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党性锻炼小结29

发布时间:2018-02-13 所属栏目:党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党性锻炼小结29

附2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仅是个人思想、品德和

作风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大问题。

为此,我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也是我人生遵循的行为准则。我的岗位是党的纪检和行政监察工作,我自觉做到生活上简朴,作风上过硬。更要求党员干部在从物质形态上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严格落实中纪委历次全会上对党员干部的严禁要求。在精神状态上,我奋发进取、拼搏创业不贪图安逸并以文件形式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倡导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作风,能少花的钱就少花,不讲排场、摆阔气,大手大脚,从而给企业节省成本,增加效益。三年的党校生活,我进一步加深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地位观,真正做到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能管住小节,坚持严字当头,从我做起,按照党纪政纪规定,严抠细抓,坚决落实,并结合实际,在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时刻警醒自己也教育别人,决不能在这方面犯错误、栽跟头,毁掉政治前途。

(四)加强党性锻炼,要做新时期的先锋。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要关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这一代党员干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党的十七大精神号召,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当先锋、打头阵。

总之,通过中央党校的3年学习生活,党性得到了锻炼,人生观、世界观得到改造,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所学专业达到了毕业规定的标准,既知道了我的工作实践,工作能力大有提升,又指引了我今后的人生准则。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党性锻炼小结

姓 名 刘 海 年 级 2005级 专 业 法理学 班 别 现工作单位 大庆钻井四公司 职务、职称 纪委监察部主任

我是2005年入校的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法理学专业学员。回顾三年中央党校研究生学习生活,感触颇深。首先,我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知识,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圆满地完成了各门功课;其次,在校方精心培养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我个人修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显深化,牢固树立实事求是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己的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锻炼;再次,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我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充分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敢于革新、勇于创新,在实践中运用好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三年的学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党性锻炼的认识 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党性锻炼,就是每个共产党员在实践中按照党性原则改造自己思想和规范行为的活动,它包括理论提高、政治成熟、道德修养、作风改进和业务能力增强等多方面的内容。加强党性修养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重视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

注:此表用蓝黑、炭素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应清楚、工整。

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把党性锻炼贯穿于自我教育的始 终,积极参与党的各项教育和锻炼活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加强党性锻炼。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素质高低,领导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工作阅历,三十多年的党内政治生活,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自己的一言一行,党性强弱和作风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关乎党的形象、党员的形象、国家干部的形象,也影响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在这种压力和责任下,我更加注重自身党员的良好形象,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维护党和群众的利益,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三年的学习我获得了党性锻炼的极大成效 (一)加强党性锻炼,理论要提高,坚定信念。 理想是共产党员政治生命的基石,信念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加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奋斗的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战争年代,延安抗大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大熔炉,而今中央党校是我们党的最高学府,是党员干部进修培训和锤炼思想的摇篮。三年来我学的是法理知识,但我将其与党的知识学习相结合,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演变历程,坚定了我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增强了政治敏锐性,筑牢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学会了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回顾党的奋斗史,她历经了风风雨雨86年。86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确立了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就是从取得反帝反封建革命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国内和平,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取得了反对北

洋军阀斗争的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及时总结土地革命经验,提出了“依

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路线,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党明确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根据建国初期的形势,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确立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承前启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全面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大业。经过26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了整体达到小康的目标,正在向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大步迈进。 (二)加强党性锻炼,要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更是共产党员的义务。我认为,增强党性意识就是要牢记党员的职责,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管职务多高,权力多大,财富多少,只要是共产党员,都要按照党员的标准、条件要求自己,都要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都要遵守党的纪律,依法办事,决不能自恃自己、放纵自己。认识上的提高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始终走在单位工作的前列,始终保持自身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干起工作充满活力。通过学习,我还感到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也是共产党员标准的集中体现。作为党员、国家企业干部更要端正心态,把个人的意愿和现实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精神振作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强化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单位和部门团结稳定的局面。做到不利于团

二 : 请问中央党校的学历是否属于国家认可的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学历我是

请问中央党校的学历是否属于国家认可的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学历

我是1998年的本科毕业,现在想进修自己的业务水平,可是我没有大专的文凭,所以想问问各位,党校的文凭是否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谢谢!



