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布依族服饰,古老的色彩
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与民族的文化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还与民族地域关系和气候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www.61k.com]布依族文化是由古越发源而来的,所以民族服饰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文化。那么,下面让小编带大家着重看一看布依族服饰文化吧。
服饰特点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
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一些布依族老年妇女仍保留传统服饰,头缠篮色包布,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衣缝、下角分别镶绣花边及滚边。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穿精美翘鼻子满绣花鞋,整套服装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于一体。
中年妇女的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大襟衣,并在沿左衽前下方镶嵌两三道带色布边,领前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袖口仍保留传统的古老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脚上满花鞋变成了半爿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装后显得洁净淡雅,古朴端庄。未婚女青年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埋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头簪之间。每逢节日、宴会,妇女喜佩戴各式各样耳环、戒指、项圈、发坠和手镯等银饰。
服饰来历
布依族服饰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唐、宋、明、清的历史演进。据《旧唐书·西蛮》记载:布依男子“左衽、露发,徒跣。”《新唐书·南蛮传》载:“自夜郎,滇池以西……有丝麻……,有幅广七寸。”明代《大明—统志》说“短衣科头”,郭子章《黔记·仲家》说:“椎髻,屣,……衣尚青色。”清《贵州通志·蛮僚》说:“以帕束首,屣屦……衣尚青。”
民国年间,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布依族中年男子多半穿大襟或对襟短衣,老年男子穿大襟或长袍,青年男子劳作时多穿对襟衣,全是自纺、自织、自染的各色土布衣。建国后,男式服饰有长衫和对襟衣两种。
明朝,万历年间郭子章《黔记》记载:“以青布一方裹头,着细折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绣方幅,如缓仍以青袭之。”清初,布依妇女“椎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以多为荣。
衣短裙长,色惟青蓝、红、绿花饰为缘饰。裙以青布十余幅细折,镶边,委地数寸。自道光到宣统年间,贞丰妇女仍普遍穿衣脚圆而镶花边的各色短衣和各色百折长裙,包花格头帕,以银质首饰为装饰品。民国以后至建国初期,仍有少数布依族妇女穿短衣长裙,大部分妇女则已改裙为裤,衣裤肥大,衣长过膝,袖宽尺许,衣裤边缘镶有五颜六色的“栏杆”,鞋式为船形锈花鞋或毛边布鞋。
您可能还会喜欢:
维吾尔族文化的一抹重彩:历法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礼节、禁忌
独特的建筑文化:维吾尔族民居
舌尖上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服饰,古老的色彩
服饰面料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www.61k.com]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既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制作方式
布依族服饰的制作集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反映了他们独有的审美特征除了同南方诸民族一样使用蓝靛染布以外,布依族还采用了古老的扎染技术,把织好的白布摺叠成各种图案,用麻线扎好进行浸染、漂洗,最后成为蓝底白花的各种图案。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姑娘们穿上自制的蜡染裙,由于冰纹和花纹排列的和谐完整、层次分明,走起路来富有变化,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这些工艺与图案的综合运用,再与人体线条统一起来,动静结合,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服饰内涵
