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QQ空间个性说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3、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5、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7、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8、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9、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0、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1、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2、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3、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4、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5、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16、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石也不能容纳。
17、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1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20、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21、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2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3、“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24、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25、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2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27、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2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29、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0、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31、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2、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3、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34、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35、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6、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37、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38、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3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40、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41、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42、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3、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4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45、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46、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7、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48、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49、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5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5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5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53、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54、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55、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励志名言 )
56、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59、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60、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61、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62、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63、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64、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65、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66、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67、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68、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69、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70、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7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2、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7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74、孤单寂寞与被遗弃感是最可怕的贫穷。
75、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76、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77、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78、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79、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80、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二 :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是艾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大文豪雨果曾说:“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力更能深化自我,更能深入对象。科学到了最后的阶段,就遇到想象。”
培养想象力的要点是:不执迷于事物的表象。即不要以为画画就是画画。它是画想象,画心意。执迷于表象的描述有无穷的烦恼,解脱了“形”的约束,就有无边的想象。到那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完全是精神的高度自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有了想象力,在平常的花中,也会出现无数不平常的美妙事物。
没有想象力的儿童画,不是好的儿童画。
没有杰出想象力的儿童画,不是真正好的儿童画。
三 : 幼升小:身心准备比知识储备更重要
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可对于刚走进校门的小学新生来说,将从相对无忧无虑的幼儿生活,跨入到有较严格课堂纪律和学习任务的小学生活,很多孩子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研究表明,幼升小的转折影响甚至大于孩子入中学和考大学。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初入小学的紧张和焦虑,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心理专家指出,家长应重身心准备,轻知识储备,而且要多给予孩子鼓励,用平等相处、不责骂、不惩罚的态度对待孩子,帮助孩子提前作好心理准备,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
今天,全国大部分中小学都开学了。但是对于刚走进校门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来说,将从无忧无虑的幼儿生活,跨入到有较严格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任务的小学生活,很多孩子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
曾有媒体报道,去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小冬(化名)在爷爷奶奶的“护送”下来到学校。可是刚进校门,小冬就不愿意了,最后爷爷奶奶只好站在小冬能看到的地方才把他哄进教室。接下来的几天,爷爷奶奶轮流守在学校的收发室,孩子一闹,他们就得第一时间出现。而一位朋友刘女士也告诉记者,暑假在家里玩嗨了的女儿现在很不想去上学,而且还很留恋幼儿园的生活,令刘女士十分着急。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升小的过渡时间,消除孩子初入学校的紧张和焦虑,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其实很多家长都十分困惑。对此,心理专家指出,要多从孩子心理上做好准备,家长应重身心准备,轻知识储备,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
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易生焦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原国家教委幼教处曾联合进行过“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转折的影响甚至大于孩子入中学和考大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习惯如果能顺利平稳地得以转变,那将十分有利于自身的和谐发展。而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很多孩子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心理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产生的焦虑。孩子成为真正的小学生了,他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色彩艳丽的玩具变成了呆板的课桌椅,以游戏为主转变到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加之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和伙伴都需要孩子自己慢慢地去熟悉、适应,这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造成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
二是对学习要求、学校评价的不适应而导致的焦虑。那些乖巧、上课专心的孩子在小学一开始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那些好动、易兴奋的孩子因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上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座位,在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批评甚至处罚之后,这部分孩子在刚踏入学校之际,就遭受到了心理挫折,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在学校里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厌学、逃学等逃避现实的心理或行为。
三是学校的学习压力引发的焦虑。幼儿园的学习没有压力,没有成绩的比较,人人平等,以快乐健康为原则。而上小学以后,老师和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排名等。有的孩子人很聪明,但就是听不懂老师讲课;有些孩子难以准确理解书本上文字的意思;有些孩子老是看错字、写错字,漏字甚至漏题……老师对孩子的纠错、训斥等,也导致了孩子的焦虑。
幼升小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孩子不愿上小学,问题就出在孩子缺乏入学的心理准备上。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应重身心准备,轻知识储备,可从以下几方面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和对老师尊敬热爱的心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开学前,要多跟孩子聊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例如学校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家长还可以讲讲自己当年刚上学时高兴的心情,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学校参观一下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家长可以告诉他:“你就要上学了,学校里老师会告诉你的。”
但有些家长喜欢拿学校和老师吓唬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对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极为有害。
2.养成必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在家庭或在幼儿园里,生活的时间性不强,脑子里缺乏时间概念。而进入小学后,首先要适应打铃上课,上课要坐在固定的位子上,要注意听讲,不许随便说话,上课时不能去厕所等等。上学前,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训练,在生活习惯上,最好制定一个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吃饭定时定量,不乱吃零食;按规定时间完成该做的事,比如20分钟内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等一系列事情。
在学习习惯上,入学前的一段日子应增加孩子安静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帮助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画画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学习气氛,以便入学后能尽快适应课堂学习。如果孩子比较好动,不妨进行一些关注力训练,每天进行静坐练习,以能够坚持15分钟~20分钟为宜。还有,家长应该提前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孩子爱护文具、爱护书本等良好习惯。
3.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入学前,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会自己走进厕所大小便吗?会自己穿脱裤子吗?孩子能认清自己的东西吗?会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吗?会自己削铅笔吗?孩子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姓名吗?知道学校的校名吗?孩子能简单地回答别人的提问吗?在集体中能明白老师要求的事情吗?孩子会扫地和擦桌子吗?孩子遇到困难时能自己想办法吗?需要别人帮助时能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吗?这些都是孩子入学后必备的独立生活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一般来讲,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独立生活能力强的学生。
4.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小学教育是有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不愿意上学,这就是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恋园”现象。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多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地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还可以带他回幼儿园看看,请教过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帮忙做做思想工作。
5.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不合群,因此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容忽视。家长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教孩子学会合群,懂得尊敬老师,学习一些常规的礼貌用语。还应训练孩子克制自己,遵守纪律,从“玩耍的孩子”转变为一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家长还要主动创造环境,帮孩子结交新朋友,鼓励孩子带其他同学回家里玩,让孩子学会和同学、伙伴友好相处。
6.与老师及时沟通。孩子在家里是宝,很多时候家里的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一进入学校、班级这样的大家庭,被“疏忽”的感觉会让孩子很不适应,老师也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用“哄”的方法解决。遇到问题时,家长应该听完孩子的诉说后,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孩子说到的问题症结在哪里,能帮助孩子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和老师沟通,相信老师。
另外,心理专家还提醒,上了小学以后,孩子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生活,父母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应该用平等相处、不责骂、不惩罚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总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学校生活的第一步,身心准备比知识储备更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
本文标题: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QQ空间个性说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