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四川蒜苗回锅肉-四川蒜苗回锅肉做法

发布时间:2017-08-20 所属栏目:每顿

一 : 四川蒜苗回锅肉做法

【蒜苗回锅肉|怎样做蒜苗回锅肉】四川蒜苗回锅肉做法_蒜苗回锅肉的做法
【所用料】猪后腿肉500克 生姜1块 大蒜粒2瓣 青蒜苗4根 永川豆豉1汤匙 菜籽油适量 大葱3段

黄酒2茶匙 郫县豆瓣1汤匙 1/2(www.61k.com)汤匙 花椒10粒 鸡粉1茶匙 酱油1/2汤匙匙

【这样做】

【蒜苗回锅肉|怎样做蒜苗回锅肉】四川蒜苗回锅肉做法_蒜苗回锅肉的做法

1、将净锅烧热,用手拿住瘦肉部分,使猪皮贴着锅底,烧成表皮金黄时取出,在水下刮洗干净。

2、取净锅,注入大约能淹住肉的清水,加生姜大蒜片、葱段以及花椒煮开并熬出香味。

3、把猪肉放入锅里煮,至筷子可以穿透时,捞出,立即放入冰箱急冻室,冻3至5分钟。

4、将生姜切和大蒜切成沫;青蒜苗切成马耳朵型小段。

5、将豆瓣和豆豉剁细。

6、把猪肉从急冻室取出,趁外冷里热的时候,切成薄片。

【蒜苗回锅肉|怎样做蒜苗回锅肉】四川蒜苗回锅肉做法_蒜苗回锅肉的做法

7、炒锅内放入油,将肉片下入锅里,下入豆瓣和豆豉沫、黄酒中火炒至肉片卷成窝型。

8、把肉推到锅沿,放入生姜和大蒜炒香。

9、下入甜面酱,酱油、鸡粉炒到均匀入味,视情况看是否调入盐。

10、下入青蒜段,炒至断生即可。

小贴士:

1、回锅一定要滚水下锅,才能封住里面的水分,成菜吃起来才更润泽一些。

2、在煮之前,最好是在水里放入生姜片、蒜片、葱段、花椒粒熬出香味,再把肉放入煮制。

3、炒的时候,若用菜籽油,能与肉片搭配出更好的效果。

4、买不到后腿肉,就用五花肉。

二 : 老成都正宗【蒜苗回锅肉】——川菜之王制作全过程揭秘

三 : 回四川(散文)

回四川(散文)

黄学军

夜色朦胧,寒风凛洌。我和母亲,还有许多乘客,谁都没有吱声,偶尔透过车窗望望外面一闪即逝的桔红色零星灯光。

到了广元火车站外,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在广场上,这里变得宽阔无比,灯火辉煌。小侄女突发灵感:“我们照个全家福吧!”母亲漫漫地说:“哪有全家福啊,你爷爷都没有在呀!”我不禁神色凝重,是啊!父亲不会来了,永远也不会来了。

1983年初冬。我随父亲返回他阔别多年的故乡。他在拥挤的火车上毫无睡意,摇荡了大半天,黄昏时分,终于到站。我早有倦意,父亲却喋喋不休:“那儿原来是候车室,六一年我们几个跑新疆去做手艺,就在那里被抓回去了。”“那边大山腰里有条路,就是去我老家的方向”“我们先去把汽车站找到,然后找个便宜的旅馆住下,明早好赶路……”我们绕了几条街道,终于找了个适合住宿的地方,那个大房间居然住着十几个人,是近乎塌地的大通铺。父亲说:“进去吧,把衣服穿在身上睡觉,别让人把你这套新衣服拿走了。”进去后,我们受到众多入住者热情的招呼,父亲也与他们称老乡聊个不停。三更时分,屋内早是鼾声此起彼伏,我怎么也不能入睡,借着窗外微弱的路灯光,看到父亲把那个黄翻布大提包垫在头下枕着,脸上露出了睡梦中的笑容。

