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孔子是什么时期的-金林村4号是小德张什么时期住的宅子?

发布时间:2017-10-02 所属栏目:什么是普通住宅

一 : 金林村4号是小德张什么时期住的宅子?

描述:你能想象这曾经居住着清朝著名太监小德张么?

图片:



文字文字文字 1@h8.ym<"

前几天在睦南道上逛,无意间发现了藏得很深的张兰德旧宅,从目前房屋破旧的样子看似乎已经没有人居住了,我好想知道小德张什么时候在这间房子里居住,后来在这所房子里居住的主人又与小德张有什么关系呢?

[楼 主] | Posted: 2008-07-04 16:47

老核桃

  

级别: 资深会员

精华: 1

发帖: 1752

威望: 1755 点

中华通宝: 17540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不应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在线时间:206(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10-01-16

是不是他把原来的宅子卖给庆亲王之后呀。

[1 楼] | Posted: 2008-07-04 16:50

紫茉莉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9 点

中华通宝: 80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

在线时间: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6-29

最后登录:2008-07-05

很有可能,自己卖了房子躲到这里来了。后来住在这里的是他的什么人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研究研究。 4|\M`T

-t<1A8%

我那天照完这张照片从小胡同里出来后发现胡同口停了一辆黑色轿车。我经过那辆车时,突然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女士,貌似海外华侨,冲着我就来了,欣喜地呼唤着“你是。。。小琴吧?小琴!”吓得我当时落荒而逃。现在想想,当时要是大胆点,没准还能挖出点这座宅子的故事呢!

[2 楼] | Posted: 2008-07-04 17:04

张翔

  

级别: 禁止发言

精华: 2

发帖: 1512

威望: 1527 点

中华通宝: 15165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

在线时间:681(小时)

注册时间:2008-01-06

最后登录:2010-04-28

参见以前的讨论: d ?YSVmG

http://www.61k.combbs/read.php?tid=16153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3 楼] | Posted: 2008-07-04 17:12

老核桃

  

级别: 资深会员

精华: 1

发帖: 1752

威望: 1755 点

中华通宝: 17540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不应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在线时间:206(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10-01-16

呀!这下就明白了!

[4 楼] | Posted: 2008-07-04 17:24

龙吟虎啸

  

级别: 中级会员

精华: 0

发帖: 100

威望: 101 点

中华通宝: 1000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游荡街巷

在线时间: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6-17

最后登录:2010-02-04

看了一下文物地图集,写的很清楚,是1913年,应该是1913年建的吧。要不就是这个地方当时不是水坑,是个高岗,所以小德张就建了房了,或者是别人建了房了。据说现在里面还有张家后人在住。

[5 楼] | Posted: 2008-07-04 17:49

张翔

  

级别: 禁止发言

精华: 2

发帖: 1512

威望: 1527 点

中华通宝: 15165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

在线时间:681(小时)

注册时间:2008-01-06

最后登录:2010-04-28

文物地图志也可能有错,我估计是排版的时候将小德张来津的1913年搞乱了。关于金林村,蠹鱼先生已有研究: 73nmDZO|

= j l( Q

1938年,黄顺柏卸职来津定居。1939年,他与李茂林以及一朱姓人合作,在在英租界三十一号路(香港道,今睦南道)购地,建起六座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并从黄、李两人的名字中各选一字,命名为“金林村”。与此同时,他与伪天津警察局特务科科长徐树强勾结在一起,大肆做毒品生意。黄顺柏还曾成立天津粘板公司,任总经理。在香港道与登伯敦道(今云南路)交口,黄顺柏给自己专门建了一处豪华居所,时人称为“月宫”,这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睦南道111号西式楼房。“月宫”离金林村不远,中间只隔着徐树强宅。黄宅与徐宅则只隔一条马路(今睦南道),由此也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 EScy!p\*

, d4i0;2}+

原文:http://www.61k.combbs/read.php?tid=3608&fpage=0&toread=&page=1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6 楼] | Posted: 2008-07-04 17:59

