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淫秽信息网站的界定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4 所属栏目:网络会计

一 : 淫秽信息网站的界定问题探讨

  淫秽信息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具有下列内容之一,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而又没有艺术或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包括:
1、淫亵性地具体描写性行为及其心理感受; 
 
 

2、宣扬色情淫荡形象;

 

3、淫亵性地描述或者传授性技巧;
 

4、具体描写乱伦、强奸及其他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可能诱发犯罪的;



5、具体描写少年儿童的性行为; 

  

6、淫亵性地具体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以及具体描写与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

 

7、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对性行为淫亵性描写。

 

色情信息是指在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其中一部分有第三条中1至7的内容,对普通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


关于色情网站的界定问题

以下内容是被法律禁止的: 图片: 图片带明显的挑逗性质的; 泳装女性臀部面对镜头、做性暗示动作及表情的;非人体类图片但全裸身体的; 露点及用很小遮盖物防露点的; 用朦胧的方式表达色情的; 穿着SM或成人性质的衣物或成人用品的;故意走光的; 特写女性或男性下体的…… 文字: 文字含有明显挑逗性质的字眼的; 含“淫荡”、“骚妇”、“熟女”等意淫词汇的; 带有侵犯个人隐私性质的“偷拍”等词汇的;文字不含禁用词汇,但整体有色情感觉的; 视频: 国外禁播MTV; 带性暗示的广告片段;三级及AV片中的诱惑性片段

保重自己,尊重自己,不要为了一时的糊涂,耽误了网民,也耽误了自己的青春,除了情色之外,还有更广大的网络空间。

二 : 收养法若干问题初探

[摘要]我国的收养制度和收养法都存在与社会现状脱节的现象,完善我国收养法有利于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得到家庭的关爱,是丰富生育制度的重要补充。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完善我国收养法:放宽被收养人条件,放宽收养人条件,建立试养期制度。

