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发布时间:2017-11-23 所属栏目: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一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2.能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能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假如有人在办喜事,你只知道在那里张灯结彩,人们忙忙碌碌,而有一幅对联的横批是“秦晋之好”。你能判断是办什么喜事么?

二. 简介背景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果然极富政治才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协助下,晋文公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穑劝分,省用足财”、“赋职任功”、“举善援能”等。经过几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听录音,注意准节奏。
3、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
一、 点名朗读课文

二、掌握重要的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三、掌握重要的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四、本文的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五、本文的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六、本文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七、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第三课时

一、 检查学生字词情况,点名回答问题。

二、 学生讨论: 
1、 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2、 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 
以上两问可从题目进行分析
3、 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出场? 
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4、 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
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晓之以理。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5、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兵?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6、 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7、 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三、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郑君
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四、 课外迁移
佚之狐知道烛之武很有才能,为什么以前不推荐给郑君,而在国难当头才想起烛之武?


附:
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二
 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公,假此以己推人说服齐王广纳群谏名扬天下。触龙,老朽矣,“蹩脚”的赵国重臣,却长于口才。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爷爷竟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君“恣触龙之所使之”。     

国籍不同,时机不同,事件不同,游说对象不同,游说方法不同,然而游说结果相同。何故?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切身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先讲明秦和晋围郑(即使是攻下郑国),秦国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险将至矣。可见,烛之武头头是道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这叫曲线救国。     

邹忌可谓酒色财气俱全,竟还拥有聪明脑瓜支配下的厉害嘴巴,叫人刮目相看。他从妻、妾、客人的阿谀之词“小题大作”——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献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也使齐国夺得人才乃至发展先机。     

触龙用“缓冲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引诱法”开后门托幼子,用“旁击法”谈燕后陪衬人,用‘植入法”论历史望未来。先用三寸不烂之舌变相息怒缓和气氛,再用反证法“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来巧设鱼饵,引鱼上钩,推出“为长安君计短也”的结论。迂回包抄使得赵太后主动缴械。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虽然烛之武和触龙年岁已高,但岂敢倚老卖老?烛之武早有言“无  能”,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触龙嘘寒问暖“曾不能疾走……窃自恕……”没话找话,话题轻松,铺设情境。此三者谙习“良药蜜口更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听”之道。事实亦如此,良言一声三冬暖,冷语一句六月寒。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优     

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步步深人,层层逼紧。他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利害,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隐忧国之清明;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心理),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触龙非常了解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便采用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太后心结。当然更见触龙为国之忧心,忠心明鉴。     

烛之武、邹忌、触龙游说的成功也告诉我们:游说时要不亢不卑,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XX年第六期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清人编订的《古文观止》将其收录其内,可见其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语言精练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相,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取篇也是匠心独运,堪称典范。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离合变幻的对称美 

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至于主体部分写到烛之武离间成功更是证明了秦晋结盟的脆弱松散,不堪一击。相反,郑国君臣内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虽然有内部矛盾(烛之武的英雄末路、壮志未酬与郑伯的有眼无珠、埋没人才之间的冲突),但君臣之间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是强大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貌合神离、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是在这种对比冲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 

(三)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四)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为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晋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三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晋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四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翻译文言句子,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言和特点。
3.辨析多义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点导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
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
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所作,又称《左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也是优秀的散文著
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一.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答:“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
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答: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2.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答: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答: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4.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答: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5.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答: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
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二.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答: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
“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答:“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
“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3.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答: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
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4.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答: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小结: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三.作业:
1.练习一(背诵课文)
2.补充作业:印发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
字还有哪些用法?
答: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
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
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4.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答:“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
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5.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答: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6.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答: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
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小结: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1.“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答: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答:“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
②根据(因地制宜)
3.“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答:“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3.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小结: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
评书。

五.作业:
1.课后练习2、3。
2.补充作业:同步训练。
六.教学后记: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邵丹

五 : 71烛之武退秦师片段教学教案

☆一中片区龙泉中学吕惠英片段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龙泉中学 吕惠英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那么郑国要如何脱离危难呢?佚之狐出了一个主意: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那么佚之狐的主意到底管不管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下,看看烛之武究竟能不能说服秦君,看看他是如何说服秦君的。

师:首先我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读的时候注意一下这几个字的读音。(打开幻灯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学生朗读语段。

师:非常好,大家读得很整齐,语音基本上都读对了,节奏读得也不错。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文字的字词。由于这段文字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我们先请一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翻译的时候注意一下红色的字词。(打开幻灯片:课文翻译的语段)谁来试一下?好,课代表来试一下。

师:说得很好,烛之武的这段说辞的基本意思都说对了。来看一下(打开幻灯片:课

文翻译的答案)但是文中的个别语句我们还要再落实一下。比如,(出示幻灯片:重点字词,并解释“何厌之有”句式及“东道主”“行李”等古今异义词)(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师:现在文字上基本都懂了吗?还有障碍吗?你说。这位同学提出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的“之”什么意思。很好。大家看看译文,刚才我们有没有翻译这个字?对了,没有翻译。所以这边的“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有疑问吗?好,文字上没有障碍了。大家想一想这段内容有什么疑点没有?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为了使秦伯退兵,烛之武向秦伯阐述了几个理由?