龙吟虎啸

  

级别: 中级会员

精华: 0

发帖: 100

威望: 101 点

中华通宝: 1000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游荡街巷

在线时间: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6-17

最后登录:2010-02-04

哎,刚学了点儿东西,想卖弄一下,没想到国家文物局出的书又错了。什么鱼老师的考证是根据什么呢?是故事吗?听说有个五大道的故事。

[7 楼] | Posted: 2008-07-04 21:03

饱蠹鱼



  

级别: 禁止发言

精华: 4

发帖: 2982

威望: 2019 点

中华通宝: 16480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另类房虫子

在线时间:738(小时)

注册时间:2007-01-19

最后登录:2010-08-17

发在《今晚报·滨海新闻》的一篇旧文: rV I-Yb

fvDcE]_%H

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宫廷中出了几位颇有权势的太监。其中最有名的,除了大总管李莲英,就要属小德张了。小德张的后半生,全部是在天津度过的。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其族孙张继和先生,了解了他在津寓居的经过及生活中的一些片段。 lWU? R

居京无安全感退隐天津 KH[Oq d

小德张1891年入宫当小伙计,因机灵干练升迁很快。1895年,他已经从太后宫的普通小太监,逐步升任敬事房打寝宫更、回事的、御前近侍、御前首领兼南府戏班总提调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小德张精心侍奉,进一步取得慈禧信任,回京后被破格升任为御膳房掌案的,地位仅次于大总管。  qJj5_

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死去。根据慈禧遗旨,小德张升任长春宫四司八大处总管,其住所随即迁入原大总管李莲英住的西板院。1912年,清帝逊位,民国成立,小德张继续留在紫禁城,侍奉主政的隆裕皇太后(光绪的皇后),但时常受到袁世凯手下官吏的侵扰。 @hOY&

据张继和介绍,小德张退居天津有个很偶然的诱因。 7q^a@5f BG

1913年的一天,袁世凯的亲家、警察总监陆朗斋给小德张打电话说:“你订的头号炸弹一箱、二号炸弹两箱,明天派人送到总管府。”这无异于公开讹诈,小德张于是直接到中南海找袁世凯交涉,袁打电话将陆朗斋训斥了一顿,此事遂不了了之。 j 2Jew

1913年,隆裕皇太后去世,小德张越发感到在紫禁城居住已无安全可言,于是决定移居天津。他先将府第转让给张勋,又将部分家具什物存到熟识的天贵号垫子铺,最后从北京前门站乘火车到了天津。到津不久,小德张就接到天贵号经理魏斌卿的电话,存在铺里的东西被当局抄走了。小德张无法深究,只好一笑了之。 d8f S79

在津寓所先后换过六次 n yd'79~>G

小德张到天津后,第一站便下榻在日租界芙蓉街(今河北路)和秋山街(今锦州道)交口处的一座小楼内。 z#olKBs

不久,他在英租界买下楼房一所,全家一起搬入,并将其母亲唐氏从老家静海接来一起居住。该楼院现址为烟台道66号和66号增1号,为和平区小白楼房地产管理站。据房管站工作人员介绍,该楼最初是一位英国人建的私宅,其后人前几年还曾到此寻根问祖。 {E>(%v D

张继和介绍,小德张购买今烟台道楼房时,那里被称作“英国马号”。张继和本人,就是在这座小楼里出生的。小德张“英国马号”居所后来又几经变迁。1923年,小德张迁往今重庆道55号,将这所楼卖与曹锟之弟曹锐。后来,著名实业家孙冰如曾居住在这里。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又成为伪天津商会会长邸玉堂的宅院。抗战胜利后,这里改为天津区汉奸财产清查委员会第三特别看守所,邸玉堂本人就被看押在此。解放后,天津市房管局一度曾在这里办公。 54&&=NVs|

