号。
我和一些诗友们,一直就觉得“朦胧诗”的提法本身就朦胧。“朦胧”指什么?按老说法是指近于“雾中看花”、“月迷津渡”的感受;按新理论是指诗的象征性、暗示性、幽深的理念、迭加的印象、对潜意识的意识等等。这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仅仅指这些,就觉得还是没有抓住这类新诗的主要特征。这类新诗的主要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朦胧。而是1种审美意识的苏醒,一些领域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问:据你说“这类新诗”的特点是“趋向主体真实和倾向主动创造”,“一些领域正在逐渐清晰起来”。可是,我却听到一些人说,它们的主要特点是难懂。你对“懂”“不懂”是怎么认识的呢?
答:懂,说得文一点,就是理解。
我觉得对于诗和人的理解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由作者和读者两方面来决定的。这两方面,包括着许多内容,其中主要的有:审美的阶段性、审美的方式(标准)、客观的生活、主观的天性、以及作者在表现瞬间的成效。
先说审美的阶段性。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舒婷

凡是懂点基本理论的人都知道,审美观并不是1个铁铸的度量衡,它是1种随着人类进步,个人成长而不断发展的意识;作为人类来说,它是一条不断扩展的河流;作为正常的个人来说,它是一棵不断生长的树木。
在我热爱小人书的年代,也曾翻到过惠特曼的书。当时我很吃惊,这不是疯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那为什么又印出来了?印的人也疯了?那他母亲也不管管他?可怕!可怕的东西并不少,鲁迅和屈原也……好在他们都比我大,不归我管,我继续看我的小人书。
当然,后来渐渐理解了,从《小溪流的歌》到《长长的流水》;从欧·亨利到杰克·伦敦,到雨果、到罗曼·罗兰、到泰戈尔……当我再看《离骚》和《草叶集》时,我震惊了,和小时候不同,是1种被征服的震惊。

我去问过我的诗友们,发现也是一样,每个人在一定时期,一定审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美阶段,都有1个到几个偏爱的作品,这种偏爱是变化的,最后的喜爱对象,总是越来越趋向人类所共同承认的东西。而这些作品(除儿童文学外)并不是在上小学时,就能理解的。
这是正常现象。
除了审美的不同阶段能造成“不懂”以外,不同的审美方式,不同的美学观念也能造成理解上的距离,有些是属于正常共存,有些则是“动乱年代”留下的实用主义意识。这种畸形意识,就是用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来衡量,也不能说是正常的。
在“四人帮”时期,人们已经养成了1个习惯,好像文艺只是印得漂亮点的政策说明书,是近乎于起扫盲作用的“多种形式”。诗呢?也变成了给社论装韵脚的竞赛活动。后来,好了些,从“四五”运动起,诗开始说真话,诗开始有了恢复和发展的可能。很快,在反映社会问题上,有了突破,诗有了某些独立的社会价值,

这是令人兴奋的。但一切就到此为止了吗?人,还有另外一些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我们的祖先耕种过、收获过,他们收获的果实,已经在人类的太空上,变成了永恒的星星。但在前几年,这些领域却大半长满了荒草。这些领域就是人的心理世界,伟大的自然界和人类还无法明确意识的未知世界。

这些领域需要重新开拓、扩展,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必须表现,于是,有了探求者。他们敬慕古代的诗星,却没有重复过去的耕耘方式,因为重复不是艺术劳动。他们带着强烈的创造愿望,表现着新一代的需要和理想。(所谓“朦胧诗”正是他们的表现方式之一。)
这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一些领域正变得清晰起来。当然,在清晰的同时,一些读者朦胧了。因为他们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习惯了用1种意识来要求作品,要求每个作品都对社会问题直接表态。如果没有,他们就认为其中空洞无物了,这是对诗,对文艺功能的偏狭理解。诗的内涵如此多样,如此丰富,以至于使人无法用1个难忘来概括它。诗的幻想天性决定了它永远要开拓新的领域,建筑新的精神世界。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终究会成为历史。
除了刚才所讲的观念性的东西以外,还有一些更直接属于个人的东西,它们在诗的共鸣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就是每个人的生活天性。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对诗的具体需要。由于天性是个非常莫测的东西,我们今天就先绕过它,只讲生活。

