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匿名社交-秘密:如何设计一款匿名社交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15 所属栏目:这就是差距

一 : 秘密:如何设计一款匿名社交应用

秘密 社交 应用 设计

社交应用Secret最近非常火,它让用户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向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分享图片、文本信息,与早先的匿名分享应用Whisper、PostScrect不同的是,由于都是在熟人关系间匿名分享信息,所以信息流里所有的信息都与用户更加相关了。而在不久前我与社会化新闻分享与推荐网站无觅阅读的创始人林承仁交谈时得知,他们正要发布一款私密性社交的产品——秘密,这算得上是国内首款匿名社交产品。

“秘密”的机制与Screct有不少高度相似之处。虽然经过了一层熟人信息的过滤,但匿名应用目前还是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色情、暴力信息掺杂其中,如何过滤信息,对信息做更合理的权重安置,是当前所有匿名应用里的首要工作。

林承仁此前最为被公众熟知的是其在各类站点被广泛应用的无觅插件,随后开发了个性化推荐阅读器无觅阅读,对与林承仁来说,“秘密”正好用上了他的技术。因此,除了基本的Screct机制——包括通信录导入、朋友圈人数限制解锁以外,“秘密”还加入了推荐算法,参考的因素包括信息流热点、一二度人脉关系、阅读关键词等,以求比Screct能更精准地让用户关注到与自己生活贴近的信息。

在秘密的页面,左下方会显示两种可能,一种是“朋友圈”,表明这个秘密是来自你的通讯录好友,或者好友的好友,另一种是地理位置,会是一些热门的推荐信息。

秘密 社交 应用 设计

私密性社交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还是安全性。

具体设计规则上,“秘密”用户组里所有人的头像和评论都不带有作者的名字,每条秘密下的评论都会随机分配头像,同一个人发布不同秘密的头像也会来回变换以保证匿名效果。对于特别隐私的数据,如通讯录及密码,“秘密”会通过单项加密及加盐处理(数字上已证明不可逆转),即便数据被盗也无法解密。其次是将最核心的密匙存放在客户端,确保内部人员也无法获取信息,同时,“秘密”也为用户提供客户端上的一键擦除功能,删除的信息无法复原。

用林承仁的话说,就算是他们公司的员工之间也都不会知道对方身份,“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敢用,就更无法推广出去了”。

Screct这类私密社交应用的兴起,反映了是熟人关系通讯工具的局限性,虽然如微信这类的工具能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中通联的高频需求,但越来越臃肿的社会关系网使得用户倍受压力,无法轻松地在朋友圈里实名发表更私密的内容,这些因素已经成为了Facebook、微信在内所有巨型社交网络的掣肘:

先是Google在Google+起步之时,为了绕过正面战场,找到Facebook作为熟人社区的局限性,提供圈子(Circle)的模式,这一Feature后被新浪微博引入其“朋友圈”功能,但Circle的分组形式虽然解决了信息发布围栏问题,但每发布一条状态前点选圈子、管理圈子繁琐的做法,使得Google+也并未能流行起来。

随后的SnapChat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阅后即焚的机制显然比Screct在年轻人群体里更为“刺激”,Snapchat作为另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机制迅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最近公开的数据显示,Snapchat每日分享的图片达3.5亿张。只可惜Facebook希望补充其短板的防御性收购遭到了Snapchat拒绝。

私密社交的需求已被验证,但它是否代表着社交应用的未来?我认为不尽然。也许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两种形式会并行存在,一方面像Facebook、Twitter以及微信这样的产品逐渐到达瓶颈出现持续地用户逃离,但私密社交同样无法取代日常高频率的社交需求。就目前而言,私密社交的前景尚有广阔待挖掘的空间。

二 : 2014,匿名社交的生与死

2014,匿名社交的生与死_信春哥不挂科

要说到2014年最火的社交产品是什么,那无疑是以“秘密”为首的各大匿名社交产品。它们以无底线无节操的爆料,病毒式营销的手法,迅速累积了大量用户。让大家意识到匿名社交这个垂直领域的巨大潜力。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段爆发式的用户增长之后,由于匿名社交产品的用户粘性太弱以及负面新闻太多等问题,用户的增长速以及留存率都大幅度下降。

从作为陌生人树洞的sercet—到吐槽身边朋友的秘密—再到各大IM软件推出的基于熟人系统的匿名群聊,每一个产品的推出都吸引了不少的用户,这让各大VC都信心十足,觉得这些成绩足以说明匿名社交大有可为。但是实际上呢?美国的sercet早就半死不活,而它的中国兄弟“秘密”也风光不在。由于对负面UCG内容的把握不足,在2014年5月8日,“秘密”被苹果商店强制下架;过了12天后改名为“无秘”卷土重来,可是没多久就因为产品形态问题而再度下架。

最后无秘选择了与“友秘”合作而再次出现在苹果商店。现在是15年的1月,无秘也更新到了3.0版本,在产品形态上做出来了巨大的改变,在“附近的人”、“发现秘密”区块上都增加了新的功能;更是推出了“匿名信”功能,首次尝试“半匿名”沟通机制,迈出了“去匿名”化社交的第一步。

这些改变证明一个判断:纯粹的匿名功能没办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产品,它只能作为一个亮点功能为产品添加光彩。

把现在市面上的社交软件分为两大类的话:

第一类是广域的社交平台;有熟人关系的强社交,如facebook、微信;有陌生人关系的弱社交,如陌陌和微博;

第二种是垂直的社交平台;比如在陌生人关系基础上的兴趣社交,豆瓣、知乎;在互动形式上的创新社交,snapchat、secret;针对特殊性向人群的社交,blued,拉拉花园等等。

然而匿名社交很难简单的用过去我们所能套用的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或者说强关系、弱关系去解释这款产品的火爆,因为它是你的手机通讯录强关系链导[www.61k.com)入的,却没有办法知道每一条信息发布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也就没有办法从传统熟人朋友中获得那种熟悉、亲近的愉悦感。因此,我把它看成是一个社交产品的怪胎,而这个没办法用规则解释的怪胎则是社交产品关系链膨胀和人类本性回归的必然结果。