布依族服饰也反映了其传统文化心态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每逢节日,布依族人民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饰展示出来,作为美的竞赛。男女青年在表示爱慕时,姑娘们常用自织的布匹和衣服、手帕、鞋等作为信物。在布依族的婚姻中存有“不落夫家”之俗。姑娘必须通过“戴假壳”仪式才标志正式婚姻开始。
“假壳”是一种帽子,形似簸箕,以竹笋壳为架,用青布结扎而成,戴时再加一块花帕子。布依族未婚姑娘都梳辫,婚后一段时间仍住娘家。在婚后当年的八九月到次年的四月期间的某一天,由新郎家的两位妇女趁新娘不备,将其搂住,强解发辫,换上“假壳”,之后方可到夫家生活。
您可能还会喜欢:
独具特色的彝族舞蹈风格
独特的草原特色婚俗文化
独特的蒙古族民间舞蹈“顶碗舞”
富有地域特色的蒙古族刺绣
二 : 侉依族:侉依族-服饰,侉依族-影视资料
侉依族为早期早已消失或灭绝的少数民族。
侉_侉依族 -服饰
侉_侉依族 -影视资料
侉依族这个神秘的部落出现在少年包青天I里。他们是最早期的黎族。
三 : 布依族服饰介绍
布依族服饰介绍
民族形象
? 台灣插畫家畫 中的民族人物 手繪 ? 布依族
布依族简介
?布依族源于古百越 中骆越一支,属壮 傣语系民族,有独 立的民族语言,无 文字,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壮傣语支, 与壮语、傣语相近。 ?习性:布依族人民 性情温和、文雅、 对人谦和,贤惠好 客,尤其对长辈尊 敬孝顺,家庭和睦 相处,几代同堂者 较多。 ?特别是布依族妇女, 心性内向腼腆,举 止文雅、勤劳善良, 男性善饮酒,性格 豪爽。 ?猜一猜:“火急 蒙迷耦故啦 蒙北了, 故呢,嘿故尼亨。 ” 是什么意思 ?夫君 你不要我啦 你走了 我呢 我跟 谁在一起啊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居住
分类标题01
分类标题02
?婚俗
生活介绍:
?美食
居住
?人们喜欢在山清水 秀的地方居住。住 的是半边楼(吊脚 楼),分上下两层。 ?某些地方的民居也 有富有民族特色的 干栏式楼房(前半 部正面是楼,后半 部背面看是平房) 式的石板房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婚俗
?布依有一俗话是 “好酒不过难,好 女不过山”就是着 重选择本村本寨人。 ?同姓同宗、属象不 合也不准通婚: “从来白马怕青牛, 蛇鼠相逢一旦休。 羊见猛虎如刀剔, 猪遇猿猴不到头。 龙逢免儿云端去, 金鸡见犬泪双流”。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美食
?服饰:布依族男女 衣着喜用蓝、黑、 青3色,布料均为 自纺、自织、自染, 色泽鲜艳,不易褪 色。男子以一条黑 布包头,穿双襟 “四块瓦”短衣和 长裤。
?妇女穿蓝黑色百褶 长裙,系围腰,头 缠黑色包头,身穿 无领右襟短衣,衣 大袖宽,盘肩镶锈 花边,衣脚边用绿 色和红色叉镶边, 外衣袖口大而短, 袖口处锈有各式图 案,脚穿翘鼻子绣 花鞋,包头和胸前 配有银器首饰点缀, 整体和谐美观。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服饰特色阐述
布依族多喜欢穿蓝、 青、黑、白等色。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 穿对襟短衣(或大襟 长衣)。老年人大多 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 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 裙,有的喜欢在衣服 上绣花、用白毛巾包 头,带银质手镯、耳 环、项圈等饰物。
?
分类标题01 分类标题02
服饰特色阐述
惠水、长顺一带女 子穿大襟短衣和长 裤,系绣花围兜, 头裹家织格子布包 帕。 ?花溪一带少女衣裤 上饰有“栏干”, 系围腰,戴头帕, 辫子盘压头帕上。
?
分类标题01 分类标题02
服饰特色阐述
镇宁扁担山一带的 妇女的上装为大襟 短衣,下装百褶大 筒裙,镶有“栏干” (即花边),裙料 大都是用白底蓝花 的蜡染布,她们习 惯一次套穿几条
裙 子,系一条黑色镶 花边的围腰带。 ?在罗甸、望谟等地 的布依族妇女,都 穿大襟宽袖的短上 衣和长裤。
?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服饰特色阐述
晴隆、花溪等地的 妇女穿长到膝部的 大襟短上衣和长裤, 衣襟、领口、裤脚 镶有花边,系绣有 花卉图案的围腰, 她们头上大多缠有 青色花格头巾,有 的脚上还穿细尖尖 而朝上翘的绣花鞋, 也有的穿细耳草鞋。
?
分类标题01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照片展示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谢谢观看~!
