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寻找历史的足迹-历史的遗迹

发布时间:2018-01-20 所属栏目:微信历史足迹

一 : 历史的遗迹

  天已渐渐的迈入秋天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司马迁的心也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渐渐变冷。他已经对人生没有什么奢望。他的心已经被掏空。他开始了对往事的回忆。

  一年前,武帝还很看中他,认为他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也希望他能为自己做点事。可是,司马迁竟然不识抬举。为了李陵的事,竟然和武帝翻脸了。他认为打死李陵也不会投降。可武帝说他叛国了。要杀了李陵的全家,司马迁坚决反对。然而武帝是一国之君啊!他所决定的事,谁也没办法去改变。可怜的李陵听说自己的家人全被杀了以后,他不在对汉朝报有希望了,但他不知道司马迁因为他的事而被武帝冷落了。对司马迁来说,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开始写一些有关历史的东西。因为他是一个史官,要对一些重大的事情作为评价。他认为在李陵这件事上,是武帝的错,并不是李陵的错。

  是武帝逼李陵叛国的。当武帝听说司马迁对于自己处置李陵的事发表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一怒之下,判了司马迁宫刑。他想让司马家断了香火。也让他永远记住这件事。人人都让司马迁给武帝道歉,可是司马迁认为这并不他的错,他被宫刑以后,关在了牢里,生活充满了艰辛。那种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想到这里,司马迁就不在想下去了,他看到墙角里一个蜘蛛网上有一个在挣脱网的小动物,他有所感悟。他想他不能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要忍受痛苦来完成自己的理想。

  终于,在许多年后,他完成了举世的编年休史书--《史记》

 

二 :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七/1-1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62年―――79年(17年)

1962年

3月 大境建校,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建校背景:国家适逢经济困难,又值中、小学入学高峰,为此中央提出“两条腿走路,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学方针,南市区新办12所民办中学,除大境外,有:东华、求进、先锋、望云、跨龙、新义、西林、沪南、文光、周莲和塘董。大境设高、初中,余11所均只设初中。
南市区民办大境中学的校址选定在河南南路246号,大境路口,故取名大境中学。
此处原为邑庙区产科医院用房。
首任校长:戴仁德,联合党支部书记:胡军(女),(跨龙校长)。
大境办学经费由政府支持人力物力,区工商联出资十万元。
学校设董事会,成员为:
葛维庵(副区长、民主人士)、李维棠(区工商联主任)、戴葭今、刘葆真、倪集清及戴仁德;
葛维庵为董事长,李维棠为副董事长。国家经济好转后,大境办校经费全部由区教育局拨款,董事会自动解散。
9月秋季招收高、初中各四个班级(原招六个班后编为四个班),共约500人。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图】大境昔日校门照片已难以收集,此照从网上下载,依稀可见当年校门概貌。

前排右一为刘振华老师,二排右立二为张维新老师,后排右四为朱师明老师,其余皆非老大境教师。

1963年

3月为加强师生对学校初建及对民办的信心,学校提出“苦战三年,赶超文建”的口号,以鞭策、鼓励。
6月建校后首度组织高中师生下乡到金山朱泾公社参加“双抢”(夏收夏种)劳动,由戴仁德校长亲自带领。由于学校重视,作了充分准备,组织有力,公社农民反映很好。区内各校较早组织下乡劳动的学校共9所,大境是其中之一。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与刻苦耐劳精神,在区里小有名气。
7月招收初中新生八个班,全校共达十八个班级,学生900多人,教职工人数增至60人。
9月为落实“赶超文建”目标,学校邀请文建中学领导来校传经,全校师生认真听取报告。学校又多次组织本校教师上门去文建听课,并与各对口教研组交流教学经验。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65届高中校友任万美提供
1964年

9月秋季招收初中七个班级新生,全校班级总数达25班,学生数1300余人,教师增至78名。
10月学校明确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出“勤俭、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的办学思想。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65届高中校友任万美提供


19(www.61k.com)65年

7月学校首届高、初中学生毕业,多数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未能升学者百分之九十以上得到就业安置。
高中毕业班女同学陆彩华被市“招飞办”选中,经层层审查合格,录取进航校学习,后来成为一名女飞行员,翱翔兰天。
10月南市区民办中学在沪南体育场举办首届运动会,大境学生在开幕式上表演团体刺杀获好评。学生参加各项田径比赛项目也取得好成绩。

1966年

6月文革开始,校内出现大字报。揪牛鬼蛇神,打倒走资派,校内形势出现混乱,无法正常上课。
7月 南市区政府派工作组进驻大境;1个月后又撤离。
8月18日毛主席首次接见红卫兵。学生纷纷外出串连,全面停课。
11月11日 “安亭事件”发生。
11月 校舍暂作串连接待站,接待来沪串连人员。
12月 戴仁德校长靠边审查。

1967年

1月13日 校长、教导办公室被撬,文件橱内多年帐册及学生材料等散失。
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通知”,外出串连师生陆续返校,学生成立红卫兵组织,教师成立造反组织,批判当权派校长戴仁德。
9月29日教师响应“大联合”号召,成立教师革委会,选举产生主任倪集清,副主任庄加宝,委员刘振华、金宏裕、屠由益等。
10月学生各派红卫兵组织大联合,成立“大境中学红卫兵团”。

1968年

4月 戴仁德解放。
7月66、67两届毕业生同时开始分配,根据市革会通知要求,分配去向有工矿和农村。学校大多数毕业生分配去了市郊各县农场。
8月南市区革委会批准大境成立革委会,在嵩山体育馆召开“南市区民办大境中学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任命戴仁德为主任,倪集清为副主任,委员庄加宝、刘振华、金宏裕。
9月5日区手工业系统派工宣队进驻大境(成员来自江南木桶厂和制绳一厂等)。并增加赵才忠进革委会,负责日常工作。
10月 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戴仁德再次靠边。
12月军宣队进驻大境,对所谓有这样那样问题尚未搞清的教工集中在郊区开办学习班,涉及20多位教师。
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指示。

1969年

2月 戴仁德被审查清楚,再次解放。
(4月1-24日中共召开9大)
7月 69届下乡,去金山“双抢”劳动。
外语组吴翼鹏、薛铭暄、施民贵和邵汉恩等四位教师自编外语教材,使用之后,收效很好。
11月 69届二度去金山,参加“三秋”劳动。

1970年

2月上级决定71届学生延长一年毕业并改称72届,各用半年学工学农。
3月21日69届“一片红”,首批插队落户同学出发。
4月上搪四厂工宣队进驻大境,正、副连长为钱桂忠和俞金德,指导员张公民,参与领导学校工作和毕业分配工作。
7月为吸引同学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成立了“红色娘子军文艺小分队”、“魔术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他校、工厂及里弄演出,颇受欢迎。
8月经南市区革委会批准,调整原革委会领导班子,组成人员七人:张公民(工宣队)、戴仁德、蒋汉荣(工宣队)、沈惠琴、屠由益、史林勇(72届学生)、桑建林(70届学生)。召集人为张公民,副召集人戴仁德。
中共南市区委同意建立“中共大境中学党支部,张公民、戴仁德为正副书记。


1971年

8月为筹集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自筹资金,在南王医马弄分校建立了校办工厂,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从最简单的形式拆纱头起,到制作小玩具,逐步发展到修理马达,积累资金,最后到生产印刷电路板,装配pmos、cmos计数器,社会订单络绎不绝,经济效益明显。大境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建立校办工厂的经验,受到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市教育局陈源副局长专门来校了解后,充分予以肯定。后来陈副局长曾约请戴仁德参与起草校办工厂章程。
9月 70届学生分配。
9月13日发生林彪事件。

