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在追悼会上的答谢词-诗歌奖颁奖会上的答谢词

发布时间:2018-05-15 所属栏目:于娟

一 : 诗歌奖颁奖会上的答谢词

尊敬的韩作荣会长,尊敬的上官军乐董事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谢谢你们百忙中能抽出时间来参加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颁奖会,我代表组委会再一次向各位致意,并向你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去年5月12日,我们在太原市文联举行了第一届“上官军乐诗歌奖”新闻发布会。去年9月22日,我们在市漳泽酒店举办了第一届“上官军乐诗歌奖”颁奖会。仿佛就如昨天,那些激动、欢乐、热列的场面还在我的脑海回荡。

正是怀着一种对诗歌的真诚,在上官军乐先生的资助下,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如期启动,如期举行颁奖盛典。我们集合了省内外众多名家的智慧和力量,使这个奖一步一步走向正规,走向成熟。

上官军乐先生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他认为爱心大于慈善本身。这几年,他支持、救助过的个人以及团体的费用无法计数,即使在餐饮业如此低迷的情况下,他依然不改自己的承诺,果敢走在慈善公益的第一线上。

他把目光投在文化事业上,他希望中国的文化所产生的正能量能影响到每个人。他说,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才能达到真正的文明。

总体来说,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从应征来稿上比第一届翻了一番,从奖项设置上增加了“未名诗人奖”,从评选过程上体现的依然是公开公平与公正。

这一届诗歌奖的亮点,我们认为,“新锐诗人奖”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很有实力、活力的诗人参与,虽然最终名额有限,但是可以说,宋晓杰、魔头贝贝、俞昌雄等获奖人员也体现了该奖项设计的初衷。

下一届,我们将尊重上官军乐先生的意愿,征求诗界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奖项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关注人类良心和慈善事业,比如充实加强我们的核心团队,来把这项备受关注的诗歌事业做得更好!

或者可以这么说,因为有上官军乐先生这么富有眼光和义举的人,我们有责任必须把她办得更好。

谢谢大家!

 

 

二 : 一位农村普通百姓的追悼会悼词

追悼会悼词

一位普通百姓的追悼会悼词


XX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平凡的可能在众多人中无法认出,但是对于我们大家,他确是一个热心的人,让我们大家久久不能忘怀,记得:(举几例)

正如他的生活一样简单、平凡,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他,也是按照他生前的状况,简单而又平凡,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三鞠躬,纪念我们的好邻居、好同事、好朋友!

三 : 追悼会上的答谢词

篇一:追悼会上的答谢词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3月7日下午1时56分,是我无法忘却的时刻,我慈爱一生的妈妈,因为连续两次突发脑溢血疾病,在我们姊妹的陪伴下,平静而安详地走完了她84岁的人生。妈妈大人生前大半辈子在三五一七工厂工作和生活,深受三五一七工厂各级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帮助和敬重。亲爱的妈妈,今天,厂领导来了,工会的领导来了,退休办的领导来了,三车间的领导来了,儿女晚辈的领导、朋友也来了,都来与老人家作最后的告别。在此,我代表我的姐姐、哥哥,以及全体亲人,向前来告别妈妈的领导、来宾和各位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向在妈妈重病和治丧期间给予大力帮助的三五一七工厂单位的各级领导、同事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妈妈大人的一生是极其普通和平凡的。早在50年代初,妈妈就进入到三五一七工厂,为国家的军需事业奉献。她总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最怕给组织添麻烦,组织上不管安排什么工作,从不提要求,不讲价钱,衷心耿耿,不争名利,一心只为干好工作。她走到哪里,哪里的领导都会发自内心的称赞她。妈妈大人的一生虽然普通平凡,但又是勤劳、善良的一生。在极度贫困的年代,妈妈生育我们姊妹5人,她节衣缩食,勤俭持家,含辛如茹地养育我们,却不愿给儿女增添少许的负担,哪怕是在儿女的家里多住上几天。她对待同事、朋友真心真意,不与任何人争执,宁可付己也不愿伤害同志之间的感情,一生之中,无论在哪里居住,邻里之间总是和和睦睦。她把1个妈妈全部的爱给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同事,爱自己的朋友。

妈妈走了,在爸爸离开我们仅仅七个月的时候,走得太急促,以至我们儿女想多孝敬她老人家一些时候也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妈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慈祥可爱的神情永远铭记在儿孙们的心中。我们也衷心祝愿妈妈和爸爸相聚九泉之下继续相濡以沫,恩爱永远。

我慈爱一生的妈妈,愿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篇二:在妈妈追悼会上的答谢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感谢大家前来参加我妈妈吴阿英的追悼会,我谨代表全体家人向大家致以最深沉的谢意。我的妈妈吴阿英,出生于1934年12月13日,江苏高邮人。妈妈出身贫苦,童年丧父,七八岁的时候,就协同体弱多病的姥姥,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记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常常给我们讲她苦难童年的那些辛酸往事,使我们深深地了解,生活也可以是那样地痛苦难熬。

十八岁后,妈妈嫁到了我们吴家。从此,几十年里,妈妈为操持这个大家庭。耗尽了心血,竭尽了全力,直到献出她宝贵生命的全部。对此,我们6个子女感恩不尽。在此,我们要大声地对妈妈说:母亲,谢谢您。

