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的未来与行业传媒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17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互联网的未来与行业传媒发展

文/查国伟

QQ和360的战争硝烟渐渐消去,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多人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思考,其实这些思考早已有之,比如为什么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1999年左右成立的?为什么十几年间中国就无法出现诸如Facebook、Twitter和Groupon这样的创新型公司?真的像360宣传的那样是因为腾讯的垄断阻碍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吗?周鸿祎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拼杀了这么些年的“海盗式”人物,深谙互联网的舆论之道,一上来就拿住了网络舆论的七寸,给腾讯扣上一顶“阻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帽子,马上就把腾讯的小马哥逼到了墙角,以至于露出自己的软肋,亮出了那份足以载入史册的“二选一公开信”。

《中国新闻周刊》对3Q大战做了一组深度报道,这组文章对360和腾讯QQ的前世今生做一番梳理之后,得出的结论是3Q之间这一战实属必然。因为周鸿祎这么多年的互联网生涯就是在等待这个机会,他一直在谋求一个能够聚拢客户端的平台,现今中国互联网的客户端产品除了马云的阿里巴巴他几乎都尝试过,像门户、邮箱、搜索等。也许是命运不济,那些被他扔下的业务别人捡起来就能做得风生水起,这一次他独辟蹊径凭借杀毒软件拥有了3亿客户端,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想叫板一下客户端的大佬腾讯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何处去

3Q大战留给人们太多值得思考和回味的东西,在这里本文不想再讨论这场战争的是与非、对与错,而是想反思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究竟要向何处去?是延续现在的道路、模式、利益格局走下去,还是像当年互联网起家时那样靠拿来主义从美国不断拷贝成功模式以寻求创新?抑或走一条既不同于以往又不同于美国的全新道路?中国互联网已经在用3Q这场血淋淋的遭遇战呼唤着新的道路和模式的出现。

众所周知互联网目前的核心诉求就是对“客户端”的占有,现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都是围绕“长尾理论”这个核心价值观而建立的。根据维基百科,长尾(TheLong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传统的商业模式要求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例如,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几个所谓“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例如,某著名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它没有一个大客户,收入完全来自被其他广告商忽略的中小企业。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不论是腾讯靠之起家的即时通讯软件还是后来的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他们都是在那长长的尾巴中寻求商业利益,谁对长尾掌控越多谁的话语权就越大。时至今日,3Q大战已经揭示出,昔日孕育蓝海的长尾今天已经变成十足的红海,谁想再从此中分割利益,必然要面对惨烈战斗。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像美国互联网企业那样可以在一个法制健全、市场秩序井然的环境中做到各自业务的泾渭分明和井井有条,周鸿祎攻击腾讯的不就是腾讯赢者通吃的强悍作风吗?其实这是中国互联网多年积累的体制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推倒现有模式进行重建显然不太现实,以客户端为核心价值诉求的互联网市场已经进入天花板时代,突破这个天花板的路径之一就是尝试传统商业价值诉求在互联网的回归,也就是回归到对正态分布曲线“头部”的关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盲目追求客户端的数量,更要追求客户端的质量,即对客户端进行集约化开发而不是粗放式开发。这一点在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显得尤为重要,高端客户需求的满足对整个市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会重新重要起来,比如苹果公司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牢牢掌握高端客户的需求和体验。

行业网站的机遇

如果互联网的下一个机会是在对分众市场的开拓上,那么行业传媒将会成为第一个的受益者,包括行业特色鲜明的期刊社、报社、网站都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掘金者”。其实一直在坐冷板凳的行业传媒并非只是互联网的看客,2009年,全国行业网站产业规模达到253亿元,比2008年增长15%,就业人数达35万,全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营收100亿元,与2006年相比收入增加2.53倍,就业人数增加近3倍。在全国主要电子商务B2B网站排名中,除排名前5位的综合性网站外,“中国化工网”和“我的钢铁网”两家行业网站分别位居第6和第7位。这些数据表明,即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行业网站的生命力仍然蓬蓬勃勃。

