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信学生,才能体现教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发布时间:2018-02-21 所属栏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一 : 相信学生,才能体现教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从平行四边形判定(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着意体现“指导建构知识”的理念和“与学生共享寻求答案”的实践,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同样深刻的是,教学过程中,总流露出这样的痕迹,没有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的观念。这些提问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有半数的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而且在答问过程中还不时得到教师的提醒,以致有时难于发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固然,“小步走,多提问”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知识,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起于疑,疑源于思,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目标──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令人遗憾的是,这堂课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太少,尤其在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2后,缺少相应的提问与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淡化。课堂上,在探索问题的关键时候,教师碍于教学计划,缺乏耐心急于把思路给出,这也是缺乏对学生的相信。由此,学生将产生思维惰性。

二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www.61k.com]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之处在于改变了人们以往那种“唯GDP”、忽视自然承受能力和生态问题,建立在“官本位”思想之上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升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迈进了一个新的关键发展阶段,但资源相对不足和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形势却成了严重制约社会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作为管理着我国社会发展后备资源的国土资源系统更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工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笔者在此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基础,结合所了解的国土资源系统的实践工作,从改变观念方面对国土资源系统如何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浅见。

一、改变以往单一的职权主义“官本位”观念,树立以职权服务人民,以职责约束自身的权责统一的“民本位”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1.1单一的职权主义“官本位”观念

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依法享有的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的支配力。行政机关由于被赋予了强制性、单方性和法定性的行政权能而使得行政机关不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对于行政相对人的优越感和优益性。作为代表国务院管理着全国经济社会赖以生存所需资源的国土资源系统,其作为行政机关而对于其他行政相对人的优益性更为明显。理论上,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不仅具有不可分割性,还具有密切的对应性。如果说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不可分割性是一种“质”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的对应性便是一种量的关系。其对应性表现在,有多少行政职权便必然也应该有多少行政职责,反之亦然。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行政职权的“显”性和行政职责的“隐”性不平衡;另一方面,行政职责的监督主体的“兼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性和非正当性无法抗衡行政职权的行使主体的“全职”和正当性。[www.61k.com)国土资源系统更因为掌握着稀缺的国土资源而使得“利”和“权”自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近年来,土地和资源的紧缺便是诱发大量的受贿犯罪的客观原因。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矿产资源开采权并能得到及时地办理各种审批、确权等手续,采取以请吃、给好处费或利用各种方式,对有审批权限的负责人或是具体经办人发起“进攻”,刚开始,有关人员对这一不正当现象还能予以阻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攻”力度的加大,一些受利益驱使、经不住诱惑的人员由当初不接受这一现象,变为“半推半就”,甚至到后来就习以为常。权力逐步演变成“权利”,成了“以权谋利,以权谋私”的工具和手段,“官本位”的思想也由此形成和蔓延。

1.2职权与职责相统一的“民本位”观念和要求

在赋予了具有强制性的行政职权和行政机关执行单方性的行政行为时,用权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权力由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所赋予,最终需要用到为民服务的实事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本位”思想就是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国土资源系统所具有的权力多为行政许可权、行政审批权以及包含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收费的行政执法权。任何权力只是相对的,而绝对的权力将会导致腐败或犯罪。因此,应弱化职权和加强职责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首先要将过多的利益重大性权力市场化,削减权力。就是要坚决取消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各种权力。比如土地审批环节过多,就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在很大程度上潜伏着利用审批权力谋私利的可能性,为滋生腐败或犯罪提供空间和土壤。此外,加强资源性资产市场建设,运用市场方式配置资源和资产。加强土地、矿业权市场的建设和监管,让权力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挥市场中介机构在资源市场中的作用,要让土地直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让土地使用权和矿产开采权交易等由市场中介专业机构经估价拍卖、招投标等市场化方式完成,杜绝领导干部“饭桌上定价,娱乐场所拍板”等。[www.61k.com)

其次要分解权力,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国土资源系统是行业权力垄断性部门,对于系统内过分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使得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如实行国有土地资源审计制度,对各级部门掌握的国有土地资源等实行价值审计,年度核查和不定期核查等。既要有上对下的级别审计监督,也要有同级部门之间的监督。此外,实行人员轮岗制度。是对一些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员轮岗,从机制上解决问题。实行人员轮岗制度,一方面可以预防行业腐败和职务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能增强系统内部工作活力。

