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14 所属栏目: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一 : 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寒亭六中体育调查报告 调研人:尚伟 一.体育锻炼的现状 通过调查,近五成的中学生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近七成的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表明,学 生内心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踊跃的,大多愿意并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中学生虽然学业任务比较重, 但是,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很高。二.体育锻炼的时间 (1)中学生一天的体育锻炼时间 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参与了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达到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对于处 在身体成长期的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大有裨益。我们还需要看到,还有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应该加大锻炼时间,才能 达到一小时的要求。(2)中学生对于学校体育锻炼时间的看法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长发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成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完全可以 理解,只是家长和社会给予适度的关注。肥胖的中学生要从自身健康出发,通过体育锻炼这种健康方式,来适度减 肥,增强体质,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应给予提倡。最值得指出的是,“为了体育中考获得高分”高居第二,这是新时期赋予体育锻炼的一种完全功利化和社会化 的目的。随着威海市中考分数的提高,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是不是也就达 到了出台此政策的目的呢? 四.参加的体育项目及花费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喜爱的体育项目前五位分别是:“羽毛球”、“ 轮滑、游泳等休闲类” 、“跑步等田径 类”、“ 篮球、足球等类”、“跳绳等中考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传统的、时尚的都有,中学生选择的面很宽, 各种项目都有喜好者。羽毛球成为大家的最爱,可能是此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具有一定的比赛性、攻击性和趣味性有关。值得注意 的是,此次调查中特别提出的中考项目再次进入视野,看出中考政策的影响。中学生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很多,这些运动需要花多少钱呢?中学生自身还不具备经济能力,当然花费也是比 较注意节约,62.5%的中学生年花费在 500 元以下,作为家长,应该感到欣慰。不互相攀比运动装备,花最少的钱, 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才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行为。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一年花费 500 元及以上 37.5% 【结论】 本次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大多数中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中学生是渴望参加体育活动的。只要有合适的时间,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参加 体育锻炼。2、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较为端正,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非常 到位。增强自身体质,利于生长发育是他们的出发点。这对学校和社 会进一步引导中学生参加更多的体育锻炼奠定了思想基础。3、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参与了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达到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本要求。而且,大多数中学生对学校体育锻炼时间感到满意。4、羽毛球、轮滑、跑步、篮球、足球、跳绳等不受场地的限制、社区非常容易开展的项目是中学生的最爱。其 实这些运动也是花费较少比较节俭的项目,花最少的钱,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中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是明智之举。5、中考体育提高分数,基本到达了促进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九成以上的中学生知道这一政策的改变, 43.7%的被调查者把“为了体育中考获得高分”作为锻炼的目的之一,而且三分之二的中学生,还把这种认识落实到 行动上,找更多时间锻炼。可见,中考体育分数的改变,引起了中学生的高度重视。1500-200 元 16.7%200-0 元 31.25%不花钱 14.6% 6、减肥成了 31%的被调查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目的之一,无可厚非,但家长和社会给予适度的引导和关注,树立 正确的审美观。以上就是本次调查的全部分析和结果,希望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下一步引导中学生 更加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有所帮助。附件 1、 《关于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调查问卷》样本 关于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调查问卷 班级 学校 日期 1、你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吗??喜欢 ?一般 ?不喜欢 ?无所谓喜欢不喜欢 2、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么? ?每天都有 ?经常却无规律 ?偶尔会有 ?从来都不 3、你一天体育锻炼时间有多长? ?2 小时及以上 ? 1 小时左右 ? 二、三十分钟 ?基本没有 4、你认为体育锻炼对你有帮助吗??帮助很大 ?一般 ?可有可无 ?浪费时间 5、你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德智体全面发展 ? 利于生长发育 ?为了体育中考获得高分 ?休闲休息 ?学习技能 ?兴趣爱好 ?减肥 ?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 ?够多了 ?可以,希望再多 ?太少了 ?为了学习,应该少点 7、你一般参加什么样的体育项目? ?篮球、足球等类 ?跑步等田径类 ?轮滑、游泳等休闲类 ?羽毛球 ?乒乓球 ?跳绳等中考项目 ?其它_______ ____________ 8、您参加体育锻炼一般年花费多少?比如买轮滑、买篮球、办游泳卡等 ?500 元及以上 ?500~200 元 ?200 元~0 ?不花钱 9、2011 年威海中考分数由 30 分提高到多少分,你知道吗? ?45 分 ?60 分 ?70 分 ?100 分 10、中考分数提高了,对你参加体育锻炼有影响吗? ?当然找更多时间锻炼 ?没影响,和以前一样 ?无所谓 11、2012 年体育正式进入山东高考,你知道吗? ?知道 ?不知道 谢谢您的参与,非常感谢!2

