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小绅士小淑女-小绅士、小淑女言谈礼仪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小绅士

一 : 小绅士、小淑女言谈礼仪

*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有人问话时,不默默无言,也不要自己一个人喋喋不休。      *要认真听人讲话,交谈时不东张西望、不随便插话,目光应注视对方。      *说话声音不宜过大或过低,速度不宜过快。      *不能用手指着别人说话,或边说话边嚼口香糖。      社交礼仪      *见到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      *不可用手指着别人说话。      *向客人问好、说再见时抬起头来,与客人有目光交流。      *需要别人帮忙时,不能用命令的口吻。      *双手接别人的物品(礼物)。      *父母接电话时不乱插嘴,不对着听筒大喊大叫;接听电话要礼貌应答。      *不抢别人的玩具,不伤害他人;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      *不在别人家乱翻抽屉、柜子等。      公共礼仪      *进入安静场合脚步要轻,避免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咳嗽或动作发出很大的声音。      *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      *需要等待或排队时,自觉遵守规定和秩序。      *乘公交车时,有人让座,会说“谢谢”。      *不在公共场所因为大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哭闹。      *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等。 来源:舞风十雨期刊网

二 : 如何培养小绅士小淑女

如何培养小绅士小淑女

如何培养小绅士小淑女

如何培养小绅士小淑女

如何培养小绅士小淑女

“学校推选出的优等生,却不懂得起码的礼仪,行为习惯令人大跌眼镜……”日前,一位中国香港教育人士在媒体上公开坦言,内地的青少年普遍不够优雅!
如何让孩子优雅起来,获取更多机会的垂青?

我们曾多次参与全国性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诚信、人际交往意识淡薄、自信心匮乏成为阻挠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素质和修养集中体现于言行不够得体、缺乏优雅风范。现在的学生和家长过于看重学习,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和修养的提高。我们主张学生们张扬个性,但这不与培养绅士风度、淑女气质相矛盾。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只会做题,却不善于处理细节性问题、不懂得恰当地待人接物,将来走上社会势必会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

形体+口才+礼仪三合一课程

全面打造知书达礼,习性优雅的小绅士小淑女!

春蕾艺术•礼仪学校成立于2000年6月,历经十三年的发展,现有优秀教师30名,在校学生1000余名,下设3个培训部、1个礼仪咨询公司、一个健身会所、五个分布全市的培训基地。为了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校长雷春芳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总结十多年舞蹈教学经验,联合一容礼仪国学堂,集全国知名形体礼仪专家、演讲口才专家共同探讨,研发出外塑仪表,内修心灵的小绅士小淑女培训课程。课程用舞蹈修练形体,用口才突破胆量,用礼仪提升修养,全方位打造知书达礼,习性优雅的小绅士小淑女。

舞蹈形体训练不仅仅是科学的形体纠正,更多的是为孩子提供锻炼综合能力的平台,促进孩子形体、大脑、智力的全面发展。我们用英皇舞蹈训练与影视表演相结合的方法,塑造孩子美丽形体和良好气质,让孩子举手投足得体大方。课程涉及芭蕾、舞蹈、模特训练等,编排形体展示特色的舞蹈节目。

口才用卡城耐基法训练孩子口才与表达能力,让孩子不再害怕与人交流,善于沟通、敢于表达。通过普通话基本功、头脑风暴、朗诵演讲、主持技巧等一些列学习和训练,课程融入了国学经典诵读和学习,孩子不仅锻炼了胆量,更增长了智慧。组织学生现场采访、节目主持,走进电台直播间等活动。

礼仪用讲故(www.61k.com)事、情景剧等方式讲解现代礼仪常识,让孩子们从内心接受、喜欢这些礼仪规范,从而更好的转化为行动;通过对《弟子规》中7大礼仪主题的学习,加强孩子对为人处世基本原则的理解,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体会礼仪的重要性,学会孝顺、感恩、分享,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内容包括孝亲文化、茶道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交往礼仪、礼仪用语、礼仪剧表演等。安排组织家庭参与的孝亲体验活动。

修形体、练口才、习礼仪,就在春蕾小艺术礼仪学校!

春蕾绅士小淑女培训部欢迎你!

即日起开始报名,随到随学。 周末、寒暑假开班。

每次课2个半小时(70分钟舞蹈形体 + 10分钟休息 +70分钟口才与礼仪)

报名咨询热线:0736—7219000网址:http://www.clysxx.com

培训部地址:湖南省常德市老年大学院内(老体育馆旁)

三 : 小绅士、小淑女言谈礼仪

*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有人问话时,不默默无言,也不要自己一个人喋喋不休。      *要认真听人讲话,交谈时不东张西望、不随便插话,目光应注视对方。      *说话声音不宜过大或过低,速度不宜过快。      *不能用手指着别人说话,或边说话边嚼口香糖。      社交礼仪      *见到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      *不可用手指着别人说话。      *向客人问好、说再见时抬起头来,与客人有目光交流。      *需要别人帮忙时,不能用命令的口吻。      *双手接别人的物品(礼物)。      *父母接电话时不乱插嘴,不对着听筒大喊大叫;接听电话要礼貌应答。      *不抢别人的玩具,不伤害他人;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      *不在别人家乱翻抽屉、柜子等。      公共礼仪      *进入安静场合脚步要轻,避免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咳嗽或动作发出很大的声音。      *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      *需要等待或排队时,自觉遵守规定和秩序。      *乘公交车时,有人让座,会说“谢谢”。      *不在公共场所因为大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哭闹。      *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等。

四 : 在网上做个绅士淑女

  李兴国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公共关系研究所所长,著名礼仪专家,北京礼仪讲师团主讲教师。  读者提问  我无意中看到女儿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里边用的语言我根本看不懂,比如“520”(我爱你),“OUT(表示老土)、886(再见)、7456(气死我了)、TST(踢死她)、GG(哥哥)、MM(妹妹)”等网络语言,问了别人之后,我才知道这叫做“网络语言,有特定的含义,我不知道这样在网上说话是否礼貌,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里是否也应当遵循一些日常的公德与礼貌呢?  李教授支招  网络社区也欢迎有风度的人  中国网民已经过亿,网络社区也需要绅士淑女风度,在网上交往中,无论是发E-MAIL,聊天,讨论问题,发表文章、观点,即要遵循文书礼仪,又要适合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礼仪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网上礼貌用语,文字要准确、简洁,保障网络信息传输畅通。在网上发表意见时应简明扼要,用语文明、规范,准确、礼貌,不可长篇大论,自以为是。不得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目前,随着Inter-net用户的日益巨增,出现网络速度较慢现象。因此,要注意上网交流的内容质量,不要制造文字垃圾,提高上网效率。  ■珍惜时间,要及时接受与回复电子邮件,以免误事。回复邮件要及时,也可设置自动回复,表达了对交往人的尊重与友善的态度,使发信人不必担心。确保交流畅通  ■助人为乐,尽可能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助人为乐是做人的一种美德。网上交往也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不仅要求生活上的满足,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安慰、灵魂的家园,人们需要鼓励、赞美;向网友学习;与网友沟通,尽可能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是做网友的美德。这种帮助不仅能技术问题,而且,靠爱也能创造人间的奇迹。  ■尽量使用表情网语。在上网中,虽然不是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在行文中加入一些表情符号,来表达你当时的心情,会使你在网民中格外引人注目。拟人化的交流,更能增加你的交往魅力,提高交际层面。加入适当的感情符号,可以使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网上交友六原则  在网络交流中,为保证彼此双方相互尊重,持久交往,特别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密原则:在网上,不要散发任何需要或是值得保密的信息。同时不要把私人邮件公开发布。  小写原则:在书写英文时,不要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大写字母易造成人们阅读的困难,另外大写字母表示大声喊叫,会造成别人的紧张。  勿扰他人原则:如果要给不熟悉的人发信,请标明道歉的词句,以避免别人的厌恶。  尊重他人时间原则:不要发表过于长篇的言论;不要重复某一句话;向他人询问问题时,每次尽量只询问一个问题;不要笼统的写上问题,比如如何做网页;不要在对方暂时没有回复时,再次发送询问信件。每天检查新邮件,并尽快回复;每一封信,都要标明一个主题;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不要发表污秽的言论;尊重他人的版权。取得同意后再用;不要任意修改不属于自己的资讯;使用礼貌语言。  遵守在网络上愉快生活的守则:要彼此尊重;要容许不同意见;要宽以待人;要保持平静;要与他人分享;要帮助新手;要幽默;要做出贡献。  特别提示:  网络语言生活中要慎用  网络语言按照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属于一种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汇必然大量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中,但是,受网络语言的影响的孩子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有些影响他们学好母语,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  汉字至今已有4000年历史,它一点也不过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相反,简便符号不能表达汉语可以表达的大量意义,必将引起语言文字系统的紊乱,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作为社会方言的网络语言尽管可以存在,但是在生活中,网络用语要慎用。

五 :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全文阅读 作者:安君杨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全文阅读 作者:安君杨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全文阅读页面。
育儿经典: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 作者:安君杨



在《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出版后,我们注意到,除了对本书教育观念的一些常规讨论之外,“教育与金钱”问题也成为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尽管我们始终反对把“富着养”跟金钱挂上钩,并强调“富”即是“丰富”的意思,但越演越烈的讨论使我们不得不在强调之余,对问题本身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在有些家长看来,最奢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为什么有些家长会不遗余力地,甚至超出承受能力地为孩子提供精英教育、贵族教育?
这或许给我们提了个醒。时下对于“贵族”“精英”的追捧,正契合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人上人”的追求,但目前对下一代的这种教育路子走得对不对,要取决于我们对“贵族”“精英”等概念本身的理解。如果“贵族”“精英”是指那种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品格,能在社会生活中“知行合一”,以不凡的智慧与才能实践理想的人士,那么自然,我们应该培养这种人才,我们的教育也是高格调的教育。但推崇“国外的就是先进的”,“贵的就是一流的”理念,并将之与“贵族”“精英”的目标联系起来,恐怕是一种教育的误导。难道创办“一流教育”就需要“一流学费”?难道学会了奢华优雅的社交生活就等于掌握了精英的核心素质?难道国外的教育理念就是“国际化的教育眼光”?难道制造脱离目前中国实际的教育现状就能培养出高人一等的人才?我们有理由质疑,这样的教育是否本末倒置了。
当然,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在教育的问题上,毕竟内涵比包装更重要,格调比财富更关键。成功的教育不是只要从父母的口袋里掏钱就可以办到的,而需要倾注爱心和努力。对孩子来说,拥有“独立之精神”以及开放多元的品质显然比“贵族腔”“精英状”重要的多。一味地把教育引向贵族化,奢侈化,恐怕是对下一代来说,膨胀的只是对物质的追求,丧失的却是做人的格调,这是很严重的后果,应该引起父母们的警觉。
那么,如何才能把孩子真正地培养成绅士、淑女呢?这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其实,对贵族身份的热衷,在时下的中国,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改变一个人的格调绝非易事,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养就,而需要培植和蓄养,多半是在优势的文化教育环境中熏陶出来的。
而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却缺乏这种格调的氛围,这无疑是可怕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格调的养分,我们不能给下一代提供培育格调的土壤。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试想,如果物质的富裕掩盖了精神的贫乏,感官的享乐取代了思想的追求,低俗的时尚排挤了高雅的趣味……下一代(甚至包括我们)不知道消费之外还有更高的价值,不知道人生意义是什么,不能成为健全的、时代的人,又怎么可能取得和享受真正的成功?这样一来,所谓“贵族”也好,“精英”也罢,都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罢了!
的确,这样想或许有些悲观了。因为在很早的时候荀子就说过,格调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暴露在人们面前的这些文化生态失衡、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也许是中国社会走向更高文明和进步的代价。也许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丰富和升华,我们的社会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止于实际。无论如何,中国文化历来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以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吐故纳新,这对我们多少是一种安慰。时至今日,借助“格调”来追寻教育乃至生命的意义,不管对于我们,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都还不算太晚。
正因为此,我们编写了《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这本书,该书根据男孩和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做有效的养育技巧,帮助孩子唤醒沉睡的潜能,发现隐藏的天赋,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绅士”、“淑女”,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思维和行为的定式,是做人的根基,是生命的底色。如果培养的好,男孩女孩就可能把生命描绘成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图画;假使培养不好,再多的知识和财富也不会让男孩女孩获得真正的成功快乐。无论如何,作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有品味、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也许在物质上并不富有,但他们却是精神的贵族。
命运的改变,首先应是我们所有人文明水准和生活品质的改变。让我们大家共同追求一种具有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的生存环境。
作 者
2008年3月