四 : 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
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
苟菊兰
(贵阳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贵州贵阳 550005)
摘 要:贵州省是我国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地区, 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 至今仍保持着古越人的文化习俗, 其服饰鲜明地反映了温带气候和农耕经济文化特色, 形成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和审美意识。布依族服饰要素丰富多彩, 是时尚服饰设计的创作资源, 应该弘扬布依族服饰文化的精华, 促进我国的西部经济大开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断发展灿烂的华夏服饰文化。
关键词:布依族; 服饰文化; 审美意识; 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J5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6133 (2006) 03 - 0040 –04
我国布依族大约有254. 5万余人,95%以上居住在贵州省的黔南、黔西南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主要集中聚居于镇宁、紫云、望谟、册亨、安龙、贞丰、罗甸、惠水、长顺、关岭等县,其中罗甸、册亨、惠水为布依族自治县。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布依族先民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所以布依族是世居贵州的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汉族以及其它民族的文化,逐步形成今天的布依族。布依族的传统服饰纷繁复杂,绚丽多彩,至今仍保持着古越文化,极富民族特色。
贵州布依族服饰现状
布依族喜欢穿蓝、青、黑、白颜色的衣服。男装各地基本相同,青壮年男子头戴青布或花格布头帕,身穿对襟或大襟短上衣,一般为内白外青或蓝,裤为大裤脚长裤。女装各地差异较大,妇女的服饰类型较多,按服饰结构要素分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一以镇宁扁担山地区为代表,跨镇宁西北关岭、六枝、普定等县。妇女上穿大襟短衣,下着蜡染百褶长裙,系花边围腰。上装的底色为黑色,袖口衣脚、两襟边沿配有织锦和蜡染图案,领扣和托肩用古色古香的印章图案做花。衣服无扣,用布带系于左侧。未婚少女头戴方形织锦花帕,并以假发和青丝合编成粗辫缠绕花帕于头上,显得大方秀美。
二以镇宁募役、江龙地区为代表,跨镇宁北部、普定、安顺、六枝、紫云等县。上着青色紧身斜襟短衫,腰窄摆宽,前襟从中缝顶上直斜向右腋,形成一条领排,领排上绣花。袖口和衣边镶两指宽的五色花布条。下着百褶长裙,裙长掩至脚跟,以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做成,圆点花形,排列整齐,精巧别致。腰系上端绣有五色花朵图案的青布围腰,既美观又素净。少女头包着由鱼、鸟、虾等五色图案组成的织锦头帕,留一根长辫。未婚姑娘梳拱桥形发髻,披向脑后,再在髻上由前往后插一根根签簪条,婚后改银簪为银碗。老年妇女将发倌成拱桥髻,不用银簪和银碗,称作“乜帽”。这类“梳高头”服饰工艺精致、绚丽美观,给人以步履轻盈、威俊可爱的美感。
三以镇宁六马地区为代表,跨贞丰、册亨、安龙、兴仁及镇宁西南地区。穿大襟长衫披漫肩,着长裤,袖口和裤脚均绣有“栏杆”图案,腰间先系上洁白的腰带,再扎上绿色布带短围腰,围腰上绣着各种花卉图案。姑娘婚前梳辫后垂,婚后倌发戴簪。鞋尖细小上翘,上面绣花,式样独特,显得朴实雅致。
四以镇宁沙子地区为代表,跨镇宁东南、贞丰、望谟、紫云、罗甸、惠水等县。头缠大格花帕,夏天倌“锅圈”,冬天倌“三角帽”。上装大襟右衽,领口、衣边沿镶一条宽寸余许,长丈余的“栏杆”花边,用花边镶接不同色布做的漫肩在肩背上。裤肥、裤脚宽约一尺。腰围红、绿色绣有花卉图案的短围腰,配以银质链条或花布条。脚穿圆口白布鞋或绣花鞋,工艺精细。这类型服饰衣短袖宽、上下和谐,特别适宜气候炎热、山高坡陡的地方穿着。
综上所述,各类服饰的共同特点是:传统女装大都着右衽大襟衣,宽裤脚长裤或蜡染布百褶裙,领口、衣边镶绣花边头,头饰梳独特的“梳高头”发型,爱佩戴银饰,常用花格布作包头帕,特别讲究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坦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簪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丽。习惯上内衣的袖口较外衣长而且小,而外衣袖口则大而短,内外衣袖口处所绣织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看上去内外衣袖长短协调,袖口外露的花色层次重叠和谐,格外醒目受看。脚上穿十分精美的翘头花绣鞋。整套服装可以说是集纺织、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