谢谢您,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机会。如果没有您—母亲,我们兄弟姐妹就无缘来相会。所以,母亲,您放心吧,虽然您现在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份情缘,兄弟姐妹一定会和睦相处,友善共存。

谢谢您,母亲,您不但给了我们生命,您还用您自己生命的全部精力和心血,辛勤操劳,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哺育成人,让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而您自己却像一盏燃油耗尽的生命之灯,慢慢地熄灭。但可告慰母亲的是:在别人的眼里,也许您是一颗陨落的流星,可是在我们的心里,母亲,您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永远点燃我们心中的生命之光。

母亲,虽然您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不会忘记您。我们不会忘却您用毕生精力践行着的人生目标:正直做人,与人为善;认真做事,知恩图报。我们会像您一样,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每一位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虽然我们是极其平凡普通的人,但也要把我们的人生活出精彩和价值来。

亲爱的母亲,我们今生今世是母子,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可是我们却无法报答您。人生如果有来世,亲爱的母亲,请允许我们再做您的子女,报答您。

母亲,安息吧,请您放心地远行吧,天堂是您这辈子的归宿,那儿有父亲。

篇三:追悼[www.61k.com)会上的答谢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亲友们:

2000年9月9日晚上8时15分,也就是爸爸68岁生日的前三天,我的好爸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自1999年12月7日手术至临终,爸爸与罪恶的病魔顽强斗争了整整9个月零二天。

今天,在这里为我爸爸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告别仪式,沉痛悼念我的爸爸—何桂初同志。在此,我代表我的妈妈和家人,向各位在我爸爸患病期间前来探望以及出席今天我爸爸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以及亲朋好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鞠躬)

我的爸爸从小吃苦耐劳,艰辛求学,工作后,一贯勤恳踏实,任劳任怨地从事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爸爸热爱党、热爱学生,对学生更是象亲生子女一样严格要求,视如己出,对我们兄妹二人,爸爸的教育是既严格又耐心,做到了循循善诱,亲切教诲,从不粗暴、轻率。爸爸常常教育我们要诚实为人,对人要有同情心,工作中不仅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也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爸爸不仅这样教育我们,而且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思想和崇高的品德也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不久前,看到爸爸在病榻上记录的一张名单上,在他患病期间前去探望的人竟有352人之多!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爸爸良好的为人和人格,让我们深感敬佩!

生活上,爸爸一生简朴,从不奢侈,可是在培养、教育子女和对待自己的弟妹们,却总是关怀备至,竭尽全力。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爸爸再三叮嘱我们一要简单从事,二不要搞迷信。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是一名党员,你也是党员,女婿建春也是党员,另外,我又作为一名教师,以前总是教育自己的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现在,如果临终后自己言行不一,如何为人师表?”。这是爸爸的临终嘱托,我们无法拒绝,再说爸爸生前一向崇尚简朴,反对铺张浪费。因此,在爸爸的后事处理上,我们决定尊重爸爸的意愿,参照本地风俗习惯,新事新办,简单而又不铺张,以维护他一贯的做人原则,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现在,敬爱的爸爸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我们怎能不感到极度的伤心和无尽的哀痛。然而,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我们敬爱的爸爸。作为子女,我们当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妈妈,尊敬长辈,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承爸爸生前一贯坚持的勤奋踏实、为人诚恳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对爸爸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

亲爱的好父亲,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深情的称呼您,千言万语无法说出我心中的哀思和对您无限的怀念,我们为您祈祷,您,一路走好!

最后,我代表我的妈妈和家人,再次向出席我爸爸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同事、同学、学生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篇四:

如今,母亲已与我阴阳两隔,现实不近人情地如此铁定,心情沉痛的我,今天借此机会讲3个意思:

一是感谢。首先感谢妈妈给予我生命,给予我的教育,对我的精心照顾。妈妈的一生真的如蜡烛,如春蚕!她给予我和我家人太多太多,奉献得太多太多,她倾其所有地给了我她的一切,残酷的现实让我无力回报自己的妈妈。天堂如能帮我传达信息,请帮我再转达一次心声:母亲,无论有没有转世,有没有来生,我都愿意再作您的儿子,这样,我至少可以面对面地叫您声“母亲”。其次,感谢各位朋友、各位亲戚、各位乡亲,母亲在世,过世的一切,你们的关心、关爱,孝子我将铭记一生,珍藏一生。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父亲、姐夫、姐姐对母亲的精心照顾,让母亲有生之年觉得生活是幸福的,日子是甜美的,让母亲的生活没有遗憾,更没有埋怨。我更要借此机会感谢我的爱妻xl,嫁到y家十四年了,她与母亲亲如母女,甚如母女,对母亲的照顾尽心尽力,特别是母亲出事之后,她对母亲的照顾,让我感动,让全体医护人员感动,让我的同事朋友赞许,爱妻xl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我将爱她一生一世!

