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何祚庥-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发布时间:2017-09-13 所属栏目:何祚庥怎么读

一 : 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丁肇中:?拿诺贝尔

奖,只是对很小的特殊领

域有贡献,一个人不可能

因为拿了诺贝尔奖,就把

自己当成了什么都懂的

‘万能专家’,对任何事

情都可以评价,我可没这

么大的能耐。?

——2002年9月16日

至9月18日丁肇中在上海交大

答学生问。

何祚庥 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何祚庥:只有问不到,没有不知道。

何祚庥 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大实若虚”与“大伪似真”

——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蒲 鹤 年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接受采访或回答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最常给出的回答竟是三个字——“不知道”。国人初识者,无不谓之“怪”。

例如,2004年11月7日,丁肇中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有学生又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回答:“不知道。”

据当事者观察,丁肇中教授回答“不知道”时,态度诚恳,绝非故弄玄虚或“卖关子”。这位科学家曾解释说:“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要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 。

此前,2002年9月 和 2004年2月,丁肇中教授分别在上海交大和山东大学回答提问时,情况也是如此。尽管所提问题基本局限在丁肇中教授获诺贝尔奖的粒子物理专业,丁肇中教授竟然说:“拿诺贝尔奖,只是对很小的特殊领域有贡献,一个人不可能因为拿了诺贝尔奖,就把自己当成了什么都懂的‘万能专家’,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评价,我可没这么大的能耐。”

无独有偶。2005年6月1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在北京工商大学发表演讲后,一位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提问:“从博弈的角度,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些对社会制度转型和演化的影响?”约翰.纳什听完后思考片刻,坦诚地说:“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

以其“博弈论”蜚声世界的约翰.纳什,竟被一名大学生的博弈问题问倒了,令人大惑不解。因为上述问题显然具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似乎一般人也能敷衍过去,而大师级权威竟然自称没有 能力回答,这岂不是自损形象?但纳什却坦然平静,并无愧色,更令人感到奇怪。

按当今国人之观念,世界知名科学家理应是“万事皆通”的,然而大师们即使面对“本专业”问题,竟然不是“不知道”,就是“没有能力回答”,表现得

如此“无知”,似乎不可思议。

其实,这是我们少见多怪了。凡潜心于科学研究且颇有建树的科学家,无不如此。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即使是超天才,穷其毕生精力,能在一个学科的一个分支上有所建树并能提出部分真知灼见已属不易,在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仍属外行实为正常现象,更不用说其他学科了。科学态度与科学成就往往互为因果:只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才能使得科学家取得成功,而取得成功的艰难历程又进一步锤炼了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由此可见,大师们的“无知”不仅不是什么怪异和丢脸之举,而且恰恰是某种“必然性”的正常体现。也是任何具有真才实学的科技工作者最为明智的选择。

对此,有文章评论道,一个学者不管多么伟大,也不可能无所不知。即使在自己有所建树的本学科,也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而且迟早会落伍。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常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表态,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会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大智若愚,大实若虚”。认可了上述道理,我们不仅会对科学大师们的“怪”肃然起敬,而且今后会自觉地将这种“怪”作为鉴别真、伪科学大师的试金石。如果现实当中有人成了无所不知的“万能大师”,人们就该当心了。

说到此,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国的“万能科学大师”——中科院院士何祚庥。

“以常为怪”起因于“以怪为常”。我们之所以不习惯丁肇中的“怪”,部分原因是我们早已先入为主地习惯了何祚庥的无所不能之“常”。

尽管在国际科学界不为人知,但在国内,何祚庥院士的“全能性”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你看他老人家,几乎是天天亮相,日日露脸。一会儿电视台畅谈社会主义经济政策,一会儿因特网宏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昨天侃克隆人技术展望,今日嗙中国产业十大未来。这边厢呼吁对股民征所得税,那边隅力主发行国家福利彩票;上能为城市提出“交通、建筑最佳模式”,下可为山区规划“农具、灌溉最优方案”;“环境商机与氢能经济”研讨会指点江山,“纳米光纤与沙漠产业”演讲厅激扬文字;文艺理论学术报告座无虚席,月球开发科技讲座掌声雷动??

总之,何祚庥院士所到之处,都能从 容不迫,侃侃而谈;应答如流,头头是道。“只有问不到,没有不知道”。涉及问题包罗万象,解决方案随手拈来。

给国人树立了“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的形象。以至于哪里有问题难以决断,那里的决策者就会想起何院士。例如:正当南水北调工程拿不出理想的西线方案时,何院士很快就以 “惊天地泣鬼神”的魄力提出了“用原子弹炸开喜马拉雅山引水北上”的“高科技方案”;当怒江建坝可行性之争相持不下时,何祚庥应邀前去考察定夺。何院士率司马南、方舟子以专家身份在怒江沿岸“访贫问苦”兼观光不到一周,就得出了“怒江建坝是当地脱贫的唯一选择,可行且刻不容缓”的“科学定论”,还顺手给反对建坝的环保专家们扣上了“伪环保”、“伪反坝”的大帽子。

何院士这种惊人的万能性可说是与生俱来。早在50年代,当北京市城建规划与古建筑保护之争难以调和时,年青善抓机遇的何祚庥迅速杀出,在国家级刊物《学习》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优秀论文《论梁思成对建筑问题的若干错误见解》,把顽固坚持保护古建筑的“伪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资产阶级“伪美学思想”批得体无完肤,雄辩地论证了以故宫为代表的北京古建筑的危害和拆除之必要,为中央作出“多拆少留”的英明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此前此后,何祚庥同志还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阶级斗争理论作武器,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把「摩根基因遗传学说」、「鲍林共振论」、「维纳控制论」等一批西方资产阶级“伪科学”在国内批倒批臭,并将生物学家谈家桢等一大批从事上述理论研究的中国“伪科学家”戳下马背??