[关键词]收养法;被收养人;收养人;试养期
收养制度一直被认为是生育制度的补充,作为一项古老的社会制度,它保证了人类社会生活繁衍的正常秩序,是亲属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国对于收养的定义差异并不大,只是表述和侧重点方面不同。《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收养的定义较为广泛:“收养是使原来出生于某个家庭或家族的人获得一种新的家庭或家族关系的社会制度。通过这种社会制度,被收养人与新的家庭形成一种等同于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他与原出生家庭或家族的关系则全部或部分终止。”纵观各国对于收养的定义,可以看到各国都承认收养是使原来没有收养关系的人产生了父母子女关系,而只在被收养人与原父母子女关系及收养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上的规定有所差异。一般可以认为,收养是根据法律规定领养他人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从而建立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
我国于1991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收养法》第1-3条确立了五项基本原则: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抚养、成长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平等自愿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原则,不得违背计划剩余的法律法规原则。笔者在下文对收养法中几个问题的阐析中将围绕上述基本原则进行论述。
一、我国收养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比较研究
(一)关于被收养人条件
《收养法》第四条规定: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针对这一法条,有以下两个问题可以研究:一是被收养人必须不满十四周岁的规定是否合理,二是成年人可否作为被收养人。
1 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规定是否合理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各国对于被收养人年龄限制的规定。《法国民法典》第345条规定:“仅有年龄在15岁以下,在收养人一方或双方家庭中收容至少已有6个月的儿童,始允许收养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家庭法典》第67条规定:“只有未成年人才有资格被收养。”《保加利亚家庭法典》第49条规定:“凡收养申请提出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始得被收养。”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于被收养人的年龄限制都在十八周岁左右,而我国十四周岁的限制明显过于狭窄。我国社会上处于14周岁到18周岁的而又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占到了很大比例。特别随着拐卖人口后被解救的孩子增多,自然灾害频发后失去双亲的未成年人的增多,这一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不得不成为我国《收养法》关注的重点。14周岁至18周岁,是未成年人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需要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关怀,否则很可能会使得未成年人偏离正常,正当的生活轨迹。而我国法律只将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作为被收养人条件之一,显然过于狭窄。
2 成年人可否作为被收养人
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国家规定了完全收养和不完全收养两种收养方式。而且部分国家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成年人可以进行不完全收养。我国立法没有规定不完全收养也没有规定成年人可以作为收养人。成年人作为被收养人并不违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反而能完善我国的收养制度,对收养关系当事人双方都是有益的。
(二)关于收养人条件
《收养法》第六条规定了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年满三十五周岁”。其中,对比各国对于收养人条件,结合收养法的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 关于收养人无子女的规定是否合理
我国《收养法》第3条规定了“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原则。想必立法者对于收养人无子女的规定必是联系我国国情,结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所作出的。但是规定收养人无子女是否一定违背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笔者认为,较之“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原则,“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抚养、成长”原则及“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应该是收养法的首要原则,核心原则。在国际上,可以称之为最大限度保护儿童利益原则。笔者认为一个人能否符合收养人资格,关键在于收养关系当事人是否能和睦共处,被收养人能否得到家庭的关爱,家庭环境是否能有利于被收养人的成长。而我国直接将收养人的范围限定在了无子女的条件下,虽然遵守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否真的站在了被收养人的角度考虑,是否因此会阻挡了很多符合资格又不符合法律条件的人?
2 收养人的年龄限制问题
我国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三十五周岁,而在《法国民法典》第343-1条中规定:“凡年龄已过3[www.61k.com]0岁的人,得请求收养子女。”德国民法典第1743条关于年龄的要求是:“由一对夫妻收养时,夫妻的一方应满二十五岁,另一方应满二十一岁:独自收养子女者,应满二十五岁:要收养自己的非婚生子女或者配偶的子女者,应满二十一岁。”《西班牙民法》第175条:“收养要求收养人年满二十五岁。”日本民法更是规定了“已达成年者,可以收养子女。”纵观各国立法,笔者认为,我国三十五周岁的年龄限制似乎有点偏大。
(三)关于试养期
收养制度,使得被收养人全部或者部分断绝了与原家庭的关系,而与收养人形成了拟制血亲关系。新家庭是否能充分保障被收养人的利益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建立收养制度的目的。若新的血亲关系不能维护被收养人的利益,那这样的收养关系也变得没有意义甚至有害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被收养人与收养人之间应有段过渡期来相互熟知,相互信任,只有在心理上得到适应,才能确保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益和收养关系的顺利维持。为此,世界诸多国家在立法中规定了“试养期”,即收养关系真正建立前的收养磨合期。而我国未在《收养法》中提及任何试养期或者与试养期相类似的规定。
二、我国收养制度的完善
(一)放宽被收养人的条件
结合上文叙述,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放宽被收养人的条件。首先,将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作为被收养人需满足的原则性条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为了更多未成年人能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从而使社会稳定,和谐,将被收养人的年龄放宽无疑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现状的。其次,可借鉴外国立法,确立不完全收养制度,并在法律上规定符合条件的成年人也可被不完全收养。
(二)收养人条件的完善
立法者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指导下规定了收养人无子女的条件,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把这一规定放到收养法中只是误读了计划生育的目的――限制总人口增加过快,而收养不会导致人口

增长,只要收养人能为孩子提供足够好的教育、经济、生活条件,完全有利于孩子成长,多收养一个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可以取消收养人无子女的要求。有人担心有的父母会借“收养”之名从根本上违背了计划生育政策。笔者以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并由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来解决。此外,有人提出立法建议:“有子女,但因其子女患有严重精神病或其他疾病或具有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尽赡养义务的年满50周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收养一名成年子女,并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的限制,如系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本法第九条的限制。”同时,在取消收养人无子女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收养人的年龄限制,如规定年满三十周岁。
(三)确立试养期制度
上文已阐述了我国在《收养法》中确立试养期的重要性,所以我国完全应该将试养期写入立法。但是我们也看到试养期的建立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在我国从未有过试养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不免要面临很多挑战。有学者建议,提出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把试收养期确定为6个月到1年。也有学者表示把试养期确定为一个统一的时间有点不妥,不同当事人的心理适应期也具有不同性。英雌只确定最低试收养期和最高试收养期,然后在每个具体收养中由收养当事人自己在最低和最高之间确定一个期限。笔者较为赞同。
三、结束语
我国的《收养法》自1991年制定以来已经过了20年载,其立法内容和社会现状也有了不对接的地方,笔者希望通过对《收养法》中若干问题的探究,完善收养制度。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频发的今天,更多的未成年人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完善收养制度是维系亲属制度的基础,是国家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E.A.Weinstein,‘Adoption’,in International Ency 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New York,1968,p,97.
[2]David M.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3]蒋新苗著:《收养法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蒋新苗著:《比较收养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5]殷家国,对收养法中规定收养人必备条件的一点思考,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02
[6]冯乐坤,收养法的不足与完善,西部法学评论,2008.03