二是道声抱歉。一方面,妈妈于正月初四上十一点五十五分去世,顾于春节期间家家喜气洋洋、欢声笑语,独我家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等原因,很多事情均有不尽人意之处,希望各位朋友、各位亲戚、各位乡亲看在仙逝妈妈的份上,多多海涵;另一方面,是对妈妈的遗憾与愧疚。妈妈勤劳一生,奉献一生,我原本可以让母亲生活得更好,而一场事故剥夺了我报效妈妈的一切机会,我怎能不遗憾和愧疚,母亲出事之后,我们一家人没来得及和母亲好好拉拉家常,叙叙旧,吃惯了母亲菜肴的我却没来得及让母亲休息片刻,为母亲做一餐可口的饭菜,我怎能不遗憾和愧疚,希望母亲在天之灵能宽恕儿子的不孝。

篇五:追悼会上的答谢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人感谢各位参加我妈妈的追悼会,刚才朱校长的悼词,代表学校对我妈妈的一生作了客观的评价,如果九泉下的妈妈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妈妈,名才媛,实才媛,满腹诗书,一手锦绣,她用自己的才华与奉献精神,书写着自己的教学人生,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念,硕果累累,桃李芬芳,她的努力,终于换来一届届学子们的成人,成才,成就,也换来省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而她自己,却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于耗尽了自己。

妈妈不仅是严师,还是伟大的慈母,爸爸英年早逝,从73年起,妈妈就用她瘦弱的肩膀,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尽可能用更多妈妈的温暖,去弥补我们缺失的父爱,用她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御飘向我们这个家庭的风风雨雨,在妈妈的教育下,我们学会了自立,自强,学会了变困难为动力,“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当今天我们终于也可以为妈妈撑起一片天时,妈妈却离我们远去了,阴阳相隔,天地相望,此痛无以言表,此痛直达心扉,心中默默祝愿妈妈,前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妈妈,今天在场的各位,有的是你的领导,有的是你的学生,有的是你曾经的同事,有的是你的亲友,大家汇聚于此,共同表达对你的哀思,共同表达对你的尊敬,共同表达对你的眷恋与不舍,哀乐阵阵,哀思潮涌,泪花纷飞,此时此刻,你却无法开口表达你对来宾们的深深谢意,情何以堪?只得由我代您向各位,再次表达深深的谢意!谢谢各位!(鞠躬)

四 : “光头”于娟的丈夫赵斌元在于娟追悼会上的答谢词



光头在于娟追悼会上的答谢词

(4月23日上午十点于上海宝山殡仪馆)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以及素不相识关心于娟的朋友,感谢大家来到于娟追悼会的现场,陪伴她走过最后一段回家的路。我是于娟的爱人,代表于娟,代表全家向大家致谢。

于娟属马,她的一生,是骏马奔腾不息的一生,沿途尽是师长的谆谆教诲、深深关切,身畔尽是亲友们的悉心爱护、诚挚鼓励。她短暂的一生一路飞驰、精彩异常,她于1978年生于山东济宁,为人女;1984-2008 24年间年求学于山东、上海、挪威等地,为人弟子;1996年与我相识,2000年登记结婚,为人妻;2008年留校任教,为人师;同年生子,为人母。

2009年是于娟人生的分水岭。年底她查出患乳腺癌骨转移,生命进入最艰难也是最辉煌的旅程。几番生死,她顽强抗争到最后一刻,并且拼尽最后的生命能量,留下了数万字的生命日记,剖析自我、警示世人。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于娟撒手西去。正如于娟博文中所说,生命如斯,应无所憾。她这一生,一路奔腾,奋发向上,一次次冲破关卡,用她的纯真、热情、善良和上天赐予的天赋,留下一篇篇传世文章,一棵棵拔地而起的能源林,还有笑对生死、无畏施的精神。

于娟患病以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各级领导、同事、同学,挪威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欧美同学会,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山东老乡、各地网友都非常关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捐款、送药、提供医疗建议、组织义演和义卖筹款,等等。这些爱,让于娟更有信心与癌症作搏斗,更快乐积极地作无畏施。这些爱,让她在人世间最后的5个月里,满是自信和欢喜。在此,我代表于娟和我们全家,衷心感谢于娟所有的师长和朋友,感谢你们让她短暂的一生五彩缤纷,感谢大家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于娟已经离我们而去。根据她的遗愿,我们将会把社会的各种捐赠,以合适的方式回报社会,给需要帮助的人增加温暖。我们相信,以这样的方式,于娟会永远生活在我们身边。

我爱你,亲爱的于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知道你的灵魂已经自由,不用再承载病痛,不用再承载我要你积极求生的愿望,也不用再承受对亲友的挂念。你所有的希望,我会全心全力地去实现。

在我的眼中,你一直是我的小妹妹。为了让你幸福,我和你走到一起。一直以来,你在前,我在后,微笑地看着你。但在与病痛战斗的过程中,你的灵魂一直在升华。生命的燃烧更旺、更纯正,直到你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刻。这一刻,你是一只凤凰,在涅槃中得到永生。

亲爱的娟,今天,你的至亲好友,师长同事,广大网友都来为你送行。你在天之灵安息吧。我知道你在另一个世界安然地注视着我们,继续感化着我们。

最后,我再次代表于娟和全家向广大师长、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

光头在于娟追悼会上的答谢词(4月23日上午十点于上海宝山殡仪馆)_bluemm_新浪博客





追悼会现场





于妈妈拿着女儿的照片无法松手



视频: 上海 “抗癌日记”感动众人 数百群众送于娟

    

