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无人便利店-每日话题:无人便利店来了 这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发布时间:2017-11-23 所属栏目:IT业界

一 : 每日话题:无人便利店来了 这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61阅读(www.61k.com)7月10日消息,继共享单车、充电宝后,无人便利店会成为投资新风口吗?国外有亚马逊的无人收银便利店AmazonGo,国内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也纷纷获得融资!

无人

  今年6月初,一家叫“缤果盒子”(BingoBox)的无人收银便利店登陆上海。据悉,缤果盒子定位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定位是全新社区智能化项目,目的是为高端社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鲜及便利服务。

  进店需要先扫门口的二维码,绑定手机号实名注册才能进入。拿完商品放到收银台可自动计算,然后扫码支付,门会自动打开。如果没有购物需要离开,可手动开启触控开门按钮。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了1300亿元,这意味着便利店有很大的市场。

  从商业角度上看,无人超市瞄准的应该是人力节省、提高购物体验,以及可以大规模复制、规模化的目标。比如,日本的无人便利店计划,就是因为日本的人力成本实在太高了。中国的零售行业,未来也势必面临同样的问题。

  目前,无人便利店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其更像一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它在品类上做了丰富、空间上做了扩容,在用户体验上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实并未做到传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扫描区域手持支付,现在的无人模式更像自助购物。

  在零售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无人便利店直接的显性成本和普通便利店相比是一个伪命题,“消费者在门店确实没有看到工作人员,但是前台没人,后台有人”。在上述人士看来,无人便利店需要更多的物业配套,而物流成本和商品管理等后台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同时灯光、温度、设备等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相关阅读:

  想要替代人力的无人超市 可能并不划算

  无人便利店成了“网红” 但概念色彩太重

  都是高温惹的祸?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停运维修

  上海无人便利店运营10个月:接客数万 无一次偷盗

二 : 巨头先后入局 无人便利店是炒作还是风口?

  中国实体零售业,近期又迎来了一只“风口上的猪”。在亚马逊Amazon Go线下超市推出半年以后,国内的无人便利店终于迎来了集体爆发期。

  7月3日,国内首家投入商用的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宣布完成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并计划在一年内铺设5000个网点。公开资料显示,缤果盒子在2016年8月开始在广东中山地区启动项目测试,上月初开始正式进驻上海市场,在供应链方面已与欧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无独有偶,另一家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近期也宣布获得创新工场3000万元融资,这是一家依托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和后台管理系统来构建无人化场景的企业。

  有意思的是,快消界的龙头老大同样“不甘寂寞”,也来无人零售领域插一脚。

  6月25日,娃哈哈与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的新闻令零售圈内沸腾了起来。作为“新零售”的倡导者,阿里巴巴不甘落于人后,近日宣布无人超市“淘咖啡”将亮相于7月8日-12日举办的淘宝造物节。

  资本青睐、巨头进军,一时间无人零售的概念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就目前看来,企业提出的解决方案设想都很美好,但对消费者而言,未来无人商店的应用究竟是触手可及还是镜花水月?

  成本争议

  从目前无人便利店的参与方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欧尚、大润发为首的传统零售,一类是以瑞典初创公司Wheelys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还有一类则是家居品牌居然之家、快消公司娃哈哈为代表的跨界运营企业。

  先不论无人技术成熟与否,为什么企业争相选择进入的是过往毫不起眼的便利店?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了1300亿元。货圈全创始人张泽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至少有560万家杂货铺,这560万杂货铺一年的销售额差不多10万亿,“无疑是个巨大而又杂乱的市场”。

  EATBOX是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最新推出的无人便利店品牌,记者获悉该项目即将于7月中旬落地两家店,分别位于北京东直门、世纪金源。

  怡食家超市CEO、EATBOX项目负责人安利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化高度发达、人群密集程度加剧的情况下,便利店毫无疑问会获得爆发式的增长。

  关于无人便利店的争议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一项在于成本的核算。中百集团总经理万明治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无人便利店节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力成本,假如一家夫妻老婆店需要雇用2人,无人便利店一个月省了10000元的人工;普通便利店需要4人,则省了20000元。”

