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手机上不了微信-当汽车撞上了微信

发布时间:2017-10-18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当汽车撞上了微信

昨天分享了一些微信营销影响传统行业的案例,反响不错。这段时间几大运营商都在叫嚣微信收费的事情,御用文人与茅房砖家之间口诛笔伐,媒体五毛党也跟着瞎起哄,顿时吸引了不少眼球。互联网本来就没有真正免费的东西,只是噱头这一套越玩越不合趋势,现在就等于站在了一个光明正大向用户伸手要钱的拐点。微信的威力太大,而几大运营商又是被特权扭曲了心灵的过敏症患者,擦枪走火再所难免。笔者的微信公众账号上也有人发来消息询问情况的,担忧微信向用户收费,用户不玩微信了,那我们还搞什么微信营销啊。在笔者看来,几大运营商若是逼迫微信向用户收费,那就是自己侮辱自己的智商。比如今天有报道称联通将联合百度推出产品制约微信,这种战略思维既没有自信又缺乏长远共赢的市场眼光,该干的事不接着干好,不该干的事抢着干。

微信一枝独秀已是不争的事实,多几朵喇叭花陪衬才显得出魅力。微信的收费模式仍需斟酌,干掉了微信几大运营商也不见得好过。传统企业在微信上搞营销没有必要听风就是雨,符合市场规律的,该来就会来,不该来的会有人去阻止的。多干点实事,服务好公众账号上的粉丝才是传统企业应该做的。

例如上次分享的一个汽车行业的企业公众账号案例,一笔带过了之后感觉有点可惜,其中的实战干货与理念很有学习的价值,不分享不快。微信营销覆盖的传统行业范围太广,可供参考的高质量案例凤毛麟角,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但这并不代表汽车行业就玩不了微信营销,就拿13年来走在豪华品牌汽车4S店服务前沿的奥通来说,在很多同行还不知道微信是个什么东西时,抢先开通了企业微信公众账号“浙江奥通汽车”,并申请了认证。单此举就能在微信公众账号搜索列表中有了展示给客户关注的位置,公众账号认证了之后被推荐的几率大于非认证账号,而汽车又是热门搜索词。

站在豪华品牌汽车的角度上来讲,中高端的客户定位非常考验公众账号内容的选择、制作与推送。而且,公众平台上的互动能否延续线下的尊贵式服务,回复实时消息、活动策划又是另一大考验。这就好比当汽车撞上了微信,做得好就能碰出点火花,做不好就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与奥通的微信营销负责人短暂接触之后,他们坚持不乱撒网盲目过分地追求粉丝数量,只想让已有和潜在客户知道并关注公众账号的营销理念,与笔者不谋而合。有了正确的营销理念,做事情才不会犯傻,早已不只一次在文章中说到了微信营销理念,可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短平快、虚假炒粉微博上都玩烂的那一套。微信不是下水道,别倒那些你自己都会觉得烦的东西。

公众平台每天群发的图文中一张尺寸为700*300的头图都要经过精心设计,更不必说文章的摘要提炼。图文相结合在整体上保证诉求表达清晰,外加开发基于微信接口的手机版网站用以丰富内容,这些细节上的雕刻看得出奥通对订阅用户负责的态度。内容上做得用心,传递给客户的感觉就会不一样,这种内容上的体验就能促成客户主动去体验线下的服务。说白了,微信就是提供一对一的对话场所,内容上的感觉就会给客户形成一个“首应效应”。当然,微信也不能太过于追求内容上的精致,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微博的营销价值之所以会逐渐消退,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大家都想怎么样去抠出140个字来,后来发现140个字不够,还得整成长微博,还得注意发布时间、发布频率。

此外,在微信上策划活动,把自己的品牌揉合进去,或者是借助品牌的优势,效果会提升一个档次。奥通策划的R8 ADE赛道培训和送原厂Q7车模的活动,搭上了不少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便车,反过来又跟自己的服务紧密对接在一起。通常来说,一般的汽车4S店都可以利用汽车品牌进行背书,以此来弥补自身品牌知名度的不足。奥通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活动奖品设置上非常有吸引力,通常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不像现在微博上送ipd 送 iphone,既有区别突出品牌个性又能保证一定的关注度。   