三 : 网络会计的探讨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上网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各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地传送或取得各种信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更好地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网络会计应运而生。网络会计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成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二、网络会计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对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它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网络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特别是Intranet,它利用了Internet的一系列技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这就使网络会计信息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会计信息提供更及时。
以往财务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一般要到本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帐上反映出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行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管理者对及时性的要求。网络会计实现了实时跟踪的功能,可以动态的跟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变动,给予必要的揭露。外部信息使用者可通过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随时掌握企业的最新的及历史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而企业管理者亦可随时获取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做出正确预测及决策。
(二)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
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获得全面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不论对企业有利的会计财务状况,还是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均应予以披露,从而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1个全面的了解。但由于有限的篇幅,当前的会计报表无法反映非数量化的信息,也无法反映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会计的在线数据库则包括了企业所有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并采用网上报告的方式,有效的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通过在线访问,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
(三)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
计算机网络与其他媒体相比更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因为网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一改以往会计信息使用者被动的接受统一格式的局面,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1步的处理。如:自己建立索引。若按报表项目建立索引,就相当于根据自己的需要生成1个简化的财务报告;若按部门建立索引,就可获得企业的分部报告;若按时间建立索引,即可获得各个时期的财务报告。
(四)会计业务的分布式处理。
在单机工作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往往选定某些计算机完成某项工作,使这些计算机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而在会计网络中,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为许多部分,由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如凭证录入工作量很大的企业可以按统一格式在若干台网络工作站上同时录入凭证,网络版财务管理系统则自动将其存入网络文件服务器。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录入,在同一服务器上存贮,这既可以保证凭证的及时录入,又可以保证数据存贮的统一,还能大大减少单机版造成的数据冗余。
(五)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1、硬件共享。单机系统的共享性差,常常出现系统中有的机器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却符合不足;或者一些高档设备如高速打印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由于不能共享,而使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当网络配有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降低,若干台普通工作站可在网上共享CPU的高速度,文件服务器大容量的内存、硬盘、光盘,网上高速优质的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
2、软件共享。网络会计将打破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六)管理结构的扁平化。
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多为"金字塔"模式,在企业经济活动量大大增加,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在内的各种流动大大加速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等级抑制了企业的快速反应及决策能力,不利于企业保存竞争力。而且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等级也可能带来次优化和目标冲突等问题。所谓次优化(sub-potimisation)是指在大型复杂的组织结构中,系统总目标被划分为几个子目标,作为每1个子目标执行机构的部分均试图最优的达到其子目标,但却使整个组织难于最优的达到整体目标。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组织机构变成了1个自动网络系统,它把一些小型的、自就业团队(teams)整和起来以便进行实时管理,用网络结构取代传统的金字塔结构,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