早在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伊始,行业网站与门户网站、即时通讯、游戏和电子商务等类型网站可以说是同时起步发展的,但因为互联网发展的历史阶段性,以客户端数量为诉求的门户等大型网站迅速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相比而言,行业网站则一直在坐冷板凳,作为互联网风向标的风险投资也并不十分看好行业网站的前景。多年来,行业网站一直在“狭小的空间”默默地耕耘着,但近几年,行业网站在商业模式、产业链融合、线下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性探索,这些努力使得行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

目前行业网站的盈利模式,除给注册用户提供一般性行业信息服务外,行业网站还广泛参与行业或专业性服务活动,开展大量线下活动,如举办或开展各类行业或专业性展会、论坛、人才招聘、技术咨询等活动。正因为行业网站与现行互联网盈利模式的不同,行业网站能够实现与传统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能够与传统产业实现“大融合”,所以行业网站的盈利模式与传统产业的盈利模式更加接近。当互联网的长尾模式遭遇天花板之后,行业网站这一独特的竞争优势就凸显出来。

目前的行业网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交易网;另一类就是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也就是为行业提供行业资讯网络服务的网站。行业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专业性,而在行业传媒中更具专业优势的行业期刊、行业出版社和行业报社,这些专业的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也会遭遇阅读习惯改变和网络媒体迅捷、海量的资讯挤压等难题。但它们积累多年的行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却是行业网站这样的新兴媒体难以在短期内与之齐肩的,但是这些传统媒体也应该接受网络时代带来的改变,并及时让自己适应这一转变和实现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自己所处的行业,从而能够以传统媒体多年经营积累的资本和资源进入自身关联行业,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行业传媒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优点在于通过进入其他的行业能规避风险,使行业传统媒体更加稳定地发展,能够使行业传统媒体迅速地利用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行业传统媒体战略性转移,为行业传统媒体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亦有利于发挥行业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百度的李彦宏曾说过“互联网的专业和商业价值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从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和物贸勃兴的情状可以看出,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链竞争的时代,未来的商业和企业活动要想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要真正成为产业链条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目前也进入需要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的阶段,互联网目前只适合“大象”存活的生态环境将发生根本转变,众多有追求和有特色的“蚂蚁”将会陆续进入互联网界,没准现在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那些行业报刊之中就会诞生改变互联网世界的“小蚁雄兵”。 作者单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传媒研究中心

【相关文章】

第二次互联网泡沫的危害

互联网泡沫蔓延整个产业 你做好跳水的准备吗?

二 : 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的走向和兴衰

前一段时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侯继勇来采访,我们一起回忆了过去十年来的大事。谈到三大,我的观点是,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对于中国互联网曾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三大”的贡献,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是在中国打败了国外的互联网公司,证明了中国互联网还是属于中国公司的,只有中国互联网公司才能玩得比较好。第二,它们把中国互联网的“天花板”撑高了。以前,互联网做成10亿美元的市值,就觉得挺了不起的了,现在市值几百亿美元也不觉得稀奇。

所以,我的结论是,今天中国的互联网还是一个跟国际最接轨的行业,近距离与国外巨头短兵相接,在一些产品模式上与国外齐头并进。在过去的十年中,包括“三大”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创新了很多模式,导致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集体失败。同时,三大的崛起意味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是有可能产生几家几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的。这在中国其他行业,特别是民营行业,是很难想象的。特别是阿里巴巴,它在商业模式、支付方式方面的创新对中国电子商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的开放式发展和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也使它成为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符号。

这都是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的所有从业者奋斗的结果,但未来十年又会怎样?

要论及未来,则必先论及现在。

这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公司在抄小,小公司也在抄袭。大公司抱怨说,小公司都在抄,我凭什么不能抄?但是,大公司忘了这样一个道理:正是因为大公司抄袭,并借助既有的客户渠道,甚至强行安装、推广,才逼迫小公司不得不走抄袭的“捷径”。大公司不能本末倒置。其结果是,大公司没有真正去做一些引导行业、引导创新的事情,而是在垄断用户、垄断流量的基础上抄袭同行,强行推广,导致整个互联网创新能力恶化。我认为,未来的十年,如果中国互联网仍然像今天这样,只有几个大的市值公司,但整个行业却失去了创新能力,失去了活力,这将是中国互联网的不幸。