所有的社交产品,都逃不过关系链膨胀所带来的厄运。从国外的facebook到国内的人人,再到目前风靡全球的微博和微信,随着你好友数量越来越多,好友层次也越来越繁杂,父母、老板、同事、兄弟姐妹都一窝蜂的涌向你的社交关系链圈子来时,每当你要发布一条信息时,你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你的社交体验感到糟糕透顶,表达的快感越来越没有了。此时,你会发现诸如年轻用户逃逸庞大的社交平台,主打年轻向的blink能在短短50天内迅速蹿红并且得到一亿的估值就是这个道理。

而事实上,人类骨子里就有一种表达的欲望,当某种表达的欲望受到社会的制约和限制时候,内心是不安和痛苦的。这个从我们经常看到的电影情节是一样的:痛苦的人会去到教堂, 对着牧师诉说自己内心的声音,此时的Ta才是最真实的。

其实我们看这几年国内流行的网络亚文化来看,从“信春哥不挂科”的反讽和高级黑到网民对同性恋的力挺和屌丝文化的崛起,再到“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约吗?”等对金钱欲望和性欲望的裸露表达,我们会发现其实数字公民已经变得越来越开始关注和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尽管我们看到的方式是各有千秋。

因此,在整个亚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下,我们会看到在匿名社交产品上,人们开始释放最真实的自己,对工作的抱怨、对组织的不满、对性和对金钱的欲望等等这些。

匿名的价值不在于无所顾忌,而在于平等、真实和安全。

匿名也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

当网络社交日渐无孔不入我们的生活时,带来了身份、形象、面子、安全感甚至自身性格的挑战,我们开始选择伪装或者逃避。以微博、朋友圈、人人网为代表的主流社交平台不经意间成为了一种束缚和压力,导致“没有人懂我”,而匿名正是卸下防备和枷锁的办法,能够促进更真诚的交流和互动。

匿名社交直击人类的天性—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只要人类一日不停止这种好奇心,那么匿名社交对于人类来说就一直是一个需要满足的痛点,也是新产品诞生的源泉。但是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只是抓住了形式,而没有抓住匿名社交的本质,它首先是一个健康的社交关系,然后再是匿名。

社交的本质是为了交流信息、增进感情、建立关系、充实自己,是一种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因此,匿名这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了社交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现在市面上主打的负面和色情。相反,它应该营造出一种平等、公平、安全的氛围,来帮助人们找到更多共鸣,释放压力。

但是在国内的几款APP中,我很遗憾的看到火热的全是各种爆料以及充满了负能量的发泄,这固然与用户的素质有一定关系,但从根本上还是因为产品上没有对用户产生引导,让他们创造一些更有趣更正能量的内容。

在我看来匿名社交的终极意义就是在连接了人与人最真实的自我。

匿名社交不应该是作为一款产品的主要功能,而是作为一个亮点功能而存在;

匿名社交的内容应该往光明化,健康化来引导,而不是一个爆料的树洞;

匿名社交的未来应该是建立健康的用户关系,并把他们转向线上,而不是一个躲在手机后面的负能量聚集地。

三 : 垂直社交创业报告:匿名社交真的性感吗?

 

  文/ 网易科技 傅昊 制图/网易科技 张祖韬

  【编者按】继本周三、周四连续推出“垂直移动社交创业报告(一)----职场社交”和“垂直移动社交创业报告(二)----同志社交”后,今天我们将推出移动社交创业报道第三弹----“匿名社交”。职场社交、同志社交和今天推出的匿名社交是我们对基于用户社会身份切入移动社交着重分析的三个垂直领域。

  

 

  匿名社交在今年上半年突然火了起来,又一波大的创业机会似乎已经到来。短时间内有大量的匿名社交产品涌入到了市面上。但之后又有点沉寂。匿名社交是大浪淘沙,还是全军覆没完全没机会?我们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匿名社交。

  本次报告的核心观点有:

  ·熟人匿名社交所满足的深层心理需求在客观上不具备可持续性

  除了无聊之外,熟人匿名社交所满足的深层心理需求有两类:a)被动型好奇,是一种高精力成本的内容获取机制,容易导致精神疲劳,因此此类心理需求本身无法持久存续。b)不必承担责任的攻击倾向,这种心理需求反应在民事行为上可能是会被法律法规所禁止的。

  ·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满足的深层心理需求在客观上不具备可持续性

  除了无聊之外,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满足的深层心理需求有两类:a)偶发性的分享需求,用户在产生匿名UGC时的行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b)偶发性的好奇,用户在消费其他陌生人匿名UGC时的行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也就是说,在陌生人匿名社交平台上,无论是UGC的生成还是对UGC的消费需求都是偶发的。那么双向偶发的需求是否能够撑起一个可规模化、高复用率的社交平台呢?如果双向偶发需求的目标都仅仅是指向匿名UGC的话,答案应该是很明显的。

  ·陌生人匿名移动社交平台采用长篇UGC内容值得商榷

  长篇UGC天然地与移动端用户行为模式不相符。这是因为:目前移动端屏幕只支持单任务操作,用户会自然而然的在打开一个任务之前对成本收益进行衡量。长期而言,利用大块时间在手机上随机阅读长篇UGC的机会成本过高,长期高复用率的可能性并不大。

  ·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匿名社交都很难产生有效的社交机制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谈到过关系维度的概念。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持久属性各异的关系维度:比如兴趣爱好维度、性取向维度;比如价值交换维度、未来价值储备维度;比如感情维度、价值观匹配维度。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匿名社交平台上能够找到可持久存续的关系维度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发现。

  同时,我们计划在2015年初推出“网易科技创业系列丛书”第一部----《社交磁场》,将对社交领域的创业进行更为详实的剖析。我们在中国首个社交出版平台“赞赏”发起了《社交磁场》的首次社交出书,请点击“众筹社交磁场”。你赞赏,我们一起出书。

  以下是“垂直移动社交创业报告第三部分”----匿名社交

  匿名社交

  由于匿名身份也是社会属性的一种,因此我们把匿名社交归在以用户社会身份切入移动社交的大类下。

  我们看到目前市面上主打匿名的社交产品非常多,国内外能数得上的匿名产品就有20+。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件事:

  a)以匿名形式切入社交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b)同质化非常严重,模式本身长期竞争力存疑。