据张继和介绍,重庆道居所占地6亩,进入大门可见19层台阶。拾级而上就是大玻璃罩棚的演戏大厅。楼顶有大平台,楼侧有大花园和假山。假山旁另有读书房和外客厅各三间。外客厅是小德张练剑抚琴的地方,名为“伴琴斋”。 (Yc}V

搬入重庆道新居不久,正值小德张的母亲唐氏75岁大寿,于是约来京剧名角程永龙、李吉瑞、小竺英等大唱堂会,一时遗老遗少和国民党要员载振、载涛、马福祥、马鸿逵、傅作义等均到场祝贺。 ]<E\J+5K

1928年,唐氏去世,小德张为老太太出了大殡。殡仪队伍长达数里,从重庆道府门到达今天津北站,又换乘火车至静海,再转到老家吕官屯安葬。同年,小德张将重庆道府邸转让给庆王载振,这里遂成为赫赫有名的“庆王府”。解放后,此楼为中苏友协天津分会会址,1968年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迁此办公。1991年8月,被天津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X]%n#\t,]

重庆道房子卖与载振后,小德张搬到今河北路237号“马家楼”暂时居住。 %XWb|-=

马家楼是马福祥的居所,他曾任青岛市市长和安徽省主席。清末慈禧逃往西安时,马率军护驾,与小德张结识并结拜为兄弟。马家楼位于河北路、洛阳道交口,现在是和平区第五幼儿园。 |Iq\ZX%q

马福祥宅的主楼由小德张居住,张继和则住临洛阳道一侧的二层小楼上。另据张继和介绍,今紧邻幼儿园的河北路宁静里,原来也是马家楼的一部分。马福祥的长子马鸿逵曾住宁静里1号,次子马鸿炳住2号,侄子马子丕住3号。 ,W;2A0A?X

1930年,小德张搬入在郑州道、湖北路口新建的住宅里。楼分主楼和附楼,由封闭天桥连接。主楼四层,二楼有演戏大厅,可容400人。楼内地板均为菲律宾进口的软硬木镶嵌,花纹图案极为精美。室内陈设为中西款式的各种家具,富丽堂皇。院内大花园里建有荷花池、假山、凉亭等。 {UEZ:a

1951年,该楼转让给天津市纺织局,改为天津市第一工人疗养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主楼、附楼建筑受损,拆除后盖起新楼,现为驻津部队招待所。 pd}af iF

在居住楼的一侧,从孟庄桥(在原墙子河上,约今南京路和曲阜道口位置)到郑州道,小德张还建起一排出租的门脸房,就是现存的永兴里1至15号楼房,从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里,我们还可依稀想见当年主人居所的豪华。 Z <tJ+

1951年,小德张又购买了睦南道金林村4号楼房。金林村建于1939年,由黄金生、李茂林以及一个朱姓人合建,命名则从黄、李的名字中各选了一个字。1957年4月19日,小德张在这里辞别人世,终年81岁。 y+a]?`2

擅长票戏烹饪和建筑设计 J$i5A9IUr

据张继和介绍,小德张在晚清宫廷里,能在十几年时间平步青云,与他的聪明勤奋是分不开的。 Tk0Senq,

他入宫不久,就因容貌清秀、身体健壮,被选入宫内戏班学唱京剧。经过三年苦练,他在宫中崭露头角,演唱嗓音甜润,武工非同流俗,常担纲演文武小生行当,受到慈禧太后赏识,因此被挑到太后身边当差。现在,张仲忱家中还保留有一张小德张与京剧名家杨小朵合演《破洪州》的原版照片,他在戏中扮演的是薛丁山。 (K->5rSU

小德张在宫中身居要职时才30多岁。由于文化水平低,他经常抽空到南书房请翰林院学士给他讲《通鉴集览》、《十三经集览》等。每天早晨起床后,除了练武术,他还练习写大字,龙、虎、鹅、寿等都能一笔呵成,为的是能为隆裕太后代笔。 t[^68]