1972年

2月为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建立文艺小分队的基础上,又相继成立了体育、卫生、音乐、科技等课外活动小组。
4月体育教研组龚焕民等老师克服场地狭小的困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土法上马、自力更生,制作了土爬杆、土吊环等设施,充分利用总校厅堂、天井开展体育活动,一时大有热火朝天的气氛,“螺丝壳”做文章,热气腾腾。
12月由区统一组织,全校开展野营拉练,历时十天左右,步行至郊县金山,行程百余公里。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裘琴琴老师提供

1973年

9月新学期里,各班学习76届1班学生自我教育方式,在课毕放学前开展“天天评”活动,大大改善了全校校风、学风。
10月市、区教育领导到校检查工作,对学校克服校舍艰苦条件,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加赞扬,作了充分的肯定。
12月10日下午市教育局、市体委在同济大学礼堂联合召开“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各区、县分管教育工作负责人、全市各校负责人、体育教师以及市教卫办、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领导近4500人出席此会。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龚焕明老师提供
1月13日《解放日报》、《文汇报》详细报导10日会议,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解放日报》另发专文:“蓬勃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大境中学的调查报告”。
12月24日《文汇报》刊登“‘螺蛳壳’里龙腾虎跃”的报道,及大境党支部所写“路线是根本、领导是关键”文章。大境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工作名扬全市。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裘琴琴老师提供   

1974年

3月大境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
7月大境获“上海市除害灭病、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12月一年中大境陆续接待了全市数十批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前来参观学习。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裘琴琴老师提供


1975年

3月14日《体育报》第二版发表长篇报道:“思想路线搞对头,‘螺丝壳’里天地大”,介绍大境发动群众、创造条件,开展体育活动。
4月11日《解放日报》第三版发表通讯员文章:“体育教师的好助手”,介绍大境体育骨干学习班中,同学们能者为师、互帮互学的好经验。
8月20日《解放日报》刊登通讯员文章(第二版):“体育锻炼不放假”,介绍暑期中大境体育活动依旧热气腾腾。
9月16日《文汇报》刊登大境党支部文章:“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10月大境获“上海市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大境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应邀出席第三届全国运动会。11位教师获评区先进工作者:黄吉人、陈国梁、朱青婉、李明珣、吴翼鹏、林培珏、杨世琴、裘琴琴、龚焕民、邱为民等。
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革会主任张公民调离大境,顾家生接任。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裘琴琴老师提供

1976年

1月8日 周恩来总理逝世,全校师生沉痛悼念。
6月3日《解放日报》、《文汇报》同日发表文章:“进1步搞好卫生与体育相结合的工作”,介绍大境的经验。
6月16日 《体育报》刊登“促进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通知,其中提及大境的经验。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师生们心情悲痛,全国举行悼念活动。
12月 大境获评“上海市体育、卫生先进单位”。
顾家生调离大境,王志清接任支部书记兼校革会主任。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注:裘琴琴老师提供

1977年

3月 全校师生明确:
校风:“严谨治学,勤奋学习,求实作风,俭朴生活”。
学风:“勤学好问,敢于创新,尊师守纪,团结奋斗”。
校科技小组制作的“自动跟踪向日器太阳灶”获市科技一等奖。
8月2—5日邓小平在北京召开科教座谈会,会上决定恢复中断十年高考。
9月一开学,学校对77届按成绩重行编班,成绩相对优良者集中在1个班级,为提高班,提出目标:迎接明年夏季高考。
12月11-13日全国唯一一次冬季高考,考生为历届中学毕业生。
11月13日《文汇报》长篇通讯:“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风气逐步形成”,文章介绍了大境科技小组活动情况,还附上相关照片。《解放日报》作了同样的报道。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图】教师们也积极参加锻炼(龚焕明老师提供)


1978年

1月29日参加“上海市78年迎春长跑比赛”,得中学男子组冠军。
3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讨论、制定大境中学《教育常规守则》、《学习条例三十条》。
6月 戴仁德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7月13日大境1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市里举办的“横渡黄浦江活动”。
8月5日 《文汇报》刊登文章:“大境中学体育夏令营侧记”。
9月大境77届高中毕业生报考高校、中专,考试成绩达分数线比例在全区54所中学中名列第一;另,该年毕业的173名“三三分段”初中部学生全部升学,其中录取进入重点中学为43名,考试成绩名列全区前茅。
市、区召开大会,介绍大境中学工作经验,区先进教师吴翼鹏在会上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经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9月19日《文汇报》刊出文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大境中学抓了体育促进智育”,同时登出短评:“体育锻炼不可少”。
10月《新体育》期刊(第10期)刊登王安忆文章:“长长的跑道,”记述大境先进教师黄吉人的动人事迹。
11月3日《光明日报》刊登通讯报道:“大境中学实践证明:‘三育能够一齐抓,也应该一齐抓’”。
12月2日《文汇报》刊登“既提高教育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文章,介绍大境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文汇报》登出三篇短文:“她跨进先进行列”、“做时间主人”及“琢磨,再琢磨”,介绍初三(一)班三位同学刻苦学习的事迹。

1979年

1月15日参加上海市迎春长跑,再获男子组冠军。
1月24日《体育报》文:“比翼齐飞”,介绍大境抓好卫生和体育促进教学 ,附多帧照片。
1月27日《中国青年报》文:“千方百计挖潜力,因陋就简搞体育”,报道大境组织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
2月11日 获“上海市体育红旗标兵”称号。
6月15日 《青年报》文:“‘螺蛳壳’里龙腾虎跃――大境中学课间十分钟见闻”
7月3日《文汇报》刊登北京体育学院文:“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作者曲宗湖,该文中提到了大境经验。
8月6日 《文汇报》记者姜留义文:“体育――学校教育中1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教育》七月号刊登:“大境中学――因地制宜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文章。
8月30日 高考结果:应届高中毕业生145名,参考143名,各科平均成绩名列全区前茅。
南市区教育局印发调查报告:“民办大境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0月市、区教育局领导对大境各项工作作了全面检查、评估后宣布:
1、大境中学定为区重点中学;
2、优秀教师提前晋级;
3、确定大境实行企业管理试点,以改善教工福利待遇。
陈国梁老师代表学校应邀赴京参观“全国科技展览会”。
10月20日市教卫办在文化广场召开“上海市大境中学教育经验报告会”,市委书记夏征农、市革会副主任杨恺、教委办、教育局和团市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各区、县负责同志、全市各中、小学领导及教师代表等近万人参加了会议。区委书记张瑞英、上师大教育科研所普教研究室、上海师院教育科研室以及学生、家长等在会上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大境中学教育经验;受党支部委托裘琴琴老师向大会表了决心。
杨恺副主任讲了话,充分肯定大境中学办学经验,号召全市中、小学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学习大境的精神、经验,努力办好学校。
最后他郑重宣布:经市教卫办和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大境中学改为市、区双重领导的重点中学。
大会以后,市教卫办还组织了部分同志到大境中学现场参观学习。
《文汇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境在挑战”和通讯报道:“领导和教师奋发向上、艰苦创业精神――大境中学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解放日报》长篇报道文章:“大境中学――一所全面发展的好学校”。
即日起,“上海市南市区民办大境中学”更名为“上海市大境中学”―― 从62年建校算起,至今17年。
10月21日 《文汇报》文:“党风正、人心齐”――大境中学办学经验调查之一。
《光明日报》报道:“上海大境中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0月22日《文汇报》文:“认真落实党的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境中学办学经验调查之二。
《解放日报》文:“大境中学经验点滴”。
10月26日 《文汇报》文:“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大境中学办学经验调查之三。
10月《上海教育》第十期出版专辑,全面介绍大境办学经验,短评:“赞大境中学”。
中共南市区委文:“关于大境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调查报告”。
中共南市区教育局党组文:“党风正、人心齐”。
上海师院教科研究室文:“坚持教学为主,针对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教育”,
市教育局体卫处文:“从高中女生爬竿谈起“。
记者文:“贵在努力,功在坚持”――记大境中学怎样做好防近工作。
市少科站文:“他们是怎样开展科技活动的?”。
南市区教育局文:“1个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校办工厂”。
市教卫办教育处文:“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
10月29日学校召开教工大会,动员教师认真学习市革委会杨恺副主任在万人大会上的讲话,并指出,成为重点中学以后,各方面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如今大家学大境,大境怎么办?提醒全体教职员工头脑清醒、戒骄戒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工作要更上一层楼,好上加好。
11月12日全校开展法制教育,号召“三交”:凶器、黄色书刊和赃物。
11月15日全校开展科技月活动,内容是:三次科普讲座,每星期一次科普广播,建立太阳能、电工、集成电路和无线电等科技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奋发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典型事迹,宣讲英雄少年何勇刚刻苦学习文化的动人事迹等。
11月《上海教育》(11期)继续刊登介绍大境经验的文章:
上师大教科所普教研究室:“大境中学是怎样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
上海教育学院教科研究室:“大境中学行政管理工作的初步探讨”。
淮中中学:“大境是我们的好榜样”。
复旦中学:“上下一心,贯彻方针”。
学生家长季兰英:“从我孩子的成长看大境”。
12月3日 扬州市教育代表团到校参观交流。
12月13日《解放日报》记者吴德宝采访记:“访大境中学有感”。
12月25日 大境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12月28日特邀戴仁德校长赴京出席国务院表彰“全国先进单位”、全国劳模授奖大会,戴校长接受国务院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出席国宴。
12月29日大境获称“上海市79年度国家体锻标准达标先进学校”。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1980年

