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鲁迅野草读后感-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1-02 所属栏目:野草 鲁迅

一 : 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六(1)班苏城芝
世界上什么东西力气最大?是植物的种子,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这星期,我学习了夏衍一篇很著名的散文--《野草》。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以及对民众力量的信赖。学习完了课文,我感受到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然向上的顽强精神。
当我读到"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的时候,我体会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启迪人们:在困难面前不要悲观叹气,要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阻力,奋然向上,读后感《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http://www.61k.com。这时,令我想起了暑假里的一件事…
暑假的时候,火辣的太阳在天空中照耀着大地,风儿也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似的,躲得无影无踪。想学自行车的我马上从家里推出自行车学起来。
我先用手把车头抓得紧紧的,再用一只脚跨过车身,踏上踏板上,还未坐稳,忽然车身向左一晃,车子和我一起倒在了地上,同时我发现我的腿也很疼,把裤子卷起来一看,发现腿上长了一块"大青苔"。我坐在旁边的石阶上想:人家骑自行车就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还能做急转弯呢,我呢,连骑都不会,真丢脸!忽然,我的耳边响起老师的话:面对困难不要悲伤,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我立刻走到车子旁边,充满信心地骑上了车,小心翼翼的踩了半个圈,我高兴极了,谁知,车头又开始左摇右摆了,不幸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的脚卡在了自行车轮子上,幸好我眼疾手快,用双手撑在地上。我还是不服气,从地上爬起来,又继续骑。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午,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学会了急转弯呢!
正如野草一样,以不畏艰险,无比坚韧的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因为我明白了面对困难要有奋然向上的精神!
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

二 : 读鲁迅《野草集—过客》有感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作者鲁迅把革命当成一条路来看,他在这条铺满能剌破他的脚的荆棘的革命道路上走着,走着,永不停歇。

鲁迅把老人当成过去的一个时代的人,是应该丢弃的,而小孩子则是未来的希望。老人手持一种消极的态度,而小女孩却乐观、向上。老人和孩子面对同一块坟地,他们都知道这是坟地,可是老人消极地说这是坟,而小女孩就乐观地说:“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多么向上!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作者把自己融入了这个过路人,用这个乞丐来暗喻自己,说明鲁迅希望的、想要的是没有名目,人人平等;没有地主,大家一同快快乐乐;没有驱逐,人人满面欢容;没有皮面,一切都那么美好,笑容是真诚的,没有虚假的;没有眶外的眼泪,一切,每一个人,都是和平主义者......然而,他的这个愿望,在他那个年代,始终没能实现,但还是给了国民党、黑暗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再回到第一句话:“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这句话,表明鲁迅知道自己现处于严重的被迫害中,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这种极端压迫中还能活多久,因此,它借助这样的悲观主义再一次用严厉的语调贬低了国民党以及黑暗主义者。他说他的时日不多了,也就是在说,国民党不会比他晚死!多么“明显”的暗喻啊!

再来看后面:“是的,这于我没有什么好处。但在我,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你看,我全身上可有这样的?”这句话,一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二是怕被爱的、柔情的牢笼困住脚步,妨碍他独自的追求。

这篇文章中包含着丰富的自我的悲愤情感以及对当代穷苦人民的同情,反对黑暗势力对老百姓的不公。鲁迅很善解人意,很能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在这里也体现了个淋漓尽致。“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这位过客无端地说出这些话,实在是让人费解,可是仔细想想,却也有它的道理:在他看来,自己是不祥的,是会给自己有联系的人带来不幸的,他宁愿孤独地走向死亡,也不肯把自己深爱的、感激的人拖入深渊。

现在,鲁迅的意愿是什么?不难想象,就是那片坟地。鲁迅手中的过客,就如同西西弗斯一样,正是出于失败者的自我折磨,他不愿意放弃,偏要流浪和行走......

在这样的沉思中,月亮拉上了天幕,我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静静的皎洁的月光中,那个过路人,走到哪里了呢?