几百封青年读者给作者们的来信,提出和说明了问题。
为什么喜欢所谓“朦胧诗”的大半是青年?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今天》杂志
为什么许多读书并不很多的青年的心,会通过所谓“朦胧诗”在遥远的地方共振?
完全是超现实的直觉吗?不!更重要的,是一代青年的共同遭遇,共同面临的现实,共同的理想追求。
当然,追求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荒地中寻找新路时,迎接你的荆棘将永远多于花朵。生活是这样,要作者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未知的一切和年龄都决定了,他将不断在瞬间失败,绕路、搁浅、触礁、甚至永远沉没。没有任何光荣可言,站在大陆上人人将嬉笑他们,亲人们将痛苦。但是,1个民族必须有一些这样的

人去献身,因为在这样的人中,终究有一些会沿着同伴用失败探明的航线,去发现新的大陆和天空。
问:刚才听了你对“懂”“不懂”的分析,好像明白了一些当前所谓“朦胧诗”的争论。你不同意那种“对诗、对文艺功能的偏狭理解”,那么,你对诗、对文艺的社会功能又是怎样想的呢?
答:刚才我说了诗的内涵是多样性的,所以我认为诗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样性的。我赞成有直接反映社会问题的政论诗,更喜欢创造性地表现灵魂和自然美的抒情诗。我以为一切真正美的诗,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玫瑰和剑并不对立,斗争并不是目的,斗争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手段,从这方面讲,剑是为了玫瑰。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

我们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已经开始懂得:政治不能代替一切,物质也不能代替一切。1个民族要进步,不仅需要电子技术和科学管理,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这其中包括建立现代的新型审美意识。美将不再是囚犯或奴隶,它将像日月一样富有光辉;它将升上高空,去驱逐邪恶的阴影;它将通过艺术、诗的窗扇,去照亮苏醒的或沉睡的人们的心灵。

为了下一代比我们更高大,我们需要更多、更大、更洁净的窗子。

朦胧诗的特点_朦胧诗 -代表诗人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顾城

舒婷

与她同时代的朦胧诗人相比,舒婷独特的艺术个性就在于她很少以理性姿态正面介入外部现实世界,而是以自我情感为表现对象,以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辐射外部世界,呈现个人心灵对生活熔解的秘密。从“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到“理想使痛苦光辉”,舒婷诗歌再现了整整一代人复杂的心理情绪流程。

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她最早发表于《诗刊》1979年4月号的《致橡树》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注目与认同,不仅仅在于宜示了1种爱情观念:“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更为重要的是借此表达了1种对人格独立与尊严的肯定:“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以“木棉”和“橡树”作为象征,表达了1个更广泛更深刻的主题。正如她自己所说:“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与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1种关切”。在《神女峰》一诗中,诗人面对超越时空距离的妇女命运化身,以自己的心灵复活了千百年来那痛苦美面的梦,激荡起对人的独立价值被漠视的尖锐不满,发出了充满悲剧性的对人性复苏的深情呼喊:“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诗歌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1个全新的抒情形象。地早期诗中的抒情形象明显地带有个人与时代双重复合的情绪特征。沉迷与苏醒、痛苦与欢欣、浪漫与感伤、勇敢与坚定,凝结为“自我”的情感冲突与对立;但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又使得诗人把个人的悲喜追求与对现实的感知结合起来,在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寻求和确定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其后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会唱歌的鸢尾花》中,其抒情形象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深思的我”和“沸腾的我”,是1个超越了诗人“自我”的具有普通概括意义的一代人形象。

顾城

顾城成名作是发表于《星星》1980年第3期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体现了诗人对于漫长的历史“黑夜”的反思,井在反思之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在艺术取向上基本上都体现出这种特点:反思与寻觅,而寻觅是他诗歌的最终旨归。顾城的诗歌善于敏感地把握细小的感觉,从个人感触中表达对于生命的体验,比如《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人对于“远”、“近”的感受实际上是对生命存在的评价、对人的评价,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猜疑和戒备。顾城的诗歌对历史的反思是深沉的,《永别了,墓地》抒写诗人站在一片红卫兵墓地上对历史进行的重新思考,没有高声控诉,却表达了1个同龄人对于生命和历史的态度。他的诗歌因此而充满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的反思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揭示,但是,他的寻觅显得更为执着。《我是1个任性的孩子》有这样的诗行:“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这种理想光辉或多或少地消解了他的诗歌可能会流露的苦闷、压抑之感,而他所寻找的往往是梦幻、童话般的纯美的生命境界,体现了独特的人文光彩,因而有人把他称为“童话诗人”。

顾城的诗歌注重意象营造。他采用的意象常常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那些意象,而是与他的生命感受相呼应的新奇意象,能够表达新鲜的感受和体验。虽然顾城也反思时代历史,但他的时代意识并不十分强烈,他对大自然有着特别的偏爱,不少作品都表达了投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他尊重生命,尊重自我,所以他的诗歌意象多取自具有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北岛