归结到底,维护好一个老客户所带来的效益等于三个新客户,成本也是如此互换。汽车行业撞上了微信营销,微大可道而非微不足道,同时期待未来其它传统行业也能出现几匹利用微信营销逆袭的黑马。                   

二 : 奇酷手机出了新功能:同时运行俩微信互不干扰

奇酷手机新功能曝光:可同时运行两个微信

  奇酷手机新功能曝光:可同时运行两个微信

  新浪科技讯 8月24日早间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即将于8月26日发布的360奇酷手机将可实现一部手机同时运行两个微信。据了解,该功能内置于360 OS中,未来只要安装360 OS的手机都将支持该功能。

  在这种模式下,两个微信可以同时接受发送消息,刷朋友圈,互不干扰,解决了目前同一部手机只能同时运行一个微信的困扰,

  据悉,这项功能由360公司周鸿祎提出并亲自督办,要求必须在360 OS和奇酷手机中实现。目前该功能截图已经曝光,曝光图中除了标准的微信外,出现一个蓝色的微信图标,但名称已被隐去。

  目前,在安卓、iOS平台上微信都只允许一部手机登录一个微信,但很多人都有同时使用两个微信的需求,一个微信用于工作,在职场进行日常交流;另一个用于个人生活,属于比较私密的范畴。为实现这个目的,一些人不得不同时携带两部手机。

  据悉,这项功能由周鸿祎提出,并要求立即实现,最终通过360 OS的“空间隔离”技术实现,将两个微信分别运行在两个独立的隔离空间中。

  8月26日,360奇酷手机将与360 OS同时发布,基于Android 5.1系统开发,主打优势是轻快、安全、省电,解决针对安卓机普遍的卡顿、耗电等问题。

  据悉,除了安全等功能外,360 OS在内存优化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在2GB内存的手机中长时间运行,平均空闲内存可达到1.4GB,空闲比率达70%。(晨晖)

三 : 联手港科,微信终于憋不住要在人工智能上出大招了?

腾讯 马化腾 微信支付 香港科技大学 微软小冰

一个是全球最火爆的社交应用,一个是人工智能届的顶尖学府。2015年12月的第一天,他们走到一起,要在亚洲这个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的理想之地联袂上演一出大戏。

2015年12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日前与微信联合成立“微信-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简称WHAT LAB)。不同于Facebook、谷歌等巨头在AI领域的频频动作,微信的人工智能策略此前鲜少人知,这一次,微信和港科大要做什么?

1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左四)主持 WHAT LAB 揭幕仪式 | 图片来源:香港科技大学

联手港科,微信要干什么?

公开资料中,对于这次联姻的干货仅寥寥数语。

微信团队表示,将以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作为未来的重点方向,微信致力于营造一个丰富的互联网生态体系,这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更展示了微信基于未来的视野和决心。

黑匣发现,目前,推动微信新技术和功能研发的核心是成立于2010年9月的“模式识别”团队,研究方向包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理解等,相当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语音转文字)已被集成为微信功能。而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无疑将极大提升微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

联合实验室位于港科大,研究范畴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数据挖掘及语音辨识,将使用微信平台上6.5亿月活跃用户和千万级公众号的数据资料。WHAT LAB将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杨强教授领导。

杨强为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也是国际人工智能协会首位华人院士。“我希望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让微信平台群体智慧发挥极致优势,超越我们想象的极限,与微信一起追逐梦想。” 杨强此前曾如是表示。

2015年8月,杨强在第五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了微信的人工智能雄心——“群体智能”,即通过微信集合数亿人的力量,从而产生质变效应。

群体智能的典型案例是此前微信发起的“为盲胞读书”项目。该项目为盲人提供有声读物,让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去读一段文字,再利用人工智能聚合众多读物。

2

微信“为盲胞读书”活动 | 图片来源:腾讯

“我们可以获得《红楼梦》的某个自然段,然后把我们读的声音上传到云端,在云端利用语音识别去识别这个自然段的质量,最后把高质量的语音片断连接起来,变成一本有声书。”杨强说,这正是群体智慧的一个语音版范例。