  然而,在计算前期投入方面,无人便利店对比普通现代便利店则高出了太多。“夫妻店: 50000元/50平方=1000元/平方;普通便利店:150000元/70平方=2143/平方;无人便利店:200000元/20平方=10000/平方。”万明治推算道。

  对于前期投入,安利英告诉记者,无人便利店主要成本集中在物流识别技术的费用。“搭建成本虽然很高,但当门店开到一定规模,成本会被迅速摊薄。我们预计一家店大约在10个月左右收回成本,甚至随着技术的成熟可以缩短至半年。”

  安利英表示,首批无人店铺选品大约在300-350个SKU,为了提高单品毛利,未来计划增加自有商品的比例,争取达到一半以上。在安利英看来,快消品的品牌之中不少仍未达到行业主导地位,这是值得深挖掘的部分,依靠品牌力量来形成重度垂直细分。

  终极场景

  北京轻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中小商家的多平台商品管理及推广应用的科技型创业公司,同时也是为EATBOX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合作团队。轻仓科技CEO汤雁向记者介绍,EATBOX主要采用RFID射频识别和视频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汤雁表示,当前物品识别技术主要依靠大量的模型训练,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成熟,未来希望构造出一个类似于Amazon Go概念的场景。他同时坦言,后台系统开发的成本需要长时间运营来摊分,这就涉及到技术规模化的问题。

  随着支付手段的丰富化加深,安利英向记者表示,现阶段技术层面遇到的最大问题其实在于商品的防盗、物品识别技术精准度以及把人脸识别与后台系统绑定的问题,这也是行业绕不过去的问题。

  火爆必然有火爆的缘由。在联商网新零售顾问团秘书长云阳子看来,无人便利店本质上是自助便利店,不要收银员;这种新型便利店,应用场景多,复制加盟快速,理论上能快速把销量做起来。

  “上个月和一个知名投资人深度交流,达成一个初步共识:自助便利店(减少人工),O2O模式(+电商),茶饮水果吧(+体验式消费),可能是新型便利店的三个发展方向,简称之为‘两加一减’。” 云阳子说。

  抛开技术层面,零售的核心竞争力更是需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便利店,这个被视作城市之中“温情的所在”。万明治表示,不能简单地把便利店视作冷冰冰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背后还富有一种人文关怀,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不能缺少。

  “其实在无人便利店未来的发展中,对运营团队能力、选品能力以及团队快速决策能力的考量必不可少。回到零售的本源,那就是怎么把零售业态做成一个品牌。”在安利英看来,资本的关注自然是好事,但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处在风口,而是在于企业后续的运营能力。“风刮得不小,但也并不是每一只猪都能飞起来。”

三 : 无人便利店成了“网红”,但概念色彩太重

摘要: 无人便利店仍处于技术探索的早期,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还为时尚早。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呆、萌、酷、炫、吊炸天”可谓粉丝经济的五大秒杀利器。网红修炼,要么单点突破、独专一长,要么排列组合,博彩众长。

酷炫、黑科技让无人便利店变身“网红”。

近日,国内无人便利店“火”气上窜。F5未来商店、缤纷盒子相继获得融资,总额达1.3亿元,阿里首个无人超市“淘咖啡”揭开神秘面纱,就连传统快消企业哇哈哈也跻身无人零售领域......

从进店、选购到支付、离店,全程自动完成,黑科技似乎赐予零售高大上的气息,俨然一股清流。然而,这股所谓的“清”风能持续吗?