三、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一)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网络会计的产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它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生成和传播途径,而且给传统会计中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四项假设是最为重要的,但随着网络会计的产生,四项假设中三项假设有变动和改变,只有货币计量假设没有很大变动,只是更趋于实际。
1、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主要的一项,是会计工作的单位,如果该假设不能成立,以下几项假设均不能成立,会计工作也无法开展。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Virtualcorporation)是1个虚拟公司,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因此需要我们转换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才可以明确该会计任务完成的职能。
2、持续经营假设由干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1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
3、会计分期假设也由传统的划分方式变为了适用于网络会计的划分。它的产生是因为在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下,由于提供会计信息的技术受到限制,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划分1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可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由于高科技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采用,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1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变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核算工作是依照一定范围进行的,但是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些原则受到冲击,有的原则丧失意义,有的原则应进行修改,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它的作用主要是限定期间内费用和收人的分配,而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同题,权责发生制就失去了其基础,另1种方法现金收付制则更适用于网络会计。
2、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如前所述,网络公司是个临时性组织,它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按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更合理。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而言已丧失了意义。
3、对会计报表的挑战。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真实的、可靠的、及时的会计数据。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1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所以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用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电子财务报告的运用还可有效扩大其各种信息容量。
4、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对核算、监督职能均有要求,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由于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按时间划分,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交易后监督。严格执行这些监督就可以保证网络会计工作安全有效的运作。随着时代的演进,会计已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网络会计的出现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影响。如:网络会计的运作,诸多信息千变万化,要高速传递而不能产生半分差错,就要求会计管理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对会计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网络会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一)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的网络会计环境下,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帐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财务机密的保密性。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在网络传递过程中,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
3、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同时,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因素有(1)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灰尘老鼠等都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严重的造成系统故障乃至崩溃。(2)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不力,使得计算机被盗,或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
5、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来自于:(1)泄密。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2)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会计需要,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l、加强对数据输人的管理。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就很难查明原因,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因而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输人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检,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人。
2、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2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管理,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各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每天结束,各个工作站都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传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序时处理,并加人相应的数据库中。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若闲则可授权访同,否则不允许。

五、网络会计的发展策略。
1、立法方面。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如英国政府分别于1984年和1990年颁布实施了《计算机滥用法》(《TheComputerMisuseAct》)和《数据保护法》(《TheDataProtectionAct》),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了1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技术、管理方面。鉴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计算机房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网络安全方面。一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对病毒的预防可采取防火墙(fairwall)技术,以及将病毒及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系统则普遍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此外还有口令控制、访问用户的身份认证、回叫(call---backdevices)等。
4、软件开发方面。(1)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对购入的商业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接口和系统集成的办法克服二次开发软件和商业软件不能共享的缺点,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以顺应网络会计的要求。(2)努力使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向更高领域发展。在完成DOS向Windows平台过渡后,可采用Foxpro、Sybasc、Visualbasic及Pardox、Engine等数据库语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会计系统对Internet的适应性。
5、人才方面。培养1大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目前在我国,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具备商务经营管理知识,且精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要适应网络会计发展的需要,国家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制胜的关键所在。
总之,随着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并会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四 : 高职院校形势政策若干教学问题探讨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8.20ll

Beijing

Cj

ElectricPowerCollege

高职教育研究田

I-=-3

职院校形势政策若干教学问题探讨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学中的“四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462-02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专职与兼职教师要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上级有关部门提供教学辅导资料,进行集体备课。统一安排教学

内容。

二、制度化建设的目的

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笔者认为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学中的“四化”建设,使教学管理制度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模式刨新化以及教学环节规范化。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l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

位和奋斗目标。

(一)要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是基础。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应纳入高校学生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按课程建设的一般规范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基础保证。中宣部、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关文件中都做出过明确规定,要求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学籍管理,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消息,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二)要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是关键。第一,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专兼队伍相结合、全校密切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二,建立。五个统一”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实施机制.“五个统一”指每学期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任课教师和教学任务,统一编印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资料,统一为任课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统一组织实施备课、听课、考核等教学环节。第三,实行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值班教师和监督教师。

(三)要完善教育教学保障机制是保证。要落实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和场所。提高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的课酬,确定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课讲授机制。

兰、形势与政策课程

教学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方面: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如何把握教学内容,主要讲什么,课程内容如何设计是难点,我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以“遵循三个统一。体现五个特征,做到五个相结合”为指导。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重大时事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社会热点剖析等。但专题如何设。主要讲什么,课程内容如何设计。关键是以“遵循三个统一,体现三个特征、做到三个相结合”为指导。遵循“三个统一”指,第一,政治性与知识性统一。即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

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就形势、

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难点:针对学生对总体形势的认识,解决思想实际问题。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政治理论课,它的相关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和和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

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内

外形势、重大事件、重要时事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我省建设,以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能力为着力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作者简介:胡勇(1978-),男,河南光山人,研究方向:政治教育.

