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庭地白树栖鸦-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发布时间:2017-11-04 所属栏目:诗词鉴赏

一 :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出自清代纪映淮的《咏秋柳》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译文及注释】

①这首诗题一作《秦淮竹枝词》。
②绾(wǎn):系,盘结。
③谢女:晋谢安侄女名道韫,乃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赏析】

  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清秋时节,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微泛波光,这些风物,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秋季的柳树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婀娜多姿了。随着树叶黄落,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萧疏”二字,突现出秋柳的风神资质;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这不仅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了内心的情思。春天时节,柳色青青,柔条依依,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如今秋柳这般萧疏,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可是,曾几何时,当柳树扬花吐絮,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以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世遂用“咏絮才、咏雪才、柳絮才、谢女才”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或指其才华。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以雪比飞絮,“飞香”二字,又点化了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显得更为凝练优美,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花时节的清香。显然,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无怪乎王士祯闻此诗,因作《秦淮杂诗》云:“十里秦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盖赏其风神也。

本章链接:

二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十五夜望月》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⑷鸦:鸦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尽:都。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⑻落:在,到。
【翻译】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www.61k.com)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有“月皎惊乌栖不定”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似乎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高妙。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三 : 月底栖鸦当叶看

晨曦初上,顺着梧桐大街前行,初春的寒气夹着少许淡淡的清香浸润着肺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晨练、晨咏已把我融化在晨风中。二月二龙抬头,时令早已把紫薇公园的桃夭唤醒,散着粉味花馥,杏蕊一枝仿年及笄,悄悄探出閨首,萌生着几分不安的春情。

“喳喳”!一声鹊鸣,划破清空,惊得我下意识举目,旦见横斜参差的梧桐枝上挂着片片略显瘦长的“墨叶儿”,那是在弯月西沉的星空背景下勾勒出的桐影,心里蓦然闪出王国维阙词《浣溪沙》:“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仔细琢磨,禅意幻境,美感油然而生。

有人说王国维此词是写境,有人说是造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女士说是写境之中有造境,造境之中有写境,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以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而这境,又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反观这“月底栖鸦”应是写实,“当叶看”三个字就用得妙了!寄予了王国维对人生的悲观。无叶当作有叶看,其中的深沉哀意又藏了多少潜台词。

提起王国维,在下认为静安先生富于知性与感性兼长并美的禀赋,长于理性的反省的思辨。他生活在中国黑暗的时代,外族入侵,清政府没落崩溃,社会失控,价值体系紊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个体生命在精神上处于迷茫和苦痛,反应在作品中自然就是灰色的景深。但在我看来,今晨这幅“月底栖鸦”则富含着绝妙的美好。先不说这喜鹊不是乌鸦,单单在月明蓝空背景下的桐鹊疏影,就让我联想了许多许多。

宋朝才子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絮飞无影(《剪牡丹》)”,人皆谓其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我看那是子野心中有爱,情欲骚动,意与境岂可一语解分。

姜夔作《疏影》词:“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也是有鸟宿苔枝,意在咏歌梅花,谁说那不是深恋合肥赤栏桥畔的琵琶姐妹;也或感伤昭君作为一名宫女代替公主出塞和亲的百般无奈;再而扩展,不是愤青靖康之耻的家国情怀么?(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风送暖,春来近。我之所以看那桐上的栖鹊是梧叶,是因为梧桐总给人以希望的冀思。沈约“秋还遽已落。春晓犹未荑。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珪。”那“荑”、“珪”二字分明是憧憬。如此“墨叶”便是过往的记忆了,可何尝不是昔日的美好!用一颗平淡之心怀旧,尽管只是留下剪影,也是难舍的曾经。

绿,早已孕出清香,尽管在那“墨叶”后面朦朦胧胧,或许正在那疏影枝头打理“花黄”,待君招呢!何必自作桎梏,想彼无叶穷树的悲伤呢!

总以为,大自然是美好的。只要你用心体验,方景都写意着归去来兮、灼灼其华的遐想。

本文标题:中庭地白树栖鸦-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489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