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发布时间:2018-01-21 所属栏目:作文教学

一 : 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菲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地跟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他不仅要求训练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他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 但是当今考试方式重书面,轻口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口头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口头语言的训练和考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长期以来,在教育思想上对听话、说话、朗读等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再加上口试操作等方面的因素,语文考试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读写,却忽略了口头语言的“听说”“朗读”等考查。即使书面考试中偶有考到朗读,也是拿一句话让学生判断重音或停顿落在哪里,至于课标上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无论如何也考查不出来的。由于不考口语能力,教师和学生就忽视了口语教学和训练,阻碍了学生这个创新主体的持续、全面发展,所以对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一、改革现时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的评价以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堂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不改革现在的考试方式,不采用多形式的考试方法,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除了笔试外还可以采取游戏、比赛、观察、记录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获取学生更全面的语文素养信息,所以: (一) 在考试形式上,变单一为多样,多角度评价学生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试形式上可以这样安排:读、听、说能力的测试可采用口试,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进行笔试。 1、书面测试 把若干单元的知识编成基本题与选做题。基本题采用以往的题型,选做题的弹性较大,形式多样,内容灵活。如有猜谜语、成语接龙,看故事找错误。考句子运用的题型有按课文大意填空,,看故事填充内容大意等。这样的选做题可以调动学生的乐趣,避免畏难情绪的影响,让学生乐于参加考试。 2、定期口头测试 小学语文学习,口语十分重要。要提高语文素质,就必须以口头测试来促听、说、读的能力的提高。如中高年级“读”的测试,可用磁带录音,集体评判来定星级。依照读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评定。通顺、没有错字,没有添字漏字,评为一星级;较流利,停留合适两颗星;流利有感情的评三颗星。 这样,把过去模糊的一张试卷清楚的分解为各种能力测试,更容易诊断出学生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 (二) 在评定成绩上采用星级制,体现学生的差异 在口语交际成绩的评定中我们更注重对学生发展过程的监控,及时掌握和发现学生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让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状态,提高素质,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不要机械的分数分配与评判,而按评定星级方式激励进取。如在口语交际能力的评定上,按口语交际的技能和情感态度分成若干条块在各条块下设置星级。 如: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表 评价内容 星级 用普通话清楚、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见 说话时声音响亮、仪态大方。 认真听别人讲话。 大胆与别人交谈,积极参加讨论,对别人的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交际的过程中,权衡交际过程的情况,在相应的星级栏内打勾。这样评定看起来不如百分制精确,实际上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如在交际过程“主动交际”方面的评定,按百分制评,就只有“对”与“错”之分,而星级评定则有“优”“劣”之别,依据交际过程评定相应星级体现学生的差异。 (三)、多样化、多元化评价学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加德纳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正常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语言智力, 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人际智力, 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 空间或视觉智力, 逻辑或数学智力, 音乐智力这七种智力,只是每种智力的发挥程度不同或彼此间组合方式不同而已,正因为以上差别导致个体差异。目前,人们仅从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和品行等方面,片面对学生下“差生”定义,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它并不能代表人的全部,社会不仅需要作家、数学家、科学家,也同样需要音乐家、运动员、画家、建筑师、摄影师、工人、农民和服务员,社会岗位没有贵贱之分,只有职责不同,大家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传统的考试只重视语言能力和逻辑数学智力的考察,但在某种程度上,禁止学生用其他方式来表达个人思想,这就限制了学生体验成功感的途径。有时候,学生能够掌握概念,但无法仅仅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充分运用语言、文字、图画、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才能够展示自己的知识。否则,这些知识就得不到认可和奖励。目前而言,有些学生的这些能力还没有发展得很好,克服个人在单一能力形式中的不足,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耐性,而个体在其他能力方面获得成功,可以增强他的学习动机。当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觉最满意的方式,用发展得最好的能力方式来表现他所学的知识的时候,他的能力将获得提高。如在口语交际课《秋天里》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用各种各样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唱歌的同学,把创编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喜欢画画的同学,把秋天画成一幅画,展示给大家看;表达流畅的同学把你找到的秋天说给大家听。 二、落实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评价,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个学期的几节课进行口语训练,显然是不够的。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教学中处处隐藏着机会,那看你会不会利用、发掘。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在有限的口语交际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口语交际应贯穿在教学之中。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只能在良好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发展。让他们在民主、和谐、愉快、自由的气氛中,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师生间或同学间对某一问题的争论,对课文的复述以及听取别人说、评价。如《小马过河》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把原来的松鼠、老牛改成猴子和骆驼,再按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复述的过程也是交际的过程、交往合作的过程。在教学中,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起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的有关内容,或者创造新的社会自然环境,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穷人》一课后,让学生续编故事的情节,想象桑娜在收养了孩子后,一家生活如何呢?学生弛骋相象,编写故事。学生在听取别人的意见后,故事越说越有独创性,在听取别人的意见后,也丰富了自己的思维。 创设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关键,又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途经。我们可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际引入课堂。如设计“阿姨问路”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阿姨”和“路人” 进行“问题与指路” 的对话,创设借粉笔情境,让学生学习“借物” 的对话等等,然后让学生以分组表演的形式相互评议,学生在交际的情境中,不但想说敢说,还说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师生间、学生间的说、问、评,即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应贯穿于口语交际课的全过程 “交际” 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口语交际” 即人与人之间口头语言上的接触交流。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师生问、学生问的说、问、评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或者某个学生的独角戏,或教师与某儿个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学生教师之间有问有答,有评有论,有说有议,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课。 在口语交际课中应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以前看图说话一般都采用先看图,再说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在看图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教给一些某本的看图方法,然后再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基本上是把老师所给的词连起来,所以学生说出来的话大同小异。教学形式单一是造成学生思维绕一的重要原因,而口语交际课就是没有这些限制。过多讲授口语交际知识是绝对没有必要的。课堂上可以围绕所给的题目或范围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大胆说出来,教师是针对个别人给予个别指导,而不是给一个框,你去套用。教学中可采用同伴互练,小组讨论,竞赛,表演课本剧,室外活动甚至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体。 (三)、在交际过程中改变小组的组合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合作小组是按能力、成绩而分,它实际上是一种同质小组。在现时的教学中所提倡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功能联合体。由4—6人根据性别、能力、学习态度、个性、家庭——经济背景、守纪状况方面的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身份与职责,如四人组由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组成。各成员间各尽其职、又通力合作。“主持人”负责本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进度;“记录员”主要记下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学生汇报本小组成员学习情况;“检查员”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以确保每位成员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我们现时教学中,偶尔也会有合作小组,但究其实,是一种“同质”小组,易出现某个学生垄断发言机会,操纵整个小组的现象。异质合作小组却强调让每位同学都有事情要负责,强调每位同学都会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感到自己是小组中不中缺的一员,正是这种责任感和自尊感会促使他们努力

