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家庭暴力的法律认定-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

发布时间:2017-12-28 所属栏目:浮力定律是谁发现的

一 : 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

  好的家庭理财方案能够让你增加家庭财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

  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

  1、4321定律

  这个定律是针对收入较高的家庭。

  这些家庭比较合适的支出比例是:40%用于买房及股票、基金、P2P网贷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的生活开支。

  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

  按这个定律安排资产,既可满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还能为家庭提供基本保险保障。

  2、72定律

  如果你存一笔款,利率是x%,每年的利息不取出来,利滚利,也就是复利计算,那么经过72/X年后本金和利息之和就会翻一番。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存入银行10万元,利率是每年6%,每年利滚利,12年后(72/6),银行存款就会变成20万。

  3、80定律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风险投资的比例应该逐步降低。

  80定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把总资产的某一比例投资于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

  而这个比例的算法是,80减去你的年龄再乘以1%。

  若现在是30岁,那么可将总资产的50【%50%+(80-30)×1%】投资于股票,但当到50岁时,这个比例应该不超过30%。

  4、家庭保险双十定律

  根据家庭保险双十定律,家庭保险设定的合理额度应该是家庭收入的10倍。

  同时年保费支出应该是家庭收入10%。

  例如,一个家庭收入有12万元,那么总保险额比较适合的为120万元,年保费支出可以到12000元。

  5、“房贷三一”定律

  这定律是指,每月房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否则你会觉得手头很紧,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会捉襟见肘。

  最后还要注意,家庭理财规划要在全面考察家庭收支、资产财务情况之后制定。

  要根据家庭风险承担能力、不同阶段家庭需求等灵活使用,确定合理的家庭理财目标和投资理财方案。

二 : 网络暴力频发酿隐患 法律界定不明是病根

  本报记者 蔡晓卿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络发展的一种负面产物,网络暴力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了解,5月份,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各地网信办举报部门和主要网站共收到网民举报174.8万件,举报受理量首次突破百万,其中,“人肉搜索”、网络谩骂、人身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占据了较大比重。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但更具有隐蔽性、群体性、伤害性,往往会对他人造成名誉损害和精神困扰,由此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大量规范管理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针对性不足,对网络暴力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导致法律与现实的矛盾日益突出。

  网络暴力成移动互联网新“毒瘤”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网络暴力的出现提供了渠道。近年来,网络暴力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毒瘤”。据网信办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各地网信办举报部门和主要网站共收到网民举报174.8万件,经审核,有效举报141.9万件,共处置122.8万件,举报受理量首次突破百万。其中,“人肉搜索”、网络谩骂、人身攻击等网络侵权行为的举报量较为突出。

  自2007年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后,越来越多的网络暴力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最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更引发了广泛关注。比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的女司机从一开始获得同情支持到后来遭受一边倒的批判;“学生为女老师打伞”掀起关于师德和尊师重道之间的骂战;“揭发何炅吃空饷”爆料人遭到人肉辱骂;江西永新校园暴力事件持续发酵等等。

  在这些公共事件中,一些人利用互联网擅自公布他人照片、职业、住址、违章驾驶记录等个人信息,将对热门话题的探讨异化成了践踏他人隐私的集体狂欢,更有人隐匿于网络背后,肆意谩骂、侮辱当事人,不仅会对他人造成心理甚至身体的创伤,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悲剧。

  监管不严致网络暴力蔓延

  现如今,网络已经日益成为人们表达意愿的一种渠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并发表自己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意见及诉求,网络舆论由此产生。但也有一些网友不能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用极端偏执的态度,甚至用人生攻击和污言秽语来表达意见,这些也就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大行其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以及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导致他们无所顾忌地借助网络宣泄自己的情绪。在低廉发言成本的网络空间中,人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而且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需负责,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一些网民容易盲目跟风,简单、粗暴地进行“站队式”地情绪化表达,造成围攻声讨、威胁恐吓等不健康现象,甚至冲破道德和法律底线,将这种影响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中。

  第二,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的管理还相对滞后,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难以对网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据了解,目前法学上还没有“网络暴力”的说法,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也使得“网络暴力”逍遥法外。另外,当前对网络侵权案件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针对互联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是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直接复制应用到互联网上,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管。

  第三,网络媒体的把关不严、责任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网络暴力的产生。一些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往往不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发布具有煽动性的标题或图片等,来吸引网民眼球,获取点击率;对于网民情绪化的表述等,不仅不及时删除,反而利用此来吸引更多的关注。

  除此之外,在网络上难以追本溯源、涉及责任主体多、侵权证据难以确定等原因,都导致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将网络暴力关进“牢笼”

  网络暴力的肆意横行,不仅危害网络环境和网络文明,也造成不良信息传播、个人隐私泄露、谣言层出不穷等恶果,更僭越了法律底线。要如何驱散网络暴力的阴霾呢?