1月2日张维新副校长在市中学校长讲习班上发言:“积极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月大境被评为“79年上海市中、小学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2月《人民教育》80/第一期刊登记者刘树喜的文章:“螺蛳壳的奇迹――访上海市大境中学”。
2月23日《解放日报》通讯报道:“力量来自强烈的事业心――记大境中学体育教师裘琴琴”。
2月29日上海市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开幕,会上戴仁德校长被授予“模范校长”称号,授体育教师裘琴琴为特级教师。
4月大境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奖状:“上海市1979年度先进教育单位”。
4月1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刊登“螺蛳壳里出雄鹰――大境中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署名文章。
4月23日教育部中教司、教学研究所几位同志到大境调研学校工作。
4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到校作录音采访,接受采访的有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张维新、体育特级教师裘琴琴和三名学生骆建铭、江佩华和姜伟。
5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节目自13-15日连续三天播放4月26日到校所作录音采访。
7月学校认真对待招生工作,此次招生,是17年来大境定为重点中学后首次可以择优录取生源。
8月教育局为改善大境办学条件,决定把隔壁原大境小学校舍拨给大境中学使用,该校舍为三层教学楼,有活动场地约80平米,两校隔墙打通后,使大境校舍比原先几近扩大一倍,学校大门从河南南路改到大境路上。
9月学校进1步健全各学科教学档案,建立教研组长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日记、实验卡,还增设了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等。
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特聘请上海师院教师到校开设“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德育心理活动”、“如何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等讲座。
10月 全校各班举行广播操比赛。
参加“区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竞赛”得团体第二名。
11月3日 《体育报》登载通讯报道:“大境中学重视健美教育”。
11月20日 建立理、化、生3个实验室,并加强了实验室管理员力量。
举办教学活动周,各教研组展开教学研究活动。
12月全校学生举行迎春环城长跑比赛。
在市九中学大礼堂举行文艺演出。
大境被授“80年度上海市国家体锻标准达标先进学校”称号。

以后 ……

1983年6月南市二中口并入,迁人民路830号,校舍面积从600多平方米扩大至4000多平方米。
1997年6月保屯路18层新教学楼落成,嵩山中学并入,迁新校址:保屯路210号,校舍面积6000多平方米
2000与上海外语大学合作,改名为“上海外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2005市教育局批准大境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三 : 寻找历史中的长城

能登上长城,是我这么多年的梦想。真正到了北京,好多朋友劝我去八达岭。我却是不想去了。我不想看现代人维修一新了的长城。我心中的长城是一种充满沧桑感的长城,是一种记载着历史的阵痛,记载着荣光和耻辱的长城!

我于是花了800元钱,包了一台北京现代的出租车,去寻找我记忆中的长城!

车子风驰电掣,很快就出了北京城,又很快进了怀柔县城,后又驶出了怀柔县城,向偏僻的大山深处跑去。我们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向路人打听着,问那没有修葺的,人烟罕至的长城怎么走?小车走了4个多小时后,房屋和商铺越来越少了,树木越来越多了。我才突然记起我和太太还没有吃早餐。于是才找了一家路边小吃店,去吃早餐。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大盆馄饨,却是怎么也吃不完。太太又去了旁边卖菜的小摊上花了1。20元钱,买了4条一尺多长的嫩黄瓜。结账时多给了那个小贩3毛钱,那个小贩主动用清水把黄瓜洗得干干净净,包好,递给她。

车继续往山林深处开去,路越来越窄了,沿途的居民也越来越少了。很少看到耕田,差不多都是果园和蔬菜。沿途的指路人告诉我们,这里的蔬菜和果园都是绿色环保的,是不施农药的。又开了1个半小时的车,终于抵达了路人所说的林彪率领115师大战小日本的平型关旧战场了。

我从车窗,远远的看到了残破不堪的古长城了,我的心加速跳动了起来。(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长城,我终于来了!

下了车,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我们便上山了。路的两边全是野生的果树和散落在地象星星一样的野花。我不由得想起了沧桑沉重的历史,从深处一路走来,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气喘吁吁,爬到了长城城墙下面。却是没有工具,望着7米多高的城墙和9米多高的烽火台,很是失望。这时,发现附近拐角的城墙门洞旁架着一部锈迹斑斑的铁梯。于是向铁梯主人,山下的村民交了4元钱的过梯费,怀着兴奋的心情,爬上了长城。

终于站在了长城上了,千疮百孔的古老的长城被我踩在脚下了。远远望去,被风从北方吹来的沙尘构成一副朦胧的景象!我抚摸着墙砖,像是握着着一位沧桑的老人的手,听他讲述古老的过去。

歇息了一会儿后,我们便沿着城墙向东走去。由于这段长城一直没有被维修过,所以很多地方只有墙体,没有了护墙和城垛,护墙和城垛都滚到山下去了。走在上面很危险,一步留神,就很可能会摔跤,而一摔跤,最大的可能就是滚下城墙。我们小心翼翼的行走着,我太太紧紧的抓着我的手,不让我走到城墙边上。我们每走到一个城垛上或者稍微平缓一点的地方,我们就开始欢呼,拍照留影。没有倒塌的城墙上每隔5米左右有一个射箭的孔,是朝下的,所以敌人的箭很难射进来。长城是沿着山脊绵延的,在山的凹陷最低处和山腰,各有城垛,是作为稳固长城和搬运军用物资的。在山顶上,是最雄伟的烽火台,可以看很远。主要是观望敌情和指挥用的。一旦发现敌情了,就在烽火台上点染干柴,通过烽火把消息传出去。