此全能之“通才”,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何祚庥同志不仅受到各级领导人的青睐,还受到年青一代追星般的崇拜。对于这些与生俱有崇拜情结的新人类,何祚庥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句句是真理。例如,何祚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90%是糟粕,看看中医就知道了”的英明论断一出口,一群年轻学子便立即行动,很快,一批论证“中医是最大伪科学”的文章就像文革大字报一样铺天盖地上了因特网。

那么,自称理论物理学家的何祚庥院士在学术上有什么造诣呢?

为免受阶级敌人谣言信息的干扰,我们只作正面调查。请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网站”“何祚庥主页”上的介绍(2005年):

何祚庥,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该同志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现任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等,先后发表约250 篇科学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他还曾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何祚庥还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约300 多篇科学论文。在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积极参加了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社会影响很大。目前从事的

研究领域:近年来,何祚庥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

主要著作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与法*轮*功——1999年夏天的报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伪科学论战集》(1999年)。

※ ※ ※ ※

真了不得,科学家兼哲学家何祚庥竟然发表了“科学论文”250+300=550多篇。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足以让世界科苑各位诺贝尔奖得主惭愧,更让中外文坛所有多产作家汗颜。

不过,作为一个发表了550多篇科学论文的中科院院士,其精选出来装点个人主页门面的主要著作——当然是最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代表作——竟然是几篇自我表扬稿和政治科普大作,真让人哭笑不得。须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沙子再多也变不成米。何祚庥同志的个人主页做成如此惨状既合情理也在意料之中。一生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何祚庥同志,常年因“心潮澎湃、心系万事、心向八方”而“分心、费心、操心”,哪里还会有闲心去做那些需要“净心、静心、精心”才能做得的科研工作呢?国人历来宽厚,不与何院士较真,但这毕竟给坏人留下了攻击的口实,那些求全责备者和一小撮阶级敌人沆瀣一气,一直诬蔑何祚庥同志“不务正业”,“政治院士”,“除物理不懂,什么都懂”;甚至诽谤何祚庥同志的主页是“光屁股打灯笼——亮丑”、“光屁股推磨——转着圈儿丢丑”、“光屁股上联合国——满世界现丑”;并戏称其名字应改成“何知羞”、“活着羞”。这完全是恶毒攻击。

再看一下自诩为“氢弹理论开拓者之一”的何祚庥同志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什么地位:

将关键词“两弹一星元勋”输入任意搜索引擎,立即可查到: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钱骥,姚桐斌,赵九章,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周光召,杨嘉墀,陈能宽,陈芳允,吴自良,任新民,孙家栋,朱光亚,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郭永怀。

十分不幸,名单上没有何祚庥同志的大名。一项重大科技事业充其量能有几个人堪称“理论开拓者”呢?“两弹一星”元勋数量已多达23名,竟然还未包括“理论开拓者”何祚庥同志。可见“理论开拓者”这个模糊概念的外延之大,令人想起那个把行政领导、宣传员、描图员甚至厨师都 算作科研功勋的年代。

然而,何祚庥同志凭借在中*宣*部工作了五年和在中科院抓党务工作多年的优势,经过持之以恒的个人形象建设,其知名度已远远超过了从不重视个人宣传和包装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更为惊人的是, “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钱学森先生,现在已成了《何祚庥同志反伪科学英雄事迹》中的反面人物,赫然被何祚

庥用来反衬自己的“英明伟大”:何祚庥同志为树立自己的“高大全”形象,走马灯似的穿梭于各大学府作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学术”报告。每当他眉飞色舞地讲起自己“同那个坚决支持伪气功的大科学家作斗争”的动人事迹时,人们已搞不清在《何氏词典》中,“人、事、学问”都是如何定义的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趁机诽谤何祚庥同志,说他的报告文不对题,应把题目改为《做孽,做秀,做学贼》才合适,又戏称其名字应改成“何遮羞”、“何做秀”,并揶揄道:“以何遮羞?惟有做秀;生命不息,忽悠不止。”这当然是赤裸裸的阶级报复。

其实,像何祚庥同志这种类型的人,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在下层社会,此类人物表现为信口开河,学一当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好为人师。一般总

能获得一个滑稽的绰号,

无非是“赵大忽悠、钱大

吹,孙大聊客、李大侃”

之类。但由于活动范围有

限,时间一长,就很快暴

露出“墙上芦苇,头重脚

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

尖皮厚腹中空”的本质,

以至成为当地人的笑料。

但何祚庥同志却凭借

在蒙昧年代阴差阳错获得

的显赫地位和过人的厚黑

本领而长盛不衰。虽一生未在自己所学专业有所建树,却总能在几乎所有其他领域充当权威和裁判,大有包打天下之势。这本是古今天下奇闻怪事,但我们的各级政府和网络一代却习以为常。我们不得不将此现象称为“何祚庥现象”。

在一个没有伟人,没有英雄的平庸时代,“何祚庥现象”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又是这个时代的象征。

适者生存,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在当前这个具有逆向淘汰机制的政治生态大系统中,依附于政治的科学子系统,必然也在演绎着同样的自然选择法则。在政界,何祚庥同志科学术语口若悬河,因而被误认作“著名科学家”;在学界,何祚庥同志政治名句妙语连珠,因而被误认作“著名政治家”。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既能见风使舵,媚上邀宠;又能逢场作戏,哗众取宠,是何祚庥同志能够立于不衰不败之地的处世秘诀。

谨以下列问题,结束本文:

1、“假作真时真亦假”。丁肇中,何祚庥,同被称为物理学家,表现却有天壤之别,一个“无知”,一个“无所不知”。用现代中国“学术打假”专业行话问:谁真?谁伪?

