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竹节参的伴生种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毕业论文

一 : 竹节参的伴生种 毕业论文

二 :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整理

写毕业论文时,参考文献的整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此我把自己整理文献的经验加以总结,希望对各位同学能有所帮助(以Word2010为例)。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选择菜单栏中“引用”选项卡。可以看到脚注选项栏右下角有一个小箭头,单击打开脚注和尾注对话框,在“编号格式”中选择阿拉伯数字(如图所示),单击插入。


2.插入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论文要求慢慢输。

3. 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强烈建议使用插入尾注的快捷键Alt+Ctrl+D),就会出现一个“2”,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文献。4. 参考文献的输入耗时最长,耐住性子,该复制的时候复制,该手动输入的时候就手动输入。这步做完了,后面的就简单了。5. 给正文中的尾注添加中括号.选中正文全文(建议使用Ctrl+A),用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单击更多,“查找内容”填 ?^e ?,“替换内容”里面填 ?,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替换时不能勾选“使用通配符”选项。如下图:

单击全部替换。这时正文中的所有尾注都加上了中括号。6. 给参考文献中的尾注添加中括号。因参考文献中的尾注编号是上标,故需将尾注编号改成正常字体。把参考文献全选(建议使用Ctrl+A)。把光标放在替换为选项框里,单击“格式”?“字体”,打开替换字体对话框。把上标和下标空选。确定后全部替换。


虽然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是在同一篇文章中,但因使用了尾注这种方法,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是分离的两个部分,故需替换两次。7. 所有文献都处理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这是尾注的标志,但论文中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要把它们删除。单击菜单栏中的视图选项卡,选择草稿视图,如下图所示:

用Alt+Ctrl+D调出下方的尾注编辑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短横线出现了,可以将其删除了。很多时候文献不止一页,这时就会有“尾注延续分隔符”,选择并删除。 8.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

三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文学、翻译、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

【文学类】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语言学】

奥马利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 语篇与语言的功能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 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 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 语言学入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 文体学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 普通语言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宗炎 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佐良等 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 普通语言学概要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熊学亮 语言学新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扬自俭 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上下)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张国扬,朱亚夫 外语教育语言学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周考成 英语语音学引论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0

Clark,J.et al.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Gimson,A.C.and Arnold,E.An Introduction toPhonetics and Phonolog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2nd edi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Leech,G.N.Principles ofPragmatics.Longman,1983

Lyons, J.Linguisti Semantics.An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eccei,J.S.Pragma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adford,A.Syntax.A Miniminalist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obin,R.H.General Linguistics.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Quirk,Randolph,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English.Longman,1927

【翻译学】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林相周 英语理解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刘宓庆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刘玉珍 文化交流英语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刘重德 浑金璞玉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穆雷编著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钱钟书等 林纾的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孙致礼 1994.9—1996.6 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许钧 翻译思考录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扬自俭,李瑞华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姚念庚,范兵 英汉翻译论稿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尤金 奈达著 奈达论翻译 谭载喜编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尤金 奈达著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严久生译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张培基 习语汉译英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Baker,Mona. Routledge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Studies. London. Routledge,1998

Baker,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fTranslation.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Basnet,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RevisedEdition). Methuuen Co.Ltd,1988

Car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and Translation. 1975

Hatim, Bsil and Mason,Ian. Discourse and theTranslati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0

Newmark,P.P. Approaches toTranslation.Pergamon,Oxford,1982

Newmark,P.P. A Textbook ofTranslation.London.Prentice Hall,1988

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Nida,E.A.&Taber,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Brill Lyden,1974

Roj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and Practice.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91

Schaffner,Christian andKelley-Holmes,Helen.Ed.Cultural Functions ofTransla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5

Tytler,A. 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Translation.London.Dent,1971