由于年久未修,好多地方都长了灌木和野花。大概走了5里多路,我们随着长城上了一个山顶。太太说什么也不肯走了。她看地势越来越陡了,担心回去的时候下不了长城。我于是把她留在了那个烽火台上,一个人继续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走去。太太担心我出事,就每隔5分钟喊一声,我在这边应和一下。后来叫不应了,她就用手机发信息给我。

我在一个烽火台的下面发现一块石碑,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个石碑是明朝隆庆三年维修了这段长城之后立的。即是公元1569年,距今438年。我在给那个石碑拍照的时候,发现一个年轻的老外背着一个背包也在那里拍照。看到我,他向我微笑,然后伸出了一只手,我们互相击了一次掌。我们浅浅的谈了几句,他说他是美国人。他的登山工具很齐,沿着长城,他已经走了4天了,晚上就住在烽火台上。他是自费来考察长城的。

我们便一起往上走。天上的苍鹰,地上的斑鸠,还有因为沙尘而灰蒙蒙的山,我们都一一摄了下来。最后,我们爬上了这一段长城的最高处,在烽火台上,我们停留了大约20多分钟,拍照和休息。然后我们又继续往前走,沿着山势往下走了大约50多米,就发现城墙倒塌了一半,只有另一半勉强可以行走。又小心翼翼往前走了大约30米远的距离,却发现前面大约有60多米的的城墙完全倒塌了,只有一堆烂砖残石堆在哪里,满目的萧条残败。再往前望了过去,可以看到可以看得见的长城墙体上面都长满了灌木和杂草,郁郁葱葱的,象一堆陈旧的历史上面,散发着醇郁的历史的气息。

我们站在那里,犹豫着。这时,太太发过来信息,说她一个人在那个烽火台上很害怕,要我转身回去。我于是就同那个年轻的老外分手了。他从背包里拿出飞抓和绳子,在城墙垛子上抓牢,然后抓紧绳子,溜下了城墙,再从灌木的缝隙向下一段城墙走去。当我回到山顶烽火台再回头望时,他已经通过飞抓爬上了那长满灌木的城墙,向我挥动着双手,吼道:“噢……”我也回应到:“噢……”

其实,古老的长城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结晶,代表着中国最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从积极进攻转化为消极防御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物。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由于西北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但秦始皇进行反击时又捞不到油水。而当时相对于富饶的六国都归他占有了,为了专心巩固劳动成果,他便修建了第一条长城。当时他并没有把长城作为安心享受的屏障,只是作为一个步兵对付骑兵的要塞使用。其实在战国时代,靠北边的几个国家都修了几段这样的城墙,秦始皇只不过把它们连接起来并加长加固了。

后来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初期也没有保守的以长城为界,而是积极的反击北方的匈奴。但当时由于连年的征战,连皇帝出行想寻找同样颜色的拉马车的马匹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大批量的骑兵部队了。所以当他以疲劳的步兵来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时,就注定了他的反击的失败。当老刘回到都城后,就只有下令加长加固长城了。但汉武帝刘彻为刘老头出了一口恶气。他派卫青霍去病率大军3次反击匈奴。特别是小霍率孤军深入到匈奴腹地一万多里,不带粮草马匹,完全靠击败匈奴后就地抢劫补给。打得匈奴人离长城远远的,远远的躲避到了中亚,在中亚抢了一块地方,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只可惜后来一些大儒很混账的说小霍杀戮太多,遭了报应,所以年纪轻轻就染病去世了。)所以后来100多年朝廷没有维修长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例外。

后来的历朝朝廷,都是每年拨出专门经费,加长加固长城的。但每一个朝代的初期的防御都是积极的防御,就是在防御的时候,还是在寻找战机,积极出击,把敌人打败打残。所以在每个朝代的初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不敢轻易的来爬长城。可到了每一个朝代的中后期,都转化为消极的防御了。就是说绝对不出长城一步,只有你爬上了城墙,就把你赶下去就算了。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能安逸一天算一天。但当时肥沃的中原大地对于生存都很艰难的贫穷苦寒的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就意味着拥有无数金钱、美女的幸福的天堂!所以他们怀着能够很好的生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前仆后继,用灯蛾扑火的勇气扑向了长城。

以前的中原大地,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面是难以逾越的高原和雪山,南面是乖顺依附的贫穷的小国,真正有威胁的就只是北边剽悍的游牧民族。所以一道绵长坚固的长城,就使统治者们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的享受和内扛。结果在后唐时代,宋朝暮年,明朝末年,游牧民族都爬上了长城,象潮水一样汹涌南下。就连最能守城的明末的袁崇焕也只守了12年,在他一死,清军就爬上了山海关。但这些剽悍的民族一进关,就被中原富庶安逸的生活给同化了,结果很快就被历史给踩到了脚下,成为了汹涌的历史长河里的一朵飞溅的浪花。

所以古老的长城是北方和南方两种思想的一次撞击,是北南两方两种文明的一次撞击。它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结晶,但也是我们固步自封,保守,后来变得落后挨打的一种象征。是我们的骄傲,但也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祖先想通过一条一万多里的长城,把我们舒适的生活与相对的野蛮的战乱生活隔绝开来,他们不再崇尚进攻,只想守住我们的文明,但我们最后却被不断的外来文明征服着,匈奴人,突厥人,辽人,金人,蒙古人,满族人,以及后来从海上过来的八国联军……这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其实就是放在现在,除了进攻,也是没有更好的防守了,更不用说一条孤独的长城了!

气喘吁吁的回到了太太所呆的烽火台,同她一起慢慢的往回走。由于地势太陡,往下走打滑,她只得脱掉了鞋和袜子,光着脚丫子,扶着我的一只手,慢慢往下移动着。

在回来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烽火台上有几个写字比我更差的民间诗人留下的歪七扭八的古体诗。我用相机拍下来的时候,太太在旁边嘀咕着:“老公,你的字和诗歌都比他们写得好,你也留一首!”我笑着说:“我如果也留一首狗屁不通的诗歌在这里,那是对长城对历史的一种侮辱!”

又沿着那架锈迹斑斑的铁梯,小心的爬下了城墙。却在下山的途中,发现了10多个对着我们微笑的来爬长城的老外。可惜没有看到一个前来爬长城的中国人,倒是有4个前来兜售核桃和其他土特产的中年妇女,太太向每一个人都买了10多元钱的东西,她们便都很高兴的散了。下山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块石头上写的歪歪斜斜的标语:“注意卫生,违凡者发款50——100元。”总共13个字的标语竟然错别字有2个,这不能不说是对长城对中国古文明的一种侮辱。

回到停车的地方,叫醒了司机,找了一个小餐馆,点了几份野菜和野菇,还有一份这里很有地方特色驴肉火锅,美美的补充了一下体力,已经就是下午5点了。我们便回到了北京城。

四 : 在自然与历史遗迹中叩寻(总)

在自然与历史遗迹中叩寻

文/刘毓民

清明前的四月一日晚,平电话我:明晨七点,一道门静候。究竟什么事,做什么,去哪里,他没说,我也没问。自己估摸:一定是要回蒲城老家给他爷爷上坟了,只是让我陪他而已。

我之所以答应,是因为我想探寻朋友成长的秘密。他曾与同楼层办公多年,两人接触甚密。从平素交往中,倾听了他的很多过往,了解了他的很多童年趣事。他的幼年乃至童年,是与他的爷爷朝夕相处,相依为命的。