二 : 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开展作文教学

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开展作文教学

吴立岗 杨文华

学生怕写作文是1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数据表明:农村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小学学生,城市有百分之六十的中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但是,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很多平常怕写作文的孩子却热衷于发表博文;有些不爱写作文的孩子却偷偷写出了幻想小说。我们还发现,许多老师办起了班级作文小报,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写作热情和作文水平。这些现象表明:并不是学生天生就怕写作文,只是因为大多数的课堂作文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写作需要,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表达愿望。我们认为,孩子怕写作文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忽视作文的交际功能,没有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开展作文教学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何才能转变作文教学这种被动局面,让学生从怕写作文变得爱写作文,进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写作素养?我们依据国内外心理学、语言学和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意见:

一、儿童作文必须以现实的交际活动作为背景

传统的作文训练与学生的交际活动完全脱离。学生只知道为了家长和教师,或者是为了得到好分数而写文章,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写的文章有什么实际价值。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写一些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学生无话可说,就言不由衷地编造假话、空话、套话。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在说每一句话、进行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的动机——我为什么要说话这一活动的内在诱因和需要。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语言、谈话、对白的每1个新的转折的动机。”正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动机,促使语言符合其本来的使命——交际,才能最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发展。

我们认为,书面语言同样要激发学生内心的需要,必须将作文教学置于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价值和意义。

英国“国家写作计划”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发现 学生在校内写作活动中往往缺乏1个真正的写作对象——读者。而事实上,写作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有活生生、真实的读者,才能刺激作者写作的欲望。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价值,英国专门制定了1个圣连纳故事书计划——让小学生为学前儿童编写故事书。参加写作计划的学生需要探访当地的幼儿园,了解学前儿童的喜欢听什么故事,才开始构思故事内容。年纪小一点的学生还会被安排与一位学前儿童的父母定期会面,互相就故事内容交换意见。年纪大一点的学生可以选择写作伙伴,大家合作创作故事。结果,小学生们创作出来的故事不但图文并茂,而且别有创意。他们创作的故事得到了学前儿童们的喜爱。这个实验正好说明写作需要真正的读者,在互相的交流和回应中,作者更能体会到写作的意义。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非常重视作文的交际功能。每次作文课,于永正老师都会精心创设1个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表达。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转述通知》这堂课。

上课了,于老师迟迟没进教室,却来了一位“教育局的王秘书”,通知于老师下午去教育局开会。学生不知不觉就置身在于老师创设的真实交际情境中了中。接下来,为了把这位“王秘书”的外貌特征讲清楚,把通知的内容转述准确,孩子们争先恐后,表现出极高的表达热情,说得也越来越好。

于老师说:“说和写都是应该有目的、有对象的。要让每一次作文训练都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至少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让学生感到说与写都是生活的1种需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现实的交际活动为背景,并不反对写想象性作文。恰恰相反,我们提倡,低年级学生多写想象性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因为童年阶段,孩子是借助想象和幻想来观察世界的,所以低龄孩子的交际活动也以游戏的方式完成的。写想象性作文正是遵循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是孩子特有的的现实交际活动。

二、作文训练要让学生表达完整的意思

长期以来,我国的作文教学都重视分项的技能训练。例如,“作文分格训练”就是把众多的作文要求分解成1个1个具体的训练的“格”,让学生按照这些格1步1步地训练。如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文思维能力等,一共分325格。

分项训练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分步骤培养学生的各种作文技能,最后就能让学生写整篇的文章了。事实上,这种分项训练,因为不能让学生表达1个完整的意思,学生对这种像重复抄写生字词一样的机械训练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进而对作文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从心理学上说,任何人做某项事情,都需要有动机的驱使。如果没有真实的动机,是不会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让学生一开始就表达完整的意思,这是为了使儿童的书面语言活动产生动机,让他们意识到作文是有实用价值的,它可以向别人传递1个完整的信息和意思。

从作文的形成过程来看,每次写作都要经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生思想内容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让儿童在头脑中涌现作文的内容,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千万不要用书写和语法的规则去苛求他们的表达,以便他们打开思路,解放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第二个阶段是文字的表达修饰阶段。这一阶段,要教会儿童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所构思的思想。分项技能训练大多采用复述和模仿的形式,只能培养学生表达的技能;而写完整文章训练采用创造性活动的形式,既培养学生产生思想内容的能力,又培养表达思想内容的技能。

比如,《校园一角》是常见的1个作文题。一般老师都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按顺序描写景物”上。很多老师也会把学生带到校园去观察,然后再写。但是,这样的观察活动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按顺序描写景物”只是项表达技能的要求,并没有触动学生真实的表达需要,不能促使他们努力产生文章的思想内容。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对校园一角发生兴趣,产生真实的作动机呢?我们来看浙江省义乌绣湖小学的一项活动——评比“校园最美十景”。活动要求孩子们为自己喜欢的校园景点命名,并写出入选的理由。评比活动激起孩子们极大的热情。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行动起来,1个个富有创意的校园景点名称很快闪亮出炉了,一篇篇闪烁着个性色彩的评选文章也很快产生了。

很显然,“按顺序描写景物”是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但不是学生写作文的动机。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所说:“要把相应的目的变为探求未知的动机,换句话说,要激起兴趣,用不着光指出目的,然后再在动机上去证实这个目的方面的行动。而相反。要形成动机,以后使有可能在这种或那种物体内容中找出目的。”这就是说,作文训练一定要符合“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校园最美十景”评比活动,正是从学生激发学生的动机入手,让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景物描写表达训练,从而更好地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

三、师生合作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如何组织?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通常的作文组织形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这种教学形式是建立在权威和服从基础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叙述别人的思想和语言。这种教学形式造成了所谓的“鲁滨逊现象”。每个学生只能像漂泊在孤岛上的鲁滨逊,各自孤独地进行写作活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实质上的交流,作文没有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仅仅是项教师要求完成的作业任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把作文活动理解为学生个人掌握作文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活动,强调作文活动的“个体性”和“认识性”。这种理解无疑是片面的。对“作文活动”的科学理解应该是:第一,作文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第二,作文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作文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而且在于发展积极的个性,包括让学生掌握人们合作与交往的经验”;第三,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合作和交往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因素。简言之,应该强调作文活动的“群体性”和“合作性”。

我们认为,小学作文应该更多的采用师生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合作教学中,学生的个人活动是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的组成部分,其活动必须受到成员的检查、评估和认可。因此,对每个学生来说,作文,不仅仅个人的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满足社会要求的活动。合作活动本身就是对每个学生的1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互相竞争动机。

那么,如何建立师生合作的关系?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作文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间“权威——服从”的关系。教师不应该站在一旁对学生指手画脚,而应该同他们一起写文章,修改文章,一起参与作文活动。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作文教学要消除老师的话语霸权,否则不可能根除学生说假话、空话的毛病。他告诉学生:“宁愿说错误的真话,不说正确的假话;宁愿说不好听的真话,不说好听的假话”。为了让学生敢于说真话,他鼓励学生写老师的缺点。刚开始,学生怕老师事后打击报复,都不敢写。一次,1个孩子和管老师闹别扭,在作文中狠狠发泄了对管老师的不满。没想到,他的文章星期一被刊登在《班级作文周报》的头版头条,还受到了管老师的大力表扬。此后,同学们在作文中不再畏首畏尾,“说真话、抒真情”在班级写作中蔚然成风。管老师认为:当学生发现作文可以帮他在班级行使话语权之际,会唤起他巨大的写作热情。