生命内蕴的自然物象,尤其是蓝色的、开阔的"海"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分量。顾城的诗歌想象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在"无理"的情感逻辑中体现出艺术上的妙处,意象丰富而奇持,想象开阔,以生命为核心,建构了梦幻般的诗意境界。 顾城的诗歌注重表达内在的生命感受,注重艺术上的创新,和其他一些出现于80年代的“朦胧诗”诗人一样,放弃高吼和说教,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探索赋予了新诗以鲜活的艺术生命。由于顾城长期与现实隔离,离群僻居,沉溺于个人主观感觉,造成精神错乱,1993年在新西兰寓所杀害妻子后自杀。

北岛

北岛开始写诗时,更多受益于浪漫派诗人。他初期的诗,有明显的感情抒写的骨架。诗的意象的象征指向明确,形成可以作明确意义归纳的象征符号“体系”。他以鸽子、五色花、星星、山谷、天空、浪花等,来暗示1种人性的,值得加以争取的理想生活,以夜、乌鸦、栅栏、网、深渊、残垣,作为对人的合理生活进行分割、阻滞、破坏的力量的象征。这种象征符号确定的内涵和价值取向,虽然会减弱诗的丰富的感性魅力,但在北岛最好的作品里,由于想像的奇特,情感的丰盈和庄严,而得到弥补。价值取向相对立的象征性意象密集并置所产生的对比、撞击,构成 “悖论性情境”,常用来表现复杂的精神内容和心理冲突。后来,他初期诗的意象和情绪、观念的联系较为单一的格局有所打破,情感更为内敛,更重视感性直觉的表现,诗的结构也更为复杂。不过,当北岛逐渐离开天空、海、岛、礁石、帆、太阳转而发现琐屑庸常生活的“诗情”,当他放弃英雄主义的姿态,代之以调侃、嘲讽和较为冷漠的语调的时候,他却不能如“新生代”的有些作者那么放松。80年代末以后,北岛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

二 : “朦胧诗”之我见

“朦胧诗”之我见

——倦客1986年所作论文

注——

近期,朋友文茹先生诗兴大发,佳作迭出,对曾经因诗而喜欢文字的倦客来说,阅朋友佳作美文,不禁心急手痒,蠢蠢欲动,总想网上涂鸦,以和朋友浅吟低唱,谁知电脑码字,脑袋一片空白,江郎才尽,老年痴呆,即使搜肠刮肚,也是灵感全无,激情殆尽,愧对朋友、愧对自己,更是愧对曾经疯狂痴爱的文学贵族——诗歌!无所事事,汗颜不止,回首往昔,将1986年曾写的一篇论文翻出,正好与诗歌息息相关,遂将旧作发在博客,以示对诗歌的奠祭。

“朦胧诗”之我见

70年代末、80年代初,1大批才华横溢、富有探索和创造精神的年轻诗作者,狂吟他们的新作,无所顾忌地登上正在复苏的中国诗坛。他们那种勇于创新、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以及在艺术上大胆采用象征、跳跃、意识流等现代派手法,使虚伪空虚的中国诗歌遭受大浪淘沙般的冲击,佳作如雷贯耳,令人耳目一新。

新人的涌现,无疑给沉寂已久的中国诗坛带来新的活力,引起了诗人和评论家的关注和重视。一时间,评论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褒贬各异,据理力争。爱者爱得发疯,为之振臂呼赞,称其为“新诗的崛起”、“中国诗坛未来的希望”;恨者恨得要死,为之口诛笔伐,斥之为“沉渣泛起”、“诗歌的大倒退”……

几年过去了,雷雨般的争论渐稀渐灭,而以新诗为代表的年轻诗人,如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徐敬亚、李钢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销声匿迹,相反,他们没有作茧自缚,而是用出色的诗作赢得读者的爱戴。前不久,四川的《星星》诗刊以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中国大陆十名“最受读者喜爱的中青年诗人”,舒婷、北岛、顾城、李钢、杨炼、江河等榜上有名。