无人便利店成“网红”

2016年资本市场唯有共享单车一枝独秀,这一局面似乎被无人便利店打破了。

自从Amazon Go于去年年底点燃无人零售这把火后,2017无人便利店的“火”势蔓延到国内,成为VC们关注的一个小风口。

2017年2月,出走去哪儿的庄辰超玩起了跨界,一口气连开了5家可自主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峰,不仅投入了3个亿,据悉,CC“下注”有着控股型投资的味道,为此,还准备了30亿资金计划整合更多的便利店品牌,立志把无人零售发扬光大。

便利峰之后,无人便利店点击率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

传统消费企业的翘楚哇哈哈,继二月份推出类似于Amazon Go星级的无人零售店Take Go后,6月份,携手深蓝科技计划在未来3年开十万台,10年百万台。随后,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蓝科技合作推出无人便利微店。

无独有偶,除了传统企业,还有线下实体特别是连锁便利店,同样掀起了无人零售的热潮。

今年6月初,北京居然之家宣布开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 ;7月,日系便利店巨头罗森率先在上海香港广场和万象城开设两家门店,进行零售自动化试点,试点完成后,将重点从办公楼门店开始推广。此外,7-11和全家等5家大型便利店也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引入无人收银系统。

乘着无人零售的7月小高潮,创新工场项目F5在完成3000万A+轮融资后,利用机器自动化结合算法代替人工的24小时智能便利店,计划在3-6个月内开出30-50家门店;缤纷盒子去年在广州试点完成后,今年6月落地上海,日前,完成亿级融资,扩张的野心爆棚,预计一年内铺设5000个网点。

阿里的“淘咖啡”一个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身的无人零售实体,7月初,高调从实验室走出亮相。

显然,不断迭代的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涌入,加上亚马逊、阿里这样的科技巨头介入,无人便利店火成为必然。用生物识别技术、第三方支付等I oT技术方案对传统零售进行改造的尝试,得到格外的重视。

无人便利店火爆背后,其实是其线下场景带来可想象的诱惑。在移联网红利消尽趋势下,“线下场景”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近年来,网约车、共享单车、唱吧等“APP+场景”的模式探索,无一例外的迎来柳暗花明。正因此,不管是电商、手机制造商还是传统企业开始把目光聚焦于线下,试图寻找一条新的或产品、或服务的爆发路径。

目前,无人便利店的场景布局主要集中在流动密度较大的区域,如高档商区,住宅区、景区、办公区等,据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的GMV预计达389.4亿元。在A股市场,远望谷(物联网技术、利用RFID方案实现无人零售)、新开普等与无人零售支付技术相关概念股持续走强。

无人便利店火的没商量。

“概念级”无人零售

“站在VC的角度上,我们并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熊猫资本毛圣博如是说。

毛圣博谈到,VC 投资有它自己的模式限制,偏好市场规模大的项目,并且要求短时间内做到很大的量。但便利店即使是无人化,可能也较难快速爆发。其次,人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所有这些便利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标品,没有太大差异,只能在盒饭上、咖啡上,服务上去做差异。

即使无人便利店是个小风口,其模式不乏硬伤。

不容否认,无人零售要实现用机器代替人工,以缩减出货、购买流程、时间成本,使服务更加规模化。据介绍,一个15平方米的缤果盒子与40平米的传统便利店的SKU数量相当,后者投入约40万,缤果盒子投入成本10万,是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无人值守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平效。此外,无人零售能够解放人工,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便利性的需求。

即便如此,无人便利店仍处于技术探索的早期,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还为时尚早。

目前,无人便利店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其更像一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它在品类上做了丰富、空间上做了扩容,在用户体验上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实并未做到传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扫描区域手持支付,成型的无人模式更像自助购物,在新技术的助力下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要注意的是,无人零售有三大门槛:首先,其在技术和商品管理上的成太高;其次,无人零售在选址、客群、产品结构、定位上有一定的要求,很难做到快速的规模化复制、加盟;第三,普遍的国民诚信问题不得不考虑,谈国人的素质是个大命题,满大街“缺胳膊断腿”的共享单车就能充分说明问题,产品被盗、基础设施被破坏将会是无人零售的大难题。

综上三点,真正的无人零售店概念色彩更加浓重。

回到零售本身,零售和供应链是高关联,缤果盒子之所以夸下一年内铺设5000家的海口,究其原因,是因为缤果提供的是“盒子”和技术,所有商品和后端供应链资源均来自欧尚。哇哈哈、伊利亦同理。

