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初一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9 所属栏目:数学

一 : 初一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学案例分析

二 :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www.61k.com]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www.61k.com)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7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www.61k.com)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三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关注要点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部分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等等。

其次,在真正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 (如归纳法则 (方法)、描述概念 (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而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

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的实施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

二、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例说

下面我们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 《统计图的选择》①的实际内容,分析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1?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

对本节课来说,具体的教学目标表现为:

● 结果性目标

(1)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展示数据。

● 过程性目标

(1)经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

(3)体会数据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第二步: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

3?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可以将本节课处理成课前活动和课堂活动两个环节。

●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社会调查 (提前一周布置)。

(1)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例如,气象站发布的本市2003年月平均降水量 (条形统计图);学校卫生室对全校学生近视情况作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某商场10月份各部门的月销售额 (扇形统计图);等等。

(2)收集数据: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 (要求: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例如,科技方面的 “美国先进军事武器”;家庭生活方面的 “家庭每月收支情况”;社会生活方面的 “青少年犯罪率”;学校生活方面的 “学校教师年龄段、学历问题、学生近视眼情况”等问题。

注意: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经过初步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并没有完全照搬教材 (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同)内容处理,而是组织学生从调查所得的大量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自觉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将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并作出决策。

(1)情境引入。

(2)统计图的选择 (以下将教材作了适当改动)。

①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1957~2050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典型案例分析

②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50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③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50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④ 回想刚才小组展示的统计图,“豪门”内衣在五大城市销售量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人们对网上事业的期望的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

⑤ 你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合理选择统计图?(学生先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并派代表回答)

(3)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

● 第三环节:练一练 (参看教材课后 “随堂练习”)。

●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教材第184页第6题 (经过一周的调查搜集数据,制作统计图);

(2)完成调查报告。

4?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

5?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

在执教后,任课教师赵老师对本节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作了如下反思:

(1)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避免让思维活跃的一些学生的回答代替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其他学生的疑问。

(2)对小组讨论,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适当的指导和适时的调控,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总之,数学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数学备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之前,对教学行为进行周密思考与安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等教学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认真研究的过程;是对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设计与安排。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上;应放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数学活动上;应放在如何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进而达到 “三位一体”的效果上;应放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上;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上。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既是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目标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过程,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反思的问题。

加强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是促进自己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而有效的途径。

来源:袁虹名师工作室(初中数学)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初一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801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