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苹果公司的竞争战略-工商管理案例6-1:“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

发布时间:2018-01-16 所属栏目:初级经济师考试

一 : 工商管理案例6-1:“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

一、“本田”和“东发”的竞争
  五十年代初,日本摩托车行业50家企业群雄并立。当时,摩托车市场每年以40%的势头增长。在摩托车行车市场占有率头把交椅的是东发公司,为22%;第二位是本田公司,为20%,仅次于东发,不过东发在经营的其它方面,都凌驾于本田。如:税后利润率,东发为8%,本田为3.4%; 负债与自有资本的比率,东发为1.5:1; 本田则为6:1。
  东发和本田同为日本摩托车行业最大的厂家,但东发效益突出地位高,财务状况也好得多。
  本田由于迅速发展,在摩托车行业中特别显眼,但由于负债多,生产过分扩大,因此,财务状况不佳。
  但在此后五年间,本田却取得了摩托车行业稳固的霸主地位。东发的市场占有率降到4%;相反,本田则夺得了44%的市场占有率。1960年,本田的税后利润创造了10.3%的记录;而东发却出现相当于销售额的8%亏损。本田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改善,负债额和自有资金的比例下降了1:1,经营有了起色,而东发则由于大量贷款,弥补亏空,使负债额与自有资金之比恶化为7:1。过去的所谓稳健经营彻底崩溃了,加上摩托车市场的年增长率已下降到9%。东发要想重新称霸,为时已晚。
  1964年2月,东发终于破产了,销售额一落千丈,资金捉襟见肘,支票无法兑现。不到10年,东发的首席宝座被人夺走,一败涂地。遭到这种悲惨结局不只是东发,许多摩托车厂家也相继破产或被迫撤退。1950年,日本的摩托车厂家有50家之多,到1960年则减到30家,到1965年仅剩下8家,而到1969年则归并为4家(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
  从1955年到1960年,东发对扩大生产一直下不了决心,而本田则力求与每年42%的需求增长率相适应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年销售额增长了66%,本田为加速这种势头的发展,果断筹借了大量高息贷款;而东发则安于现状,没有把本田放在眼里,不采取任何对策。幸亏如此,本田才能充分地灵活运用“先发制人”战略迅速降低成本,从而在摩托车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在竞争对手陆续退出的过程中,本田继续增加收益,资金平衡表呈现出一大笔盈余。
  本田包揽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摩托车市场,摩托车的需求量一接近饱和,本田就迅速转向汽车生产实行多角化经营,到1975年,汽车部门的收益已超过摩托车。整个70年代,收益扶摇直上,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本田进入汽车市场,轰动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因为当时在1967年,日本的汽车行业很不景气,加上日本经济门户刚刚对外国资打开,很多弱的汽车厂家担心企业的剌景,拼命谋求同大型厂家的联合,寻找出路。日产在吸收“王子汽车”和“民生柴油机”的同时,还把富士重工在国内的生产能力纳入自己的控制下,丰田和日野以卡车生产的合理化为目标,进行了协作。通产省则从背后操纵工厂合并,重组汽车产业格局,推动国内厂家提高竞争能力,打进世界市场。本田真正在汽车行业上投下力量恰好是这个时候。因此,在重新组合暂告结束,汽车待业刚刚恢复平静时,本田的加入,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议论。
  二、雅马哈的进攻
  趁本田分心于汽车事业之机,新的摩托车厂家雅马哈开始扩大生产份额。本田的国内市场份额在1960年创65%的最高记录之后,开始走下坡路,1981年甚至降到了40%。与此相反,雅马哈的比重,在六十年代中期尚不足10%,可是到了1981年,却增加到35%左右。即把本田失去的份额全部占为已有了。
  就目标国内市场而言,雅马哈就将超过本田。本田后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落后到38%,而雅马哈则达到37%,两者仅差1%,往前再走一步,雅马哈就将超过本田,夺取日本的市场霸主的地位,而百米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企业。雅马哈的首脑们洋洋得意的宣称:“超过本田的时刻已经到了,决不能让到手的机会丧失”。这时,本田为了在汽车部门打下基础,从摩托车部门抽出相当的一部分经营资源,一时摩托车部门的力量比较薄弱,这正好给雅马哈以可乘之机。雅马哈的首领在七十年代未到八十年代初,公开露出拿下本田的意图,雅马哈经理小池在1981年时大言不惭地说:“本田正拼命推销汽车,有经验的摩托车推销员几乎都在集中在汽车部门,我们可以在摩托车上与它决一雌雄。只要有生产能力,我就可以击败本田。”
  这个时期雅马哈的经济益效超过了本田。过去,六十年代末。双方的税前利润率都是7-10%,八十年代初则都是3%左右。本田由于缺少纵横驰骋验,在汽车的研究开发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因而降低了利润率。1970年,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2%;1983年,则上升到5%,而同期雅马哈的研究开发经费,仅为销售额的1%左右。
  雅马哈志在必得,把他们拥有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摩托车及相关的产品上。品日趋齐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缩小了和本田的差距。七十年代初,雅马哈的品种是18种,大致为本田35种的一半。1981年,雅马哈连续不断推出18种新车型,超过了只有17种车型的本田。
  1981年8月,雅马哈开始建设生产能力为100万辆的新摩托车工厂。这个新工厂一旦建成,雅马哈的新工厂所制造的摩托车,在日本可以全部销出,那么,雅马哈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就接近60%。因此,1982年小池经理发出这样的檄文:“本田和敝公司之间决定性的差距,在于我们强大的供给能力。我们既然是摩托车的专业厂家,当然不甘老是屈居第二。一年内,我们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厂家,两年内,我们要称雄世界。”