【英语教学法】

Alderson,F.C.,C.Clapham,and D.Wall.Language Test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5
Brown,H.D.Princio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NewJersey:Prentice Hall,1994
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Oxford:OxfodUniversity Press,1985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OxfodUniversity Press,1994
Gardener,R.C.&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Garde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gman:Edward Arnold
Ltd.,1985
Hughes,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9
James,C.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NewYork:Longman,1998
Johnson,K.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r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1982
Lynch,B.K. Language Program Evaluation.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6
Nunan,D. 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8
Nunan,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Nun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2Nurrall,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Oxford:Macmillan Education,1996
O’Malley,J.M&A.U.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dlin,T. Language Transf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9
Richard,J.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Richards,J.C.&C.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Classroom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Seliger,H.W.&Shohamy,E.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Metho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rn,H.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3
Ur,P.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4
Ur,P. A Course in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
Wallace,M.J.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蔡永强:“句法驱动的汉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4期。

2.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远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否适合外语教学”,《外语界》2001年第3期。

4.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1期。

5.戴桂芙、刘德联:《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7.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李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理论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9.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忆民:“课堂教学的内向和外向——试论中级汉语精读课课堂教学交际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3 期。

11.刘小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1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14.陆俭明:“卷首语”,《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15.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16.马箭飞:“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17.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8.邵继荣:“任务类型和任务条件对EFL写作的影响”,《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第2期。

27.张亚军:《对外汉语教学法》,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28.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

29.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跨文化交流】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 启蒙辩证法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陆扬,王毅选编 大众文化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2001

  罗钢,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莫尔根 古代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萨义德 东方学 北京:三联书店,1999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Dueing,S.(ed.) The Cultural StudiesReader.London:Routledge,1993

  Polo,Marc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1998

  Turner,Graeme.British Cultural Srudies. An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Williams,R.Cul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worth:Penguin,1963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92073361&owner=233644408

四 : 2000字中专毕业论文(供参考)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 [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半大孩子,而通第一学期开学前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几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如果考上中专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转折点,那个阶段的冲刺。 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唯一能够做的,而且作好的就是现在 学习的目的异乎寻常明确,就是学习门类繁多庞杂法律知识,学得一点知识技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多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钱。我深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专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和机遇,用知识来武装彻底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宝藏。那时,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在一次电工实习中教会我们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的课程,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融

洽合作,以及这门课程自身所散发出的强大的实践性与趣味性一下子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第一颗圆

滑漂亮的焊点,第一张自行设计的PCB版图,以及生平第一次作出了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充电器,好奇,

兴奋,强烈的成就感,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了。虽然说电工实习一搞就是

一天,辛苦那是必然的,可是正所谓乐在其中,每一次的实习都像在玩游戏一样极具有挑战性,再苦也是值得的。当右手第一次

挥舞起烙铁的时候,心情真是怎两个激动了得!虽然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那种感觉;虽然时常也不乏出

现一些虚焊点或是东倒西歪的焊点,虽然对自己第一次的杰作说实话有些厌恶,但是我仍然对此由衷的

感谢。如果没有那一天的练习哪里有我值得骄傲的充电器的诞生呢?

说起那个充电器,真的就是激动啊!!!记得小时侯我可是一个分裂份子,家里上上下下的电子器品没有什么能逃脱我的魔抓的,但可惜的是它们只能有分离而没有团聚的那一天。通过实习,我发现自己开始摸索到了一点门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了解组装一个电器的全部过程,对整个充电器内部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无论哪都存有人类的汗水啊!

几周的电工实习,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印刷板的手工设计,这东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还真是棘手。就一个简单的1:1图,大小不到200平方厘米。不仅要考虑元器件的位置,还要计算导线的设计,不能有平行,不能有锐角,不能是直角,不能飞来飞去。整个图片要求简洁明了,哎~~~不枉我画了四幅以上。“冲动是魔鬼!”试试画下这个图就知道,这就话真对啊!!!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通过实践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有点存在的小成就感;第二,通过电工实习,加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三,在电工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大家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我们不再是单体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深深的感受到军训时所唱的“团结就是力量”不再是一句空话,我们是实体,通过团结合作完成了任务!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学到了知识;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开始做事了;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长大,成熟了????..

