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三月三-三月三

发布时间:2018-02-26 所属栏目:文化名人

一 : 三月三


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在广阔的中国,不同地区对于“三月三”的定义是不同的,节日的叫法和习俗自然也大相径庭。

上巳节

上巳节是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也被称作女儿节,女儿们在此时要行成年礼。

三月三

上巳节的由来已久:古时以三月第1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在古代,三月3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可惜,宋代以后礼教渐严,男女私会不被容许,这个节日也日趋没落,最终被人们遗忘。踏青也改在清明进行。>>>>

水的节日:如果重阳节可以称为山顶上的节日,那么上巳节即可称为水边上的节日了。这个节日是在农历三月初三,主要内容是临水洗浴,以祛除不祥。时当暮春,风和日暖,官民人等,聚集水边,撩水于身,踏青于野,别有一番生活情致。

《论语》中记载,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在暮春之时,穿着春装,在沂水中沐浴,就是这种节日习俗的痕迹。最早记录这个节日的是西汉初期的文献,郑玄《周礼》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经过文化名人的点缀,这个节日便具有了高雅情调。>>>>

上巳节习俗:着汉服、跳《踏歌舞》、放风筝、沐浴、踏青、祭祀高禖

曲水流觞,传说:“上巳节”也与中国书法有着联系——公元353年的“上巳节”,王羲之和41位文友聚会绍兴兰亭,并写就《兰亭序》,此后“文人雅聚,曲水流觞”成为千古佳话。

上巳节食俗:古人有浮蛋乞子的习俗。在野餐时将煮熟的鸡蛋、鸭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顺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从水中取而食之,谓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将红枣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绛枣”。刚煮熟的热鸡蛋很难剥,投在清水里漂一会再吃倒是个好玩的主意。蛋在任何1个文化里都是生育的符号。壮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还有吃彩蛋的习俗。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1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自宋代之后逐渐消失了上巳节的许多传统。>>>>

敬祖节

首先是"三日节"。闽南人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有敬祖旧俗,叫做"三、三节",也叫做"三日节"。"三月三"的由来根据传说是和民族英雄郑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来:1种传说是:郑成功据守厦门、金门根据地抗清,为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同仇敌忾,矢志不移,连听到1个“清”字,都感到逆耳。当时有人把“喝茶”说为“喝清茶”,他听了很气恼,立即予以训斥纠正。特别对于“清明节”,把“清”字压在“明”字上头,更使他恼火,因此他下令所在地人民不要在“清明节”扫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

另1种传说是:清兵屡次被郑成功军队击败后,怀恨在心,后来郑成功移兵驱逐荷兰,收复台湾,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毁城拆屋,烧杀淫掠,造成“嘉禾断人种”的惨剧。>>>>

三月三

台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节扫墓,有的家庭在三月节(三日节)扫墓,前者为泉州移民,后者为漳州移民。

习俗:吃薄饼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敬祖之际,人们用薄饼祭祖宗,然后一家围着吃食薄饼。薄饼,也叫润饼或春饼,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韧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饼的关键在于配料。配料或称为馅,通常用豆腐干、猪肉、豆芽菜、笋片、红萝卜、白萝卜、韭菜、蒜白等合起来炒煮而配成。吃时将配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表面涂些辣酱,芥末等,因各种菜肴混合一起,吃起来味香可口。有人说,闽南烹饪中,没有什么比薄饼更好吃的了。>>>>

关于薄饼的传说

民间有两传说。一是说明代时有个状元蔡复一,同安人,长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聪明,满腹经纶。当年皇帝也爱他才能,重用他,任他为七省经略和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拥护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谋害他。有人有意让他忙碌得连饭都吃不上,想把他饿死....另一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闽南一带民众每年于三月初三日用薄饼祭祖,通称三日节或三三节。>>>>

★神、皇诞辰纪念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轩辕黄帝诞辰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是华夏子孙的共同祖先。史料记载,河南新郑市在黄帝时期称有熊国,现有黄帝文化遗迹二十多处,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轩辕黄帝在这一带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融炎帝一统天下。>>>>

  后人为纪念黄帝的功德,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要在黄帝故里举行各种拜祖活动,尤其到了春秋时期,郑国名相子产更是让这一民间活动得到进1步发扬光大,兴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于新郑市,系黄帝活动遗迹)朝拜轩辕黄帝活动,并形成民俗延续下来。