1、格调教育: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1)
幼儿“EMBA”与高尔夫培训班
“一个周日的早晨,‘EMBA’(原意为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班在上海金融区中心正式开课了。这个为期两年的项目很受欢迎,迄今已培养了1500名学生。虽然它与其他旨在培育中国商界未来领导人的班大同小异,但两者有一个关键的不同:这里的“e”不是‘executive’(高级经理人),而是‘early’(早期),班上学生最大的才6岁。……”
6岁的孩子读“MBA”?这可不是什么新闻了。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或许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利亚姆?菲茨帕特里克在写下这篇题为《负担沉重的中国孩子》的文章时,并没有预料到,此文在被中国的《参考消息》迅速转摘之后,中国的读者更多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文章中所提到的幼儿“EMBA”。什么是幼儿“EMBA”?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在国内一直高温不下的教育问题的大背景下,读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别有一番意味。
据媒体报道,进行该项幼儿“EMBA”教育的机构于1998年成立于美国,致力于为3-6岁的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学前教育,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50家教育中心。其目前设置的数学、自然科学、创意文学、经济学等12门课程与成人MBA在培养方向上是一致的——用项目负责人的话说,“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拥有小小CEO、未来领导人的能力与潜质。”据说,这项“美国进口”的幼儿早期教育项目自登陆上海后,可谓门庭若市,由于市场前景看好,已经陆续进入华北、华南等地的一些主要城市。
无独有偶。近来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还兴起了一股少儿高尔夫热。据说,小学员们打球所需的装备大多从美国进口,教学用球是标准高尔夫球质量1/10的儿童专用练习球,最小的迷你高尔夫球杆甚至适合2岁宝宝使用。培训中学员除了要进行实战演练,还要学习高尔夫球场上的礼仪、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等。主办方和家长们认为,高尔夫是一项优雅、舒缓的贵族运动,通过这种运动,可以加深孩子对社会上层、社会“精英分子”的认识,从小培养气质、风度;他们还认为,高尔夫是一种国际化的社交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应对不同环境”的能力。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人们发现,类似这种以培养“小绅士”、“小淑女”、“小CEO” 为目的的精英式、贵族式教育在国内的大城市并不鲜见。例如,儿童美式橄榄球、儿童日式棒球等也已经进入国内教育领域;上海的幼教机构有一项名为“幼儿瑜伽”的课程,内容是让18个月的宝宝接受一些瑜伽方面的训练;京沪的一些寄宿学校,专门培养面向国际一流大学的预科学生,教学语言一般是英文,教材是国际通用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学生食堂是营养师调配的自助餐,人称“贵族学校”;而一些家境富裕的父母干脆将孩子送到国外的一些寄宿学校深造,希望孩子能够接受贵族气质的熏陶,并且借此升入顶尖大学……
分析这些所谓精英式、贵族式教育,必须提及一个读者最为敏感的话题,那就是:这些项目大多是“舶来品”,并且大多与“高价”联系在一起。以幼儿“EMBA”为例,如果以每周授课一次的频率计算,上完所有的课程需要两年时间,花费超过2万元,每小时的费用在百元上下。而少儿高尔夫培训班每次一小时的课程收费为120元,如果学员赔聘请私人教练的话,还要付出从每小时250元至每小时1000元不等的费用。那些京沪的寄宿学校,每学期学费及各种杂费少则数万人民币,多则数万美元。而据说英国的一些寄宿学校,每年的费用不少于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0万元)。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高品质教育”,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美国《时代》周刊的这篇文章还披露,“中国大城市有约60%的家庭将1/3的收入花在了子女教育上”,意在用教育的高成本解释中国家长对教育高回报的期望。然而,在中国20年来的财富爆发和随之产生的贫富差距面前,恐怕这个数字所折射的问题还有更多。或许正因为此,在《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出版后,我们注意到,除了对本书教育观念的一些常规讨论之外,“教育与金钱”问题也成为争论的另一个焦点。——虽然我们始终反对把“富着养”跟金钱挂上钩,并强调“富”即是“丰富”的意思,但愈演愈烈的讨论使我们不得不在强调之余,对问题本身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在有些家长看来,最奢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为什么有些家长会不遗余力地,甚至超出承受能力地为孩子提供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对家长们来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对于孩子来说,将来走上社会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或者说,教育的初衷是什么呢?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有什么问题被我们忽略了吗?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格调教育: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2)
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你们要买QQ那种车的话就别来学校接我,太丢人了,我可以搭同学家的别客回家。”说这句话的是在重点小学就读的小学生明明,因为每天学校门口都要上演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私家车展览”,明明已经熟悉了哪些是名牌汽车,哪些不上档次,于是这样“告诫”即将买车的父母。孩子的一番话让父母非常吃惊。明明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经济条件一般,但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还是一边花几万块钱让孩子进入条件较好的重点小学读书,一边为70平米的房子按揭负债,即便是买车,也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父母没有想到,这一番付出非但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使孩子更鲜明地体验到贫富差距,并且学会攀比。
正因为此,当暑假期间明明提出要参加一个收费高昂的“领袖素质锻造夏令营” 时,父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夏令营分为三个阶段,要在三个城市分别开设为期十天的主题培训,包括去军校军训塑造人格、去高档酒店学打高尔夫提升品位,与名师、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而上万元的培训费除了课程学费外,还包括了“衣食住行”的所有费用。明明的父母认为,“领袖素质”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短短一个月就能成就的,另外,高收费的门槛使夏令营中聚集了一大批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孩子,也会助长明明的攀比心理。至于夏令营宣扬的豪华条件,明明的父母更是充满质疑,“孩子过上贵族的日子,学会贵族的生活方式,就成为真正的贵族了吗?”
明明的父母意识到,在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之外,精神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否则,丰厚的物质条件反而变成一种“物格教育”,阻碍了孩子塑造全面健康的人格。而与明明父母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乐乐的父母。暑假到了,一家机构以“英国贵族修学夏令营”的名义向乐乐一家发出邀请,被乐乐的父母婉言拒绝了。在乐乐爸爸看来,期望在这里通过学习礼仪、网球、高尔夫球等学到“贵族精神”,就像以为学会使用筷子就懂得了东方文化一样,是荒唐可笑的。更何况,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之风”“士大夫之气”和“大儒风范”,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内在的精英品格,我们为什么要放弃传统,转而去学英式贵族的秀呢?
乐乐爸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中层,收入不菲,而他的上司——这家公司的总裁,曾经作为中国“新锐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受邀参加了一场名为“企业家品位与商业影响力”的宴会。对于这场宴会,乐乐爸爸记忆犹深,“与会的都是全国知名的企业家,他们都穿着特制的礼服,晚宴上还有烛光晚餐和时装秀。” 这样一场聚会,据晚宴主持人说是为了“寻找中断100年的贵族记忆”,而在乐乐爸爸看来,晚宴从氛围和情调上看,不过是在刻意模仿西方贵族沙龙。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与会的美通公司首席执行官王维嘉的一段话:“今天我们谈的所有的品位,包括餐桌上的礼仪、穿着等,都是西方的品位,有哪一点能从中国的文化积淀里找到根源?没有。所以我们今天谈的是西方的品位,是我们拷贝西方的品位。”
晚宴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中国的企业家们——短短20年来积聚起的富豪们,已不满足于以“富”为荣,而渴望提升品位,由“富”到“贵”了。而这种趋势正在社会上蔓延开来。事实上,“贵族”“精英”正在成为我们社会中的流行词汇,似乎“贵族”“精英”就是那些住豪宅、开好车、一掷千金的富人,是全社会追求的目标。正是这样的流行,为精英式、贵族式教育鸣锣开道,大中城市里的所谓国际化的天价学校、培训班越来越多,有没有培养出真正的贵族还有待验证,倒是先掀起了一股“学费攀比风”,殃及普通家庭也背上了沉重的教育负担。
然而,“贵族”“精英”到底是什么呢?是旅游鞋800块以下不穿,化妆品非兰寇、倩碧不抹,笔记本烧坏一个再来一个的“上等人做派”吗?是说话时不时迸出英文单词,生活洋溢着英伦情调的“贵族范儿”吗?还是穿新鞋走旧路,到昔日的贵族中寻找榜样,汲取“营养”,讨得荣光呢?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我们从单单的一个经济角度去评价社会,热衷于高人一等的贵族身份,我们的教育又将落脚于何处呢?

