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CIO时代APP微讲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舒红平谈应用大数据技术深化教育信息资源
深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需要在深化管控、深化交汇、深化模型、深化专题、深化交互、深化规模上进行教育资源的应用。其中在深化管控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标准化执行;在深化交汇方面建立统一数据资源目录和交换平台;
2月13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舒红平在CIO时代APP微讲座栏目作了题为《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化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的主题分享,他对自己在教育领域的思考和想法作出了分享。
2016年起,经研究,大数据应用是一个起点高、投入大、普惠难的场景。教育信息化从建设数字化校园进入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阶段,为下一步建设智能化教育提供了支撑。
一、教育信息资源的定义
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广义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所接触、获得的经过加工处理的一切教育信息来源;狭义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育信息资源。
二、数字化校园对教育信息资源应用存在“六大不足”
1.总体规划有度,实施路径不明。
总体规划是面向未来的、方向性的。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信息数据、教学运行和管理数据、教育行业数据,通过实施路径分阶段、分批次实现规划目标,其路径是不够明确的。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具备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过程路径,效益评估缺乏。
对策:深化大数据应用第一步是整合现有的多源数据,采用自上而下的数据思路,规划教学资源发展关键管控场景及指标,通过前置机、物联设备等,建立指标对应观测点数据、常规和实时采集渠道。交给存储、加工、计算形成发展指标和汇总计算及整体态势感知,从而周期性地或实时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通过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卓越人才、能力达成度和监控项目为例,集成整合教务、学生、教师、考试及就业等方面的数据,以学生成长成才目标进行各年级各阶段目标分解,将专业认证和审核性评估中的数据对应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指标的方式分解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及授课环节进行管理,学生学习效果对应知识、能力、素质达成等级进行动态评估和监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
2.交汇循规蹈矩,独占滋生权杖。
具体是指缺乏数据交换的平台和工具,使各个教学部门的业务数据难以及时分割、统一调度、有效共享,长期聚集的数据为滋生数据官僚提供了温床。
对策: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和交换平台,根据成熟的数据交换标准建立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服务,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实现对面向服务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以教育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交换的经验和策略性介绍,需要建立目录接口规范、教育信息资源分类规范、元数据标准、教育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目规范、目录体系技术管理规范、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等等。资源目录需要建立信息资源主题目录、教育信息资源部门目录、教育信息资源交换目录,交换制度需要建立信息资源接入制度、资源共享奖励制度、信息资源查询制度、信息资源安全保密制度等相应的制度。
3.及时存储易行,整合计算难得。
数字化校园面向职能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很好地解决了业务数据及时存储和信息资源灵活拓展问题,但进行专题的全局数据业务分析时,因缺乏灵活适配的计算模型,对多元数据的重组能力、分布式计算量大、多个业务计算模型组合难,成为应用起点高的突出表现。
对策:通过大数据开源技术可实现分布式计算,但关键是应用计算模型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试探性地构建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如何快速适配、分析模型如何叠加和优化等问题,提供具有共性特征的领域模型来降低整合难度。例如课程群的设置合理性和教学质量影响着因果关系分析:首先,判断课程群设置的合理性是否为教学质量原因的因果判断;其次,当判断出教学质量变化是由课程群设置的合理性引起后,再进一步分析教学计划设计是否影响教学质量,主要包括课程群的科目设置是否合理、课程群的先后关系设置是否合理。通过对“Linux体系和编程”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分析,我们发现一般“操作系统原理”这门课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其“Linux体系和编程”的成绩也是比较好。利用这个模型在“某课程的上课对象是不同学生群体时教学效果的变化”、“某课程由不同教师群体担任造成的教学质量的变化”两个应用中进行快速适配、优化。
软件工程学院课程群
软件工程学院具有强相关关系的课程群网络
4.专注部门精准,全局关联迷失。
从学校全局角度讲,各部门和单元都有自己的一套数据分析工具或手段,单从某一视角,如从某个维度、线索对数据进行重构或再检索,甚至引入一系列数据的观测和采集,这必然引发追加IT投入,造成大的投入困境。
对策:全局专题分析即是大数据明显的优势,又是大数据前期应用的短板,维持有必要以专题应用为导向,向全局大数据架构分析平台发展,以支持众多以专题分析、规模化应用的角度提升IT应用的产出比。以学生跨画像专题为例,需强调专题应用开发的特点、专题应用如何引导专题数据架构、专题应用如何验证IT投入,学生画像专题应用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出每个学生学习及生活状态,其中学习状态下涵盖专业课、选修课、体育课、自习、借书等为多,生活状态下涵盖吃饭时间、锻炼情况、经济情况、消费情况、同学关系等为多。建立学生在排名、预测方面的内容。
5.人机查询丰富,学习机制简单。
数字化校园中的系统大多是事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和管理系统少,系统的学习机制侧重于个性化服务。随着大数据应用的规模化推广,尤其是对某群体资源包、历史数据进行策略提取时,学习机制变得复杂化。
对策:机器学习和可视化技术成为场景知识表达的利器,关注问题的表达和结构的可视化,将对教育资源的深度利用和体验为重点。以评教模型的优化为例,通过建立学生课程评教、问卷调查及同行评教的多模式评教方法,当评教模型面临的决策冲突、个案冲突反映的模型缺陷,通过机器学习机制,规避这种缺陷引起对评价模型的不信任。