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实习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班级体育教育 班级:09 体育教育 4 班 学号学号:0912****1 姓名姓名:赵蝉书 2012 年 03 月 19 日,按照学校的要求,我抵达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院进 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工作。期间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当然,是针对职 业中专学院体育教学而开展的。为了了解该学校体育教与学的现状,得到教师和 学生对体育课的真实想法,我很是花费心思,并最终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不仅调查所在的职业中专学院,而且还到周边其他学校进行调查,比如, 安阳市一中,安阳市五中,昼锦中学,安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调查的同时, 我也积极地找个别学生面对面交谈,同其他体育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真实 情况,全面、详细地获取所需材料。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本次的调查结果,浅谈一下对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 院与它的体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与一些确实存在的实际情况。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体育教的情况。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幼师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主的职业中专, 学校规模不 大,由于专业原因学校里面女生偏多,而且学生多半是没考上高中才过来的,所 以学生招收质量偏低,文化基础也普遍偏低,对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尚浅。所以 教师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该学校的经济状况良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 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但学校体育设施不太齐全,场地不足。近几年,该校 学生的成绩一般,基础还算可以。经我调查发现,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 的, 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体育老师在备课时, 设计了很多的问题和游戏, 以便上课时提问和启发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体育老师对我 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体育活动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体育练习,认为 体育不用考试, 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会提高。因而, 你让他们课下练习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下练习。在体 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用游戏和比赛,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 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 法,果然取得不错成效。老师们认为学生体育成绩有很大的差别, 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体 育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 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 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练习难度上适当减小,不过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 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 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体育 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不管不问,所以老师提倡让他们大 脑都动起来, 增加练习密度, 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 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 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让学生大脑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思 考技术动作,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 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 不足, 如果气氛过于活跃, 课堂就会乱哄哄, 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能力差, 合作能力欠缺,未达效果却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体育学的情况。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练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 我诉苦“老师,体育好难啊!“老师,下次体育让我们自由活动吧”我一边以 ” 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体育技术虽然难,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练 习,就会慢慢地找到感觉了。给他们学好体育的信心,灌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体育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身体健康才是 最重要的,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或多或少会用到体育知识。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 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以前老师上课用放羊式教学,不教不练,学 生上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死板,因此影响了学习体 育的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体育课能带他们做感兴趣的游戏。多数 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运 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无 论哪科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 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 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 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 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 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 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 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 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 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 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 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 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该校放学时间为下午 4 点 30 分,由于课余时间较长,学生在这段时间会显 得懒散,虽然学生都表示文化课学习压力大,课下应该充分放松,但平时课间课 后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连羽毛球和乒乓球都不会打,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 原因。通过以上的调查, 我认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 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 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 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体育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 生动、 形象的实用例子, 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 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 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人们关注较多的事情,这样能 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 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 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 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 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 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体育 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理论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 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 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 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 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 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 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 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 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 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 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 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体育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 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 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 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再者,就职业中专学生特点而言首先,职业中专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职业 中专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 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 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职业中专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 等能力既不太成熟又不太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职业中专学生就业 失去信心;二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中专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 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 学。其次,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职业中专学 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 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 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的学生, 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 追求好工作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他 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 更多的实用技术。 再次,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 部分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 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 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 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 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 调。调查结果表明,87%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 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职业中专学生是很叛逆的,因此,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 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 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 法。职业中专学生也正处于很敏感的阶段,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职 业中专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有共同喜好的老师,如果共同喜好多,他 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 反之, 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老师对待学生不公平, 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 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 意的,所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情绪,后果也 是他们所始料未及的。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 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职业中专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 空地、一股脑儿地将体育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体育理论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 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体育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 上体育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体育课来。实习期间,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 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动作的基本技术便成。另一方面,我是在职业中专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职业中专学生,教育局 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低于三小时, 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 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有的更是宁愿在班里面睡觉、看电视也 不想出来活动,针对这些情况我和校领导协商过后采取了鼓励和强制等许多办 法,最终让学生们从班里走了出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体育教学该何去何从。职业中专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职业中专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 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 更加细致有序。职业中专学生的记忆能力也发展迅速,言语也发展完善,职业中 专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 主要形式,其中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职业中专体育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运动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 法。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运动姿势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 标准优美的运动形态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运动水平的发展, 适时给与引导, 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练多记, 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业中专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他们的社会关系有重要变化,与老 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 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 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 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职业中专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已经 形成的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 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职业中专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 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所以,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 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表达两个能力。当然,要完 成这个目标,须具备一定基础:抓好学生的基本动作,练好基本的动作。从而再 一步步的过度到更深的技术动作。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 们的课堂内容,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学习运动技术、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另外,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职业中专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心理都具 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职业中专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49%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 1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 找好的工作,36%的职业中专学生没有考虑。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2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 学习的热情中等,55%的学生讨厌学习。这与他们对学习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 讨厌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大的份额。而且,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 90%以上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讨厌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 本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 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及以后工作联系紧、个人感兴趣的音乐、绘画、计算机等热 情较高, 而对学术性较强的语文、 英语等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 语文、 英语是职业中专的核心课程之一,有 80%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 活几乎没有用处”。3、学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 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8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 标,其中有 6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5%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 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职业中专毕业后考上大学没有激情,找好 点的工作与差的工作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二)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 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 心理与以往的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我对实习学校——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院的学生的体育及其他各科学习 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 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 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 了客观依据。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 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 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只要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 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 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调研报告院系:体育学院 班级:09 级体教四班 学号:0912****1 姓名:赵蝉书

