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2014年最新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17-12-23 所属栏目:文化软实力论文

一 : 2014年最新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生(2014年)形势与政策论文最新版 国际太空之争

近年来,各国逐渐认识到,太空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具有极 其重要的军事价值。有鉴于此,当今太空舞台争夺战正趋白热化。哪个国家在未 来如果不能拥有“天军”, 就没有资格打未来的高技术战争。随着航天技术的飞 速发展,广阔的外层空间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太空 航天 经济利益 军事

一、太空军事化的产生 世界各国都渴望自己能够在太空领域的发展有所突破,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 太空竞争, 以及个别国家在太空领域表现出的明显对抗性特征,人们不得不思考 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世界各国在太空领域是否会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二是这种 无序竞争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世界空天力量格局产生哪些影响。受空间霸 权主义遗毒未清、技术差距加速扩大、对抗因素逐渐增多等影响,太空竞争的无 序性增加,不确定性增强,可控性降低,使相对稳定的世界太空格局面临失衡危 险。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今太空的现状的话,那就是“太空军事化”。 (一)什么是太空军事化? 所谓太空的军事化利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利用人造卫星支持和增强以地球为基地的武器系统和陆海空军的作战 效能。(陆基) 二是发展和部署以太空为基地的武器系统或从陆海空发射穿越太空的武器, 以打击或摧毁对方以地球和太空为基地的各种武器或使其丧失正常的军事功能。 (天基) (二)诱发太空争夺的原因? 诱发太空争夺的原因主要是太空资源和太空的战略地位。太空的四大资源: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清洁、低廉、无污染 ); 矿产资源(水冰,核聚变燃料氦-3、镍、铜硅、铝、钙、钠、铁等金属和宝贵 的稀土资源);环境资源。

二、国际太空之争的表现

1

目前太空空间资源应用的领域:轨道资源,用于发射各种卫星: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间谍卫星、预警卫星、空间平台等。建立 空间站:天文观测、探测地球资源、医学生物学研究、军事侦察、发射航天器等。 太空的旅游资源。 太空微重力、 高真空的宇宙环境还是进行许多生物和科技实验 的最佳场所。 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作战,美军加紧组建“天军”。美军航天司令部在 其“2020 年设想”中称,美军“今天的军事作战十分依赖于航天能力,在 21 世 纪将更加依靠航天能力”。 美国航天司令部承担着航天支持、航天应用和航天控 制等任务。 这支航天航空部队将具备“航天航空优势、 快速全球机动、 全球攻击、 精确作战、 信息优势和敏捷战斗支持” 六项核心作战能力,将是一支拥有三万人 左右的太空作战部队, 并将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天军”。美国夺取制天权的目 的,最终要控制太空,“确保美国及盟国具有进入太空的行动自由,以及在需要 时阻止他国应用太空的能力”。 为此,美国积极研发各种适用于太空作战的飞行 器。而且,美国在实践中也走得最快。 针

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 俄罗斯虽然国力比不上前苏联那样气粗,但也毫 不含糊。据悉,早在 1993 年俄罗斯就着手筹建太空作战、预警和侦察系统,并 于 1997 年合并完成了火箭部队、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防御部队建设,到 2001 年已正式创建了“天军”──航天部队。目前,俄罗斯正在加紧利用前苏联留下 的雄厚军工科研实力“老底子”,集中力量发展太空兵。在反卫星技术方面,俄 罗斯军队现已达到实战水平,并针锋相对地全面修订了太空政策计划,公布了 《2006-2015 年俄罗斯太空发展计划》 。 不仅如此,俄罗斯正在研制新型导弹以 对抗美国计划部署的天基导弹系统。此外,俄罗斯还在积极研发具有击毁任何类 型的导弹和超音速航空器的 S-500 导弹系统。 在当今太空舞台争夺战正趋白热化之时,欧洲各国亦不想袖手旁观。除了独 立发展的“伽俐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外,其它项目也跃跃欲试。英国商业宇宙 飞船与第二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都将在 2010 年首航, 意大利可能年底发射自 己的“织女星”运载火箭, 德国考虑在 2015 年执行无人探月任务, 欧空局与 NASA 联合探测火星计划已经启动,阿里亚那公司正在改进“阿里亚那-5ECA”火箭, 增加的能量将使得该火箭可以运送两颗总重为 9100 公斤的通信卫星进入地球同 步转移轨道。此外,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军用卫星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印度正在积极开发的有一系列中远程弹道导弹、各种军事卫星和正在计划 研发的军事航天器、太空作战激光武器等,并设想将空军转型为“空天军”,即 “航空航天部队”,以求在未来太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2003 年始,印度开 始分别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和 “火星探测计划”, 并计划 2014 年发射载人 航天器,2020 年实施宇航员登月?? 日本目前已投入巨资进行月球探测, 其计划中一项重要技术是航天器变轨技 术,如此项技术用于洲际导弹,则是突破导弹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日本的火星 探测也是马不停蹄,并以“希望”号投石问路。如今,日本的太空探测计划和登 月计划都在加紧实施。此外,日本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多系列运载火箭,而只要在