反观我们的抄袭对象——大洋彼岸的美国,像Ebay、Amazon、Google这样的老牌互联网公司仍然富有活力,但这些大公司的存在并没有妨碍像Facebook、Twitter、Groupon等新互联网公司的崛起。究其原因,我认为在于美国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针对大公司的反垄断机制,使得大公司不敢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去打击、压制竞争者。反垄断机制的根本,在于防止大公司借助垄断地位,排挤竞争对手,强行实现行业集中。美国大公司的商业道德不见得比中国的大公司来得高尚,如果没有反垄断机制,这些美国的大公司一旦控制市场,司法上无法形成遏制力量,微软就不仅只是在Windows上捆绑IE,而且可能会让任何与它竞争的产品在Windows上无法立足。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三年,没有任何作为。对大公司既没有业务限制,也没有拆分经验。本来应该是悬在互联网头顶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如果对行业中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视而不见,那它将是一把道士用的桃木剑,得不到任何尊重。现在,创业公司举报无门,要么只能忍气吞声,要么只是在微博上骂几句了事。整个社会也形成了扶植大公司、崇拜大公司的风气,唯收入论,唯市值论,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和手段。对大公司是委曲求全,对小公司是求全责备。

因此,我感觉到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有一种未老先衰之感。这看一看VC的投资风格就知道了。

今天的VC,投资风格跟十年前已经有所不同了,它们现在都喜欢投传统行业,投成熟的项目,对早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支持减弱了不少,早期投资都要依靠天使投资人来做。我把这个趋势的转变称为“VC的PE化”。VC本来是喜欢冒险的资金,对于有风险但有很大回报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VC会不遗余力地投入,而且今天中国互联网已经解决了早期的资本退出机制,但今天的VC却不像过去那样青睐互联网创业公司。我认为,VC投资风格的转变,在于互联网创新环境的恶化。换句话说,真正的创新越来越少。

另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成功的80年代的创业者越来越少了。中国80后里边,成功的创业者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个Discuz的戴志康了。但在美国,Facebook的扎克伯格是80后,Twitter的创始人JackDorsey是77年出生的。Groupon的创始人AndrewMason是80年出生的。我认为,不包括电子商务,纯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创新能力,跟美国不能比。

中国互联网需要几家市值很大的“巨无霸”公司,但是也要有小公司茁壮生长的空间。这就像一个森林一样,不仅要有大树,还要有很多小树,更要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在这个森林中,谁能长的更快、更高、更关注用户体验、更关心用户利益,谁就应该有更多阳光雨露的滋润,而不能说横着长,遮蔽了阳光,让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大公司不能像土拨鼠一样,把所有的土壤都划到自己花园里,把其他地方变成裸露的岩石,谁要是像种花种草种树就必须到我的花园里来,我想给谁就给谁。这不是防止被小公司颠覆、保护自己安全的好方法。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有新的公司出现,有新的主意涌现,有小公司颠覆掉大公司,有新的商业模式破坏掉旧的商业模式,通过持续的新陈代谢,一个行业才有未来。我希望大公司的领导们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以更高远的视野来看待商业中的新陈代谢。一个大公司能做到百年基业,并不是死守疆土,而是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转型来实现的。

每一个IT人都知道这样的故事:IBM的封闭帝国在受到PC的致命冲击后,它并没有选择与开放的潮流作殊死抵抗,而是抛弃了硬件,转而在软件和服务上再次成就了辉煌。事实上,正是产业的新陈代谢才产生了良性竞争,生产出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产品,最后整个社会和产业才能进步。如果互联网的“三大三小”真的格局已定,不会再有新公司出来了,不仅对整个互联网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对于大公司来说,也绝对不是好事。

大家可能还很关心3Q的纷争,但这个事情已经过去,我也不愿意再去多讲。各界仁人志士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讨论这个纷争,因为对这次纷争的解读和以后的决策,将关系到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的走向,决定着它的兴衰。

我还是很相信斯坦福商学院的那句话:小公司才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我想再加一句话:只有在司法上对大公司的垄断地位形成制衡,小公司才能生存、发展。

三 : “互联网+”为稀土发展带来什么?

稀土交易所 “互联网+”为稀土发展带来什么?