1、格调教育: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3)
美国人保罗?福塞尔在他的著作《格调》里说:“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他对那些富豪们迫不及待地寻求与自己财富相称的身份标示的行为冷嘲热讽,在他看来,金钱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时反而恰恰暴露了他的虚荣、自大、粗俗与缺少品味,而这通过一个人的说话习惯就能体现出来。那么,什么才是评价一个人最有力的依据呢?福塞尔认为是“格调”,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些智慧和品质。这种格调与一个人的教养和品味有关,而与金钱无关;它能使人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欣赏,因而真正地提高社会地位。针对这种思想,福塞尔提出了“X阶层”的概念,即指那些有品味、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但并不一定富有的阶层。
这或许给我们提了个醒。时下对于“贵族”“精英”的追捧,其实契合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人上人”的追求,但目前对下一代的这种教育路子走得对不对,要取决于我们对“贵族”“精英”等等概念本身的理解。如果“贵族”“精英”是指那种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品格,能在社会生活中“知行合一”,以不凡的智慧与才能践行理想的人士,那么自然,我们应该培养这种人才,我们的教育也是高格调的教育。但推崇“国外的就是先进的”“贵的就是一流的”理念,并将之与“贵族”“精英”的目标联系起来,恐怕是一种教育的误导。难道创办“一流教育”就需要“一流学费”?难道学会了奢华优雅的社交生活就等于掌握了精英的核心素质?难道国外的教育理念就是“国际化的教育眼光”?难道制造脱离目前中国实际的教育鸿沟就能培养出高人一等的人才?我们有理由质疑,这样的教育是否本末倒置了。
含糊之辞可以省略,概念应该厘清。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在教育的问题上,毕竟内涵比包装更重要,格调比财富更关键。成功的教育不是只要从父母的口袋里掏钱就可以办到的,而需要倾注爱心和努力;对孩子来说,拥有“独立之精神”以及开放多元的品质显然比“贵族腔”“精英状”重要的多。一味地把教育引向贵族化、奢侈化,怕是对下一代来说,膨胀的只是对物质的追求,丧失的却是做人的格调,这是很严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警觉。否则像明明们一样,以为消费是最高的价值,一张口,也就露了馅。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
电影《泰坦尼克》里有一个胖胖的美国女人,她的丈夫在西部淘金发了财,她打扮得珠光宝气,混迹于头等舱的上流人之间,但却得不到他们的完全认同。私下里,他们都带着非常微妙的神情戏称她为 “new money” 。什么是“new money” ?翻译成中文,大概介于“暴发户”与“新贵”之间。这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其实,是不是贵族倒不那么要紧(正如前文所言,对贵族身份的热衷,在时下的中国,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改变一个人的格调绝非易事,不可能短期内就可以养就,而需要培植和蓄养,多半是在优势的文化教育环境中熏陶出来的。
对于这一点,明明妈妈深有感触。“有一次,同事兴冲冲地买回一个“奥特曼”玩具,玩具制造很精美,可同事说,这是仿制品,价格比正品便宜了三分之二。”像这样的仿制品在明明的同学中很流行,因为玩具从质地、做工上看跟正品没有很大的差别,几乎达到以假乱真,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实惠的选择”。但是明明妈妈坚持给孩子买正品“奥特曼”,“明明只有9岁,他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同样的东西’,以至于他不能跟同学一样拥有更多的玩具。我该怎么对孩子解释呢?”
一方面,“价廉物美”的仿制品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国际化的一流教育”也打破了它的神话。出现问题的恰恰是开篇所提到的幼儿“EMBA”。据中国驻美大使馆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资深外交官指出,幼儿“EMBA”在美国即使有也绝对不是主流,“不宜提倡,更不宜炒作”,并且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在国际教育界都还没有定论; 而来自美国的儿童早期教育领域的权威杨一鸣博士则干脆表示,美国没有幼儿EMBA项目,她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样的儿童早期教育“可以说走歪了,走上了一条斜路”。一个在美国“即使有也绝不是主流”的儿童教育项目,缘何受到中国家长的追捧?这的确令人费解。
现实社会中缺乏格调的氛围,这无疑是可怕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格调的养分,我们不能给下一代提供培育格调的土壤。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试想,如果物质的富裕掩盖了精神的贫乏,感官的享乐取代了思想的追求,低俗的时尚排挤了高雅的趣味……下一代(甚至包括我们)不知道消费之外还有更高的价值,不知道人生意义是什么,不能成为健全的、时代的人,又怎么可能取得和享受真正的成功?这样一来,所谓“贵族”也好,“精英”也罢,都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罢了!
然而这样想或许有些悲观了。——好在荀子说,格调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暴露在人们面前的这些文化生态失衡、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也许是中国社会走向更高文明和进步的代价。也许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丰富和升华,我们的社会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止于实际。无论如何,中国文化历来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以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吐故纳新,这对我们多少是一种安慰。时至今日,借助“格调”来追寻教育乃至生命的意义,不管对于我们,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都还不算太晚。


2、男孩女孩,不一样的成功(1)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男孩女孩真的不同吗?即使承认了男孩女孩的不同,我们有必要用不同的方式养育男孩和女孩吗?或者,为什么要“穷”养儿子,“富”养女儿?我家里没有太多的钱,难道就不能给女儿最好的教育吗?“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有没有性别歧视的成分?……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问世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大多数读者对我们的养育方案表示了认同,并且进一步与笔者讨论了养育方面的诸多问题。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我们也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教育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们非常愿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教育的方法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也愿意再次解读《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的几点精神,因为这些精神毫无疑问将继续贯彻在本书的始终。
男孩女孩真的不同吗?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听听读者的声音。一位名叫“月月妈妈”的读者说:“起初我认为,所谓的男女不同只不过是传统习惯罢了,所以女儿出生后,我刻意地在教育中剔除性别意识,我给女儿玩模型手枪,穿蓝色的衣服,可是现在我必须承认,女儿更喜欢洋娃娃和粉红色的小裙子。很明显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女孩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如鱼得水,非常快乐!”一位男孩的妈妈也说:“我真是拿我儿子没办法!他已经9岁了,整天在房间里四处乱跑、大喊大叫,还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的,我要他安静一会儿,可他还是我行我素。他的表妹也很活泼,可从来不像他这样捣蛋。”
还有一些爸爸妈妈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小宝贝就像一台“麻烦制造机器”,总是不安理出牌,总是让父母规范孩子行为的美好愿望,脆弱地化为泡影呢?如果他(她)能听话一些,会是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难道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吗?事实上,或许出现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焦虑的父母们。让我们重温鲁思?奴妮维拉?斯坦能的那段名言吧:
孩子们并不属于我们……
他们是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小小的陌生人,
给我们带来愉快和照料他们的责任,
但我们并不拥有他们。
我们要帮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如果爸爸妈妈们明白,从怀孕的第6周,腹中的小宝贝已经激活了属于他(她)自己的染色体基因蓝图(这个蓝图就像建筑物的蓝图一样,决定了小家伙们将来最基本的走向,自然也就使小家伙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就会学习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认识孩子的独特需要,并且满足这些需要上,而不是想方设法按自己的蓝图来“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独特需要是什么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家长发现这些需要呢?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正确认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
我们不妨套用约翰?格雷博士的一句话吧: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火星男孩和金星女孩的差异归根结底来自染色体、荷尔蒙和大脑结构三方面的差异:
我们从生物课本上可以了解到,宝宝的性别由爸爸提供的精子决定,如果精子含有X染色体,未来的婴儿就是女孩;如果精子含有Y染色体,未来的婴儿就是男孩。
如果说染色体描绘的是一幅生长蓝图,荷尔蒙就是启动蓝图的“激活码”,帮助实现了性别差异。不论男性女性,在他们体内均会产生男性荷尔蒙和女性荷尔蒙,不过男性产生的男性荷尔蒙多些,因此男性具有雄性特征,富有攻击性和冒险性;女性产生的雌性荷尔蒙多些,从而使女性具有女性特征,谨慎细心,稳定从容。
荷尔蒙还对大脑发育构成影响。我们通过最新的科学成像技术看到,男性和女性使用大脑的方法不同,大脑活动的优势区域也不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小男孩长于逻辑思维和分析性的思维,却往往会遭遇语言障碍;小女孩很早就表现出语言能力,可是她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却比男孩薄弱。
是的,男孩和女孩就是如此的不同!我们所谓的男女不同,决非来源于社会传统的刻板印象,而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此,有质疑者说:“如果在女孩子出生的时候,给她看到的就已经不是整个世界,在她面前的,已经不是所有的可能,有一些原本她可以选择的道路,已经被成年人用所谓男女不同遮蔽起来,女孩子能够决定的未来能有多少,他们获得的独立,究竟又有多少呢?” ——我们的回答是,一颗梨树的小苗可以长成苹果树吗?如果它将来会结出味道鲜美的梨子,为什么一定要让它向苹果树看齐呢?火星男孩和金星女孩就仿佛苹果树和梨树的小苗,各自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只要能够茁壮成长,难道不算是成功快乐的人生吗?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男孩女孩,不一样的成功(2)
由此谈到“穷养”与“富养”的区别。有人说:“我们家不是很富有,但我也准备富养儿子,尽可能给他最好的教育”;也有人说富养女儿只会把女孩培养成缺乏独立精神的娇娇女。这些说法又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继续苹果树和梨树的“童话”吧!——苹果树和梨树同属于仁果类果树,它们的生长习性有些是近似的,但也有些特异之处。例如梨树在幼龄时期生长比苹果树缓慢,所以对幼龄梨树的修剪要比苹果轻;梨树的喜光性也比苹果树强,光照低于30%就难以成花……果树栽培人员根据苹果树和梨树不同的生长特点,自会“因树制宜”,给果树以不同的照顾。火星男孩和金星女孩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所谓“穷养儿子”,其实是给男孩更多的磨炼与信任,这样小男孩才能从中汲取到经验和力量;而“富养女儿”,是给小女孩更多地得关心与体贴,这样小女孩才能感到自信和安全。这里的“穷”和“富”,哪里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呢?正相反,我们一直强调,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都需要家长倾注爱心和努力,并不是只要从口袋里掏钱就可以办得到的。而最奢侈的教育,未必是最好的教育!
上述所提及的一切,都在《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里有详尽的阐述。本书则力图以格调为目标和标准,根据男孩和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做有效的养育技巧,帮助孩子唤醒沉睡的潜能,发现隐藏的天赋,成为最好的自己。
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李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家庭的经济基础非常雄厚。按别人理解,对于家里唯一的独苗,小李的父母应该很宠孩子才是。然而事实上,父母对小李很“苛刻”,从来不给小李搞特殊待遇,家里条件那么好,却不见小李穿名牌、大手大脚花钱,小李跟同学结伴骑自行车去上学,放学后还要“顺便”买菜回家,平时还要帮妈妈做家务。
不过小李的成长环境也的确有一些跟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小李的父母不管多忙,每年都要在小李假期的时候带他自助旅游,小李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接替父母承担规划旅游路线甚至管理旅游经费的工作。父母对小李的爱好也很尊重。小李喜欢音乐,父母就在小李生日时送了他一把吉他;小李喜欢足球,世界杯期间父母就允许小李在不影响休息的情况下收看比赛。不过小李最喜欢的还是英语,这得宜于小李跟父亲的外国朋友打交道的经验。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家庭中长大,小李说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生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小李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居中等水平,老师说小李很聪明,如果努力学习,成绩会好一些。奇怪的是父母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不是成长得健康快乐,是不是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小李考上了一所省里的二流大学,专业经济学,是他自己选择的。
大学里的学习压力不那么大了,课外活动就多了起来。这时候小李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是校足球队的右后卫、校乐队的贝司手兼主唱、校园广播电台的英语主播,还在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当口语老师。毕业以后,小李没有像同学们料想的那样回家帮父亲办公司,而是一个人去了北京。他带着简历直接登门拜访一些外企,正好有一家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经理在场,交谈中,小李流利的口语、独到的见地和丰富的经验彻底打动了那位外籍经理,于是,小李成为那家公司有史以来招聘的第一个外地大学生。
大家都称小李为“幸运儿”,因为他家庭背景好,成长顺利,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和大好的前途。然而实际上,小李的父母从来没有在儿子身上投入比一般家庭更多的金钱,严格比较的话,小李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在独生子女的那些小皇帝般的待遇呢。见过小李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绅士,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更关键的是他的性格,自信、开朗、达观、积极,跟他相处的人,无一不被他身上的阳光气息所感染。在公司里,具备优秀业务能力的不只小李一个人,可小李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同事们都愿意跟他合作,因为他真诚、坦率,总能给同事们带来好心情;老板也喜欢把工作交给他,因为他热情、稳健,总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小李的收入很高,但他的生活很简单,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年纪轻轻的他,已经贷款买了自己房子,而且,他还保留了每年跟父母旅游一次的习惯,不过费用已经完全由他负责了。