三 : 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凝聚着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以后思想上处于彷徨时期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在鲁迅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五四”运动高潮后的回落、“新青年”阵营的裂变、统治阶层的专横和欺压……一系列社会的矛盾让鲁迅陷入消沉抑郁的海洋、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孕育了《野草》的诞生这部作品是鲁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方式同痛苦作“绝望的抗战”而催生的小花,是他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心泉所化成的艺术瑰宝,是一部“心灵斗争的记录”鲁迅以他不可模仿的艺术才华,将自己微妙的感觉、情绪,难以言传的心理、意识,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愤激与焦燥,感伤和痛苦,苦闷与彷徨,探索与追求,溶入这丛野草之中,从而把内心的痛苦转入《野草》,这是他建立在精神死亡之海上的墓志铭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以绍兴人那一碗黄酒垫底的生命底气,以来自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那一派野力,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这种绝望的坚持尤其艰忍殷海光先生曾说,鲁迅既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又要在为虚无的压迫下致力于求索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新生之路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更痛苦的是鲁迅在求索民族新生之路上又是这样四处碰壁这样的鲁迅我们可以把他描写成一位举着盾牌的战士,盾牌的后方是生命的虚无,盾牌的前方是出路的虚无战士要博击的是双向的虚无这种战斗就尤其惨烈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够味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才配称中国在二十世纪的精神高峰 
鲁迅毫不讳言现实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他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野草》的低沉阴郁、桀骜不驯,体现出彷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者孤愤苍凉的心情,是作者真实的灵魂袒露;是追寻生命意义却感到死亡的悲怆时的焦虑;是独自与黑暗搏斗的直面真相的勇气,是在无路之处走出路来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激越、明快、泼辣、温润,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正是(www.61k.com]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 
作为一部灵魂之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散文诗《野草》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颠峰之作

四 : 谈《野草》——阅读鲁迅



演讲人:钱理群

简介:

1939年1月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著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鲁迅作品十五讲》、《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等。

阅读提示:

■幸而有这一部《野草》,我们还能够多多少少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能够看到鲁迅灵魂的真和深。所以《野草》是一部相对真实地揭示鲁迅个人存在的作品,多多少少揭示了鲁迅个人的真实生命状态和真实话语的存在。

■鲁迅通过非常规的、大胆的语言试验和自觉吸取音乐、美术因素,把中国现代汉语的表现力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

■鲁迅在考察个体生命和他的关系时,是怀着怎样一种悲凉的心情,他同样把这个命题推到绝望的极致。所以在我看来绝望是看透,是一种清醒。首先看透人、社会、历史、人性一切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第二看透了每个人自我认识的局限,也就是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

《野草》的“体验”

我们讲鲁迅写作《野草》的背景一般都是讲政治背景、社会背景,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心理背景。

研究者注意到鲁迅《野草》的第一篇文章写在1924年9月,最后一篇写在1927年。也就是说他写作《野草》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24-1926年。而研究者又注意到在开始写作《野草》的前一年,也就是1924年之前的1923年,鲁迅沉默了一年,那年写东西很少。这就注意到鲁迅的第二次沉默。鲁迅一生有两次沉默:一次沉默是1908-1918年的十年。他正经历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到了尽头,如何有一个新的开始,他感到极大的苦闷。在这十年的沉默里,鲁迅做了两件事,一是沉入民间,一是沉入古代。把生命沉入古代、沉入民间来寻找一个新出路,然后有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新爆发,这既是思想的爆发,又是文学的爆发。第二次发生在1921年前后,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期新青年发生分化,“我又经验了一次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沙漠中走来走去”。这是一次对启蒙主义的大绝望。