中国稀土产业在经历了2011年的价格暴涨暴跌以后,进入了一个非常低迷的时期。(www.61k.com)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大发展以后,不少商家也瞄准稀土这块电子商务的处女地。

2012年8月由北方稀土、国储中心、中铝稀土、五矿稀土、中色股份、广东稀土、四川江铜、厦门钨业、甘肃稀土、高新控股、中钢贸易、中核投资、新华指数等13家相关机构和中央与地方企业共同出资的包头稀土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2014年3月28日,中国首家专门以各类稀土产品为交易品种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所——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正式开盘运营。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交易模式有稀土网上商城、现货竞价交易、现货挂牌交易三种。其中,网上商城上市的商品涵盖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碳酸稀土三大类共计10余种商品。

稀土交易所 “互联网+”为稀土发展带来什么?

2014年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也相继上线稀土产品交易。2015年横琴稀贵商品交易中心、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也正跃跃欲试,准备进入稀土电子交易领域,每个交易所都有自己不同的交易和交收方式,但还都是以现货交易为主,没有涉及期货交易。5月中旬,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在2015首届稀土产品投资峰会上表示中国稀土学会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稀土交易定价机制的改革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正重点研究稀土期货品种上市的可行性。该课题为社科类重大课题,于2014年11月份正式立项,目前已与上期所、上交所等机构进行过沟通调研,但稀土元素较多,整个研究较为复杂,设计研究时间将为三年。

据了解,目前几家已经挂牌的交易所交易情况并不理想,虽然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入市开户,但是真正有多少人在进行实际交易也不可知。

目前,交易所都是以现货交易为主,而由于有些交易所公布的价格与市场真实价格相差较大,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同时在交易所交易还要缴纳相应的手续费和货物存储费用,已经习惯了给钱提货这种交易方式的稀土界人士而言,这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业内对此兴趣并不大。另外,由于目前的交易所还没有期货交易,不能够实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同时因为稀土行业本身并不大,产值也比较小,很容易发生有大量资金进入,恶意做多或做空的事情,最终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和散户的利益,而一些做市商则可以从中获利。最近,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发生后,产生4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给20多万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致使各地投资者进行不同方式的维权。

虽然,稀土交易所及证券化等还有一些风险,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稀土行业也应该大胆的尝试,尤其是在我国稀土产业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稀土市场低迷,供大于求,价格已下跌到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企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保本经营的状况下,WTO稀土案败诉,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同时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从过去的按量计征改成按价计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后,对于遏制稀土价格下跌都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虽然中国供应了世界稀土需求的90%,但是还没完全掌控稀土产品的国际定价权,因此积极探索新的交易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稀土交易所 “互联网+”为稀土发展带来什么?

期货是在交易所组织下的对未来一定时间到期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等两大功能,也是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采取的最普遍的金融衍生品手段。目前,中国稀土学会已经开始研究稀土期货的可行性,如果稀土期货能够按时推出,可以增强稀土产品的金融属性,同时吸引更多的生产企业参与其中,改变当前已有稀土交易所中生产企业参与度较低的状况,稀土贸易商、下游应用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进入以后,能够更好的规范稀土市场的秩序,使上下游生产企业更合理的安排生产,规避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给稀土市场带来较大波动而产生的风险,稳定市场信心,增加企业积极性,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中,生产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已达到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的能力。

在国家大力主导的互联网+的大战略下,如何实现稀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有识之士开始了探索之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难,随着探索的深入,未来要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也更艰巨,但是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相信我们这代人能够在稀土界前辈创下的坚实基础上,创造更大的辉煌。

扩展:五矿发展 稀土 / 稀土上游行业发展情况 / 稀土行业发展规划

四 : 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http://www.61k.com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石庆年[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模特经纪,通过SNS将模特经纪信息化。


网友伦巴[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应该是上不了台面的地方是主体。这种网站设计成本看得出来很高,也就是说早就有对这条灰色产业链以及手中资源的信心。当然,从各个方面,网站的业务和这些业务是分开的,理论上网站只提供平台和土壤,至于背后的事,就算查起来也要一定能对不上号。没人是傻子,规避风险的事情一定会先做足;就好比我贿赂你,我不是直接拿钱给你,而是轻轻踩你一脚医院说骨折我赔你50万。


网友匿名用户[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作为和美空网高层经常有交流的人,我先匿下。上面的答案都好扯淡!!