母亲、侄女在观赏着这个已现代了许多的城市。我在刻意寻找那个难忘的旅馆,可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那个大瓦房客栈了。失落之余,我们又乘上刚开通一个多月的广元至重庆的列车,我和众多的返乡者一样新奇,这可是南充一带开天辟地的大事啊!约一个多小时,列车穿过阆中的小隧洞,广播报道马上到南部车站。顿时,这窗明几净的车箱内开始沸腾了,一个老乡背着个花背篓,早激动地在过道上望着外面转来转去,高兴地用标准的川北话大叫:“这个狗日,才快哟,往年我要坐两天一夜才回得了家,现在才要两个小时,这个舅子,摁是巴实得很哟!”。(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是啊!我和父亲坐在挤满人群的大汽车内,汽油味熏天,吃东西的闲聊的扯鼾的抽烟的,乌烟胀气,车在土路上颠簸着,在无边的高梁上盘旋着,从日出到天黑,从天黑到天亮,前堵后拥,如甲虫般自然形成的车队在崇山峻岭中蜿延前行,后面都是拖着长长的白灰尘烟,宛若拉开了一场解放战役。车内却是上下波动,左右摇摆,富有节奏,宛如跳舞一般。若不是瞅瞅窗外那浩瀚无边的松林和不断跳过的山坡农舍,我早就呕吐了,但毕竟还是吐了,召来了几句骂声,当然更多的是理解与同情。第三天早上,晨曦刚露,父亲说我还没有坐过船,我们就从南部县城坐着一艘帆船顺江而下,到盘龙镇上,听完茶馆里那老先生神采飞扬的说书,我们便步行寻找着他记忆中的老家。父亲指着嘉陵江雾沉沉的斜对面说:“那边就是朱德的家乡仪陇马鞍场,当年朱总司令回老家时,我们都到这里夹杂在岸边的人山人海中围观。”我顿时感到这里神秘起来,也诗情画意起来,也为父亲有这样的家乡而显得自豪。

不知绕了多少弯,我和父亲来到一个小山凹有一半青瓦一半毛草盖的小院里,门前是一片高大的吊着长长尖儿的绵竹。异常安静,那两扇门虚掩着,父亲激动地说:“到了,到家了,没错,就是这儿。”父亲推门进去喊:“有人在家吗?有人吗?”少许,在黑黑的小屋墙角处似乎有个床,传来微弱的声音:“是谁啊?是太勤吗?是太勤的声音吗?”“哥,是我,是我啊!“你终于回来了,都这么多年了,若再晚些,或许就见不到我了”“还是老天有眼啊!能让我们兄弟俩再团聚一回”,父亲和大爸相拥而泣,泣诉多年来亲人的别离,泣诉多年来各自生活的艰辛。此情此景,我心里酸酸的,悄悄退到门外,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车水马龙,小车的鸣笛把我从记忆中拉回,我又使劲地寻找着记忆。凭着感悟,快了,那边应该就是。车转过山梁,远远看见堂弟站在一棵大古树下向我们挥手致意。我对母亲说:“到了,终于到了,上次和父亲回来时离现在已经三十二年了!”是啊,半生都过去了!我突然想起:“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的诗句来,当然那是伟人回故乡的感慨。当然,我自然也没领略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喜悦与壮景。因为,我的父亲曾经念叨多年,想回来看一眼,要来看看故乡的变化和祭奠他父母及哥哥的坟墓。但最终未能如愿,他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我和母亲、弟弟在漫步,在认识在理解着这个曾经养育过父亲的老地方,在寻找着父亲当年生活过的足迹,当然有些地方有些人和事是我小时候父亲给我们津津乐道地讲述的。