  

 

  从所针对的用户群来看,我们把匿名社交分为熟人匿名社交和陌生人匿名社交两类。市面上的熟人匿名社交应用主要有:无秘(iOS端为“友秘”)、秘密(Secret中文版)、乌鸦(已转型)等。

  主要的陌生人匿名社交有:秘密(源自糗事百科团队,现CEO为张昊)、微密、Whisper(耳语)叽密等。

  我们观察到,两类产品从产品形态上有逐渐重合的趋势,这从侧面反映了两个方向本身的发展局限性可能都是比较大的。

  国内外其他的匿名产品还有:小声、抱抱、叽喳、BiBi、呵呵、吐司、秘密圈(YY旗下产品)、偷偷、悄悄话、匿名、猜猜、Solo、Leak、Rooms(Facebook旗下产品)、Wut、Rumr等等。篇幅所限,我们无法一一涉及,对于这些匿名应用,请感兴趣的读者自行展开研究分析。

  另外,最近一款名为YikYak的匿名应用由于完成了对价在6000万美元以上的一轮融资而被频频提及。我们认为,YikYak的本质并不在于匿名而是在于LBS。因此我们会在本次系列报告的第三大部分对YikYak展开分析。

  我们在匿名社交领域里进行了专访的CEO包括:无秘林承仁、秘密张昊、叽密(前称“叽叽”)钟明禄。

  在这部分里,我们主要以无秘为例对熟人匿名社交展开分析。秘密(Secret中文版)和乌鸦则会作为补充案例进行分析。

  由于我们是从中国市场的角度来进行行业和模式分析,因此我们把无秘作为熟人匿名社交的代表性产品加以展开分析。请读者把注意力放在分析本身而不要纠结于谁借鉴了谁这个问题。

  基本情况:

  无秘是互联网公司深圳二木科技旗下的一款移动端熟人匿名社交应用。无秘于今年4月初上线,主打朋友圈匿名爆料,在短时间里一飞冲天。但由于平台对负面UGC内容把控不足,“秘密”在5月8日遭苹果商店下架;5月20日,“秘密”改名“无秘”在苹果商店重新上架,随后又因为产品机制的原因被下架。在产品第二次被下架之后,无秘选择了通过与“友秘”合作而再次出现在了苹果商店。无秘最初的产品形态和美国的“秘密Secret”非常相似,无秘也因此背负了“抄袭”的名声和指责。在12月初上线的3.0版本中,无秘进行了大幅改版,推出了匿名信、分类频道和附近的人等新功能。

  

 

  -创始人及团队

  无秘创始人兼CEO林承仁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后在美国亚马逊负责搜索引擎领域的技术工作。2009年回国创业,从事2B(面向企业用户)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后转做2C的移动端阅读器无觅。2014年初,无秘团队决定彻底转型专做熟人匿名社交。

  无秘创始团队具备多年的技术岗位从业经验,核心员工大多是来自BAT的技术类管理层。无秘团队内部没有头衔,开展项目时可以快速落实。目前所有核心成员都持有公司股份。

  -融资情况

  无秘方面未透露。

  -部分运营数据

  无秘方面表示注册用户为千万级别;单个用户获取成本不到1元。

  无秘目前的产品形态描述:

  无秘之前2.4.1版本的产品形态有四个区块:

  展示(微博式的热门feed,分为全部、朋友圈、热门);发布;提醒;消息(IM形态,添加了群聊)。

  另外,还有右上角的小点(添加朋友、反馈、设置)。

  无秘在2014年12月初对产品形态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目前3.0版本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区块:

  首屏为“首页”(展示了热门及匿名朋友圈的feed流);

  第二屏是“聊天”(是和其他匿名用户之间以及群聊的聊天记录,可以实现IM功能);

  第三屏是“发现”(分为“发现秘密”;匿名信;附近的人;匿名群聊;添加朋友等功能模块)。

  在“发现秘密”模块中,无秘对UGC按照内容属性进行了频道分类,目前分出了10个UGC频道;“匿名信”功能则可以向用户手机通讯录、微信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发送匿名消息;“附近的人”是附近用户的列表;“匿名群聊”则可以看到朋友已经加入的群聊并选择是否加入。

  产品链接:http://www.wumii.com/

  目前的产品定位和所满足的用户需求:朋友圈的匿名表达和互动

  无秘目前的slogan是:“没有不能说的秘密”。从无秘的slogan来看,无秘是希望用户没有顾忌的在朋友圈里说出任何想说的东西。从我们的角度看,这个slogan的侧重点在于鼓励用户尽量多的产生UGC,熟人元素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

  

 

  从无秘产品本身来看,现阶段无秘主要想要满足的表层需求有两项:

  a)用户向匿名朋友圈发送信息的需求;

  b)用户阅读匿名朋友圈并进行互动的需求。

  无秘所能满足的实际心理需求我们会在下面进行分析。

  产品开发策略:逐步增加原创元素

  无秘在产品开发及上线初期较多的借鉴了美国熟人匿名产品Secret的产品形态,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进行的都是微调。最新的3.0版本则是出现了较大的UI变动并加入了较多的原创元素。

  无秘最新推出的“匿名信”功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向通讯录好友发送匿名信息的工具性功能;“频道分类”的出发点应该是希望引导用户找到感兴趣的UGC类别;“附近的人”模块的目的则是为平台引入了陌生人匿名社交的属性。

  我们暂时仍然无法从无秘的产品形态演进中看出特别明确的战略指向。

  用户管理:

  -冷启动阶段及用户获取:从爆料到口碑传播

  由于无秘在甫一上线时的定位是内幕爆料,因此一时之间有大量各种类型的内幕信息在平台上涌现出来,无秘的冷启动也由此而得以迅速完成。

  由于无秘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因此后期的用户获取基本都是通过用户的口口相传而传播的。无秘并没有做过多的产品推广,新用户获取成本较低。

