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高温作业时对维生素供给的要求
1、一般认为,人在热环境下工作时,每日维生素Bl供给量为2.5毫克。
我国学者刘毓谷报道,高温作业工人每日维生素B2的需要量在3.2毫克以上。
顾景范报道称,在热环境下高强度劳动时,每曰随膳食摄入维生素B20.7毫克?0.9毫克是不够的,应每隔2天额外补充5毫克。
对于维生素C的补充量,各学者报道结果有些差异。库茨涅佐夫观察中亚细亚炎夏时的人群,每曰摄入量为99.5毫克时,血浆中含量仍迅速下降,须补充120毫克?150毫克,才能恢复正常。阿鲁秋诺夫报道,水手从温带到热带时,引起血清维生素C下降,每日补充140毫克时,才能达到正常值。博科报道,热带水手每日维生素C缺乏症,建议适宜量为150毫克?175毫克,供给量为200毫克?225毫克。
2、有的学者给高温作业者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观察到有良好的综合效果。如西米等对67名年轻钢铁工人膳食能量供给为13251千焦,隔天补充维生素Bl毫克、维生素B25毫克、维生素C100毫克、维生素PP50毫克、维生素E2.5毫克、维生素A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铁5毫克、锏0.5毫克、钻0.05毫克、碘0.075毫克,达6个月。结果表明,使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0.5克,劳动效率提高4.4%,病假率减少20%。此外,体重、身高和维生素含量也相关。
关于维生素的补充方式,可采用含维生素高的食物、服用维生素片剂、饮用维生素饮料、进食维生素强化食品等。
二 : 新课改后课堂管理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参与活动多了;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随着课堂教学的这样一些新变化,“管、卡、压”的传统课堂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可以构建和维持有效的课堂学习状态,防止和干预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确保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
一、新课程下课堂管理存在的两大弊端及其分析
1、弊端一:“带着枷锁跳舞”。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因为教师牢牢控制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势必受到制约,常常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有机械的讨论和活动,讨论不到位,活动不充分,思维不深入,这样师生之间就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正因为烦琐和严密的课堂管理规范存在,这无形中给学生布下了条条框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课堂目标的落实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2、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
二、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策略
1、坚持课堂管理目标原则。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的这种变革对传统课堂管理形成巨大的冲击,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部分教师由于忽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
2、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旧式课堂管理侧重于要求学生对规章规则的服从,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学生问题行为、处理学生消极行为上,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和课堂秩序的规定性。旧式课堂管理方式太刚性而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只能“戴着枷锁跳舞”,并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新课改要求构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
首先,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管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课程下教师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对课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课堂管理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让学生清楚明了课堂中那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针对这样一些期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共同来确定课堂规范。教师在确定课堂规范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发扬民主基础上建立的课堂规范,无疑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再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者。通过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就会使课堂管理充满活力,就会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会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3、注重过程管理。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注意的方面:
首先,有效的学法指导。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新课程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思维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样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显得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讨论、如何去活动。无论是何种教法和学法都有其内涵。如果教师和学生本身对教法或学法所知甚少的话,在课堂上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一哄而上,随意采用,这常常导致课堂管理“放的开,收不起”,出现教师袖手旁观,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正确可行的做法是,教师要真正学好新课程理念,理解把握新教法和学法的内涵,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新课程理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和实践新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下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水到渠成。
其次,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新课程下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的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学生,在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优化的管理对策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动态管理,就会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会减少或者避免课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从而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
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却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
三 :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定义,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要素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高效课堂(Highlyeffectiveclassroom;Highclass)。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定义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体现:
[www.61k.com]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3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要素
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3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可以从3个方向和3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
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
学生层面,教学效率=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 这里强调“所有学生”,旨在倡导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即全体性。 所谓“一切影响”,是指“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负面的影响”。
时间方面,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所以,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教学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而非工业产品,教学效率的量化或许永远是1种奢望。提出“教学效率”的概念,不是为了“计算”,只是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比较正确的导向,理想的方向。当时间被用到极限时,教学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内涵
(一)
课堂实然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条从传统低效、负效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过程。通过改变课堂结构,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原则是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意义。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