二 : 唯冠修订在美iPad商标起诉书 称苹果不公平竞争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8日早间消息,唯冠周一宣布,他们已经修正了此前在加州对苹果提起的“iPad”商标侵权指控,认为苹果在获得iPad商标时存在多种欺诈和不公平竞争行为。

唯冠通过纽约公关公司Powell Tate在周一发布了他们修正诉讼的声明。唯冠在声明中称,苹果在获得iPad商标时存在故意误导欺诈、隐瞒欺诈、诱惑欺诈和不公平竞争行为。

“证据表明,唯冠台湾和苹果代理商在2009年12月23日签订的协议是因为后者的隐瞒欺诈和重要事实压制所促成的,所以,2009年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唯冠在声明中称,“一旦协议因为欺诈被判无效,那么iPad商标在欧盟、韩国、墨西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越南的使用权将重新归属唯冠台湾。”

诉讼称,苹果在购买唯冠持有的所必需iPad商标时采取了“时间压迫”的方式,并采取了事先预谋欺诈策略,因为苹果知道唯冠会反对其采用“类似商标”。

“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个骗局,苹果借助名为Farncombe International的中介和公司常务董事格雷厄姆·罗宾逊(Graham Robinson),编造了一个精心制造但虚假的借口来完成唯冠IPAD商标的购买。”唯冠称,“苹果还创建了一家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imited(简称IPAD Ltd)的特殊目的公司,隐瞒了IPAD Ltd实为苹果代理公司的事实。”

“罗宾逊后来进一步通过使用别名来掩盖苹果与此事件的关联。乔纳森·哈格里夫斯(Jonathan Hargreaves)是其用来与唯冠谈判时所采用的名字。”

罗宾逊还被指控回避唯冠有关IPAD Ltd业务属性的质疑,他只是表示后者是一家“新创建的公司”。

“我相信你们能够理解,由于公司还没有做出任何公开声明,所以我们还没准备好公开公司的业务信息,”罗宾逊表示,“就像我在最后的陈词中提到的,我可以保证,公司不会与唯冠形成竞争。”

周一早些时候,路透社引用专家的话称,苹果的保密情节对于他们在法庭上辩护并不有利。纽约商标权律师马丁·斯维莫尔(Martin Scwhimmer)表示:“我从没遇到过这种水平的计谋。”

不过其他专家认为,唯冠无法直接对苹果提起诉讼,而是只可以对苹果特殊目的公司IPAD Ltd提起诉讼,因为是IPAD Ltd购买了实际商标。(晓明)

三 : 谷歌跌下神坛:灭掉一个公司的不是竞争是自大

佩吉能否重新拉动Google? (梁伟驰/图)

佩吉能否重新拉动Google? (梁伟驰/图)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搜索引擎会让位给社交网络,但Google一定会输给Facebook吗?通过换帅,Google试图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3月26日,拉里·佩吉(Larry Page)将迎来38岁生日。而在此一周后,这个Google的创始人之一要接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坐回Google的CEO之位,领导Google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战略。