于娟丈夫:她是带着微笑离开的(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7月23日15:11



病前的于娟与“光头”,是干劲十足、快乐无忧的一对



于娟遗著《此生未完成》,“成”字故意缺了一角



病中的于娟和丈夫、儿子



于娟陪妈妈旅游



意气风发的于娟在挪威



于娟与儿子“土豆”



于娟新书分享会,其丈夫“光头”与读者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

于娟,是2011年被网友关注及众多媒体热议的名字;

今年初,本报《博闻周刊》曾分两期摘登了复旦大学年轻教师于娟的癌症日记,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7月16日,于娟的丈夫“光头”赵斌元现身广州,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聊起了于娟在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于娟,是2011年被网友关注及众多媒体热议的名字。这位年仅33岁极富才情的复旦大学年轻教师、两岁孩子的母亲、乳腺癌晚期患者,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乐观和幽默的笔调,写下一年多的癌症日记反省自己往日的生活习惯,记录医治疾病的点滴心得,在生死的边缘,为病友、为生者,为健康的人们,留下了最珍贵的警示。

本报《博闻周刊》曾分两期摘登了于娟的癌症日记,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留恋,对亲人的不舍,对病痛的坚强,对生死的通达态度……感动了很多人,也提醒了很多人。

4月6日上午10时43分,于娟在博客上留下了最后一篇博文《出生入死的生日记事》,这一天,她的日记出版签约。这日记,是她“拿命写的东西”,也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据报道,一向“慢条斯理”的出版界,以30天的神速完成了于娟留下的50余万文字的筛选、编辑、排版、印刷,在第一线加班加点的两名编辑,几乎是流着泪校完了十三四万字的书稿。

几乎是一线作者的版税,除了小部分留作3岁儿子“土豆”的教育基金,这个至今仍在上海租房、为于娟看病欠债累累的家庭,还是决定把多数钱款用在于娟生前常常挂念的课题上:把对保护环境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能源林搬回山东老家。

7月16日下午3点,于娟的丈夫“光头”赵斌元现身广州“学而优”书店。他是带着妻子的遗著《此生未完成》来做新书分享的。赵斌元对广州的读者讲述了于娟和他一起与癌症斗争的心路历程,并与大家探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交流会后,赵斌元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跟“光头”的谈话从于娟的书开始,于娟在书中一直把老公赵斌元称为“光头”。赵斌元解释说,他们刚认识时,自己是有头发的,光头是后来理的发型(因为头发越来越少)。赵斌元个子很高,比较清瘦,谈吐举止温文尔雅,很有高级知识分子的风度。

于娟的文字散发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这个山东女孩不服输的劲头,还是她乐观的人生态度?……带着一个个问题,记者与于娟丈夫聊起了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

对自己节约,对别人大方

于娟是一个很节约而且能吃苦的人。这是赵斌元给于娟的第一个评价。

于娟自己很节约,对别人却很大方。于娟在挪威留学期间,为了能让自己的母亲到欧洲游玩,在上课之余,常挤出时间来卖报纸、打零工,赚取母亲到欧洲的旅费。于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姑娘,很爱笑,也爱花。可是“光头”回忆,每当他提出买几盆花回家时,于娟总是说:“算了吧,挺贵的,省点钱吧。”在生活中,于娟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主妇。

2

于娟与“光头”第一次相遇,在交大的英语角

于娟来自山东,山东学生在学习上的刻苦劲儿全国闻名。从上海交大的本科,到复旦博士,继而留学挪威,再回复旦任教,于娟走了一条令人羡慕而又冷暖自知的路。

老公“光头”是她在上海交大的师兄,两人的相遇也是从学习上的交流开始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交大的饮水思源英语角,时间是1996年。那时,于娟还是刚刚考入上海交大的本科生,赵斌元则进入交大攻读博士。于娟带着北方姑娘的直爽,闯进了赵斌元的生活中。在英语角第一次相遇,于娟就说赵斌元“你像个傻瓜”。赵斌元被于娟这种男孩般的率真打动,心里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种子发芽是在当年10月。当时发生了一次小地震,赵斌元冲出宿舍楼给姐姐电话报平安,随后想到的就是于娟,他来到于娟的宿舍附近,期待跟于娟相遇。

当天夜里,两人漫步校园,爱情成型。

2000年,两人登记结婚。

3

在日本的日子,

是两人最快乐的时光

婚后两人各有事业,聚少离多。于娟要考复旦的博士,赵斌元也于2001年去了日本深造。期间于娟到日本看望丈夫,两人在青森的弘前市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当地有很美的自然风光,当时两人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回忆起这段日子,赵斌元的嘴角泛起幸福的微笑。他说,这是他跟于娟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于娟如愿考上复旦大学的博士,再到挪威的奥斯陆大学留学。于娟在奥斯陆期间,赵斌元去看望过她两次,一次是一个月的时间专程去陪她;另一次是借国际学术会议之机,跟于娟有了3天的短暂相聚。