其次,要建立“写作伙伴关系”。英国一项调查发现: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意见和观点能够和其他人一同讨论、研究和分享,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的满足感会大为提高,从而增加了儿童的写作兴趣。这种写作的伙伴可以是同班同学、同校同学,甚至不同校的学生。

英国一所学校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学生写一本小册子介绍1个机器人。一组是单个的学生来写,一组是3个学生一起合作来写。结果发现,三人一组的学生效率大大提高。这个实验证明在合作写作中,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和投入感,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如何与其他人共同工作。

再次‘要变换师生合作和学生合作的形式。为了逐步提供学生作文的能力和提高合作效果,应不断变换合作学习的形式。小学作文教学中,根据训练内容的难易和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程度,可以采用5种不同的合作形式:

1.师生整体合作,即师生共同构思作文内容,以扶为主。

2.师生分步合作,即教师仅对作文难点进行点拨,有扶有放。

3.小组自发合作,即让3-4位作文程度不同的学生编成1个小组,由1个学生主持,其他学生尽其所能发表意见。

4.小组自觉合作,即在小组学习时,每个学生都必须新文章构思到文字表达进行全面思考。

5.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自觉合作,即每个学生先独立写出文章,然后在小组内彼此交流、评议和修改。

四、依据儿童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确定适合的作文训练形式

活动心理学认为:在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由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从1个年龄阶段向另1个年龄阶段过渡,也是因为主导活动的改变造成的。新的主导活动出现后,就会产生新的心理形成物。这些新的心理形成物,就是划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期的标准。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这种交际活动决定着语言的功能和形式。如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儿童语言的发展也可以划分阶段。随着主导活动的改变,语言的功能和形式也会随着改变。活动心理学又认为:人的语言交际功能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维果茨基说:“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他认为,有意识地表现思想和体验的交际,必然要求一定的手段系统,即把所表达的内容列入已知的现象群。这就是说,交际需要概括,而人的思维可以实现这种概括。因此,小学作文训练如何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各种语言功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年纪特点。

1、低年级儿童应以创造型想象[www.61k.com]作文为主

低年级儿童以游戏活动为主,思维具有非常明显的幻想性和想象性。心理学家认为,小学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因此,低年级儿童最佳的作文形式既不是复述,也不是观察作文,而是创造型想象作文,包括童话故事和儿童诗等。上世纪80—90年代,湖南省凤凰县箭道坪小学藤昭荣老师进行的“童话引路”实验和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何夏寿老师进行的童话体作文教学实验,都是非常突出的典型。

2、中年级学生应以观察作文为主

中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由以游戏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学习活动为主。他们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平衡。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仍然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另一方面,他们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形式得到一定的发展。在中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是他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平衡的标志。中年级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细致性和持续性都有很大发展。因此,中年级最适合的作文形式是观察作文,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细致地表达能力。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文教育专家吴立岗和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首创的“素面作文”教学实验,是观察作文最好的范例,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高年级学生应以实用生活作文为主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他们从事系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但人际联系活动已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迅速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可以通过运用概念,以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和联系的认识过程。为了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能力,必须教会他们写各种实用生活作文,包括写简单的记叙文、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初步学会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上世纪90年代,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进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就是实用生活作文的最有代表性的改革实验,同样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我们必须根据语言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目的,即根据小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主导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特点,发展各种不同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且组织各种相应的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师》2015年第3期)

三 :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论文8篇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就业能力提升初探

就业能力作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方法,我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目前在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发现问题症结,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的需求无法匹配,原因产生在很多方面,而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需要从“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国家(政府、社会)”三方面合理进行,针对目前就业能力研究的现状,对于国家、组织、个人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具体分析。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身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就业大环境1.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就业数量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政策倾斜并未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全密切的联系起来,因此各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超越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政府应加强高校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将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求的职业资格,以及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作为高校办学资格的重要指标,逐步从对“就业率”的重视转变到“就业力”。2.加强管理,将所有促进大学生就业项目落实到位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一些部门、地区出台了一些就业垒壁性政策和地方保护性政策。因此,作为政府应有效地加强就业项目的监管力度和政策干预,发挥指导、监督、调控的职能,使所有大学生就业项目的开展落到实处,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高校应改善职能,调整培养指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1.将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目前,各高校都先后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方式和手段都较为简单、单一,缺乏实践性内容;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高校应加快就业能力培养进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融入到所有课堂当中,在人才培养过程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变为技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能力,必须在课程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和新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同时在最终课程考核中将就业技能作为指标之一,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技能的工具,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高校课程。2.将校企联合扩展到课堂教学当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能力能够满足职位的需求。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授课,传授课本知识与具体职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到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的联系机制,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促进用人单位向高校传到需求信号,共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中小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他们工作场所等各种就业前培训,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3.充分利用社团的阵地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近些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增加,他们在高校中是有着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企业文化对接等功能的组织,它们是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4.加强人格素养培育,端正大学生择业心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需要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很好的人格品质以及抗压性。因此,所有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建设。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工作中应加强就业心理研究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主动规划人生的信心。

(三)大学生应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1.转变观念,以期多元化就业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这是一句陈词滥调,同时也是真知灼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于未来的择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观模糊,无论是否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要求,依然将就业地区选在沿海一线城市。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大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要勇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而不是在象牙塔中需找栖息之地。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同样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2.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就业,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雇佣能力。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人的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组织以及大学生本人的互相协作和共同努力。

作者:殷若琳 谭菲雪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第二篇: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英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路径

创业教育(Enterprisingeducation),即以参与者的技能、知识和个人特质为基础,在模拟的企业运营场景中应用创造性的想法并实施创新性的行为,据此可以考察并提高参与者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领导力、快速反应能力、识别并利用机会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等。创业教育与课堂理论教育的差异在于,课堂理论教育更多地是告诉学生那些已经存在或经过验证的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而创业教育则是让学生亲自去参与活动,探究不可预知的结果。在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英国高校普遍运用了BillLawandTonyWatts设计的“DOTS”模型,该模型从四个方面为大学生的职业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框架:(1)自我意识:清晰了解自己与职业相关的特质,如技能、个性、工作和学习动机,及这些特质对职业规划的影响;(2)机会意识:清晰了解自己面临什么样的机会,以及这些机会所要求的成本和提供的利益;(3)决策能力:学习如何做出决策,能恰当运用各种决策技巧和手段;(4)学习迁移:能够运用相关技能和知识实施所做出的决策,并恰当地处理各种相关因素。创业教育即是把这些职业性的学习通过实践得以实施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创业教育和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创业教育让学生认识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以及通过设置企业运作实景,使学生像一个企业人那样思考和行动。通过这种大量的亲身实践,还可以减少学生对老师或他人的依赖性、对环境变化的脆弱心理和对不确定环境的恐惧心理。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扩招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加剧。也就是在同时,英国学界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2006年,英国“就业能力教育研究组”(ThePedagogyforEmployabilityGroup)建议将学生就业能力培训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其提出的教学法包括:一是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有丰富资源的情境下学习(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分析案例学习的材料、针对特定听众将复杂的材料概括成简要的内容等);二是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合作(分组合作、成立学习型组织、准备小组报告和小组陈述等),尽管这会带来与终结性评价相关的困难;三是提供认知“脚手架”(scaffolding)以帮助学生做到目前他们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到的事情,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发展,逐渐移去“脚手架”(比如,角色扮演、逐渐在更大的群体中解决特定的问题、使用形成性评价等);四是鼓励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如通过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反思和自我规范、撰写批判性的评论、呈现某个案例并给予论证)。众多高校也在实践上开创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路径。英国的部分高校,如林肯大学、德贝大学、兰开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在教学体系中逐步引入了创业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尤以林肯大学的林肯商学院最为典型。