2、男孩女孩,不一样的成功(3)
在本项目调研期间,我们邀请小李做了一个访问。小李坦言说,他也认为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幸运之处不是自己拥有有钱的父母,而是拥有了有智慧的父母。他说父母从来不会要求他取得学习成绩的第一名,但是却很注重培育他如何做人调。这个“做人”既包括道德品质,也包括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但却弥足珍贵的素质。“比如责任感。”小李说,“父母总是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多事情父母都放手让我尝试,这在别的家庭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一年一度的家庭旅行,“我们可能去国外,但更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去城郊,或一些古城。关键是很多路线都是我策划的,为此我要查阅很多资料,做各种准备,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换来了一家人的天伦之乐,很值得。”其实,家庭旅行的意义不止于此,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不止于此。这些都是小李在事业上步步上升后才渐渐领悟到的,“父母给我最宝贵的东西,是一些最基本的做人的格调。”
衡量成功的尺子并非只有一把
在事业上成绩斐然的小李,在学校并不是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老师都很喜欢小李,但也为他惋惜,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成绩平平呢?再多努力一些该多好!可是对小李来说,他正是把一些其他孩子“再多努力”的时间用来“玩耍”了。小李的“玩耍”包括做家务、发展业余爱好、跟外国朋友侃大山、帮邻居照顾小宝宝,甚至清早起来送报纸……这个好奇心“泛滥”的小伙子就这样在实践中观察自然和社会,也反思自己。
回忆起儿子的童年及少年时代,父亲老李很真诚地说,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没什么不一样。所有的孩子都在面对新鲜世界跃跃欲试,只是别的孩子没有机会像小李一样得到真正实践的机会罢了。“那么,您不担心小李会学坏,或者耽误成绩吗?”有人好奇地问道。老李呵呵一笑,“我们一直都相信孩子。至于成绩,为什么孩子一定要考第一?”
这个不要求孩子考第一的爸爸曾经是一流大学的高材生,但他不认为衡量成功只有一把尺子。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自然是智慧型、创新型、创造型和和谐型的人才。可是这样的人才,果真是数、理、化、史、地、生等九大学科学习出来的吗?事实上,人生的智慧(另一种说法为智能,在此用智慧便于理解)有很多,而这九大学科,仅仅代表其中的两种智慧——语言逻辑智慧和数理逻辑智慧而已。其他的智慧,例如人际交往智慧、心理调控智慧,这些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支撑,又在哪里可以学得到呢?甚至,为什么当前的教育领域中会出现书本知识读得越多却越不会思索,实践能力越低,越来越困惑等现象呢?
少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培养出一批智慧的孩子。有些孩子可能学习学校课程很吃力,但却是人际交往的一把好手;有些学生能文能武,但就是对着数学题大伤脑筋,这样的孩子,只要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品质,过得快乐和幸福,难道就不能称为成功吗?
回头看男孩女孩的教育。必须承认的是,时下的很多父母还没有认识到,男孩的成功和女孩的成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妨反问,如果老李也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小李还能如此自信,如此成功快乐吗?当然不会!更大的可能是,小李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因为他即便在学习上有了更好的成绩,但却放弃了其他的素质培养,换句话说,他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了!而对于男孩来说,没有什么比无法获取成功的无力感更让人沮丧了!
正如我们在《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中所提到的,男孩天生具有攻击性、冒险型、竞争欲、控制欲和集体精神,男孩的天赋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追求财富、权力、名誉和地位,把某一领域(尤其是事业)的成功(成绩)作为生活的目标。一个小男孩所体现的更多是冒险、争吵、自吹、争斗等天性,只有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小男孩才会把这股内心涌动的力量演化为前进的动力。这便是教育的职责所在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男孩女孩,不一样的成功(4)
小李的父母,正是深谙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放心“穷”养儿子,给儿子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信任,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他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使小李深信自己是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深信自己的付出很有意义,虽然学习成绩中等,却培养了更多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力和品质,从而觉得自己的人生只要努力,是完全获得可以成功快乐的!可以说,小李的成功正是因为父母帮助他找到了那把属于自己的尺子!
那么,衡量女孩成功的尺子又在哪里呢?当男性荷尔蒙使男孩成为富有攻击力的“斗士”,女孩的生活也深受女性荷尔蒙的影响。女性荷尔蒙使得女孩关心、敏感、温柔、怜悯,但也导致女孩的情绪天生就变化无常;它们使得女孩不像男孩那样富有攻击性、冒险型和控制欲,乐于变化、投机、尝试和诉诸行动,而是更具有预测力、稳定性、安全感、谨慎细心、稳定从容。对女孩来说,友谊和家庭比成就和机会更重要,也正因此,很多事业成功而婚姻失败的女强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成功快乐的!
在女孩的词典里,“沟通”和“交流”占了绝大部分。当女孩没有情感寄托,没有倾诉的渠道,没有思想的共鸣,她会认为自己是失败的,这种缺乏交流的生活会让她度日如年。女孩的生活目标是寻求一种关系,其中,婚姻家庭是女孩对于“关系”的最直接和亲密的体验。对于女孩来说,事业诚可贵,家庭价更高。女孩天性并不喜欢独立和竞争,而更喜欢平等的付出和获得,喜欢相互依存和制约,喜欢成为关系的一分子并对它负有责任。同样一场比赛,男孩无时无刻不在想自己怎样才能赢,而女孩却在想怎样和对手保持友谊。
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怂恿女孩保持她的天性,从现今的竞争世界里退出呢?当然不是!能够关心他人并不意味着软弱,正相反,女孩的天赋在很多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完全可以把这种天然的、与人保持联系的能力培养并精炼成关心和照顾他人并辅助他人发展的艺术。我们需要让女孩扬长避短,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天赋和优势,正视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而不是以损失自己自身的需要为代价来争取别人的认同。女性的格调是自信、善良、从容、独立、理智的,女孩若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确认父母就在她身边,以便给予她所需要的关心,如果父母过于相信女儿而给予女儿太多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女孩会感觉遭到了拒绝和伤害。
当社会用跟男孩一样的尺度来衡量女孩时,女孩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很多获得认可的女孩迷失在自己成功的事业里。她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快乐,不管怎样隐藏,自己身上的女性标签还是旗帜鲜明地存在着。为什么女孩要以男孩的方式赢得关注和认同呢?为什么女孩不能认可自己的女性天赋并加以发挥呢?事实上,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成长中最重要的都是做人的智慧和品质,但对于女孩来说,如何获得自己的成功快乐,而不是接受文化的性别陈规,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3、男孩变绅士,女孩变淑女(1)
我们要那个会唱歌的小姑娘
嘉惠是一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校不是一流的,但专业却是供不应求。对于找工作,嘉惠跟同班女生一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大学四年,奖学金女生包了,四级通过率女生占80%,全班15个女生在校内外拿的各种证书堆起来可以淹死一个男生,这样优秀的人才、热门的专业,招聘单位怎么可能不抢着要呢?
按照惯例,每年的11月份,都会有企业进驻学校要人。但嘉惠毕业的这一年,惯例的日子早过了,还没有公司到学校招人。学生们着起急来,纷纷开始了求职之路。第一次参加人才招聘会的经历,嘉惠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心有余悸,“那场面简直太可怕了,人很多,很吵,谁也听不见谁,谁也看不见谁”。而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在拥挤的人群中,根本无法表现自己。”在排队中,嘉惠几次被汹涌而来的人潮挤出队伍,其中多数是男生。嘉惠觉得很气愤,“男生们简直连一点风度也没有了,加塞,挤人,甚至还有一个男生因为排队当场和另一个女生吵起架来。”然而,最让嘉惠感到害怕的是,招聘会没有几家专业对口的单位,仅有的几家也摆明了不招女生,嘉惠费了九61阅读