2008年,儿子“土豆”降生。这个小家伙最喜欢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4

“土豆”想妈妈时,只是耷拉着小脑袋呆呆地不说话

小“土豆”是最让看过于娟博客和书的人牵挂的。记者问赵斌元“土豆”的近况,他说“土豆”很乖,马上3岁了,明年就要上幼儿园,现在每天跟着奶奶和姑妈。“土豆”的外公和外婆也在上海,两家住同一个小区,每周外公外婆都会去看他,带他逛公园,教他认字。小家伙还不了解“死亡”的含义,只是知道见不到妈妈了。每当想妈妈的时候,“土豆”就沉默不语,只是耷拉着小脑袋呆呆地不说话,当家人问他的时候,他才会说:“想妈妈了。”

赵斌元表示,到现在,他仍然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事实,总觉得自己生活在梦中。

他说,过去我们都太固执,太功利,太想证明自己。而经过于娟的事情,他才明白了生活的本质在于过好每一天。正如于娟在博客里写的:“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对于“土豆”,赵斌元只希望他以后能成长为心智健全的人,而不会过分地要他学习多么好,赚多少钱,事业有多成功。

“土豆”现在成为于娟父母的生活重心。于娟父亲平时会上网跟朋友聊天,现在已经慢慢从悲痛中走出来;女儿的去世对于娟母亲打击很大,她一直生活在悲伤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家的精神状态也日渐好转。

5

她走的时候面带微笑,如今博客点击超过1100万

于娟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点击量已经超过1100万。赵斌元说,他现在还会发一些对生命的心得体会到妻子的博客上,并希望这个博客成为与网友沟通的平台。

翻开于娟遗著《此生未完成》,看到的是一组于娟的照片,每一张照片上的于娟,都面带笑容。

记者问赵斌元:“于娟老师临走时,定格在脸上的最后一个表情是什么?”

他说,于娟弥留之际,由于疼痛的原因,呼吸困难。她似乎预知了这个时刻的到来,临终前,哭了,两行眼泪从她脸上慢慢滑落。“于娟当时的眼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于娟慢慢闭上了双眼,她走了,哭过之后,脸上带着微笑。

到今天,于娟离开我们已经95天了。

记者问赵斌元:“在于娟老师走了之后,你有没有刻意去找她的照片来看?”

他迟疑了一下说:“没有刻意找来看。”但眼里,已泛起泪光。

最后,记者拿着手中的书请“光头”签名,他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又在名字的上方郑重地盖上于娟的签名印章和“活着就是王道”印章。

记者明白,于娟并没有离开,她的生命在最爱她的丈夫“光头”这里得到延续,当然也会在“土豆”身上延续下去。

赵鹏

(赵鹏)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于娟丈夫:她是带着微笑离开的(组图)-搜狐滚动



于娟丈夫:她是带着微笑离开的(组图)_星岛环球网



    

复旦抗癌女教师于娟去世 抗癌日记感动无数网友

水母网

2011-04-20 19:46:14 新民网



于娟生前所写的“活着就是王道”博客上的个人图片,如今灿烂笑容已成追忆



东方早报3月3日报道于娟抗癌经历

  在国外留学时的于娟

  病榻上的于娟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癌症日记”中被网民转载率最高的段落之一

昨日(19日)凌晨3时许,一直与癌症顽强抗争的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去世了。生前,她在病床上坚持写日记,通过博客和微博记录自己与病魔做斗争的历程,感动了无数网民。

斯人已逝 微博还在更新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昨日9时许,“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微博说,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辞世。

“围观就是力量,粉丝就是希望!”这是“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微博的个人签名。于娟的朋友每天在微博上更新她的博客内容和病情,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于娟和她的家人,战胜绝症,重获新生。如今,微博还在继续更新发布于娟追悼会等事宜。

网民追忆“活着就是王道”

每条微博后面都留下了数千网民的惋惜和怀念。“一路走好,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开心快活。”

不少网民被于娟感动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觉得应该珍惜生命和眼前的幸福。于娟生前写下的博客中部分经典句段也被网民多次引用。

2010年初,于娟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此后,她开始在博客上记录自己与病魔抗争的过程和人生的感悟,与网民分享,一共发布了72篇“癌症日记”。截至昨日,于娟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350万人次。无数网民在博客上留言鼓励她。

于娟博客摘录

对于对疾病康复有帮助的东西,我非常乐意分享,所以会有我的生命日记。

我曾经以为,我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我的家庭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爸妈没有多少文化,勤劳质朴做个本分人是他们的终极幸福。老公出身蒲柳,和我一个版本也是苦学改变命运的教书匠。

对于这种近乎平庸的平凡我已习以为常,三餐一宿,衣食无忧,想房想钱想课题,我和光头一如小说里所有的夫妻那样平淡爱世俗,我从来没有想到,碌碌庸庸的家人们深藏在无尽岁月里的,居然是如此强大的内心。(天府早报 杨华丽)



“珍爱女人,笑对生命”喊出了于娟的心声。记者 施培琦生命日记绝笔:好想休息一下

“我要休息,休息一下,想想为啥是我得癌症的性情因果,看病问病向内求,找找致癌的情致内因。”复旦抗癌女教师于娟3月22日在博客上说很想学一休小师傅“休息,休息一下”。

4月19日凌晨3时,刚度过自己33岁生日不久的于娟辞世。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