2

这些火箭上加装制导系统和弹头,就可以发展成弹道导弹。 除了上述国家的一些太空行动和计划外,还有部分国家也参与到太空之争。 因此, 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崛起中的世界大国,如果不能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 地,如果不能积极整合自己的航天能力顺应这一趋势,那么,就很可能在未来的 世界局势中没有发言权, 就一定会失去作为一个未来大国存在的基础。近年来我 国在太空领域成效显著,其成就令国人乃至世界瞻仰。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 8 月 2 日文章,原题:中国正赢得太空竞赛 6 月 11 日,在不起眼的戈壁沙漠,中国将 3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待了 15 天。这次发 射和 2010 年嫦娥二号的发射在技术上并无惊人之处。但放眼将来,它们无疑是 警告信号,预示中国可能超过美国和俄罗斯,成为世界头号太空强国。美国或许 放弃了太空梦想,但中国人仍念念不忘。北京拥有的最重要资源,就是一种不寻 常的历史冤屈感。 中国民族主义者忘不掉近 200 年遭受外强欺辱的历史,这段历 史被归因于中国军事技术落后。 五角大楼担心技术转移,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 站, 而其他 14 个成员国对这个决定也不反对——中国民族主义者仍记得这件事。 但是,神舟十号对民族主义者来说,不只是造价高昂的装饰。中国现在拥有美国 所缺乏的东西, 可靠的载人飞船。美国发现自己处于依赖俄罗斯运送人员和货物 上下空间站的荒谬地

位。神舟十号让人意识到,至少今后几年,只有俄罗斯或中 国的火箭能带你上太空。下一个大的里程碑是中国计划在 2020 年前建立自己的 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也将在这一年报废。 “天朝”——天上的帝国——是中国 众多古代名字中的一个。神舟十号或许正指向这个帝国的诞生。

三、太空军事化的危害 太空军事化必然会有很大危害: (1)产生太空垃圾,威胁宇宙环境的安全和 各国的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2)引起各国在太空领域的军备竞赛,浪费大量人力 物力财力。 (3)可能引发战争,威胁世界的战略和平。未来的人类航天器数量将 会越来越多,质量也会越来越大,其一旦坠落,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一旦 太空军事化达成,发生太空战争,其危害就会集中的爆发出来,那将是人类无法 承受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这点,和平利用太空,防止太空军事化的 呼声越来越高 。

四、国际上如何应对太空军事化 未来太空格局的趋向, 完全取决于几个航天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合则互利, 争则互损。 为了确保外空用于和平目的,国际社会曾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达成了一系 列旨在控制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如《外空条约》 、 《月球协定》 、 《部分禁止 核试验条约》 、 《反弹道导弹条约》等。其中,1967 年通过的《外空条约》被誉 为和平利用外空的法律基石。但是,由于《外空条约》不禁止在外层空间部署非

3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没有禁止发展、生产和使用外空武器,使其对防止太空军 备竞争的作用有限,有些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才大力推进太空武器化。

对此,世界主要航天大国近年来又相继提出了关于加强太空立法的建议,如 2002 年 6 月中俄等国联合提出的《关于未来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对外空物体 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国际法律文书要点》,及其之后根据各国意见起草的《关于 外空法律文书的核查问题》和《现有国际法律文书与防止外空武器化问题》等。 虽然由于个别大国始终不愿将这个问题列入联合国裁军会议的议程,太空立 法进程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从近期看,达成禁止在太空部署任何武器以及 禁止试验和部署特定反卫星武器的正式或非正式协议,推动达成并签署《禁止反 卫星武器的国际公约》,建立行之有效的外层空间监督、管理和协调机制,不仅 必要而且可行,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只有这样,积极寻求推动外空军备控制 谈判, 引导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走上和平利用外空的正确轨道,逐步彻底消除太空 军备竞赛,实现太空的永久和平。 此外,加强太空合作,还应摒弃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以技术保护为借口设 置种种障碍等错误做法。比如,目前唯一一个在轨的国际空间站,以美国、俄罗 斯为首,有加拿大、日本、巴西、法国、德国、英国等 16 个国家参与,但其他 国家却长期被排除在这一国际合作之外。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傲慢与偏见不除,世界主要国家要在太空合作 领域走得更远,还需要克服不少挑战。但同时国际社会也有充分的理由坚信,无 论在这条路上有多少坎坷, 只要世界上有真正负责任的大国存在,和平开发利用 太空将不会只是一个愿望或梦想。 五、当代大学生该如何看待国际太空之争 总的来看, 国际太空之争威胁世界和平,但这一现象是符合弱肉强食的规律 的。从中国的历史来看,落后就会挨打,倘若我们在太空领域不谋求发展,我们 必然