旧瓦房茅草屋不见了,成了一栋三层的楼房,幸好还有截断垣残壁证实了当年的影子;大片竹林不见了,幸好在大爸坟前的地坎上还存有小撮绵竹尚能留着我童年的记忆;弯曲如八封图的村间小路不见了,只见一条灰白的水泥路横穿村庄;穿草鞋赶牛车的长老不见了,打补丁衣服缠白布头巾的小伙子不见了,打光脚扎红头绳的小姑娘不见了,只见私家小车穿梭不停,穿着时髦如大都市弄潮儿的回乡青年。我继续寻找那不变的记忆:“父亲常说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省会当记者的一家宗亲那座四合院仍在,但早已没人居住,已成危房,院内长满了蒿草和小竹。但骤然令我兴奋的是门前的那个堰塘依旧,水平如镜,亲切如初,塘里的鸭子游来游去,水里装满了秀山楼影,塘边的一口古井幸存完整,这倒是给了我许多安慰。因为当年我在井里挑过水,说是挑水,实际就是扛水,我不会挑,小伙伴们都围观起哄:“陕娃子挑水,背上背鬼”,我一气之下扔掉扁担,两臂平举两满桶水沿着田间小路一鼓作气担回家,又引来一惊呼:“呀!陕娃子会少林功夫啊!”

“给我照张相吧!”母亲在池塘高处喊。这喊声又把我从记忆里拉回。母亲说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又来,留个纪念。我的母亲早已年逾花甲,但从未和父亲回过一次老家,这算是第一次。那个年头,家里特别困难,花费不起,家庭经济稍有好转,父亲就开始年年计划回老家可年年都落空,一直计划了三十多年,最终父亲还是未能如愿以偿。那时,父亲总说:“我是少年时期落难,为了生活为了活命,一个人孤伶伶走了的。现在一大家人了,等你们弟兄姊妹都把学上出来有出息了,我们一家人都回去看一看,还有那时帮助过我的人,要去答谢一下。”父亲母亲就这样年复一年计划着盼望着,我也在努力着盼望着。最终,父亲带着缺撼离开了我们。

“这座山,父亲带我来过,是他小时候劳动过种过红薯和小麦的土地”我不时地给母亲和小弟介绍着,我是我们家里随父亲第一个回到千里之外故乡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他带我走亲访友,一走拢总先对人介绍:”这是我的大儿子,刚上初中”。他带我走到哪里总是把笑容也带到哪里,因为我看的出,他在为自己远在他乡已有一大家人,又带回来一个正在学文化奋发向上的儿子自喜自豪。

这次回来,免不了父亲儿时的伙伴谈起他们儿时的趣事;免不了一些乡邻又说起多年前他们为了生计所迫出去投奔远在陕西略阳已安家的父亲,得到大力救助的感激之言;免不了一些亲友找到母亲和我们兄弟来打听父亲的情况来寒喧往事。当然也免不了在父亲耿直善良名气的基础上,我们也就成了名人。因为这是在父亲的故乡,是在父亲大半生梦中依恋而又未曾荣归的故乡!

替父亲祭奠过亲人,团聚过亲友,察找了他早年的生活劳动足迹。已时值年根,最终我们要走了。母亲也显得心急如焚,因为我们得尽快赶回去趁大年前夕要给天堂尚未安息的父亲送祝福送纸钱。

晨曦里,重重叠叠的丘陵小山和沉沉一线的嘉陵江已显出朦胧的轮廓。我们悄然离开,谁也没说话,谁也不愿打破内心的沉思。转了个大弯,来到一个环臂弯梁上,回首遥望,从大片松林外隐约传来一声声报晓鸡鸣,从远处农舍屋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稀疏炊烟,慢慢地飘向那鱼肚白的天际。

我们在默默告别,告别这块曾经养育父亲曾让父亲一生梦牵魂绕的故土。

( 2016年2月于略阳县城)

四 : 四川风味甜辣回锅肉


    主 料:

猪腿肉约350克,豆腐干3块,椰菜约100克,绍酒1/2茶匙,清水1汤匙,生油少许。  

配 料:

酱汁料:豆瓣酱、姜粒、蒜茸各1茶匙,甜面酱1/2茶匙,青、红椒各1只,葱度2段。

调味料:生抽、糖各1/2茶匙,胡椒粉、辣椒油各少许。芡汁料:生粉1茶匙,清水2汤匙。  

做 法:

1、 烧滚水,将猪肉放锅内煮约二十分钟捞起,待凉后按横纹切薄片。

2、 椰菜洗净切方形,豆腐干切薄片,青、红椒去蒂去子切角形。

3、 烧热锅,将肉片、椰菜泡嫩油后捞起,落油一汤匙,爆香酱汁料,加酒,把肉片,椰菜回锅,加入豆腐干及清水,再加调味炒搅匀,略煮两分钟,放入芡汁料炒匀即可上碟。  

备 注:

心得:

1、猪肉要选后腿稍带少许肥肉的,较好食。

五 : 四川118岁最长寿老人 每顿必须吃回锅肉

四川118岁最长寿老人 每顿必须吃回锅肉

  还有3天,四川最长寿老人——家住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街道的老太太就要过118岁生日了。7月1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前往其家中打探,付素清红光满面行动自如,一日三顿必吃炒肉,还经常逗得一家人开怀大笑:一旦心情不好,她就会把81岁的女儿叫到面前批评……

  7月19日就是付素清的118岁生日了。为了这场隆重的寿宴,这两天家人已开始准备。

  爱孩子

  118岁高祖母 逗乐不满半岁玄孙女

  从太平场镇上出发,拐几个弯,穿过一片葡萄园,竹林掩映下的一间平房,便是付素清生活了40年的家。

  付素清出生在简阳,40年前随丈夫搬到这里。以前此地属双流县管辖,现在划归天府新区。

  时值正午,天气很好。院子里,几只鸡正在觅食。平房门口的阴凉处,一位头戴蓝色头帕、一身粗布衣服的老妇人,正半闭着眼睛养神。她正是付素清。

  “妈,有人来看望您了!”付素清81岁的女儿徐淑华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给老人打手势,“她身体还不错,就是眼睛不咋行了,耳朵也听不到了。”

  见女儿给自己打手势,付素清微微侧了侧头,没有说话。半晌,她轻轻放下手中的拐棍,向44岁的外孙冷启根伸了伸手。冷启根抱着他5个月大的孙女萱萱,见状,赶紧将孩子抱了过去。

  付素清伸出双手将玄孙女接到腿上坐下,脸上慢慢露出笑容。她一边伸手拉扯耷拉在玄孙女额头上的小帽子,一边从嘴里发出“嗒嗒”几声。玄孙女见状,“咯咯咯”地笑起来,一家人也被逗乐。

  爱吃回锅肉

  鸡鸭鱼肉从不碰 爱吃粗粮生花生

  见母亲心情好起来,81岁的徐淑华赶紧转身进厨房切菜。

  “这几天要过生日了,来看望她的人很多,她有点不好意思。她历来不太善于和生人打交道的。”徐淑华这样解释。

  她指着菜板上的新鲜猪肉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母亲喜欢吃粗粮和回锅肉,早上能吃一两稀饭,中午和下午分别能吃2两,“但一天三顿必须有回锅肉,而且主要是肥肉,心情好的时候,一小碗回锅肉她一天就吃完了。”此外,因为装有假牙,平时,儿孙们递小半边苹果或梨给付素清,她也能慢慢地吃完,“水果主要喜欢吃脆桃子和葡萄,有时候还要吃点花生,比较喜欢生花生。”

  徐淑华一边说,一边往灶台添了把火,将刚切好的肉倒进锅里炒起来。

  对于母亲的口味和对菜的生熟度要求,她已经非常有把握:“如果炒回锅肉,就先加水,把肉煮烂点,然后洒点盐,倒点酱油,再加把大火炒;如果是素菜,就要多加水,炖得越软越好!”