张继和说,小德张还是个建筑设计的行家。今重庆道“庆王府”,就是他亲自设计的。他不但自己绘图,还不惜工本,精心选料,建成之后被誉为英租界华人楼房之冠。 \!:^=2VF

正因如此,载振来津后才看中这所房子,屡次找小德张要求转让。最后载振以郑州道8.75亩空地、北马路四座门面房和27万元现金成交。 {3=]cLtt

与重庆道住宅一起,小德张还帮助马福祥设计建造了“马家楼”。在马家楼居住期间,小德张又为自己设计建造了郑州道住宅。 . [\S=K|/

因为曾任“御膳房掌案的”,小德张的烹饪水平也很高。只是退居天津之后,他很少亲自下厨。 rQPV@J]:

族人至今仍居最后老宅 Ycve[31BDd

记者采访的张继和先生为小德张的族孙。其祖父名叫张月峰,是小德张的亲哥哥。1894年,小德张18岁时,由母亲唐氏做主,将张月峰的长子张书森过继给小德张为嗣子。张书森就是张继和的父亲。因此在回忆小德张的生平经历时,张继和一直称他为“祖父”。 {%3sj"suB

张书森,字彬儒,1889年生。1910年,在天津军咨府文报局当帮办,租住在日租界的一所小楼里。小德张最初到天津时,就住在他的家里。张书森后来曾在冯玉祥手下当咨议,在马鸿逵部下任少将参议,还曾任山东省湖田局局长。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赋闲,一直在天津随小德张居住。1942年在郑州道居所离世。 ibskce{H

张继和,字仲忱。1917年出生,6岁起在重庆道居住时开始读私塾。1929年,进入天津公学(耀华学校前身)读书。1934年,因租界连续发生绑票事件,遂不再上学,重新在家里念私塾。他未参加过正式工作,长大后就一直帮助小德张照看家中的产业。1964年,曾应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之邀写作《一个太监的经历——我的祖父“小德张”》,全文约7万字,发表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上。 IHtNaN )

1998年,他又完成了《一个太监的寓公生活概况——回忆我的祖父小德张》,全文约6万字,尚未公开发表。 P_ x9:3

张继和先生现在与儿子、儿媳以及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在金林村老宅里,安度晚年。



相信我们劳动的价值,后人将因此记住我们!

[8 楼] | Posted: 2008-07-05 12:17

老街



  

级别: 禁止发言

精华: 5

发帖: 6087

威望: 6159 点

中华通宝: 61055 两

推荐数: 0 人

头衔:

在线时间:1465(小时)

注册时间:2006-09-05

最后登录:2010-08-22

QUOTE:

引用第2楼紫茉莉于2008-07-04 17:04发表的:  k_;+z

很有可能,自己卖了房子躲到这里来了。后来住在这里的是他的什么人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研究研究。 vf+GC*f

b]X c5Dp{

我那天照完这张照片从小胡同里出来后发现胡同口停了一辆黑色轿车。我经过那辆车时,突然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女士,貌似海外华侨,冲着我就来了,欣喜地呼唤着“你是。。。小琴吧?小琴!”吓得我当时落荒而逃。现在想想,当时要是大胆点,没准还能挖出点这座宅子的故事呢!