二、林肯商学院学位课程与创业教育整合框架

林肯大学坐落于英格兰的历史名城林肯市中心,为英国知名国立大学。林肯商学院为林肯大学下属二级单位,主要进行商学学士、旅游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娱乐及旅游管理硕士等学位的培养。21世纪初的前几年,林肯商学院经过调查发现,其毕业生中仅有42%是在其第一选择的工作岗位上就业的,而另外的毕业生都没有找到令自己最为满意的职业。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林肯商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就业能力培养机构,并制定了就业能力培养战略。该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教育和商业实景联系起来,扩展学生学位课程体系中通过实践学习的机会,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以改善其就业结果,据此可以增进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学院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吸引力。林肯商学院还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和满意度进行调查,不断修正现有的措施,并把这一行为作为最终环节纳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战略之中。在林肯商学院所采取的创业教育策略中,关键的一环是如何把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整合进入学位课程体系。林肯商学院开发了一个实施框架,同时特别注重教职工培训,提高教职工的意识和运用创业教育的能力。通过这两个方面措施的紧密结合,创业教育被纳入了学生的学位课程体系之中,与理论教育进行了有效衔接。林肯商学院开发的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由五个模块组成:个性发展、技能开发、实践性学习、工作经验学习和职业指导。这五个模块既是一种递进式关系,同时又互相渗透,如个性发展是其他几个模块的基础,但也可以在其他模块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需要在其他模块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引领,但也为其他模块的发展提供宏观框架。

(一)个性发展林肯商学院引进了专业的职业生涯管理软件,并与专业的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测试和咨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职业指导方式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为自己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技能培养的细节。学院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其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把这些记录作为创建其职业规划、个人简历和工作申请书的基础材料。

(二)技能开发这一环节包含与特定专业相关的特殊技能和一般技能的培养。每个具体的管理类专业都要求有其特殊的技能,但对于大多数管理类专业来说,需要培养一些通用的技能,这包括:(1)个人素质。如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自信意识,预算和个人理财能力,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不确定环境中做出决策并承担风险的能力,规划、设置目标并对之坚持的能力,独立工作并对结果负责的能力等。(2)人际能力。包含表达能力,要求掌握一系列口头和书面交流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如建立人际关系、谈判、说服和影响别人的能力;在不同情景中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参与社会、行业或职业网络的能力等。(3)任务执行能力。如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技能,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在实践任务及工作场所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适应不同工作情景的能力,高标准完成工作的能力等。在培养以上诸多通用能力方面,林肯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众多机会让他们模仿企业实景,如要求学生站在企业人的角度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帮助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和鼓励学生探索新的商业机会;以及组织大量的团队合作活动等。

(三)实践性学习实践是形成并提高创业素质、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创业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学形式,以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为主。林肯商学院要求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其专业理论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转换成工作能力。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有很多种方式,如科研或实践项目,现实中的案例研究,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形式,拜访企业界人士或其他外界组织,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做讲座或其他方式向学生传授职业经验等。

(四)工作经验学习以往的大学毕业生多在大型企业中就职,而大型企业一般有比较完善的入职培训,能够弥补大学生在学校中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但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更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中小企业工作,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入职培训项目,则这类雇主在招募大学毕业生时越来越注重他们的工作经验。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能够让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容易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通过工作经验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发展、应用性学习和技能开发的效果。林肯商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多种工作经验式学习,如日常和假期兼职,自主创业或做自由职业者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或企业组织的活动,领导或组织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校园活动等。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机会,帮助学生在参与实际工作从中理解企业经营和工作环境。

(五)职业指导持续性的职业指导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有时职业指导是由外聘的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士而非本校教师担当,既为学生提供通用性的职业指导,也针对一些具体的专业和行业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职业指导涵盖:简历制作培训,寻找、申请工作的方法和面试准备,帮助学生提高交流技巧并建立自信,职业咨询,举办各种活动增加学生与从业者交流的机会等。以上几个方面的模块中,均设置了反馈环节,即要求学生描述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发展了哪些方面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提高又体现在何处,在其未来最希望做的工作中,这些技能有什么样的作用等。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具体了解某项模块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怎样进一步完善各个模块。

四、林肯商学院教职工创业教育能力培训

林肯商学院把教职工创业教育能力培训也作为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一环。所有涉及创业教育的教职工都要接受培训,而不只是那些专业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其原因在于,即便学院制定了完备的创业教育规划,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和激励,教师很难主动实施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而是依然按照旧有的方式进行授课,则所制定的规划便很难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应用创业教育的能力,把他们对新的教育方式的理解融汇进课程体系的变化之中,从而逐步改变高校的教育方式,真正走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主导的教育上来。2007年5月,林肯大学举办了“Energising,EnterpriseinEducation”(“3Es”)的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的目的在于分享各方对创业教育应用的理解;开发通过课程贯彻创业教育的技能,并创新或改革现有形式;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提高创业教育的应用效果。项目的参与人员包括高校中涉及创业教育的教师,负责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开发企业和社区实践机会的教职工,在企业或公共部门中就职,但希望与高校合作推进创业教育的人士等,共有100多人参与了此项目。另外,林肯大学和林肯商学院层面都鼓励教职工与企业、社区之间建立长期联系,参与各类商业经营,通过这些实践性的经营活动,增强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提高运用创业教育的能力。事实上,英国政府也在采取措施鼓励高校与企业、社区之间加强互动。其中典型的是被称之为“第三渠道(thirdstream)”的活动,由高等教育创新基金(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Fund,HEIF)资助,该活动的宗旨在于通过多种商业或公益形式使企业和社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如以商业形式提供咨询服务、设计或艺术服务等,而公益性的形式如提供社区教育、法律援助等。在政府的鼓励下,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职工更多地参与企业或社区运营,这在帮助企业和社区的同时,也提高了教职工的创业教育能力,拓展了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合作空间。