其实美空原CEO马月作为资深的娱乐行业人士本身就拥有相当丰富的业内资源,因为娱乐圈本身是个封闭的圈子,所以作为外行来说很难切入这个行业,灰色的,难说出口的,被人忌讳的事情非常多。业内人士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缺乏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以及如何通过运营变现。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马月离开了美空,去做了星云网(这个做的半死不活的),拿了一些明星的投资,也带走了大量的核心用户资源,因为对于美空来说大牌模特就是流量的保证,可被抽走了这些人,美空就只剩下空壳了。

美空对外声称是要做平台,可问题是支撑平台本身的是生态,买方和卖方都在坚持用传统方式进行交易的时候,一群行业外的人想利用互联网去改造现在的业态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有不少网友爆料说美空成了公开价码约X的圣地,也是三四线模特的集散地(因为一二线模特早就被抽走了)。必须要知道,娱乐圈是个封闭的圈子,灰色交易习以为常,可是突然有个野蛮人说:“你们不要这么做交易了,咱来个光明正大的,我来定个规则,你们这么这么这么做交易”,这不是明摆着这个野蛮人有病么,谁会鸟他?

所以说美空到我写这个回答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具体可行的商业模式,也就是一直在亏钱,他们并不是不想变而是他们切入的这个行业本身就不是屌丝能做的行业,而是例如华谊,光线之类的大佬做的,但大佬有着资源不想臭了名声,不想做。

最后报个料,美空网最近会有一轮不小的融资,在大肆招募人才,应给会推出类9158的服务。


网友覃川[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作为一个曾经和moko有业务往来的人答,在2009年左右公司ceo是模特马月,意在为当时模特圈摄影圈构建一个展示平台,因为之前客户找模特不得不通过经纪公司找模特,新模特也很难被找到。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拉到松雷集团的投资后先是把网站level拉的很高,给嫩模拍一些topgirl的照片,包装的高大上,注册要审核,一般人没有作品的还注册不了,早期迅速成为一个三流模特三流摄影师装二流的平台,但是由于隐私,网站选择未互相关注状态无法查看对方联络方式,而这样其实网站有失去意义了,因为客户依然联系不到模特,模特也无法在上面接单,沦为屌丝意淫的一个平台了。当然网站也一直没有找到盈利点,甚至后来想到了用与摄影师合作的方式赚拍照的钱,哎,真是很low啊。在中国其实一流的模特一直是很缺少的,偶尔有几个一线的模特其实不屑于注册这个平台展示自己,因为广告公司主动会去找到他们,剩下的二流模特工作也不缺,也很少注册,即使注册了也很少更新,剩下的就是三流模特了,条件差点,但是ps技术强大,再加上淘宝需求量大迅速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群体,这帮人最多,需求量也最大,但是moko的隐私限制使客户无法方便的联系到他们,所以这个平台做的有点不尴不尬。再后来淘宝建立了一个淘女郎的平台这个平台很接地气,初期是个人都能注册,猫啊狗啊上面都有,笼络了一大帮小模特,联系也方便,这样慢慢的大家都不在moko上找模特了。。用户大量流失。这两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应该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后来马月辞职了,自己又做了一个类似moko的平--星云网。好了,就知道这些了,我想他们老板现在也不知道他们盈利模式是什么吧。


网友米兔儿[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我觉得挺好的啊,只是moko一开始的定位不是很准确所以用户以模特演员为主,最新moko貌似改版了面向多个艺术行业,可能要以人才库为主吧,总的来看还是发展不错的,只是一些想要包抄的网站打着moko的名号在搞不好的事罢了,让很多人都对moko有了这种印象,摊手~!~


网友ithink[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网站只是菜谱,盈利关键在于所谓模特们实体。