不言而喻,作为艺术形式的1种,新诗同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为1种新的文学流派——朦胧诗,它的出现也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说起“朦胧诗”,有人便说它是步“西方现代派”后尘、“中国二、三十年代现代派的翻版”。笔者以为,这种说法失之偏颇,且定论为时过早。他们未能从总体上去把握“朦胧诗”,只是强调和放大了“朦胧诗”的不足之处。其实,近几年,诗坛所涌现的“朦胧诗”,既不同于西方的现代派,也不同于戴望舒、徐志摩、李金发的中国现代派,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是1种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它是中国现实土壤中所孕育出的新生婴儿,其第一声稚嫩的呼唤,已是石破天惊,与众不同。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产生,是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后,西方政治的急剧变动和物质文明的畸形发展,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阵阵窒息与颓废,丧失了对世界传统信任和固有的精神支柱,从而产生了追求与幻灭的苦闷与忧郁,而现代派诗歌的出现,正是这种精神颓废、信仰危机的自然流露。表现了人们在梦想破灭、前途渺茫的时候所产生的种种郁闷。如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的长诗《荒原》,一直被誉为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荒原》一诗涌现出大量隐喻交织、一连串看来互不相关的意义,透露出意识流、朦胧、甚至晦涩的手法,加之诗作多“片段化”,运用大幅度地跳跃,起伏不定,意境迷离,主题隐约,给人1种扑朔迷离、似是而非的印象。这首诗被评论家称为“划时代的诗篇”,内容上集中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状态。艾略特还有一首题为《空心人》的诗,将人类看成是装在草包里的“空心人”,全诗充满悲观厌世的情绪——“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填起来的/ 靠在一起/ 脑袋瓜装在一包草。”另外,意大利未来主义诗人帕拉采斯基的《我是谁》,说明人生就是充满“疯狂”、“忧愁和悲哀”——“我/或许是一名诗人/ 不,当然不是/ 我的心灵之笔/ 仅仅抽写1个奇怪的字眼:疯狂。”

“文革”十年,使我们的民族蒙受了一场空前灾难,使中国人民吃尽了苦头,年轻一代也是在劫难逃。他们蹉跎岁月,失去尊严;他们曾狂热过、追求过、苦闷过,他们经历了浩劫,走过一段曲折艰难的人生之路,目睹了人生的动乱和丑恶,经受过严霜酷冰的摧残。当他们从噩梦中醒来,大有“不堪回首”之感慨称。于是,年轻的诗作者开始觉醒沉思,开始他们的探索和追求。诗人杨炼向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是诗人,我的使命就是表现这个时代,这个生活。生活的复杂和节奏决定了诗的复杂和节奏。对于我,观察、思考中国的现实,为中国人民的命运斗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宣告:我的诗属于这场斗争。”(《福建文学》1981年第一期《我的宣言》)。以哲理诗而引人注目的诗人江河说道:“春天,对于诗人,不仅仅是1个季节,或某种政治气候的变化。并不是春天到了,人们才开始歌唱。它的热情蓬勃,它对寒冷和空旷的挑战,是诗人素质的一部分,是生命力的象征。”(《上海文学》1981年第三期)。一直在追求真善美的诗人顾城说:“我爱美,酷爱1种纯净的美,新生的美。”(《诗刊》1980年第十期)。顾城又说:“由于渴望,我常常走向社会的边缘。当我打开安徒生的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光辉。我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行走。”(《福建文学》1981年第一期)。天真单纯的诗人梁小斌认为:“诗人的宗旨在于改善人性。他必须勇于向内心进军……心灵走过的道路,就是历史的道路。”(《福建文学》1981年第一期)。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命运,使女诗人舒婷也感受到了不被人理解的苦楚,她用杜鹃泣血的声音呼唤着:“人啊,理解我吧。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1种关切。”(《诗刊》1980年第十期)。面对纷乱复杂的人生,诗人北岛发出了迷惘:“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诗人徐敬亚也陷入沉思:“曾经有那么多年,我跟在虔诚的朝圣者们中间,默默地走,失去了思想,也失去了声音。”(《诗刊》1980年第十期)。

十年动乱,中国沉浮于1种急遽的社会大动荡中。愚昧、狂热、灾难、野兽般的践踏,丧失人性的颠覆,我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痛苦,我们对丑恶有了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积累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追求真善美,是诗人的天职,也是他们的主题。然而,严肃的社会现实粉碎了他们的美好幻想。由于受骗,由于曾经的无知和狂妄,他们对生活存有神经质的疑虑,心有余悸,他们的诗作往往隐晦曲折,意象含蓄,诗歌的主题交织着紊乱、怯怕、不清晰的思绪,充满着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乍暖还寒,迷茫的思想用不确定的语言和形式表达。他们厌弃假大空,疾恶邪恶,开始新的探索,用别具一格的风格向人的内心世界冲击。

这也许就是“朦胧诗”兴起的社会原因。正如诗人公刘所言:“鉴于国家政治生活长期的极不正常,有些诗人既想为人民说话,又须避开文字狱,不得不采取某种隐晦曲折的手法。这是实际存在过的人所共知的事实。”(公刘《仙人掌堪余杂感》1981年第一期《星星》诗刊)。