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宜昌市三峡技术学院体育课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三峡技术学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调查与分析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08 级(3)班 简迪目前课外文体活动真正能够有创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学校的活动水平还是停留 在前些年的跑跑步、打打球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效率的很少。因此,研究三峡技术学院利用体育场地设施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中学课外文体活动资料以供制定策略参考。2.调查法。调查三峡技术学院体育场地(生均体育活动面积均小于 2m2) ,及一所 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充足的学校课外活动的情况。3.实验法。针对三峡技术学院体育场地器材采用一些课外活动实验方案。二、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进行课外文体活动的必要性 从表 1 数据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课外活动的开展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教育 模式逐渐被社会认同,学生处于青春期,我们应遵循其活泼好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规 律。表 1 对三峡技术学院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要性调查我们还应看到学校领导 (校长、教务主任、体育组长)对活动开展的必要性认同高度一致,这说明了对学生 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表 1 学院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要性 有必要性 领导 体育教师 学生 100% 68% 93% 无所谓 0 14% 4% 无必要性 0 18% 3% 2.在三峡技术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可行性 目前三峡技术学院有标准场地的不多,经过调查研究,学院有一个田径场地和露 天篮球场若干,这就为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场地条件。如果只要学院领 导开动脑子积极探索,还是有条件满足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3.影响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因素 我们调查了三峡技术学院对影响活动开展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列举,同时让师生根 据其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满分为 10 分) 。表 2 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因素 就业压力 教师 学生 6.3 8.5 场地器材 7.1 8.2 领导重视 7.3 3.2 教师水平 1.2 3.1 经费问题 4.1 2.3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认为影响学生活动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 升学重压下学生没有时间,经费问题为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领导对课外文体活动的重 视程度成了制约体育教师开展工作的最重要因素,而由于考试制度的客观存在性,使 学生在学习时间上增加,直接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需对以往 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改良,绕过这一矛盾,符合这一大局才能使课外活动得以长期开 展。场地器材问题成了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三、策略和建议 1.认真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方针,加大体育检查力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全面推进课外文体活动。2.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课外文体活动质量。在组织课外文体活动中,场地 器材薄弱学校要克服自身不足,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方 案。(1)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活动项目。在项目的选择时方案能否长期执行是重 要原因,项目的选择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可行,就是活动场地容得下;二是对学生的 身心发展确实有好处,受学生喜欢。传统的课外文体活动方式就是让学生踢足球,打 篮球等项目,这确实对部分体育尖子有好处,但它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在解决场地 不足的矛盾时,我们可以采用占地小,用器材少的项目。另外还可以选择青少年学生 较为喜欢的健美操等形式,也可以选择较为传统的跳绳、踢毽子等项目。 (2)合理组织,注重开始,贵在持之以恒。体育项目选择后,要充分结合教务 处等相关处室,召开班主任会、班干部会让其清楚自己活动的出发点(为了学生身心 健康发展) 、活动的组织细则(时间安排、场地划分、活动路线、活动内容等) ,以便 统一调度。活动的组织形式:尽量以年级为单位(便于其它教学活动的统一安排) , 当天有课外活动的年级不排体育课,每周安排两次活动,加上两节体育课,基本可以 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在活动的开始阶段,一定要注意组织纪律,这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我们在实验过 程中,采用全年级大集合、以班级为方队进行跑步(跑步的多少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学 生的练习基础灵活掌握) ,跑步时强调各班的整体性,不强调锻炼的强度,这样一方 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是一种培养 方式。跑步结束后各班按照划定场地带开进行跳绳活动,初始阶段可集体进行,当习 惯养成后由班级统一进行,刚开始跳绳可以简单一些,随着活动的深入可逐渐增加练 习的花样如双摇跳、跳大绳、花样跳绳等。随着活动开展的深入,跳绳已经成为了学 生的体育文化,不仅仅是在活动课上,其它时间也随时看见学生们跳动的身影。这也 正是我们的预期目的。(3)课外文体活动的形式。活动课采用大课的形式,前半节进行体育活动,后 半节按照事先组织划分进行兴趣小组活动。(4)课外文体活动的保障。要保障课外活动的长期性首先要和班级评先结合, 引起班主任和学生的注意,其次要和体育考试结合,目前,新《体育与健康课》课程 标准允许学校自己拿出切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最后,学院要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辅导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补助。四、结论和建议 1.在学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只要加强组织是切实可行 的。2.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要注意结合体育竞赛。既要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出现活动练 习项目从而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同时又要在练习中间穿插竞赛,提高课外活动的兴 趣。