.6m%/-whS

当时真该认下来啊。    



老街

当我在老街上徜徉时,我就是老街。

[9 楼] | Posted: 2008-07-05 13:19

<< 1 2 >> Pages: ( 1/2 total ) 快速跳至 >> 中国记忆新版 |- 首届中国历史建筑保护摄影大赛活动宣传专版(临时) |- 文保在线 |- 古建及古迹遗址 |- 民俗与民间文化传承 |- 史海钩沉 |- 口述历史 |- 田野调查 |- 影像志 |- 博物馆 >> 中国记忆论新版坛务与管理 |- 网站版务区 |- 公告区 |- 地方版务区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四川 |- 广东 |- 福建 |- 浙江 |- 湖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河北 |- 吉林 |- 辽宁 |- 大连市 |- 黑龙江 |- 江苏 |- 安徽 |- 陕西 |- 台湾 |- 滇、黔、川、渝、西藏 |- 其它地区 |-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 中国记忆网旧版 |- 中国记忆网大型活动专栏 |- 投票专栏 |- 大型公益活动特别行动《寻找身边的历史专栏》 |- 沉重的纪念 |- 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专题报道 |- 国耻永难忘、民族当自强——南京大屠杀70周年公祭 |- 国耻永难忘、民族当自强——纪念9.18事变76周年专栏 |- 文保议事 |- 国外保护实例 |- 文保宣传 |- 投诉热线 |- 湖北汉圣庵专栏 |- 变迁纪录 |- 读书沙龙 |- 小书房 |- 乡土中国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思故乡 |- 寻亲寻友 |- 自由空间 |- 摄影与记录园地 >> 中国记忆网旧版 |- 北京 |- 拍记公告区 |- 百年图志 |- 记录者日志 |- 皇城根 |- 我的老照片 |- 天津 |- 百年图志 |- 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专栏 |- 拍记公告区 |- 黑龙江 |- 百年图志 |- 我的老照片 |- 记录者日志 |- 上海 |- 拍记公告区 |- 百年图志 |- 湖北 |- 百年图志 |- 拍记公告区 |- 河北 |- 百年图志 |- 本省有关法规 |- 拍记公告区 |- 江苏 |- 百年图志 |- 苏州古城拍摄记录志愿者协会 |- 辽宁 |- 百年图志 |- 拍记公告区 |- 吉林 |- 百年图志 |- 拍记公告区 |- 山西 |- 百年图志 |- 河南 |- 安徽 |- 陕西 |- 福建 |- 百年图志 |- 妈祖文化 |- 拍记公告区 |-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 百年图志 |- 滇、黔、川、渝、西藏 |- 百年图志 |- 广东 |- 百年图志 |- 岭南文化 |- 拍记公告区 |- 浙江 |- 山东 |- 百年图志 |- 台湾 |- 其它地区 |- 公告、建议专区

   中国记忆论坛 -> 天津

二 : 为什么资中文庙的孔子塑像是站立的?

为什么资中文庙的孔子塑像是站立的?

为什么资中文庙的孔子塑像是站立的?的参考答案

庙内孔子塑像原为站像,因孔子之师苌弘是资中人,孔子尊师重道,到了老师的家乡便只站不坐.迄至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靖皇帝诏令全国文庙“去塑像,设木主,罢封爵”,资中的孔子站像便被毁弃而改设牌位.按嘉靖帝的规定,孔子牌位“高二尺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规矩相当严格;资中的孔子牌位却是通高八尺八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厚七寸五分,远远的超过了万岁爷的规定,成为全国最高、最大、最奇特的孔子牌位.

三 : 五四时期,郭沫若赞美孔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四时期,郭沫若赞美孔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注意: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郭沫若赞美孔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参考答案

一、郭沫若孔子观的形成和发展

在先秦诸子的研究中,郭沫若对孔子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截取的角度、筛选的范围、分析的层次,评价的尺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个性.这些特色和个性深深地浸润在他的思想、人格、著作中,浸润在他的诗歌、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郭沫若对孔子的评价不单是文化评论家的评价,更是历史家、思想家的评价.他的孔子观有一个由文学家到历史家,由文化到哲学,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说来,经历了受胎、滥觞、成熟和滞留四个时期:

(一)青年时代是郭沫若儒家思想的受胎期.还在十七八岁学习先秦诸子时,曾有过一个抄本,主要是摘取一些“警粹的文句”,目的是“供做文章时可以运用的辞藻”.他说,“这些虽然说不上是研究,但也总可以说是我后来从事研究工作的受胎期了”.

旧时以儒学为主的教育,使郭沫若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郭沫若在家庭关系上重视孝弟.1916年11月在日本致信慈母,引《孟子》书“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一语,以祝寿辰.同年12月,又寄信引曾子言赠兄弟,互勉:“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能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些,说明了他对孔子思想的兴趣.

