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创造原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创新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引自《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这篇文章就是议论创新问题的。 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怎样寻求呢?课文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这要素是:①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的论述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是自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像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物也都如此。总之,“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课文提出了这个观点,只是举了两个事例来加以证明,并没有在理论上多加分析。其实,不少教育家都说过,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只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算真正获得了知识,否则,知识便一钱不值。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鲁迅先生说,读书要和“实社会”接触,和“实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也是要运用知识的意思。反过来说,如果只是一味死读书,不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一言以蔽之,只有懂得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创造力。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赢得了我国初步小康的实现。 2.课文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巨大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规律。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探究下边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第一问。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第二问。因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不是伟人名人才有。(引导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体会来谈。) 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 第一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第二问。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第三问。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设问句。 设问句是常用的句式。课文中除题干中举到的以外,还有:“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在本文中,它们的作用除了题干提到的以外,还有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至于怎样运用设问句,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 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掌握课文主旨。 这段的观点很多,学生可以随意选取一个,举例加以证明。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确立课文学习目标。一般说来,可以确立为以下两条:第一,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第二,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围绕这两条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自己另外确立学习目标也是应该鼓励的。 二、可以采用问题式导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除课后练习外,还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所提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2.“正确答案只有一种”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5.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6.课文中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 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和课文练习中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可以作多种引申。例如,课文的多种解读,问题的多种解法,完成一个任务的多种途径,等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引申得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学生之间可以交流,互相启发,开阔思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有关资料 一、关于联想 指回忆时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节录自《辞海》) 二、关于想像 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像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像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一般可以分为创造想像和再造想像两种,它们对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起重要作用。 (节录自《辞海》) 三、关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地有步骤地连贯地思考,提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求有创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与一般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想像、尤其是创造性想像的参与。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以及有关的广博知识;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规律与结论;把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周围环境(如同志间的切磋讨论)的激发等。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及绘图、写作等实践活动相联系。作为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节录自《辞海》) |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二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一:三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多年前,英国《泰晤时报》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哪条?
很多人都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找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获奖:一个好朋友。
获奖人说:“我没有单从地理的角度想问题,而是另辟新径。”
我们回想一下,其他答案错了吗?没有。这个获奖答案同样正确。只不过一个是从地理角度,一个是从人性角度。同一个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正确答案。
考虑一下下面这个问题: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半圆,哪个图形与其他两个不同?按通常的思维,这道题一定只有一个答案,可再想一想呢?选三角形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用直线构成的图形。选圆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用曲线围成的封闭体系。选半圆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用曲线和直线共同围成的图形。瞧,这道题有三个答案,可这三个答案都是挑不出毛病的。
再者,1+1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一个答案,等于二,可它在化学中就小于二。就这样一个看似如此简单的问题也有好多个答案。
如此看来,拘泥于“一个正确答案”是极没必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看也有不同感悟,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最终结果或许都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连大师毕加索的画都褒贬不一,我们又何必只在一个答案上找出路呢?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人实际上是迷信权威。我们常常把对一个人的评价基于权威、专家们的观点。但权威是有成就的人,不是正确答案。就拿毕加索的画来说,印象派权威说这是稀世之作,唯美派权威说是垃圾,这些都是专家们的想法,可他们即便是专家,意见也同样不一样嘛!说他们错误也有理,说他们正确也对,可以说,他们都是正确的,也都是错误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正确答案真的不只一个。
由此看来,事物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记住,事物的正确答案永远不只一个。
四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较长的自读课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先熟悉课文,后逐段的分析,且要在一堂课内完成,教学难度很大,效果可能也不好.因此,这堂课我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是放弃课本,在导入中设计了一个问题,结果学生得出了好几个不同的答案,由此引出课本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然后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赖于什么 学生纷纷做答,其中答案之一便是创新,这样话题就与课本联系上了,接着又问创新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讨论,做答,结果答案竟比课本还多.又问,创新最主要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颇有争议,争论不休,这时候再让学生到课本中去找一找,看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最后为学生提供一些物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制作他们想要的东西,结果气氛很热烈,有独立制作的,也有合伙制作的,大家的思想动了起来,手也动了起来.在制作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不就发挥出来了吗
这堂课给我的思索是:教学有必要死死的抱着课本不放吗 我想是未必,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只要课本的内容能反映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在这堂课上有所收益,适当的放放书有何不可.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