但鲁迅把所有外界的问题都转化为自我生命的问题,他把启蒙可能性的外部危机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危机。如果说鲁迅第一次沉默是沉入民间、沉入古代,那么第二次沉默他则沉入到自己生命的最深处,进行自我拷问。因此整个《野草》就是一次自我生命的追问过程,这里有希望与绝望的纠缠,光明与黑暗的徘徊,生和死的抉择,而且直指死亡的追问,向死而后生。他的生命也因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最后的一切都转化为文学,所以我们看到了鲁迅最后十年以杂文写作为主体的文学创作,是他的生命和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峰。这些创作实际上是一种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承担着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一种艰难和痛苦的幽深意识,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注意《野草》的题辞中一开始就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提醒我们,在鲁迅生命感到绝望的时候,不仅有一个生命的拷问,还有一个语言的困境。也就是说鲁迅第二次非常幽深的生命体验,不仅是人所未曾经历过的,而且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但鲁迅作为一位真正的语言艺术家,偏偏要挑战这个不可言说,并试图用语言来照亮这个难以言说的存在。

于是他进行了一次空前没有的语言试验。他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大胆创造一种非常态的语言形式,有意地破坏语言的规范,目的是要表达那个难以言说的生命存在,这是他的一个试验。另一种是自觉地采用西方现代美术和现代音乐的手法,他要沟通文学、音乐和美术,建立一种具有优越性和强烈的线条感、色彩感的语言试验。所以鲁迅通过非常规的、大胆的语言试验和自觉吸取音乐、美术因素,把中国现代汉语的表现力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其实,周作人早就说过,汉语不同于其他国家语言,它有非常大的特点,具有装饰性,同时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但鲁迅现在把这样一种汉语原有的装饰性、音乐性和现代的美术、音乐结合起来,为汉语表达现代人难以言说的生命体验开拓出一个新空间,这样也就为现代汉语的表现能力开拓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鲁迅在《野草》所做的试验,可以说是一次空前绝后的精神历险,同时也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语言历险。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在生命险峰处见到语言的无限风光。他在生命体验的深度、高度、力度和语言试验的大胆开拓这两个层上,把中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推向一个高地。

这样也就提示我们,进入鲁迅的《野草》,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这两个:一是生命体验,阅读的过程应是我们和鲁迅进行生命的交流、撞击的过程,而阅读的结果将会把我们的生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力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就是语言体验,我们要通过语言进入鲁迅,通过鲁迅的语言进入鲁迅的语言世界、内心世界,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来达到对鲁迅生命体验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感悟鲁迅具有这样一种音乐性和美术性的语言的话,最好的途径是朗读,通过朗读来感受他的语言,然后进入他的生命。

为自己写作的《野草》

第二大背景,我介绍一下鲁迅自己对《野草》有一些什么说法,这有助于我们对《野草》的阅读。大体上,鲁迅对《野草》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想告诉他的朋友萧军“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也就是说鲁迅的《野草》写作,确实还有现实背景。鲁迅还具体揭示了有几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比如因为要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所以写了《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多,所以写了《复仇》第一篇;因为惊异于青年的消沉,所以写了《希望》等。这些作品也是鲁迅作品中相对比较有理由的,有现实背景的,比较容易读。

对《野草》的另两种说法就很重要了,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另外还说“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别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有了两个“不一样”,他所想的和所写的不一样,什么意思?鲁迅说过,很多人都认为他写的都是真话,其实这个太简单了,他确实不想太欺骗人,但他也未必把心里所想的话全面说清。所以这是有区别的,不说假话是底线,但未必把心里想讲的话全部都说出来,他还有所不说。鲁迅说他现在已经写出来的一部分,很多人看了,都觉得他太冷酷了,他说其实未必,如果他把心里所想的最恐怖、最冷酷的话都说出来,如果有人愿意听,这个人就是他的好朋友,但如果这个人都不敢听,他也无所谓。所以鲁迅所想和所写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注意。

另外鲁迅说“我为自己写作和为别人写作是不一样的”,我们大致所熟悉的、读得最多的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是为别人写的,这个“别人”是什么?他说是三种人:第一种是那些为中国而奋斗的、孤独的战士,他们非常寂寞,所以他在旁边为他们摇旗呐喊;第二种是那些年轻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第三种是鲁迅特有的“敌人”,他是为敌人而写的。这就决定了他的写作特点。为孤独的战士写是为了鼓励他们,因此不能把话说得太悲观,要给他们以安慰;面对正在做好梦的青年又不忍心把他们的好梦给打破,所以也要说一点光明的话、说一点舒服的话;对敌人更不会说内心的悲苦,免得他高兴。所以这些为别人写的作品并没有把他心中最黑暗的、最痛苦的、最冷酷的部分透露出来,更多是给我们一些光明的亮色。