3、男孩变绅士,女孩变淑女(2)
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为求职大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支力量。大学生和民工一起找工作,有的工作薪酬还没有民工高,这是对大学教育的讽刺,还是中国教育的转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好憧憬被残酷的现实彻底击碎了。然而,我们也看到,就在更多毕业生加入失业大军,甚至很多海归变成“海带”的时候,也有一些年轻人,例如小李和嘉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称心的工作。那么,这些年轻人的竞争力在哪里呢?在社会尚缺乏良好的就业保证机制、学校教育理念与市场相对脱节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是怎么获得了把握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呢?
美国心理学家曾追踪研究了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经过30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这1500名超常儿童中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心理学家对这两类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人格特点的差异,尤其在意志品质方面。成就最大的人具有自信、自强、谨慎的品格,有坚持性和抗挫的能力。心理学家同时发现,当年有些智力平常而有坚强意志和优良品格的儿童,也同样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同样的智力,成就却大相径庭;同样的品质,即便智力稍逊,也可以成绩斐然。这似乎和我们教育所信奉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有所出入,实则不然。知识诚然是力量,但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力量呢?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却存在性格障碍,无法把自己的知识应用于社会,那么他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反过来,如果一个性格乐观积极的人,虽然所学的知识不多,但却勤劳肯干,真正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践,那么他的力量难道比前者少吗?这两者相比,究竟谁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呢?父母们确实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要一个学业差点,但却自食其力,健康快乐的清洁工呢,还是要一个学业优秀,但却依赖父母养活,有性格障碍的天之骄子呢?
面对就业市场,青年失业者的无措、无助乃至无奈,说到底是竞争力的问题。只是拥有知识,不会转化,知识也就失去了价值。然而时下的很多父母,恐怕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有偏差。有些父母只强调学习成绩,认为其他的都不重要;有些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掌握各种“特长”,认为这就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什么很少有家长像小李的父亲一样,从教育孩子学做人开始,将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呢?站在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的角度,或许我们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应怎样生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如何掌握生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素质?这些问题,可能很多家长自己也未曾深入思考过,又谈何教育孩子呢?迷茫的父母只能教育出迷茫的孩子,当父母只是茫然地跟着应试教育走,将成功化为一个严格的标准: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有多少孩子被剥夺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呢?
绅士、淑女,优雅的不仅仅是风度
谈到“绅士”、“淑女”,我们的身边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那就是美籍华人靳羽西。作为新华社评选的“环球20位最有影响的世纪女性”之一,靳羽西多年来致力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传播,她以化妆品、电视片、玩具、书籍、家居等多种形式将正确的审美观念、礼仪修养进行推广,《福布斯》称她为中国带来了色彩,“改变了中国人的形象”。
对于如何做一位有格调的绅士和淑女,靳羽西有她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和后来的独生子女政策,对很多中国男孩起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中国男孩受到的溺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这种自私体现在他们对待陌生人、朋友、同事,甚至父母、妻子和孩子的态度上。“有一次我和巴拿马驻联合国大使Morgan女士在机场VIP休息室候机,虽说是休息室,但人声鼎沸,人们大声地打电话、聊天、吃方便面……还有一位先生,经过我们身边的时候碰倒了Morgan大使的行李,竟然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就走开了!”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男孩变绅士,女孩变淑女(3)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淑女?是要用很多钱来打造的吗?羽西坦言,淑女的品质是后天形成的,很多她认识的显赫家族的金枝玉叶,却不是她眼中的淑女。“我也认识不少富有的女人,她们对工作人员都冷冰冰地呼来喝去,也不是真正的淑女。有名的女人就是淑女吗?再一次回答‘不’!你看到的名人只是媒体报道的最光鲜的部分,你不知道她出镜前有多少人帮她化妆配衣服,也不知道在发言前她背了多久助理们帮她写就的稿子,更不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她是多邋遢。”
在羽西看来,真正的绅士和淑女,“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为他人着想,慷慨,愿与他人分享;从来不伤害别人,也不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正直、聪明,不傲慢;受过良好教育(并不是说要有多高的学位,更看重的是教养);像对待自己那样真心对待别人”。对于这一点,羽西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她选择工作有一个“2+2 原则”,其中,是否对他人有益、对中国有益成为选择的标准。“我最近20年所做的许多工作都和中国有关,所以我会问自己,‘这样做会对中国的发展有益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才会去做。”在羽西的著作里,虽然侧重的是一些基本的、适用的国家化礼仪和扮美的技巧,但所有的出发点却是做人的格调,而这种格调往往表现为智慧。
是的,真正的绅士淑女,绝不仅仅限于举止风度的优雅,而是拥有顺应生活多种不同状态的智慧。如果没有了这份内在智慧,那些风度翩翩的表面功夫就会显得没有重量,吹弹即破;如果一个人小肚鸡肠,那么他的穿着再华丽也无济于事,因为内心的狭隘最终会投射到脸上,让他的面相充满怨毒。反之,如果拥有了这份内在智慧,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甚至是你的衣着,都会表现出你的追求和存在方式,而且在一些关键的、危急的时刻,内心的智慧往往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小李和嘉惠的例子,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小李的成长造就了他自信、达观、真诚、积极的性格品质,而这些品质恰恰是他受到公司重用、同事信赖的主要原因;而嘉惠则清醒地认识到,“大学四年,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我的专业”,当别的女孩在睡懒觉、逛街的时候,她却“艰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理想奋力跋涉”,这种自立与坚强,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不正是现代女性的才干与修为吗?
并不是谁的受教育程度高,谁就可以更具有绅士风度或淑女气质;同样,外在的帅气、美丽也换不来持久地优雅风度。内心世界空乏的人往往会在细节处将粗俗不经意地暴露出来,而内心的丰盈与智慧却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大放异彩。这便是格调的魅力,它无关金钱、地位与权势,仅靠勤奋习得,却总能让人刮目相看。当然关于格调,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学校里不教的智慧和品质也有很多,不是这本小小的书所能容纳的,我们所能做的,是站在性别分析的角度,用“绅士”、“淑女”这个概念来诠释一些对于男孩或女孩来说相对重要的、关于成功和智慧的理念。之所以选择“绅士”、“淑女”的说法作为现代文化下的格调男女的坐标,是为借用它们一直保有生命力的精神含义,而不是外在形式,或者阶级定位。我们所谓的“绅士”、“淑女”,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思维和行为的定式,是做人的根基,是生命的底色,如果培养的好,男孩女孩就可能把生命描绘成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图画,假使培养不好,再多的知识和财富也不会让男孩女孩获得真正的成功快乐。无论如何,我们希望我们的男孩和女孩成为这样的人,他们有品位、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也许在物质上并不富有,但他们却是精神的贵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好父母要走出几个误区
我的孩子有问题?
7岁的男孩龙龙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比如,晚上9点多了,妈妈告诉他收拾好玩具准备睡觉了,龙龙竟然开口就骂:“去你的,我还没玩好!?**盟溃惆盐业耐婢吲盗耍 ?br/>有一次妈妈带龙龙去商场,龙龙看上一个“奥特曼”,非要妈妈买,妈妈没同意,龙龙就大哭起来,越哭声音越大,一边哭还一边骂,引起了好多顾客围观,妈妈面子上过不去,只好边斥责龙龙边掏钱买了玩具。回家后,妈妈把龙龙的“劣迹”告诉了爸爸,结果龙龙被爸爸打了一顿。
龙龙的父母很困惑,他们对龙龙的教育很重视也很严格,经常告诉龙龙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龙龙也点头答应,为什么就是改不了呢?听老师反映,龙龙在学校的表现也很不好,经常发脾气,跟同学打架。
这是一个典型的“格调土壤缺乏症”的例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龙龙的爸爸就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说话很冲,不太懂得体谅别人。龙龙爸爸也说,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是“打”,有时候会为一点小事打孩子。有一次爸爸喊龙龙回家吃饭,龙龙没有答应,爸爸上去就是一脚,龙龙当时就尿了裤子。因为爸爸的暴脾气,妈妈也少不了跟他吵架,家里几乎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吵起架来夫妻俩难免会说些不好听的话。
看来,龙龙的问题不出在教育本身,而出在“教育不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如我们在第一章谈到的,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提供培育格调的土壤,下一代的格调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个问题上,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在这个例子中,龙龙父母自己用吵架、打骂的方式生活,却要求孩子懂礼貌,不要打架骂人,这怎么可能呢?特别是对男孩来说,爸爸就是自己的行为榜样,男孩会专注地看着爸爸的一举一动,注意爸爸的行为和价值观的每一个微小差异,如果爸爸的行为本身有问题,男孩又怎么可能“出淤泥而不染”呢?他压根儿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是什么感觉!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父母吵架对龙龙也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心里觉得很压抑,就会模仿爸爸对软弱的一方发脾气,这也是他对妈妈发脾气、跟同学打架的原因。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问题,作父母的需要先审视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妥当?是不是教育的方法出现了问题?例如,男孩不注意听讲,表现得很浮躁,爸爸要审视自己,是不是不好好听孩子说话?女孩对爸爸的态度不好,妈妈要自问,是不是对丈夫表现出不尊重?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用自己的行为熏陶出来的,“只许官兵防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奏效的。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5、爸爸妈妈,请理解我
如果你是男孩的爸爸
妈妈走了没多久,4岁的小男孩就发起脾气来,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号啕大哭。这一招,妈妈一直束手无策,爸爸想,今天可是个纠正他的好机会。
爸爸泰然自若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直到小男孩的哭闹渐渐没了劲头。这时爸爸对男孩说:“你不知道应该如何发脾气。让我来演示一遍给你看吧。记住,如果你要发脾气,我希望你发得像个样儿。”
于是,爸爸在客厅的地板上坐下来,开始蹬腿,并且放开喉咙大声尖叫。与此同时,他还把手握成拳头,一边“哭”,一边揉眼睛。然后,爸爸又躺倒在地板上,绕着圈子打滚,两腿一来一回地乱蹬,身子拧得像麻花,看起来有点像他看的童话片里土地神生气的样子。
小男孩看着爸爸在地板上打滚,忍不住“咯咯咯”地笑起来,爸爸知道自己的方法奏效了,就再接再厉,继续表演。他足足演了3分钟,尽量让自己的动作滑稽有趣。小男孩看着这一切,不停地笑,激怒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当小男孩开始一边拍着巴掌一边有节奏地唱“有趣有趣真有趣”的时候,爸爸停了下来,对他说道:“除非你发脾气能发得像我刚才表演的一样好,否则的话,你就不要在我面前发脾气了。”
爸爸把小男孩抱起来,为他拿来饮料和甜点,等他吃饱喝足之后,爸爸就把他送到小床上午睡。小男孩醒来以后,似乎感觉特别好,没有再找茬,而是乖乖地玩自己的玩具,或者让爸爸给他讲故事。等到妈妈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了。
妈妈问爸爸是怎么做到的,爸爸笑笑说:“这是爸爸的秘诀。”爸爸一边说一边低头看向儿子,并冲他眨了眨眼睛。此时,小男孩也正抬着头看着爸爸,他对爸爸会心地笑了一笑。
从那以后,爸爸几乎没有再见过小男孩发脾气了。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6、绅士:一张有格调的“男子汉”名片
绅士的起源
许多人认为“绅士”一词源于英国文化,其实不然。“绅士”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我们要探讨它的意义,还是要从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寻。
关于“绅士”的起源,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把官服上系的带子称为“绅”, ——“古之仕者,重绅插笏”,古代做了官便有资格系绅带、插笏,出入朝堂——于是当官的人便被称为“束绅之士”,简称“绅士”。另一种说法则更具有普遍意义:把“绅”与“士”相区别,用“士”来特指古代的知识阶层。这个士阶层地位特殊,他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既是“士、农、工、商”四民之首,又属于最低一级的贵族。而“绅”“士”合并,指的是当官的读书人,也就是士大夫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的绅士们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或机缘巧合而出仕做官的知识阶层,是有机会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读书人。然而天下有那么多读书人,有多少可以做官呢?绅士们已经跻身于统治阶层,成为统治者的后备军,而处于知识阶层的更多的读书人只能是布衣终生,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无论如何,绅士们也好,知识阶层也罢,他们的社会地位终究是不上不下的,这使得他们在价值上取向独特的中间立场——既提醒统治者要行仁政、爱民如子,又教化百姓要遵守社会秩序,从而扮演了一种天下公心、社会良心、甚至天地之心的角色。
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武器就是文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7、有关责任(1)
男孩生活中最大的挑战
责任心是男孩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男孩成为绅士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像小海这样没有责任心的男孩,他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而这份不完整,将会极大地限制他将来的人生走向和生活模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男孩的成长特点谈起。
我们在前文谈到,男孩和女孩一样,带着同样的对关心和信任的需求来到世上。当男孩还是一名可爱的小男婴的时候,他们就显示出了与女孩不同的特点。比如,男婴总是瞪着小眼睛左顾右盼,不像女婴那样能够长时间对着你笑,以致很多缺乏经验的妈妈们误以为,男婴不需要妈妈太多的拥抱。事实上,这个时期的男孩恰恰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只是他们还不会表达),需要父母给予触摸的满足,否则,他们今后的情感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男孩按照体内的男性蓝图渐渐长大,有趣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对关心的需要减少了,对信任的需要渐渐增多。于是我们看到,小男孩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出来,固执地要去爬一座他还没有能力去爬的玩具山。——在男性荷尔蒙的影响下,男孩即使还没有掌握挑战世界的技能,已经开始跃跃欲动,希望大展拳脚了。就在女孩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心,以获得安全感的时候,男孩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信任,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有能力追求成功。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恰恰给予了男孩太多的关心而不是信任,男孩就会觉得父母不承认他的能力,不相信他能够把事情做好,不相信他能够照顾好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男孩对信任的需要是结合着责任感而发展的。如果男孩获得了明确的信息:他能够并且确实做到了让父母幸福,男孩就会受到激励,干劲更足,信心百倍地继续关心他人,承担责任;如果男孩收到的是反面的信号,就会变得脆弱并且漠不关心——男孩会想:“我做什么都不能使父母开心,那我还来做什么?”父母们需要知道,要求一个不被信任的男孩去承担责任,照顾自己,关心别人,是对他最大的挑战。
责任感是男孩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男孩幼儿阶段所表现出的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尝试的愿望会包含更多内容,如男孩要求发展自己的爱好,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交自己的朋友,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果家长能够逐步放手,给予男孩相应的信任,男孩的责任心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如果家长不懂得及时放手,男孩就会像故事里的小海一样,克制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变得越来越冷漠,心怀敌意而难以管理。
男孩的责任感是怎样遗失的?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当他们回答别人的询问时,总是哥哥回答,妹妹只是做些简单的补充,哥哥的性格大方开朗,并且很有责任感,妹妹则性格内向、腼腆,有些胆小怕事。这两种不同性格的背后,则是奶奶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你是哥哥,要爱护、保护妹妹,这是哥哥的责任。”正是哥哥的责任,让哥哥从小担起保护人的角色,而妹妹则是被保护人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造成了二人不同的个性品格。
当男孩被信任,被认为有能力并被接受的时候,他会关心更多的事物,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促使男孩建立起责任感了。反过来,信任的缺失最终也必将导致男孩责任感的缺失。在信任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使我们必须提及的,因为信任的缺失往往伴随着他们而来:
○ 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使男孩产生依赖感。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面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会认为孩子小而把所有的事都帮助他做,使孩子失去了主动、独立做事的机会。一旦孩子长大了,到了小学高年级或是中学,想让他独立地做一些事,并有责任感,这时孩子却并不具备责任感。于是,父母开始埋怨、着急,认为孩子不懂事,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回报。
小海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遗憾的是,时下很多家长都是如此,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处处不放心,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处理好,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包办的背后是对男孩的不信任,而这样的男孩,其责任感在萌芽状态就被抹杀掉了,又如何期待他们“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承担起责任呢?
一旦产生这种情况,家长们就会感到压力和疲惫。权威儿科博士詹姆斯告诫家长们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家长们毕竟不能包办男孩的一生,当男孩走入社会、独自面对风雨的时候,谁来替他包办呢?
○ 破坏性的批评。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是“拇指文化”,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孩子;东方则是“食指文化”,专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指责孩子。
然而对于男孩来说,信任、接受和赞赏恰恰是给予他们力量的秘密。赏识会让男孩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才能被派上用场,价值得到体现,因此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破坏性的批评则会造成男孩的逆反心态,让男孩放弃关心他人,变得厌烦一切,难以管教并产生学习问题。特别当男孩一件事没有做好,招致家长破坏性的批评,男孩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否定,这未免太痛苦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8.有关正义
奥特曼、变形金刚与男孩的正义感
曾几何时,我们也像伦伦一样,用一颗真诚的眼睛看世界;曾几何时,我们学会宁可想出一千个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不去付出哪怕是一个可以实践的行动?如果说责任心是绅士成长的基石,那么正义感就是绅士的一道脊梁。在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或许我们这些成年人可以暂停脚步,藉着教育的机会,先行反思自己。
绅士课程:培养男孩的正义感
“我不会碰巧看到正义的凯旋。”波兰诗人米沃什如是说。回到绅士教育的话题,我们需要理解,男孩是“尚在培训中的绅士”,或许绅士所应具备的种种品质,都可以在小男孩身上找到隐约的影子,但教育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小男孩在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后,在遭遇了一系列有关势力圆滑、自私冷漠、胆小懦弱的事件后,仍能将正义之心强化为本能的精神,即对事物判断持冷静客观的公正态度,有是非分明的界限和分寸,纵然在特殊状况下、必须对抗时,也力求公平竞争,不耍诈占对方便宜,也不接受来源不当的恩惠。让男孩身上正义的火苗呈燎原之势,才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9.有关坚强
男孩,坚强的背后是脆弱
说到男人,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顶天立地、刚毅顽强等充满力量和刚性的名词。男人们也有意无意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围墙,竭力塑造一个坚不可摧、勇猛无敌的形象。如果我们说一个男人像铜墙铁壁一样百毒不侵,这恐怕是他最愿意听到的赞美了。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中,我们过度标榜了男人表面的坚强,却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脆弱。
男人的脆弱是多方面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男性因为在体能上强于女性,所以往往要承担战争、危险性工作和强体力劳动,这些角色不但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损耗率”也更高;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性的免疫力比女性低,男性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上也高于女性,所以即便是在长寿之国的日本,男性77.72岁的平均寿命也低于女性的84.6岁平均寿命。或许正是因为此,人类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男性的出生率总是略高于女性,约为103:100,藉此来达到男女比例的平衡。
不管出于天性还是传统文化,男人的世界里都充满了竞争、挑战、使命和责任,然而这并不表明,男人天生就是金刚不坏之躯。事实上,当我们把关怀的目光投向这群一生下来就被戴上“坚强”铠甲的男子汉时,我们不难发现,这座让男人们骄傲的铠甲有时对于堂堂七尺须眉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例如,我们曾经提到过,因为体内睾丸素的原因,男性患抑郁的几率比女人小,然而美国的一项调查却证明:男性才是抑郁症的最大受害者。与女性相比,患抑郁症的男性更容易沉溺于毒品和酒精,自杀几率是女性的4倍之多。
如果男孩知道“凡事尽力而为”即可,即便失败了也不代表自己没用,父母也不会因此而冷落他,男孩就不会将得失看得那么重了。再次,家长要培养男孩乐观、豁达的心态。输赢本乃兵家常事,乐观的男孩会积极地吸取经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能够更快地从挫折中走出来。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0、有关诚信(1)
阿姨长得漂亮吗
志强和姗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妈妈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这个朋友刚刚从国外回来,特地给小兄妹带回了玩具,小兄妹很高兴,也很有礼貌地跟阿姨说谢谢。志强还恭恭敬敬地给阿姨送来一杯茶,姗姗则把自己的香草巧克力拿来给阿姨吃。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妈妈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教育效果真不错。
朋友也很喜欢两个孩子,不停地拉着他们问长问短。妈妈就对志强说:“志强,你看阿姨长得多漂亮啊!”没想到志强抬头很认真地端详了阿姨一会儿,说:“我看也就是一般吧。”妈妈觉得很尴尬,一边斥责志强:“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一边转身问姗姗:“姗姗,你说呢?”姗姗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哥哥,然后对朋友说:“阿姨,您长得真漂亮啊!”妈妈高兴地亲了亲姗姗的小脸蛋,表扬说:“姗姗真乖!”于是皆大欢喜。
朋友走后,爸爸悄悄地把妈妈拉到一边,提醒妈妈:“我觉得你刚才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不太合适。”
“怎么了?我不是想通过表扬姗姗,激励志强学会赞美别人,给人以快乐吗?”
“虽然你是这个意思,但孩子们还小,不能理解在不违背做人原则的前提下善意的赞美他人与必须讲真话的区别。他们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说不说真话无所谓,关键是要讨大人们高兴才好,这样才会被表扬。你想,长此下去,孩子们还能相信我们所说的做人要有诚信吗?”
听了丈夫的意见,妈妈脑海中浮现出姗姗看看妈妈又看看哥哥的复杂表情。原来她在犹豫:究竟是顺着妈妈的意思违心地赞美阿姨,还是像哥哥学习讲真心话……妈妈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误导了孩子。
妈妈连忙跑到孩子们的房间,告诉他们:“也许你们觉得阿姨不漂亮,但是妈妈希望你们说她漂亮,是想给她一个好心情,让她开心!这并不是说,妈妈不支持你们说实话,诚实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而妈妈只是希望你们学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美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听了妈妈的话,志强和姗姗开心起来:“对了妈妈,我想起来了,那个阿姨的眼睛又大又亮,还真得挺好看的。”“还有,那个阿姨的头发又黑又亮,真好看!”两个小家伙争先恐后的回忆起来,刚才的困惑一扫而空了。
用诚信考验家庭教育
志强爸爸说得很有道理。教育心理学家也普遍认为,高层次的逻辑思考学习,是在孩子9岁之后才逐渐展开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成人世界的一些行为方式、处世道理,是很难被年幼的孩子所理解和体会的。然而,大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大人们常常走入这样的误区,就是超越了孩子的成长时间表,把年幼的孩子当成“小大人”,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大道理,或者用一些成人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做过一次对罪犯的采访,其间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小时侯,妈妈做的哪件事情对你一生影响最大?”罪犯说到一件事情:有一次,妈妈端来一盘大小不一的苹果,弟弟抢着说要大的,遭到妈妈批评。他自己虽然也想要大的,但是怕说了会挨批评,就违心地说要小的。结果妈妈很高兴,把最大的苹果奖励给了他。从此他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多,就得说假话。
这个妈妈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进行的文明礼让的教育,却在不自觉中引导了孩子说假话。事实上,特别对9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应付成人所传达的复杂信息的,而只能“察言观色”,即根据成人所期待的目标、评价标准来行事和回答问题。年幼的孩子会做出简单的判断——只要大人高兴、自己能够获得奖励就是对的。然而,正是这种判断,将极大地影响他们今后的行为方式,甚至还可能成为他们的行事准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认为我们组成了家庭,做了父母,就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家庭教育,就会教育孩子了,其实不然;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这里我们用“诚信”来考量家庭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家长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决不单单是说家长自己要成为孩子诚信的榜样,还要求家长从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入手,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诚信教育。例如,我们总给孩子讲“华盛顿砍了爸爸的樱桃树,向爸爸承认了错误,得到了爸爸的表扬”的故事,有没有考虑到,这会使孩子以为只要诚信就会受表扬,而淡化了承担责任的意识呢?所以我们建议父母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加上“爸爸表扬华盛顿的诚实后让他再做一件好事‘赔偿’樱桃树的损失”的结尾,这样就不但强化了孩子的诚信意识,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0、有关诚信(2)
换个角度来看,也有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不惜重金培养孩子的特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以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品德成绩有很大差距。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时候,常常发现很多地方分发香烟。于是他常常去领取。后来他才知道,这些香烟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才可以领取的,但是他仍然觉得便宜不占白不占,就一直去领取了。几年后,这个学生去申请绿卡,但是申请部门却拒绝了他,理由是他领取救济香烟,证明他没有经济能力,不能养活自己。无独有偶,另一名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在德国四处求职,却到处碰壁。这位学生控诉德国人搞“种族歧视”,可是对方却从他的档案袋里抽出了一张纸,上面记录了他乘坐公共汽车逃票曾经被抓住过3次的历史(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抓住的几率是万分之三)。
诚信不仅是人的气质品格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一种能力;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今竞争社会的一张通行证。法国干邑白兰地世界闻名,但在法国国内从来没有另外一个地区的人想到利用这一点做一些冒牌、廉价的假白兰地来牟取暴利。从技术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到现在为止,干邑的品牌也还依然响当当的,这说明了什么?在CCTV《对话》栏目中,主持人请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按微软聘用员工的标准给以下要素排序:创新、诚信、智慧。李开复毫不犹豫地把“诚信”排到了第一位。他认为,不论一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诚信都是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微软决不会录用缺少诚信的员工。
看来,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必少不了诚信这一课。这也是我们继《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后,再一次对诚信教育进行论述的原因。——试想,如果我们的男孩才华横溢,却不能取信于人,那么他的才华果真有施展的地方吗?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在绅士的金质名片上,诚信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笔。
绅士课程:诚信教育,爱心与智慧一个都不能少
家庭是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一些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孩子在这个时候接受的隐性和显性的教育将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错过了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将很难再形成。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我们父母亲来说,这种播种就是家庭教育。那么,家长怎样在男孩心灵中播下诚信的种子呢?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1、有关自制(1)
与书本作斗争的男孩
在《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中,我们用了诸多研究成果和案例来说明男孩和女孩在思维、感觉和学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当我们借助绅士淑女的话题,进入更加具体的延伸,我们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必须要着重阐释的,比如在自制力环节,我们认为有必要探讨男孩与书本的话题。
也许你也见过这样的场景,春日的午后,学生们在上一堂似乎不是那么有趣的语文课。女孩子们或许对上课内容感到厌烦,但她还是可以睁大双眼听课、做笔记。男孩子们却开始坐立不安、停止做笔记或者转动铅笔,后排的男生干脆眼睛低垂,打起了瞌睡。——是什么让男孩表现得更没有自制力?或许我们可以引用鲁本?古尔的关于“睡眠状态”的说法。是的,后排男孩的大脑正进入睡眠状态,以便使自己恢复、补充能量,从而为下一个任务做准备。那些昏昏欲睡的男孩之所以坐立不安,其实是在进行自我刺激,以便保持清醒继续学习。
睡眠状态对男孩来说是至关紧要的,虽然它可能给男孩子们带来大麻烦;与此同时,女孩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证明,女孩在大脑充电和调整神经系统注意力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睡眠状态。换句话说,即便女孩在睡眠状态时,仍然有同男孩正解决问题时同样多的神经活动。男孩女孩的大脑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差异!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当更多的男孩被贴上“问题”或“失败”的标签,而女孩子们则被表扬为听话、安静的标兵,或许我们应该质疑这种不均衡,——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适合男孩吗?是男孩缺乏自制力,还是教育让男孩无法保持自制?
在《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中,我们称呼这些男孩为“停不下来的男孩”,以对照 “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8个小时的课”的学校教育。这些是我们曾经阐述过的:男孩的大脑天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那些强调阅读、写作、复杂的组词造句的教学方法,而男孩的精力也没有在学校里得到充分的释放。事实上,男孩的困惑还有很多:男孩的大脑更具空间-运动知觉能力,因此更适合通过身体运动获得知识,而我们的教育却采取了语言的导入与输出法;男孩负责学习功能的区域发育比女孩晚,我们的教育却使他们承受了过多加速发育的压力;男孩的大脑天生趋于睡眠状态,因此他们经常为此错过了老师的课,或者因为试图保持清醒而被老师界定为“制造麻烦”;男孩通常通过攻击、竞争、成功能模式发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的学校经历却往往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沮丧……
当男孩说“去学校只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谁能理解男孩正在经受煎熬和磨难的心情?作为成人,我们不妨试想,自己是否愿意放弃专长、去一个没有能力应对的地方上班,或者跟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同场竞技?男孩面对的正是这种困难。很多男孩正是在跟书本作斗争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帮助,不被理解,而最终失去了耐心。
为什么男孩管不住自己?
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忍耐15分钟,你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你的孩子会选择哪种?
这是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与辽宁师范大学合作进行的一场试验,参加试验的是超过百名3~4岁的中国儿童。这项试验被命名为“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考验孩子是否能够为得到更大收益而放弃短期收益。实验的结果是:超过80%的孩子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只有20%的孩子选择了等待,也即是说,只有这20%的孩子具备了“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
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一盘巧克力的诱惑是不足挂齿的,然而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巧克力就是全世界。这与大人们所面对的诸多诱惑没什么分别。反过来,我们需要担心的是:这些在童年时代对巧克力失去自制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为了长期目标,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吗?80%的数字是值得教育者警惕的。孩子为什么管不住自己?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话题。
○ 对孩子过分宠爱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过分的关注与宠爱,过分顺从孩子的要求,所以孩子从小就衣来张口,饭来伸手,不用为自己的事伤脑筋、动脑子,也不用借助忍耐来获取家庭资源。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自然也就没有“管住自己”的意识。