  -用户社交关系构建:使用用户的原有关系;探索新的关系形态

  通常来说,用户在一款社交应用平台上都会形成一个在其他平台上所没有的新社交关系形态。由于无秘采用的是将通讯录名单导入后形成匿名朋友圈的形式,因此无秘用户所面对的仍然是他原有的社交网络,只是在表现形态上从实名变成了匿名。

  由于无秘为用户提供了IM对话功能,因此用户也可以在参与UGC互动的过程中与其他用户发生一定频率的直接互动。3.0版本中推出的“附近的人”也可以看做是对LBS方向陌生人匿名社交的一种尝试。

  瞄准的目标市场和后期发展形态:目前仍然不够清晰

  由于无秘的目标用户群体过于模糊,因此我们目前无法对无秘的后期发展形态做出大致的判断。

  

 

  A)秘密(Secret中文版)

  秘密(Secret中文版|产品链接:http://api.secret-cn.com/)是美国Secret团队和策源资本授权给中国一支本土团队在中国国内进行运作的产品。目前Secret中文版的CEO是段侠,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于疯狂猜图。我们在此不对Secret中文版进行评价,只是单纯的来看一下美国原版Secret的发展情况。

  Secret可以说是所有熟人匿名社交产品的原型,它在美国应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呢?App Annie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上线后,Secret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的排行榜上出现了火箭式的上升。但8月下旬开始,Secret的排名暴跌到了1500名开外。互联网数据分析公司ComScore已经停止了对Secret的追踪。有媒体报道称,Secret在美国谷歌的搜索排名也下跌到了下游水平。另外,负责Secret的本土公关负责人也选择离开了团队。

  Secret在其他国家推出的当地语言版本也都出现了类似的走势,即:迅速上升-火爆-不温不火-少人问津。在巴西,巴西政府甚至以禁止网络欺凌为理由停止了Secret的展业。

  值得一提的是,Secret在今年7月份获得了由Index Ventures和Redpoint Ventures领投的2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1亿美元。但Secret在应用市场上一落千丈的势头却从8月中旬起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暂时调整还是熊市降临?我们很想问各位投资人读者一个问题:大家如何评价这笔投资呢?

  9月份,Secret团队推出了一款名为Ping的手机锁屏内容推送应用。从产品形态上来看,Ping和Secret没有显著的逻辑关系。这似乎也在一个侧面表明Secret的美国本土团队已经准备从熟人匿名社交方向上进行转向了。

  B)乌鸦

  乌鸦是图片+音频社交应用啪啪团队内部孵化出的准熟人匿名社交产品。乌鸦的创始人许朝军也是点点网、啪啪的创始人。许朝军在自主创业之前曾先后在Chinaren、搜狐、校内网、盛大公司担任重要技术及管理职务。

  乌鸦于今年6月份上线。当时打出来的slogan是“上班黑同事,下课黑同学”。在产品形态上,乌鸦为注册用户提供了全国十万多家公司和大中小学的身份选项。用户可以选择进入某个特定的机构,在选定相应机构之后,看到的信息和发生交流的对象都是身处同一机构或者学校的人。许朝军当时对产品的定位是引导公司内部员工的匿名互黑和减压;为学生提供一个校园的匿名交流BBS环境。

  从目前v2.2.0版本的产品来看,乌鸦已经变成了一款准实名的校园交友应用,产品形态出现了大幅变动。要求上传真实头像、要求选择所在学校和院系。

  我们来看一下乌鸦目前的产品形态,v2.2.0版本分为四个大的区块:

  首屏为“学校”,是真实大头像的用户列表;

  第二屏是“聊天”,是IM功能的对话列表;

  第三屏是发现,分为“匿名朋友圈”和“匿名点评好友”;

  第四屏是“我的”,用于用户自己的账户管理。

  产品链接:http://imwuya.com/

  乌鸦目前的slogan也从最初的“上班黑同事,下课黑同学”变成了“附近的同学”。

  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不对乌鸦目前产的品形态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显而易见的是,乌鸦目前的产品形态显然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个准熟人匿名社交了,而这种变化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生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单纯的从熟人/准熟人角度切入移动社交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模式。

  探讨1. 熟人匿名社交的需求属性:是否可持续?有怎样的副作用?

  我们认为,在心理需求维度上,熟人圈子的匿名社交主要满足了三类需求:无聊、好奇和不承担责任的攻击。

  无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并不是熟人社交所特有的,因此我们不做深入讨论。

  好奇这项心理需求可以在熟人社交平台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好奇心理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

  所谓主动型好奇是指,一个人通过主动探索特定类型的未知信息、寻找内在规律而产生满足感的心理。相关行为可能有探险、科学研究、行业研究等。主动型的好奇心理通常都是和兴趣倾向、经济导向相关的。;

  所谓被动型好奇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可能满足潜在隐秘欲望的环境下,期待有符合潜在欲望预期的信息出现,一旦相关信息出现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满足感。相关行为可能有打听八卦、猜测、偷窥、意淫等等。由于被动型好奇大多都是与潜意识层面的需求相关的,因此这种心理需求都是非常隐蔽的、不与他人分享的。

  熟人匿名社交机制就是一种可能让被动型好奇心理产生满足感的潜在机制。这一点也是大多数熟人匿名社交产品所瞄准的需求。

  另外要提一句,主动型的好奇除了上述持续性的探索之外也可能包含了偶发性的探索,比如想要认识一个陌生人的需求。

  不承担责任的攻击是由人类追求行为自由的心理倾向所决定的。从幼儿会毫不犹豫的攻击蚂蚁等小昆虫就可以见其端倪,成年人对其他同类的攻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种心理倾向的存在而得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满足感。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心理需求是否是可持续的?它们有哪些天然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呢?我们对被动型好奇和不承担责任的攻击两类需求来做一分析:

  a)由于被动型好奇本身具备了被动属性及潜意识属性,因此这种心理一旦被提上心理需求的议事日程就会始终处于一种待机状态,始终在捕捉着相关私密信息的蛛丝马迹。这种等待、搜寻过程中的精力消耗、时间流逝构成了用户被动型好奇心获得满足感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如果用户在进行过满足感和成本之间的成本收益测算后觉得不划算,他可能就不会来玩第二次了。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来说被动型好奇在客观上并不是一种可以长期高强度存在的心理需求。