何祚庥 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2、何祚庥层出不穷的惊人科学高见(诸如:拆除故宫,人类不须敬畏自然,炸喜马拉雅山,中医是伪科学、大力提倡克隆人等)以及一贯“人到点子到”的拍脑袋作风是出于“艺高人胆大”,还是出于“无知者无畏”?

3、祖国大陆至今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却有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万能科学大师”,我们应该感到自豪,还是应该感到耻辱?

4、孤掌难鸣[www.61k.com。在当前普遍重视包装的年代,何祚庥成功地将自己包装成了“万能科学大师”,煞有介事地到处高谈阔论,指手划脚,自欺欺人。这固然是可鄙可笑,但我们的一大批唯物主义理论培训出来的各级政府官员竟然信以为真,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奉为圭臬;更有一堆稀里糊涂的媒体记者诚惶诚恐,如痴如醉,趋之若鹜,如蝇逐臭,无形中当了“何托儿”,显现了一种群体盲目与无知,这是可笑还是可悲?

5、荒唐而又愈演愈烈的“何祚庥现象”与当前我国学术界的学术浮躁之风同根同源,还是互为因果?

6、《中国反伪辞典》里是否应增补[伪院士]、[伪科学家]、[伪氢弹理论开拓者]、[伪论文]、[ 伪万能科学大师]、[伪打假]、[伪反伪]等词条呢?

7、“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在伪万能大师何祚庥面前,张香玉,李*洪*志等伪气功大师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鹤立鸡群的伪中之最何祚庥大师,老谋深算,“高瞻远瞩”,贼喊捉贼,假戏真做,通过狂踢上述鼠辈同类,欺世盗名,摇身一变竟成了“反伪斗士”,可谓对当今浮躁社会之辛辣嘲讽。中国“科学警察”和各学术打假战斗队的科卫兵小将们,我们到底应该将何祚庥立即列入重点打假对象,剥去其画皮,还是继续由他天南海北忽悠下去,直等到喜马拉雅山被原子弹炸毁并导致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后再翻然醒悟呢?

来源: 2005年8月1日 燕南社区

附录:

《“万用辟邪咒”遇克失灵,《何祚庥主页》仓惶改版 》

“万用辟邪咒”遇克失灵,《何祚庥主页》仓惶改版

邵 中 榆

“何祚庥院士敢讲真话,批邪教,揭露伪科学,得罪了无数人,所以,骂他的人最多。搞邪教的人最恨最怕何院士,搞伪科学和伪环保的人最恨最怕何院士。调查表明:正是这些人在造谣诬蔑和妖魔化何院士,其目的是反科学??”

——何祚庥反伪战斗队“万用辟邪咒”

近年来,对学术从未开窍却总有办法吸引镜头的何祚庥院士浑水摸鱼又出新招,先把被其涮过一把的几个江湖术士的雕虫小技贴上“伪科学”标签,自己便跟着“水涨船高”,一跃升格为“反伪科学斗士”,并当着尸位素餐的国家科技官员的面,自立为“中国科学总舵主”和“不审直斩百科判官”,乌合起一支黑社会性质的“科学警察”队伍,自授学术生杀大权,明火执仗地在中国学界掀起了一场“私设公堂,党同伐异”之乱。这个趁火打劫的准黑帮组织继承了泼皮牛二的“魄力”,依仗何院士在历次清洗运动中练就的“一招封喉”棍法,指鹿为马,黑白通吃,于无声处直杀得血光遍地,很快赢得了对文革劫难既无印象更无思考的当代愤青们的狂热喝彩和那些养尊处优的学界权贵们的暗中窃喜。尽管讨伐讥讽文章日盛,然自有出口转内销的远来和尚方舟子做“大护法”,全天候在线监视,里应外合,逢“谣”必辟。凭借何院士的“品牌优势”和“制空权”,一般只需原地不动念上一遍“万用辟邪咒”,便能激活国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的定势思维基因,从而立刻为何院士“化罪为功、化孽为德”。不仅其光辉形象毫发无损,而且每每从“反面”证明了他的“伟大”,并迅速促成其“功德圆满”,又一跃成为科学和真理的化身,以至于一个荒谬的等式及其演绎的怪圈在这个盲从的国度悄然形成——“反对何祚庥=反科学”,骂何祚庥的人越多,越说明何祚庥伟大正确,即使全国人民90%都在骂何祚庥,都认为何祚庥是南郭先生,那也只能说明全国人民90%都在搞伪科学,或是在练邪功。若汪精卫在天有灵,一定会后悔不迭,早知国人如此好蒙,当初真该命周佛海写一篇《妖魔化汪主席的背后》,证明汪某因参加辛亥革命和发起“曲线救国”运动得罪了无数人而遭“伪保皇”、“伪抗日”们罗织汉奸罪名,人血如此化为胭脂,何愁涂抹不出一个“汪大救国英雄”来?

然而,尽管“万用辟邪咒”百用百灵,一向无所畏惧的何祚庥院士前不久却突然鬼使神差地修改了他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网站的个人主页。个人主页是个人之招牌,【好文章】随着本人成就的积累而及时更新,实事求是地提升自身形象,实属正常。但令人不解的是,一直是牛皮越吹越大的何院士这次却一反常态,不仅把主页上原本“清晰的牛皮”来了个“模糊化”处理,还忍痛割爱剪掉了“牛皮”上几乎所有的“亮点”——把诸如“写了自然科学论文约250篇,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科学论文300 多篇”,“是氢弹理论开拓者之一”,“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等能够支撑其盛名的金字招牌统统摘掉??总之,所有的修改都显而易见地“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使何院士的“光辉形象”大打

折扣(甚至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如此自损形象可不像何院士的一贯作风。是什么魔力竟能让“精通天下各派武功”的“武林盟主”紧急缩头?其中奥秘令人拍案称奇,足以载入中国科学史册。