11、有关自制(2)
○ 对孩子缺少关注的家庭。有些父母忙于工作,一方面难得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和说话,也很少与孩子交流,一方面又不能在家里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把家庭气氛搞得很紧张,导致孩子难以心平气和地去做事,总是追赶着应付新变化,或者随心所欲地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
○ 专制型家庭。专制型的父母监管着孩子的一言一行,生怕孩子行差踏错,殊不知,这样却会使孩子习惯听命于父母,失去主见,缺乏自信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面对自行抵制诱惑的机会,只会茫然失措,听任本能做出决定。
○ 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全。孩子约束自己言行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有关的,低龄的孩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尚未完成,因此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 孩子先天缺陷或者后天不足。心理学家们发现,那些胎位不正、剖腹产、难产的孩子更容易兴奋,活动量大,自我控制能力差。还有些孩子小时候老让家长抱着,缺乏充分的翻身、爬行等借以掌握平衡和协调的练习,使得大脑中枢对躯体的控制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展,也会导致自制力差。
测测男孩的自制力
下面是个自制力水平测试,对照孩子的表现,回答是计1分。如果你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请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会分析一些好办法,帮助孩子培养自制力。
1. 孩子是否常常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新的想法?
2. 孩子是否对某件事下决心时不做充分思考?
3. 孩子是否特别关心别人的某种暗示?
4. 孩子是否对一件事先热后冷最终放弃?
5. 孩子是否对他人的看法很在意?
6. 孩子是否对细小的刺激很敏感?
7. 孩子是否对有兴趣的事立即表现为行为?
8. 孩子是否被别人很容易就发动起来?
9. 孩子在做某件事时是否带有机械性?
10.孩子是否一瞬间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来?
11.孩子是否为一点点不满发很大牢骚?
12.孩子是否在做事情时情感色彩很浓?
13.孩子是否为一个还未弄清楚的观点而做事情?
14.孩子在学习中稍遇阻力时是否总叫嚷:“我不懂,真没意思”?
15.尽管看起来达不到目的,孩子是否仍然要蛮干下去?
16.孩子是否总凭刹那间的印象来生活?
17.孩子是否把怄气或反抗认为是不屈不挠、有骨气?
18.孩子是否在要好同学间甘做附庸?
19.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是否埋怨老师教学水平低而不认为自己有不足之处?
20.孩子对不称心的事是否根本就不想干?
说明:
8分以下:说明孩子缺乏自制力,不是通常所说的“没长劲”那种,是自以为是非常愿意钻61阅读 txt小说上传分享