现在,于娟仓促走完疲惫的人生旅程,我们惟有祝福她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好好休息”。

她渴望可以活到一百岁,她渴望看着年幼的儿子长大成人,她渴望让含辛茹苦的父母乐享天伦,她说很害怕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这样的人生极大痛苦压在她的孩子、丈夫、父母身上,所以,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可是,她还是被病魔和死神无情地带走了,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一位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的复旦大学女教师,与世长辞。

这一天,距离她4月2日33岁的生日刚过了17天,距离2009年12月被确诊患乳腺癌只有15个月。

化疗阻塞了所有血管

于娟,博士,海归,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家中的独女,有一个同为大学教师的丈夫和一个两岁多的儿子。

2009年12月27日,于娟突然被确诊罹患乳腺癌,那时的她从挪威留学刚回国参加工作3个月,1岁多的儿子刚会叫妈妈,幸福才刚刚开始,却被判定只有一年半载的生命。

乳腺癌这个词,“体质一直很好;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的于娟怎么也没想到会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在反思自己为何会得癌症的同时,于娟想到怎么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并远离它,于娟以“活着就是王道”为名开了博客,用时一年多在病榻上陆续写下生命日记,“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我拿命试过,此路不通。”于娟在博客里这么写道。

她乐观、豁达的人生观鼓励更多人感恩生活,珍惜当下。

“我相信,我会成为奇迹。”今年3月初,和病魔顽强斗争着的于娟曾和早报记者这么说。但是这个大家都无比期盼的奇迹最终没有发生,在和记者畅聊的一个月后,4月19日凌晨,于娟静静告别人世。

“最近一周时间,于娟的身体都不太好,一直在医院抢救,前天进行最后的抢救时,医生想给于娟注射药剂,找了40分钟连血管都找不到,因为所有的血管都因为化疗而阻塞了。”于娟的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在于娟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陪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她一直对着所有人笑,病痛的折磨下,她还如此坚强。”

小儿子说要保护妈妈

前天晚上9时,于娟就失去了意识,那时,家人和朋友都在病床前陪着她。昨天凌晨,家人把于娟两岁多的儿子土豆带到医院,被从睡梦中叫醒的土豆十分乖巧,不哭不闹,跟着到了医院,见了妈妈,喊着要“保护妈妈,帮妈妈”,此时的于娟,已经无法和儿子讲话,到了凌晨3时,于娟离开时,土豆在门外怎么也不肯进去,只讲了三个字“好可怕”。

没有人告诉土豆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但两岁多的孩子似乎和妈妈心灵相通,在于娟去世之前的几天以及去世后,土豆就有意无意地唱着那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下周安葬于山东老家

昨天于娟去世的消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后,无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发起了悼念。

复旦BBS上,老师和同学讲述着于老师的点点滴滴,微博上,祈福声一片,“对命运的不屈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于娟让我们明白,生命是如此的美好,无论是否经历了过生与死的抉择,将更懂得生命的价值,珍惜我们拥有的,快乐恬淡地过好每一天,感激所有的得到,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奢侈。”“希望于娟在天堂幸福,你激励了很多人! ”……

于娟所在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昨天下午召开了追思会。师生为于娟老师送上了挽联:上学留学再教学一生为学,莘莘学子憾早逝;有爱得爱还播爱,拳拳爱意信永存。娟然如拭。”

于娟追悼会定于4月23日上午10时在宝山殡仪馆举行,按照于娟的遗愿,于娟骨灰下周送老家山东安葬于公益能源林,于娟的最后遗愿是把留学北欧时的最爱“挪威的森林”带回山东老家。

于娟老师,一路走好。

出生入死的生日记事

天气不是很好,心情不是很糟,身体不是很妙,精神不是很差。就这样一个时而阴霾时而有些微阳的日子里,我爬上来写:祝我生日快乐。

一早起来就开始陆陆续续收到生日短信,不过意外的是,第一个生日祝福短信居然是招商银行送出来的,不禁索然好笑。状态不是很好,毕竟刚刚化疗,白细胞低,精神不是很抖擞,怀疑又有些胸水,所以喘息和没有吃激素的综合效果一起浑浊着,让我的呼吸更加烦乱。赖床不起,起来又赖,想想人生如果都在这样赖着,着实没有意义,于是坐起来等那一干同志朋友亲人干事的到来。

他们专程挑这个日子来,我的生日,把我的文字正式拿出来,和出版社签约。可谓费尽心思让我的生活花团锦簇倍感开心。我的心情也的确如同这帮人希望的如此。不过搞笑的是,光头(于娟丈夫)作为了我的代理人全权处理,我甚至不知道我和哪家出版社签了什么具体内容的一个合同,我傻傻笑着,保存体力,听着大家讲话。心里无比自在,我从来没有如此放手过这般一件大事,但是事实却是我完全可以放下。因为我有他们,有值得信赖信任托付性命的朋友们。

文字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拿命写的东西,防微杜渐,不再像我这样,健康任意挥霍,幸福任意挥霍,到时候只能敲着键盘望着屏幕追悔莫及。

于娟最后的癌症日记,摘自于娟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上传于2011年4月6日上午10时43分55秒(东方早报)