网友韩磊[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都已经是2015年了,星云刚开始找不到盈利模式是对的,要做平台必须要切到用户的需求。一旦考虑盈利模式,就会被限制住,互联网思维就是这个样,且用户需求。目标很高尚,执行很曲折。前期聚众、聚资源、不去打破任何现状,只提供方便。资源聚集成熟的时候,再试图改变一部分行业现状;因为那个时候在成熟的资源平台你就会是一个媒体,这个媒体会在这个领域有号召力,改变一部分行业现状非常Easy。如果直接冲上去打破规则,死的真难受。
我敢说,其实星云目前来说不是没有盈利模式,而是目前采用的低调的招聘、商业合作,广告公司做的事情我估计星云都干了,只是这些交易全部在线下。只是没有把这些盈利模式产品化而已,我预估星云已经开始操手将盈利模式产品化了。只是他们目前做的很小心。
马月的星云思维本身就是互联网思维,盈利模式应该是早就考虑了,只是前期必须遵照行业现状,所以前期产品看不出来她的目的,其实她自己很清楚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互联网的创业声明周期的展示。


网友MrHua[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你们不知道可别乱说

个人还是很尊敬马月的

他也说的很清楚

美空不会做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不否认美空上 有些男人女人专门乱搞

但正如马化腾解释QQ上有人卖淫一样的道理

我们能怪罪MOKO吗?

我看不能

MOKO有足够的人气和行业地位

想要盈利很简单

更何况我看MOKO早就盈利了

一般用户看不到,是因为他的服务不是针对你们


网友匿名用户[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可以考虑收包养中介费


网友范天鹏[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到底爆料不爆料呢?纠结??


网友匿名用户[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几年前某期时尚杂志采访那个很出名的超跑圈的时候就说过背后的金主是他们,用途你懂的。后来这期杂志还被收回了。


网友MASK[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盈利模式是3000块1个,未来的方向可能是3500一个!妥妥的


网友匿名用户[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给SCC拉皮条。。。


网友匿名用户[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高级淫媒


网友张唯[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我听到的盈利模式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不是这个圈子的人不了解情况,坐等圈内人回答


网友白守恒[美空是什么]美空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知道MOKO呀,听说最近已经推出了会员服务,还各种改版扫黄什么的。。。总是要给人家一个重新定位的机会嘛!

五 : 互联网医疗爆发 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导读:春雨刘成平指出,春雨搭建平台,把医生闲暇时间、医院闲置空间跟患者匹配;一呼医生马海平指出,百度是BAT中与传统产业结合最深的企业;于刚指出,品牌医生要知道网络的威力和魅力;蓝驰创投乔继英为创业者指出了13个关注的方向。[www.61k.com)

春雨国际网络医疗 互联网医疗爆发 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2月27日,亿欧网参加了由独角兽工作室与网易健康主办的“2016中国在线问诊行业论坛(北京场)”。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春雨医生CMO刘成平、一呼医生CEO马海平、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蓝驰创投投资总监乔继英等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医生以及投资人,论坛首先发布了独角兽工作室《问诊类移动医疗App分析测评报告》并进行了解读。随后,刘成平、马海平、于刚、乔继英发表了主题演讲。最后,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主持了圆桌论坛。以下是亿欧网整理的各位嘉宾演讲以及圆桌论坛发言的精彩内容和主要观点。

春雨医生CMO刘成平:《从线上问诊到线下服务的跨越》

春雨国际网络医疗 互联网医疗爆发 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刘成平首先介绍到,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对于就医的麻烦感触很深。互联网医疗包括春雨医生在内的目标就是让医生能够和蔼可亲地与患者对话,就医环境轻松、愉快、有序,看病省钱、省时,这才是理想中的医院。

随后,刘成平介绍了春雨医生的三个阶段:

春雨医生1.0阶段:2011年春雨医生上线,提供轻问诊服务,类似滴滴打车的模式,利用医生的空闲时间,随机分配医生为患者在网上解答患者健康问题;

春雨医生2.0阶段:2014年做了空中医院,让医生在春雨“开淘宝店”,医生在春雨售卖产品、服务,只要患者愿意买就可以了,这样患者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想找的医生,而不是每次网上咨询都是陌生的、不同的医生,这样解决了患者问哪个医生的问题;

春雨医生3.0阶段:为了更进一步地加强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让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病看好,2015年春雨推出了私人医生服务,线上+线下,O+O,为什么不是O2O呢?因为春雨做的不是把线上流量导流到线下,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春雨网络问诊与合作的春雨医院有机结合,为患者和用户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线上与线下是个联动的过程。当然,线上的医生与线下的医生有可能是同一个医生,也很大可能不是同一个医生。