  其一,遏止网络暴力,要弘扬法治精神,彰显法治力量,必须建立与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去年10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施行,有助于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近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草案将进一步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活动。

  其二,要使网络意见表达趋于理性,应加强对网民的自律教育。网络暴力事件的主体是网民,每个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就公民个人而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全面客观态度,保持理性思维,不用偏执极端的眼光看问题。同时,也要培养网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敢于抵制歪风邪气。

  其三,规范管理网络媒体,倡导行业自律。网站需自觉承担好“把关人”角色,对网络信息源加强把控,促使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

  此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譬如在韩国,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广泛开展“善意回帖”运动,还与警方监管、法律约束、学校教育等“三把斧”相结合,各方共同维护网络环境,此类经验或可借鉴。

  另外,各级政府应构建公共信息平台,规范信息发布的渠道,并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应急疏导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 : 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2017

  家庭理财是一门新兴的实用科学,它是以经济学为指导(追求极大化目标)、以会计学为基础(客观忠实记录)、以财务学为手段(计划与满足未来财务需求、维持资产负债平衡)的边缘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庭理财规划中的五大定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2017

  家庭理财规划的五大定律

  “房贷三一”定律

  “房奴”的日子惨吧?这定律是指,每月房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否则你会觉得手头很紧,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会捉襟见肘。

  最后还要注意,家庭理财规划要在全面考察家庭收支、资产财务情况之后制定,要根据家庭风险承担能力、不同阶段家庭需求等灵活使用,确定合理的家庭理财目标和投资理财方案。

  家庭保险双10定律

  所谓双10定律,就是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与此同时,在家庭成员间保险费用配比还应当遵循6:3:1原则,即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保险的保费和保额应当占整个家庭保险资产的60%左右,为次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购买的保险比例为30%,为孩子购买保险的适当比例为10%!

  4321定律

  目前比较实用的家庭资产配置比例可以简单归纳为4321定律。

  这些家庭比较合适的支出比例是:40%用于买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的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

  按这个定律安排资产,既可满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还能为家庭提供基本保险保障。如果把绝大部分的钱拿去做投资,反而影响了生活,即使赚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何况,投资还有风险,亏钱了更影响家庭生活。

  72定律

  如果你存一笔款,利率是x%,每年的利息不取出来,利滚利,也就是复利计算,那么经过72/X年后本金和利息之和就会翻一番。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存入银行10万元,利率是每年6%,每年利滚利,12年后(72/6),银行存款就会变成20万元。

  根据家庭保险双十定律(后文提到),家庭保险设定的合理额度应该是家庭收入的10倍。同时年保费支出应该是家庭收入10%。例如,一个家庭收入有12万元,那么总保险额比较适合的为120万元,年保费支出可以到12000元。

  80定律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风险投资的比例应该逐步降低。80定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把总资产的某一比例投资于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而这个比例的算法是,80减去你的年龄再乘以1%。

  若现在是30岁,那么可将总资产的50%+(80-30)×1%投资于股票,但当到50岁时,这个比例应该不超过30%。

四 : 对家庭暴力的7个认识

8月22日,一位名叫Brooke Beaton的27岁单身母亲不幸遭到现男友的暴打,对方差点将她扼至窒息。事情发生后,Brooke Beaton没有选择沉默,她不仅报警求助,逮捕了施暴的男友,而且请来好朋友Tiffany Thoelke为自己拍摄了一组“家暴写真”。她把这组触目惊心的照片发布在个人主页上,并且在网络上发起了一场“莫让沉默助长暴力”的行动。号召那些和自己有过同样经历的人勇敢反抗,因为忍气吞声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其实在中国,家庭暴力并不罕见,但是很少有人能认清家庭暴力的本质,对家庭暴力更是有些错误的认识。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家庭暴力的本质。

