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今年创建60个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

发布时间:2017-11-19 所属栏目: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

一 : 今年创建60个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

今年创建60个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

  今年,省生态文明促进会拟选择60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作为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通过专家调研、系统总结的方式,推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效经验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全省生态文明调研以“建设巴蜀生态文明,促进四川绿色增长”为宗旨,将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基地,开展生态文明课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供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参考。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将优先和调研基地签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助调研基地开展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保障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等建设。组织调研基地参加由省生态文明促进会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相关部门开展的生态文明项目、适用技术、专业人才培训。

二 :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2010年5月31日至6月3日,省委党校2010年第2期领导干部进修一班A班2组,赴丽水市调查研究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丽水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两创”总战略的要求,立足于发挥“秀山丽水、浙江绿谷”的生态优势,着眼于改变欠发达山区局面,明确提出,在“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战略引领下,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这些年来,统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大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生态屏障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

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省第一。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每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2004年为295天,2005年为352天,2006年为360天,2007年为363天,2008年为360天,2009年为358天);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80.79%和81.62%,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林木积蓄量占全省25%,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储电量占全省40%,生态环境质量已连续6年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全市9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有4个县进入全国前10位,庆元县在全国2348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环境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全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每年能提供1800多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屏障作用更加突出,浙南林海、六江之源、华东氧吧、浙江绿谷、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绿色天然屏障等已成丽水金名片。

2、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齐头并进。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省五分之一,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8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建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11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47平方米。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市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68%,县(市)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30%;累计投资2.31亿元,建成469个村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量达23515吨。800多个村、2.9万户农户上了户用沼气,受益人口近40万人。

(二)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品牌初步树立

1、生态农业基地和“丽水制造”的生态品牌建设取得双丰收。以基地为依托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2009年新培育3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龙头企业订单基地6.8万亩,新增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44个合计1.5万亩。累计成立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934家,带动农户近50万户;形成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牧等五大农业主导优势产业,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仅山地蔬菜,现在全市就有37.5万亩,其中高山蔬菜新增2.5万多亩,累计达14万亩。2009年新增国家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87个,累计达356个,新增地理标志产品3个,生态农产品走进大上海,占我省供沪农产品的比重达24.5%。“丽水制造”的生态品牌效应显现。

2、工业转型扩量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到0.59吨标准煤,四年累计下降2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末累计减排13.4%和14.12%。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18.42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66.32亿元。完成市级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3项27.04亿元,新认定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园区、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平台。

3、生态旅游业功能作用明显提升。旅游业对丽水GDP的贡献逐年提高,正从第三产业的龙头向全市支柱产业转变,2005年至2009年,旅游总收入从28.28亿元增加到86.87亿元,相当于占GDP的比重从9.42%增长到16.03%,2010年一季度,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2.1%。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9个。“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荣膺“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称号,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总收入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各市首位。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丽水市不仅保护了优质的生态,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五年翻番、产业结构优化同步推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05.9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42.02亿元,预计“十一五”期末可达到600亿元左右,增幅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7:48.1:41.2。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43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2009年农村居民收入达5703元,比上年增加12.9%,增幅居全省首位。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丽水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市中列第99位。

(三)以地方元素融合为支撑的生态文化合力日益增强

1、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巴比松油画文化、石雕文化、剑瓷文化、黄帝文化、好川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华侨文化、香菇文化等诸多特色文化元素,构成了丽水的绿谷文化,绿色、环保、低碳、生态、节俭的理念渐渐地深入人心。丽水市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之乡”,“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元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共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29遗产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2项,文保单位有国家级6处、省级34处、市级231处。

2、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文化服务能力同步提升。成功举办中国丽水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暨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文化惠民服务能力增强。市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二届市运会,省首届体育大会筹办、比赛工作顺利推进。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艺馆1个、文化站183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8个,综合档案馆11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7%,平均每千人每天拥有38份报纸。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创建东海明珠乡镇29个、山花乡镇92个,创建各级文化示范户1000多户,完成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新建村广播室1382个。

二、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

作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创下了多个全国之最,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主要有:

(一)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坚持生态战略不动摇

1、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丽水的绿色崛起。丽水于2000年撤地设市,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都很好地体现了丽水生态特色,将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有力地引导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1年,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2002年,概括提炼为“生态立市,绿色兴市”;2003年,在对区域发展进一步研究基础上,增加“工业强市”,形成“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2005年,明确提出未来丽水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2008年,提出实施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丽水市提出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定位是科学的。

2、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惠民度。丽水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把握是准确的,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不排除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消极地保护自然,不能就生态论生态,而是要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态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丽水市始终把生态立市和以人为本统一起来,把改善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结合点,坚持用民生需求来“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用民生改善的成果(如解决农民增收难、建房难、贷款难等问题)来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丽水市的实践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丽水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统一的,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较好地处理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与发挥生态优势的结合点,把握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积极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实践证明,丽水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了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统筹谋划、分步推进,围绕既定目标不放松

根据本地特色,丽水市先后组织编制了《丽水生态市建设规划》、《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丽水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丽水市生态屏障建设规划》、《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等系列规划,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例如,2008年在全国同级城市率先编制出台《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提出分“三步走”推动丽水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

第一阶段:2008—2012年。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六城联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到2012年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

第二阶段:2013—2017年。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底之前,总体达到2012年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县(市、区)全面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形成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成为全国领先的生态经济强市。

第三阶段:2018—2020年。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丽水新风貌。

(三)既抓保护、又促发展,确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新格局

1、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一是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在哪里发展工业”,突出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生态工业的发展平台主要围绕丽缙青、丽龙、丽龙庆三大产业带,建设好全市10个省级开发区和民族工业园,以及20个中心镇的工业功能区和100个来料加工专业村,从根本上打破了发达地区工业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

案例:景宁县“民族工业园”

根据景宁县的区域功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景宁县域范围内应限制发展工业,其主导产业为生态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但是县域经济又离不开工业经济为之提供产业支撑、财力支撑。为此,丽水市在市本级开发区东扩区块内专门划出一块给景宁作为“飞地”,异地开发建设“民族工业园”。

围绕“发展什么样的工业”,重点发展低碳、环保、具有前沿科技特性的生态工业。同时,严格禁止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2007-2009年,丽水否决了232个不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项目。2009年以来,丽水开始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七大行业、23个重点发展方向和73项产品发展重点,并分别制定了扶持政策。

案例:生物制药产业将成为丽水新的经济增长极

被誉为浙西南的“天然药园”的丽水,具有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轮专家论证与调研考察,生物制药产业成为丽水生态工业的战略新选择。

2009年1月,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在丽水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规划面积3100亩,其中500亩是丽水地道中药材及华东地区珍稀药用植物种子资源种植园,2500亩是野外观察实验研究基地。在丽水经济开发区已规划医药工业园区,已经引进医药企业近10家,准备打造丽水中医药产业基地,今后还将发展医药商业流通业,形成关联度高、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医药产业集群。丽水将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生物制药产业基地,这一新兴产业将成为丽水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原生态化的要求,强化科技兴农,加强“无公害高山蔬菜”、“农户家养土鸡”等“原生态产品”品牌创建和保护,建立茶叶(如“石练菊米”、“银猴”等品牌)、食用菌(如“百山祖”品牌)等特色产品的区域品牌共享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强龙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加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菜篮子基地、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

三是着眼于打造独具魅力的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扎实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把大景区建设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加快完善旅游基础性和功能性设施,在已建成9个“4A”级景区的基础上,已启动2个“5A”级旅游景区、14个“4A”级景区或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建设,总投资达100多亿元。挖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生态农业、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打造“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案例: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最新统计显示,在丽水的青山秀水间,共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85个,经营户(点)850多家。农家乐接待游客从5年前的54.95万人次,猛增到去年的386.42万人次,“农家乐”已成为帮助当地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新产业。

案例: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成立于1976年的遂昌金矿从事金银矿的开采、冶炼。该矿山集黄生产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生态良好、景观优美,被誉为“江南第一矿”。遂昌金矿矿产储量已经不多,但是拥有唐代、明代金窟等诸多采矿遗址。为保护和利用特有的矿产品遗址资源,2005年国家批准建设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开发多个旅游项目。2008年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63万人次,2009年旅游收入有望达1000万元。金矿工业与生态旅游业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工业的转型升级。