(二)20年代是郭沫若研究孔子的滥觞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思想界最活跃的年代,一方面是西方社会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总的清理和批判.郭沫若的思想也处在中西文化剧烈碰撞之中,无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斯宾诺沙的泛神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文学,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还是中国的道家学说和儒学,以及墨子、惠施等的学说和王阳明的静坐修身等,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味.因为学医,使他懂得了近代的科学研究方法.他说:“在科学方法之外,我也接近了近代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尤其辩证唯物论给我精神的启蒙,我从学习了使用这个钥匙,才认真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了”.当他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后,便毅然放弃了从医的旧旨,一头扎进了文学创作和古代文化的研究中.

早在1921年5月,郭沫若在《我国思想上之澎湃城》一文中,就提出了先秦古代文化,才是最纯粹的华夏文化的观点,说那是一座“中国的潮湃城”.他想拂去这座“澎湃城”上面的“熔岩与炭质”,发掘出埋没在地下人类文明的精华来.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这座“澎湃城”里最优秀的宝藏,并研究了《孔子晚年定论》的问题.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大的冲击,国人对中国文化传统失掉信心.辛亥革命提倡新学、洋务,“五四”运动时高喊“打倒孔家店”,把孔子思想与封建糟粕等同起来,把孔子看成中国积弱和落后的罪魁祸首,而加以全盘否定.郭沫若认为这是对孔子的误解,使孔子学说像“澎湃城”一样,被埋没在无光的黑洞里.

1923年1月,郭沫若为日本大阪《朝日新闻》新年专号,用日文写了一篇《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文中批评了对孔子的误解,他说:“现在的人大抵以孔子为忠孝之宣传者,部份人敬他,一部份人咒他.更极端的每骂孔子为盗名欺世之徒,把中华民族的堕落全部归咎于孔子.唱这种暴论的新人,在我们中国实在不少”.为此,他大声疾呼为孔子鸣不平,说:“诬枉古人的人们哟!你们的冥蒙终久是非启发不可的!”很显然,这是他对“五四”以后一般学者“扬墨抑孔”,对孔子、孔学采取全盘性否定的作法,表示了抗争和不满.他说:“我在这里告白,我们崇拜孔子——可是决不可与盲目地赏玩古董的那种心理状态同论”.他赞扬孔子有 “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郭沫若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被看成“异端邪说”,只有创造社的成仿吾,则表示赞赏.成仿吾把郭沫若的文章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并在《译后附识》中这样写道:“在这样混沌的学界,能摆脱一切无谓的信条,本科学的精神,据批评的态度而独出一线的光明,照彻一个常新的境地,以我所知,只有郭沫若数年来的研究”.

郭沫若并不完全颂扬孔子,他只是站在传统文化本体主义立场上,又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力图寻找一种融中西为一体的现代理论模式.就在这年5月,郭沫若又发表了《论中德文化书》,论及中德文之异同时,指出:“我国的古代精神表现得最真切,最纯的总当得在周秦之际.那时我国文化如同在旷野中独自标出的一株大木,没有受些儿外来的影响”.并且认为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是属于“动”的,“进取”的,“注重现实,注重实践”的.因此,他特别强调在建设新文化中,既要“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更要“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这些看法,确定了郭沫若日后的中西融合的文化观走向.

20年代中期,郭沫若的文化意识开始发生转变,在吸吮西方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接受了当代世界最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这时,郭沫若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中国革命,研究中国文化.他针对当时“孤军派”、“醒狮派”等国家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攻击,说“共产主义要废除私有财产”、“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共产共管”、“共产共妻”等言论,写了《马克思进文庙》一文,假想马克思来到文庙访问孔夫子,两人交流学习、思想,发现彼此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马克思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与孔子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主张竟“不谋而合”.紧接着又在与陶其情讨论“马克思进文庙”中,解释了他认为马克思学说和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关于“君君,臣臣”,他说,“只是相对地各尽职分的意思,并不是君有绝对的尊严,臣当绝对的服从”.在谈到孔子的孝时说:“其实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并不会叫人不孝,也不曾叫人不要家庭”.又说“至于‘家文而后治国’的话,就是说要一国之中各个家庭都要整整齐齐,然后国家才能不乱”.这些看法对当时的思潮,虽有几分奇异,却也令人耳目一新.