2015年6月,香港大学举办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Dream Catchers论坛,很少公开演讲的马化腾发表了主旨演讲。在被问到“你最想做的事情”时,马化腾给出的回答是人工智能。

“未来希望电子设备更加智能,能像无人机飞一圈回来,帮看路况,做你的保镖。这里面结合了很多知识。”微信与港科大牵手共建的WHAT LAB,或许在未来就将实现马化腾的愿景。

微信的AI觉醒

既然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微信即没有理由不有所作为。

如果单就社交网络而论,微信的风头已然不亚于Facebook。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行业观察者开始将微信与Facebook相提并论。

此前,Facebook宣布将允许商家在Messeger内直接与客户进行私人聊天,Business Insider就此评论称,Facebook忙于升级自己的客户端之时,其实应该好好看看中国的一站式即时通讯应用微信(WeChat),它可以作为Facebook Messager未来发展的指南针。

3

通讯应用与社交网络月活用户量对比 |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成立已经超过11年的 Facebook每日活跃用户高达9.36亿,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接近8亿。当前,微信注册账号已达11亿,月活超过6亿,人均为微信带来7美元年收入。虽然在体量上还未能追赶Facebook,但《创业的国度》一书作者辛格(Singer)等人均表示,微信已经成为Facebook等美国巨头学习的对象。

只是,人工智能领域除外。

早在2013年,Facebook 就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FAIR),聘请AI界传奇人物Yann LeCun担任负责人。2015年8月,Facebook推出个人数字助理M,负责讯息产品的副总裁David Marcus表示“它能完成其他那些虚拟助手不能完成的任务”。

Apple Siri、Google Now、Microsoft Cortana、Facebook M,巨头们纷纷推出了面向用户的AI。而微信与AI最广为人知的一条消息是,2014年微软小冰上线三天即遭微信封杀。2015年七夕,微软第三代小冰上线并重返微信平台,微信表示这次与小冰的合作就是基于双方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广阔前景的共同见解。

4

微软小冰重回微信 | 图片来源:PINGWEST

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已现,微信自然不甘心只为微软做嫁衣。2015年7月,微信宣布将推出智能机器人“小微”,用户可以自然语义与小微沟通,解决部分原来只能由人工客服解决的问题,将节省30% - 50%的人工成本。

微信宣称小微可以进行深度学习,依托腾讯大数据平台,能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析数据,并不断进行智能化调整,以便快速适应更复杂多变的环境。小微还将具备图像处理功能,能够通过扫描用户的面部对用户的性别、年龄等信息进行评判。

小微率先在在腾讯微众银行的微信公众号中上线,以方便调试用户各种需求,并和微信支付串联进入实际的商业应用。黑匣据此判断,小微或将在未来接入更多公众号以及钱包、打车、购物等各种生活服务,进而带来完整的微信内O2O闭环生态体系。

四 : 联手港科,微信终于憋不住要在人工智能上出大招了?

  摘要:“未来希望电子设备更加智能,能像无人机飞一圈回来,帮看路况,做你的保镖。这里面结合了很多知识。”微信与港科大牵手共建的WHAT LAB,或许在未来就将实现马化腾的愿景。

  一个是全球最火爆的社交应用,一个是人工智能届的顶尖学府。2015年12月的第一天,他们走到一起,要在亚洲这个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的理想之地联袂上演一出大戏。

  2015年12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日前与微信联合成立“微信-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简称WHAT LAB)。不同于Facebook、谷歌等巨头在AI领域的频频动作,微信的人工智能策略此前鲜少人知,这一次,微信和港科大要做什么?

  

联手港科,微信终于憋不住要在人工智能上出大招了?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左四)主持 WHAT LAB 揭幕仪式 | 图片来源:香港科技大学

  联手港科,微信要干什么?