2、注重实效改善生态环境。丽水市把保护和建设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和发展之本。一是优化空间总体布局。编制实施《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按照“内聚外迁”和“小县大城”的思路,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政策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小城市中心镇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和设施配套。其中,以高山远山地区、重点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为重点,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和小规模自然村撤并,促进生态人口转移,把发展空间让给生态。撤地设市以来累计有20万农民走出大山,整村搬迁654个村(其中行政村31个),减轻了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以瓯江源头区建设为龙头,加强生态修复,对中小型水库、重要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地带全部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至2009年底,全市已整治村庄159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5.73%,已有1000多个村开展各种模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80%以上的乡镇所在地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率为79.5%。三是健全生态安全管理。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看砍、矿不乱采、水不乱截,实现青山长绿、碧水长流、生态永存。

3、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丽水市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把实施“千亿富民强市工程”作为重要突破口来抓,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和现代化,为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化创造条件。一是围绕“大交通”,积极推进金温铁路扩能提速改造和衢丽铁路建设;力争“十一五”期末县县通高速,加快实施丽水一级公路网络工程、千里国道省道干线网络工程以及康庄道路工程建设;以构筑出海大通道为目标,加快开发瓯江航运。二是围绕“大电力”,加强电源和电网建设,推进丽水电网合理布局,形成以500KV为依托、220KV为送电主网架的电力网,以110KV为配电网架的供电网。三是围绕“大水利”,以确保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标准水利工程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四是围绕“大森林”,统筹建设生态公益林、景观林、防护林,推进城区周边山体绿化和瓯江干流、高速公路沿线山地森林植被改造。五是围绕“大景区”,在扎实推进景区景点建设的同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通景区公路建设,实现旅游交通“县县相通”、“景景相联”。六是围绕“大城网”,综合推进城市道路网和城市环保、公交、地下管网、燃气等设施配套;推进以通信网建设为基础的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网络、数据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扎实推进数字城管,加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4、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强化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市民的生态意识教育,引导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强化公众的环境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培育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和规范生产消费行为。加强生态公益广告宣传,倡导科学、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二是深化绿谷文化和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着力构建独具魅力的区域文化风格。围绕丰富和发展山水古文明,对瓯江流域文化以及丽水特有的文化元素加强研究和整合、开发、利用,促使文化资源优势优化重组,构建丽水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增大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案例:花4亿元巨资打造长三角油画产业基地

丽水市知名的景区“古堰画乡”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内有始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古色古香的村落,文化积淀深厚。“古堰画乡”山水秀丽、风光旖旎,八百里瓯江最瑰丽河段穿流其间,两岸河谷冲积平原枫杨集丛,古樟参天,堪称“秀山丽水”之缩影、“山水浙江”之典范。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家、游客到这里写生、采风、观光,逐渐形成了国内知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为中国摄影之乡重要创作基地。

现由镇政府出资向居民承租古街两旁的住房,然后免费提供给前来“古堰画乡”的画家、摄影家。目前,已经有50家油画工作室。为进一步做大文化产业,莲都区与厦门、深圳的油画协会合作,准备投资4亿元,占地200亩,引进150家画行,力争将“古堰画乡”开发为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长三角最大的自然风光写生和创造基地,长三角主要的油画生产基地。

三是强化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强化丽水中心城市的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着重抓好一批区域性、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创新制度、强化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完善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丽水市创新举措,相继建立了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领导管理体制。

1、建立了约束保障机制。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的改革创新,致力于“该保护的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科学开发好”,解决“在哪里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编制实施《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实现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全市市域面积被划定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分别占区域面积的18.02%、77.01%、3.98%和0.99%,其中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的面积合计为95.03%。以此保护丽水六大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对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进行修复。进行功能区分类之后,更有助于科学开发和建设。

2、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启动“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国同级城市率先制定《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市领导与各县领导签订《建设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书》。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集聚、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态文化等五个方面,共有33项指标。整个考核指标体系总分100分,其中生态环保考核指标就占50分。主要包括: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村比率、城市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政村率、单位GDP能耗、COD排放总量、SO2排放总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创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卫生强县、创省级生态乡镇、创市级生态文明村等指标。据了解,丽水市根据不同县、乡、镇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政绩考核办法,有过半的乡镇不考核工业生产、工业税收和招商引资,而是考核生态产业。这项创新之举有利于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更好地因地制宜谋发展。