33岁零18天,飞扬的生命倏然着陆

午后,四月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这座城市。不足三岁的小“土豆”饭后在草地上捡起了两根树枝,一边晃一边开心地说,“我要把它做成鱼竿,钓鱼给我妈妈吃,妈妈饿了。”这是2011年4月19日的14点。

就在11个小时前,小“土豆”的妈妈、曾经以“癌症日记”感动了无数人的复旦大学青年讲师于娟悄然离世。近万名网友含泪在网上向她道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为她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告别会,不少复旦师生泪洒现场,但这一切,于娟那个小小的儿子“土豆”,依然懵懂无知。

母亲辞世前几天,儿子一直在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辞世。几番生死,顽强抗争到底;下笔万言,生命日记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昨天清晨8点58分,专为于娟而开的微博、“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发出了这条让无数网友惋惜的消息。她的上一条微博,时间停留在4月18日9点08分,尽管只有他人代言的寥寥数语,但“平安,今天转院”六个字还是给了所有关心她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没有人知道,就在18个小时后,她将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这两天,有个关于‘关爱女性,关注肿瘤’的活动需要她的一张照片。因为这几天她的状态一直不太好,我们一直在等,等她身体好点再帮她拍照。我们一直以为,她熬过了5月就好了。谁知道,她突然之间就这么走了……”对于于娟的离世,于娟的姐夫罗先生还难以接受。昨天中午,在于娟租来的家里,他接待了前来探视“土豆”的几位媒体代表。眼前的他眼圈发红,因为一夜未眠而显得有些憔悴。谈到于娟的离世,他几度落泪。“其实,早在清明节期间,于娟的状况就不是很好。送到医院急救,但是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声音又嘈杂,她这几天一直没有睡好。”前天晚上,于娟突然就呼吸急促起来,“当时我们已经预感到,可能不好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我们叫醒了已经睡着的‘土豆’,想要让于娟再看他一眼。像他这样年纪的孩子,半夜被突然叫醒会又哭又闹,但‘土豆’很乖,很安静,他看着正在吸氧的妈妈说,‘我要帮助妈妈!’凌晨3点,于娟走了。我们再次叫醒了‘土豆’,他一直坚持不肯进病房。我们都想,也许,孩子是知道了什么吧?前几天,‘土豆’就一直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奶奶和姑姑一直不许他唱这首歌,但‘土豆’一直在唱。当时,我们都很怕。”

活着是王道,但她却在用生命笔耕4月,她走了,6月,她的日记将出版

于娟离世这一天,距离她的33岁生日刚过了18天。就在生日那一天,出版社和她正式签约,将来公益出版她的日记。“身体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她就会盯着电脑码字,写她的博客。我们看着,其实都知道很伤她的身体,但她一直都很坚持。只有光头回来,才会坚决制止她。她那是用生命在写啊!”罗先生提到的博客,正是让于娟为众人所知的抗癌日记“活着就是王道”。“请忽略我,但是,看看我的文字。我希望有人关注我用命换写出的文字,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我希望有人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减少应酬,开始不再嗜烟酗酒,开始分些时间给家人。”那是于娟用生命记录的原因。于娟的文字,帮助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短短半年内,于娟的博客就拥有了300余万访问量,每一个曾经读过她的文字的人都从她那里得到了力量。很多人通过她的文字,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警醒自己,过一种更有意义、更健康的生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日记应该会在6月出版。”罗先生说。“她走了,她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陪我走过了很多坎坷时刻提醒我病床上的决定笑着活下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得知于娟离世的消息后,网友“徐朵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哀悼她道,“她走了,我终于抑制不住泪流满面,为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即使如此她的文字给了我太多力量和勇气。生命是个圆,经历把点画成线构成了圆,或大或小。这个世界她来过并努力生活,走好。”

在梦境,她把“挪威的森林”搬来在现实,她安详地躺进自己的梦境

“于娟生前所寄,一为亲人,尤其年迈父母和小‘土豆’;二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能源林。亲友及有缘的各位,请齐心协力,助她完成遗愿。”于娟的遗愿之一,是能在山东济宁的老家,建一座“公益事业能源林”。于娟曾经在挪威攻读硕士和博士,那里的森林曾经是于娟最难忘的记忆之一。“把挪威的森林搬到中国来”,于娟曾经这样对妈妈讲。于娟的妈妈,也在于娟走后决定帮助女儿完成这个心愿。这个周六,结束了于娟的追悼会后,她就会带着于娟回到山东老家,将她安葬在她魂牵梦萦的地方。然后,在那里一棵棵建起一片森林来。

“她走得很安详,脸上带着笑容。”罗先生说。也许,走前的那一刻,于娟是没有遗憾的吧?爱过、活过、也温暖过他人。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女教师来说,她用生命写成了一本教科书,让无数人一遍遍地传读,她完成了自己对这个世界所能尽到的最后责任。(青年报 记者 朱文娟)

责任编辑:刘家昌



32岁癌症女教师生命感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图 )

复旦“抗癌教师”于娟走了 抗癌日记感动无数网友

    