原来,前不久网上惊现一篇题为《“大实若虚”与“大伪似真”——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以下简称“《无所不知》”)的奇文并被铺天盖地般的转载(将“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短语输入百度搜索,可搜出上百个转载网页和相关链接)。让人瞠目的是,此文仅以少量史实为“锅底”,夹起《何祚庥主页》中的“精肉”,在《何祚庥主页》的“高汤”里轻轻涮了一涮,竟一不小心把著名的“万能科学大师”何祚庥活生生涮成了“中国伪中之最”。一贯重视自我形象建设且消息灵通的何大人当然不会看不到这篇文章,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此文,何大人们惯用的“化罪为功、化孽为德”招数竟然无用武之地。

《无所不知》妙在先通过简单的“货比货”,把何大人呕心沥血自我树立的“高大全”形象轻而易举地比成了“矮小残”,再原封不动地亮出《何祚庥主页》原版内容,针对其中夸口写了“250+300=550”篇科学论文和自诩“氢弹理论开拓者“等几个“亮点”,对照其主页【主要著作】栏目列出的“学术大作”,稍作评析,略加点拨,明褒暗嘲,正话反说,一个弄虚作假跳大神的南郭先生形象立即跃然纸上,让人恍然大悟又忍俊不禁,开怀之后又不能不信。《无所不知》用何大人自制的胭脂凸显其滑稽嘴脸,用其自挂的金字招牌撩开其空空底牌,用其自拍“靓照”代其亮相现丑。此等简洁明快手法已让伶牙俐齿的何祚庥师徒如鲠在喉;更兼《无所不知》高举反伪大旗并将邪教头子李红痣比作“小巫”和“何祚庥的鼠辈同类”,使得何祚庥师徒把反对者统统封为伪科学和邪教分子并借机给自己加分的那套惯用伎俩用不上了,“万用辟邪咒”遇克失灵念不成了。就连那个总能在第一时间杀出来为恩师“灭火”的方舟子,面对如此“燎原之火”,除了玩“失踪”也别无良策??

腐败官员月月作反腐报告,伪科学家天天喊反伪口号。此等景象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大特色。如今,被各路媒体爆炒正红的“反伪斗士”何祚庥多年无人注意的伪科学家尾巴瞬间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林彪夫妇——就在文革鼎盛期,红得发紫的林彪老婆叶群的假党员身份和少女时代的风流艳事被人揭发,以至于林彪不得不写了一个证明,证明叶群与其结婚时绝对是处女;叶群也不得不用徐娘五分之四老的身躯,对一位曾经的追求者施以色情贿赂,求人家做自己几十年前的入党介绍人??才把事情给“摆平”了。

遗憾的是,何祚庥院士未能从林彪夫妇的招数中得到启发。既然作为金字招牌的个人主页已成造假铁证,如不采取措施,无异于“撅起屁股等人踹,伸出老脸任人掴”。情急之下,老人家匆忙行动,别无选择地启动了销毁证据的“应急预案”——立即修改《何祚庥主页》。但糟糕的是,那些虚假数字和伪造成果虽容易销毁,可那个按规定不应空着的【主要著作】栏目却难坏了何院士——虽然自知主页原版填入的那四篇“主要著作”与垃圾无异,但若用自己其它“论文”替换,又无异于“以垃圾替换垃圾”,等于不打自招地供认了自己的所有“著作”除了垃圾还是垃圾。陷入如此窘境,平日无所不能的何院士只能迁怒于那位中科院标准化设计师了——干吗非要设什么【主要著作】

栏目,这分明是算计好了要我何祚庥出丑嘛!我非把你打成“伪设计师”不可??

结果,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在改版后的《何祚庥主页》上,虽然伪造成果和吹牛数字全部被抹掉,其【主要著作】一栏,却无可奈何地只字未动——两篇自我表扬稿与两篇政治科普“大作”相拥而立,继续“光屁股上联合国——满世界现丑”。

可见,《何祚庥主页》这般“换汤难换肉”地仓惶改版,不仅没有藏住狐狸尾巴,反而弄巧成拙,欲盖弥彰——恰恰说明了他那些耀眼光环全是骗人的;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论文”,数量是杜撰的,质量是伪劣的;所谓“氢弹理论开拓者”是自封的;多次获奖是浮夸的;从事尖端科研之说是的编造的;阴差阳错当选院士是荒唐的;伪造简历是心虚的;主页改版是无奈的——只剩下冒牌科学家的躯壳和德行是货真价实的。说来也怪那篇《无所不知》太刻薄,不温不火不痛不痒之中,干净利落地剥光了何皇帝的新衣,把老人家急昏了头,一时乱了方寸,以至于顾此失彼,越抹越黑。其实,何大人本该有办法做得更绝——仿效叶群,忍痛出点“血”,求那位网页设计师修改一下个人主页通用格式,把那该死的【主要著作】栏目枪毙掉,所有的伪科学家把柄也就能顺势完全销毁了——或者,干脆不改版,“以不变应万变”,我是院士我怕谁? 看你能奈我如何?