蟠桃大会

晚清《都门杂(www.61k.com)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西部1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2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蟠桃宫全名“护国太平蟠桃宫”,就在护城河南岸小土台上。坐南朝北,与朝阳门外的东岳庙,遥遥相望。最早建于明代,供奉着王母娘娘和斗姥娘娘等列位神仙,后来残毁,清康熙元年重建。

进香求子,就是许多香客的迫切愿望。这也是蟠桃宫庙会不同于京城其他庙会之处。香客跪求娘娘,许了愿后,便毕恭毕敬地从神像脚下的一堆泥娃娃中,相中1个,用事先备好的小衣裳包起,揣入怀中,请回家中“养”着,以求得子,这在北京叫“拴娃娃”。

近几年的三月三,在蟠桃宫旧址的北边,就着明清古城墙遗址公园,就会出现繁花似锦、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

周公祓禊

相传,周公当年率领能工巧匠,费尽移山之力营建洛邑。洛邑建成之后,他登上邙山,看见城中街巷井然,又见洛水蜿蜒,绕城东去,内心十分喜悦。他下令文武百官到洛水边集结,要举行一项大型活动。这1大型活动就是依据殷人旧习,在春阳初上、寒气未尽、乍暖还寒、容易得病之时,让大家到洛水边举行“祓禊”活动,以防治疾病,祈望健康。>>>>

谷米的生日

畲族的“三月三”真是别具一格,它是谷米的生日。在这天,畲族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村前村后都飘荡着清香。

为什么畲族“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并且一定要吃乌米饭?说来还有个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于年前遭受虫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税,畲族人民家家断粮。可恶的山主连谷种都抢走。畲族人民饱受饥饿之苦。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却幸灾乐祸,他们不但不借出谷种,反而放出恶狗,把前来求借的畲族人民咬伤。>>>>

道教兴起后,认为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全国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风俗,如扬州拜三茅真君,又叫瞎子赛会。

温州则在农历三月三供无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贵子。厦门有石狮会,成都有抛童子会。在抛童子会上,谁抢到童子,谁就能生子,故抢到童子的人被视为英雄。山东齐河不育妇女,在农历三月三要去娘娘庙烧香叩拜,主持赐给一根红线,求育者用红线拴1个泥娃娃,象征娘娘神赐子,生子后把泥娃娃放在墙洞内,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要给娘娘神烧香上供。

现在农历三月三已经逐渐被淘汰了,但各地还有类似风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丽水的龙子庙会、吉林永吉的龙王祭、浙江海宁的双忠庙会等等。

民间流传的麦生日,就认为麦与人一样有1种生育能力。农历三月三在吉林有许多节日活动:1种是瞎子会,即盲人集会,选会首,共聚餐,实行自我保护;另1种是大神节,在此举行萨满出师会,并抬神出巡,此后作法时就可独立跳神了。有的当天还要祭仓神,成为祭犁日,从此开始春耕活动。正因为如此,上巳节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农忙。>>>>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1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1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如今,虽然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1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

爱情节

“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称“爱情节”。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和歌颂英雄、歌颂爱情的传统佳节。因在农历三月三日欢庆,故称“三月三”。

由来:“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称“爱情节”。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和歌颂英雄、歌颂爱情的传统佳节。因在农历三月三日欢庆,故称“三月三”。

关于黎族“三月三”的传说,据说远古时代,人类遭受大洪灾,一对男女躲进葫芦瓜里,随洪水漂流到寥无人烟的海南岛。为了繁衍人类,在三月三日那一天,俩人对歌表衷情结成夫妻,繁衍了黎族的后代。黎族后人每逢三月三日都以各种方式纪念始祖的美满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绩。

“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纪念先祖的传统节日。据苗族古歌中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邓、盘、李、赵、蒋)远渡重洋来到海南岛。他们在过海途中约定:到岸后,各走一方,各自为生,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后来,遵照祖先的嘱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团聚在一起,以纪念自己的祖先。>>>>

黎族“孚念孚”的传说

黎语音译,“三月三”的意思。黎族民产传统节日。流行于海南岛黎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袥初三举行。黎族为纪念先人传家接代,每年祭拜,相沿成俗。后发展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

 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一天清早,1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

说起三月三,还有1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远古之际,洪水泛滥,淹没了平原和山岭,吞没了大地的一切。只剩下兄妹两人——天妃和观音,他们抱住了葫芦瓢,在滔天的洪水中到处漂泊。兄妹俩决定分头去寻找亲人。临走前,两人约定每年三月三回到燕窝岭相会。他们走遍了天涯海角,到处都见不到人迹。哥哥找不到女郎配偶,妹妹找不到男子成亲。在一年的三月三,兄妹俩就在燕窝岭下结成夫妻,生男育女。