462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8.20ll

Beijing

ElectricPowerCollege

高职教育研究田

政策而言,又都是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它与哲学、政治经济史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该课程既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又具有

相对稳定的一面。其理解就是政策是相对稳定的,形势是不断变化

的,要求在相对稳定之中去把握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要求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和追踪形势演变过程。第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程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中要体现结构性与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的教学要点相结合,要按教学要点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相结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

生思想实际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往往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同时,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

策也在不断推出和调整。要体现针对性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景象相

结合,应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等问题确定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做到教育教学有的放矢,通

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体现知识性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形势与政策都是一个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如加入WTO

与高教水平、科教兴国等问题的讲解。

四、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

过去“形势与政策”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不足,教师上课“满堂灌~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观念较为普遍,这些都很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突出“求实、改革、创新”的特点,具体举措

如下:

(一)要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坚持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应最强烈,感兴趣的话题。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模式转变,但切忌“以学生为主体”就等同于让教师当“配角”;以“课内”加“课外”向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转变,但切忌以“课内”加“课外”就

等同于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满堂灌”式的“空洞说教”式灌输

向“灌输艺术、方法和水平”上转变,但切忌摈弃“满堂灌”就等同于不要“灌输”。

(二)要规模性教育与常规性教育相结合。规模性教育能够产生轰动效应、集中效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要系统讲授与形势讲授、专题讲座相结合。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每次授课的选题要精心的安排,重点突出。要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折算成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要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相结合。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有必要穿插“校情”介绍,正确认识小范围与大环境形势,才能实事求是地考虑自身与国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世界的相关问题,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要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有吸引

力和生命力,引导学生参与公共教学实践,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访

问,让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要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外教育弥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保时不足,实现多模式教学有效方式,一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二是发挥校园新闻媒体作用。

(---)要实现由“刻板性”向“策略性”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与学之间的刻板性。做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达到较好教育效果。在创新课堂教学时。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让形势与政策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全面了解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及疑惑疑难问题,增强教学实效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渗透到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方向性;正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揭示出起原因,增强教学的原则性。要多给学生一点参与教学时间,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给学生的一些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多给学生的一些表现整体素质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性。

(四)要实现由“传统单一化”向“现代多样化”转变。“枯燥”“单调~呆板”等往往是学生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原因,学生对声音画面等形象性多媒体诸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要教学更加完整,连续,直观,形象,生动,有效.

五、教学环节制度规范化

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会涉及到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要确保课程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就要把好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工作。为此。完善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就要注意抓住以下环

节。把每个环节的实施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在教学环节上

实行制度化规范化。

(一)选好教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策性,时效性,动态性决定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大支持和投入,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规范化。第一,成立教材编写部门。主要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中抽调一部分资历深。能力强,业务精的教师编写教材,可使此项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第二,建立资源库。建立资源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驾驶教学和学生查阅,能方便、快捷地把握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第三,定期安排学习资料。各高校把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写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教材发放给每个学生,把《时事报告》作为学生学习辅

导资料,作为教师教学必备教材。

(二)配备好教师。第一,学校要重视教师素质建设,坚持精选、重用、严育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第二,.加强师资结构建设。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第三,加强师资培育建设。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班学习、进修,有计划地组织形势与政策骨干教师进行社会

实践和实地考察,还有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第四,,加强师资资金

保障建设。要充分考虑这门课程的特点,合理计算专兼职教师的

教学工作量。

参考文献:

【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J】,2004.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蓑教育的通知【J】.2004.

463

五 : 关于FCB若干问题的探讨

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11届年会论文集 电气

对FCB若干问题的探讨

王立地

(珠海发电厂)

摘要:在机组快速切负荷(Fast Cut Back—FCB)控制功能的利用上一直存在应用方面的讨论,根据实际使用经验,对FCB与工质回收、汽轮机旁路容量的选择、电厂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贡献以及汽轮机性能影响的关系作了尝试性的探讨,介绍了在FCB工况下控制锅炉压力飞升、防止汽轮机“鼓风”效应的技术措施和锅炉PCV阀的选配原则。提出“功在电网,利在电厂”是FCB功能的价值体现,为提高电网和电厂长期的安全运行可靠性,建议在电厂中应推广机组FCB的应用 。