那真正为他自己写的作品是什么?只有这一部《野草》,所以他说《野草》是他的哲学。也就是说,《野草》是一部多多少少透露了他极端黑暗、冷酷的一些内心体验,多多少少吐露了他自我的真实灵魂的血肉。当然,你们要注意我的说法,是“多多少少”,也只是一部分而已。不过,幸而有这一部《野草》,我们还能够多多少少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能够看到鲁迅灵魂的真和深。所以《野草》是一部相对真实地揭示鲁迅个人存在的作品,多多少少揭示了鲁迅个人的真实生命状态和真实话语的存在。真实的鲁迅话语是存在于《野草》里,这就是《野草》的特殊艺术。

鲁迅的散文有两种话语方式,中学课本里选得比较多的《朝花夕拾》里的作品是一种闲话风的散文,而《野草》是独语体的散文。所谓闲话风的散文主要是一种交流,要求或者渴望与读者进行交流,是一种任心闲谈,这时候作者的心态是闲适、从容的,语言结构是随意、任意而谈的,注重于心灵的交融。但《野草》是独语的,鲁迅说过,在他遇到痛苦时,他总是自己一个人躲进丛林里,自己舔干净身上的血迹。《野草》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有一段话可以看他写作《野草》的心情,他说“除我以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他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寂静的、个人的、唯心的状态中写他的《野草》。这样的独语是拒绝交流的,他不对心灵沟通给予任何希望,他不需要我们理解他,更不需要我们同情他,因此他自觉地要把读者推向一定的距离之外。这样的独语是以读者和作者关系的紧张、排斥为存在的前提,因为唯有排除他人干扰,他才能够真正独自直面自己的灵魂,看到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才能够捕捉这些难以言说的感觉、直觉、情绪、潜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面的哲学思考,这是名副其实的心灵探险。

因此,我们读《野草》,也必须静下心来,甚至要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走进鲁迅那个痛苦的心理,千万不要打扰他,要静静地、默默地去感悟。但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排除鲁迅内心的紧张、焦灼,而且为了拒绝我们,鲁迅必须创作出一种另外的艺术世界——要采取陌生化的手段来创造一个陌生的艺术世界。因此,他要排除通常的写实、描摹这样的手法,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一个变形的艺术世界,创造一个让我们感到惊骇的艺术世界,这样在鲁迅笔下就涌现出了梦的朦胧、沉重与奇诡,鬼魂的阴森与神秘,奇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奇突的想象、幽深的诗情,所以充满着奇峻的艺术。但这样一个充满着艺术变异的创造,给鲁迅带来极大的趣味,我们读《野草》可以想象到当鲁迅笔下出现神来之笔时,他有一种陶醉感,甚至有些你想不到的句子突然爆出后,我们感到惊喜,我相信鲁迅也感到惊喜,他一定得意极了。所以,正是这样一种语言、艺术的创造性,多少缓和了鲁迅的内心焦虑,所以我们读《野草》,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焦虑,同时还得体会到他的得意、他的陶醉。因此,他并不总是沉重的。如果你读《野草》只是感到沉重,大概你没完全读懂,它是一个非常博大的世界。

《野草》中的哲学

我经常说自己读鲁迅是三个层面:第一读鲁迅,第二接着鲁迅往下讲,第三接着鲁迅往下做。所谓“接着鲁迅往下讲”,是鲁迅的许多命题几十年前提出来,现在中国社会和世界社会经过几十年变化,我们对鲁迅原来的命题就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甚至会有新的发挥。所以今天就讲讲我个人的一个理解,当然这种个人理解是我理解的鲁迅哲学,要说明两点:第一,《野草》是一个非常混沌的、感性的存在,我要讲的会归于理性化,要分析,可能会把它原有丰富的意义简单化,我这个讲解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发挥也是曲解。第二,我这个解读不是唯一的,不一定正确,大家可以认同也可以否定,即使认同我的解说,我也是姑妄说之,大家姑妄听之。