  每年三月三日,正是山花烂漫时,观音和天妃便率领着子孙们一起载歌载舞,迎接春天的到来。后来,不知过了多久,天妃和观音便死在山洞里,化成了观音石,黎家子孙后代为了纪念天妃和观音,把山洞取名为娘母洞。

  从此,三月三也就成了青年男女定情的日子。>>>>

习俗:节日前半个月,各村寨男子相邀上山狩猎,并把猎获物集中腌制风干,待到过节时使用。过节时,各寨老主持祭拜仪式。未婚男女带上糯米甜酒和粽子到野外,对歌说情。其余的人到河边打鱼、做饭,边吃边喝,欢度节日。入夜,人们围坐在篝火旁,举行荡秋千、钻火圈、摔跤、跳舞等娱乐活动。

海南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除了有丰富的文娱活动,期间还有全牛、鱼茶、山兰酒、竹筒饭、三色饭等三月三黎苗族传统美食品尝。

竹筒饭   三色饭 

全牛宴:三月三品全牛

  黎族以牛和铜锣为财富象征,拥有的越多社会地位越高。“吃牛”为苗族的最大祭奠,历时四至五天。此次海南黎苗族三月三,市民和游客可免费品尝到全牛。  

  鱼茶:闻名即闻香

  鱼茶并非普通意义上泡水喝的茶,而是1种腌制食品,其香味却可与茶香媲美,用来“下饭”,胃口大开。  

  山兰酒:一醉方休

  山兰酒用黎话称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采用所居山区1种旱糯稻———山兰稻谷酿制。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逢重大节假日或是迎接宾客,热情的黎族人民便取出来招待,一同痛饮。  

  苗家三色饭:3种植物,3种色泽

  拨开粽叶,红、黄、黑三色跃入眼帘,品之香酥柔韧,带有药香甘甜。苗家五色饭现已改为三色饭,分别取色于新鲜植物红葵、黄姜和三角枫,或是桑叶、红蓝藤叶和黄姜。

  黎家竹筒饭:竹筒里糯米飘香

  竹筒饭是海南黎族传统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

一年一度的黎族“三月三”(2010年4月16日)即将到来,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作为原住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者,真挚邀请原住民同胞以及本岛居民前往槟榔谷景区共度黎族最传统盛大的节日。>>>>

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叫"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

由来: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也有人说,在唐代,壮族出了1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习俗

1.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1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

2.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迂,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壮族三月初三为什么有这种习俗呢?相传,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1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二 : 三月三

三月三是一个三

和另一个三相爱

春风绿叶小草群鸟……

奏响了这场婚礼的赞歌

三月三分手了

就只是一个三(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孤单并不重要

我们憎恨的是

这个汉字的出现

本身就不吉利

三 : 三月三

三 月 三

周建国

清明回陕南,碰巧赶上了今年的“三月三”,顺便去转了转。这与XX节显然不同,都知道那只是官爷儿们的节日,只有这“三月三”才是百姓的盛会。虽说云贵川等地也有“三月三”,但那太遥远。相对那全国到处都有的菜花节来说,无疑这“三月三”反倒成了当地一大特色,一大招牌,一张名片。

所谓的XX节无非是土台子上铺张地毯,立几个牌子,放几个气球,请上一帮子与土著官场有关系或有联系——只要能给主办者带来官运财运好运、比他们更大的官员,将他们按各自官阶大小依次排名就坐,官员致辞、歌伴舞、再请几个三流或过气歌星来上几首老歌便匆匆收场。花一河滩钱,忙活几个月,至于效益如何,能招来几个客商,只有天知道。既无LED,也无焰火、无灯光,更无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

而“三月三”则不同,这个古会向来就有,不知它从何时兴起,缘何兴起。坊间说法不一,有说农历三月初三是轩辕皇帝过生日的,有讲这天是王母娘娘寿诞的,有些地方还将这天定为女娲的生日。还有人讲这天是耕牛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农耕社会,耕牛不可或缺,地位相当重要,陕南一带早就有农历四月初八牛过生日儿一说。较为信服的说法是每年过完大年,再过完二月二“龙抬头”后,唯有这一节日是用来备战春耕的,扶老携幼,走亲访友倒成了其次。(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关中属北温带气侯,而陕南属亚热带气侯,季节往往比关中早二十多天。农历端阳节前后,陕南就到了“午季”,也就是收麦插秧,犁田打耙的节令了,此前庄稼户少不了要添置一些诸如扁担、箩筐、犁头、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畜力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于是买牛的卖牛的就聚集到了一起,一个崭新的行业也应运而生,那就是“牙行”,拉掮儿贩牛者俗称“牛牙子”,想来是因交易时必先看牲畜牙口而得名。