佩吉上一次任Google CEO的时间是十年前。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准备期之后,施密特卸下了“成人监护者”的重担,而佩吉也结束了辅导课,准备应对Google所面临的严酷挑战。

两个月前,施密特在Google发布2010第四季度财报时,宣布了此消息。他的Twitter页面个人简介也改为:4月4日前,Google CEO;之后,前任CEO和执行董事长。

周一伦敦、周二慕尼黑、周三苏黎世、周四达沃斯……接下来的新岗位,对施密特而言也许并不轻松,他在Twitter上数着自己走向新岗位要赶的场。对佩吉而言,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互联网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互联网。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放在互联网,轮回的时间更短。过去30年,已经有IBM、惠普、网景、微软、英特尔、雅虎、Google、苹果……先后在我们眼前闪耀过。此刻,不少人正掐着分秒计算,Facebook有效访问量全面赶超Google的时间还有多长。

Google神话

1998年,佩吉与他的同学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一个科技论文的数据库索引管理项目中,利用数据挖掘,开发出一个叫作BackRub的搜索引擎。一开始,他们准备将这项技术卖给网络公司。推销不成,他们自建公司,佩吉任CEO,并将搜索引擎取名为Google。

1999年末,作为引入风险投资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1250万美元的融资的条件之一,Google得寻找一位外部人士担任CEO。他们最初的目标人选是时任苹果CEO的斯蒂芬·乔布斯,最后在2001年找来了施密特。

10年过去,Google员工从200人增加到2.44万人,收入从不足1亿美元上涨到300亿美元。尽管竞争对手不断出现,2011年2月它的市场份额还是占到了65.6%(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是第二名雅虎的4倍多。搜索关键词、基于内容的展示广告,占到Google收入的 96%左右。

2005年12月的《连线》(Wired)杂志上,凯文·凯勒赫(Kevin Keleher)撰文《谁在害怕Google?每一个人》。他列举了Google已经和将要涉足的领域——视频、分类广告、电信、操作系统、印刷物、电子商务等,几乎要挑衅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每一家公司。

事实如此,除了搜索和广告,Google还推出了邮箱系统Gmail(2004)、电子地图 Google Map(2005)、收购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2006)、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2007)、浏览器Chrome(2008)、在线免费办公软件Docs(2009)、触摸屏手机Nexus One(2010)。当然,还有一些如Buzz、Wave等半途而废的项目,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和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秉持“不作恶”原则,Google无疑是有史以来互联网企业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家,它不仅把搜索和广告做得风生水起,顺便也把原有IT企业的业务做得更好且免费,还有诸如开源的Map帮助人们重新看世界、Android等改变了行业生态,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和互联网相关的通信、能源领域。

2010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Google以25.4亿美元的净利润创下单季纪录,营业收入达到84.4亿美元,同比增26%,环比增长16%。

不过,这份财报同时还写到——“我们的业务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可怕竞争,特别是那些试图用网络信息连接用户并提供相关广告的公司。”这些竞争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雅虎和微软的搜索,第二位是旅游、求职、健康类垂直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网站,来自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竞争被排到了第三位,但也许,它们才是Google最可怕的对手。

可怕的新对手

2004年8月,Google成就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一单互联网企业IPO,募资19.2亿美元。也是在这年2月,哈佛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在宿舍里开启了Facebook注册邀请。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出生于1984年的年轻人,6年后就有了5亿注册用户。在2011年的白宫宴会桌上,他和乔布斯一起,分别坐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旁。

就像当年Google从搜索开始进入互联网,然后取代了微软的位置一样,Facebook从社交网络进入互联网,它甚至都没有去抢Google的核心业务——关键词广告(AdWords) 和面向网站的广告服务(AdSense),却很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打败它。

回头看互联网的发展,后来居上者,从来不是通过正面竞争从原先的第一名那里抢到位置,而是另辟蹊径,创造并满足了一种新的用户需求,建立自己的王国。这本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不过由于这场游戏的裁判是用户,而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他在哪一家停留更多时间,商业利益也会随着用户的转移而迁徙。

此前搜索引擎领先于门户网站,因为门户向所有用户提供同样的信息,而搜索引擎则可以将用户指向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对广告主而言,搜索广告可以把产品信息更精准地推送给客户。