的确,尽管何院士的伪科学家嘴脸暴露无遗,却无人能奈他如何,“首席万能科学家”的地位是绝对稳固的。这不仅因为有人要傍他吃饭,有人靠炒他吃饭,以及有某些道貌岸然的学术权贵欲借其黑手除掉竞争威胁;更由于他与觊觎最高权力的林彪夫妇有着本质的区别——何祚庥绝无篡位野心却既能“见风使舵,媚君邀宠”,又能“逢场作戏,哗众取宠”——这不,刚论证完“三个代表符合量子力学原理”,又忙于作“八荣八耻”演讲了——况且上有那位证明了“中国人口越多越好”从而打倒了“伪科学家”马寅初的政治经济学大师撑腰,下有把外国人的文章翻译过来换上自己的署名到中国发表的“科学大侠”方舟子护法;虽然何大人最近又爆一稿多投、剽窃反邪教成果等丑闻并因散布“矿工宿命论”而遭举国痛斥,但奴性文化和大侠情结共同铸就的国人之盲从禀性注定了投机者在中国永远大有可为。逆向淘汰的自然选择机制也注定了这位“万能大师”必能“生命不息,忽悠不止”,他的“科学黑社会”将像文革红卫兵队伍一样不断发展壮大,“科学老金豆”还要被爆炒下去,李鬼反伪的闹剧还要疯狂上演下去。象秦桧、康生一样,何院士将战斗一生,荣禄一生,直至寿终正寝。

附:

《何祚庥主页》旧版(2005年):

何祚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该同志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现任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等,先后发表约250 篇科学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他还曾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是氢弹理

论的开拓者之一。

何祚庥还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约300 多篇科学论文。在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积极参加了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社会影响很大。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何祚庥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好文章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

主要著作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与法*轮*功——1999年夏天的报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伪科学论战集》(1999年)。

《何祚庥主页》新版(2006年):

何祚庥:男,1927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扬州,原籍安徽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任干事。1956年起先后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1980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并在北京大学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五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在北京大学招收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曾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关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是建国后我国科学方法论研究事业的早期开拓者。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及当代经济建设所应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发表文章,如倡导磁悬浮列车技术,电动汽车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等。近年来积极参加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并做出重要贡献。最近又关注克隆人研究问题,有较大社会影响。

主要著作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与法*轮*功——1999年夏天的报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伪科学论战集》(1999年)。

——立此存照

二 : 我所了解的何祚庥

2015年7月3日,是我的博士学位导师黄顺基先生九十华诞。中国人民大学在世纪馆为他举行了一个简洁而热烈的庆典活动。就在这场庆典中,何祚庥先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写一部何祚庥口述史,其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歌功颂德?那么比我贡献大、成果多的科学家比比皆是;为了记一部流水账?那么人人都有流水账,何必劳你刘将军之大驾”?