五 : 在黄公黄友苏老师追悼会上的发言

在黄公黄友苏老师追悼会上的发言

学习黄公黄老师努力拼搏奔明天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各位乡亲: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沉重悼念黄公黄友苏老师,心情十分悲痛,然而我们同学约定,我们要走出悲痛,超越悲痛,把今天的悼念大会开成向黄公黄老师学习的大会,缅怀黄老师光辉的一生,让黄老师的高尚品质,让黄老师的谦逊作风永远鼓励着我们,激励着更多的家乡老师和更多的莘莘学子……

黄公已乘仙鹤去,悲风震荡出金中。接到消息时,我久久不能平复心中的思绪……昨天,我们1978级部分同学在景德镇聚会,同学们诉说着黄老师的好,泪水和着酒水下,有同学要我作个发言,我一边写一边流泪——黄老师,你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丰碑,我们真的很爱你。

往事越千年,遥想当年少年时,我们有幸投入到黄老师门下,于是一批少年插上了理想的翅膀。1978年秋天,我们金盘岭中学第一次召收了初一重点班,班主任语文教师就是黄老师。当时我们只知道,黄老师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是刚从小学提拔上来的。了解黄老师是从他的讲课开始的,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毛泽东的《和柳亚子先生》的情景。黄老师那微笑着挥动双手的形象像尊塑像永远烙在了我们的心中。从那以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雄鸡一唱天下白”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当时我们能看的书很少很少,黄老师鼓励我们同学互相借书、抄书,此外,他经常在黑板上抄范文给我们读;《菜园小记》、《小石潭记》等好文章,我们同学就是当年在抄黑板时背诵的。在学习上,黄老师教育我们不但要刻苦、勤奋,更要开动五官细心观察体会。一天晚自习,他带我们去教室外看星空,回教室后,他给我们朗诵了一篇“范文”,文字很优美,朗朗上口,可其中有“月圆如镜,繁星满天”等句子。在欣赏美文时黄老师要我们指出与实际不合的描写,一条条剖析后,我们渐渐知道,好文章应与自然和谐相通,经得起实践检验,方能神采飞扬。

我们班有40多位学生,没有一位同学不爱自己的黄老师。黄老师是一位常年带腌菜吃的老师,生活与我们农村的苦孩子十分接近。他爱我们,他把所有的学识、身心都投入到了我们同学的进步中。他特别善于表扬学生,得表扬的同学欣欣然更上一层楼,没得表扬的同学心服口服也暗暗较上劲,他从来不乱骂我们、不乱批评人。

记得读初二时,眼睛看不清黑板,于是在数学老师讲课外题要演板时,我总是抢着上黑板,大多数时候我能边读边解如愿以偿。可有一次,我在黑板前一筹莫展,数学老师温和的对我说,此题很难,没有看清题意请不要抢答,然而同学们不答应,说我有意搅乱课堂秩序并报告了黄老师。黄老师温和的话语融开了我心中的秘密。在班会课上,黄老师向同学门通报了情况,并对我热爱爱学习、善于思考给予了肯定,他要求我们学习有困难时要告诉老师,那节班会课将我们同学与老师的心又拉近了。

教书育人,黄老师最重言传身教。我们学校当时有20多亩田,抬粪浇庄稼是我们学生常干的活,每当那时,我们两位男同学抬一桶,黄老师就挑一担。他常对我们说,常想饭菜香就会爱劳动。三年来,我们班不但学风好,生活作风也朴实,学习、劳动等多方面都是全校的表率。三年后,我们全班为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半以上的学生成绩上了波阳一中重点分数线,三十多年来,我们班许多同学成了专家、学者,四十多位同学都成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初中毕业后,我们越来越想念我们的黄老师,假期看黄老师是我们班同学“团结、拼搏争上游”的助推器。黄老师家住枧田街一个叫窝炉下的小村庄,离我们乡有20多里,离我们许多同学家都超过了30多里,最远的我近50里。当时自行车少之又少,我们在波阳一中就读的14位同学第一次去看黄老师就是走去的。

就这样,在以后几年的求学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去看一次黄老师,每一次我们都能感到温暖,每一次我们都会汲取到前行的动力。

已有10多年没看到黄老师了,我一直念叨,退休后两鬓苍苍的老师还好吗?我一直想和老师聚聚、谈谈心,可上天没给我机会。等到的是噩耗,是生离死别。今天,站在这里,我最大的希望是——我们家乡的孩子能有我们一样幸运,遇到像黄友苏老师一样和蔼可亲、催人奋进的好老师。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各位乡亲:黄老师临终前对长根同学说,他的身体不行了,他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他感到无法报答这些对他好的同学们。是啊,老师爱我们就欠我们,他一直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他对我们的爱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在社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在老师身边我们依然可享受着孩子们成长的欢乐。冬喜同学从广州赶来参加追悼会,他一路回忆往事,一路流泪思念老师,我们所有同学都一样伤心,可那泪水,不仅仅表示悲伤,那也是我们心灵的净化剂,我们的心灵在思念中再一次升华。

从现在起,在人间我们少了一位可敬的老师,忠厚的长者。可也是从现在起,在天上多了一颗保佑我们的星星。愿黄老师在天之灵能安息,黄老师永垂不朽!2011年3月1日(操园官)

本文标题:在追悼会上的答谢词-诗歌奖颁奖会上的答谢词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214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