布依族服饰的要素
面料 在秦汉时布依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棉花的种植已有一定水平,历史上布依族都是自耕、自种、自纺、自染生产布料,现在多使用青、蓝、白三色的自纺自织自染的斗纹布、斜纹布和方格布,因织布机型式限制,均是一尺二寸左右的窄幅宽,质地精致紧密。
蜡染 布依族妇女擅长蜡染工艺、巧妙地运用冰纹和花纹排列,和谐完整,层次分明,扎染也是布依族常用的制作技术,将织好的白布折叠成各种图案,用麻线扎好后进行浸染、漂洗、晾干,最后成为蓝底白花的图案,布依族妇女的蜡染百褶裙是传统服饰。
款式结构 男式服饰主要是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 ,长裤(宽裤脚) ,这是布依族男子的最普通款式,立领、对襟、袖窄、着布扣、缝口袋。也有少数较封闭的山村男子仍用右衽宽裤式。头布长丈余、绕头包扎,呈盘状。其风格颇有百越古僚的遗风,大都着右衽大襟衣,宽裤脚长裤或蜡染布百褶裙,领口、衣边镶绣花边头,头饰梳独特的“梳高头”发型。
配饰 布依族妇女善戴各式各样的银饰,如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的制作工艺与苗族银饰相类似,也可以看出布依族苗族两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和影响。在苗、布依两族杂居的布依族妇女特别讲究包一丈五尺长的头帕,还喜欢在包头布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背袋是布依族男女外出喜配的织绣工艺品,用方格土布面料,色彩均为蓝白或深浅不同的蓝色相搭配组合、质地厚实、袋面无装饰、左右两边镶布带、以便肩挎、带端留穗。另一种是用黑土布作袋面,饰以挑花、几何图案、色彩常用玫瑰、桔黄、粉绿、白色互相穿插变化背面用方格土布缝制,两边及带端装饰与前一种相同。刺绣 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常把自己的精致的刺绣品作为珍贵的配饰件和美好的心愿象征佩戴,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围腰、背带等,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姑娘常常是在谈恋爱期间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
布依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
民族服饰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并且有审美价值,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识。布依服饰,色调朴素,式样美观,特别是蜡染、挑花、刺绣的综合运用,加强了服饰的装饰性,丰富了服饰的色彩、线条、结构。各种抽象纹样的巧妙结合,使服饰形式感突出,图案装饰性强,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感受。服饰纹样,多布置排列在有动感的肢体部位,如袖、腿、肩、胸、襟等。上下统一,两边对称、均衡。整个装饰比例和谐、丰富、多变、饱满,繁而不乱、丽而不浮。布依族既偏爱质朴自然的美,又追求艺术韵味的美;既讲究对称和谐,又把握多样统一;既注意到实用价值,又刻意艺术特征。所以布依族偏爱本民族文化,善于理解本民族的艺术,在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
图腾纹样的艺术美,图腾崇拜是为了保佑生产、保佑生存,目的是实用的,图腾纹样由于生产技术提高的作用,逐渐从原型中抽象化为几何图形,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人的视觉快感增加了情感因素,布依服饰与图腾崇拜紧密相关,谷粒纹与谷神崇拜有关,鱼骨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漩涡纹与水崇拜有关,螺旋纹与蛇崇拜有关,龙纹来源于龙图腾,圆圈纹与太阳崇拜有关,云雷纹来源于天崇拜,齿形纹与山崇拜有关,部分布依族妇女包牛角帕与牛崇拜有关,布依族用这些纹样来装饰服饰,具有图腾崇拜含义和内容是不难理解的。图腾纹样的演变由写实向抽象过渡,反映出崇拜意识的加强,崇拜观念的理性化,更易于刻画装饰在实物上,更易于安排和组合,更能满足于崇拜要求和巫术需要,激起了强烈的崇敬意识和情感。由于图腾纹样抽象后形式突出,图案和谐、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更多的装饰意义和价值,成为布依族服饰文化的一种艺术美。
布依族是我国最早耕种水稻的古越人后裔,故布依服饰与农耕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农耕民族的生产技术促使服装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挑花、刺绣、蜡染、编织是具有工艺性质的制作,这有赖于农耕经济的发展。布依服饰的纹样有谷粒纹、桂花纹、梅花纹、花瓣纹等植物纹样,少有反映狩猎经济的动物纹样,多有与农耕有关的动物纹样,如鱼骨纹、虾纹、龙纹等,其价值取向始终离不开稻耕文化主题。还有大量的抽象纹样,如三角纹、菱形纹、八角纹、方格纹、齿形纹、螺旋纹、圆圈纹、点纹等,这是由于农耕社会的劳动者抽象能力较强,善于进行抽象的思考和再现,因此带来了抽象纹样的繁荣。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将民族文化特征储存在布依族服饰的要素里,使服饰起到“文字史书”的承载作用。