另外,客观世界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朦胧隐约、迷离飘渺的景象。如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人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叹;雾里黄山,更有1种云从脚下生,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雨中西湖,山色空濛,别具情趣……古今中外,高明的艺术家大都追求这种朦胧之美。明代董其昌说:“摊烛作画,正如隔帘望月,隔水看花,意在远近之间,亦文章法也。”(《画旨》)。

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画面上朦朦胧胧的港口晨雾弥漫,太阳慢慢升起,在雾气之下几乎看不到具体的事物,远处一片模糊迷离。河水中有几只小船、严格地说只是船的符号;而画面中的太阳,也只是个橘黄色的圆点,放射着微辉,投入水面……这一幅根据太阳七色光谱描绘自然界瞬间印象的油画,震惊西方画坛,也使莫奈声名鹤起。

我国古代和现代作家的许多作品,也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朦胧意境。如《诗经》里的《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有唐代李贺的《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李商隐的《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现代大家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笼罩着轻纱薄雾般的荷塘;戴望舒的《雨巷》,何其芳的《预言》,这些佳作都具有朦胧含蓄、引人入胜的格调。当代作家、诗人柯岩曾为汪芜生的摄影作品《黄山》题诗:“不知是云,不知是雾,/哪里是山,哪里是谷?/ 好像山在飘浮,/ 又似云在寻路……啊,黄山,你——/梦中的去处。”(《诗刊》1980年第八期)。

对于当代年轻诗人来说,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们过早成熟,现代化生活节奏,又使他们能够勇敢执着地进行探索,他们视野开阔,思路敏捷,思想开始解放,在艺术创作中的探索和追求,远远超过了古人和前辈。他们大但创新,颠覆传统,不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呆板描摹,而是注重由外在的有限物质世界进入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诗作也不仅仅表达情感,而是带有某些抽象思辩的意味,继而深入到人的潜意识里。他们义无反顾地冲破古典和谐统一的习惯,标新立异,为了表达某种情绪,以种种变形的、扭曲的、甚至难以捉摸的意象、情节、结构来影响读者,给人1种奇异复杂的心理冲击。他们的朦胧诗,并非对过去现代派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时代特征以及时代在诗人心灵打下的烙印。如顾城的小诗《泡影》、《感觉》和《弧线》,就充分体现这一特征。有的诗的主题,往往印有难言的痛苦和隐隐的伤痕:“在村边,在不长庄稼的地方/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 我生长。看着人们匆匆走过/庄稼仿佛疲倦地躺在大地上/我孤独地生长/ 颤栗着,向太阳诉说/ 使我不安的事情……”(江河《命运——给顾城》)。有的诗则以不屈的呐喊表达诗人对荒唐年代的思考和批判,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我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1个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得刽子手们的高大/阻挡那自由的风。”(北岛《宣告——献给遇罗克烈士》)。“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有的诗以高昂的情调反映生活意志,如江河的《纪念碑》和《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有的诗大胆冲破传统禁锢,抒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如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思念》等;有的诗以赤子之心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前途命运的思考,如王小妮的《我要写一本书》、《假日,在北戴河》,还有杨炼的《沉思》,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李钢的《1个青年》……1大批年轻诗人,在刚刚复苏的大地上,用自己的心灵和才华,抒发着“黄河之水天上来”般的澎湃激情。在这场大合唱的交响中,既有江河的豪放庄重、北岛的凝重沉思,也有顾城的纯净简练、王小妮的率真自然;既有舒婷的委婉忧愤、杨炼的雄浑刚遒,也有梁小斌的童稚淡雅、李钢的灵空新颖……

“朦胧诗”在短短几年里,由涓涓小溪汇成今日影响中国诗坛的重要流派,除了社会原因外,还有1个不能忽视的现象,就是它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诗人在艺术天地里,承受着某些“权威”人士的责难而辛勤耕耘,苦苦探索,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冲破传统世俗束缚,在诗歌的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其特点归纳如下:

其一:隐喻的象征性。象征派作为1种自觉的文学运动,在西方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中期。1886年9月15日,在巴黎的《费加尔报》上,法国1个不大知名的诗人让·莫拉提出了“象征意义”这个名称,要求诗人逃避现实,摆脱自然主义,放弃对自然的复制,努力挖掘人的精神生活,探求内心的“最高真实”,要求赋予抽象概念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式。苏联的亚历山大·勃洛克,英国的艾略特等象征派诗人,都在这方面有较高成就。而在中国,翻开古典诗歌,具有象征意味的杰作俯拾即是,熠熠生辉。像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贺的《梦天》,早有象征派的雏形。而中国现代派诗人闻一多的《死水》,戴望舒的《雨巷》,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象征派的美学原则。