七月二一日的天气晴朗,阳光适宜,空气四处弥漫迫切的氛围,终于可以出发了,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带着行李和洋溢的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目送下,奔赴中山实行工作的使命了。

现在回想起实习期间,往事还历历在目,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各自心中滋味也只有

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累积。毕业实习是每个中专生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在工作单位是中山一家台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音响制品,而实习的部门是制造部,即就

是基层的流水加工线,虽然是最底层的生产线,工作最累最苦的工种,刚开始肯定一下子每人从心里

上接受不了,但我们是来实习的,就要充分珍惜企业给的难得锻炼机会,向着吃苦耐劳努力。由于是

台资企业,在开始上班后,以下几点看法让我感觉到企业管理和思想模式都让人难于适应。

首先,工作环境就没有的说了,每个工位的大小只能够容纳一张椅子,一旦工作起来就没有休息的

时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久了感觉全身腰酸背痛很难受,而且车间内噪音很大,环境嘈杂,空气

污浊(车间为全封闭式的),那会儿能休息一下的就是上厕所,但是上厕所也要打报告,批准以后才

能去。

其次,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但劳动时间性很长,只要没有完成预订数量,不管有多累多苦,加班

是再所难免的,且是带有强制性的。这种加班的频率几乎每天都有,加班下来一天共在十二小时以上

的工作量,当初真的很难适应这种压迫式环境。而身边的工友同事,大多数都是技校的学生,而且

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毕业就来上班,照样忍受着煎熬,有点类似现代般的包身工,赤裸裸的剥削,学校

给这样的企业提供学生,由这些资本家来压榨这些十七、八岁甚至十五、六岁的孩子血汗,感到心有

而力不足。

再有,在这样时间性很长的工作下,员工的饮食却很差,饭难吃到难以下咽,由于饭菜是没有油

脂的,就算吃下去很快就会感觉到肚子空荡荡的饿,这点我感处颇深,因为平时在校都从来没有像这

么饿过,也没饿得这么快。估计饭堂是厂里包的,每顿每个人的所谓三菜一汤的伙食标准很低,所以

不可能自己损失,只能降低饭菜的质量来求得利润。工人即使不想吃食堂的饭也没有时间出去吃饭,

因为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一星期只放行三次,所以只能每天吃着一个味道的难吃的饭菜。

虽然在中,但从自身感觉上可以体会到学校安排这次工作见习是有必要的,也让我从中专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领悟到的知识,对自身价值的体现有新的认知。在一个无奈的空间里,要想得到生

存和适应,唯独改变自己,只能让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而环境不会为了你而变动。以下一些心得

在工作过程中让我受益非浅:

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没有去工作之前就充分地想象吃苦到底是啥回事,概括性地在脑海中琢磨,而总是以一种轻率的心态去面对,总以为在企业中再苦再累也压不倒可以说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可事实上,台资企业生产任务都比较饱和,每天均要加3-4小时的班,而且工作中纪律要求严格。这些一下子打乱了我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和原有的期望值,感到适应不了而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心里失去平衡。每天下班后感觉,身体吃不消,又累又困又饿,这都是我从来都没体会到过的。但看到身边的工友,这些只有十多岁的中专生,我又有另一番感悟,同样是在一种环境下工作,同样是受苦受累,为何他们就能坚持,而我就不能呢?他们都能坦诚面对,为什么我不可以?问题出在于自身态度,没有端正态度面对,只是空想空谈吃苦耐劳精神,是不实际的,容易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所以让我

学会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自己的态度要明确要端正,才能承受客观存在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我们工作的每条生产线上,其实都是一个团队,不分你我个体,只有团

结互帮才能做好其中每个细节。例如,我所在的流水线是加工读卡器的,一天加工的数量三千以上,

从每件最初的零碎品配件,能够从头到尾拼装与安插其它配制,每一步骤到每一细节甚至一个小小的

螺丝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可以说明每一件测试成功的已成品流向市场,都凝聚着团队合作精神。