五、对我国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启示

赵金华和孙迎光指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汲取国外关于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客观对待本国创业教育实际条件。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导致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况,买方市场下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对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高校的职能,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上看,仅传输给学生管理类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而是要让学生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从而既能够顺利获得工作,又能保持工作并持续获得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培养就业能力的活动应成为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一项核心部分,而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而且由于当前我国高校仍然偏向于精英式的教育,相当多的大学生仍然认为读了大学即意味着前程光明,则在大学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动力不足。因此,使学生意识到其就业能力发展的意义,即仅拥有一个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位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更多的能力特征才能够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应成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职责。在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引入创业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创业教育模式。这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整合职业服务所涉及的部门,建立创业教育战略规划。整合各种相关资源协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并营造创业氛围应是现阶段高校的重要职责。涉及到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创业教育引入现有专业教学体系,制定详细的规划。院系应成为实施的主体,学校层面则应建立相应的服务部门,为院系创业教育的推进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如教师培训、开展社区和企业合作等。第二,逐步把创业教育贯彻到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之中。这是创业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意味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实训或实践环节的比例。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举办和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或模拟企业经营活动,如案例分析大赛、实物销售比赛、职场模拟活动等。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社区的联系,为学生参与现实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现有的教材也需要向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和实践知识兼顾转变。如我国引进(www.61k.com]的西方管理类经典教材,往往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佐证理论,把理论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国内的本土教材则过于强调理论,现实案例少。由于国外的实际情况与我国存在不同的背景,则国外的案例往往并不适用于我国,学生使用国外的教材也难免存在与国内现实脱节的问题。

这就需要本土教材强化实践案例的编写与分析,为学生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经典教材。第三,加强对教职工的创业教育技能培训。国内高校的管理类专业教师大多是做理论研究起家,接触到的现实运营较少,这限制了课堂授课环节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高校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做专职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出身的教职工的实践培训,提高教职工对实践的认识。鼓励教职工积极与企业或社区合作,以不同形式参与社会项目,增强实际运作经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第四,创业教育应注重层级性。即设计一个不断升级的学习步骤,在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不同层级的教育。如在学生入学之初,应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发,而后再逐步进入技能开发、工作经验式学习等环节。这样使得学生经历了逐渐升级的学习过程,既丰富了经验,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创业教育的规划和管理,还应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既包含在校的学生,也包括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这些学生不同的认识和体验,设计出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期望,又能紧跟时代变化的合理的创业教育路径。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路径的设计和管理,这样他们更有积极性参与其后的实施,也能够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其更强的就业能力。

作者:胡新华 周月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管理学院 民商法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给出了不同的选择。英国教育和就业部(DFEE)认为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心,包括关键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三个组成部分。瑞士学者戈德斯密德认为正确的就业动机与优秀的个人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敏锐广阔的视野等5个方面是成功就业要素。PeterTKnight和MantZYorke认为就业能力由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自我效能感及元认知能力组成。我国学者汪怿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等三部分。邹齐清、乔向东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构成。邱文芳认为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应聘能力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以上学者的论述并根据就业能力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点,不难推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首先,可以将就业能力划分为专业和非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这是作为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素质就不可能开展工作。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笔者赞成“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心”的表述方法,因为大学生拥有的知识虽然是优势,但只有转化为工作技能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财富,为就业单位提供可雇佣性,而这方面的教育正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所欠缺的。如果说专业技能是就业的前提,那么非专业技能则是在专业技能相似或难以区分时用人单位权衡取舍的关键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专业技能优秀的人由于非专业技能的欠缺亦可能丢失工作机会。笔者认为构成就业能力的非专业技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基本素质,包括价值观取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二是思辨能力,包括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三是求职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维系和拓展能力,职业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自我定位与职场需求分析能力,独立决策与自我营销能力等。这三方面非专业技能虽然不能代替专业技能,但是却可以使有限的专业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升。可以说非专业技能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和行事方法,对于提升或促进专业能力亦起推动作用。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不足是一个全球高等教育面对的问题,对我国来说,在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高校就业能力培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1.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团体辅导课程等,学生在择业方面的问题日益被关注。通过求职技能的培训,相当多学生在求职中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从用人单位的反馈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第一,专业转化能力不足。大学生的专业能力需要转化为适合职业的工作能力才能为用人单位发挥价值,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从专业知识到工作技能的转化比率较低,适应专业岗位的时间偏长;一些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干本专业的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为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第二,职场人际能力和职业精神欠缺。大学生要进入职业角色,必然要经历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即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雇佣关系。但是,目前相当多的毕业生存在人际适应能力差,挫折忍耐力较低的问题,此外,在敬业、团队协调等职业精神上缺乏主动意识。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新环境、新团队、新领导还不能适应。而适应力不足往往造成谋职和工作的挫折。一些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或不能顺利融入新团队而频繁变换工作。可以说,对新集体和新事业的认同感与敬业精神不够是一些学生不能顺利融入集体和职业角色的原因。第三,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差距较大。相当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高于用人单位的评价,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能力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清醒有效、有的放矢地弥补、修正差距,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对张家口地区6所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统计调查显示,作者确定的7个就业能力分项指标中,企业除对“应聘能力”打分略高于学生自评外,对其余6项能力的打分均低于学生自评,且部分差距很大。

2.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加快,产品的换代周期随之提速,知识的时效性正在快速缩短,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更快。在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工种比5年前减少了近3000个,同时新增上百新职业。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还不能充分体现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例如,一些专业往往在入学之初是热门,而在学生毕业时则变成了冷门。第二,现有的产学研机制不能满足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我国多数高校采用毕业实习结合就业辅导课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而在平时,高校学生接触用人单位并进行实习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单位的科研项目也基本不需要专科和本科生参与。这不仅造成大学生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机会少,也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缺乏深入了解,而仅凭借笔试、面试或学校评价来决定其是否录用,这不仅制约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也增加了劳资双方的磨合成本。第三,大学生就业培养能力的培养标准和模式不统一,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尚未统一,既没有形成科学的测度方法,也没有成熟、规范的培养模式。所以更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环节研究,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以上分析表明,大学毕业生处于学业教育阶段与工作实践阶段的交汇点,如果将学业教育与工作实践脱节,那么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将有非常艰难的适应期,正如同西方的一句谚语所说: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所有的风都是逆风。因此,学校有义务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即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帮助他们建立起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和就业实践培训,使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尽可能缩短他们融入社会工作、扮演新角色的时间。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途径

1.形成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改善大学生就业培养环境在现阶段条件下,在既定的市场需求环境下,我们需要明确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就业能力并确定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对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部门建立动态的能力需求及人才需求信息库,同时,作为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的基础,还需要确立相应的指标和评测手段,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确认、调查和统计。改善大学生就业培养环境,既需要高校教育部门在教育制度、方式上主观上的努力,也需要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客观环境。需要在制度、高校、个人等三个层次作出努力。微观上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在中观上则需要企业、高校进行配合,探索和改善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宏观上需要政府、社会进行努力,从人才培养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上进行转变,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环境,杜绝人才浪费现象。