案例:因地制宜,分类考核

2008年6月,庆元率先调整考核指挥棒,取消了地处高海拔山区的13个东部乡镇工业生产、工业税收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考核指标,重点考核生态保护和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等方面。

“以前我在外面跑招商引资。考核指挥棒改后,我帮村民发展高山蔬菜的时间多了,村民赚到了更多钱!”政绩考核变化两年后,庆元县江根乡党委书记柳林飞深有感触。

江根乡地处浙闽交界,平均海拔900米,小车跑一趟庆元县城要花1小时50分,坐中巴车需两个多小时。因为原先忙着招商引资,柳林飞三天两头往城里跑。但因为自然条件所限,拉到江根乡的不少项目都是私人投资的小项目,不少项目两三年后就关门了。现在,柳林飞有了充裕时间扑在生态建设上。两年来,乡里封山育林的面积从4.8万亩提高到6.3万亩,每户村民每年都可以得到一笔生态补偿金。乡里的高山花叶菜种植面积,也从两年前的2800亩扩大到4600亩,一亩就能带来3000多元收入。乡里正在积极争取把高山花叶菜种植列入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园区。

3、建立了领导管理体制。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丽水市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认真开展目标责任考核,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思路对策

(一)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

尽管丽水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跳出丽水”看丽水,也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一是跨越式发展的压力在增大。经济总量偏小和整体素质薄弱的制约并存,统筹发展与保护的难度较大。二是生态领先的压力在加大。由于环保和节能方面基础较好,丽水市节能减排指标的基数较低,但在特定发展阶段对资源环境刚性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在较低的基数上实现进一步下降,空间小、难度大。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生产力布局、人口布局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功能区定位,亟需进一步优化等等。

(二)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思路对策

对于丽水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来说,面临着既要补第一次现代化的“课”,又要赶第二次现代化的“趟”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既要培育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要建设为全省生态基地与屏障的双重任务。丽水市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实现集聚发展、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丽水的跨越式发展。

1、深化“三大改革创新”。一是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的改革创新,解决好“在哪里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增强山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设“四篇文章”,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加强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完善干部绩效分类考核标准。二是深化山区农民异地转移的改革创新,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增强山区经济发展的可协调性。权利推进以整村搬迁为最大特点、以“三个彻底”(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彻底远离危险)为根本要求的山区农民新一轮异地转移。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创新,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增强山区农民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难题的解决,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用少量的钱帮助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的事,惠及山区农民创业;另一个是实现“人人有山,不是人人经营山,但可以人人从中受益。2009年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6.5亿元,2010年全面推行林权IC卡与农村信用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预计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将达到15亿元。

2、推进“三大产业培育”。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好《丽水市2008-2012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发挥好九大农业产业首席专家的作用。二是做强生态工业。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建设并形成以丽水经济开发区为依托,9个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为骨干的新型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三是突出把生态旅游业作为全市发展服务业的第一大龙头来抓。围绕县县都有4A级以上景区的目标加快“大景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末建成18个4A级景区。围绕“县县相通”、“景景相联”的目标,突出抓好“通景区道路”建设。与此同时,突出抓好“三大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品牌建设,进一步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品牌、“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旅游特色品牌和工业块状经济产业品牌。

3、谋求“三大重点突破”。一是以项目推进为推动,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的重点突破。加快建设“大交通”、“大电力”、“大水利”、“大森林”、“大景区”、“大城网”为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二是以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联动发展为动力,努力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重点突破。重点加快全市17个中心镇的培育,以实施农民增收新的六大目标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三是以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推动,努力实现对外开放多元化的重点突破。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创新把在外丽水人经济优势转化为丽水发展内在驱动力的有效方式。随着交通日趋便利化,设想在丽水设立华侨总部经济,吸引大企业集团在丽水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在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同时,主动接受海峡西岸经济圈的辐射,深化浙闽赣皖九方经济区协作机制。

4、提高“三大保障水平”。一是提高生态保障水平。以落实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确保生态环境指标全部达标。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沼气能源建设与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互促共进。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腾出环境容量。二是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各类创业主体加大科研投入,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与此同时,重点做好要素整合文章,使资源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重点产业集中。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大社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四、对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列届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国较早作出了打造“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和“法治浙江”的总体部署。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明确目标和要求,提出具体对策举措,作出全面部署。