问卷调查评教
学生课程评教
6.数据挖掘有余,场景开发不足。
以业务为中心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很重视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但这些分析多侧重于决策参考与知识发现,数据多来自于数据局势、多维数据分析角度。随着教育科学化、规模化管理的日益增强,教育管理的决策点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替,动态提供面向不同决策场景的支持工具。
对策:提供众创微服务开发工具和平台,使开发成为解释和洞察数据的工作。以互联开放大数据众创平台经验为例,需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通过微服务提供微决策的支持;微服务开发中的构件化、可视化、服务化开发模式,代码自动生成、实施加载动态运行;微开发中场景的应用、用户的参与都是需要关注的。
微服务平台架构
三、总结
深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需要在深化管控、深化交汇、深化模型、深化专题、深化交互、深化规模上进行教育资源的应用。其中在深化管控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标准化执行;在深化交汇方面建立统一数据资源目录和交换平台;在深化模型方面重视共性特征的领域模型;在深化专题方面以专题应用方式引导大数据平台总体架构;在深化交互方面关注于问题表达和结果可视化;在深化规模方面以微服务开发方式提供微决策支持。
二 : 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
对学习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当前科技的最前沿的技术,代表着科技的发展水平。
中学生学信息技术当然有作用。邓小平说过,“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可以想象信息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了。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落后,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不到人家八十年代的水平,甚至,印度在信息技术上,都领先国内一个级别。希望更多的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推动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
三 : 历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 信息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阅读量:34发表时
历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
信息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阅读量:34发表时间:2015-01-04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中学课程改革需求,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工作的合格教师。[www.61k.com]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主要课程:史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历史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博物馆学方向)
信息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阅读量:43发表时间:2015-01-04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机构、各类博物馆或展览馆、文物考古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出版、教育、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和海关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文物与考古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具体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
主要课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经营与管理、文物法规与行政管理、考古学通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文物鉴赏基础、田野考古技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书画。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历史学专业(创新人才方向)
信息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阅读量:35发表时间:2015-01-04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创新型人才。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史学名著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文献学概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四 : 《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历时四年,《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下,终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研究和介绍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专门指导书。本书在阐释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吸收了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成果,紧密结合国家开展的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详细介绍了信息化教学以及编制教学方案、获取教学资源、处理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开发网络课程、摄制视频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实施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全书采用了10个单元,三十多项活动,四百多张知识卡片组成的结构,每个单元包含“活动导图”、“活动思考”、“活动过程”、“活动实践”等部分。其中活动过程采用“学习引导+知识卡片”结构;以研究性学习、行动学习、合作学习为原则,突出了“融理论于技术,用技术辅助教学”的宗旨;力求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图文并茂,方便易学、学有所用,体现“指导性”、“技术性”、“实用性”的特色。