党校研究生什么也不是,可能只有党内承认吧。

1986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央党校附设的函授学院不列入国民教育序列的复函》说:“中央党校附设的函授学院不列入国民教育系列和学历系列。”

1995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重申党校学历不应等同于国民教育学历的复函》指出,党校学历不应等同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不作为报考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学历依据。

三 : 在中央党校行政管理研究生班开班式上的即席讲话


尊敬的周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主持人丁老师,非常高兴代表行政管理班学员发言。
    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直党校是我们中直机关党员在职教育的神圣殿堂,每一位党员都对来这里学习深造充满向往。
    因此,我们全国各地的同学一齐来到中央党校中直党校参加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我们既激动,又倍感振奋。
    今天又赶上XX级毕业典礼,在我印象中,这是第一个把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放在一起开的典礼,体现着党校领导的独具匠心,我想这既别开生面,生动有趣,又同时特别有智慧,真切有情。看到宋娟司长作为班长的上一级学长们愉快地毕业,我们既为他们祝福,又为自己而高兴。
    看到敬爱的老师对我们的热忱勉励,我们充满信心。请老师们放心,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一定在这里当一名遵守学校纪律、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作为一名热爱学习的成年人,我们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充电”、“加油”,认认真真的读,扎扎实实地学。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善读书的良好学习方法,培育好读书的终生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扩大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提高领导能力,增强党性修养”,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将按照xx校长的指示,树立好的学风,养成好的文风。不但努力完成学习计划,而且决不满足,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超过学习计划,扩展学习面,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密切联系实际,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看到亲爱的同学对行政管理班学习的热切期盼,我们充满信心。请老师们放心,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同志,我们倍加珍惜重回校园的宝贵机会,也更加珍惜同学情、师生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一定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宽容他人,包容不同,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如沐春风的大家庭,团结向上的强团队,学风优良的好班级。我们将按照中央党校、中直党校领导的指示要求,在学习行政管理中管理好我们自己,在党校不但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理解人生,参悟未来。在全党掀起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中,我们中直党校行政管理研究生班一定不负学校殷切期望,成为学习型的研究班,成为友爱型的团结班,成为成长型的希望班。
    看到中直党校的老师们对行政管理班的周到关爱,我们充满信心。一年前,我曾经在中直党校学习。虽然那个时侯是党校搬到昌平后的第一期,树木并不茂盛,初春的风吹来丝丝苍凉。有一次散步时碰到周校长,当时我看到树干上挂着一个吊瓶,他正在认真检查吊瓶里的液体是否还有。我以为他是园丁,笑着问他在干什么?他哈哈大笑说,我在跟树输液啊!这里地质很贫,树跟人一样需要输液啊!
    他不但低调平易近人,而且机智风趣幽默。对这里的一切记得特别清晰,90亩土地长着695棵树,38889平米的建筑。今年,我再次来到这里,银杏已经长高,苹果树变大,樱花开放得更加茂盛,让我更加感慨。听周校长如数家珍地介绍,今年新栽了703棵,有河北的支持的李树、苹果树,,有山西支持的云杉、侧柏,有昌平支持的山楂树、元宝枫,现在有1398棵树。我亲眼看到一花一草都是老师们和员工们亲自浇灌亲手培养的,他们是那么地热爱我们的校园,热爱我们党校的事业,让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让我们感叹感佩!
    优美的环境培育高尚的人,高尚的情操培育优美的环境。请老师放心,我们一定倍加珍惜中直党校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环境和优良教学环境,象热爱自己家园一样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尊敬老师热爱同学,在三年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好、生活好、团结好,让这三年成为让人经常回首的美好时光。
    今天我讲三心二意,三心就是老师、同学和领导给我们三个信心,两意就是让同学充满信心、让老师非常放心的深情厚谊。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中央党校、中直党校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对我们行政管理班的关心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老师们和同学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四 : 12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考试历年真题2003-2012最新最全版本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2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不同于以往的考试,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取消了圈定范围,取消了考前培训,参照全国研究生招生办法,指定了复习教材。《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本书编写组,2011年11月版。 另一本为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为:

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

客观题,题目无法记录,都在参考书里。

论述题题目考点为: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阐述。

论“两个必然”趋势的判断。

还有一道题,记不清楚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1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4、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5、党在社会主体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时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0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4、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

2、独立自主内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简述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就是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哪些理论思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12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考试历年真题2003-2012最新最全版本_取消研究生政治考试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2、 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5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意识的能动作用

2、 社会生产力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否定就是扬弃

2、 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 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由群众说了算

4、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2、 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4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 剩余价值

3、 党的思想路线

4、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6、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辨析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 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2、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3、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4、 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6、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如何论述“创新”的?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2003级

考试科目一:政治理论

一、 简释题(每题5分,共30分)

1、 物质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 社会保障

4、 “三个代表”

5、 南南合作

6、 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3、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怎样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 试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央党校2010级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练习题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12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考试历年真题2003-2012最新最全版本_取消研究生政治考试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11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2

五 : 2014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_政治理论53

一、概念解释题

1、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2

2、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P10

3、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15

4、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P14

5、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邢台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P11

6、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值。P16

7、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说, 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P12

8、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唯物之一和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既人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依据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29

9、主要矛盾:在事物复杂的诸多矛盾中起着领导的、 决定的作用的矛盾, 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P100

10、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而获得的关于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P97

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 群众路线。P107

1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P103

13、生态文明: 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P212

362页中间段相关语句。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文全面发展、社会持续繁荣”,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14、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P232

15、协商民主:答:359页第1-2段

相关语句 。

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和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是指民主的类型,是一种以协商为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型的基本民主形式,其实质是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后一种可称为“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形式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有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四种基本实现途径。

16、循环经济:是指与自然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始终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续的利用。P216

17、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内核和取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思维方式、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P200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P93

二、辨析题

1.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P8错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 这是个不断螺旋上升, 循环往复的过程。

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错误。事物是否定因素和肯定因素的对立统一,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趋势,所以,对新事物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对旧事物也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

3.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P12 正确。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

析,马克思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

4、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它们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P11错误(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

5、资本主义工资就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P14错误。资本主义工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劳动的价格,其实是劳动

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这

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错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但“发展” 不仅仅是经济发展, 发展涵盖了 经济、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P98对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

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8、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P156错误。

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目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此外,还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9、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P256正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10、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平均发展。

错误。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指

各方面发展的比例合理、结构合理。 1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误。改革是第二次革命,革

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此外,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还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1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P180正确。(两种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14、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正确。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不足,这些弱点和不足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来解决。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错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而且它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目标、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

16、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P27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是一个自 由人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 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全面的自 由的发展。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正确。P187(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过程中,党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把党的领导和人们当家作主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就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18、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P203错误。建立以

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更好的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是什么?P1

答: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P16

答:马克思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其内容包括:(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3)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一规律即决定了资

本主义经济的全部性质,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受这个规律所支配;又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由此决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走向灭亡。

3、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的论述。P15

答: 资本的特殊性质有三个要点: ( 1)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唯一动机、目的和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 ( 2) 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马克斯指出 ,资本不是物, 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特殊社会本质是通过物体现着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关系。( 3) 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资本只是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产生和实现剩余价值,达到保殖和增值。一旦停止运动,资本的生命就完结了 。

4.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P19

答:(1)二者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生产直接就是消费,因为生产消耗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能力;消费直接就是生产,因为同构消费再生产了劳动者的能力;(2)二者互为媒介。生产提供消费的对象,消费使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后的实现。(3)二者互相转换。每一方都把对方不断地创造出来。生产在为消费