以前大家怀疑网络轻问诊的数据信息缺乏,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西医讲究视触叩听,这一切都归结为数据,医生需要数据来做出治疗判断。那么数据从何而来?如何丰富这些数据呢?每次患者看医生只代表患者此刻的状态,每张化验单只代表患者此刻的状态,这是切片的数据。如何才能连贯起来呢?医生需要的不是切片数据,而是连续的数据。私人医生会建立患者的个人档案,不断地丰富它。一个患者的画像在春雨系统里就变得更加连续、真实。但是,毕竟线上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线上普通医生先解决60~70%的问题,对那些线上解决不了的患者,把这些患者导流到线下,线下“中层”医生解答30~40%的问题;最后,线下的大医生去解决那些疑难杂症。2015年春雨已经合作了近300家诊所。这其实就是一个分级诊疗的过程;另外,春雨还做了春雨国际,针对一些对国内医疗质量不信任的“土豪”的患者,输送到国外去治疗。

总而言之,春雨医生就是希望搭建起平台,把医生的闲暇时间以及线下医院的闲置空间跟患者连接、匹配,最终达到理想中的医疗模式。

一呼医生CEO马海平:《在线问诊的模式创新与商业变现》

春雨国际网络医疗 互联网医疗爆发 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首先,马海平介绍了从诊后切入互联网医疗创业的原因。2014年年中,马海平开始产生在医疗行业创业的愿望,经过广泛调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互联网医疗行业产品大多是诊前的轻问诊,当时没有发现有公司切入诊后的领域,经过分析后发现了消费者的痛点是“见医生时间短,走了之后欲言又止,但是医生不会给他电话号码”,实际上三甲医院有很多的患者去复诊的,这些复诊患者在医生来讲根本不需要亲自去医院,即使去了也是挤占了门诊资源,只会医患矛盾更加突出。所以,就推出了一呼医生。现在,从一呼医生的医生端、用户的数据都证明诊后的需求很强烈。

医学要讲究定性和定量,需要数据支撑,陌生医患治疗有风险,不严谨。诊后的互联网医疗由于有了先前的面诊、化验单资料,医患交流更有保证。

另外,很多患者拥有二次诊疗(二次诊疗意见)服务需求。很多患者对本地和身边的医生不信任,往往还需要去大城市的大医院,找大专家的医院看一下,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征求意见,让大医生对他们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方案作出判断。二次诊疗在国内只有少数的保险公司在做,一般是处于商保控费的目的,而国外这是非常发达的。因此,一呼医生推出了“约见专家”服务,专门针对已经反复求医或大病、慢病和疑难杂症的患者。

医疗资源紧缺,互联网医疗还处于发展初期,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率运行。

在BAT中,外界认为百度的医疗只有线上,没有线下。实际上,百度是所有企业中与传统产业结合得最深、最紧密的企业,没有之一;

关于互联网医疗行业趋势,马海平给出了3个观点:

1、2016年,互联网医疗公司会真正走到前台,走到人民中间去,走到广大消费者面前,互联网医疗的渗透率会大幅增加;

2、互联网医疗2016年会出现“O2O化”,不管什么二组合拳,都逃脱不了供求比失衡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切都是白搭,医疗服务是有成本的;

3、所有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应该共同面对行业的变化,共同的目标是促进行业的发展,而不应该搞内斗。关于竞争,可以借鉴特斯拉高管的话——我们开放专利,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与所有的电动汽车公司共同的敌人是汽油汽车,所有的电动汽车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互联网医疗行业也是一样,少一些无谓的内斗,多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小儿眼科线上到线下的(转变)实战攻略》

春雨国际网络医疗 互联网医疗爆发 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首先,于刚介绍自己当了15年院长,后来在北京儿童医院当了12年的眼科主任。以前看病往往是熟人介绍、请客送礼,目的就是拉近医患的关系。而现在,互联网拉近了医患的关系,把医患关系的不对称做了改进,通过互联网医患的交流更平等,更直接。