郭沫若认为孔子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学说不仅不是“冰炭难容”的,而是有许多共同之处.他说:“孔子是王道的国家主义者,也就是共产主义者,大同主义者”.为了发现马克思与孔子的共同之处,他决定“费五年功夫”把《资本论》译出并加以比较研究.他说,不仅孔子思想被人误解了,马克思的学说同样不见得是“谁也知道”的.他很自信地说:“我对于孔子的思想自信还相当有点研究,我不是盲目地攻击他的人,他是怎样,我还他怎样.我也并不是要借他的光来抬高马克思,我也并不是要借马克思的颜料来把孔子画成红脸,他是怎样,我还他怎样.这是我研究的态度,也是我们研究一切学问应取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原则上是强调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但从我国的现实斗争看,由于特殊的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一传播到中国,便与我国传统的儒学对立起来. “五四”以后孔学就被当成封建糟粕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批判.郭沫若当时看到这种现象,并提出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可贵的.

(三)40年代是郭沫若研究孔子的成熟期,为了推动抗战的需要,他连续写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四个以先秦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历史剧,竭力宣扬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人生哲学.1941年夏天,郭沫若在向文工会作关于孔子的学术报告中,对历代统治者按照自己的要求涂饰孔子,改变孔子的本来面貌很不满.接着又在“抗建堂”谈诗歌创作的讲演中,引用一首赞美孔子的名诗:“大哉孔子,孔子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又无孔子,/大哉孔子,孔子孔子!”表示了自己对孔子的崇敬和高度评价.1943年6月6日,吟咏了一首七言古诗《孔丘》,高度赞扬“孔丘四十而不惑”,“笔削严谨成春秋”,表示要像孔子那样有“为人须争第一流”精神.这首诗是郭沫若评价孔子的一个纲,就在这个“纲”的指导下,郭沫若对孔子的政治态度、伦理思想、哲学观念、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以及孔子的人格和道德等作了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检讨》、《十批判书·后记》、《战时中国历史研究》等论著中.

(四)50年代以后郭沫若的孔子研究出现了滞留现象,他虽在《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著作中,对孔子不相信鬼神,“天”是自然变化等唯物思想加以肯定,在参观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时写了几首诗,隐约流露出对孔子的景仰和崇敬心情,但却失去了早期的热情和40年代多方面的肯定.在《十批判书》改版后记中,还写《蜥蜴的残梦》,对他的孔子观作了自我批判.尽管如此,在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仍然受到“四人帮”的批判,说他是一个“尊儒”派,宣扬孔子是为了“复辟”.

二、郭沫若孔子观的基本点

1920年,郭沫若与宗白华讨论诗歌问题时说:“孔子这位大天才,要说他是政治家,他也有他的‘大同’主义;要说他是哲学家,他也有他pantheim (泛神论)底思想;要说他是教育家,他也有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底kintisch(灵活性)的教育原则;要说他是科学家,他本是个博物学者,数理的通人;要说他是艺术家,他本是精通音乐的;要说他是文学家,他也有他简切精透的文学”.这段话,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郭沫若孔子观基本点的概括.

在这个基本慨括里,首先是对孔子政治态度的肯定.郭沫若据他充分的史料依据,认为孔子在政治上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由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段中的前驱者”.“基本立场是顺应着当时的社会变革的潮流”,“企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以为封建社会的韧带”,“同情人民解放”,“在各家里是比较富于人民本位的”.