何先生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是啊。我也临近耳顺之年,也是一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虽说曾经当过他的学生,爱戴他、景仰他,但为什么非得亲自操刀,来撰写一部何先生的口述史?
首次接触何先生大名,是1978年。当时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大意是说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破格录取了一名并未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为研究生。我们作为恢复高考制度的受益者,初上大学,校园里到处洋溢着一派生机盎然、奋发向上的兴旺景象,看到这篇报道后,自然深受鼓舞。
9年后的1987年,我来到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师从龚育之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没想到何先生也是这个中心的兼职导师。从此以后,尽管不是何先生的直接门生,我与先生的接触却是从未间断,而且从科学、军事、政治、教育、文化、宗教到日常生活,几乎无话不谈。
或许是因为与他接触较多,且长期在军队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缘故吧,先生对我的文字能力,尤其是观点把握能力比较放心,早在十多年前,他的《从元气学说到粒子物理》一书就曾交由我审读修改。
樊洪业先生为湖南教育出版社主编包括何祚庥在内的科学家口述史――《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事前我是不知道的。只是到了2014年春节前夕,樊先生才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并且提出希望我能负责《何祚庥口述自传》这部书的访谈整理。樊先生与我交往已三十多年,做学问素来严谨认真。我理解,他的这项提议恐怕不是他个人的想法,应该也包含了何先生的意思。于是我二话没说,应承了下来。
回到何先生的问题,既然要写一部口述自传,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若从小处看,樊洪业先生应该早已替我回答过,那就是他为什么要主编科学家的口述史?若是从大处看,我们也可以追问: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
人类之不同于一般动物,在于他会自己记录自己的历史,尤其是思想的历史,于是才有文明的发扬光大,才有科学的日新月异,才有智慧的熠熠生辉。因此,历史的记录和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文化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感也就是一种哲学感,一种科学感。
如此说来,撰写一部何祚庥口述史,责任就非常重大了。因为一滴水反映太阳,一个人也须真实地折射一段历史。
为此,我曾和作为何先生夫人的庆承瑞老师探讨,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何先生一生追求革命,追求科学。这种追求是积极向上的,是不知疲倦的,是从未间断的。正是在这种不懈的追求中,成就了何先生作为革命者、作为科学家和作为社会活动家的一生。
一、作为革命者的何祚庥,他是合格的
革命?对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字眼。可是当年,对何祚庥先生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而言,这却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
革命者,迫不得已也。按照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的说法,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农民起义,是因为他们已挣扎在生死线上,面临要么饿死、要么战死的选择,只好走向造反。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上的说法则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试想生活在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谁愿意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去干革命?即使处在一个政治黑暗、体制腐败的时代,像何先生这样生活在士大夫家庭的成员,恐怕也难以走上革命的道路。因为对每个人类个体而言,并没有天生的革命者和反革命者。
但何祚庥出生成长的时代不然。近代以来的中国积弱积贫,早已腐朽不堪。在他不到四岁时,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十岁时,日寇大举进攻中国,中华民族完全陷入家破国亡的危局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于是不分尊卑贵贱,救亡图存遂成为革命的代名词,也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铁肩道义。
记得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同宿舍的同学们经常议论到导师中的何祚庥、龚育之,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处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国民党乃是当时的执政党,他们为何会选择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
不是有人攻击何先生“善于投机”吗?要知道,投机者瞄准的往往是一己私利,属于胸无定数者,是没有信仰的,他们只会见风使舵,跟风兴浪,攀龙附凤。如果说,何先生在那样一个共产党尚处弱势时,就毅然加入共产党是属于“投机”的话,那岂不是风险太大吗?
像何祚庥、龚育之这样的共产党员,从入党的那天起,他们就再也没有彷徨、没有动摇过,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们始终如一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追随共产党,可以说,正是这份对革命事业的执著,对国家前途命运的专注,成就了何先生作为一位革命者的高尚品格。
二、作为科学家的何祚庥,他是成功的
从世界范围看,自1543年哥白尼那部划时代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以来,一大批科学泰斗如日中天,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电磁学各个领域捷报频传,科学技术进入了狂飙突进的时代。正是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武器装备变革、从而也为军事变革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克劳塞维茨在推出他的近代战争圣经时,虽然也大谈影响战争胜利的五大要素,却与古代孙子开篇即论的战争五事(道、天、地、将、法)相去甚远,“数学、统计”等科学要素得到明显强调。此后,从海权理论、大炮巨舰主义、机械化战争理论、制空权理论、核威慑理论到高边疆理论、信息作战理论,兵器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左右着现代战争的每一根神经。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革命、从事军事活动,自然离不开手段,特别是技术手段,而深藏在技术背后的东西就是科学。自十九世纪的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奔走呼号后,在素有修齐治平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中,鉴于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国受尽屈辱,便逐步形成了科学救国的理念。何先生自然是认同这一理念的。他从中学时起,就选择化学为自己未来的主攻方向,而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又毅然离开他所熟悉的上海,来到清华大学改学物理。
当然,清华大学的何祚庥,已经不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何祚庥了。他是抱着追求革命、追求科学的双重目的来到北京,并且改学物理的。当年,救国需要科学,现在,是革命需要科学。美国的原子弹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关注。掌握原子弹背后所隐藏的科学原理,是中国知识分子力所能及的,也是无论救国抑或革命,都必须的。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理解何先生为什么在清华大学时,一边干革命,一边搞学习,而且学习成绩不错;也才能理解为什么他在中宣部工作五年之后,又选择回归科学工作,而且首选的是核科学。1987年,龚育之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的文章,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当时的心路历程,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灵感来自正确思维。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次在他家聊天时,他突然就军队建设中的武器装备发展问题向我提出:军人的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做许多事情,但手要用来操控武器,也就被束缚了。能否依靠人脑操控武器,而将手解放出来?这个问题提得太大胆了,我不知如何回答,但是我一直记在心里。放眼今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何先生所提到的不就是BCI(脑机接口)技术吗?我之所以与他接触较多,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十分关注军队建设,经常思考武器装备发展问题,当然也就点拨和启发了我。
汗水出自用功勤奋。2014年春季,在国防科技大学举办的全军创新人才培训班上,他做了关于将科技要素引入可计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讲座。这是他早年研究工作的一个继续,但近年来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又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这个讲座引起了人才班学员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参与者不得不叹服:老先生思维敏锐,思路清晰,探讨问题深入浅出,见解独到。直到目前,他已年近九十,夫妻二人还每天坚持去办公室。
不是有人攻击他科学成果不多吗?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先生亦如是。比起历史上那些科学明星来,何先生的成果似乎谈不上什么石破天惊,他无法与伽利略比,也无法与麦克斯韦、与罗素、与玻尔、与费米比,也不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但是回首历史,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三角定理,却并没有发现无理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却没有发现行星绕日的椭圆运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没有建立洛伦茨变换;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但是没有完成统一场论的构建等等,我们这些后辈,甚至在科学大厦里一事无成还心安理得坐享其成者,却可以据此随意责备他们“成果不多”吗?处江湖之远者批评居科学之高者建树不够,至少在科学这个充满惊险探索的领域里,不是一项合道德的法则。
三、作为社会活动家的何祚庥,他是富有远见的
何先生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加之后来到中宣部从事五年的具体管理工作,对于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自然驾轻就熟。因此,不管何时何地,他都十分注重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尤其是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他不断思考,不断从机制建设、制度设计上,献计献策。这种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热切关注,成就了他这位社会活动家。
鉴于何先生有关教育改革、伪科学和内陆核电站建设问题的思考已记录在口述史正文中,我作为何先生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做以下补充:
核战略问题。尽管我们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尽管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在上升,尽管环境、生态等问题都要求人类同舟共济,但是,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国际政治逻辑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何先生作为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又参加过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自然会非常关注核态势、核威慑、核扩散、核战略、核和平等等相关问题。这也是爱因斯坦主办《原子科学家通报》以来,在世界核科学家中自觉形成的一个传统。1987年,何先生曾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了世界帕格瓦什会议,即科学家关心世界事务会议。1988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运动确立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1989年11月,在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小礼教授(龚育之夫人)支持下,我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王德禄在北京科学会堂组织了中国科学与和平学术研讨会,周培源、陈能宽、何祚庥等科学家都前来参加。就在这次会上,何先生做了题为“论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战略”的发言。据我所知,这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对中国的核战略所做全面系统的阐述。1991年,我和王德禄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了《科学与和平》论文集,请周培源、何祚庥审定。何先生不但认真审读了全书,而且欣然为书作序。该书于当年获得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
教师工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劳动报酬形式得到认可,特别是个体经济发展起来,所谓的“脑体倒挂”问题变得日益尖锐。有一段时间,“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手术刀不如剃头刀”的说法甚嚣尘上,在大、中、小学校园里,也涌动起一股股下海的浪潮。目睹这些现象,何先生不是抱怨,不是讲怪话、发牢骚,而是深入思考。当时,他所带硕士研究生是兰士斌,我们在北大住同一间宿舍。他便指导兰士斌就教师工资的国际比较进行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作为脑力劳动的代表,在世界各国的薪酬待遇是不一样的,越是发展中国家,教师的工资往往远高于一般体力劳动者,而越是发达国家,这个差距就越小。该项研究结果通过何先生被送到国家教委,直接影响了后来全国教师工资的调整改革,而兰士斌本人也因为这项研究工作而顺利地被分配到国家教委工作。
就我所知,何祚庥先生还干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那就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中关村部分所谓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官倒问题,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这些企业打着科技开发的旗号,凭借权势资本,利用国家部分商品的双轨制投机钻营,大捞经济好处,既损害国家利益,也损害消费者利益。为此,何先生专门搞了一个调查,就中关村官倒的现状、成因和对策作了深入研究,并且于1988年在中国科协的一个会议上作了报告。影响怎样?非我辈所能揣测,但基于当时的形势,何先生敢作这样一个报告,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自信的。
不是有人攻击他多事吗?他的确多事。许多人在还不到他现在年龄的一半时,(www.61k.com]就开始安度晚年了,而他却不知疲倦地忙碌奔波于各个学科、勤勉钻研于各类问题,其精力之充沛、热情之高昂,简直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何先生曾给我看过一些匿名攻击信件,其咬牙切齿的程度,仿佛不共戴天,有的甚至在信中骂起娘来,足见其素质品位之低下。记得恩格斯曾评价马克思说:他的一生或许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何先生亦如是。