通过本次对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调研,特对我省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政府主导,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难以简单地用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可以实现。甚至,在特定的阶段内,生态文明建设还会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企业和社会公众接受这一新的文明理念往往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首先,政府自身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理念为先”,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发展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民生为本”,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坚持“文化为魂”,要依靠各地特有的文化力量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机制为实”,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来保护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次,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绿色的财富观和健康文明的消费观。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再次,要强化机制推动。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纪守法、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做好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地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认真总结多年来我省生态省建设的经验,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编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把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规划进行研究编制,制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及其详细规划,如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交通、环境保护、绿色创建等。制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引导各市县加快建设生态市、生态县。

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要特别重视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升级,还是加强节能降耗,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要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有针对性地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加快研发推广适用环保技术,积极开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技术,全面推进节能降耗技术,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制造技术等,努力构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

(三)不断创新举措,建立和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评机制。一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节能减排考核机制。对全省各市生态容量进行核定,落实各地区生态红线,并将发展指标与生态容量指标密切关联,以生态价值衡量为基础,逐步体现生态资源的价值。实行分区管理、分类考核,或按生态容量和行业标准,采取差别化减排分配机制。二是加大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助标准,健全生态环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专项补贴机制和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确保生态保护地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建立固碳间接减排机制。建立森林蓄积量增长与排放指标安排相挂钩的碳交易机制,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四)统筹区域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拓展发展空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丽水市作为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区位功能在日益提升。我省要以丽水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丽水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相关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一是支持丽水市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建议省里完善扶持政策,明确低丘缓坡“宜建则建”区块不受规划指标的额度限制,并支持丽水开展低丘缓坡开发用地直接转为建设用地的改革试点。二是支持丽水成为联接长三角和“海西”的重要节点和枢纽中心。由于国家对“海西”的优惠政策仅在福建范围内实施,为了把丽水这一地处长三角和“海西”交汇区的区位优势真正发挥好,防止被边缘化,建议我省出台参照国家对“海西”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支持谋划与“海西”接轨的高速铁路(衢宁铁路、衢丽、丽浦铁路)和高速公路(龙浦、龙庆高速)。三是支持丽水加快通景区公路建设。丽水市已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抓,但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通景区大陆等级低、路窄弯多坡陡、可进入性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丽水市已经编制了《丽水市生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规划(2008-2020)》,其中规划2008-2012年近期通景公路项目43个、总投资105亿元、建设规模785公里。根据现行交通建设体制原则,丽水市的通景区公路很难纳入资金支持。因此,建议在交通建设管理上引入通景区公路建设的概念,列为专项,并给予丽水的通景区公路建设以特殊政策。同时建议全省通景区公路建设列入浙江省交通发展“十二五”