二 :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有些人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学习形势与政策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不然,作为一个有国防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学习形势与政策是非常实用和有必要的。[www.61k.com]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新兴大国作用进一步加强,世界多极化取得重要进展。伴随我国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政治、经济活力的拓展,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事关国家整体利益的冲突,尤其表现在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周边邻国复杂的利益纠葛之中。

我国的国家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处在分裂势力活动日益频繁,与邻国领土领海纠纷不断,并且周边国家和地区战火内乱不断的情况下。首先是东北亚出现的复杂局面,朝鲜半岛核危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东亚地区另一个复杂局势是中日“东海之争”,日方无理扣押中方渔船和船长,并声称要按日本国内法来处理此事,引起中国民众极大愤怒。“台独”势力不减,“藏独”、“疆独”势力愈发嚣张,并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近日奥地利总理会见达赖,疆独头领热比娅表示希望日本买下新疆又引起一阵波澜。稳定地区形势,成为中国外交处理的又一个课题。放眼世界,在美国主导下,北约确立了“新战略概念”,扩大了“安全威胁”的范畴。同时中美关系矛盾增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从美在达赖和售台武器问题上触犯中国底线,到加大在南海诸岛等问题上的介入力度,利用一切机会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导致南海问题高烧不退。一些西方国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各方面的重要情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前的中美关系。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美国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重返亚太”。 今天,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经济总量有14万亿美元,美国每年的军事开支是六千到七千多亿美元,美国有11艘航母,科技发达、教育发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同美国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只是买了一艘旧的航母,这艘航母现仍在大连试水。

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赶上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千方百计想抑制中国的发展。二售台武器问题,最近美国又要向台湾提供先进的F16轰炸机。三是美国历届总统都要在白宫会见达赖喇嘛。奥巴马前不久会见一次了,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二次,引起中美之间的不愉快。四是美国同中国周边国家搞军事同盟,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东盟国家形成一个反华的包围圈。五是美国插手南海,没有美国,南海问题不会像现在这样复杂。南海问题这么复杂,现在形势这么紧张,到底怎么解决呢?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陆上和海上主权的争议,解决的办法多种多样。有人提出武力解决,但是现在的形势和1974年的情况不一样了,跟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也不一样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打,对于中国而言,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需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现在只能努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协商。

今天是全球化的时代,也是靠实力角逐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无一不是以其国家实力为前提。今天盛行的仍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只有一厢情愿的在世界推行和平和仁爱,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是为世人笑尔。 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实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比如美国的霸权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这无疑给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们时刻保持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这就要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能够对当今的国防事务有所了解。[www.61k.com)了解国家安全状况,除可以丰富自己的见闻,而且对各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亦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至于对于自身的意义亦很重要,当掌握了世界的发展局势和国家的实时态势后,不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个人的定位亦会更准确,个人的道路亦会明朗宽阔。

从国家安全的方面来讲,强化国防观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国家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泄密事件屡次发生,经济,科技等情报经常被盗,使国家蒙受损失.如果不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家安全利益观,在国际交往中掉以轻心,失去应有的警觉,必然要造成被动,要吃大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反对分裂和外来干预,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国人民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致。可见学习好形势与政策对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全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三 : 《形势与政策—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论文

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领会和掌握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这一指导性文件,落实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对于我国整个现代化大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指导和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是这次全会的一个亮点。应该讲,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

  ■在准确把握新要求、新趋势、新期待中深化改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决定,是因为在当前,我们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次,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再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改革使得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同时人民希望改革能够使我们在精神生活上也富足起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期待。据有关部门介绍,在过去五年改革实践中,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全国已经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个,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2万名,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也比较显著。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怎么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样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怎么样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文化精品和传世力作;怎么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怎么样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怎么样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妥善解决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之,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深化改革,是为了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

  今天,我们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的大背景之下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们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好,讲文化体制改革也好,讲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也好,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文化建设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注意到,尽管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令人目眩的奇迹,但是在世界上却没有形成与此相应的文化影响力,更谈不上我们的话语权。党的十七大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任务。这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承担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中可以看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今天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奋斗目标。明确这一点,不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一个高起点,而且可以使得我们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规划和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那么,怎么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还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就要在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能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
本文标题: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2014年最新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21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