对于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师范教育学生、教师教育学生以及中小学和高校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都有积极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把教育带进了信息化时代,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能力与素质,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技术与方法,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新要求,进1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质量工程,确保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高质量,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和江苏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在总结多年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本书,旨在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进1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
本书集聚了江苏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专家学者们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江苏省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的专家们审定了编写计划和编写大纲,并举行了多次会议研讨书稿撰写工作。全省包括各培训基地在内的学校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对教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及教育厅高教处徐子敏、经贵宝、徐庆等领导对此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感谢本书编委会的全体专家老师的努力。对所有关心此书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单元一 了解信息化教学………………………………………………………………1
活动导图……………………………………………………………………………… 1
活动思考……………………………………………………………………………… 1
活动1 初识信息化教学………………………………………………………… 2
步骤1 观察身边的信息化教学………………………………………………… 2
步骤2 讨论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4
活动2 研讨信息化教学案例……………………………………………………… 6
步骤1 研读信息化教学案例…………………………………………………… 6
步骤2 分析信息化教学案例…………………………………………………… 7
活动3 理解信息化教学…………………………………………………………… 7
步骤1 了解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7
步骤2 讨论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 11
活动实践……………………………………………………………………………12
单元二 编制教学方案……………………………………………………………13
活动导图……………………………………………………………………………… 13
活动思考……………………………………………………………………………… 13
活动1 规划教学方案……………………………………………………………… 14
步骤1 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 14
步骤2 规划课程教学资源…………………………………………………… 23
步骤3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28
活动2 使用知识可视化工具…………………………………………………… 30
步骤1 了解知识可视化工具………………………………………………… 30
步骤2 绘制思维导图………………………………………………………… 32
步骤3 绘制概念图…………………………………………………………… 34
步骤4 绘制图表……………………………………………………………… 37
活动3 设计演示文稿…………………………………………………………… 38
步骤1 熟悉犘狅狑犲狉犘狅犻狀狋………………………………………… 38
步骤2 设计制作演示文稿…………………………………………………… 40
步骤3 制作教学方案演示文稿……………………………………………… 49
活动实践……………………………………………………………………………51
单元三 获取教学资源……………………………………………………………53
活动导图……………………………………………………………………………… 53
活动思考……………………………………………………………………………… 53
活动1 了解教学资源……………………………………………………………… 54
步骤1 了解教学资源………………………………………………………… 54
步骤2 整理教学资源………………………………………………………… 57
活动2 获取教学资源…………………………………………………………… 58
单元四 处理教学资源……………………………………………………………89
活动导图………………………………………………………………………………89
活动思考……………………………………………………………………………… 89
活动1 处理图像资源……………………………………………………………… 90
步骤1 了解图像的有关概念………………………………………………… 90
步骤2 使用犠犻狀犱狅狑狊画图软件绘图…………………………………… 94
步骤3 使用犃犆犇犛犲犲管理图像…………………………………………… 96
步骤4 使用犘犺狅狋狅狊犺狅狆处理图像……………………………………101
步骤5 使用犎狔狆犲狉犛狀犪狆截取屏幕图像…………………………… 118
活动2 处理音频资源……………………………………………………………… 122
步骤1 了解声音的相关知识………………………………………………… 122
步骤2 使用犠犻狀犱狅狑狊录音机录制声音……………………………… 125
步骤3 利用犆狅狅犾犈犱犻狋处理音频素材……………………………… 127
活动3 处理视频资源……………………………………………………………… 133
步骤1 了解视频的相关知识………………………………………………… 133
步骤2 学习视频文件格式的转换…………………………………………… 134
步骤3 使用屏幕录像专家录制屏幕………………………………………… 136
步骤4 使用犘狉犲犿犻犲狉犲处理视频素材……………………………… 138
活动实践……………………………………………………………………………149
单元五 制作教学课件……………………………………………………………151
活动导图…………………………………………………………………………… 151
活动思考…………………………………………………………………………… 151
活动1 制作犉犾犪狊犺教学动画……………………………………………… 152
步骤1 了解动画与犉犾犪狊犺的基本知识……………………………………… 152
步骤2 学习制作基本的犉犾犪狊犺动画………………………………………… 157
步骤3 使用犉犾犪狊犺制作教学动画…………………………………………… 164