  据介绍,除了炒回锅肉和自家种的蔬菜外,付素清不太喜欢吃别的菜,也不愿意喝汤。鸡、鸭、鱼肉从来不碰。“所以,我们也很少弄鸡鸭鱼肉来吃,天天跟到她吃回锅肉。”徐淑华说,要是碰上哪天没有熬稀饭,母亲也能跟着他们吃干饭,吃的时候就给她倒一杯白开水,“很喜欢,没得半句怨言。”

  爱睡懒觉

  每餐饭后要散步 早睡晚起精神足

  每顿吃完饭,付素清必定会起身到院里走一走。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徐淑华说,偶尔母亲还会拿扫帚扫扫地,赶赶鸡,最近这几个月才没扫地了。

  每天晚饭后散完步,付素清就拄着拐杖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儿孙们进进出出,偶尔搭搭话。但因为年纪大了,听力减弱,视力也比较差,儿孙们也很难有机会和她交流。

  “她一般晚上8点过就睡了,睡得很早,一直要睡到早上7点半,有时候甚至更晚才起床。”外孙冷启根说,外婆一般不会起得太早,“爱睡懒觉,每天都睡足了的。”

  起床后,付素清来到厨房门口,从墙上取下毛巾,自己洗脸。有条不紊地做完一切后,她才不慌不忙地走进厨房坐下吃早餐……“在我的印象中,我妈做事一直都是这样不慌不忙的。”徐淑华说。

  12点30分左右,稀饭熬好了。

  徐淑华用小碗盛了大半碗,夹了几片肉放在上面,再用扇子扇凉了端到母亲面前,但付素清却摇了摇头。“她可能看到生人多,有点生气。”

  “你不要腾到闹(不停地喊),你自己吃嘛,我不饿!”付素清板着脸,摆了摆手。

  见状,抱着孙女的冷启根也出门来招呼。

  再次见到玄孙女,付素清皱着的眉头一下就舒展了,缓缓把手上的拐杖放到墙边,吩咐冷启根:“把娃娃给我抱,你们去吃!”

  冷启根介绍,因为年纪大了,家中的很多人外婆都不认识了,但她特别疼爱孩子,爱抱她,逗她,“尽管她也许根本不晓得萱萱是她的玄孙女。”

  爱开玩笑

  叫女儿“大姐”批评人时举拐棍吓唬

  俗话说,年龄越大的人越像孩子。

  这一点,在付素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徐淑华介绍,母亲爱跟她开玩笑,经常叫她“大姐”,“我不记得她是好久开始这么喊的,起码有10多年了,听久了就习惯了。”

  除了叫女儿“大姐”之外,付素清还有其他开玩笑的“小动作”。

  徐淑华和母亲住一间屋,母亲睡觉习惯不脱衣服,有时连鞋也不愿脱,她上前帮母亲脱鞋,母亲就要批评她,“把铺盖给你弄脏了嗦?你洗一下铺盖都不愿意嗦?”若是母亲脱下来的衣服徐淑华忘记了洗,又会被批评“太懒了,不懂事”,“有时候,她还假装举起拐棍要打我,哈哈哈。”

  徐淑华介绍,可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母亲对家里的财产看得比较重,很怕被盗,所以每天天黑就必须把院门关上。“如果关晚了就要挨她的批评,一批评就要把拐棍举起来吓我们,但是她骂过后又自己笑起来了,真的像个娃娃。”

  太平街道科宣办主任李建说,为了更好地照顾付素清老人,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予一定补助,街道办每月为其发放400元补助金。从8月份起,每月还将增加100元。“辖区内有这么长寿的老人,也是我们这些后辈的福气,所以逢年过节,我们都要去看望慰问,再给她买点补品。”

  李建说,太平街道辖区内有100岁以上老人4位,除了付素清外,分别是白马村5组102岁的何必芳、桃源村2组101岁的宋素清、场镇社区100 岁的周素兰。此外,90-99 岁的老人有 96 人,80-89岁的老人有605人。·新闻背景·成都60岁以上老人达249万人

  今年2月15日,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截至2014年末,成都市户籍人口达到1210.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249.6万人。

  《意见》明确,成都市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各类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

本文标题:四川蒜苗回锅肉-四川蒜苗回锅肉做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8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