三,在短暂的一年时间里,生活上每一细节都离不开同学的互助关怀,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为人处事方面,其实我认为毕业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工作中,我体会到为人处事的重要,学会了与人真诚沟通,平时与工友和领班交流互换工作上的意见,来彼此产生同事间 的信任,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就学到了重要的一课,也经历了社会的残酷。

自己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我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刚毕业的中专生,更应该定位为

一名基层的工人阶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素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让

自己投入到理论学习中,好好积累基础理论知识,方能厚积薄发。

我在此给予学校一些个人微薄建议:在考查工作企业时,要充分考虑一些细节问题,不要单看表

面形式,注重综合环境对同事是否有适应能力,就像这次工作有些落实在细节方面做得还不熟悉,尚

待完善。付出努力和心血做到对好。

五 : 2000字中专毕业论文(供参考)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www.61k.com]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 [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半大孩子,而通第一学期开学前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几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如果考上中专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转折点,那个阶段的冲刺。 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唯一能够做的,而且作好的就是现在 学习的目的异乎寻常明确,就是学习门类繁多庞杂法律知识,学得一点知识技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多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钱。我深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专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和机遇,用知识来武装彻底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宝藏。那时,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在一次电工实习中教会我们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的课程,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融

洽合作,以及这门课程自身所散发出的强大的实践性与趣味性一下子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第一颗圆

滑漂亮的焊点,第一张自行设计的PCB版图,以及生平第一次作出了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充电器,好奇,

兴奋,强烈的成就感,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了。虽然说电工实习一搞就是

中专毕业论文 2000字中专毕业论文(供参考)

一天,辛苦那是必然的,可是正所谓乐在其中,每一次的实习都像在玩游戏一样极具有挑战性,再苦也是值得的。(www.61k.com]当右手第一次

挥舞起烙铁的时候,心情真是怎两个激动了得!虽然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那种感觉;虽然时常也不乏出

现一些虚焊点或是东倒西歪的焊点,虽然对自己第一次的杰作说实话有些厌恶,但是我仍然对此由衷的

感谢。如果没有那一天的练习哪里有我值得骄傲的充电器的诞生呢?

说起那个充电器,真的就是激动啊!!!记得小时侯我可是一个分裂份子,家里上上下下的电子器品没有什么能逃脱我的魔抓的,但可惜的是它们只能有分离而没有团聚的那一天。通过实习,我发现自己开始摸索到了一点门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了解组装一个电器的全部过程,对整个充电器内部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无论哪都存有人类的汗水啊!

几周的电工实习,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印刷板的手工设计,这东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还真是棘手。就一个简单的1:1图,大小不到200平方厘米。不仅要考虑元器件的位置,还要计算导线的设计,不能有平行,不能有锐角,不能是直角,不能飞来飞去。整个图片要求简洁明了,哎~~~不枉我画了四幅以上。“冲动是魔鬼!”试试画下这个图就知道,这就话真对啊!!!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通过实践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有点存在的小成就感;第二,通过电工实习,加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三,在电工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大家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我们不再是单体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深深的感受到军训时所唱的“团结就是力量”不再是一句空话,我们是实体,通过团结合作完成了任务!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学到了知识;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开始做事了;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长大,成熟了????..

七月二一日的天气晴朗,阳光适宜,空气四处弥漫迫切的氛围,终于可以出发了,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带着行李和洋溢的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目送下,奔赴中山实行工作的使命了。

现在回想起实习期间,往事还历历在目,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各自心中滋味也只有

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累积。毕业实习是每个中专生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在工作单位是中山一家台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音响制品,而实习的部门是制造部,即就

是基层的流水加工线,虽然是最底层的生产线,工作最累最苦的工种,刚开始肯定一下子每人从心里

上接受不了,但我们是来实习的,就要充分珍惜企业给的难得锻炼机会,向着吃苦耐劳努力。由于是

台资企业,在开始上班后,以下几点看法让我感觉到企业管理和思想模式都让人难于适应。

中专毕业论文 2000字中专毕业论文(供参考)

首先,工作环境就没有的说了,每个工位的大小只能够容纳一张椅子,一旦工作起来就没有休息的

时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久了感觉全身腰酸背痛很难受,而且车间内噪音很大,环境嘈杂,空气