2.积极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并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变革教育体制笔者认为,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强,以转口贸易为特征的低附加值加工业仍在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很多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并不强烈,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并没有及时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很多大学的专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的过剩。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后劲,例如迅速推出创业板,加快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贷款和产业升级,加大对科技产业的扶植力度和环保产业的政策倾斜等。与此相适应,大学教育必须以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为着眼点,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实行弹性学习制度,鼓励边干边学的学习方式,加大教师考评力度,真正实行严格的学分制等。

3.加强教学环节改革,推动弹性和自主学分现阶段亟需调整的制度包括学分制度,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现有的强制学分向弹性和自主学分即真正意义的学分制转变。在经济学理论中,“边干边学”是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这就是说,一名大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向掌握就业能力转变,再到解决职业生涯面对的实际问题,是提高个体生产效率基本途径。这应该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弹性学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学习变为致用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而强制学分制中学生往往以取得学历为目的,作为获取更好工作的敲门砖。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和高校忽视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实践证明,大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在工作中实际应用到的是极少的一部分。其掌握的思维方式、方法、自学钻研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遭遇挫折后的反思、修复和重整能力;应变能力,创造与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则是更为重要的工作能力。

4.通过对高校实践环节学风的调查研究,探讨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学风建设要依据学校的特色找准定位,寻找突破口,以发挥带动全局的作用。可以结合学生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如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如校园文化、专业实践、企事业单位实习、素质拓展等)开展实践环节的学风建设,营造百家争鸣、各种模式间互相竞争和探索的学风氛围。这些制度体系,包括内容结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与考察制度,必须从学分、考核方式、学生评定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就需要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增强高校的自主性,通过机制变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渐进加以改变,最终形成实践环节的教育工作体系和日常机制。

5.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加强校企联系,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较之欧美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校企联系还不十分紧密,很多研究成果或不切合企业实际,或被束之高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应该说加强校企联系与产学研一体化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企业在学校设立实验室,由教师带队,招收学生作为初级研究人员在国外高校十分常见,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也可以及时发现人才,而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在这方面需要我国企业和高校共同努力,通过建校合作、企业个性化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培养、校企项目课程化培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和学习平台。从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互相促进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微观上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这需要高教主管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选材制度,为大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以实践教育为基础,带动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开展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训弥补大学生知识学习多、实践机会少的缺陷。通过接触社会,接触工作帮助大学生认清职业方向,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由此带动职业规划的开展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这里的实践教育内容宽泛,包括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和就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可以以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建设、社团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在科技实践方面,以校内外各级组织的科技类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竞赛等形式为依托,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通过环保、新农村与社区服务等项目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在就业实践方面,可以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就业竞争力。

7.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非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就业能力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联,因为一个人的职业不仅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而且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志趣、爱好的实现水平以及个人潜能发挥程度等。可以说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及其就业状况基本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认同的劳动力价值并深刻影响到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而非职业技能和素质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多能力是经过长期耳濡目染,通过学习和积累后逐渐领悟的,而非听几次课、做几次培训就可以获得。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能尽可能多地接触人文知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例如,敬业精神的由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生活的热爱,对周围人群热爱以及对自我严格的要求。一个自私、冷酷的环境是很难产生敬业精神,更不可能出现团队精神的。非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大学的环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提供合理的表达机会和渠道,它在本质上体现了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和内在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能否就业成功,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双赢或双输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诸多不足,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也不尽完善,教育部门和高校正逐渐重视并研究对策加以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以高校为核心,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完整系统工程,只有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更有效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微观上讲,一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他在细分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从宏观上讲,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意味着国家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节约。在产业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则是意味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张娇林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及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时应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是与职业相关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一般有专业知识,应用技能,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承受能力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本文主要将大学的就业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聘用考核时首要考察的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获得的知识能力,除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工作岗位中。专业能力决定了大学生是否可以完成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因此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在进入职场时具备的重要能力。

(二)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含了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优秀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优势的展示,使大学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沟通能力体现了大学生的综合涵养,从一个大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沟通是现代社会交际的重要能力,可以清楚的表达一个的想法,因此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其就业时尤为重要。沟通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沟通,有时也需要一些肢体语言,这对大学生的基本礼仪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素质养成时,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处理能力在本文的讨论中,大学生的处理能力不仅包括处理事务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还包括自身问题的处理能力,主要指心里承受能力。大学生在进入职场时,除了要进行正常的工作之外,还要面对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良好的心里素质,遇事要冷静。在就业单位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是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抵抗能力,很多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过于优越,导致其承受不住挫折和打击,无法应对职场多变的情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里素质也很重要。

二、以就业能力为出发点的就业指导效果

(一)目标明确高校在进行就业能力指导时,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具有的能力,使大学生明确所要提升的方向。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可以更好的结合工作岗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更加适应岗位的需要。

(二)效果提升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可以让高校的就业指导发挥出更好的效果。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首先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和能力要求,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结合职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提高。

(三)就业率提升高校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后,可以更高效率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本校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升本校的就业率。就业率的提升可以给高校树立更好的教育形象,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三、结语:

当前社会发展局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想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获得更好的求职机会,更要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大学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专业的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学校要以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综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让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

作者:李向明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应该从源头解决,统筹高校、企业、社会、政府和大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然而,究其根本,还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对于人才培养供求的脱节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不健全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局限于发布招聘信息、统计毕业生及实习与就业人数、派发档案或进行集体咨询与讲述等;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测试和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同时,还较少涉及对大学生就业面试的应对及商务礼节礼仪的有效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报告,往往采取课堂集中面授和讲座等形式,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而且,类似这样的就业指导基本面向所有大三或大四毕业生,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个人兴趣、能力等自身存在的情况进行专业咨询与指导。根据对大三及大四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或企业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指导与培养,然而由于高校以往开展的就业指导教学及讲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往往令学生大失所望,也逐渐对类似的就业指导产生反感,也就忽视了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三)高校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错位一方面,企业未能与高校建立直接的人才供需链。企业要明确提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具备哪些能力及专业素质,高校则有针对性地设立教学课程和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明确。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尽相同,对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有不同的标准,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要求很难适应这一发展。

(四)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好高骛远、功利色彩浓厚、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一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就业,造成大城市人才过剩,小城市及乡镇人才短缺;二是大多数企业到高校招聘的岗位都是一些简单劳动及体力劳动等的领域,这显然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形成了巨大落差;三是大学生自身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与他人合作能力、职业道德、动手及沟通的能力都十分缺乏。学生平时不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积累,或者是一味地死学课本,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去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动手、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都潜藏着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被用人单位淘汰的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及方法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工作设计、需求分析、人才招聘、培训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等环节必须环环相扣,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工作需求招聘合适的人才,再根据工作设计进行人才培养,这些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式。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参考这一模式。企业应该与当地高校建立战略关系,然后高校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配套培养,才能不至于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政府部门则要起相当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这一模式,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公共教育公费的投入,政府要在高校人才培养及大学生的就业方面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持续性的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政府应作为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积极促进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诸如政府完全可以号召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而同时委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供一系列基本技能及事务性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基层人才严重匮乏,存在大量用人需求,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与法规,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二)加强以高校及各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于社会的需要高校应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坚持着眼人才培养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源而盲目设置专业。要以就业为主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开展分类培养的模式,开设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课程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座谈、讲座及课堂集中讲授等方式,要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教学方式。结合课程讲授、行为训练、单独交流指导、企业实践、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让就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又使其能力提升。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设计并完善职业发展规划。高校应积极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一方面让大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能使其了解到企业运行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己专业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的有效运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坚持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毕业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不能老盯着“铁饭碗”,不能眼高手低,要知道所有的成就都来自于基层。到中小城市、中小微企业就业,在基层锻炼自己,挖掘自己潜能。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攻坚克难,努力扎实地掌握课本上理论性的知识,要有意识去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校期间要多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组织与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是其毕业后就业的重要因素。关注各行各业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分析与综合判断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自己寻求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诸如周末做兼职,从而为自己积累了经验,增强了自身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意志。