那个时段,爷爷既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情感所依。更是他的整个世界。一个鳏夫,养育孙儿,蒸馍做饭,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其艰辛,可想而知。爷爷既要下地干活,还得回家挖锅挖灶。既当爹,又当娘。爷孙俩,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苦熬度日。(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他是爷爷的心尖尖,爷爷是他的精神靠山。爷俩相互依托,相互照顾。爷爷病了,他担水做饭,熬药煎汤。后来,他爷爷患肺心病病故了。这个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使他数年陷入天昏地暗的凄怆悲苦之中。他开始寡言少语,颓废沮丧。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现实,但他又不能不面对这个现实的残酷。

他的精神世界里,不能没有爷爷。爷爷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孙儿。他甚至因此埋怨、嫉恨他的父亲。他不愿与父亲沟通,甚至充满了蔑视和仇恨。他之所以这样,就是认为他的父亲,没有竭尽全力救活他的爷爷。他开始叛逆,恣意,甚至变得胆大妄为,无法无天。

不知多少个睡梦里,他梦见了爷爷。醒来时,他泪流满面。也不知多少个节日里,他思念爷爷,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前几年,说起他爷爷,他依旧伤心,依旧动容,依旧悲苦,甚至眼含泪花。参加工作后,每年清明,他总跑回老家,到坟头给爷爷扫墓。

爷爷在世时,他的童年是快乐的。他养过细狗,在野外纵横驰骋,四处撵兔。他养过兔子,在后院子凿洞挖坑,割草剁草。兔子下崽了,他精心呵护,苦心照料。他下过涝池,在泥水里潜泳蛙爬,与伙伴打水仗。割草外出,他骑在泰陵的石人石马头上,威风凛凛,惬意非常……

我随他去,就是想借此看看他描述的下地窑,酸枣枝条编做的栅栏门。也想看看他养兔的后院子,还想看看他们游泳时的小水坝,以及敬母寺塔,唐泰陵石人石马和墓冢遗迹。我想从现实的遗存中,找回朋友给我描述的那种情趣与快乐。

早上醒的很早。起床后,洗漱。溜馍,吃了个香椿辣子夹馍,吃了颗鸡蛋,算作早点。七点到大门口,仍不见相约的各位。十分钟后,两辆车齐促了,我们六位就径直赶往渭南,想与那儿等候的阿勇同行。

到了渭南,阿勇已在那里恭候。让他回家拿了泳裤和毛巾,我们就直奔固市。固市的水盆羊肉,在渭南人的口碑中,绝佳特好。我曾慕名前往,在那里吃过几次。吃后,感觉味道的确不错。到了那里,除欣不粘羊膻外,我们要来六份。四份纯瘦,两份羊杂肥汤,我要的就是羊杂。吃罢,我们又上车径直北往。

到了党睦,两车分道扬镳。李大夫和夫人及阿勇东去了。他们去的村子,我曾去过,游过。还拍摄过梨园果农套袋,西瓜满地的照片。我们则继续北行,直奔蒲城。

一路上,公路两边盛开的梨花、桃花,非常惹眼。我几次想让朋友停车下去拍照,却始终没说出口。雪白的梨花,繁花似锦,圣洁雪白,茫茫一片。粉红的桃花,惊艳绽放,缀满枝头。此时此景,的确令人心旷神怡,游目驰怀。

到了蒲城,沿南环路西向,钻巷子,三拐两转弯,终于到了平的姑姑家。大门厅里,很多人忙着制作纸花。看来,是经营纸花生意的。他姑姑听说侄儿来了,一瘸一拐出来迎接了。直观,七十出头,发花白,微胖,门牙脱落,腰弯曲。

听平讲,在他与爷爷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里,姑姑为他们做了不少事情。隔段时间,姑姑就会来到家里,磨面做饭,拆被洗褥,缝补纳鞋,还为他和爷爷做过冬的棉衣棉裤。她姑姑患有脑梗,因此,回家时,他购置了六七百元的药物。临走时,他姑姑还给他带了一大袋子蒸馍。

至平表妹经营的纸花店,那里顾客不少,生意兴隆。他表妹已经准备好了四份上坟所用的纸扎。估计是给平的爷爷,二爷,二奶以及二爸准备的。寒暄几句,我们就乘车前往平童年生活成长的村子——保南乡敬母寺村。

到了村子,首先看到的是“敬母寺”大牌坊。牌坊之北,隐约看见高速路的桥体和桥墩。接着是敬母寺塔。由于道路修建,塔体下方填充,使敬母塔显得低矮小气。其大小,似少林寺塔林中小一点的灵骨塔体态。其制作比较简陋,没有繁复的构造艺术。下面有青石制作的围栏杆,与塔体风格一点也不匹配。看来是新近所为。

塔三层。第一层为方形,朝西有一个上圆型拱门,门楣上方,有“二圣宫”三字。里面有一尊尺寸不大的塑像,是孔老夫子的。下面的香楼里,还有未烧完的几根半柱香。二层三层,为六棱型,各自朝东也有半圆门。门楣上,分别是“文昌阁”“奎星楼”。三层,有西北东南朝向的两扇圆形假窗。

有关敬母寺相关的传说,早有耳闻。刚参加工作时,同学李自有就讲过。后来朋友张平以及他的堂弟,也有口述。史书上,也曾遇到过这类记述的文字。甚至还专门请老者,讲述过民间世代相传的故经。这些故事,情节梗概基本相同,但显得粗线条。记述得零零碎碎,马马虎虎。而史料记载,相对完整些,系统些,因此,也觉得可信度高些。

春秋时,今蒲城部分地区,属晋国河西地域,与秦国毗连。《史记》《左传》《国语》,皆有记载。“蒲边秦”“重耳备蒲城而守秦”。这个蒲地,就是今天的蒲城。因为当时秦国主要地域,在陇东及关中西部。而关中东部河西之地,则属晋国统辖。

重耳的父亲晋献公,伐骊戎时,俘获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女子骊姬。献公十分宠爱,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骊姬是个阴险毒辣的女人。野心勃勃,一心要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为世子。

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都很贤明,威望也很高。骊姬千方百计,要谋害这三个孩子。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残害,以防秦为由,出守晋国河西之地蒲城。重耳带着赵衰、狐偃等贤臣,来到蒲城。他勤政爱民,奖励耕战,深受蒲地人民爱戴。史料记载,曾在今蒲城钤铒乡洛河之西岸,给他修筑了晋城。

公元前六五六年,骊姬说:她梦见申生亡母齐姜求食。要申生祭奠亡母。祭后,把酒肉送给父亲吃。申生忠孝诚实,一一照办。祭后,把酒肉献给父亲。适逢献公出猎,骊姬趁机把毒药放入酒中,撒在肉上。

献公回宫,听说申生送献酒食,非常高兴。拿起筷子欲吃,骊姬急忙阻挡。说:“为了安全,宫外呈送的吃吃喝喝,先得试一试。”他用肉喂狗,狗被毒死;斟酒,赏给侍小,侍小中毒而亡。骊姬哭着对献公说:“申生想毒死君父,自己即位。”献公大怒,遂遣差人逼迫申生自杀。