关于家庭暴力的7个认识

1、家庭暴力不仅仅指殴打家庭成员的身体,还包括用言语或摔打家具等手段,从肉体、精神等方面折磨甚至摧残对方。

2、使用家庭暴力的人,在家庭以外并不一定是个暴力的人,但他(她)一定有需要从社会往家庭中悄悄转移的压力,比如混得不得志,或者得在许多场合压抑自己。

3、习惯用家庭暴力来解决问题的人,看似自负,其实内心相当自卑,没有安全感,不允许别人挑战和质疑自己,哪怕言语或者眼神都不可以。

4、家庭暴力是有循环模式的,施暴者每次都会经过5个心理期:形成期、顽抗期、懊悔期、追究与承诺期、蜜月期。直至下一次暴力行为的出现。

5、家庭中的受害者,无论采取反抗还是沉默的姿态,都是对施暴者行为的一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用温柔但极具力量感的语气安抚对方。平时多与对方探讨其性格和暴力行为的成因,了解和缓解其内心真正的压力和不安全感。

6、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在他(她)今后的家庭中重演这种暴力和冷暴力。

7、家庭暴力行为的矫正,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大耐心,因为它的形成也是日积月累的。

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误区

1、丈夫打妻子不对,但父母打孩子可以理解

随着社会对配偶暴力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配偶暴力甚至恋爱关系中的暴力相对比较敏感了,大多数人也反对这样的家庭暴力。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暴力仍被很多人认为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对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的实质、危害性,社会还认识的比较模糊,也严重缺乏相应的干预措施。

对儿童的暴力是对儿童权利的侵犯,对儿童的暴力也是基于性别的暴力,女孩受暴往往与男孩偏好、性别歧视有关;男孩受暴则与“望子成龙”、“不打不成才”等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养成有关。

暴力不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会造成暴力的代际传承,儿童期处于高度暴力环境的人,长大后较容易成为施暴和受暴者。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所有的暴力,包括家庭中对儿童的暴力。

2、不可能会那么恶劣,否则她/他早离开了

为什么一位家暴受暴者还和施暴者在一起有许多许多的原因,离开一个施虐者实际的阻力是很大的。

3、施暴者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施暴者既是家庭暴力的加害者,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家庭暴力的受暴者。干预家庭暴力时,首先要保障受暴者的人权和尊严,同时也应该注意依法行事,避免伤害施暴者的人权。

我们应该认识到,施暴者也有他们自己的困惑和痛苦,他们对性别关系的错误看法、不良情绪和暴力行为,是文化塑造的结果,其个人应该为暴力承担责任,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帮助。

在对施暴者的辅导与矫治中,应该引导他们反思自己与配偶的权力关系,促使他们自发地改变观念和行为,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自我压抑。

4、女性对男性施暴的情况很少,所以不需要关注男性受暴者

首先要明确:女性对男性施暴的比例较低,而且,暴力的严重与危险程度通常也较低。

但是,这并不是不关注男性受暴者的理由。男性受暴者可能更羞于求助,男性实际受暴的数字很可能被掩盖了。我们致力于反对的是暴力,而非仅是一个性别针对另一个性别的暴力。

五 : 家庭暴力怎么认定

  导语: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家庭暴力出现率逐年递增。家庭暴力的形式主要包括身体暴力、冷暴力、经济暴力、性暴力等,通常发生在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那么什么样的暴力才算家庭暴力呢?怎么认定家庭暴力呢?

家庭暴力怎么认定

  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1、主体须为家庭中的成员

  所谓家庭成员是指基于婚姻和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对于前夫及未婚同居中的一方是否属于家庭成员的问题,婚姻法及解释并未明确规定但审判实践中是将其排除在外的。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主观方面是故意

  家庭暴力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暴力手段,会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人都具有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过失行为即使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结果也不应认定为家庭暴力。所以家庭暴力如何界定,要看行为人主观方面是不是故意。

  3、客体是受婚姻法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

  侵害的是家庭成员的生命权、自由权、身体健康权、心理健康权等。家庭暴力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家庭成员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就现实情况看,家庭暴力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尤以妇女居多,而在妇女中又突出地表现为妻子。

  4、客观方面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后果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刑法》规定,伤害结果为轻微伤时可以进行治安处罚。如果伤害结果为轻伤或重伤时则属于刑法的调整范畴。如果从伤害结果来看,受害人就很难举证。此外,由于每人个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对于婚姻法规定的精神上的伤害的计算就更加困难。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以伤害结果来界定家庭暴力是不科学的。

本文标题:家庭暴力的法律认定-家庭理财的五大定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27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