总之,应该建立的就是一套将政府、企业、高校及学生本人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就业培养与配置体系,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系统,让这个系统的循环运行达到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要求。增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增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上的开发。多年来,由于迫于就业压力,好多高校已逐步建立起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而要让大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并从事自己期望的工作,还需要政府、高校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作者:陈浩 姚明亮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在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认同感不强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上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认识不充分这种方式、定位不准确,往往将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够重视,分配给他们的都是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二)学生的就业技能薄弱就业技能是一种综合的技能,不仅反映在专业技能,还包括面试技能、自我调适技能等。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教育对社会的关注不够,高校未能及时保持和相关单位的有效沟通,不了解社会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标准,较少反馈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过窄、社会实习经验较少、专业技能不扎实;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所需工作能力产生不小的差距。比如,目前高校师范生只要在校期间修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普通话并成绩合格都可以在毕业之前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实际上锻炼师范生技能的微格教学训练的时间很少,教育实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根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有些高校则在毕业学年才开始强调就业准备和技能训练,重视搜集岗位信息、召开校园招聘、求职技巧辅导等,而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就业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教育等相关技能则不受重视。

(三)学生的个人特质需要加强个人特质指对实现自我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践自身价值的判断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上,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两方面。众多个案表明,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过高等,是导致毕业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学生缺乏自我性格与兴趣的探索,大学期间职业目标模糊,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时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为逃避就业而盲目跟风考研或出国进修,为追求铁饭碗和高福利而盲目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

(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缺失部分毕业生缺少元认知能力,学习意识薄弱,不会活学活用,不懂得通过技能锻炼和实践培训锻炼自身素养。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使毕业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于课堂之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意识不够。另外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高校中,创业意识已经相当活跃,越来越多的学生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限制等原因,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举步维艰。

二、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结合USEM模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加强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大学必须面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办学理念,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增强课程体系性。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基于科学的需求预测,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持续沟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中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力及其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加大力度把知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举措。另外,学校和学院应大力宣传所开设的专业,找到一条“社会认可、学生受用、学校擅长”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三赢路线。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加大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应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关注企业员工的培训要求,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和实习基地的利用;企业可以派遣人员作为学校的就业培训师,为学生提供就业常识的普及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前为企业培训储备人才。通过校企共建,学校可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学生可及时弥补专业和能力的不足,提前掌握社会技能;企业可及时了解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适当改善聘用要求。

(三)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大一为探索期:以适应性教育为重点,结合入学教育、思政教育和形势政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位;大二为定向期:学校应拓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渠道,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就业知识,借助职业测评和就业咨询,了解自己的职业特质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三为准备期:经过两年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认知,学生基本形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这时应为学生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到实习基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身素质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差距,及时制定就业提升规划;大四为冲刺期:通过开展简历优化培训、模拟面试大赛和面试技巧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就业技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实现就业能力质的提升。

(四)关注学生自我发展,重视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吸收转化信息能力,处理与周围关系的人际交往能力,务实、诚信、职业规划和责任感在内的发展能力,自制力,问题解决能力,抗挫折力和执行力在内的自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内的创新能力。既然是综合能力,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发多种途径,注重就业能力提升过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真正使就业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学生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使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综合技能,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前提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的宏观调控、高校的深化改革、用人单位的支持改进以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各方面主体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庞大工程持续稳定地进行。

作者:张晓娜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助教

第七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由于市场经济存在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多方面的弊端,许多学生及家长盲目地选择一些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而拒绝选择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这就出现了进校后转专业“热潮”,这一现象部分是由于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被专业调剂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另一部分是由于家长对市场需求的一个既定认识,要求学生选择当时市场需求较大或者说所谓的终身职业的工作所需的专业,但学生本人并没有对所调整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是盲目地跟从了家长的意愿。但谁想在大学四年时间过后,当时所谓的热门专业是否还仍然是市场所需求呢,大批的学生去竞争着有限的岗位,出现了挤破头的现象,本就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二)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因对自身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找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呈现出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1)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经过了数十年的苦读之后,渴求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另一部分过低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不自信、自卑、优柔寡断,导致了错失良机,不能得到理想的工作。(2)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态问题。当代的大学生择业的心态主要趋向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留恋大城市、热衷热门行业、渴求专业对口、注意大企业忽视小企业、谋求利益高的单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等。[3]但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希望也变成了失望,而且往往与政策的导向相悖,不太正确的择业心态也导致了大学生无法找到相适宜的工作。(3)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教学体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应提高综合素养,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很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把握锻炼的机会,不加入学生组织,甚至不屑于在班上担任学生干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且不讨好的事情,可谁知让自己失去了最好的锻炼的舞台,以至于到求职的时候即使笔试高分通过,但在面试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胆怯、不自信,无法很优异地去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好工作擦肩而过。

(三)高校就业指导许多高校对就业工作的普遍意识即为毕业生的工作,且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学习往往都仅仅局限于大四的应届毕业生。但这种观念却是有失偏颇的,在学生步入大学的那一天起,职业规划就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必修课程。过早的对学生进行定位,也并不适宜学生的发展,我们听到很多的就是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进行规划定位,考研的、考公务员的等等,但其实大学阶段也仍处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随着这些的变化,他们的观念会发生改变,当初制定的职业规划也变得不是那么的适宜个人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对市场需求及个人规划进行正确认识现在专业的培养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但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对市场的现在和将来有一定的了解和预测,另外自身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也需要很深,再做好专业选择。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社会,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福利院活动,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到法院、律所进行实习,接案子,设计的专业进入设计院、设计公司参与图纸、效果图的设计等,为以后就业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端正择业观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身对社会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有足够的了解,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理想,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献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以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自我定位调适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调适观念,强调大学生在择业准备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只有充分地对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等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工作。

(三)健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再拘泥于统招统分政策时的模式,不能继续扮演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而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年级建立职业规划辅导。由于不同年级对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同,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大三年级的学生希望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更希望在个人职业素质方面能够通过一定专业性的训练有所提高,增强竞争力。(2)丰富职业规划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现今职业规划课程比较单一,不太适应市场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于是课程的多样化更加适宜市场的需求,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职业规划的课程应该以思想道德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职业道德、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吃苦精神、创新能力等各方面为重心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规划机制完善。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可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就业基地来输送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教学,通过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完善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改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发展平台,实现其人生价值。