骊姬要把有威信的公子一网打尽,又对献公说:“申生投毒杀君,重耳和夷吾都是同谋。”献公不假思索,听信谗言,派宦官勃革是,领兵来蒲追杀重耳。勃革是不分昼夜,赶到蒲地,趁夜摸入晋城。重耳惊闻消息,正要逃走,勃革是已破门而入,仗剑就杀。正当随臣狐毛、狐偃扶他翻墙逃命时,勃革是已赶到,不说三七二十一,用剑就砍。重耳急忙挥臂招架,竟被削掉了一只袍袖,他便匆匆忙忙同随臣弃袖逃走。为了迷惑追兵,重耳扔下印绶,趁黑夜,择小路,向西北方逃去。

第二天,听说勃革是已经带上砍断的袍袖和拾到的印绶回去交差。他们商议后,决定逃往母亲的故国——翟国(今延安附近)去避难。他们偷渡洛河,匆忙赶路,到了今天的敬母寺附近,饥饿难忍,便向村老乞食。重耳想到早亡的母亲,便把讨来的饭菜,先祭亡母,后君臣分食。后来,人们知道他们是晋公子重耳一行,为了纪念他心存孝敬之心,便把此村叫“敬母村”,村子里的寺庙,叫“敬母寺”。

唐代,该村有人在朝为官,皇上鉴于其母英明,将“敬母寺院”更名“圣母寺院”,并赐大匾,悬挂于寺院大门。时间虽过去两千余年,但重耳在蒲城落难而逃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二零零八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敬母寺村包西铁路施工线上,勘探出一大型寺院,即圣母寺遗址。该遗址坐北朝南,发掘中,发现了唐代的砖瓦残片,还有唐以后延续至清代中晚期的瓷片、陶片。整体砖筑夯土墙屋,灰坑,墙体青砖挂灰,石块砌筑,方砖铺地。

, 考古研究院一队员说,此遗址是敬母寺(圣母寺)遗址,在蒲城县志里,尚有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北周时期。明清的一段时期,寺院香火鼎盛,和尚三五百,是渭北有名的寺院。初步分析,寺庙毁于兵燹和战争几率较高。再加上年久失修,雨淋风蚀,故变得破破败败,地上建筑倾圮坍塌,寺院内的文物皆毁。

据村里的老者讲:“文革”前,在寺院遗址附近尚有高大的石刻。修路时,曾出土石经幢,县博物馆保存的唐圣母寺四面造像碑,及国家一级文物“八棱经幢”,均出自敬母寺院内。“八棱经幢”,是由唐代郭子仪的后人郭什令等人所造,斑斑驳驳的石刻上,尚能辨识出敬母寺和唐陵的点滴记载。

“经幢”分为四部分。底座是莲花;八棱型柱面,八面均刻有陀罗尼楷体经文。还有柱盖和柱顶。柱顶为桃形宝珠状。经幢整体高度三米有六,直径一米有三,八个面之面宽,均为三十七公分。

据曾为蒲城县旅游局局长的同学贺政权讲,出土的此类唐代文物,国内罕见,全国少有。对于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兴起以及佛教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性价值,也是蒲城目前馆藏等级较高的历史文物之一。

我木然了。我无语了。我不仅为荡然无存的圣母寺院而惋惜,也为历史文化遗迹的人为损毁而扼腕。

平把车开到一个新建的集市里。这条街道,南北走向,足有四十米宽。两边分别建有规格一致的门面房,每边十余套。街口的,则是小三层。据说,这是平的二爸生前修建。

平的二爸,是村里颇负名望的农民企业家。曾办过砖厂,后来建起了规模不小的水泥厂。前几年,因污染原因关闭了。于是,就在水泥厂原址上,开发出这个新建的街道。街面上,门面房大门关闭的多。看来销售出去的,并没几套。

我们从街道中部的东侧门面房进去,里面院子很大,有不少拆除的旧建筑,破破旧旧,零乱不堪。水泥厂原来的部分厂房、厕所、库房以及供电设施和变压器,还留存于此。我们走进北侧面朝南的三间平房,这里住着他的二娘。

三间平房,地势处于低凹处。四周是土台。西边住着他二娘的母亲,中间住着他二娘,东边是间厨房。他二娘听见动静,匆匆忙忙从厨房出来了。一看我们一行四人,就忙着倒水,又提来小方桌,端出三碟炒菜,一碟油泼辣子,还有醋和酱油。

平他二娘,干净利落,满脸欣喜,亲自擀了刺金面。又用凉开水冰了冰,拌了植物油。看见凉面,看见小蒜炒韭菜,我就下咽唾液。拍拍肚子,饱饱的。吃过羊肉泡,才一个多小时,胃尚胀满,没有空隙进食了。于是,云和欣与我,开车前往泰陵了。

村子往东五六百米,有条通往北山的柏油马路。路的两边,树木整齐划一,全是瓮瓮古柏,葱葱郁郁出黛绿之色。北行约莫三公里多,到了泰陵辖区。我们把车顺势停在青石台基附近。这里游人寥寥,从泊车位车牌判断,都是附近的散客。下车后,我们仨沿着新修的大理石广场北行,直至陵寝的华表附近。

这里的中轴线,据说称为神道。神道左右两侧,各有石狮。东西两侧,各有石刻。其陈设一一对称。华表各一,东侧的,保持相对完整。西侧的,是残缺复原的。飞马一对;鸵鸟一对。石马五对,残存仅剩五尊。石人十对,残存只有九对。而保持完整的,只有五尊。有的无头,有的无身,有的头颅仅剩正面。石人以文官武将模样展现,武将威武彪悍,模样酷似异族胡人。

至山脚,有清代石碑。其上隶书“唐元宗泰陵”五个大字。从“元宗”二字,就知道是避讳清帝“玄烨”而为。该石碑是乾隆四十年,由陕西巡抚毕沅在修葺泰陵时,亲笔书写的。其字体浑厚圆润,遒劲有力,是难得的镌刻臻品。

顺着神道,我们继续攀登。石条没了,成了窄窄的土路。两边缓坡,种植了很多柏树、槐树,蓊蓊郁郁,苍苍茫茫。登到缓坡高台,折身回望,整个陵墓遗存建筑,尽收眼底。东边是山,西面是山,只是东西山体矮小而已。北面的金粟山,与东西小山,构成了半包围状的马蹄形山坳。这里山势逶迤,诸峰陈列,蜿蜒绵邈,有龙踞凤翔之貌。

看来,这里风水绝佳。难怪唐玄宗拜谒桥陵经历此地时,发出“吾千秋后,宜葬此地”的感慨。他千秋了,的确下葬于此,并在他的阴曹地府里,续写他的“开元之治”。他将大唐,推向极盛的巅峰;也把大唐,扔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一折“长生殿”,千古流芳名。一曲“长恨歌”,遗恨悔终生。马嵬驿的无奈与凄婉,华清宫的淫逸与放纵,使他这个帝王,充满了传奇色彩。

顺平台,是个羊肠小道。路径上,有不少小石子,爬行一个“之”字,就到了墓口甬道。这里除了乱石,就是茂盛的蓬蒿。据说,泰陵曾经遭遇几次盗挖,究竟是否彻底凿开,是否际遇不测,的确不得而知。

这座唐陵,其规模与乾陵、桥陵,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石刻尺寸,较之要微缩些、平和些,圆润些。站在土台之上,我似乎又听到了安史之乱的战马嘶鸣,看到了百姓的流离失所,想到了大唐王朝的几近覆亡。

山下陵寝石刻,搏动着大唐王朝的精神气度,也搏动着江河日下日渐颓丧的微弱脉象。王朝早已倾覆,而再现大唐盛世的建筑群落,雕刻艺术,却历经沧桑而幸存了下来。今天亲历,倍感幸运。