再次是要将职责量化,细化,制度化,制约权力。相对于行政职权的“显”性,行政职责的“隐”性在现实行政管理过程中弊端重重。行政机关缺乏相应的职责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而我国行政法规定的责任制度又过于原则和笼统,且由于问责究责主体的缺位更使得行政职责被虚化。国土资源系统的行政职权又过于具体化和隐性化而使得责任不易被察觉和追究。如宅基地用地审批,企业用地审批等。因而,应将这些行政行为过程的违法违规可能性和追责途径于以公开,让行政相对人监督有理有据。如浙江省2006年就出台了《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行政执法单位及职权依据》、《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职能及法律依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行政执法事项工作流程》,这不仅让各地方国土资源系统有法可依,也让行政相对人办事有章可循。此外还出台了《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事项分解表》,并附有可供参考的《浙江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这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不仅规定了执法监察主体和责任处,更具体化了执法责任追究制度。[www.61k.com)值得借鉴和参考,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将这些规定和办法落实到地方公开,让行政相对人了解并监督地方国土资源系统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各负其责。

此外要将权力置于行政相对人的监督下,公开权力。就是要把将国土资源系统的行政职权向社会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增强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国土资源系统在大多行政相对人看来总是盖着一层神秘面纱,特别是许多地方国土资源管理机关。虽然国土资源系统是代表国家行使管理国土资源的权力,但他们管理的对象即国土资源最终还是由国家代表人民所有。因而,各级国土资源系统有义务将其管理的国土资源状况予以向最终主体即行政相对人公开,向人民公开。因而国土管理系统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实行窗口办公,窗口办文;更要建立健全及落实公开行政许可以及行政审批的受理、审查、告知、听证以及评估评价制度。

1.3“以人为本”的“民本位”的观念体现和要求

形成权责统一的“民本位”观念最终要通过“以人为本”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这就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在实践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不仅要以保障和支持经济发展为己任,更要让资源分配达到相对公平。不仅要以地方政府所关心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发展为本,与此同时,更要以失地或少地的“弱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群体”的发展为本,让这些“弱势群体”获得相对公平甚至优越的资源条件来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www.61k.com]具体来说:

首先,要严把“土地审批”阀门,防止圈地热,保障农民的用地权益。严格征收征用标准,杜绝重大违法违规拆迁事件,保证被征地用户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拆迁而受损。同时要保证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坚决杜绝耕地占用,开挖等不合法不合理的用地行为。

其次,要主动配合地方基层政府,特别是对于南方一些偏远的丘陵和山区的小村小组,优先和优惠安排迁村进镇的土地。目前在南方以及西南等一些山区稀散的小村,仍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对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还得从修路等高成本工程开始,对此,地方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搞好搬迁用地安排并保证失地村民的用地补偿。

再次,要主动为因地震、洪水等遭受自然灾害而失去基本住宅用地和耕地的民众安排用地,优先保证和安排灾民的灾害住宅用地和恢复性生产用地,做到“特事特办”。

二、改变以往注重国土资源数量控制的片面管理观,形成既重国土资源数量控制,更重国土资源效益提高的“全面”管理观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土地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土地类型多,但山地多于平地;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人地矛盾尖锐。对此,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首次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土地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这不仅表明土地管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表明作为基本国策的土地管理方针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www.61k.com)总体上,我国对土地利用特别是耕地利用方面执行了严格的数量控制政策和“十分珍惜”的国策。然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不仅包括资源利用的量方面的总体节约,更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带来的质方面的部分节约。我国在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却缺少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的制约,忽视了从“质”的方面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合理利用”的国策要求被忽视。