现在,社交网络不仅能提供互联网上的信息,而且是用户熟人圈所关注的信息,将现实中的人际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比搜索引擎更具交互性。而广告主的产品信息,通过圈子的力量、口碑传播得以推广,社交网络盖过搜索引擎也是情理之中。

具体来看,Google搜索是抓取全世界的信息,并通过一套算法帮助人们更便捷地找到有用的信息。Facebook和Twitter则是让用户生产信息,并通过彼此的熟人关系来获取。而且,Facebook不对搜索引擎开放,Twitter只是部分开放,这让搜索引擎好不尴尬。

更让人无奈的是,在增强用户黏性方面,社交网站建立在开放平台之上,背后是难以计数的独立程序人员或者公司,开发出层出不穷的应用,满足用户需求。而Google则主要是靠9508名(截至2010年12月30日)工程师的生产力。

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的数据指出,2010年8月,全美互联网用户在Facebook上停留时间为4110万分钟,占到该月用户互联网停留时间的9.9%,而同期人们在Google上停留时间为3980万分钟,其中还包括YouTube。

手忙脚乱的追逐战

施密特在Google官方博客中阐述管理层变动原因称,是为了“简化管理结构、加快实施决策的步伐”。确实,他们在社交网络方面不仅后知后觉,而且手忙脚乱。

Google的三驾马车(施密特、佩吉、布林)都是计算机科学家出身,让Google带有强烈的技术色彩,哪怕是给员工提供优渥工作环境,也是基于事实、数据和分析,得出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结果。社交网络的草根、非技术主义,和他们过往的经验是如此背道而驰,以至于Google一直没有找到互联网和社交网的结合。

2009年5月发布的Google Wave,是Gmail和Gtalk的合体,Google本想让它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让开发者提供基于Wave的各种衍生产品,Wave还支持开放通信协议,Google有计划让它开源成为互联网通讯平台。可惜,很多用户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反应平平,该产品在2010年底结束服务。

2010年2月推出的Google Buzz,可在Gmail邮件服务中同他人分享各类信息、自动加载好友的活动信息。但Buzz上大部分信息都是由机器自动发布的,而且常用Gmail联系人列表会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布在Buzz个人页面,这甚至让Google陷入了一场集体诉讼。

Buzz和Wave的尝试失败,一再表明Google还停留在按照技术派思路去做社交网络的事情。不过,从2010年开始,就有传闻说Google 在开发新的社交媒体Google Me,最新消息是这一产品将在今年5月发布,而且名称改为Google Circles。这个时候再推出类似Facebook的社交媒体,听起来并不现实,在起点上至少就与之有5亿用户的距离。

移动互联网将是社交网络另一个更重要的阵地。Google在4年前就已经布局,Android操作系统占据移动互联网终端,顺势可以带动Gmail、Adsense。虽然这并不是专门针对社交网络而来,但是很有可能为Google融合社交网络开辟一新路。

2009年9月推出的定位服务Google Places,也许是Google目前产品中最容易对接社交服务的。它可以帮助商户建立自己的网页,并在网页上显示它们的位置、所处街道的景象、客户对服务或商品的评价,商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Google Places网页打广告。再加上Google Map和Android的庞大用户数,这是定位服务(LBS)不可多得的组合。要知道,Foursquare等定位服务公司眼下正是硅谷红人,甚至被认为是又一个Google或者Facebook的苗子。

而此时,Facebook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社交网络之外,它要做邮箱,也要做搜索,大有横向发展为又一个Google之势。这就好像过去十年,Google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取代桌面软件一样。在此期间,Google也许还有时间为搜索加入更多社交内容。

施密特曾在三年前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表示,“灭掉一个公司的,不是竞争,而是自大。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眼下掌握Google命运的,是二次出任CEO的佩吉。《连线》杂志网站最近摘录了史蒂芬·列维(Steven Levy)即将于4月出版的《谷歌是如何思考、运转,并塑造我们的生活?》一书中部分内容,其中写到——对佩吉而言,唯一真正的失败就是没有去尝试冒险。

列维在书中认为,佩吉“与众不同,他将具有比尔·盖茨、斯蒂芬·乔布斯一样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整合谷歌的野心、道德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佩吉显得古怪、自大、神秘。在他的领导下,谷歌将更难预测”。

本文标题:苹果公司的竞争战略-工商管理案例6-1:“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498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