正当我们折返时,平来了电话。上坟的香纸炮,还在后备箱里。于是,我们匆忙疾驰,快速赶回家里。他们等急了,我们一停车,他们就提上后备箱的纸香袋子,去祖坟扫墓了。

我渴了。喉咙发干,浑身无力。我知道,我是用水涵养的虫虫。缺水了,人就发苶,精神就萎靡不振,言语就少了。回到屋子,我像一头渴极了的公牛,嘴入槽里,咯咕咯咕只喝不歇。我不知添了多少次,反正喝了半个小时,连上茅厕的丁点意思也没有。

喝饱了,才知饥困。于是,端了碗刺金面,调了盐巴,油泼辣子,倒了些醋和酱油,夹了几筷子葱花韭菜炒小蒜,搅拌均匀。一筷子面,咬一口大蒜。咸、辣、酸各种味道糅杂一起,吃起来特香。三拨拉,两拨拉,一碗面条下肚了。咥饱了,人就安生了。

平他们上坟回来,我们聊会儿天,就告别家人,直奔平路庙的巴厘岛温泉洗浴中心了。另一路人马,电话催促不停。到了那里,才知是西铁蒲城疗养院。而巴厘岛温泉洗浴中心,就在疗养院里的一幢建筑群落里。直观看来,是承包租赁经营的。大厅里的卫生尚可,而院落里,卫生很差。死角垃圾堆积,枯枝树叶烟蒂随处皆是。偏僻一隅里,竟然藏匿了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所在。

阿勇独自在大厅等候我们。他早就买了澡票。我执意不去,硬是让他退了。同行的三位,与阿勇他们进入洗浴中心。据说,温泉泡澡,包治百病。有病则进,无病莫入。我不想洗出花儿来,也不想淘净玉体,去上屠宰场……

人各有志。人的兴趣爱好,自然有别。其实,我不进去,是有我的小九九的。一路上,看到了那么多的梨花桃花。而我,却没时间拍摄一张。花的世界里,散发着勾人魂魄的幽香。我不去,也许今春就没机会欣赏了。二是我看到附近有一座耸立的宝塔,塔建于何时,因何而建,我想探究个明白。三是附近留有城墙遗迹。这些城墙,建于何时,因何而建,是古时的城堡,还是御敌的城池,我想实地走走看看,借此问询问询,弄明白个所以然来。

我从疗养院出来,看见一个老者在门前剁树枝,就客客气气问他,哪儿的梨花漂亮。他顺手指指:往南,一直往南,就有大片梨园。我顺着老者所指方向,步行五六百米,果然发现成片成片的梨园。走近园子,嗅闻梨花馨香。驻足,静观,细察蜜蜂采蜜。蜜蜂扇着翅膀,嗡嗡嗡在在花蕊逡巡。瞅准了,就把头伸进去,半秒钟,又寻找新的花蕊,直到肚子圆了,腹腔满了,才会飞离梨园,返回蜂巢。

梨树很大,枝桠交互,使树行间形成半拱形花廊。一眼望不到涯际。我打开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垫在屁股下,落座,盘腿,拿出香烟点燃。一边吸烟,一边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我闭目养神,惬意于郊野的亲近,醉熏于飘香的花海,细听蜜蜂的扇翅与风的幽咽。

我的嗅觉异常灵敏。不是警犬,胜似警犬。这也许得益于幼时的训练。梨花之香、桃花之馨,闭目可以辨识。麦苗的草青味儿,油菜花的淡雅之香,亦可区分。睁开眼,打开手机,坐着,拍摄着洁白梨花罩起的廊道。坐在地上,看不见天,看不见云,看不见太阳。只能看到花团锦簇,花深似海的蓬勃世界。

我兴奋不已。拍完梨花,已经满头大汗。我在梨园里,来来回回不知逡巡了多久。我忽然妙生奇想,想给自己也留几张照片。静候很久,也没能遇到一个路过之人。于是,自己尝试自拍。而一个手掌机,一个手按快门,拍出来的照片,非常蹩脚。照了几张,回看,一点也不满意,全删除了。

最后,自己尝试一个手完成这一系列操作。我用左手小拇指和食指控制手机,用大拇指按快门。尝试几次,居然成功了。拍出的照片,效果能好点儿,至少可以将就。我终于留下了花海中的自己。我逸乐于此,开心快意于此,真的好满足好满足。

我顺势折了一个蒲公英,拿在手上,送到鼻孔,长长吸一口气,其清新,令人荡气回肠。又用蒲公英挠拨我的脸颊。轻轻地挠,轻轻地拨,那种快感,犹如鸡翎轻抚一样舒心。也似钟情之人送来的轻吻一样令人缠绵。闻够了,赏足了,愉悦了,又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着蒲公英的纤细杆儿,左左右右,右右左左,来来回回循环旋转。如此释然的放松,在当下鱼龙混杂的背景下,追腥逐臭世态里,的确难觅。

我起身,顺着花蕊廊道,一直东行。走出梨花花海,是一条蜿蜒的小道。小道沿着沟畔,蛇走逶迤。沟很深,数十丈许。土堎如刀似削,齐茬茬形成断崖绝壁。下面,是川流不息的洛水。峭壁上,长了很多榆树。站在悬崖边,清晰可见裸露的根系悬空。

我想仔细看清悬崖深陷坍塌而形成的盘根状貌。忽然想到万一土堎崩塌,自己也将掉进洛河,死了喂鱼喂蟹。死不了,求救也不会有人听见。想到这儿,不免心砰砰砰直跳起来。我立马缩回伸长的脖颈,远离堎畔,站在安全处,远观河川的浩渺苍茫。野生于崖的榆树,盛开着榆钱钱。此情此景,不由我生发出久远的回忆来。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大旱,庄稼欠收,饥馑年荒而至,幼小的自己,饿得直哭。五哥带着我,再哄也不起作用。他让我听话,哄我说弄点吃的。他把我放在院子,就爬西墙那颗榆树了。爬上去,采摘了不少榆钱钱,下来后,把榆钱钱放在搪瓷缸子里,倒了些开水,加点盐,喂我吃。我一口,他一口,最后连汤汤也喝完了。这是我记忆里最美味的野餐食品,也是记忆里,弥久珍藏的味道。

我性野。喜欢独自一人慢悠悠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大自然时,才会体会到什么是旷远,什么是辽阔,什么苍茫,什么是浩渺幽邃。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丢弃烦恼,忘却忧愁,打消惆怅,排遣烦闷。

自然的博大,足以容纳一个人的所有情绪,也能稀释所有的负面记忆。忽然间,我理解了那些入古刹,进寺庙的和尚与道士了。也理解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操守了。这不是遁世的消极躲避,也不是尘世的百无聊赖,这是精神与道德的升华,是自然与人的高度一统。

我在自然里桑拿了,赏景了,感悟了,我有所得。我不知道我的同路朋友,在温泉里悟到了什么。如果他们仅仅除却了身上的污渍与腥臭,而没有桑拿出纯净与圣洁,道德与精神,那么,在我看来,他们就亏了,大大的亏了。

我是带着问题而来的。因此,我的探究始终没有停歇。

承载一隅地方文化的,大多是那里的老者。我顺着村子觅寻我的探访者。在东西村的西段,坐北朝南的一家农户门前,有个拴马桩,拴着一头黄牛。牛很肥,毛发光溜。一边反刍咀嚼,一边甩着尾巴驱赶蚊虫。拴马桩附近,有块长条青石,青石上,蹲着一个老者。他面容清癯,皱纹很深,古铜色脸上,洋溢着沧桑。他嘴角噙着一个长杆烟锅,慢条斯理出一种绝妙的悠闲自如。