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即诗人运用有声有色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使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感应契合。艾略特曾简洁地把它总结为“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当代诗人的“朦胧诗”,使象征的表现手法得到了充分发挥,诗人无拘无束,冲破传统表现手法的束缚,着重表现内心的1种深厚的情感,注重抒发微妙的情绪和隐秘的感受。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对现实的梦和爱、寻找自己的道路。”(智利诗人聂鲁达语)。他们不注重外在的韵律,不再煞费苦心地去频凑韵脚,不再拘泥于字数、分行、整齐划一,押韵工对,而是完全推翻传统,采用自由的,散漫的形式,追求1种内在的节奏和神韵,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极具张弛,承载着对生活、对人生的开拓和探索。如江河的《纪念碑》(载《诗刊》1980年第10期),全诗没有一句描摹纪念碑的高大肃穆的外貌,完全是从纪念碑象征意义的角度去表现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纪念碑象征着历史、人民,更是象征着斗争和鲜血。再看看诗人牛汉的《悼念一棵枫树》(载《长安》1981年第1期):“湖边山丘上/那棵最大的枫树/ 被伐倒了……/ 在秋天的1个早晨/……家家的门窗和屋瓦/每棵树 每根草/ 每一朵野花……/ 湖边停泊的小船/ 都颤颤地哆嗦起来……/这一天/整个村庄/和这一片山野上/ 飘忽着浓郁的清香/ 清香/ 落在人的心灵上/ 比秋雨还要阴冷/ ……芬芳/使人悲伤……”此诗写于1973年秋天,在那个不能说真话的年代里,四面楚歌,人人自危,那么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就可想而知了。梁小斌《雪白的墙》,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心向往之,舒婷的《致橡树》,象征意对恋人的彼此忠贞。江河这样写道:“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于是,洪水退去。”诗人用土地象征自然和现实,用天空象征理想和未来,用山脉耸立象征人民的劳动和创造,用洪水退去象征战胜邪恶和灾难。总之,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新诗的意境深远,容量扩充,含蓄而又不失深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其二、神秘的潜意识。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的反理性的潜意识学说:自由联想、自我分析、强调人的无意识的力量——给新诗作者以很大的影响。他们特别重视诗的情绪渲染、给予读者潜意识感受,而不过多地追求文字表面意思。他们极力捕捉一瞬间的感觉,用难以诉说的情感去唤起读者的共鸣和反响。我们先读一下舒婷的《落叶》选段(《星星》诗刊1980年第8期):“残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 你送我回家,一路/ 轻轻叹着气/ 既不因为惆怅/ 也不仅仅是忧郁/ 我们怎么也不能解释/ 那落叶在风的撺掇下/ 所传达给我们的/ 那1种情绪/ 只是,分手之后/ 我听到你的足音/ 和落叶混在一起。/”诗的语言是简练清晰的,但留给读者的感受却是十分复杂。这首诗到底说明什么?似乎一时难以言明,要用字面意来解释主题更是困难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它实实在在地给人1种潜意识的东西,我们都会感觉到这首诗准确无疑地传达出1个人内心的倾诉,字里行间渗透着惆怅、迷惘以及淡淡忧伤的情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作者用“残月”、“薄冰”、“沁凉的月色”、“寒风”、“落叶”、“小路”等景物所浮现出的潜意识,希望加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表达着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惋惜。再看看诗人李钢的《1个早晨的回忆》:“这时我偶然路过/和你相遇当然是1种巧合/我们似乎对视,时间很短/彼此只留下淡淡的印象/更何况隔着晨雾看不清楚/甚至怀疑对方是否存在(李钢诗集《白玫瑰》)。”作者一时说“我”和“你”相遇,一时又“怀疑对方是否存在”,也许整个过程并没有出现“我和你”的偶遇,而是作者一瞬间的幻觉,或者说是潜意识的表现。诗,不能只是给读者1种原则和概念,而应是1种潜意识的暗示和感受。朦胧诗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学观点,因而不断赢的人们的喜爱。

其三,急遽的跳跃性。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迫使诗歌[www.61k.com]告别旧体诗的格律模式,一味用绝句、律诗乃至民歌等形式来表现现代复杂生活,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也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朦胧诗”应运而生,且别开生面,借鉴西方意象派手法,运用大幅度跳跃等特点,在诗歌中,常常采用“三级跳远”式,只为读者提供几个简单的影像,让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品读、去体味。它的结构,不是缓缓行进,也不是传统的层层铺垫,而是落差悬殊的石壁陡崖,千尺瀑布。