“合理利用”既包括数量方面的合理,也包括利用用途方面的合理,但更包括利用效率的合理。土地有限,这一特性要求人类必须科学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以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集约用地,以最小的土地消耗,实现产值利润的最大化。同样,我国在能源矿产等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忽视利用效率的问题,注重开采数量的控制,却忽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的实际蕴藏量与实际采出量、选出量之间确定一个合理比例,高出这个比例,就是对矿产资源的节约;低于这个比例,就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以往资源开采的指导思想出现过失误,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采,矿产资源浪费严重,而且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改变以往的片面重视数量控制的管理观念,形成国土资源总量控制与国土资源的集约和综合利用效益并重的观念。具体来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加强现有的土质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等方面的治理力度,减少现存可利用地的损失;加强治理土壤污染和耕地抛荒等损害耕地利用效率的行为,保障农用基础公共项目建设用地,如农村水利和乡村公路建设用地,提高农村耕地利用率;加强建设用地等非农用地许可和审批过程中的利用规划和利用效率方面的监督制约,提高城市和郊区等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加强城市规划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之间,总体土地利用规划和具体规划之间的协调。[www.61k.com) 其次,改变以往严格控制资源开采量和重视寻找矿产资源,轻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观念,形成既重视开采量的控制又重视采矿和用矿过程中的高效集约利用。在批准开采矿产资源时,就要明确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标准,即明确和强制执行蕴藏量和采出量、选出量相对的比例,加强矿产资源的利用监控。

再次,在以后的《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的修改过程中,增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内容,并增加相关可操作性规定。

三、改变以往的国土资源在于为经济发展服务和提供后备力量的观念,形成国土资源既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又为社会进步保障和改善发展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唯GDP”模式带来的对国土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许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枯竭的危险。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森林面积锐减,乱挖滥采、乱捕野生动物,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告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对此,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绿色发展之路。[www.61k.com]然而以往,国土资源被片面的理解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却忽视了它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性。在利用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忽视了其生态保护价值。例如,我国的土地分区系统的一大特征就是它主要以人类为中心。土地被划分为三类:农用地(如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等),建设用地(如建筑物、构筑物的用地,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未利用地包括沼泽地,盐碱地,沙地,裸地,裸露山石地。这些土地之所以划为未利用地是因为它们的经济价值不高。笔者认为这些未利用地不应给予那些有能力让它们产生经济价值的人免费使用,因为这些未利用地蕴涵着极高的生态价值。

此外,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注重探矿和采矿,注重矿产资源的初次利用,而忽视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性建设,忽视了矿产资源初次利用之后的回收利用和利用率的提高,这种唯经济利益的破坏性开采和粗放式的利用不仅耗竭了矿产资源,还对环境和生态造成重大影响。矿产开采直接产生的地质灾害种类很多,诸如崩塌、滑坡、地面沉陷、地裂缝、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尾矿库溃坝、瓦斯爆炸、矿井突水等。而每一次灾害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矿产开采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更是防不胜防,诸如矿山“三废”造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造成的土地、植被及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由污染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疾病,危害更大。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环境保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www.61k.com]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做好多方面的协调:

首先,既要重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利用,又要重视未利用或低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的保护,做到土地资源经济利用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如开展全国性的土地污染调查,建立和逐步完善土地环境质量的综合标准;建立土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系统;在指定区域为恢复和土地污染综合治理发展试点项目;加强对“五荒”的治理,在土地审批和拍卖“五荒”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谁开发,谁保护”的政策。

其次,加大矿产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严禁和杜绝掠夺式生产的短期行为,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环保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补偿”的原则,强制建立和执行地质环境治理补偿机制、地质环境治理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治理规划方案和矿业开发同步实施。通过强制缴纳矿山治理保证金,确保及时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逐步形成绿色矿业体系。实施矿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所有矿种全部实施市场化运作,实行招拍挂。通过矿产资源的市场出让和有偿使用,使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也为各级政府开展地质基础性工作,矿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生态治理及恢复奠定基础。走矿产资源集约开采、高效利用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的协调之路。 再次,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既要发挥自身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协同作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如在土地退化治理方面注重与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在打击非法占用耕地和非法采矿等方面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四、改变以往单一的现存用量控制观,形成用量控制与存量盘活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多地少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减少占地,而经济的发展又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www.61k.com)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而资源的开采必将减少有限的资源储备量。这两对关系着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福祉的矛盾如何解决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难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不能过多的控制国土资源的利用数量而限制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以往,我们过多的将资源的保护立足于量的控制和保护之上。自2003年以来,国家对土地的占用进行了严格控制,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全国范围看效果不甚明显。许多地方还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认识上的问题,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还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牺牲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换取快速发展的问题;对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仅仅要重视现存用量控制,更要形成用量控制与存量盘活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加强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利用效率。如土地利用“向空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并加强一体化过程中的居民住宅用地的集中规划,建立农民住宅集中居住区,减少农村分散用地。加快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调查程度低和开发秩序不规范,减少粗放型开矿采矿和用矿过程中的资源损耗。