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教育实习调查报告2007 级(4)班 曾伟明 200743****我于2010年10月9日,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这期间 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 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体育课程及实习生而言的。为 了得到实习生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 从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 跨班级、年级调查。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实习的同学交流,以便更 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一、体育运动学校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 1. 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普遍认为 2007 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 届。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能按照指 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 2. 多数学生热情积极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上课时态度 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实 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会。? ?? 3. 师院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及学 生宿舍和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 担。至于辅导自习、监考等教学辅助工作,更是个个争先去做,学校领导普遍感 到满意。???? 4. 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口令不标准,有的教案书写 不规范,字迹太了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二、谈谈实习生自己对实习工作反映的情况?? ? 1、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规模较大,学校的 经济状况较好,体育设备先进。但个别实习生由于带领的是训练队伍,不能学习 到体育教学技能,对于以后在中学上课没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少数实习生一直 在抱怨,不能正确对待这次实习,但责任于心,他们还是实习生还是出色完成训 练任务! 2、 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我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 班主任实习工作,而且要求很严格。但由于体育运动学校指派专任教师大部分是 教练,对试讲、教学教案等指导不够多,只要求我们写训练计划。我们只从中学 到了训练的治学之道。?? ?? 3、 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 理, 积极承担训练任务, 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获, 初步尝到了甜头,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 4、 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 现象较普遍,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一开始感到很吃力, 对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 的难度。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 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 , 下药” 。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 5、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篮球、田径裁判等实践性知识太少,临场判 断能力差,希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多加锻炼,以适应客观需求。6、大部分实习生都提到不会备课,吃不透教材和不了解学 生,不会自己亲 笔写规范的教案,虽然看过教案样板;指导老师手把手指导后才有点了解。在认 真写过几篇以后才对教案 有印象和概念,基本上能借助教材、参考书和特级教 师的教案 琢磨着自己写出格式规范,内容尚可的教案,但还是把握不了重、难 点和兼顾师生互动。7、大部分实习生提到自己教学组织能力不足应付,对较差课堂教学的调控 能力不足,不能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出合理的反馈,尤其是提问后回答的 反馈;教育机智缺乏。不能做到师生互动,只顾自己按照教案讲,难以考虑到学 生的思维方式和想法。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能力弱,不能很好设计问题链,吃不 透教材;面对学生的提问应对能力差,练习设计能力也弱。只有 8%的实习生举例 提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调 控反馈中的机智和自豪。几乎所有实习生认为这是一 次失败实习过程,对于以后体育教学没有多少帮助。师范院校的实习意义重大, 学院应尽可能选择好的学校去培养教育师范生的教学技能。8、自身素质高的实习生在实习中的自我效能感高,当过班干部,学生会干 部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课堂纪律管理也能胜 任;可见,学生平时的锻炼和积累在实习时候发挥了作用。然而能力不是短期就 能速成的,对于体育科学学院应该考虑学期班干部轮流制,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 能得到锻炼, 而不是学年终身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是教育的重要前提, , 热爱孩子的实习生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真心,在实习时师生关系良好,返校后收到 祝福和电话;而对孩子有偏见,不公平、不尊重的实习生则收获挫折感。9、实习生实习时喜欢了解体育教师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和教师的生存状 态,比较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和经济落后地区学校的工资,对于觉得无望上经济发 达地区发展的实习生,看到以后教师地位不高,待遇低会产生历史使命感、责任 感不强。如同学所言“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父老乡亲和社会” ,在通过实习提高 师范生素养上,一致公认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见效快,尤其是受教于名师和特级教 师的实习生和去名校的实习生收获最多。三、实习生在实习基地学校体育教学所要注意的 1、对基地学校而言——示范 我们通常把实践教学基地称为实习基地,基地学校老师的任务就在于做好 “示范”作用,从组织教学、指导教法到板书设计以及上课技巧等“一条龙”的 示范作用。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我们实习生观看了各运动项目学科教师的研 究课、示范课教学实践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技巧,训练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 示。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实习基地又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示范基地。2、对实习生而言——模仿 有了好的示范作用,作为实习生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模范” 。由于 经验不足和年龄的限制,我们的水平不可能和在职的教师相比,因此对自己的期 望值也不可过高,为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最保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基地 学校的原任课老师进行模仿,从言行举止到教学模式,甚至连衣着打扮都最好与 之接近。比如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学校明确规定学生不准烫、染头发,不准 戴首饰等等,连衣服都要统一穿校服,这里的老师当然要以身作则,因此我们在 走进课堂之前,都通通摘下耳环、取下项链,做到朴素大方。总之,在整个教育 实习当中,示范和模仿关系紧密,环环相扣。