三 :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其它省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经验,为我市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出谋献策,4月16日至23日,市委办公室与市委政研室组成调研组,前往安徽省XX市,浙江省XX市,江苏省XX市,山东省XX市、XX市、XX市等六市进行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六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介绍,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示范典型。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刻感受到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现将六市的经验做法以及调研组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六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六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城乡共荣的新路子,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六市十分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坚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城乡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XX市以科学规划、集约建设、精细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规划强化科学性、先导性和权威性,市区控制性规划覆盖率达到100%。XX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计划到 2015年建设20个中心镇和一批中心村,城市化率达到70%。XX市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城市发展框架基本拉开。完成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南部山区分区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北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城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展开,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XX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梯度推进、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战略,构筑“一群(南部城镇群)、两轴(皖赣铁路城镇发展轴、合铜黄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三级中心(中心城区、区县城、中心镇)”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县城为骨干,中心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XX市争取在2015年底,实现全市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和相应专项规划全覆盖,城镇总体规划和重要专业规划全覆盖,城镇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实现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规划监管体系。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六市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一是以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XX市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突出抓好“四百工程”(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100万亩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100万亩优质出口花生基地和100万亩优质果茶花卉基地)建设。目前,XX市已经逐步培育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节会农业、都市农业等为特点的特色产业。XX市的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了66%,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家。XX市整合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村,连点成线,扩线成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从2015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围绕茶叶、花卉、水产、畜牧、休闲观光等12类产业,重点建设50条左右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XX市通过狠抓基地、企业、品牌、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培育黄山茶叶品牌,将茶业打造成为了全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XX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郊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郊县工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增加值占郊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3%。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高效农业面积逐步扩大,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二是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培育中心镇,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XX市加快五区融合,提高对郊区和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市对广大农村的吸纳能力。以14个省级中心镇、20个市级重点镇为重点,以北部沿海和蓝烟铁路为发展轴线,通过项目带动、配套服务设施和住宅小区建设,切实增强小城镇的集聚与带动功能。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工程。在城郊、园区和重点城镇,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面向未来、面向周边农民的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小区。通过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吸引零散的村落向中心村集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半工半农”农民进城定居。以产业为先导,整合城乡资源,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产业和经济支撑。XX市实施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加快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镇的合理集聚,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功能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在规划、建设和投入方面的分割局面,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XX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强化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原则,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2015年,投入 15688万元,将村村通公路和通客车向边远村庄和村内街道延伸,硬化道路1032公里,硬化街道508个村。XX市新完成1181个村的编制规划,有 1343个村庄开展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有52个镇、300个村开展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建设,有1192个村开展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农村文化大院由原来的1602个增加到2746个,新硬化农村公路77公里,全市通自来水村庄普及率达到87.7%。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体系,继续推进“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及“岛岛通航”工程,优化五区公交线网布局。【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建立城乡一体的供水体系。推行“一县一网”、“多乡一网”或“一乡一网”等规模化供水模式,推进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XX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通油路率达100%,行政村通公路率、通水泥(油)路率分别达97.5%和 83%。XX市建设市域“一小时半”交通圈,开通市区到各县城的高速公路,加快省道干线和乡村道路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电价;按照“村村通、长期通、数字通”的要求,积极实施有线电视乡村通达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就是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XX市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初步搭建起城乡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就业服务平台、职业培训平台和社会保障平台。2015年,在总结XX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XX区、XX区、XX市纳入区域化试点范围,并将其他四市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试点范围,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活动,将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全部纳入就业服务范围。XX市鼓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把职业介绍补贴与服务成效挂钩起来。并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XX市突出自己的特色,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就是XX市发展以文化和生态为特征的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素质。据统计,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接待量达841.56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约32亿元,全市有近20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7000元。XX市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方式,探索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公司”。自2015 年开始,对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先支持;举办的经济实体,享受与民营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企业资本参与传统农业改造,在其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建直接用于种养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其占地不视为建设用地,免相关手续和收费。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破除地域、身份、行业等限制性政策,制订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进城就业、子女进城就读“三无障碍”的具体措施。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六市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XX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2015年,全市58.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6019.9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3.6万人,参合率达到87.0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去年的900元提高到1025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1万人;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1000多场次,受训农民10万多人。XX市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仅建立完善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还构建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完善了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6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已达199万人,覆盖到城镇各类用人单位以及包括个体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超过100万人;XX市是全国首批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城市,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共有42111户,参保职工达到116万人。XX市实施医疗惠民行动,投入8119万元,发展“新农合”306.9万人,完成乡镇卫生院提升扩建30个;实施弱势保障行动,投入1832万元,落实了 1.9万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投入25074万元,完成“村村通”自来水466个村,解决了9.1万农户安全饮水。XX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续保农民达到55万人以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在80%以上。XX市扎实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2015年全市有 6.47万人和97个村实现脱贫。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二、六市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做法

六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局面。他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有特色、有新意,创造了许多可学习借鉴的好经验。