我们先读读王小龙的一首小诗《给母亲》:“小时候/ 我抱住母亲的腿/ 躲着汽车、狗/ 和陌生人/ 现在我长大了/ 可是母亲/ 如果没有你/ 我还是会害怕/ 汽车、狗/ 和陌生人/ 我不怕/ 我有母亲。”(载《萌芽》1981年第6期)。这里的狗、汽车和陌生人,三者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自然也不会存在任何联系,但它却暗喻着1个可怕的年代,颂扬了妈妈的慈善和高大。这首诗看起来结构零散,思维跳跃,但这种零散不是杂乱无章的文字游戏,它有1种内在的凝聚力,是用一根看不见的丝线串穿起来的闪光项链。记得有一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演员陈冲朗诵了这首诗,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再看看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属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横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摘自诗集《双桅船》)。这首诗上下结构没有主线连结,前后跳跃急迫,打乱了一般颂诗的自然规律和前后顺序,且几个喻体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它完全是靠诗人岩浆爆发般的激情,一气呵成,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妈妈的一片赤子情怀,为祖国的贫穷和落后而焦灼痛楚。

“朦胧诗”有时也会吸取小说“意识流”和电影“蒙太奇”等艺术手法,用不和谐的色彩,用零散破碎的形象,打乱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求凝炼,得含蓄,以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目的。

有些评论家将“朦胧诗”视为“晦涩古怪”、“含糊不清”,甚至斥之为“颓废”,我以为,失之偏颇,是不公正的。朦胧与晦涩是2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相提并论。朦胧是含蓄的表现形式,含蓄不一定通过朦胧来实现,但朦胧的美一定是含蓄的。我们从以下两首小诗对朦胧与晦涩加以尝试性的区别。

我们先分析顾城这首争议较大的小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这是一首落笔干净、蕴含丰富的好诗。据作者顾城讲,“这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幻,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顾城《关于小诗六首的通信》载《星星》诗刊1981年第10期)。有的读者将《远和近》看成是一首情诗:一对男女青年,眼睛与眼睛相遇,女孩子退去,去看天上的云彩;男孩子心中突涌1种失落,不只是空间距离的拉大。这就产生了不易言明的远与近,两人心与心相隔很远,形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表面看,我觉得《远和近》不仅跳跃性强烈,而且形象又不确定,但只要仔细阅读,通过联想,还是可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外延的。

再看看另一位青年诗作者的《仿佛》:“仿佛翳暗车窗的人影/ 仿佛玻璃上涂了半截白漆/仿佛天蓝的转椅摇过棕黄的影子/仿佛舞台上早寒的杨枝。”(载《星星》诗刊1980年第10期)。这首诗只是罗列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句与句之间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好似杂乱无章的形象组合,令人难以捉摸,云里雾里,陷于晦涩。

从对以上两首小诗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这么几点:其一,“朦胧诗”的情趣意境是含而不露,好似雾里观花,别具妙意。而晦涩诗则使人如坠梦游之中,不明事理;其二,“朦胧诗”是含蓄美的主要表现手法。“妙哉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叶燮《原诗》)”而晦涩诗则是以梦噫般的文字,随心所欲的形象堆砌,令人不可揣度,无法读懂;其三,“朦胧诗”多采用象征、暗喻等手法,形象之间大幅度跳跃,但在象征和被象征之间、跳跃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晦涩诗象征与被象征之间,跳跃的形象之间,是无逻辑性的,上下前后彼此分割,它的具体形象、细节和内涵也是含混不清,让人无法寻觅。

“朦胧诗”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回味无穷,这与它的美学价值有很大关系。王朝闻在《美学概论》这样描述:“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成果,也是欣赏者再认识的对象……欣赏者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朦胧诗”由于艺术形象的不清晰、主题的不确定性,正可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正如诗人公刘索言:“写诗是劳动,读诗何尝不是劳动?……而由初看不懂到终于懂了,不正是1种更激动人心的艺术享受?”(公刘《仙人掌堪余杂感》载《星星》诗刊1981年第1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乐山乐水,不拘一格。明人谢榛曾说:“凡作诗不适合逼真,妙哉含糊,方见作手。”意大利作家卜迦丘也说过:“如果一件东西好像被罩在一块面纱下而完成,而且出色地完成,那么,它就是诗,而且也只能是诗,不能是别的。”(《异教诸神谱系》)在艺术创造中,演奏家追求弦外之音,画家追求画中有诗,诗人追求诗中有画,所谓“恰是未曾着墨出,烟波浩渺满目前。”