三 : 何祚庥被人揭老底后无言了

发表于 2014-10-10 01:13:54

http://www.61k.com

语出惊国、自我介绍有500多篇论文和无数个头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网友写了一篇“丁肇中的无能与何祚庥的无所不能”的博客被广为转载后,何祚庥匆匆忙忙的修改了自己的网页主页,去掉了500多篇论文和无法考证的科研成果,最近又有网友透露了何祚庥院士的来历和“三个代表符合量子力学原理”的科研成果,揭了何祚庥的老底,自封“万能科学家”的何祚庥平时是何等的神气,经常面对媒体抛出惊国之论“什么中医是伪科学应该取消”、“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等等,引得国人一片哗然。可被网友揭底之后它竟默然了!下面请看网友对何祚庥的介绍。

何祚庥院士---中国官场之流氓

康健(研究员:2004年度中国杰出管理科学研究者)

何祚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后写作XX部)科学处处长于光远的保荐下入XX部工作。从那时起,在大学期间不学无术却深谙为官之道的何祚庥便步入官场,极尽其所能、左右逢源、横刀立马、叱咤政坛五十余年,可谓不倒翁。

没想到拆北京古城墙跟他有关

何祚庥凭借他多年在XX部的工作,对毛泽东的的内心世界揣摩得一清二楚,每走一步必须恰好落到主席的心坎上。1953年7月,北京市市政建设部提议拆掉城墙,理由是“中央主要机关分布在内环,将党中央及中央人民政府扩展至天安门南,把故宫丢在后面,并在其四周建筑高楼,形成压打之势”,这显然是一个迎合刚刚赢得新中国最高领导者梦寐以求登上自古以来只有帝王才有资格登上天安门的理由。在毛泽东:“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口号的鼓舞下。在XX部任干事的何祚庥在《学习》杂志发表《论梁思成对建筑问题的若干错误见解》文章批判梁思成,使得学贯中西的梁思成保护古建筑的建筑思想成为泡影。并引发1955年北京大拆大毁古建筑狂潮。

在XX部工作期间,何祚庥无时无刻不在紧跟中央,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一个不留神我们的和(何)大人被毛泽东赶出了XX部,被下放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做党的工作。在这个时期,何祚庥“优秀”的政治品质又得到充分的发挥。那时,这个除了物理不懂什么都懂的北京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热衷于“自然科学的阶级性”的研究。在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的年代,他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纵横驰骋,横扫自然科学各学科 “61阅读宏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昨天侃克隆人技术展望,今日嗙《易经》文化反思。这边厢呼吁对股民征所得税,那边厢力主发行国家福利彩票;上能为城市提出“交通、建筑最佳模式”,下可为山区规划“农具、灌溉最优方案”;“环境商机与氢能经济”研讨会指点江山,“纳米光纤与沙漠产业”演讲厅激扬文字;文艺理论学术报告座无虚席,月球开发科技讲座引人入胜……

总之,何祚庥院士所到之处,都能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应答如流,头头是道。“只有问不,没有不知道”。涉及问题包罗万象,解决方案随手拈来。给国人树立了“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的形象。哪里有问题难以决断,那里的决策者就会想起何院士。例如:正当南水北调工程拿不出理想的西线方案时,何院士很快就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魄力提出了“用原子弹炸开喜马拉雅山引水北上”的“最佳方案”;当怒江建坝之争正反双方专家相持不下时,何祚庥、司马南、方舟子等应邀前去考察定夺。何院士一行怒江两岸“访贫问苦”兼观光不到一周,就得出了“怒江建坝是当地脱贫的唯一选择,不仅可行且刻不容缓”的“科学定论”,还顺手给反对建坝的生态环保专家们扣上了“伪环保”、“伪反坝”的大帽子。

如此全能之“通才”,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此,何祚庥不仅受到各级政府领导人的青睐,还受到年青一代追星般的崇拜。对于这些浮躁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人类,何祚庥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句句是真理。例如,何祚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90%是糟粕,看看中医就知道了”的英明论断一出口,一批年轻“学子”便立即行动,很快,论证“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的文章就像文革大字报一样,铺天盖地上了因特网。

中国大陆至今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却有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万能科学大师”,真不知我们是应该感到自豪,还是应该感到耻辱?

何大师的“学术水平”

那么,自称主业是理论物理学且无所不通的何祚庥院士其学术水平究竟有多高呢?