  另外,被动的奔跑一定比主动的奔跑更容易疲劳,这种被动的心理状态也许可以用“疲于奔命”来形容。因此,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在这种待机状态上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是十分值得商榷的。

  b)不必承担责任的攻击性心理需求应该属于一种在特定外部条件得以满足时的偶发性需求。

  在社会学维度上,熟人匿名社交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准自然状态(quasi-state of nature)”。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互相不认识、不构成利害关系、没有管制机构的存在。可以想象,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猎物,所有人都是不安全的。因此,对安全的渴求是人们需要公众部门和政府出现的最迫切原因。

  熟人匿名社交平台在将原有社交网络中的身份掩盖后,特定的交际圈(如公司的部门、校园的班级等)内部就会在平台上形成一种“准自然状态”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和人之间互相不认识,没有管理机构,只存在线下利害关系(这也是我们把熟人匿名圈子称为“准自然状态”的原因)。由于存在着线下的利害关系,一些人就可能会在这种“准自然状态”的社会形态中对其他人展开攻击而不必负责任。

  因此,熟人匿名社交应用在某些条件下有可能变成不必承担责任的人身攻击工具。尽管目前多款应用都禁止出现人名,但是在熟人匿名圈里用使用某种代号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也是完全可行的。另外,一些匿名信类型的功能也减小了实施人身攻击的成本。客观的说,这种机制是有可能遭到政府管理部门查封的,这构成了熟人匿名社交长期展业的风险点之一。

  探讨2. 关于通讯录列表:通讯录的隐私性和风险

  我们在分析职场社交时对脉脉抓取用户通讯录做法的合理性进行过探讨。我们认为抓取用户通讯录的做法是有一定的信用和信息风险隐患的。由于熟人匿名社交离不开抓取用户通讯录这个步骤,因此这也可能构成未来业务开展的风险点之一。

  最后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看问题的全面性,我们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努力尝试着为熟人匿名社交功能找到合理的规模化社交应用场景和相关的用户价值。但时间和水平有限,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大规模、长期可复用的社交应用场景。熟人匿名社交功能是否在某些工具性的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我们目前还无法给出方向性的结论。

  基本情况:

  秘密(张昊版)是北京亿诺无限旗下的一款移动端陌生人匿名社交应用。秘密的产品原型来自于糗事百科团队在2007年上线的PC端产品。PC端的产品形态有些类似于web 2.0时期自媒体人和菜头运营的“树洞”博客。当时,会有不少读者把自己的故事发给和菜头让他以匿名的形式发表在树洞上接受大家的评论和建议。

  秘密移动端早在2011年底就已经上线,糗百团队将秘密的运营权交给了现任CEO张昊。2012年,张昊治下的秘密从糗百独立出来并入驻创新工场。

  

 

  -创始人及团队

  秘密创始人兼CEO张昊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创业系。2011年底毕业回国后于2012年中加入糗事百科创业团队无薪实习。由于运营人手不足,糗百创始人王坚将秘密交给张昊进行运维和UI设计。在运营过程中,张昊对秘密越来越有感觉,王坚同意张昊独立组建团队探索秘密未来的方向。

  秘密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团队。张昊在独立创业初期比较缺乏行业的技术积累,但创新工场和糗百团队都比较看重他的个人潜力。通过这些背景资源和个人的不断努力,张昊独立搭建起了目前的秘密团队。目前秘密团队大约为15人,尚无合伙人。

  -融资情况

  获得创新工场200万元天使轮融资,目前在准备A轮融资。

  -部分运营数据

  秘密方面表示目前总装机用户为400万;用户留存率 40+%;活跃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半小时;二三线城市17-25岁之间的用户比较多。

  秘密目前的产品形态描述:

  秘密目前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四个大的区块:

  首屏为“首页”(展示了UGC的feed流,分为“推荐、最新、24小时、7天、30天”;首页顶部可以进入热门话题列表);

  第二屏是“附近”(附近用户发布的UGC列表);

  第三屏是“消息”(“我的消息”是异步feed流的动态通知;“我的私信”是和其他匿名用户之间的聊天记录,可以实现IM功能);

  第四屏是“我的”,用于用户对应用的管理。

  产品链接:http://mimi.me/

  目前的产品定位和所满足的用户需求:匿名长文字内容社区+社交;长内容创作、消费以及互动

  秘密目前的slogan是:“性感的匿名私密社区”。这表明除了匿名之外,秘密目前所注重的重点是平台UGC内容的调性。目前秘密UGC feed流中主要的内容类型集中于情感、两性、家庭方面的话题。

  

 

  秘密UGC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长度,通过多年的运营,秘密在自己的社区上形成了一种长篇倾诉的氛围。因此,秘密一直以来试图满足的用户需求都是集中在长篇内容的产生和消费上的。用秘密CEO张昊的话说,“大多数社交产品打的都是碎片时间,我们打的是被窝里的时间。”

  产品开发策略:从长文字UGC社区向社交方向进行尝试;保持社区的严肃性;不加入图片

  通常来讲,移动端社区的内容都不会特别长。因为移动端的产品设计都是从如何抓取用户碎片时间出发的。由于秘密是从PC端的树洞类社区演化出来的,因此秘密本身也保留了很多PC端的内容痕迹。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秘密团队顺势在移动端增强了长内容的社区调性。

  长内容保证了秘密社区的严肃性,这是秘密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为了保证文字内容的主导性,秘密有意不在社区加入图片,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2014年之前,秘密有意的阻断了用户之间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的机制。在经过一些用户行为测试后,秘密发现用户的社交意愿还是比较强的,因此在2014年初为移动端加入了IM功能,试图为产品引入社交属性。

  用户管理:

  -冷启动阶段及用户获取:仍在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

  由于秘密是从PC端产品发展出来的,因此上线时本身就有一定的用户积累,没有刻意的做过冷启动。

  陌生人匿名社交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口碑传播的无效性。因此秘密也在不断尝试有效的推广机制,比如转发朋友圈、换量、向内容聚合类产品输出内容、与调频电台合作等等。

  -用户社交关系构建:社交关系仍然较弱

  目前秘密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构建还处于比较弱的阶段,原因有两个:

  a)陌生人匿名社交机制要想建立起较强的社交关系本身是有难度的;

  b)秘密强调的是社区UGC,对社交关系的构建仍处于摸索阶段。

  瞄准的目标市场和后期发展形态:目前仍然不够清晰

  从我们对秘密的理解看,秘密的立足点并不仅仅是陌生人和匿名者两个元素。秘密最大的差异点在于运营几年来所形成的社区氛围。长篇UGC是秘密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很难评价这是否可以构成秘密的竞争护城河。

  我们目前还无法对秘密后期的发展形态做出较清晰的判断。

  我们的一些探讨和建议:

  探讨1. 关于长篇UGC:长篇UGC是否适合移动端?