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 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 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 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在不 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指导老师们、实习生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 现状调查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大学与社会的衔接阶段, 体育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 业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教 学原则的重要环节。为了使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得到更好的实践,培 养出更多更好的体育教师, 本文做了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 习的现状调查, 可以了解体育教育实习的现状, 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二、研究现状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研究很多,范 围很广。有关于北京市,河北省,陕西省等的研究。而研究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实习的只有一少部分,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殷鼎和刘军的《宁 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里面运用调查 访谈法、 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育实习情况 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发现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的实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此研究已 距今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体育教育实习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变, 所以说本现状调查对于现今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1.2.2 问卷调查法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放有关问卷进行调查 1.2.3 访谈法 通过对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来得到相应结果 1.2.4 数理分析法 运用 SPSS 通过统计结果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 四、研究内容 1.1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模式 1.2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基地 1.3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时间 1.4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评价方式 1.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过程的感受和建议 五、参考文献 [1]张云.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 [J]. 中 国知网,2005 [2]高治,王兵,陈兴胜.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 究[J].中国知网,2009 [3]余纯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模式研究[J].中国知网,2002 [4]卢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实效性的研究 [J].中国知网, 2012 [5]殷鼎,刘军.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

二 :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之计算机类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之计算机类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www.61k.com],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网上,可通过e-mail、q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

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 数据中心 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厦门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4)以厦门市教育数据中心为全市教育网络的集成型平台,建设一个全面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德育网站。厦门市教育局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网络教育平台,于XX年5月前投入使用。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成各校主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以实名制登陆,以实现浏览信息的自动过滤和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同时,由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厦门市家庭网络教育指导手册”,发放给家长,提高他们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的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三 : 2014年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2013年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www.61k.com]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网上,可通过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

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厦门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4)以厦门市教育数据中心为全市教育网络的集成型平台,建设一个全面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德育网站。厦门市教育局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网络教育平台,于XX年5月前投入使用。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成各校主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以实名制登陆,以实现浏览信息的自动过滤和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同时,由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厦门市家庭网络教育指导手册”,发放给家长,提高他们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的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四 :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范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范文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

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五 :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范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范文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www.61k.com]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

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范文

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www.61k.com)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本文标题: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体育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875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