14、有关金钱(绅士版)
男孩“穷”着养
志强和姗姗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爸爸工作非常忙,经常在外地一待就是个把月,家里的事情只好都交给妈妈处理。每次爸爸出远门的时候,都会分别跟小兄妹交待几句。爸爸总是跟志强说 :“妈妈工作很辛苦,你是男子汉,要代替爸爸照顾妈妈。”每次听到爸爸这么说,志强就会踮起脚尖,像个小大人似得拍拍爸爸的肩,说:“爸爸放心吧!”
志强说到做到。每次爸爸出远门,志强都会减少跟朋友玩的时间,主动帮妈妈做更多的家务。妈妈发现,志强做的事情,几乎都是平时爸爸在家做的。比如每天吸尘打扫、淘米洗菜,有时还会给全家做早餐。有一次,恰好在爸爸出差期间,姗姗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志强就包揽了买菜、给姗姗送饭的工作。那时志强才八岁,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零用钱支配计划,妈妈还是不确定志强能不能完成买菜的工作,但是她决定给志强充分的信任。妈妈打开家庭开支计划本,跟志强说明家里每个月的收入、开支是多少,用在伙食费的开支又是多少,然后把一周的伙食费用交给志强,让他自己去把握。
让妈妈吃惊的是,志强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他不但做到货比三家,还研究出什么情况下菜价会比较便宜,而且每次志强还在预算内,给生病的姗姗买一份“小灶”。志强把每一次的花销都记在笔记本上,如果某天稍稍超过预算,第二天就减一些,这样一周下来,就达到了收支平衡。
妈妈意识到,这是平时给志强的理财教育起作用了,要是志强没有零用钱支支配的经验,怎么会做得这么井井有条呢?妈妈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对志强的信任也是对的。在整个事件中,妈妈没有主动给志强提出建议,而是对志强的做法表示信任和感谢,这份尊重和支持使志强倍感自信和自豪,他不断地受到激励,因此更加关心家人,并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通过这件事情,志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跟妈妈的感情也更加紧密了。