关键字:FCB;汽机旁路;PCV阀;压力飞升

引言

机组快速切负荷(Fast Cut Back—FCB),是指火力发电机组运行在某一负荷之上时,因电网故障解列或发电机、汽轮机跳闸,瞬间甩掉全部对外供电负荷,但未发生锅炉主燃料跳闸(Master Fuel Trip-MFT)的情况下, 用以维持“带厂用电孤岛运行”或“停机不停炉” 的自动控制功能。目前,国内机组设计FCB的不多,能够实用的就更少。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前些年设计了FCB的机组,由于多种原因实用率低,影响了后续设计和利用的信心。二是在机组FCB设计论证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导致FCB应用决策困难。而现实提醒人们,发电厂FCB功能缺失会给事故下的电网带来严重后果,如2003年8月14日的美、加大停电。其时,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波及影响人口约5000万,停电负荷约6180万kW,美国某些地区停电达4天,加拿大安大略省部分地区最长停电时间达一周多。美国停电损失估计约40~100亿美元,加拿大经济损失估计约23亿加元。这次造成惨重经济损失的停电事故暴露出美国电网和发电厂在系统、结构、设备安全性能方面的种种隐患。就火力发电厂而言,在机组遭遇事故时,不论这些事故源于电网或来自电厂内部,如果机组不具备“孤岛运行”能力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也无从谈起。从美、加“8.14”大面积停电事故的过程来看,事故发生后未能短时间内恢复电网运行反映出现代化的电网要求机组具备FCB功能是必要和紧迫的。FCB功能有助于电网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对稳定电网的贡献显而易见,但对电厂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诸多益处,比如:在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时FCB是实现“孤岛运行”的重要安全措施;是实现机组对电网“热启动”供电的基础;是机组事故停运过程中减轻金属应力损伤的控制手段,等等,几乎被人忽略,本文试图从提升电厂与电网安全控制水平角度出发,尝试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 问题一

FCB选择用损失少量工质以换取机组整体安全的方式是在保证机组合理造价的前提下兼顾了控76

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11届年会论文集 电气 制功能的有效实施。有论点则认为“只有回收全部工质的机组快速减负荷才是真正的FCB ”

机组发生FCB,工质能否全部回收取决于汽机凝汽器及其机炉系统设备和管道的容量。以亚临界600MW机组为例,正常工作状态下,温度545℃、压力17.4MPa的锅炉过热蒸汽一路通过汽轮发电机组作功把高温高压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作完功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凝结成35℃/5kPa(绝对)的凝结水。另一路是机组的回热系统从汽轮机分级抽出大约33%BMCR的蒸汽,换热以后变为疏水。凝汽器冷却面积通常都是依据低压缸排气参数按照67%BMCR左右的容量设计的,也就是说,凝汽器接收低压蒸汽的能力只有机组额定容量的三分之二,考虑到通过凝汽器的化学补水和机组系统的疏水量,凝结水泵容量则基本上与锅炉蒸发量相同。

机组快速切负荷工况下,锅炉过热蒸汽通过汽机高、低旁进入凝汽器,为了保证凝汽器的安全,控制排汽温度最高不能超过80℃,过热蒸汽通过高、低旁时利用机械节流和喷水的方式减温减压把高参数的过热蒸汽转为凝汽器能够接受的低参数蒸汽,这种混合减温就好比把适量冷水倒入盆内开水中,水温下降的同时,水容积相应增加。同理,通过高、低旁后的蒸汽与过热蒸汽相比质量流量大约要增加20%左右,如果再考虑FCB工况下锅炉主汽压力的飞升特性,从锅炉到汽机的一系列设备都要大幅度增容才可能实现“全部回收工质”的设想。据调查,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火力发电机组设计有FCB功能,用以提高电厂运行安全和经济性能,国内也有成功应用FCB功能的在运机组,管道、阀门、转机、容器都是按额定工作容量设计选配,以保证机炉工艺系统每千瓦造价有合理的性/价比指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有电厂为FCB工况而增大系统或设备裕量。事实表明,机组快速减负荷尤其在高于75%BMCR负荷时无法实现“全部回收工质”,但FCB是可以成功实现的。

2 问题二

FCB需要汽机旁路,但不一定非100%旁路不可,而有一种观念认为“要实现FCB必须配置100%汽机旁路”。

国内在运机组确实有选择100%高旁的,典型的如上海某厂600MW超临界机组(1992年投产)就选用了4台25%BMCR的高旁阀组合成“100%的汽机旁路”。公开资料[1]称:机组的FCB功能基本上是正常的,节选摘要如下:

“1993年8月3日14点46分,2号机组曾成功地实现了一次FCB。发生前机组负荷560MW,因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模块故障而误动作,引起开关跳闸而发生FCB,厂用电自动切换成功。主汽压力从22.5MPa上升到24.2MPa,高压旁路自动打开,1号和2号高压旁路阀先开启到43%,再回落到20%;3号和4号高压旁路阀一直保持在20%开度上,低压旁路受喷水流量限制只开30%左右,再热器压力从4MPa上升到5.8MPa,再热器安全门起座。给水泵汽轮机进汽切换成功,转速控制正常,风机均强制转为手动。以上变化均由机组控制系统自动进行,没有任何人为的手动操作,证明机组的FCB功能基本上是正常的。”如果以此作为“要实现FCB必须配置100%汽机旁路”的依据是需要讨论的。

这段摘要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确认该机组基本实现了高负荷(93%额定负荷)下停机不停炉的FCB功能,应该被认为是“真正的FCB”。第二,FCB开始阶段,过热蒸汽压力飞升1.7MPa令高旁自动快开,虽经喷水减温减压再热器压力仍升高1.8 MPa,驱动再热器安全门开启释放蒸汽。可见,当高于一定负荷时,即便配置了100%BMCR的高压旁路阀, FCB工况下也无法回收全部工质,这里既有设备容量的限制,也有压力快速飞升的作用。在此不能被忽略一个重要事实,该机组

77

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11届年会论文集 电气 高压旁路等效容量虽为100%BMCR,但低旁却是按65%BMCR容量设计,与汽轮机凝汽器容量相匹配,锅炉再热器则按额定容量设计。所以机组快速减负荷时,高旁看似能够满足过热蒸汽的泄放流通量,但受到其后系统容积的限制,瞬间扩容的蒸汽被迫从冷再安全门排至大气。第三,在FCB工况下,按等效开度计算,高旁只用了总容量的31.5%(1号和2号高压旁路阀先开启到43%,再回落到20%;3号和4号高压旁路阀一直保持在20%开度上),低旁只用到30%。木桶的最大容量受限于最短的木板,而100%BMCR高旁相当于决定不了木桶容量的长木板,且越长浪费越大。曾有说法认为配置100%的高旁可以代替锅炉安全门,这个案例表明高旁仅起到了减温、调压和导流的作用,把本应直接从锅炉排放的过热蒸汽引至再热器安全门泄放,安全门并没有被“代替”。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运行安全、工程造价以及设备利用效率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汽机旁路容量。

广东某电厂的经验值得借鉴[2]。该厂单机容量700MW,亚临界强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配置二级串联高、低压旁路,容量均为40%BMCR。FCB功能可实现 “发电机解列,带厂用电孤岛运行或汽轮机跳闸,停机不停炉”,设备配置和控制策略方面成功地破解了FCB工况下“锅炉压力飞升超压”这一难题,关键从两方面采取了措施:

1) 排放疏导。打开锅炉过热器PCV阀快速排汽泄压(排放);快开汽机高、低旁路,疏导蒸

汽减温降压(疏导)。

2) 釜底抽薪。速减入炉煤量,磨煤机减至2台(或3台)。

控制逻辑原理参阅图1。

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机组快速减负荷并确保75%BMCR以上负荷时的FCB,该厂在锅炉过热器联箱出口主汽管道上安装了7只PCV阀,总排量35%BMCR,是设计方面的一大特点,按ASME标准,一般只配10%BMCR排量的PCV阀。与汽机旁路相比,PCV控制压力飞升性能突出:动作快速,从接到指令至全开仅需零点几秒,低于汽机旁路阀全开的3秒;作用直接,安装在锅炉过热器联箱出口蒸汽管道上,开阀即泄压;方式简单,过热蒸汽直排大气,无需减温。考虑到锅炉蓄热能力差别以及给水压力对主汽压力的影响程度,同为40%BMCR容量的旁路,直流炉采用25%BMCR左右的PCV阀基本上可以满足机组75%BMCR以上负荷时FCB控制压力的需求。低于75%BMCR负荷时,无论对汽包炉还是直流炉,PCV阀都无须打开,因为锅炉有足够的压力飞升空间。