请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网站”“何祚庥主页”上的介绍:“何祚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该同志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现任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等,先后发表约250篇科学论文。曾获国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他还曾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何祚庥还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约300多篇科学论文。在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积极参加了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社会影响很大。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何祚庥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

“主要著作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与——1999年夏天的报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伪科学论战集》(1999)。”真了不得,何祚庥院士竟然写了“科学论文”250+300=550多篇。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足以让有史以来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惭愧,更让中外文坛所有多产作家汗颜。不过,作为一个有550多篇科学论文的中科院院士,其精选出来装点主页“门面”的主要著作——当然是最能反应其学术水平的代表作——竟然是几篇“政治挂帅”大作,真让人哭笑不得。

何祚庥的支持者曾特地搜索了一个国际科学文献数据库 (SciSearch at LANL),找到了他在在物理学期刊(1974 -1999)上发表的31篇文章,以此来佐证他的学术成就。不过,其中的17篇是发表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自己办的英文刊物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和国内杂志“中国科学”(SCIENTIA SINICA)上。更遗憾的是,他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寥寥无几。

何祚庥的支持者专门强调的3篇文章(见3),有一篇共有16个作者署名,何祚庥是第15个;另一篇有5个作者,何祚庥是最后一个;还有一篇是1984年同夫人合写的,何祚庥是第二作者(就是常在媒体上被提到的“中微子的质量”这篇论文,说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也有说是强烈影响,要是他再接再励就好了!)。须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沙子再多也变不成米。何祚庥的学术造诣竟悲惨如此,既合情理也在意料之中。试想,一生“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何祚庥,常年因“心潮澎湃、心系万事、心向八方”而“分心、忧心、烦心”,哪里还会有精力和时间去做那些需要“净、静心、精心”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呢?国人历来宽厚,自然不会去与何院士较真,但这毕竟给“坏人”留下了攻击的口实,那些求全责备者和“一小撮阶级敌人”沆瀣一气,一直诬蔑何院士“不务正业”、“滥竽充数”、“除物理不懂,什么都懂”;甚至诽谤何院士的网页是“光屁股推磨——转着圈儿丢人”、“光屁股打灯笼——亮臊”、“光屁股上联合国——满世界献丑”;并戏称其名字应改为“何知羞”。这完全是“恶毒攻击”。

再看一下“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的何院士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关键词“两弹一星元勋”输入任意搜索引擎,立即可查到:“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钱骥,姚桐斌,赵九章,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周光召,杨嘉墀,陈能宽,陈芳允,吴自良,任新民,孙家栋,朱光亚,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郭永怀。

十分不幸,名单上没有何院士的大名。一项重大科技事业充其量能有几个人可称得上“理论开拓者”呢?“两弹一星”元勋数量已多达23名,竟还没有囊括“理论开拓者”何院士。可见“理论开拓者”这个模糊概念的外延之大,足以使人们想起那个把行政领导、宣传干事、描图员甚至厨师都算作科技成果功勋的年代。

不过,何院士凭借在中宣部工作了五年和在中科院抓党政工作多年的丰富经验,经“后续努力”,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那些不重视宣传和“包装”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更为惊人的是,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钱学森先生,现在已成了《何祚庥同志反伪科学英雄事迹》中的反面人物,在多种场合被用来反衬何院士的英明伟大。何院士频频在大、中院校作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报告,每当他眉飞色舞地大讲特讲自己是如何同那个“坚决支持伪气功的大科学家”作斗争的动人事迹时,人们已搞不清在《何氏词典》中的“人、事、学问”是如何定义的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趁机“诽谤”何院士,说他的报告一贯文不对题,应当把题目改为《作孽,做秀,做学贼》才合适,又戏称其名字应改为“何作秀”。

政治打手何祚庥

自解放初一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陆在学术领域发动的批判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波及到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从学生时代就热衷于“自然科学的阶级性”的何祚庥,在这些学术批判运动中当然如鱼得水,十分活跃。多年来,他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纵横驰骋,横扫自然科学各学科“牛鬼蛇神”;他的许多大作,其威力之狂烈,气势之凶猛,棍法之娴熟,令人们至今难以忘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何祚庥向来就是个典型的以政治帽子棒杀科学的政治打手。

且举以下几例:

1、 1952~1953年:批“摩根基因遗传学说”

在前苏联有一个李森科事件。李森科认为新种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飞跃而成为与母种截然不同的种。在遗传和育种问题上,他从30年代起就反对“摩根基因遗传学说”,并将其贴上“资产阶级科学”的标签。李森科由于得到斯大林的信任而飞黄腾达。苏联一批有才华的生物学家因此受牵连,惨遭迫害。当时的中国也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批判基因学说的运动,大力宣扬李森科一派的“米丘林生物科学”,科学真理成为政治干预的牺牲品。何祚庥等在“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大旗下高唱“米丘林生物科学是自觉而彻底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生物科学的伟大成就”(见3),对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摩根的学生)发动围剿,谈家桢不得不违心地为自己坚持摩根的学说而做了检讨,使我国的生物学家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见4、5),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国外生物学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1958年:批“共振论”

本世纪初发现苯的克库勒模型以来,数十年一直未能对苯的化学结构给予合理的解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泡利提出“共振论”概念,合理的阐述了苯的化学结构,此为量子力学在化学结构学的开始。何祚庥等认为“不是无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指责克库勒模型的学说是“阶级调和论在科学界的反映”,成百的结构化学专家因此受株连而检查“资产阶级立场”,中国量子力学研究因此受到严重冲击而长时间中断(见5)。

3、 1965年:批“控制论”

著名犹太裔学者维纳(曾在清华任教,是何祚庥的校友)在有关控制论的著作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来表明他的观点:二战时期,高射炮对敌机的命中率非常之低,因此盟军方面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对此进行攻关。研究发现,老鹰在捕捉兔子是很少失手,这是因为,老鹰脑子中有一套反馈闭环系统,能根据兔子的方位、速度不断调整自己的飞行路线,直至成功。将类似的系统装在高射炮上,使命中率大为提高。由此维纳认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一定的共性。何祚庥认为阶级之间尚不能调和,何况生物与非生物乎?何祚庥等人用简单的“阶级调和论”等武器就把多位科学家斩于马下(见4)。
本文标题:何祚庥-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787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