探索者迈出的第1步总是勇敢而又幼稚。大江奔流,泥沙俱下。“朦胧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自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的诗一味追求“自我表现”,“言不及国家前途,思不及民族命运”(诗人流沙河语);有的诗则从“朦胧”滑入极端而近晦涩,文字游戏,孤芳自赏;有的诗在思想内容上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和堕落,艰涩难嚼的诗句,常常透露出理想感情的苍白和失落。有的诗过分追求新奇、梦幻,只图形式而故弄玄虚,画虎不成反类犬。破坏诗的美感,败坏读着胃口。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最后,再谈谈对“朦胧诗”懂与不懂的问题。作为诗歌的新的流派,初起之时总是不被众人理解接受。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作最初只有艾默生赏识;波特莱尔的《恶之花》,遭社会诋毁、政府查禁,而独有雨果表示钦佩;莫奈的《日出——印象》,参加画展受到权威界的嘲笑和非难。对“朦胧诗”读懂与不懂,往往因人而异。这与1个人的学识修养、鉴赏水平、审美习惯以及生活阅历有很大关系。黄庭坚曾讲他儿时读过一首《赠同游》的诗,当时不了解诗的含意,直到自己被贬谪后,读之沉思:“吾年五十八矣,时春晚,忆此诗,方悟之。”(《诗人玉屑》卷六)。

诗人公刘说得恳切客观:“不错,有的诗更好懂些,有的更不好懂些,但如果你认真考察一下青年一代的共同经历,联系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其实是不难懂的。”例如北岛在1974年写过一首诗《人民》:“月亮被撕成闪光的麦粒/播在诚实的天空和土地。”乍一看这首诗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令人费解,但联想到诗的时代背景方可理解诗人的难言之隐:在那发疯的年代里像美好月亮一样的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被暴虐的专制野蛮地撕碎,但撕碎的理想和愿望却化作了闪光的麦粒,又顽强地播在天空和土地上,总有一天它会长出来,因为天空和土地是诚实的。

创新,属于勇敢的探索者,而青年诗人,又是中国诗坛的希望。新诗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循守旧意味着停滞不前。对青年诗人的探索精神,对正在形成流派、且佳作不断涌现的“朦胧诗”,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从而使它健康成长,春华秋实。我以为,既然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追求是多种多样,那么就应该让青年诗人有自己自由驰骋的艺术天地。我们不反对传统的、直抒胸臆的作品,但也不能因此排斥“朦胧”性的作品。“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风和日丽的西湖景色固然舒适迷人,但雨雾迷朦中的西湖何尝不给人以更多微妙的遐想?正如李斯特所说:“怎么能够限制1个诗人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自己的题材呢?”让我们抛弃过多的偏见,理解年轻一代,对他们的创作和探索给予真诚的鼓励和扶持。

还是用诗人舒婷的《也许》,作为对年轻一代诗人的期冀——

“也许我们的心事/ 没有太多的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1986年11月19日初稿于西安静心斋



三 : 【朦胧诗歌.嗨.女郎】

嗨,“女郎,

又见到你了,

可以请你跳只舞吗,

请不要拒绝,我知道你很忙。”

你的舞伴很多,

不缺我一个。(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嗨,女郎,

可爱的女郎,

你如此的热情,

把我的心点亮,

不在让我彷徨,

请带我走进舞场,

跳出生活的激昂。

嗨,女郎,

温柔的女郎,

你为何让人迷恋,

在这夏季的早晨?

音乐响了,女郎,

噢,舞动吧,我笨拙,

我爱这晨的爽,

在百花间,在绿叶旁。

有一个美丽的女郎,

旋转,旋转。

嗨,女郎!

四 : 诗歌手抄报:朦胧诗

  “朦胧诗”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因其作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称为“朦胧诗”。如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等,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诗歌手抄报:朦胧诗

  这幅诗歌手抄报制作精美,特别是绘画色彩搭配都非常精致,内容选取丰富,欣赏性可读性强!

五 : 诗歌手抄报:朦胧诗

  “朦胧诗”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因其作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称为“朦胧诗”。如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等,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诗歌手抄报:朦胧诗

  这幅诗歌手抄报制作精美,特别是绘画色彩搭配都非常精致,内容选取丰富,欣赏性可读性强!

本文标题:朦胧诗-朦胧诗:朦胧诗-定义,朦胧诗-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654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