  公开资料中,对于这次联姻的干货仅寥寥数语。

  微信团队表示,将以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作为未来的重点方向,微信致力于营造一个丰富的互联网生态体系,这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更展示了微信基于未来的视野和决心。

  黑匣发现,目前,推动微信新技术和功能研发的核心是成立于2010年9月的“模式识别”团队,研究方向包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理解等,相当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语音转文字)已被集成为微信功能。而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无疑将极大提升微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

  联合实验室位于港科大,研究范畴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数据挖掘及语音辨识,将使用微信平台上6.5亿月活跃用户和千万级公众号的数据资料。WHAT LAB将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杨强教授领导。

  杨强为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也是国际人工智能协会首位华人院士。“我希望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让微信平台群体智慧发挥极致优势,超越我们想象的极限,与微信一起追逐梦想。” 杨强此前曾如是表示。

  2015年8月,杨强在第五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了微信的人工智能雄心——“群体智能”,即通过微信集合数亿人的力量,从而产生质变效应。

  群体智能的典型案例是此前微信发起的“为盲胞读书”项目。该项目为盲人提供有声读物,让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去读一段文字,再利用人工智能聚合众多读物。

  

联手港科,微信终于憋不住要在人工智能上出大招了?

  微信“为盲胞读书”活动 | 图片来源:腾讯

  “我们可以获得《红楼梦》的某个自然段,然后把我们读的声音上传到云端,在云端利用语音识别去识别这个自然段的质量,最后把高质量的语音片断连接起来,变成一本有声书。”杨强说,这正是群体智慧的一个语音版范例。

  2015年6月,香港大学举办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Dream Catchers论坛,很少公开演讲的马化腾发表了主旨演讲。在被问到“你最想做的事情”时,马化腾给出的回答是人工智能。

  “未来希望电子设备更加智能,能像无人机飞一圈回来,帮看路况,做你的保镖。这里面结合了很多知识。”微信与港科大牵手共建的WHAT LAB,或许在未来就将实现马化腾的愿景。

  微信的AI觉醒

  既然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微信即没有理由不有所作为。

  如果单就社交网络而论,微信的风头已然不亚于Facebook。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行业观察者开始将微信与Facebook相提并论。

  此前,Facebook宣布将允许商家在Messeger内直接与客户进行私人聊天,Business Insider就此评论称,Facebook忙于升级自己的客户端之时,其实应该好好看看中国的一站式即时通讯应用微信(WeChat),它可以作为Facebook Messager未来发展的指南针。

  

联手港科,微信终于憋不住要在人工智能上出大招了?

  通讯应用与社交网络月活用户量对比 |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成立已经超过11年的 Facebook每日活跃用户高达9.36亿,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接近8亿。当前,微信注册账号已达11亿,月活超过6亿,人均为微信带来7美元年收入。虽然在体量上还未能追赶Facebook,但《创业的国度》一书作者辛格(Singer)等人均表示,微信已经成为Facebook等美国巨头学习的对象。

  只是,人工智能领域除外。

  早在2013年,Facebook 就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FAIR),聘请AI界传奇人物Yann LeCun担任负责人。2015年8月,Facebook推出个人数字助理M,负责讯息产品的副总裁David Marcus表示“它能完成其他那些虚拟助手不能完成的任务”。

  Apple Siri、Google Now、Microsoft Cortana、Facebook M,巨头们纷纷推出了面向用户的AI。而微信与AI最广为人知的一条消息是,2014年微软小冰上线三天即遭微信封杀。2015年七夕,微软第三代小冰上线并重返微信平台,微信表示这次与小冰的合作就是基于双方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广阔前景的共同见解。

  

联手港科,微信终于憋不住要在人工智能上出大招了?

  微软小冰重回微信 | 图片来源:PINGWEST

  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已现,微信自然不甘心只为微软做嫁衣。2015年7月,微信宣布将推出智能机器人“小微”,用户可以自然语义与小微沟通,解决部分原来只能由人工客服解决的问题,将节省30% - 50%的人工成本。

  微信宣称小微可以进行深度学习,依托腾讯大数据平台,能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析数据,并不断进行智能化调整,以便快速适应更复杂多变的环境。小微还将具备图像处理功能,能够通过扫描用户的面部对用户的性别、年龄等信息进行评判。

  小微率先在在腾讯微众银行的微信公众号中上线,以方便调试用户各种需求,并和微信支付串联进入实际的商业应用。黑匣据此判断,小微或将在未来接入更多公众号以及钱包、打车、购物等各种生活服务,进而带来完整的微信内O2O闭环生态体系。

本文标题:手机上不了微信-当汽车撞上了微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707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