生产工艺对服饰美有极大影响,服饰是一种工艺,蜡染、挑花、刺绣也是一种工艺。在服饰的装饰上,必须注意纹样的工艺价值和服饰特点,因此,纹样越抽象、简化,工艺价值愈高,装饰性愈强,审美特征愈突出,给人的美感愈丰富。抽象的几何纹样,在对象上是简化的趋势,在人眼中则是逐渐展开的感受的丰富性。布依族妇女从少女时代就精心学习制作蜡染、扎染、挑花、刺绣、纺织等工艺,这一学习过程正是主体感受对美不断丰富的过程。学习把握纹样、工艺的美,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目的是为了实现较高阶段的审美感受。布依族服饰的丰富多彩,反映了布依族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也说明了布依族是一个具有丰富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的民族。
布依族服饰文化的开发与发展
在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服饰文化中,布依族服饰文化是一块资源富绕的领地。无论在形制、纹样、工艺、色泽、配饰、发型等诸方面,具有汉族服饰所没有的鲜明民族特色,特别是布依族的蜡染和扎染、浆染、枫叶染、绞染、夹染等工艺,其色泽典雅并富有层次性,显得古朴大方,为中国服饰文化增添了光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首先会在服饰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衣食住行”着衣为首,是理所当然的。服饰文化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具有时代的特征,服饰既是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结果,又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也包含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这就要求服装行业和服饰文化研究者大力进行民族服饰文化的开发工作。这不仅是将各民族服饰的精华研究总结出来,作为创作的源泉,进行潜心设计,还要洞察和反映时代潮流,适应和满足人民大众追求美感、舒适、简便的着装心理和需求,而且重要的是要善于从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发展西部经济、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的改变。
我们应在继续尊重传统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弘扬传统服饰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不断创新,挖掘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纹样和色彩,特别是布依族的蜡染工艺这样优秀的服饰文化资源,加工和设计出能体现现代风采的能反映人民大众生活需要的时装,推动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高级时装没能在世界时装中树立品牌地位,这既有经济和工艺水平的因素,更主要是设计的因素,缺乏能与国际水平对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设计理念、设计作品和设计大师。服饰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作品的独创性和表现力。不能承载本国、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是不会成为世人所关注的设计。在国际服装艺术界里,服饰作品所表现的民族文化差异性,才是作品能在国际市场上赖以生存的价值所在。我们需上溯到那些早已消逝了的年代,去寻找辉煌灿烂的华夏服饰文化,它正呼唤着我们以刻苦的研究解读它,使其重获新生,复活在新的时尚服饰设计中,在不断延续的服饰文化中永生。布依族丰富的服饰文化开发一定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 1 ]中国民族博物馆. 中国民族服饰研究[M ].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 2 ]胡梅芳. 民族服饰要素与创造[M ]. 成都:西南师大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 孙 悦
原文载:2006年第3期《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文标题: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服饰,古老的色彩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