我走近他,给他老人家敬烟。他抬眼看看我,接了烟,又若无其事地吸食他的旱烟。抽完了,我问寻老者:北面这个城墙,建于什么时候?是古代的县城遗址吗?老者不紧不慢,从嘴上取下烟锅,在石头磕了磕,慢悠悠道来:

这个城墙,建于清代晚期。是回回闹事时,村子里修建的。当时的回回,见汉民就杀,汉民死伤惨重。村子族长,为了确保村里平安,组织村民依山筑墙,省了不少劳力。土城墙里,有水井,有窑洞,是当年村民躲避战乱夯土筑建而成的。城堡里,还挖了很多地道。城墙上,防守武器,主要就是堆放整齐的砖瓦石块。

我又在村子行走,遇到一个戴眼镜有文化老者。他魁梧高大,方脸盘,黝黑,发花白,曾在蒲城化肥厂供职过。姓左,名济民。他说,这个村叫常乐村,建村有一千多的历史。上世纪的民国初年,河南一老叟逃荒要饭至常乐村,就住在城墙废弃的土窑里。煮饭烧柴,要砍酸枣树根,谁知,在城墙砍枣刺根时,挖出了一对金属小碗。小碗也叫钵钵。

老叟背着柴火,拿着钵钵,被村子一个乡绅看到了。乡绅叫住老叟,问钵钵的来历。老叟一五一十,说出原委。乡绅对老叟说:你拿着个钵钵,既不能当饭吃,也不顶温饱,留着没一点用处,不如给我算了。我给你一个大洋,你可换一石小麦。老叟觉得人家给他一个大洋,暗自觉得划算,就把一对钵钵给了乡绅。

乡绅一个银元购买一对钵钵的消息,不胫而走。被驻守蒲城白水大荔的郭坚所知。郭坚何许人也?郭原名振军,字方刚,陕西蒲城东南乡郭家村人氏。人称“关中怪杰”。敏而好学,博闻强记。曾任陈树藩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巡缉营营长。参加过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和护法护国运动。

当郭坚闻此消息后,亲至乡绅家里。乡绅不敢怠慢,拿出购得一对钵钵,呈给郭坚鉴赏。郭细细端详后,感觉具有价值,以二百现大洋购得。乡绅不允不成,只好见好就收。顺水推舟,给个人情。

后来,郭坚珍藏的这对钵钵,被时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麾下的副官长刘子茂知悉。刘知识渊博,通古达今,是个文物收藏爱好者。刘让郭将一对钵钵拿来看看。刘是收藏领界里的高手,见到这对钵钵后,大加赞叹。认为此钵制造历史,应早于宋代。后以两千现大洋,从郭坚手里购得。

左济民接着说:附近的砖塔,始建于金代,称作金陵寺塔,因建于常乐村,也称作常乐塔。塔四周,曾建有寺院。规模很大,房舍很多。鼎盛时,寺院和尚数百,香客络绎不绝。在关中东部,屈指可数。

记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文革前的几年,我们学生参加抗旱。学校师生,在庙宇原址附近,挖了个大坑,放了几个条瓮。从洛河取来的,先存放瓮里,再由人负责浇灌。填坑时,从地下发现埋着很多陶制器皿。村民对文物不懂,觉得能用,就你拿几个,我拿几个,把一个坑埋的器皿拿完了。没拿的,不是碎片,就是裂纹残损。我父亲就拿回了三个半陶皿。三个完好无损,一个有个豁口。

文革开始后,破四旧立四新,村里召集村民,让村民把寺院里挖出的坛坛罐罐,统一缴到大队部。收集后,找了几个青壮年,用䦆头把这些陈古董烂麻子砸了。这就是所谓的破四旧。我父亲没文化,听说别人砸了,他把拿回家的那三个半坛坛罐罐,放在一起,抡起䦆头,当着家人面给砸了。现在想起来,真的太惋惜太惋惜了。

听大人说,我们平路庙常乐村,历史上多次遭遇战端。也多次遭遇土匪袭扰。寺院香火渐衰,就是兵燹战乱所致。寺院里的和尚,为了活命,逃跑前,把寺院里的生活器具和寺庙法器以及特制用品,深埋地下。究竟埋了几处,埋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人亡命天涯了,而掩埋之事,就永远成了需要探寻的秘密。

我顺左老所指,径直奔赴哪里。沿途,狼狗不少,但我毫无惧色。走到塔体土堎下,见城墙上很多土窑洞坍塌了,破破败败出一种萧萧瑟瑟的阒寂。没人居住,死气沉沉。顺台基,拾级而上,至其上,仰视高塔,不禁肃然起敬了。

常乐塔也叫金陵寺塔。塔为六边形,共十三层。高约二十四五米,形制为密檐式与楼阁式相结合,仿木结构空心砖塔。塔身每层各面,均为三开间。有平座栏杆,中为券洞或假门,两边为横格假窗。第一层起驾很高,共九十八个平砖堆砌。往上,逐层高度递减。周围与之匹配的寺庙院落,已不复存在,成了当地农民的庄稼地。而塔体,成了十亩田里独塔孤。

该塔制作精致,造型玲珑秀丽。其建筑特点,有宋塔的许多特征。据左济民老者讲,相传常乐塔与永丰镇温汤村的海源寺塔,系师徒二人分别修建。海源寺塔六角九层,高三十米。两塔建筑风格极其相似。而常乐塔,要早于海源寺塔而提前落成。

正对着一层塔门,我向里面窥视。其内有棉被衣服之类的物品。我以为有人居住,看护着此塔,就没进去。于是,顺时针,仔仔细细看了一圈,又逆时针,再转一圈。从外观看,一层多处修缮过,所用砖料,密度、颜色,与古有明显不同。

塔的保护,不敢恭维。塔基北部,从砖缝里长出了叫“地骨皮”的那种植物。东侧,则有两棵拇指粗的酸枣扎根于基底部。靠地面以上的三十层砖体,镂刻了很多游人的尊姓大名。尚能辨清的,有孔令峰、张兴旺、赵云飞、彭学安、河南赵国营、李波、姚江伟、孙涛、党佩飞、柯昌军、薛利娜、刘世琦、刘钊、刘庆文、辨析不清,还有很多很多。

我后退十多米开外,仔细仰观塔体的上部。九层以上,风雨剥蚀,损坏严重。尤其是塔顶较高的几层,斑斑驳驳出一种行将倾圮的颓势;而西北部,风蚀最为严重。塔立洛水岸,挺立千余年。历尽沧桑史,见证旧河山。

我在塔下自语,也在塔下吼嚎。走到塔体南面,顺门进去,里面铺了不少柴草,还有丢弃于此花衣、花衫,红色、蓝色塑料袋子。看来,这里曾有流浪者居住过。塔体中空,空间不大。局促着,可容四人盘腿而坐打扑克牌。仰视,黑黢黢一个天洞。七八层高处,有光线射入,方才能够看个大概。

塔体中空的地面中央,虽有麦草、旧衣服、破布条于地,但中间明显有个圆形大坑。这个大坑,令人产生无限的猜想与遐思。这个凹陷处,会否是专业文物大盗掘地找宫,探盗宝塔地宫文物?我只是臆测,也是独断,但我总觉得,一定会有几分玄妙与隐秘。不然,谁会没事在此费神劳心,挖这个坑呢?

2016年4月2日晚(4月14日第一次修改)

本文标题:寻找历史的足迹-历史的遗迹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886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