(一)发展生态经济。六市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青岛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将绿色渗入到产业最深层,建设经济新生态,推进风能、太阳能、废水回用、海水淡化、清洁能源开发等项目,计划到2015年,新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替代率达 5%,到2020年达到20%。XX市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性机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XX市创造性地对莲花峰、天都峰等景区实行轮换“休假”,让这些景区景点休养生息、自然繁衍,确保黄山生态的可持续发展。XX市充分发挥杭州产业特色和优势,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推进“两港五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生态工业发展,积极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为依托、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低耗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XX市近年来建立起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构建园区载体、产业本体、企业主体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以电子、汽车、化工、钢铁等优势产业为龙头,发展一批生态型企业,构建产业生态链。优化工业布局,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通过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发展以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为特色的都市型农业,形成特色、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XX市以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为原则,全面实施《烟台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同时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以资源依赖型企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二)保护生态人居。六市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创造更加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XX市充分弘扬徽派古建筑文化,利用各种生态资源建设生态人居。比如在宏村,水赋予村落、宅院以生气和灵性,对于村落的生态、景观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为村落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使村落更秀丽、妩媚、晶莹和亲切,体现了生态价值、实用价值和景观价值。XX市着力打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人居环境特色。栽绿种绿,给大自然以绿色,是XX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做法,为在裸岩山体和一些远山、高山上植树造林,在荒山上实施了大面积飞机播种造林,让生态的绿色不留任何的死角。XX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写进一个指标,到“十一五”结束的时候,人均期望寿命要达到80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杭州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起,尤其是今年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做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同时进一步加大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力度,见缝插绿。还将在沿高速公路、骨干河流、道路、铁路等种植绿化,形成一张生态网络。杭州还提出一个重要理念,今后种树将被作为一XX市基础设施来配置,与自来水管、污水网、电网、煤气管一样同等重要。XX市近年来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城市,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充分发挥山水城林优势,城乡建设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城在江边、山在城中、湖在城内、林在四周、绿在家园的人居环境,建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适宜居住的城市。XX市按照“一城、一湖、一环”(明府城、大明湖、环城河通航)为重点的老城改造规划,加快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同时整理恢复芙蓉泉等泉脉水系,挖掘开发百花洲等古城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城韵味。

(三)改善生态环境。六市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XX市为了保护绿色,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着重在源头上治理污染,制止了向大自然“排毒”,在空气治理上,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进程,淘汰燃煤锅炉,为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购置国际环保标准的公交车。2015年以来,青岛借助奥运“快车”连续四年掀起了群众广泛参与“我为奥运种棵树”等系列活动。XX市实施“碧水”、“蓝天” 、“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行动,建立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重点开展“大绿化”工程、“十镇百村”文明生态创建工程、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农村河溪、池塘清洁整治工程和以沼气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该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XX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开展生态村、镇建设,重点实施环境污染整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近几年,杭州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XX市坚持和完善环境的“刚性投入机制”已达20多年,生态建设和环保投入始终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快速增长。近年来,XX市实施退耕还林54万亩,建设公益林 200多万亩,治理小流域50多条,治理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并在水源涵养地建成面积近10万公顷的各类自然保护区。2015年,XX市森林覆盖率达 77.4%,有林地面积、林木绿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三项数据在安徽省位居第一。XX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南京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XX市围绕活力之都、魅力之城、宜居家园,集中打造奥体文博等片区,突出泉水特色品牌,着力做足泉水文章,使之真正成为城市之魂、灵气所在、韵味之源。大幅度提升片区的整体形象和景观效果,达到点上景物宜人、片上气势恢弘、沿线观感优美,让泉城更美更靓。

(四)培育生态文化。六市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XX市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创新的“景点轮休制”、景区规划的“加减法”、景区垃圾“日产日清”、工业发展“准入制”、乡村旅游推动生态保护等经验做法,已经被皖浙赣毗邻地区乃至全国众多旅游城市广为借鉴。XX市举办奥帆赛,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民心,让这座城市因“白帆”更“绿色”。青岛奥帆基地不仅建筑本身采用了不少“绿色”环保科技,其建设的过程中也始终坚持“绿色”施工。青岛的市民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尤其是广泛开展“环保购物袋进超市”活动,使环保理念逐渐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XX市在全市树立起超前的城市经营理念和深入人心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环境立市为核心的城市经营理念在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绿色企业、学校、社区和绿色饭店、绿色房产等不断涌现,提高了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使生态市建设具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XX市在全社会树立起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产的观念,确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观。