课堂应然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另一条从单纯追求掌握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的路径。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是体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课堂即成长,即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关注“人”本身,因而高效课堂才会被描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我们认为,课堂破局的真正关键取决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和“师”的绝对依赖,打破教师专业化水平对学生发展的框定、抑制。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而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又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学生主体,即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最大可能的贯彻和体现。
(三)
高效课堂的特征
: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高潮、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让“现场”服务于预设。
(四)
概念概述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认识、思想、价值的变化带动课堂发生“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灵魂的跑马场。
(五)
高效课堂的支撑
:新课改理念。新课改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它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达”。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群学、对学、群学,自学、展示、反馈。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主体,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学生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所以未来小组探究式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开放式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各种信息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会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的发展也会更好的为课堂服务,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例如多媒体、电子书包、IECLASS多媒体互动微格教室等都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体现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
(六)
目标
: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上来,建构“四新”教育学,即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本书有具体论述)。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16个字代表着一切的方法和出路。
相信学生才是“师德”。传统课堂也有文化,一般叫“不相信学生”文化。
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今天的教育学应该叫“教育解放学”。
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更是教师的教学艺术。要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发展什么?课堂的目标是6个字:兴趣、能力、知识。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案例典范
高效课堂的内容、环节及其时间分配模式。一般模式
一般模式下的杜郎口经验
常态模式:10+35 教师可支配时间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35分钟。
3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6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明确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就可以;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杜郎口的预习提纲
数学新授课预习提纲:(1)学习目标; (2)知识梳理; (3)做一做(3—四个习题); (4)记一记(重点知识的梳理); (5)练一练(2—五个习题,也可以是典型例题)。
物理新课预习提纲 (1)学习目标; (2)知识过关; (3)学习反馈(五个以内的习题)。
预习本 如:初二数学“旋转”的预习本上有以下内容: 一、预习目标(写了5点) 二、基础知识(双色回答、有6点) 三、典型例题(用红色笔回答,三个习题) 四、错例分析(六个题,每个题有4个栏目:1.题目;2.错解;3.正确的解法;4.自我反思) 五、实践应用(也有栏目:1.题目;2.解答;3.分析;4.方法总结)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原理探究
一、山东成功经验
1.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2.高效课堂的1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 (1)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2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2)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3)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 (4)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5)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5.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5)3种利器:又叫“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6.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时间划分:10+30+5。 (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3)6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7.高效课堂的山东经验总结: (1)条件:教师情绪激昂。(2)表征:单位时间内知能的最大化。 (3)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4)基本性质:高效课堂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识的意义、生长的意义。 (5)评价方式:从“解决问题”入手,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叫好教师。
二、高效课堂的五项标准
高效课堂一般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目标
全面、综合、深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有价值,体现高期望值;十分清楚、具体、可操作;切合三情——学情、教情、考情。
教学活动
教学情境:配合内容,激趣启智,自然过渡;教学环节:快节奏、高密度;小组活动:分工合作、积极思维探究;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思维深刻;生生互动:100%参与,主动积极思考;活动与作业:自主、探究、个性。
教学能力
清楚准确地交流;巧妙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训练学法、学科思想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反馈
学情反馈及时;课堂评价及时、到位、适度;作业适中;考试、测验等都能够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教学组织与管理
课堂活而有序,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文化浓厚;时间分配合理;过程组织严密;学生行为管理到位;物理空间管理合理。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型
“三线”教学
用艺术家的眼光看,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合演着一幕戏剧。这“戏剧”中潜含着三条线索(简称“三线”)——教学线、知识线和情智线。
所谓教学线就是指在某一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思路;知识线是指一定教学思路下的知识点或知识体素的展现过程;情智线是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能力培养目标与层次。教学线设计的目标是自然连贯、层层递进和具有启发性。 实验探究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结论(新知) 设疑递进法:设疑——解难——再设疑(加深、拓宽)再解难(突破难点、总结规律) 联想归纳法:疑点——讨论——结论——联想——规律、方法。
知识线设计的目标是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以物质性质为中心的新授课、实验课的知识体系; 以理论要点和基本规律为中心的理论课知识体系; 以技能、方法为中心的习题课、复习课的知识体系;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课知识体系。
能力线设计的目标是每一教学环节都体现能力、情感因素。 特点:学生中心、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智情归宿。 效果:教师大赛、高考成绩、竞赛成绩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习惯养成
习惯定律
播种1种行为,收获1种习惯;播种1种习惯,收获1种性格;播种1种性格,收获1种命运。
学习高效的六会习惯
(1)会预习
养成习惯,坚持预习;了解教材,重点预习;掌握步骤,分层预习;开动脑筋,积极预习;温故知新,便于预习;尝试笔记,高效预习;合理安排,灵活预习。
(2)会听课 做好准备,迎接听课;高度集中,专心听课;抓住重点,认真听课;多方配合,高效听课;大胆发言,积极听课;区别类型,灵活听课。(3)会复习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系统复习,串联知识;强化复习,有的放矢;专题复习,提高能力;综合复习,全面提高。
(4)会作业 掌握步骤,正确解题;思维要活,格式要死;限时作业,提高速度;有错必纠,弥补缺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注意小结,探索规律。
(5)会总结 全面整理,编织成网;查漏补缺,完整知识;专题整理,深化学习;习题归类,探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效率。
(6)会记忆 明确目标,存心记忆;掌握知识,理解记忆;积累经验,概括记忆;培养兴趣,积极记忆;分析矛盾,对立记忆;分类归纳,系统记忆;寻找异同,对比记忆;利用图形,形象记忆;编拟歌诀,趣味记忆。
高效课堂模式_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方方面面
教育教学应该包括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各个环节的高效:
高效的导入、高效的演示、高效的探究、高效的课件、高效的讨论、高效的作业、高效的合作、高效的考试、高效的反馈、高效的讲解、高效的小结、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板书、高效的批改。
本文标题: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高温作业时对维生素供给的要求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