鲁迅哲学的基础是对一个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的一种无情的揭示,因此他这种揭示引起今天仍然生活在生存困境中的人们的很多感受。我认为他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两个坐标上考察:第一个坐标是把人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纵坐标上考察个体生命甚至是他的生存困境。

先谈未来。人们在不太有利于自己的现实环境中常常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因此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乌托邦社会、黄金世界(鲁迅概括为“黄金世界”)的想象,也就是《影的告别》里所说的“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他对黄金世界有一个批判性说理。鲁迅提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黄金世界里有没有黑暗?他的回答是黄金世界里有黑暗,而且会把人杀死,还会有新的死亡。鲁迅由此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至善至美的东西。《秋夜》一开始写了两个梦,一个梦是小红花的梦,这小红花的梦可能是诸位年轻人的梦,因为它相信一位诗人所告诉它的冬天过去了,就是春天,但旁边有一棵枣树,它说春天过去是秋天,秋天过去是冬天,不管以后是冬天还是春天,反正要反抗。这是两种不同的梦,一种是以希望为前提而反抗,另一种是不计后果地反抗。这是鲁迅对未来的否定。

未来不行,怎么办?怀旧,看过去。一般人回忆的思维是避重就轻,总回忆那些美好的、光明的东西,而把那些丑陋的、黑暗的东西尽量忽视。但鲁迅相反,他是避轻就重,越沉重的、越痛苦的事越要讲,最典型的例子是《风筝》。《风筝》回忆小时候把他弟弟的风筝给拆了。当过哥哥的人都会知道,小时候欺负弟弟难道还少?这些都忘了,不会想这些事。但鲁迅记着,而且上升到它是“精神虐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鲁迅的思维方式,到老了想弥补,他跟弟弟一起放风筝,就跟弟弟道歉,希望弟弟原谅,弟弟却说根本不记得这件事。鲁迅很尴尬。也就是说你想弥补都不能弥补,这是一个无可弥补的永远的痛苦。这是典型的鲁迅思维方式,和普通人非常不一样,鲁迅不仅不把未来理想化,同时也不把过去理想化。

未来不行,过去也不行,人们就把事想绝了,我死总可以吧,死亡是一切痛苦的结束。但鲁迅又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死后会发生什么?《野草》有一篇非常好玩的文章叫做《死后》,说“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一辆独轮车从我的头边推过,大约是重载的,轧轧地叫得人心烦”,更可怕的是“看的人多起来了”,这还不够,还有一个小虫,像苍蝇一样,舔他的舌头。之后还有系列遭遇。这是一个典型的哈姆雷特的命题。哈姆雷特说死还是不死,讲死后怎么样。同样,鲁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死亡对他来说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新的不幸,新的痛苦,甚至新的荒唐的开始。

那唯一的选择是什么?是正视现实。而现实是什么样的?是《影的告别》的现实,《死火》的现实。这就得出一个命题:人的生存一定是无奈的、无依靠的、无归宿的,没有那种完美的东西。鲁迅拒绝这样的东西:一是拒绝完美,强调历史、现实、社会、人生、人性就是不圆满的、有缺陷的。二是拒绝全面,历史、现实、社会、人生、人性都是有偏颇的,不可能是全面的。三是拒绝永久,一切都是过程中的,生命是不能凝固的。因此他要我们正视现实是不完美的,是有偏颇的,是有弊病的,是有限的,这才是生活的常态,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启示。必须正视这一切才能够从中找出一条生路来,这是鲁迅哲学的特点。