“ 牛牙子”名声似乎不甚好,过去还讲“车船店脚牙,不杀也该打”。但我想,这里的“牙”,应为“衙役”的“衙”,因为极尽欺压底层人及外乡人之能并非“牛牙子”之擅长,“牛牙子”不管咋讲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专业人士,是靠眼力、经验和人缘混饭吃的正经营生。

“ 牛牙子”做生意很神秘,买卖双方绝对无言无语,而是互相伸进对方的袖筒内掰指头,究竟要价多少,还价若干,多钱成交,外人万万不知。一问,才知这样做是防止第三者添钱夺买。“牛牙子”用时兴的话来讲,叫做“经纪人”,就像在腼甸、腾冲等地见的“赌石”交易规则一样,“钻袖筒子”也是“牛牙子”们在交易时所必须遵循的“潜规则”。据说现在这个行当还有市场,由此可见其生命力是极强的。因娃儿小保姆的老爹就是圈内人,他女子虽为保姆,但平时走动如亲戚,娃一领就是三年没换人,故对这一行当略知一二。她老爹忙时种地,闲时替人看牛倒牛,名气不小,收入颇丰,经他手卖出去的牛每年少说也有几十头,一年进帐大几万。

“三月三”先是耕牛节和牛市,再后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物不分种类。富商贵贾,贩夫走卒,男女老少,呼朋唤友,山高高,路迢迢,方园数百里,驴骡猪羊鸡鸭兔猫、农具家什、吃穿用耍都被拉着牵着挑着抬着提着,奔向同一目标,赶会来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只是没有马和狗,旧时陕南常常地无三尺平,路无一尺宽,大车是牛拉架子车,小车是独轮鸡公车,推起来吱嘎乱叫,故只用驴骡牛而不养马;狗倒是农家都有,但只用来看家护院,母狗下的小狗宁可送人也绝不可牵去卖的。斗转星移,日月穿梭,

“三月三”由自发而兴起,竟逐步演变成了驰名川陕鄂豫湘,陕南地区一年一度重要的物资交流大会。

儿时的“三月三”,那个热闹劲儿至今难忘。每逢正日子,南河坝顿时变了样。那时侯的南河坝,天是蓝的,水是绿的,水清得看得见小鱼小虾小螃蟹在四处游动,河里的砂子鹅卵石都是青的,连空气也是甜丝丝的,三月天里一股青草的味道,不像现在一河臭水黑水死水。

一出南门就人多得挤不过去了,骑在大人的肩膀头上勉强挤到河堤边,就见河坝里用碗口粗的竹子搭起了高高的牌楼,整个挂满了松柏枝,贴有春节才用的对联,上面彩旗迎风招展。入了那牌楼,两边便是一字排开,用粗毛竹和大帆布搭起来的蓬子,形成一条简易“街道”。街道南北侧是一间一间的铺子,前面无一例外的用粗毛竹栏了起来,算是柜台。里面少不了摆了些衣帽鞋袜、床单被面、针头线脑、锅碗盆勺之类日用百货。也有宣传教育、卫生科普知识之类的专柜。

最感兴趣的还是那耍杂技、耍猴戏的,最爱看那脸上涂抹得血红的小丑在绑满刀子的高木杆上杂耍,一不留神,忽溜一下,那小丑就头朝下,一个倒栽葱从十几米高的木杆上直溜到地面,让人冷汗直冒。还有那用绳栓着的小猴更是令人可爱可畏,可爱的是:它红红的屁股,小小的个子,还戴个插了鸡毛,画了脸谱的面具,能听耍猴人指挥,向人作揖磕头作鬼脸,翻跟头,不停地转圈敲锣;可畏的是,趁你不备,一下子就窜到你面前,向你要钱。你不给线,它就撕口袋,抓屁股。

正看耍猴呢,只听得马达轰鸣,雷声滚滚,一问,才得知那边是西安来的摩托队在表演呢,敢忙凑上去看个究竟。那是平生第一次看摩托表演,留在心灵上的震撼是极大的,河床上推成了一道一道的深沟,像水波浪似的,摩托车一辆接一辆轰鸣着驶过,一跃竟能腾空好几米高,然后重重地摔在了砂子上,再腾空,再摔。由于个个戴头盔,所以一直看不清人脸。那时侯真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勇敢,最霸气的人。

让人陶醉的还不止这些,捏的连环画中的小糖人,用竹子做的小猴子翻跟斗的玩具,白泥彩绘能吹响的公鸡,小风车、风筝每每都让人留连忘返,总是缠着大人非要买上两样不可。

各种小吃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放眼望去,河滩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这边是牛市,那边是猪市;这里是卖小吃的,那里是卖玩具的。旁边则是农副产品农具交易,各取所需,互相绝不干涉,那才叫个热闹!

