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论语》是非辩析之一
二 : 是非论
常听见有人说,谁谁谁不会说话谁谁谁品性极差,对此我总不持意见,只是敷衍带过,并非我自恃清高,而是大多只知其名却不详其人。毕竟耳听为虚,同一件事,亲身经历和道听途说总是难以苟同的。偶尔说到正好我也这么认为的人时,此时的我就如同满月下的狼人,原形毕露,三两句话立马同仇敌忾起来。于心中,自然知道这样是不该的,那句善断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说得极是,可是年轻易躁动的心,却是难以管住的弊病。
是人便会犯错,这是难免的,如同是人就会看错人,这也无可避免。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事,退一步有人说你懦弱,进一步又有人说你得寸进尺,看来是非本身便无绝对。如同一群神经病中出现一个正常人,那这正常人反倒成了他们眼中的神经病。所有人不穿衣服那穿衣服的人便有病,所有人不住房子那住房子的人便有病,所有人遵纪守法那不守法的人当然有病。并不是说你所做的与多数人不同便是对的,对于剽窃绑架抢银行等公认危害人身和社会安定的错误行为,其本身超越了正常范围总是不该做的。人脑与猪脑的区别就在于人脑能做脑筋急转弯而猪脑只会撞墙,思考当学会转弯,而不是一味死钻牛角尖,这样开车也安全。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摆在我们眼前,向我们证明这是非本身的混乱。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称霸诸侯,被赞颂;项羽宁死不辱自刎乌江,因而千古流芳,亦被赞颂。忍与不忍都成佳话,是非本身无从评判。再如自古青楼女子被视为下贱,遭人唾弃,可小凤仙跟了蔡锷,陈圆圆遇上吴三桂,却成就一代名妓的千古佳话。看来世间并无是非之事,有的只是是非之人。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杆秤,对于是非的定义也是各有差异,同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悄然生变。如同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打扮在老一辈眼里简直是奇葩,而在一些同龄人当中却不时得到哇塞好帅等评价。还有,我们知道,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回族是不吃猪肉的,当然还有穆斯林教徒,也许他们觉得吃猪肉实在令其难以理解,而对于我们来说,不吃猪肉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在不是逾越道德范围的事情上,是非论断总是这般没有绝对。
因此,当他人论断一人的好与坏时,实则他本身便是在做一件错事,是非好坏,描不黑也抹不白,各人心中自有感受。
三 :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二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百首诗,就是‘思无邪’。”
【评析】关于“思无邪”,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解释为“思想纯真”。我想这句话只是孔子对诗经的个人评价,是否准确,怎样解释对于儒家思想来说都无关紧要,因此可以存而不论。
四 :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一
【原文】『⒉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能以德施政,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拥护他。”
【评析】这里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我们的政府现在也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口号,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继承。照理,对于以德治国的理念应该是可以得到广泛认同的,然而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一些反对的声音的存在。我想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声音,关键还是由于对“德”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见解吧?
其实以德治国的理念并不独存于中国,几乎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只是措辞不同而已。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他们都不认为应该用强权去征服国民,而主张用好的德行去引导国民。他们读经或祈祷,都是为了去恶存善。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德,就是做一个好人,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去做个好人。
众星永恒地围绕在北极星的周围是一种自然现象。国民怎样才能如此永恒地围绕在执政者的周围呢?我想唯一的方法就是执政者能真正得到国民认同和爱戴,所谓“统治者的管理权是被统治者的授权”,让国民觉得执政者确实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好人,是一个能为国民办事的能人。执政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民为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优先考虑,真正做到让管理者的管理资格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并让管理者处于被管理者的有效监督之下。如果执政者真能做到这样,人民有什么理由不拥护他呢?
必须说明的是,两千多年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这样完美无缺的好人是不存在的,或很难长期存在的,因此与其将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好人的身上,不如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发现不太好的人当了国家的管理者,公民能用和平的方式让他交出国家的管理权。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好人治国,但更应该提倡对好人进行有效的监督,不能把对好人的监督错误理解成是对好人的不信任。因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不敢做坏事,而不好的制度往往可能会诱导好人做坏事。
五 : 《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十五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这句话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孔子的人才观。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可取的,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几乎可以作为一条警句来提醒自己。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个人的价值都是有市场价值的。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自己会对自己有一个市场价值评估,而社会或用人单位也会对我们有一个市场价值评估。一般情况下,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与社会对我们的评估是相一致的,但也有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社会对我们的评估是不一致的。在不一致的时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自己把自己估高了,一种是自己把自己估低了。
如果自己把自己估低一点,烦恼也会少一些,如果自己把自己估高了,苦恼就会没完没了。许多年轻人通常会把自己估高,比如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又比如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捡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如果这些人领会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不好高骛远,不管什么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去干,自然会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也许还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精神烦恼。
当然,在社会竞争机制还不健全的社会,有才华的人一时得不到发挥的机会,也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不怨天尤人,不失去希望,坚信“是金子一定会发光”,一边等待机会,一边继续培养自己新的特长,一旦机会出现,就能脱颖而出。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