2014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_政治理论53_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创造出产品的同时,还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同时,消费也从多方

面创造和推动生产。(4)二者互相决定。生产是基础和起点,决定消费,但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着生产。

5、简述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的论述?P14

答: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学习专门的劳动技能所必要的教育或培训练的费用。

6.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P

答: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讲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 矛盾有两点论和重点论,我们做事要既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非主要方面。(2、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由量的积累到

质的飞跃。 我们做事要注意平时量的积累,当量积累的一定时,突破了度的限

制,就达到了质的飞跃。 (3)、否定之否定规律指明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新的事物替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对待旧事物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正

所谓“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7、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P42

答:列宁深刻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 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也就是说,哲学唯心主义是由于不懂得辩证法或不能把辩证法正确地运用于人类认识

过程而造成的。 8、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P

答:辨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的实质是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认识不同。(1)形而上学发展观否认事物的,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运动只是引起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置的移动。(2)辩证

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自身引起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运动不仅是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置的移动,而是进化和飞跃的统一,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渐进性的中断。

9、简述毛泽东关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概括。P83

答: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自我批评是当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而且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的优良风格的集体体现。

10、解析邓小平关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的基本涵义P159

答: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有两层基本涵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

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就是说,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国情。

11、 邓小平是如何论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之间关系的? P145

答: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P116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是: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

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过程,就是在整体上不断深化和丰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3、 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P186

答:( 1)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和国家制度。历史证明,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既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表现在政治民主之中。( 2) 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 3) 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民主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兼具复杂,只有切实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14、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相互关系的论述。P129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特色。

1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P133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

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

1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P174

答:(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都是社会化大生产。(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直局面。

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P127

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P129

答: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

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四、论述题

1.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答: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

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

求。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论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及其重大意义。P24

马克思“两个必然”是指社会主义

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重要意义:“两个决不会”思想表明,新旧社会的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状况决定的,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决定的,社会主义不是暴力革命催生出来的。“两个必然”思想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找到了推动这一规律实现

的社会力量,这就是现代无产阶级。

3.马克思关于资本基本构成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P15

答:马克思认为,根据在剩余价值在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他们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

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

产品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进行这种区分,才能更

加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说明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确立准确衡量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科学标准。

4.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及其重大意义。P54

答:列宁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

2014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_政治理论53_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为了利用资本主义,必须辩

证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一是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施行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吸收和借鉴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三是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们的作用。

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P66

答: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它的性质、特点和解决办法。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

对抗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3)、毛泽东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提出了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要动摇、背离或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一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具

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它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第二,它也以完整的理论形态、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6.毛泽东“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P101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的,所以是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贯穿于矛盾学说的各个方面,只有真正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道理,才能真正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才能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才算真正懂得辩证法。

毛泽东关于矛盾的精髓的概括对学

习辩证法、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重大意义。P150

答: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概括是一个整体,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严密的内在逻辑。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摆在了首要地位。社会主义要重视发展生产力,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现实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是统一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两者统一,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

本质。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

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要求。他紧密地联系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三,社会主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物质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社会条件;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终目是标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这一理论大大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人们对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实践上,这一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8.试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基本要求。P 188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提出了新的论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基本要求。”这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第一,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在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主政治建设,为此必须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亟

需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诚信机制、管理机制、调控机制以及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和治理机制等,亟需进一步依法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标志和保障。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不能靠人治而必须靠法治。法治化就是现代化,法制代表文明、法制实现和谐、法制带来稳定、法治促进发展。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利益矛盾的不断凸显,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依靠法治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

和谐,实现全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 9.试论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P194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先进文化的定位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凝聚起全民族的建设力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任新人,构建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第三,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随着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快速来临,现

代化建设对国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本文标题: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党性锻炼小结29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695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