  秘密的长篇UGC很有特色,这个特点显著的把秘密与其他移动端陌生人匿名社交产品进行了区隔。但我们的疑问是,秘密所主打的这个点能否独力支撑起一款移动端(社交)产品?

  长篇UGC在移动端是有价值的,因为用户有时候的确希望看看其他同类的情感、遭遇故事。但是问题来了,这种产品形态足以让一款移动端产品长期走下去吗?

  PC端优质的长内容论坛有天涯、猫扑、凯迪社区或许还有豆瓣小组,这些平台的用户积累和内容积累显然要优于秘密。我们想问的问题是,这些PC端的优质论坛在移动端发展的如何呢?

  我们从移动端本身的特质来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在目前的产品形态下,移动端和PC端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移动端只能处理单任务,用户无法在手机屏幕上对两款不同的应用进行自由的切换,这就决定了用户在打开一款应用之前都会衡量一下自己的机会成本。长期而言,如果使用一款应用的机会成本远远超出了其所能为用户带来的收益,用户的打开意愿当然就不会很高了。如果用户对一款应用打开的意愿不足,这款应用很容易的就会被用户卸载掉。

  这并不是因为PC端论坛的老用户喜新厌旧,这是由设备本身的使用特质所引发的自然而然的用户使用行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老用户在有随机阅读长篇UGC需求的时候还是倾向于到PC端去阅读。当然,平板作为移动端设备也是可以完成PC的功能的。但是,平板的数量是无法与手机相提并论的。

  另外要提一句,在手机上读书是在用户进行过成本收益测算之后的目的性很强的用户行为,这和随机阅读长篇UGC内容是两种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

  探讨2. 还是关于长篇UGC:长篇UGC是否足以撑起一款移动端的社交产品?

  从秘密目前的产品形态而言,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端的树洞或者情感论坛,带有极强的PC端匿名论坛痕迹。社交属性并不明显,我们暂时还很难把秘密看做是一款社交产品。

  目前秘密的长篇UGC基本都是集中于两性、婚姻、情感类别的。这种社区调性作为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切入口是可以的。但正如我们在上个讨论中分析的那样,这个特点在移动端是远远无法形成持久竞争力的。

  秘密团队或许应该对目前战术的合理性展开更为深入的评估,对未来的战略方向进行更长远的规划。将长篇UGC作为吸引用户的切入点或许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想明白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社交?工具?垂直?长尾?无论是什么方向,用户需求的可规模性、持续性、高复用性以及需求的变异性才是一切战术和产品形态的基本出发点。

  由于都是主打陌生人匿名社交,因此这几款产品在形态上都非常相似。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几款产品的slongan和产品形态。

  

 

  A)Whisper(耳语)

  耳语是美国陌生人匿名社交Whisper的中国版。耳语的Slogan是:“耳边私语,遇见真实。”

  耳语的产品形态可以理解为四个区块:

  首屏为“首页”(展示了UGC的feed流,分为“热门、最新和附近”);

  第二屏是“发现”(是运营团队编辑过的UGC合集列表);

  第三屏是“消息”(“我的消息”是异步feed流的动态通知;“我的私信”是和其他匿名用户之间的聊天记录,可以实现IM功能);

  第四屏是“我的”,用于用户对应用的自我管理。

  产品链接:http://eryuapp.com/

  耳语和秘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UGC的表现形式。我们上面提到,秘密的UGC以篇幅较长的文字为主而耳语的UGC形式则是短文字+背景图片。用户在写下想要发布的文字后,系统后台会根据文字内容向用户推荐背景图。

  B)微密

  微密的slogan是:“最真实的邂逅”,但似乎又改用了“隐姓埋名更精彩”。

  微密目前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五个大的区块:

  首屏为“首页”(展示了UGC的feed流,分为“最新、最热和附近”);

  第二屏是“密聊”(是和其他匿名用户之间的聊天记录及用户列表,可以实现IM功能);

  第三屏是发布按钮,用于发布原创内容;

  第四屏是“发现”(可以在搜索框里输入关键字和微密号);

  第五屏是“我”,用于用户对的应用管理。

  产品链接:http://www.wemi.mobi/

  微密的UGC和耳语的形式极为相似,也采用了系统为文字推荐匹配背景图的做法。另外,微密帖子下的用户回复也都是搭配背景图的。

  C)叽密

  叽密(原“叽叽”)的slogan是:“最有趣的匿名朋友圈”。

  叽密的产品形态可以理解为四个区块:

  首屏为了UGC的feed流,分为“推荐、朋友圈和附近”;

  第二屏是“发现”(是运营团队提供的话题分类列表,用户可以在相应的话题下发布帖子);

  第三屏是“动态”(包括异步feed流的动态通知;与其他匿名用户之间的聊天记录,可以实现IM功能);

  第四屏是用户对应用的自我管理的选项。

  产品链接:http://www.jiji.ly/

  除了陌生人模块,叽密也引入了抓取用户通讯录的朋友圈模块。在我们和叽密CEO钟明禄的交流过程中,他透露目前团队已经在酝酿转型中,准备在近期推出另一款全新的社交产品了。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这些陌生人匿名社交产品的产品形态重合度非常大。核心功能无非就是UGC feed流+IM功能。目前能看到各款应用之间的不同点基本都体现在运营团队对UGC的编辑和归类上。我们想问的是,这些差异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吗?