生:

师:三个,四个,五个,你们给了那么多答案,那么到底有几个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烛之武的这段话究竟有几个理由?

(学生讨论)

师:有结果了吗?给大家提示一下,烛之武在这段中,里面暗含了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找到这几个假设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到理由了,好,同学们接着讨论。 生:

师:停下来吧,基本上每组都有答案了,烛之武究竟向秦伯说了几个理由?

生;

师:真是出奇的一致啊,看来大家都找到了那三个假设了,我请同学来说一下这三个理由和假设。你来说。你说第一个理由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

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二个理由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三个理由是“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师:那这三个理由分别是以什么为假设的?也就是前提啊?谁来说?

生:

师:你认为第一个理由是以亡郑为前提的。能具体说说吗?对了。郑国如果灭亡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是不利的。为什么呢?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郑国离晋国近,而离秦国远,“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地理位置上看,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春秋无义战,秦晋之所以会走到一起,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如今烛之武明了地指出了亡郑的后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亡郑危秦,动摇秦君。(幻灯片)

师:第二个理由又是以什么为前提呢?你来说。对了。以舍郑为前提。具体怎么讲?亡郑对秦国不利,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君亦无所害”,保全郑国对秦国是有利的。到底是亡郑还是保全郑国,秦伯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舍郑利秦,以利相诱。(幻灯片)

师:那么,第三个理由呢?你来说。嗯,第三个理由也是以亡郑为前提的。如果郑国灭亡了,晋国强大后,势必接着攻打秦国以图进一步扩张。好,完全正确。通过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烛之武的这几个理由都是以郑国的存亡为前提的。

师:烛之武的理由说完了,秦伯兵也退了,你认为这三个理由中最触动秦伯心里的是那一点?

生:

师:很好。大家都认为是第三点。为什么?

生;

师:没错。因为这关系的秦的存亡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说第三点理由之前,烛之武还提到了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了。大家说是哪一句?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说。晋对

秦过河拆桥,忘恩负义。那么,烛之武为什么要提这段历史呢?你来说,你认为烛之武是要离间秦晋之间的关系。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幻灯片)

很好。离间了秦晋的关系后,烛之武又进一步说明第三个亡郑的后果是第一个亡郑之伤害的加深,如果郑亡就会使晋的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夫晋,何厌之有?”它不会只满足于灭掉郑国,紧接着它可能进一步向外扩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那么下一个对象就可能是秦国了。到了那时候,郑的灭亡已经使晋的实力超过了秦国,那么秦战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此亡郑从长远来看,对秦是有大害的。晋贪无厌,劝秦谨慎(幻灯片)

师:这样,烛之武的说辞就分三点理由四个层次地摆在了秦伯的面前,表明了如果要攻打郑国,秦国没有利益所得。秦穆公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当然知道该如何选择。那么,除了这个思路外,这段说辞在语言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大家还是先四人一组地讨论一下。

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请这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认为烛之武的话不卑不亢,既不失国体又达到了目的,自我角色定位很准确。具体体现在文中哪里呢?对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此次见秦伯的目的是说服秦伯退师,但他并没有一见秦伯就开始说服,而是首先向秦伯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以此博得秦伯的好感,为接下来的说服做准备。这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在策略上,这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还有吗?

师:你说烛之武还很善于抓住对方的心里。并且善于适时挑拨离间秦晋的关系。 由此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结合前面的内容来试着分析一下。

你用三个字来概括烛之武这个人“义勇智”能不能分别作一下解释。很好。首先,从前面两段,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前往说秦,可以说是大义。“夜缒而出,见秦伯”可见他的大勇。机智善言地说退秦军,又体现了他的大智。他不仅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更是一个能言善辩,睿智超群的辩士。但是哪一个最能够支撑他全部说辞的内容?大家想一想,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

服秦伯,得益于他非常清楚的思路,也得益于他对秦穆公心理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当然得益于他过人的外交辞令,但是我觉得支撑他所有说辞的最根本的东西,是出于他对郑国的 大家说是什么?对了,义。这才是使烛之武这个形象焕发光彩的最动人最感人的地方。烛之武游说秦伯的结果如何?书上有特别明确的交代,大家看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经过烛之武的说服,秦伯不仅退了师,而且还派三位大夫守卫郑国,和郑国结盟。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亡郑危秦 动摇秦君

舍郑利秦 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晋贪无厌 劝秦谨慎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本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093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