作者:刘娜 夏路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法学院

第八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和就业能力较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和一般院校相比,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不足方面又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专业技能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工科院校由于受专业和课时限制,很多基础课和骨干课知识体系庞大,教师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只是挑拣了一些重要章节进行讲解,学生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导致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成为障碍。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进入职场的起码条件,更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时考虑的关键因素。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薄弱,很多知识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系统了解,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再加之他们对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甚至一些毕业生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工科院校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反而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根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9.9%的同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其他被调查者均表示只是大概了解,或者思考过但没有付诸实践;63.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人生目标,但缺乏对目标的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直接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漠视,致使大学生失去了一个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好最直接的途径。

(三)人文素养缺乏,价值观念急功近利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协调发展。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也非常注重人文素养的考量。当今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历史文化知识缺乏、理想信念追求迷茫、生活趣味低级化、价值观念功利化;忽略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缺乏创造性、开拓性和积极务实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成为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二、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就业能力开发,真正做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短期是帮助学生获得就业机会,长期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变化,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二)构建以“全面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框架模型结合USEM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三个,包括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专业课教学部门和用人单位部门。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通有无,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况。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框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发展教育、实习实践机会、个人发展规划和就业安置服务。五个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贯穿于大学各个时期。框架模型的设计充分思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特点。1.专业课教学部门可以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核心课程或单项能力开发模块。培养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课程学习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学科理解力,为未来从事本专业职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求职就业竞争中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2.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平台来进行就业能力提升。通过课程的讲授和素质拓展,促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和职业发展趋势,提高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对于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借助团体职业辅导和个体咨询,一对一进行帮扶,进行有效跟踪观测。3.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以进行广泛深入校企合作。建立教学计划内外的实习、就业实训基地、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对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初步认识;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4.大学生本人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发展规划档案,来提高学生规划意识。督促学生对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学习动力增强,提升他们自信心和情商。5.通过各类招聘活动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岗位信息发布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就业能力提升的热情就业能力的训练提升需要高校、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和积极进取。工科院校大学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参与者、受益者,他们的进取精神直接关系到就业能力提升的实现。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工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迷茫走向自信。学校与企业、政府的互动交流少,较少反馈社会地方经济的需求,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岗位高校没培养,造成人才供求的不对等。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准确定位,合理研判,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1979年英国曾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该宣言指出,由于受传统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思想的影响,英国教育没有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学生强于具体的知识,弱于在现实社会环境中运用发挥专长的能力,这种缺陷对学生个人、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危害。“能力教育宣言”的发布立即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呼唤并支持学校进行以强化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高校已经普遍认同“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的思想,到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已进行了能力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英国高校的应用和实践表明,USEM就业能力模型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维护学术价值、兼具职业性来培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就业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学科理解力、专业通用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构成了人的认知和能力,这种认知和能力必须要从个人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题体系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争取更多的创新创业和实习动手机会,锻炼就业能力,实现人的全面而幸福的发展。

作者:张建国 房丽华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学生处

四 : 卡法国际 赋予你“漫生活”的能力

如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慢下来成为了一种能力。

我们常羡慕北欧悠闲恣意的生活状态,下午四、五点钟,他们已经下班开着车到湖边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北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其实,“慢”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只需要有平静与从容的心态。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认知。

如果将“慢”再赋予一层浪漫温馨的心境,则变成了“漫”,是为浪漫、柔和、轻松,在一首轻盈的小调中,喝一杯咖啡,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只是静静望向窗外,感受生活的节奏、感受内心的体悟。

然而在北京,这种悠游的状态实在难以觅得,除了高楼林立的商务区,就是踩着高跟鞋急色匆匆的白领。他们并非不想感受“漫生活”的含义,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场合和心境。

然而,此时若有一个免费坐坐、喝咖啡,且装潢入时、小资的场所,你是否会慢下脚步歇一歇?

顺义卡法国际给高速运转的城市白领留出了一片小憩之地,这里有一群共同理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宜居宜业的LOFT空间,当然还有一杯咖啡,慰藉心灵。因此我们不必出门寻找休憩的场所,只是在家中,便能感受到“漫生活”带给我们心里上的安慰。

据悉,卡法国际LOFT 作为房地置业和建丞科技的全新力作,致力于为时尚人群打造品质、浪漫、潮流的漫生活,建设了集休闲、娱乐、购物、聚会、交友为一体的国际商业街,是顺义最具特色及品位的时尚潮流港。迷人的空气、斑斓的光线、悠扬的声音,在充满浪漫格调的小店里欣赏慵懒的爵士、甜美的法国香颂和轻柔的小提琴演奏。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境界,充分诠释了卡法LOFT产品独有的属性和内涵。

LOFT产品是市场上75、80,90后客户青睐的产品。据卡法国际项目方介绍,项目的目标客群主要就是定位于城市白领。

在2015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了与项目的目标客户群渡过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5月31日,“卡法国际HELLO KITTY”欢乐六·一行,正式开展。上午,热爱hello kitty的萌主们陆续到达,萌态可掬的HELLO KITTY,粉嫩嫩的气氛,为大家打造一个梦幻、粉嫩的儿童节,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一大早,卡法国际售楼处的停车位就已停满,但依然挡不住小朋友和大朋友的热情,道路两边的甬道排起了汽车长龙。现场小朋友们兴奋嬉笑,大朋友们也手舞足蹈!

小丑先生也没闲着,小朋友们将他团团围住,好奇的看着一个个平凡的气球在小丑先生的手里,瞬刻变幻成招展的五彩花、跳跃的小狗……小朋友们用神奇崇拜的眼光看着这一切,现场弥漫着欢乐甜蜜的味道。

大爱无限,同一天下午,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新经济体75、80、90后参与的中国慈善事业中来,顶着烈日炎炎,“卡法国际 六?一太阳村孤儿院公益慰问行”温暖开启,带领几组家庭走进太阳村孤儿院。此次捐助物品有大米、面粉、豆油、水果、芭比娃娃、蜡笔、篮球等,从食物到玩具再到体育用品,为孩子们带来了温暖,献上爱心,用爱与陪伴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充满温情的六一儿童节。

卡法国际引领顺义空港区“漫生活”,一层居住,两层生活,是LOFT演化成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卡法国际LOFT 为6层小高层产品,4.5米层高,5.6米面宽,赠送5~13平米的储物空间,空间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可完全敞开使用,也可以对其分割,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完全由自己打造,50平米可享100平米的功能空间,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梦想中的家。

这是属于一个人的自由,不必再紧随城市快节奏的脚步,一个小书架,一张个性书桌,任何一隅都可缔造属于自己的惬意。一杯咖啡,一缕阳光,生活就是在随意漫步。

卡法国际LOFT让生活成为艺术,将漫生活点缀自己的心灵,优雅起身或优雅转身,都意蕴无穷。

本文标题: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778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