  

 

  我们的一些探讨和建议:

  探讨1.关于“陌生人+匿名”:偶发性需求是否足以撑起一款社交产品?

  从我们观察到的陌生人匿名社交产品形态来看,基本上都采用了UGC feed流+IM工具的形式。那么,“陌生人+匿名”的形式是否足以支撑起一款社交产品?

  从目前的产品形态看,纯粹的陌生人匿名社交所能满足的心理需求有三项:

  a)无聊;

  b)偶发性的分享需求;

  c)偶发性的好奇。

  无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并不会构成陌生人匿名社交的独特区隔。

  所谓“偶发性的分享需求”是指,用户偶尔希望吐露一点自己的小秘密或者心事或者吐槽一下。我们很难想象会有大量的用户长期匿名发布个人秘密或者吐槽他人。

  所谓“偶发性的好奇”是指,用户偶尔会想看看陌生人的秘密和小故事的好奇心。这种需求的偶发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基本都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和信息,所以很少有人会整天想着看一下匿名的陌生人都说了一些什么秘密。

  这样来看,无论是UGC的生产者还是UGC的消费者双方都是在偶发的刺激性因素下才可能来打开陌生人匿名社交应用的,甚至连下载安装的需求也是偶发的。

  双向需求的偶发性导致了用户的使用频率一定是偏低的,因此,如何在抓取到一定数量的用户之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可复用需求就是非常关键的课题。但是从这类产品的自身定位和基因来看,我们还不清楚这有多大的可行性。

  从构建社交网络关系的角度讲,这种低频、浅层互动的用户行为也是很难形成有质量的社交网络的。在偶发性需求驱动的平台上,用户所能获得的存在感和认同感满足度也是极为有限的,社交和互动的质量也是偏低的。陌生人匿名社交平台能否解决社交关系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暂时还没有答案。

  综上,我们认为,“陌生人+匿名”本身是一个比较单薄的社交维度。它本身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社交平台。它只能作为一个补充性的功能或者切入社交平台的手段,是否能够找到后面的长期发展路径才是真正的关键。

  看了这么多匿名社交产品,我们隐隐回忆起了当初千团大战时的惨烈。不同的是,团购市场在野蛮生长的初期的确是有不少人捞了一票的。匿名社交呢?我们不禁要问,市面上这么多的匿名社交产品真的有出路吗?

  我们认为,做产品不应该只盯着它的形、不应该只是盯着它的功能,而是应该看到产品形态背后用户需求的规模化潜力、持久性、活跃性以及需求的变异性。这些是创业者必须在战略层面上完成的功课,我们对缺乏未来战略眼光的项目持保留态度。

  我们看到,很多匿名社交领域的创业团队都是有激情、有技术沉淀、勇于坚持的,我们非常欣赏他们身上的这些特质。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真诚的建议那些心态足够开放的、有持续自我演进意愿的团队坦诚的对自己的战略方向、自身资源和试错成本做一下深入的评估,然后再决定是继续在匿名社交的道路上探索下去还是坚决转型到新的移动互联网方向上去。

  最后需要提一句,大学生校园社交也可以看做是用户社会身份的一种,同时还兼具了匿名和实名共存的特质。但我们观察到,现有应用在具体切入大学校园社交时所采用的方式一种是工具、一种是LBS。因此,大学生校园相关的社交应用会留在本次系列报告的第三大部分里进行分析。

  注1:本报告所引用公司相关数据均为公开或创始人口述数据,均未经核实程序验证,仅供参考。请勿作为准确数据引用。

  注2:本报告所描述的产品形态均为截至2014年12月初时在应用渠道可公开下载的最后版本。

四 : 匿名社交“领头羊”Secret缘何死掉? 模仿者众 未能成长

  有人这样调侃朋友圈和秘密的差距。在朋友圈里,某人发的状态是“还是宝马5系开着舒服,是时候和我那辆奥迪A4说拜拜了!”而在Secret里,他可能是“一早醒来,我身上就背负着各种车贷房贷,压力好大,活着好累!”

  这一次英雄末路的是曾在海外市场大热的匿名社交软件——Secret(中文名为秘密)。

  “Secret未能展现我当初成立这家公司时所构想的愿景,因此我认为,对我个人、我们的投资方和整个工作团队而言,关闭Secret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Secret首席执行官大卫·比特洛(David Byttow)说。

  只不过,正是这样一个怎么看都是正确的决定再次点燃了对匿名社交应用原罪“负能量”的声讨。

  当“秘密”们让人们恨之入骨又欲罢不能、挑战着人们的底线和法律道德边界时,匿名社交究竟还能走多远?

  

 

  模仿者众 未能成长

  和大多数曾经的明星App一样,Secret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产品也以惊人的速度走过了短暂产品的一生。

  David Byttow是Google前员工,他良好的人脉使得这款App在上线一周的时间里在硅谷广泛传播。

  去年年初上线后,Secret最风光的时候曾一度攀升至App Store美区社交榜第15名、总榜第130名的位置。上线两个月后,这款应用除了收获了一堆质疑外,还收获了1000万美元投资。此后,Secret又经过了几轮融资,总共融资35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Secret拿到B轮2500万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联创策源基金成功地挤进了这一轮并且成为其唯一的中国投资者。

  在Sercet正式进军中国的时候,联创策源基金也出了一把力,帮助Secret在中国组建团队入华。

  而这背后,在Secret入华之前,诸多中国匿名社交模仿者早已先行一步。

  去年5月,多玩游戏网旗下的“私密圈”、前啪啪核心团队打造的“呵呵”等应用早已先后宣布上线。

  作为Secret在华的第一个模仿者,由无觅团队打造的“秘密”早在去年4月份上线首日就蹿升至社交应用榜第一名。在App Store停留了30多天下架后,“秘密”在去年5月20日重新出现在App Store下载列表中,不过名字改为“无秘”。

  有意思的是,在一开始,Secret团队实际上有过和无觅团队合作的想法。“我们知道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我明白一定要有团队在那儿,我们并不介意和中国的‘秘密’团队展开合作。”David Byttow这样解释道。