三、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在对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一)统筹城乡协调方面的启示。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抓城市的力度抓农村,给市民的待遇予农民。各级各部门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使城乡在互动、互融、互补、互促中实现统筹发展。二要以思想解放为动力,闯出城乡发展新路子。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是前无古人、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成熟先例可借鉴,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大胆探索。只要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发展、有利于造福人民群众的改革,就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禁区,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创出新路,走出自己的路。【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三要突出经济良性发展,强化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互为共存、互为前提,在统筹发展中必须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跨越,同时又要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既着眼于经济增长速度,又着眼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四要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统筹是政府行为,统筹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在城乡统筹中政府要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政府在制定统筹政策时,要体现农民的意愿,基本满足农民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唱主角,通过政府推动力和农民自身努力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五要突出协调发展,强化区域带动效应。从全市的高度、全局的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市、县、镇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通过调整财政分配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弥合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六要突出试点示范作用,强化整体推进格局。各地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不能把城乡统筹当作城乡统一。进行全面推进,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城乡统筹有一定基础的县区作为试点,积累经验在全市推广,以点及面,整体推进。

(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启示。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 “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二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生态自然观,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开展各阶层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城乡生态文化,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发展观。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绿色、适度消费,培育简朴和谐的生态消费文化。三要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要以绿色农业为重点,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无公害农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生态工业。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以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现代生态服务业。将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四要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必须在资源统筹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有限资源,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好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开发与保护的相互协调,引导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 : 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65

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水污染与垃圾分类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与改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调查目的和意义:

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河流水污染和街道的垃圾分类,意义在于在此基础上了解居民对环保意识的深浅,好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

调查过程:

在寒假的这段时间里,我实地考察过家乡的河道,也去了村委会询问。在与村委会领导的交谈中,我得知前几年,县里加大对乡村的经济建设,村委会也努力的做招商引资工作,村里经济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流经村里的一条河流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生活垃圾往河里倒。从前清澈的河水,而现在垃圾四处漂浮,边缘仿佛污秽的水沟一样。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从而导致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相反还使部分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基本情况与分析:

1、 平林开扩土地,绿态严重遭到破坏,由于目前人口增多,土地资源缺乏,为了开扩

更多土地空间,从而进行了平山伐林,导致了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批树木被伐,绿地呈现指数上升减少

2、

3、 人口的增多同时也使得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国家在很早之前就颁布了保护环境条令,同时也实施了许多措施,禁止人们随地扔垃圾,废品回收利用,城市还设有专门的收垃圾场所,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清理垃圾,然而在农村,这一切的待遇只是空头支票,没有专门的回收垃圾场所,人们为了方便,都是会随地找个地方就倒,河流、山地、角落成为人们倒垃圾最“关照”的场所,积堆成山的垃圾引来了喜爱垃圾的动物,散发出阵阵臭味,河水在人们的照顾之下,清澈之躯也像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从此望不到里,街道上散布着的是人们不自觉随手扔的垃圾,没有人扫,这些垃圾就像到处漂流的浪子,没有固定停留的地方,飘到哪儿就是哪儿 废品重新利用的不够全面,在这些生活垃圾里,有许多塑料袋,纸袋,旧衣服,旧

玩具,这些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物品,特别是塑料袋,塑料袋属于一级污染品,人们购买东西的商品袋用过一次之后都会随手扔掉,而不是重新利用,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旧衣服、旧玩具已被人们远远抛之而去,有些以捡垃圾为生的就会捡这些回去利用,相比之下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环保。

调查结论: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

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很多地区有着严重误区,认为发展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就必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生活的新景象。同时我们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喝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几年来,国家努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县里各村也开始抓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村也不例外。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企业,坚决给与整顿甚至关停。 评价建议或对策:

1、 虽然目前国家提倡使用环保袋,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像以前古代一

2、

3、

4、 样,不用塑料袋装东西,比如我们去买菜,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竹篮子,买猪肉可以用稻草捆猪肉,其余菜类可以用篮子装起来 每村每城市可以成立一个慈善机构,专门回收可利用的衣物、玩具、生活用品等,并聘请家庭困难失业人员对这些衣物进行缝缝补补,修理玩具等工作,降低失业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整理好的衣物玩具又可捐给需要的人 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就是一次性塑料饭盒,每年国家都会有大量的塑料盒饭被弃,这些一次性塑料饭盒都只利用一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高效生活的速度,更多人外出都会选择快餐食用,从而导致一次性塑料饭盒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选择用可重新利用的饭盒外出去打快餐时用自身携带的饭盒装饭,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一次性塑料饭盒的使用,从而提高环保作用 每个村每个城市都必须成立一个回收垃圾的场所,街边设有垃圾桶,同时

也必须得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也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环保活动,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环保的兴趣。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今年创建60个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905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