15、有关交流(绅士版)
发火是男孩哭泣的方式
小东曾经是个很活泼的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特别是进入小学之后,他天天跟一帮“小哥们”混在一起,同时跟父母渐渐疏远。
小东的父母前来咨询,他们很为小东担心。他们并不担心小东被“小哥们”带坏,事实上,他们已经作了一番考察,证实小东的朋友们都是学习还不错的孩子,没有出现过什么行为问题,他们的家庭也都是很正常的家庭。也就是说,小东交了一帮很不错的朋友。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小东在幼儿园就认识了这些小朋友,他们都很喜欢打闹,不喜欢流露情感。”小东的妈妈回忆说,“开始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男孩行为,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儿子虽然整天在我眼皮底下,我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小东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跟我们亲密了。他表现得很冷淡,就像一个小陌生人。每次我问他怎么样,他就显出一副不知可否的样子。我们是他的父母,也应该是他最亲近的人,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感受告诉我们呢?”
妈妈觉得小东的气质有些不同寻常,可是爸爸并不这样想。不仅如此,他还很欣赏儿子这种在在人前不露声色的个性。“他才十岁,可是表现得很像个男人。”爸爸说,“有一次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膝盖伤得很厉害,可是他一滴眼泪也没掉,只是告诉我带他去医院。他还参加了足球队,是一个技术很棒的中后卫。我觉得他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色,所以很为他骄傲。”
可是爸爸的骄傲在不久以后变成了担心,这也是他同妈妈一起来咨询的原因。“这些天他的情绪很坏,显得很狂躁。他一会儿嫌奶奶做的饭不好吃,总是“老三样”,惹得奶奶偷偷掉眼泪;一会儿又去欺负小表妹,——尽管我们一再告诉她要爱护妹妹。就在昨天,他跟人打了一架,只是因为同学不小心踩了他的脚。”
我们给小东的父母提供了一个方案。晚上,当小东再一次发火,把全家的情绪搞得一团糟以后,妈妈将他送入房间,让他一个人呆一会儿。然后,妈妈又过来跟他谈:“你不高兴,是因为别人惹你生气了,是吗?”
开始的时候小东不愿意说。过了一会,经过考虑,他才简单地说了一句:“是的。”
“那么,是什么事呢?”
小东终于告诉了妈妈,他的足球队加入了一位新成员,也是一名中后卫,技术不如小东,可因为是教练的亲戚,所以教练把参加比赛的机会给了他,而让小东坐冷板凳。
妈妈没有直接提出解决的办法,而是问,“你觉得怎么样呢?是愤怒还是伤心?你有没有跟教练讲过,为了球队的荣誉,你更适合参加比赛?”
接着爸爸参与进来,全家一起考虑这件事。事情很快就解决了,小东得到了教练合理的解释,并且得到了上场的机会。教练很欣赏这个能够积极争取的小伙子。
在这之后,小东的面部表情轻松多了,也不再狂躁了。他的行为问题突然之间消失了大半。
接着,父母继续鼓励他展示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快乐、高兴、兴奋,还是愤怒、痛苦、伤心,小东渐渐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也会哭泣。他的心情看起来愉快了很多,跟父母的关系又重新亲密了起来。


16、有关自信
莉莉变漂亮了
5岁的莉莉继承了爸爸的小眼睛、黑皮肤和妈妈的塌鼻梁,在幼儿园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当中,真有点像个丑小鸭。大家都说:“那么白皙、漂亮的妈妈怎么生出这么黑的女儿?”爸爸妈妈却笑笑说:“莉莉长得像太祖父。”
爸爸妈妈说得可一点儿没错。莉莉的太祖父是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的老英雄,是全家人的骄傲。莉莉的身上就有一种巾帼英雄的气质:她思维活跃,性格开朗,胆大,有主见,独立性强,还很善于和小朋友交往。
有一次,幼儿园举办拔河比赛,小朋友们抽签,两两合作。跟莉莉抽到一组的是一个又瘦又矮的小男孩。小男孩身体素质不好,又完全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虽然莉莉很努力,可他们还是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同时被淘汰的还有好几组。到底还是小孩子,被淘汰的小朋友们都哭得稀里哗啦的,那个跟莉莉搭档的小男孩哭得尤其厉害。可是莉莉不仅没哭,反而安慰小男孩说:“没关系的,我们好好练,以后再来比赛,肯定能赢!”果不其然,两个星期后,幼儿园又组织比赛,这一次,莉莉主动挑了小男孩做搭档。这次的比赛项目是接力赛,小男孩个子小,却很灵巧,他跟莉莉配合默契,竟然拿了第三名。这下子,小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莉莉却显得很平静,只是举起奖杯远远地向爸爸妈妈示意。
在幼儿园里,莉莉是老师的好帮手。她大大方方地给小朋友们表演诗朗诵,快快乐乐地教小弟弟小妹妹做游戏,完全不用老师操什么心,自己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老师们都很欣赏莉莉,说她自信、心理素质好,能坦然面对输赢,很不简单。所以幼儿园的各种诗歌朗诵、读书节……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有莉莉的份儿。莉莉的生活充实而快乐,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的自信与开朗渐渐征服了大家,人们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又可爱又阳光。时间久了,莉莉成了幼儿园里的小明星。
把女孩当作掌上明珠
丑小鸭似的女儿一样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莉莉之所以小小年纪就显露出自信的气质,这跟爸爸妈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莉莉的爸爸坦言说,对女儿的教育灵感来自“罗森塔尔效应”。那么,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呢?
罗森塔尔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教授,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用于科学实验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交给两个实验员训练。他告诉实验员,经过他的测验,A组小白鼠是比较聪明的,B组则是比较笨的小白鼠。
一段时间以后,罗森塔尔又对这两组小白鼠的训练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A组小白鼠果然更聪明,而B组就相对笨一些。
事实上,这两组小白鼠不过是罗森塔尔随机抽取的罢了。也就是说,两对小白鼠的智力水平是没有很大差异的。因此,罗森塔尔的结论是:如果实验员把小白鼠当成聪明老鼠来训练,小白鼠就会变聪明;相反,如果实验员把小白鼠当成笨老鼠来训练,小白鼠就会变得笨一些。
小白鼠是如此,那么我们人类呢?带着这个问题,罗森塔尔又做了下面的这个我们经常谈起的实验——
罗森塔尔在新生入学的花名册上勾了几个同学的名字,告诉老师,经过他的测试,这几个同学是特别聪明的孩子,请老师特别对待。一个学期后,这几个同学果然取得了比一般同学更好的成绩。这个时候,罗森塔尔才告诉老师,这几个同学的名字不过是他随便勾的罢了,他根本就没有经过什么水平测试。
同样智力的同学,经过老师的特别对待,就变成聪明孩子,这说明什么呢?、或者说,老师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奥妙所在吗?
其实奥妙就在于老师对孩子的赏识。老师认定这些孩子是聪明的,自然会给孩子设计更高层次、高要求的训练,因为先入为主的赏识和特殊的偏爱,老师还会把孩子们做的一些很普通的事情都当成聪明孩子的表现。老师的赏识大大激励了这些孩子,孩子们也就相信自己的确是十分优秀的,能够胜任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就是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了。莉莉的父母正是因为受到了这个实验的启发,才更加坚定地把女儿视作“掌上明珠”,——女儿长得不如妈妈好看,没关系,女儿的身上有太祖父的气质呢!女儿身上的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自信,不是比甜美的样貌更宝贵吗?
淑女课程:“宠”出淑女的自信
淑女应该有怎样的自信?我们认为居里夫人的一句话说得棒极了。她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是的,真正的淑女相信,如果她真诚地看待自己,就能够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将引导她找到与生俱来的天赋。
自信是女孩一生受用的礼物。只要女孩对自己深具信心,对未来充满愿景,满载希望,即使人生里有风有雨,都可以顺利度过。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女孩找到天赋,树立自信呢?其实,女孩的自信是可以被“宠”出来的。


17、有关独立
灰姑娘,让女孩更懦弱
所有宠爱孩子的父母都把自己两岁的女儿当作公主。如果女孩是独生女的话,父母的生活更是围绕女孩来启动:给女孩穿漂亮的衣服,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女孩身上。父母总想做女孩的保护伞,火眼金睛地守在女孩身边,希望自己有能力照顾女孩,为女孩解决所有的困难,让女孩一辈子无忧无虑。父母会给女孩讲灰姑娘的童话,告诉女孩将来她也会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女孩无比坚信父母对她的爱。可是,又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呢?问题是,女孩不是一株温室里娇弱的、没有主张的玫瑰花,而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公主。如果我们把她当成一株玫瑰来养育,女孩就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一株玫瑰,值得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一切。她会只关注索取,而不会谦逊地感恩。
好吧,即使作为玫瑰花的父母,你有足够的献身精神,你甚至不在乎女孩能为你做什么,只要她过的幸福快乐——那么,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你无法为女孩屏蔽掉一切困难,也不可能为她解决所有的问题,无可避免的,你的女孩会遭受痛苦,她的亲人可能会死,她可能会得病,可能她喜欢的男孩子不喜欢她,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或者说,女孩会怎么做呢?
当女孩认为自己是一株玫瑰,她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住在温室里。如果遭遇了暴风雨,那一定是什么人的错,让温室出现了问题。女孩会像以往那样,等待着别人来承担一切。可能她从灰姑娘的故事里得到了暗示:有些时候她需要温顺、忍耐,这些有助于她得到同情和帮助,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什么人来拯救她。这个拯救者,最初是爸爸妈妈,然后是她的王子。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8、有关知性
淑女课程:提升女孩的知性魅力
何谓“知性”?“知”,就是有知识有内涵,就是了解自己、理解别人、认识世界,就是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把握人生维谷进退相宜;“性”,就是性情,性感、灵性、悟性与个性。我们认为知性代表了一种健康的审美观,它可以让女孩从“美丽崇拜”、“童话崇拜”的陷阱里挣脱,拥有一份优雅、睿智、独立而真实的生活。那么,我们该怎样提升女孩的知性魅力呢?
○ 让女孩懂得用知识武装头脑。生活不是童话故事。我们不能否认,女孩会在很多年里,甚至是长大成人后的所有的日子里,要靠自己挣钱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武装女孩,让她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作为武器,没有什么比知识更有效了;而作为教育者,我们也要留意,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们是否存有偏见,影响了女孩对知识的愿望。或许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女孩重复莎拉的故事——
小时候我和爸爸的关系很好,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读书,爸爸对我的机灵聪慧感到高兴,他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上大学以后,他的态度开始转变了。他不再关注我的成绩,转而关心我是不是有男朋友,或者男孩子是不是注意我。他不认为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独立起来,他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未曾谋面的男孩。我觉得着很不可思议,可是我认为他总是对的,于是我渐渐放弃了努力。我勉强毕了业,找到一份工作勉强维持生计,可是至今,我35岁了,也没有遇到一个可以解救我的男子。我结过一次婚,我的前夫让我失望至极。
○ 让女孩学会欣赏自己,尊重他人,接受世界的多样化。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这个世界本身也是不完美的。然而,就像年华可以用优雅去替换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欣赏自己的独特风格,也尊重周遭众多不同的个性。
在上一年级两个月后,小丽对学校的热情渐渐减弱。她声称自己不想去学校。妈妈决定当一回侦探,她在午餐时间来到小丽的教室旁,恰好看见了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情景。在跟小丽沟通之后,妈妈证实了这个原因。她向学校投诉老师的错误行为,学校表示,他们也接到了几起类似的投诉,但是学校还没有打算换老师。于是妈妈打算帮助小丽应付这件事。她们利用小丽上学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比如妈妈会说:“你的老师很有学问,可是他不应该这样对你们。这不是你的错。但是你可以想办法让自己过得容易一些。”“我可以少举手,这样会让老师生气吗?”小丽说。妈妈和小丽这样计谋着,不管有没有想出好主意,妈妈都感觉到小丽的压力减轻了。
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父母不妨把这看成女孩进入社会之前的练兵,引导女孩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比如,老师粗暴对待学生是不对的,但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热爱一门学科的精神;短跑接力队的一个同学非常顽皮捣蛋,可是团队还是可以融洽合作。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全文阅读 作者:安君杨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全文阅读页面。
本文标题:小绅士小淑女-小绅士、小淑女言谈礼仪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42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