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有言论否定改革唱空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8-01-08 所属栏目:唱空

一 : 有言论否定改革唱空中国经济


证监会表示目前融资融券业务稳健,强制平仓金额不大,总体风险可控,经受住了前期市场大跌的考验。近期,有一些否定改革成效,唱空中国经济,动摇市场信心的不负责传言和言论,扰乱市场秩序,投资者要不轻信、不盲从。

本报讯(记者刘慎良)昨晚10点,证监会在微博发文稳定市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当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稳健,强平额度不大,风险可控。近期,有一些否定改革成效,唱空中国经济,动摇市场信心的不负责传言和言论,扰乱市场秩序,投资者要不轻信、不盲从。

有记者问,近期市场持续下跌,29日在降息降准的情况下为何继续出现下跌?张晓军表示,前期股市上涨积累了大量获利盘,近期股市的下跌是过快上涨的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但回调过快也不利于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6月29日,股市高开后盘中大幅波动,虽然收市仍然下跌,但买盘较上周五明显增加,市场交投和活跃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据统计,6月15日至29日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金额超过1.5万亿元,高于年初至6月12日的1.2万亿元的水平;沪深两市日均开户人数为25.5万,高于年初至6月12日的21.6万的水平;截至6月26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2.99万亿元,远高于年初至6月12日的日均1.83万亿元的水平。

张晓军表示,当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稳健:一是6月26日融资余额为2.12万亿元,较6月12日减少965亿元,下降4.3%;二是强制平仓金额不大,6月15日至26日因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而强制平仓的金额仅961万元;三是截至6月26日客户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47%,高于年初240%的水平。总起来看,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正常、风险可控,经受住了近两周股市较大幅度回调的检验。从对场外配资初步调研情况看,通过HOMS系统接入证券公司的客户资产规模约4400亿元,平均杠枰倍数约为3倍,子账户数已由5月24日高峰时的37万户下降至6月29日的19万户,场外配资的风险已有相当程度的释放。

股市平稳健康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一项战略性任务,目前改革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还会进一步加快。我们将继续积极支持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适时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改进QFII、RQFII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强上市公司监管,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这些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发展基础。希望市场参与主体增强信心,理性看待市场,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履行法定监管职责,继续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抑制涉嫌违反账户实名制规定的场外配资活动,依法查处市场反映集中的大股东、董监高人员违反规定、承诺的减持行为。近期,有一些否定改革成效、唱空中国经济、动摇市场信心的不负责任的网络传言和评论,扰乱了市场秩序,希望广大投资者独立自主判断,不轻信、不盲从。

二 : 读故事学政治2.《种桑误国》中的经济学

原文地址:读故事学政治2.《种桑误国》中的经济学作者:政治精品屋

读故事学政治2.《种桑误国》中的经济学

浙江省春晖中学 王国芳

《种桑误国》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有人称这个故事为“种桑误国”,从鲁、梁等国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也有人把这个故事叫做“穿丝拓疆”,从齐国的立场看,似乎也找不出比这个更好的题目了。故事虽短,但内涵丰富,值得品味。“种桑误国”给予的是教训,“穿丝拓疆”提供的则是经验,无论经验还是教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

一是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商品的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是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齐国国王命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扩大了丝绸的需要量;规定了国内准种粮而不准种桑树,实际上又限制了丝绸的供应量。这一扩一限的结果便是蚕丝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动又调节着生产,最终影响供求关系。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种桑树获利增加,鲁、梁等国看到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产规模的调节。

二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鲁、梁等国的“不战而衰”和齐国的“坐享其成”,从现代的眼光看,恰恰反映了单纯的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蚕丝价格上涨,使得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最终陷入“饥荒”的困境,一方面说明了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最终导致经济波动、社会经济的不稳定。而齐国国王先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后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正是发挥了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最终收到了“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的理想效果。因此,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要解决好的头等大事。鲁、梁等国的“不战而衰”,直接原因是“因饥荒而大乱”,而深层原因正是忽视了粮食(www.61k.com]生产——“停止种粮改种桑树”。这警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是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鲁、梁等国因齐国“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而“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启示我们在对外开发,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又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避免像故事中的鲁、梁等国一样受制于人。

除了经济学的道理,这个故事还能引发我们的人生感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有人掉入陷阱,是由于经受不住鲜花的诱惑,因为陷阱上面往往有美丽的鲜花。有人鼠目寸光,沾沾沾自喜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殊不知这可能正是钓者鱼钩上的一粒饵料。