污浊(车间为全封闭式的),那会儿能休息一下的就是上厕所,但是上厕所也要打报告,批准以后才

能去。(www.61k.com]

其次,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但劳动时间性很长,只要没有完成预订数量,不管有多累多苦,加班

是再所难免的,且是带有强制性的。这种加班的频率几乎每天都有,加班下来一天共在十二小时以上

的工作量,当初真的很难适应这种压迫式环境。而身边的工友同事,大多数都是技校的学生,而且

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毕业就来上班,照样忍受着煎熬,有点类似现代般的包身工,赤裸裸的剥削,学校

给这样的企业提供学生,由这些资本家来压榨这些十七、八岁甚至十五、六岁的孩子血汗,感到心有

而力不足。

再有,在这样时间性很长的工作下,员工的饮食却很差,饭难吃到难以下咽,由于饭菜是没有油

脂的,就算吃下去很快就会感觉到肚子空荡荡的饿,这点我感处颇深,因为平时在校都从来没有像这

么饿过,也没饿得这么快。估计饭堂是厂里包的,每顿每个人的所谓三菜一汤的伙食标准很低,所以

不可能自己损失,只能降低饭菜的质量来求得利润。工人即使不想吃食堂的饭也没有时间出去吃饭,

因为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一星期只放行三次,所以只能每天吃着一个味道的难吃的饭菜。

虽然在中,但从自身感觉上可以体会到学校安排这次工作见习是有必要的,也让我从中专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领悟到的知识,对自身价值的体现有新的认知。在一个无奈的空间里,要想得到生

存和适应,唯独改变自己,只能让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而环境不会为了你而变动。以下一些心得

在工作过程中让我受益非浅:

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没有去工作之前就充分地想象吃苦到底是啥回事,概括性地在脑海中琢磨,而总是以一种轻率的心态去面对,总以为在企业中再苦再累也压不倒可以说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可事实上,台资企业生产任务都比较饱和,每天均要加3-4小时的班,而且工作中纪律要求严格。这些一下子打乱了我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和原有的期望值,感到适应不了而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心里失去平衡。每天下班后感觉,身体吃不消,又累又困又饿,这都是我从来都没体会到过的。但看到身边的工友,这些只有十多岁的中专生,我又有另一番感悟,同样是在一种环境下工作,同样是受苦受累,为何他们就能坚持,而我就不能呢?他们都能坦诚面对,为什么我不可以?问题出在于自身态度,没有端正态度面对,只是空想空谈吃苦耐劳精神,是不实际的,容易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所以让我

中专毕业论文 2000字中专毕业论文(供参考)

学会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自己的态度要明确要端正,才能承受客观存在和战胜自我的勇气。[www.61k.com]

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我们工作的每条生产线上,其实都是一个团队,不分你我个体,只有团

结互帮才能做好其中每个细节。例如,我所在的流水线是加工读卡器的,一天加工的数量三千以上,

从每件最初的零碎品配件,能够从头到尾拼装与安插其它配制,每一步骤到每一细节甚至一个小小的

螺丝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可以说明每一件测试成功的已成品流向市场,都凝聚着团队合作精神。

三,在短暂的一年时间里,生活上每一细节都离不开同学的互助关怀,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为人处事方面,其实我认为毕业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工作中,我体会到为人处事的重要,学会了与人真诚沟通,平时与工友和领班交流互换工作上的意见,来彼此产生同事间 的信任,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就学到了重要的一课,也经历了社会的残酷。

自己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我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刚毕业的中专生,更应该定位为

一名基层的工人阶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素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让

自己投入到理论学习中,好好积累基础理论知识,方能厚积薄发。

我在此给予学校一些个人微薄建议:在考查工作企业时,要充分考虑一些细节问题,不要单看表

面形式,注重综合环境对同事是否有适应能力,就像这次工作有些落实在细节方面做得还不熟悉,尚

待完善。付出努力和心血做到对好。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竹节参的伴生种 毕业论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47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