注意到儿童医院的患者都是年轻妈妈,有文化,会上网,于是在2004年开始萌发了一个想法,通过互联网打造一个“虚拟眼科”。去儿童医院看眼科,患者就诊前查询三种方式:1、相互之间的介绍,口碑传播主要方式之一;第二、广告,2004年的时候医院广告很盛行,最具代表的就是莆田系医院的公告;第三、网络。打造一个虚拟的眼科,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一虚一实。“虚拟眼科”能够做到:医生选患者,患者选医生,医医分享,患患分享,医患分享。自己从医生学到了很多,从患者也学到了很多。2004年自发建设了儿童医院眼科的网站——宝宝眼(www.baobaoeye.com)。虽然在儿童医院有好多信箱,但是效果不佳,有了这个网站之后才真正了解到患者对就医的批评、感谢、体验等想法。

品牌医生的打造要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威力。9年前,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讲课,让导演把宝宝眼网站用摄像机照了一下并且电视播出,第二天网站访问量达到17400多,还有400多个寻医问药的帖子。儿童医院眼科的线下问诊量翻倍增长。这就是网络的威力和魅力。

医生如何完成品牌塑造?要做到三条:用心、用情、用时间。儿童眼科医院几位医生在好大夫上总共1.2亿的访问量是牺牲了亲情、父爱、母爱、身体健康而换回来的,打响知名度没有任何捷径。品牌医生的特质:第一、有学识;第二、精彩文章;第三、个人精湛的医学水平;第四,良好的道德心理。品牌医生是情商与智商的完美结合。品牌医生不仅仅要提高个人艺术,还要对媒体网络有高度的敏感性。

对互联网医疗的创业者的希冀:要给医生做出更好的平台,把医生都圈在自己的App上不好,医生不愿意用App,医疗类的App承载的东西太重,医生需要更好的工具来服务。

蓝驰创投投资总监乔继英:《2016年移动医疗的投资机会何在?》

春雨国际网络医疗 互联网医疗爆发 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南方所在2010年有一个报告指出,2010-2019年会是中国医疗行业的黄金10年,这个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会超过22%。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三个证据(驱动因素):第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二个证据是慢性病;第三个证据是医保覆盖。

美国的移动医疗现状:从2011年-2015年,美国移动医疗投资前三年每年的投资额都在10-20亿美元之间;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投资额都超过了40亿美元,5年间行业增长率达到30%,这个数字说明移动医疗行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非常重要的行业。2015年,美国有248家公司获得了总共278笔投资,也就是说有的公司一年融资了至少两次,总共融资43亿美元,大概每家公司都有1000多万美元的融资,移动医疗占了整个健康行业的7%,这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比重。另外,有336家投资机构在投资移动医疗企业。那么,到底是什么资金在参与移动医疗的投资呢?20-30%的是战略/企业基金,其实我们在中国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很多上市公司,比如上市的地产公司都有参与投资,这个行业差不多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中国的移动医疗现状:从移动医疗用户数来看,2015年中国的移动医疗用户数达到了1.5亿左右;从融资规模来看,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投资案例达到221起,规模15-16亿美金以上,这意味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在爆发。互联网医疗的企业数量在2000-3000家左右,实际可能更多;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中比较热门的领域有:慢病管理、医药电商、医生集团、远程医疗、垂直专科、医疗新媒体,都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从行业的态势来看,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医生社区、母婴管理,经期管理等这些行业的巨头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过去5年中国医疗行业的8个特征:

①抗生素退出了医院用药第一名;②药品加成的取消,药房托管;③医生的觉醒;④三甲医院依旧是医疗服务的主力;⑤分级诊疗;⑥医保的压力非常大;⑦医患矛盾突出;⑧互联网医疗的崛起。

2016年值得关注的13个移动医疗投资机会:

(1)有效的慢病管理;(2)互联网保险;(3)诊断和积极预防;(4)提高医生整体职业水平;(5)电子病历;(6)护理领域;(7)帮助制药公司加快开发新药;(8)健康管理;(9)简化医疗流程,提升就医体验;(10)老年市场;(11)疑难杂症攻克;(12)精准医疗;(13)未来的处方药放开。

本文作者晏国文,亿欧网专栏作者;来源:亿欧网。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的未来与行业传媒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08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