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案

发布时间:2018-05-01 所属栏目: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案

第二单元 线与角
第1课时:线的认识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中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电脑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图。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城里的各种灯光,灯所发出的光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电脑操作,引出一些射线。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集体交流,得出结论填写表格。
名 称 共同点 不同点
直线 都是直的 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6页的“读一读”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试一试
(1)(课件演示)通过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课件演示)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四、看一看、量一量
第1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第2题:两个图中的方框是正方形。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课后反思:

第2课时:平移与平行
教学内容:
平移与平行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 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正方体、三角尺及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平移
出示课件(汽车平移)
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
动手操作(平移铅笔):
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说说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试一试: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用字母描述他们的关系
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第2题:本题平移小鱼后身上的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 展示学生的折痕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三、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课件演示)
归纳: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再画出另一条直线。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平移              平行
课后反思:

第3课时:相交与垂直

教学内容: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建立相交与垂直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棒、三角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看一看。
1、 课件演示。
两条相交的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2、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3、 小结: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
1、 学生折纸痕。
2、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教师:
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
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              垂直
课后反思:
第4课时:旋转与角
教学内容:
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准备:
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角、周角
1、动手操作活动角
四人小组活动:
(1)固定其中一根硬纸条,旋转另一根硬纸条。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交流。
2、汇报总结
展示学生经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二、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
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
三、围绕哪一点旋转
试一试:第2题说说所给图形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
四、作业:练一练 1、2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
锐角           直角              钝角平角         周角
课后回顾:

第5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1、动手操作活动
四人小组活动:
(1)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都是3倍多一点,讨论怎么办:用更小的角去测。
(3)对折∠1得到∠2,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讨论、总结
讨论:要测量一个角有多大,可以用规定的角去测,为了统一测量单位便于交流,规定了1度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
二、认识量角器
1、量角器的特点。
(1)中心点。
(2)认识零刻度线、90刻度线,注意零刻度线两头各有两个零。一个0在内圈,一个在外圈。
(3)认识内外圈刻度,读一读,引导学生观察内外圈刻度,找找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量角器里的各个部分。
2、认识1度角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 1°1小格是1度,几小格就是几度。
(2)认识平角=180°,周角=360°
三、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1、先自己试一试:怎样用量角器测∠a和∠b的大小。
2、与同学交流测量的方法
3、总结测量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从与边重合的零刻度往上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教师板演示。黑板出示步骤。
一盖:有量角器把角盖住;
二合: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三看:看另一条边,分清内外圈,读出度数。
四、作业:练一练 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            测量角的方法:
课后巩固:

第6课时:画角
教学内容:
画角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重、难点 :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动手尝试画指定度数的角
让学生画一个60度的角:你能用几种方法画?
2、交流、总结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画法。
用量角器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注意内外圈的数,画完后可估一估)
用三角板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用三角板只能画出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3、画一个150度的角。
你能用几种方法?
画角后,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示方法。如∠aob=150°等
二、试一试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先用量角器量出红领巾一个角的度数再画出来。
2、思考、讨论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哪些度数的角。
三、作业:练一练 2、3三、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想到几中画角的方法?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             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课后巩固:

第 7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
练习二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课前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1、 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2、 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3、 角的度量及画法
二、练一练
1、第一题
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
(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2、第二题
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
3、第三题
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
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
4、第四题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
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课后反思:

第8课时:走进大自然
教学内容:
走进大自然
学习目标:
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认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取信息
读数和写数
课件演示:
(1)我国最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占地面积3735200米   
,其中水域面积1334000米   ,国家投资近100000000元。
(2)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了十万棵大树和一百二十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米2的大草坪。
(3)学生上板演示。
鼓励学生
二、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 从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汇报交流。
2、 从a点到小房子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画一画。
汇报交流
三、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 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说说思考过程
2、 全班交流。
四、装饰房间:
1、学生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3、及时总结,进行表扬。
课后反思:

二 : 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野草》教案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的内容。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流程
 一、听歌曲《小草》,激发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老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小草》
师:“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多么平凡而又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的小草。“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生命力多么顽强的小草。同学们,从歌词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棵棵这样可爱的小草。我们对草并不陌生,它低矮柔软,极其普通,随处可见。
师:然而它却又是极其的不普通——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杂文《野草》看看他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
师: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课文里这些词语吧。
生:读词——力量之大、世界无比、不可抗的力……
师:同学们的字音读得真准。当你读这些词语的时候有一种什么感觉?
生:交流——汇报——读的时候声音很有力,感觉有一种力量,那是种子的力之大。
师:随即板书——力大
师:是啊,力大的种子,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一种力量来。
生:再次读词。
师:如此如此力大的种子,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还能体会到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聚焦重点 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
师:谁来说说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力大?
生汇报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力气有多少,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从这段文字里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一粒种子?
生:力大超越一切的种子。
师:对,那你是怎样理解“简直超越一切”的?
生:指的是种子的力量之大,没有其它事物的力量可以与它相比的。
师:理解得很好,也说明你是认真去读了、体会了。这只是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那么用什么来证明它的力超越一切呢?从文中哪个地方你能找到答案?
师:它的力是躲在语言文字的后面,咱们通过朗读,读着读着,它的力就会显现出来。你信不信?好,我们先自个儿读读。
生:自读文—交流—汇报读文
师:是的,一个科学故事再一次让我们知道了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能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这真是一粒力大无比的种子!
过渡:这也许特殊了点,常人不可理解。那么,你见过被瓦砾和石块压着的小草吗?它又是怎样生长的呢?
(二)聚焦“生命力” 读出精神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它的生长历程。
生:自读。
师:你读出野草是怎样生长的吗?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从(图片展示)从水泥地里,从石缝里钻出来的小草,你能体会到它生长得多么不容易啊。
请一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那一棵棵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小草,周围是一片黑暗,见不到一丝光明,但是它们却顽强的生长着。
师:此时此刻,我们感受到了野草的(学生用文中的词答出来—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师:面对如此力大,如此顽强生长的野草,你会对它产生怎样的感情?
师:把我们对它的敬仰之情朗读出来吧。
生: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让我感受到小草生长过程的艰难,也让我仿佛看到一棵小草为了见到光明,它拼命的往上挺啊挺啊,钻啊钻啊。此时,我也想读一读了
师:读了这段文字,知道瓦砾、石块硬吧?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从小草生长的过程中体会到的。
师:是啊,面对如此硬的环境,小草是怎样生长的呢?
生:从几个动词“挺,钻,透,掀翻”里体会到它的力大无比。
师:我们把这几个动词和“长”这个动词比较读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探究换词读,交流——汇报,还体会到它面对这样的环境生长时的艰难,说明了它具有顽强的精神。
师:体会得好,你真会读文。还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不易?
生答:曲曲折折,顽强不屈
师:体会得很好!我们再齐读,再次感受这样大的力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齐读
师:从朗读声中,我感受到了这种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生命力
师:它还是一种怎样的力?齐读第七自然段。
生:还是“长期抗战的力。”
师:我们合作一起再读一读,读出它的力量来。
师:这是一长期抗战的力,一种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如此强的力,在作者思想里究竟寓意着什么呢?同学们,这段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聚焦“感悟” 情感升华
师:出示课件资料配乐介绍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国东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杂文《野草》。(再逐一放有关抗战时的图片并简短叙述)
师:听到这些,看到这些,此时你对抗战时期广大抗战民众有了了解吗?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抗战时期的资料。
师:是啊,男同学们,你就是一名爱国志士,当你们看到大片国土沦陷时,此时你会怎样读?   男生齐读
师:作为一名革命勇士,当你看到那些可耻的卖国贼正割让着自己的土地时候,女同学们,通过读,表达出你心中的愤慨吧(女生齐读)
师:同学们,艰苦的抗战需要我们广大民众奋起反抗,英勇对敌!全体起立,带着对这样的民众们的一种敬意,齐读第七自然段。
 作为生活在幸福和平时期的你们,当你回首往昔,看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和平,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长期抗战的力,一种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这种力就是―――齐响亮地答(顽强的生命力)
师:现在,你读懂了什么是“长期抗战的力,一种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了吗?生:交流——汇报——感悟
师:听到你们那响亮的声音,我仿佛看到诗中所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课件)。这就是力量的伟大……作为一名爱国作家,夏衍在革命最艰难时期写下了《野草》,他鼓舞着人们拿起武器奋力抵抗,他写道:“第八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你就是棵这样的小草,带着豪壮的激情来读。
师:此时,你能理解文中“种子,野草,瓦砾、石块,盆花它们分别代表、象征什么吗?”瓦砾、石块,盆花分别象征代表着一切反动势力和侵略者,种子,野草象征着奋力抗争的民众。
师:是的,就是它这种“超越一切、坚韧、力量之大、不可抗的力、世界无比、顽强不屈、能屈能伸……”的精神,使它创造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就是因为有了这世界无比的力,让我们在如此恶劣的战争环境下,看到了具有小草精神的千千万万保卫祖国的民众们奋起抵抗,赶跑了侵略者,打垮的反动势力,解放了全中国!这种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通过重点读读懂了一棵草,读懂了一种精神。老师希望小草的精神能够永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四单元花园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懂图意了吗?根据图一提问题适时鼓励
3.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出示试一试1题:让学生理解图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订正结果:16÷4=4
出示2题:笑脸是哭脸的2倍
请画出笑脸
订正结果:
4×2=8(个)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35页
板书设计
花园
小鸟是蝴蝶的几倍?24÷4=6
密封有多少只? 4×2=8(只)
红花是白花的几倍?8÷2=4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清晰的展现相关知识点,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的效果也好!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178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