(《当代中学生报·高三政治》专栏文章,刊于 201388

三 :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推进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个方面的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新制度经济学兴起时间相对较短,对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促进意义,其在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事实证明,对其进行引进能够适应我国当前的改革需求,可以对改革起到较为明确的指导作用。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范围内出现诸多新的情况,使得原本的经济学理论不能够对现实形成较为明确的指导,在国内专家学者的努力之下,将国外的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到我国,对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必要的解读,使其能够为我国的发展起到较为明确的指导作用。
一、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制度之后,我国的社会情况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各种现实问题使得我国需要面对诸多新的情况,原本存在的制度经济学已经不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必要的解读,使得我国需要引进新的理论对现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解析。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学术界开始从西方寻找相应的理论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解读,许多外国相关文献被翻译成中国文字在中国开始传播并发挥现实作用[1]。从此,其开始被用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当中遇到的各种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各个高校开始出现新制度经济学专业课程,促使其在我国经济学理论当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其本身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2]。
其在我国的推广时间有限,但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利用相关理论应对现实问题却愈加深入。现实调查证明,与改革有关的论著都会引用其观点进行论述,此种情况在我国改革理论当中随处可见。与国内相比,国外虽然也对此进行研究,但是并未在西方世界获得不可替代的地位。专家学者针对此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各种现实情况最适合新制度经济学发挥作用。我国的实际情况能够完全符合其理论的阐述内容。
二、新制度经济学应用于中国改革必要性
针对当前中国的现实状况进行研究可知,我国所处的社会形态较为特殊,经济体制方面发生重大变革,各种现实问题开始对我国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原本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对中国发生的变化进行有效解读,各种现实状况都要求必须引进新的理论对现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解释。在对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其能够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较为有效的解读,在各种改革实践当中发挥出重要的现实作用。
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学术界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改革进程始于农村。上世纪70年代末,与土地有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我国广大农村实施,与经济体制有关的改革正式开启[3]。针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本身所具备的现实性质决定其具有整体性,涉及到制度内容的各个方面变动。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文化方面也难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建设中如何寻找有效的理论作为支撑,成为我国推动改革进程的关键。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已经无法发挥现实作用,只能够从西方新兴起的经济理论中寻找[4]。实际上,中国的改革需考虑的现实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使得理论界的专家学者面对严峻形势。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当我国专家学者开始了解外国文化的时候,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状况相契合使得专家们开始对其进行重视[5]。于是,学者们开始针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解读,开始在其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许多适合中国当前现实的新内容。这不但促进了中国改革理论向前推进,也对改革的现实情况起到较为明确的新作用。针对上述内容分析可知,新制度经济学并非是专家学者一味在理论方面“求新”,而是中国改革的现实状况确实对其需求具有迫[www.61k.com)切性。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改革的促进
当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认为是我国改革的初始。这项改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随后便使得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让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管理,使原有的经济理论得到较为明显的丰富。回顾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对我国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此项改革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原本存在的弊端已经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针对我国改革历程进行分析可知,其充满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新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的现实情况造成重大影响。不仅是农业,其他领域的经济改革也出现诸多新的问题,使得我国的现实情况出现较为明确的阻碍。我国的学者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从科学角度出发,应用新型的制度经济学解释我国的改革进程中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针对当前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可知,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改革进程的重要辅助力量。
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理论相对较多,各种制度之前出现的矛盾成为各国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根据当前形势可以将新制度经济学运用到目前的新问题之中。因为,当前改革进程仍在持续,改革进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产权制度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本身内容是否得到明确确认、保护程度是否能够符合现实要求,会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农村进行征地的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事件都与产权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农民本身的地位使得此种悲剧时常发生,这就是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的结果。明确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虽然与其有关的改革仍然在持续,但是其能够发挥的现实作用仍然有限。
国有企业改革也是国家改革的重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此进程便不断持续,但是其本身存在的弊端仍然无法得到较为明确的解决。事实证明,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造成市场混乱,对非国营企业的利益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其具备的特权使得社会公平问题受到挑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此类问题对我国的专家学者以及改革人士造成较为严重的困扰,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解读。改革进程无法向前推进是一个难题,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此种情况是由制度变迁形成平衡造成。这种状况与既得利益集团存在重要关联,要想进行改革便要协调各方利益,必要的时候也要对某些方面的利益集团进行打破,让改革能够得到真正深化。针对此方面而言,改革的进程便是各方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虽然必然存在阻碍,但是仍然需要持续向前推进。
总结: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新一轮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需要对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关系进行重新解读。自从我国开启对外开放的道路之后,我国的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传统经济理论难以发挥现实作用,我国便开始针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引进,其在改革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本文标题: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有言论否定改革唱空中国经济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83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