在伦理思想上,郭沫若认为孔子强调的,一贯的核心观念是“仁”.“仁”的内容十分丰富,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天下归仁”等等.他说这些“仁”最根本的含义“是克己而助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是牺牲自己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郭沫若认为有了这种“利他行为”和“牺牲精神”,就能做到“爱人”、“立人”、“达人”,做到“仁者不忧”,“仁者必勇”,“当仁不让于师”.郭沫若对孔子关于伦理思想“仁”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是人类第一次对“人的发展”,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权利的最早的肯定.“第一个人要把自己当成人,也要把别人当成人,事实上是要把别人当成人,然后自己才能成为人”.

在哲学思想上,郭沫若认为孔子的天道观是进步的,对孔子不信鬼神,否认“天”和上帝十分赞赏.他认为孔子的“天何盲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观点均表明孔子对鬼神的怀疑和否定.郭沫若还对孔子天道观的来源、性质、特征及其不足都作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孔子的天道观来源于老子,但又有所发展,“并建立了本体说来代替了上帝说”,把上帝之“神”改造为“理神”、“万物皆神的泛神”.因此,郭沫若认定孔子是“一个泛神论者”、“本体能论者”;同时郭沫若也指出,孔子否定神权并不彻底,只是“敬鬼神而远之”,表现出矛盾的现象.孔子相信“命”,而且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畏天命”,“五十而知天命”.但在郭沫若看来,孔子的“命”或“天命”具有积极意义,而“分明是一种必然论,和宿命论是有区别的”.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上,郭沫若对孔子作了更多的肯定,他认为孔子“确实是一位很好的教育家”,他的“教民”原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具有进步的意义,这些是孔子教育思想最杰出、最光辉的部份.郭沫若认为孔子的“教民”思想与“后起的道家、法家的愚民政策是根本不同的”.后世有人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两句话,解释为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因此否定其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他认为孔子这两句话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可能是孔子先后思想的矛盾;第二是再传弟子纂辑顺序发生了“混淆”.不然,这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很不相容.按照孔子的整个思想,是主张打破贵族才能受教育的专利权,把教育普及到下层人民,是承认老百性应该受教育的,是同他政治思想上“仁道”、“人民本位”、“爱人”的思想一致的.

在古籍整理和文艺思想上,郭沫若认为孔子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艺术家、文艺思想家,是中国文艺的始祖.他说“单就他文学上的功绩而言,他删诗书,笔削春秋,使我国古典文学有个系统的存在;我看他这些事业,非有绝伦的精力,审美的情操,艺术批评的妙手是不能企冀得到的”.郭沫若还看到,孔子首先是重视文艺的政治和社会教化作用.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精神是一致的,而且成为中国传统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影响着历代中国文学艺术.其次,孔子也非常重视实践,他主张“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自律”,那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 “不断自励,不断向上,不断更新”的人生哲学,便是一切文学创作之源.同时,孔子对于音乐俊美的感受性、理解力是超群的,以至于听音乐达到忘我程度,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种“体魄与精神”两者高度相结合的力量,“能拓国门之关”.

在人格道德上,孔子的崇高思想境界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榜样,为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今天对它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研究更远远没有结束.可以预见,90年代的世界,孔子又将成为研究的热门,无论历史界、哲学界、思想界、教育界,亦无论在国内,在台港,在东南亚国家,乃至西方世界,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地位、影响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当前紧迫的任务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孔子的思想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郭沫若和其他孔学家,对孔子已作过研究和努力,对我们今天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郭沫若研究工作中坚实的考据,严密的说理,可贵的创新,勇于自我批判的精神,赢得了学术界的注目和高度赞扬.但是郭沫若的研究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仍然存在局限和缺点:虽大胆,也有故意标新之处;虽对孔子给予充分肯定,仍有过誉之处;方法虽严密,也有不实之处;虽充分评价了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却有附会、片面之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今后研究孔子所应注意的.

本文标题:孔子是什么时期的-金林村4号是小德张什么时期住的宅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359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