另外放在横坐标上进行考察。横的关系无非有三个:一是他人,一是敌人,一是群众。这恐怕是我们天天遇到的问题。先谈敌人。鲁迅曾说过,当下决心独自抵抗黑夜时,突然发现黑夜不见了,黑夜到哪里去了?这就是鲁迅说的“无物之阵”,这是非常深刻的概念。分明你感觉有敌人存在,有阻力存在,但要找他找不到,他不见了。另外更可怕的是什么?是面对千百年形成的习惯势力,鲁迅称之为“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杀人团反对你,而且不是有意反对你,甚至是出于善意地反对你。所以鲁迅说“死于敌人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毒的并无恶意的侵入。”

那爱我者怎么办?他说爱我者也有问题。这话说得有点残酷,因为很多人没路了,总想在爱我者中能找到一点安慰。《过客》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女孩看过客在流血,就从衣服上撕一块布,让过客包裹他的伤口,我们看过客的反应:第一个反应是非常高兴地接受过来了,但紧接着又断然把这块小布片还给了小女孩,而且说了一番这样的话,“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这个思维大概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为什么对爱我者要诅咒他的死亡?举一个例子,许寿裳的夫人去世,鲁迅写了一封信安慰他,一方面是对许寿堂夫人去世表示悲哀,另一方面觉得夫人死了也好,这样孩子就无所依靠了,反而能够独立了。这就是鲁迅思维非常特别的地方。

敌人是这样,爱我者是这样,群众怎么样?鲁迅对群众有一个概括:群众是看客。《复仇》中,一男一女好像要打架了,大家“从四面奔来,并且拼命伸长脖子”,然后这两人反抗这些看客,不杀了,就站着。看客觉得非常无聊。这是鲁迅式的复仇,你们看我表演,我不表演,拒绝表演。再进一步分析看客的形象,被看的人是两种人:一种是祥林嫂那样的人,生活中不幸的人。另一种是《药》里面的夏雨,这些先驱者的牺牲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所以,看客既包含了中国国民性残酷的一面,也包含了中国革命的悲剧、中国改革的悲剧,一切悲哀的东西、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在看客中变成哈哈一笑,而鲁迅却说这哈哈一笑是要亡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内心的沉重。

因此可见,鲁迅在考察个体生命和他的关系时,是怀着怎样一种悲凉的心情,他同样把这个命题推到绝望的极致。所以在我看来绝望是看透,是一种清醒。首先看透人、社会、历史、人性一切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第二看透了每个人自我认识的局限,也就是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但看透以后有两种态度,《过客》中有一个讨论:前方是什么?小女孩说前面是鲜花,老人说前面是坟,过客也说前面是坟。但在确认了前面是坟以后,也就是看透了以后,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老人的态度,既然是坟,就不走了,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但过客选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但看透,还采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实际上是把中国的传统哲学高度综合,一方面,接近于佛家、道家那种把一些东西看透、参悟的态度;另一方面,鲁迅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又是儒家的。他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新开拓,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现代的哲学。

(本文系钱理群先生在同道读书会的演讲,有删节,标题为编者加)

鲁迅的作品《野草》全文《野草》英文译本序 《野草》主要内容 《野草》简介 《野草》赏析 鲁迅《<野草·题辞》赏析 野草·题辞 野草 秋夜 原文 野草 秋夜 鲁迅·影的告别 赏析 野草·影的告别 野草·求乞者 野草·我的失恋 野草·复仇 野草·希望 野草·雪 野草·风筝 野草·好的故事 野草·过客 野草·死火 野草·狗的驳诘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 野草·墓碣文 野草·颓败线的颤动 野草·立论 野草·死后 野草·这样的战士 野草·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野草·腊叶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 野草·一觉 《野草》书评——浓缩在颤动中的人生 《野草》读后感——让我沉浸的文字 《野草》读书笔记——扭曲的生命 读《野草》有感 《野草》读后感——《读鲁迅》之:诺贝尔赏金与彩票 《野草》读后感——误会 读后感——以悲歌作证
本文标题:鲁迅野草读后感-鲁迅先生的《野草》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159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