东头空荡荡的河滩上搭一高戏台。台上锣鼓喧天,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头。前边的站着伸长了脖子看,后面的站的橙子上看,小孩骑在大人的脖子上边吃边看,就连戏台子两边都扒满了人。不懂戏文,台上吊着嗓子唱了半天,也不知唱些啥。

耳濡目染,却知白脸是奸臣,净脸是忠臣,红脸是关公,戴长胡子的花脸是武将,最爱看的还是手持兵器,穿蟒靠,背上插四面靠旗的武将和小丑。花脸一上场,满台子刀枪飞舞,锣鼓家什敲得震山响,顿时没了磕睡,一下子精神百倍。可每次都是没等来花脸上场,最精彩的武把子打仗翻筋斗戏也没盼来,就闹着要走,说没意思。大人没过足戏瘾,是舍不得离开的,只好再买个花生糖之类的哄住才罢休。

“三月三”留给人的记忆是美好的,它伴随着我长大成人,脑海中的“三月三”只能是这个样子,否则就不叫“三月三”!人生苦短,岁月无痕,“三月三”却像刀刻般在记忆中始终无法抹去,还时不时地在魂牵梦绕。

印象中好像再也没有原来那个美好的“三月三”了。当友人说起今年还有“三月三”时,我顿时瞪园了双目,满脸狐疑:不会吧!现在还有“三月三”吗?

正因如此,有人约我,便推也不推就去了。去,也是想找回儿时的记忆,儿时的感觉,重过一把“三月三”的瘾。

另一层原因,那就是久居大都市这个围城,陷于水泥森林之中,看惯了太多的车,看烦了太多的楼,吸了太多的尾气,厌倦了浮躁氛围,受够了太多的喧嚣,当终于能够彻底摆脱束缚,能够在乡间自由自在地呼吸和行走,重返人间最朴实,最真实,最原始,最低级的一个层面,心中自然有莫大的快感和释然。

于是,便径直去了。纵然有15年西风,海娃子席,也挡不住它的诱惑。

还是那个南河坝,还是那个“三月三”,但去了之后却是万分的后悔与失望——它没有那个用碗口粗的竹子搭起的牌楼,更没了那个戴插了鸡毛脸谱,伸手要钱,抓小孩子屁股的小猴子,没有了那震耳欲聋腾空跃起的摩托车队,没了骑在大人脖子上看戏的孩童,没了戴长须、背上插小旗的花脸,没了牛市,没了猪市,没了农副产品交易,更没了蓝天、绿水、青草味、甜丝丝的空气和河中游动的小鱼小虾小蟹。仅有那用钢管搭起的台子上随风飘荡,备显凄凉、綩转的汉调二黄,还有台下那少得可怜,头发花白的观众以及他们漠然木纳的表情。

见我用机子记录这一情景,台上演员竟显得十分激动——也许已好长时间无人再关注他们,以及关注“汉调二黄”这个十分古老的活化石的存在了,自然是受宠若惊和百般地不自在。

尽管路两边也搭起了商铺,规模也比原先大许多,整齐了许多,但早已物逝人非,钢管、抗震蓬、地摊货、清仓货、伪奇石,还有那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会虫、低俗的歌舞表演........构成了现在“三月三”。

我从失望变为愤怒:没有原汁原味,更没有返璞归真,这绝不是我要找得那个“三月三”!梦中的那个“三月三”再也没有了!它将永远地消失在记忆中的秦之南,巴之北了!

就在几经绝望之时,却在回来的路上邂逅几个农妇,闲聊中得知其中一位已97岁。

简直不相信耳朵,见其鹤发童颜,满面红光,背不驼腰不弯,耳不聋眼不花,据说一顿能吃两碗饭,还步行几十里专程撵来看戏。我的神,岂不是活老寿星!?

黑夜里终于燃现出一丁点儿火花,顿时大彻大悟——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三月三”的梦,“三月三”的情,“三月三”的魂吗!?

作者:周建国 2011年4月14日夜于西安

本文标题:三月三-三月三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594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