  为此他还专门找人作为中间人向“无秘”创始人林承仁传达善意。但很快,中间人告诉他“秘密”团队拒绝与Secret对话的消息。

  而Secret中国版最终是以授权运营的模式运营入华,除了Secret和联创策源基金,参与共同运营的还有早前风靡一时的游戏疯狂猜图的团队。

  然而,这样一个颇为接地气的模式并没有给Secret在中国的表现带来多少惊喜。

  2014年的后几个月,Secret在全球诸多地区面临着增长无力、活跃度下滑的困扰。

  去年的圣诞节前夕Secret被寄予厚望的改版依然没有带来起色。这个与主打校园的匿名社交软件YIKYAK高度神似,以基于文本的聊天平台这一形式重新推出的新版本上线两周以后,数据表现非常一般。

  David Byttow对于Secret关闭给出的解释是:“我认为我们在推动Secret的成长方面未能取得成功。”

  在林承仁看来,Secret太过迅速的国际化布局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其海外扩张的路上‘专心搞对手’,急于扩张的Secret中国产品根基并没有打好。”

  按照David Byttow公布的信息,Secret融资中的所剩资金将返还给投资方。“此后的几周,我将花时间尽可能地让‘秘密’优雅谢幕。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转向了其他振奋人心的机会,我会贡献出自己大部分的时间来帮助核心团队寻找他们的下一个角色。”

  匿名社交负能量?

  朋友圈对于Secret宣布关张的消息是立马有人叫好,痛批这种放大人性丑恶面又负能量的产品。

  不过,林承仁并不认为“Secret最终失败是因为这种应用内传播的负能量太多……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传闻Secret的诞生是源自一个美丽的初衷,Secret的合伙人之一当时特别喜欢一个姑娘,但是又不敢开口,害怕被拒绝之后的尴尬,于是开发了这样一个App来向心爱的姑娘告白。

  如果你发表一个秘密,你的朋友会看到这个匿名秘密,并且知道是他们认识的人发表,但无法知道作者是谁。“秘密”似乎给在社交上天生羞涩的国人一个脱下面具、对真实朋友们说真话的机会。

  只不过,Secret这种匿名的熟人社交一开始就爆发得难以控制。于是,面对大量涉及隐私、色情,甚至是恶意中伤的内容时,有人说它让人变得更真实,但也有人发出了“激发人性恶的一面”的质疑声。

  在Secret宣布关门大吉的同一天,同样定位匿名社交应用的Whisper中国公司给各大媒体群发了一条新总裁Mark Troughton上任的消息。

  一时间,“一边关门谢客,一边意气风发”的差异感由此产生。

  只不过,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Whisper在多国的App Store排名数据,从去年到今年也呈缓慢的下滑趋势。

  “在Secret等应用出现之前,匿名社交的需求就一直存在。漂流瓶、树洞、匿名BBS都是此类需求的传统形式。”多玩旗下私密圈运营负责人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半熟人社交”这种夹在熟人社交和匿名社交之间的形式,以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方式表现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有人这样调侃朋友圈和秘密的差距。在朋友圈里,某人发的状态是“还是宝马5系开着舒服,是时候和我那辆奥迪A4说拜拜了!”而在Secret里,他可能是“一早醒来,我身上就背负着各种车贷房贷,压力好大,活着好累!”

  这样一个基于朋友圈的匿名社交应用被认同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地方——依然是一群朋友在聊天,但彼此戴着面具,无法确认具体身份,这时大家就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用担心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一开始是“公司某人是什么样的?想去跳槽的公司薪水多少”,到对暗恋对象大胆表白。随着匿名用户尺度开始放大,行业职场圈子中小有名气的人成为议论对象,“秘密”们的内容也开始涉及到职业操守、生活作风的负面信息。

  对此,有用户表示,随着这些低俗及负能量内容逐日增多,“秘密”们可能会走向失控。

  “当秘密的内容不再是来自于人内心真实的声音时,就偏离了产品定位,由一个吐露真情实感的地方变成一个信息垃圾场。用户无法判定在这个圈子里吐槽的内容是否真实,过多虚假、捕风捉影的内容会使得娱乐性下降,无法保证社交性应用的黏合性,这样的应用很难走得远。”一位社交应用创始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五 : Secret关闭、Whisper月活达1000万 同是匿名社交差距怎么这么大?

1

 

  今天,Secret宣布关门大吉;同一天,Whisper任命了新的副总裁Mark Troughton,并宣布单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000万,每小时应用开启次数超过100万,这也是Whipser首次公布它的用户数据。不管这是有意打脸还是纯属巧合,我们都不禁好奇,匿名社交发展到今天,Whisper做对了什么,或者说,Secret做错了什么?下面是一种可能性:

  两者目标用户不同:Whisper定位在青少年间的社交,而Secret则是在科技圈从业者中比较火爆,对于匿名社交这件事,前者可能比后者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

  Whisper的保密性做的更好:Secret和用户手机及邮件的通讯录连接,允许用户看到post是来自“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增加了发言者被“人肉”的风险;而Whisper只通过学校和地域筛选post,用户发言更有安全感。

  Whisper在防止网络暴力方面做了更多努力:它在菲律宾雇佣了一个庞大的团队,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屏蔽色情、暴力、有攻击性的条目(题外话:对网络清道夫这个职业好奇的朋友,推荐一篇很有料的长文);Secret在上线6个月后才增加了屏蔽实名的功能,但为时已晚,网络暴力氛围一旦在一个社区内形成,就很难逆转。

  Whisper的用户粘性更高: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提供了一对一的消息功能,而Secret消息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缺位,让很多活跃用户转而使用第三方工具Anonyfish聊天。

  虽然年龄更大的Whisper已经跑赢了后来者Secret,但也不意味着它可以高枕无忧,数据显示,Whisper的下载量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已有明显的下降。这个数字不一定和活跃用户数呈正相关,鉴于Whisper没有公布更多用户数据,我们也无从知晓它究竟是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

本文标题:匿名社交-秘密:如何设计一款匿名社交应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962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