活动2 制作犃狌狋犺狅狉狑犪狉犲课件…………………………………………… 167
步骤1 了解犃狌狋犺狅狉狑犪狉犲……………………………………………… 167
步骤2 设计犃狌狋犺狅狉狑犪狉犲课件………………………………………… 170
步骤3 制作犃狌狋犺狅狉狑犪狉犲课件………………………………………… 182
活动3 制作电子书课件…………………………………………………………… 183
步骤1 了解电子书…………………………………………………………… 183
步骤2 掌握电子书的基本制作方法………………………………………… 187
步骤3 制作电子书课件……………………………………………………… 194
活动实践……………………………………………………………………………195
单元六 开发网络课程……………………………………………………………197
活动导图…………………………………………………………………………… 197
活动思考…………………………………………………………………………… 197
活动1 了解网络技术……………………………………………………………… 198
步骤1 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 198
步骤2 学习网络的接入方式………………………………………………… 203
步骤3 体验互联网络的(www.61k.com]服务………………………………………………… 210
活动2 制作网络课程……………………………………………………………… 212
步骤1 了解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12
步骤2 使用犇狉犲犪犿狑犲犪狏犲狉制作网络课程……………………… 220
步骤3 使用犉狉狅狀狋狆犪犵犲制作网络课程…………………………… 232
活动3 使用教学平台…………………………………………………………… 237
步骤1 了解网络教学平台…………………………………………………… 237
步骤2 制作犅犾犪犮犽犫狅犪狉犱网络课程……………………………… 239
步骤3 制作犕狅狅犱犾犲网络课程………………………………………… 247
活动实践……………………………………………………………………………252
单元七 摄制视频课程……………………………………………………………253
活动导图…………………………………………………………………………… 253
活动思考…………………………………………………………………………… 253
活动1 了解视频课………………………………………………………………… 254
步骤1 了解视频公开课……………………………………………………… 254
单元八 组织教学活动……………………………………………………………295
活动导图…………………………………………………………………………… 295
活动思考…………………………………………………………………………… 295
活动1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296
步骤1 了解多媒体教室……………………………………………………… 296
步骤2 使用多媒体教室……………………………………………………… 303
活动2 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 307
步骤1 了解计算机网络教室………………………………………………… 307
步骤2 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 311
活动3 基于网络的实时远程教学……………………………………………… 313
步骤1 了解视频会议系统…………………………………………………… 313
步骤2 使用视频会议系统…………………………………………………… 316
活动4 基于移动设备的教学………………………………………………… 319
步骤1 了解移动学习和设备………………………………………………… 319
步骤2 开展移动学习………………………………………………………… 325
活动实践……………………………………………………………………………326
单元九 进行教学评价……………………………………………………………327
活动导图…………………………………………………………………………… 327
活动思考…………………………………………………………………………… 327
活动1 监控学习过程…………………………………………………………… 328
步骤1 了解录播系统………………………………………………………… 328
步骤2 了解教学监控系统…………………………………………………… 331
步骤3 了解网络监控系统…………………………………………………… 336
活动2 进行网络测评…………………………………………………………… 342
步骤1 发布网络测试………………………………………………………… 342
步骤2 实施网络调查………………………………………………………… 348
步骤3 进行作业评判………………………………………………………… 352
活动3 分析教学数据…………………………………………………………… 355
步骤1 收集教学数据………………………………………………………… 355
步骤2 处理教学数据………………………………………………………… 361
步骤3 表征教学数据………………………………………………………… 379
活动实践……………………………………………………………………………384
单元十 实施教学管理……………………………………………………………385
活动导图…………………………………………………………………………… 385
活动思考…………………………………………………………………………… 385
活动1 管理教学信息……………………………………………………………386
步骤1 了解教学信息的管理………………………………………………… 386
步骤2 了解教学的管理系统………………………………………………… 387
活动2 创建教学档案…………………………………………………………… 391
步骤1 了解教学档案………………………………………………………… 391
步骤2 建立电子教学档案…………………………………………………… 393
步骤3 撰写教学研究叙事…………………………………………………… 394
活动3 维护数据安全…………………………………………………………… 397
步骤1 数据备份与恢复……………………………………………………… 397
步骤2 系统优化与数据安全………………………………………………… 405
步骤3 账号安全与文件保护………………………………………………… 413
活动实践…………………………………………………………………………… 417
参考文献…………………………………………………………………………… 418
后记………………………………………………………………………………… 420
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
ISBN978-7-04-038596-0
欢迎订购:
1、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指定南京力源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寄送并开具发票。
联系人:张经理,电话025-84607782,电邮:1021196190@qq.com。
2、教材定购也可与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系人孙老师联系,告知所需要数
量及送货地址,由南师大联系出版社送书,书和发票送到后再付款结算。
南师大联系人:孙老师,电话/传真:025-83598792,邮件:sunjiacui@njnu.edu.cn
五 :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案例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CIO时代APP微讲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舒红平谈应用大数据技术深化教育信息资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