其次,清理盘存,向“存量”要“增量”。即要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加大耕地保护力度,遏制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趋势,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清理房地产市场用地,对于违法违规建筑实施强制措施,保障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全面清理各类开发区,压缩规划面积,特别是清理开发区内的荒废地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收回长时间闲置地;清理整顿政府违规征用征收用地,减少豪华办公大楼和形象政绩工程用地,保证惠民公益公共工程用地。[www.61k.com)

再次,鼓励和支持提升资源开采和利用科技含量,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高消耗项目,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工艺,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要求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矿山回采率,保护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好二次资源;立足国内市场资源开发,同时加强0国外资源合作开发力度。

三 :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不仅是价值论的命题,而且应当视为规律论的命题,从社会一般价值规律的层面揭示其科学内涵,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一般价值规律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是人的价值确立、建构、实践和实现的客观进程,该进程的规律性体现为人的价值需求的前提性、人的价值需求的全面性和价值实践进程的全面化趋势,人在价值实践中的主体性,以及人的价值活动和价值实现的历史性。“以人为本”是一个具有社会发展规律意义的价值命题。提出“以人为本”并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的深刻总结。

[www.61k.com)首先,“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的价值需求在社会发展中的某种前提性。如中共17大所强调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关于“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思想,需要理解为一种社会价值规律:首先是人的价值需求和自然条件,然后才是以此为前提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的价值需求构成了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这种前提性也体现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力性。每个人的价值需求以及实现这种需求的人的力量的聚积将形成巨大的合力,构成创造历史的动力。这种前提性还体现为价值需求对价值实现形式的制约性。中国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的因素是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深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这一规律论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亿万民众导向致富的方向,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这一过程实质是把富强作为基本价值确立起来并逐步予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需要从这里开始其论述的逻辑。该逻辑的根本立足点是要解决人的基本需求问题,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让国家综合国力强起来。国家的战略、政策和发展机制是否合理,要看它们能否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从改革开放30年的思想历程看,从“三个有利于”到“以人为本”,都体现了重视和落脚于人的价值需求的特点,反映了在历史的进程中围绕价值需求展开实践的重要性。

其次,“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的价值需求的全面性和价值实践进程的全面化趋势。中共17大报告所强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意义在实践层面的反映。马克思曾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表明,中国发展已经展现出价值实践进程的全面化趋势,反映出人的价值需求结构的某种全面性。从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以致目前形成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本价值目标体系,反映了价值体系逐步全面化的趋势,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的这一规律论意义,已经通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态而具体展开,体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并展开为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和实施途径,体现了价值建构的层次性。它既反映了价值实践的横向推进,也反映了纵深方面的推进,对于中国发展新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价值需求的满足、价值目标和途径的确立、价值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主体地位的确立。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改革的根本意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这一意义往往是通过确立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而实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确立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自主权,从而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城市企业改革同样是致力于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使得民营企业登上舞台一展身手,同时也使国有企业获得了新的生机活力,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取得了经济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对这种发展主体性的确认。它不仅是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某种经验总结,而且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某种一般规律性。这种规律论意义在当代还有其特殊的内涵。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在全球的推进,人本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和力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推动力。在此意义下,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需要通过“以人为本”进行新的阐述。中国所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正是出于对这种发展规律的认知。进一步地看,中共17大报告所指出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更加全面的视野强调人的主体性,揭示了人的主体性中蕴含着多重规律性内涵。公务员之家:http://www.gwyoo.com

第四,“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的价值活动和价值实现的历史性。人的价值需求的满足和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价值的现实化过程,也是实践的深化过程,因而是一个历史性过程。这种历史性体现于价值活动结构对物质条件的依赖上,体现于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价值全面化进程中,体现于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发展进程中,还体现于价值实践效果的阶段性发展方面。“以人为本”的这一意义,要求把握价值活动的现实条件、价值实现的相对性和不断进取的必然性,从而能够使“以人为本”的历史进程不断取得成果。

四 :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党和国家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切实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使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伟大事业中来。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项办事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各种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同时,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

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的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工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坚决纠正教育领域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切实改进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发展,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和交通安全等的监管,尽快扭转事故多发状况。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群众提出的合理的应予解决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对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求,要讲清楚道理,做好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做到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一下子把胃口吊得过高。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本文标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信学生,才能体现教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327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