图1 FCB控制逻辑原理框图

78

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11届年会论文集 电气

图2 FCB动作记录曲线

3 问题三

FCB对减少机组误停、减缓温差应力、降低能量损耗都有相应贡献,“FCB只对电网有利,对机组本身好处不大”的说法值得斟酌。

还是举广东某电厂在高于600MW负荷工况下多次成功实现FCB的实例进行说明,撷取4例作为参考:

2001年5月11日3时48分,因雷击输电线路发电机与电网解列,FCB功能将#1机组超驰控制为“发电机解列带厂用电”方式,运行195分钟后机组重新并网。

2002年5月22日, #2机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网络通信故障,发电机跳闸,厂用电切换成功,FCB超驰控制 “停机不停炉”,57分钟后故障消除,机组热态下重新启动并网。

2004年5月29日,#2机组负荷640MW,因外部输电线路故障与电网解列, FCB动作,转为“发电机解列带厂用电”方式,机组维持厂用电负荷19.89MW,运行95分钟后重新并网。

2004年8月13日,#2机组负荷650MW,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发电机跳闸,厂用电切换成功,FCB实现 “停机不停炉”,维持锅炉运行,故障短时消除后机组极热态下快速启动并网。

从这些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FCB能给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种种好处。其一,扩展和延伸了控制功能,在控制机组脱离濒临全停的过程中保证热力参数不超过安全定值,维持预定的系统运行,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保护机组安全。其次,在事故性质方面,与MFT相比FCB的触发条件属于“存在处理机会的故障”。“停机不停炉”或“发电机解列带厂用电”都维持着较高的运行参数,事故原因一经确认、消除,机组在热态下重新启动升负荷可节省大量时间和能耗,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其三,热力机械寿命计算基本上都是以金属应力变化幅度和次数作为依据,应力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锅炉极端的变工况应该是满负荷时突然发生MFT,温度、压力波

79

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11届年会论文集 电气 动幅度最大。如果不设计FCB功能,根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第12章12.6条12.6.3款,电气故障跳汽轮发电机组就必须停炉,那么发生FCB的条件毫无疑问会引起锅炉MFT,金属应力变化幅度和次数随之增加,有损设备寿命。而成功的FCB,机、炉热力参数被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比之MFT降低了设备应力损耗,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 问题四

随着汽轮机制造技术和运行方式的不断改进,发电机解列带厂用电应列入正常控制序列,对“发电机解列后带厂用电或维持汽轮机空转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3]的说法需要探讨。

认为FCB会对汽轮机或发电机带来安全方面的损伤主要是根据传统理论和早期的汽轮机制造工艺、选材通过分析高参数下汽轮机在热应力方面可能出现的危害得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担心汽轮机低负荷或空转时的“鼓风”效应。据汽轮机生产厂家资料,现代汽轮机的制造技术无论在金属材料、制造工艺还是安全设备配置方面都提高了应付“鼓风”效应的能力,在电厂启停过程中只要采取正确的运行措施,如控制好高、中压缸的流量比例,降低冷再压力等,汽轮机实现低负荷“孤岛运行带厂用电”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得到成功运用,可以参考上文中提到的广东某电厂2001年5月11日和2004年5月29日的例子。至于“发电机解列后维持汽轮机空转”在现实中无实用价值,无需在控制策略中设计。

5 结语

综上所述,“功在电网,利在电厂”是FCB功能的价值体现,为提高电网和电厂长期的安全运行可靠性,应当推广机组FCB的应用 。实施FCB应在机组设计、设备选型、控制策略、安装调试等方面提供基本条件,必要条件:锅炉具有较好的燃烧特性;汽轮机具有低负荷运行性能;电气系统切换厂用电快速可靠;容量合适的锅炉压力飞升控制设备(汽机旁路系统、锅炉PCV阀)。目前国内设备制造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尤其新建机组更容易实现。充要条件:FCB一定要有较高水平的全过程、全自动热工自动控制系统与之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汪祖鑫,超临界压力600MW机组的启动和运行[M].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2] 姚金环,FCB功能的成功应用与一种新的实现方案[j]. 自动化仪表, 2004.

[3] 华东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设备及其系统[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80

本文标题: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淫秽信息网站的界定问题探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31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