不出意外,无人零售提供的服务和消费场景是是对新零售业态很好的补充,这一渠道入口与新零售概念高度匹配,正因如此,阿里、亚马逊此类的巨头入局,阿里从2014年入股银泰便开始了线上改造线下的探索,通过技术手段对“人、货、场”进行重构,新零售落地加速。

但是,无人零售绝对不是主旋律。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零售行业总规模已达4.5万亿美元,并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如何释放新零售的空间?在勾连线上线下场景上,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阿里盒马鲜生、百联集团RISO系食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尝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超市业态、便利店等线下业态才是新零售的核心价值所在。

往往很多事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作为技术的宠儿,酷炫、黑科技武装的无人便利店更像一把“虚火”,其IP的价值更大。现阶段的无人便利店与其说是一股清流,不如说它更像一股意识流。

四 : 无人便利店变身“网红” 新零售的清流还是意识流?

  “呆、萌、酷、炫、吊炸天”可谓粉丝经济的五大秒杀利器。网红修炼,要么单点突破、独专一长,要么排列组合,博彩众长。

  酷炫、黑科技让无人便利店变身“网红”。

  近日,国内无人便利店“火”气上窜。F5未来商店、缤纷盒子相继获得融资,总额达1.3亿元,阿里首个无人超市“淘咖啡”揭开神秘面纱,就连传统快消企业哇哈哈也跻身无人零售领域......

  从进店、选购到支付、离店,全程自动完成,黑科技似乎赐予零售高大上的气息,俨然一股清流。然而,这股所谓的“清”风能持续吗?

  网红无人便利店

  2016年资本市场唯有共享单车一枝独秀,这一局面似乎被无人便利店打破了。

  

20170707084212543

 

  自从Amazon Go于去年年底点燃无人零售这把火后,2017无人便利店的“火”势蔓延到国内,成为VC们关注的一个小风口。

  2017年2月,出走去哪儿的庄辰超玩起了跨界,一口气连开了5家可自主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峰,不仅投入了3个亿,据悉,CC“下注”有着控股型投资的味道,为此,还准备了30亿资金计划整合更多的便利店品牌,立志把无人零售发扬光大。

  

20170707084156745

 

  便利峰之后,无人便利店点击率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

  传统消费企业的翘楚哇哈哈,继二月份推出类似于Amazon Go星级的无人零售店Take Go后,6月份,携手深蓝科技计划在未来3年开十万台,10年百万台。随后,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蓝科技合作推出无人便利微店。

  无独有偶,除了传统企业,还有线下实体特别是连锁便利店,同样掀起了无人零售的热潮。

  

20170707084229653

 

  今年6月初,北京居然之家宣布开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 ;7月,日系便利店巨头罗森率先在上海香港广场和万象城开设两家门店,进行零售自动化试点,试点完成后,将重点从办公楼门店开始推广。此外,7-11和全家等5家大型便利店也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引入无人收银系统。

  乘着无人零售的7月小高潮,创新工场项目F5在完成3000万A+轮融资后,利用机器自动化结合算法代替人工的24小时智能便利店,计划在3-6个月内开出30-50家门店;缤纷盒子去年在广州试点完成后,今年6月落地上海,日前,完成亿级融资,扩张的野心爆棚,预计一年内铺设5000个网点。

  阿里的“淘咖啡”一个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身的无人零售实体,7月初,高调从实验室走出亮相。

  显然,不断迭代的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涌入,加上亚马逊、阿里这样的科技巨头介入,无人便利店火成为必然。用生物识别技术、第三方支付等I oT技术方案对传统零售进行改造的尝试,得到格外的重视。

  无人便利店火爆背后,其实是其线下场景带来可想象的诱惑。在移联网红利消尽趋势下,“线下场景”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近年来,网约车、共享单车、唱吧等“APP+场景”的模式探索,无一例外的迎来柳暗花明。正因此,不管是电商、手机制造商还是传统企业开始把目光聚焦于线下,试图寻找一条新的或产品、或服务的爆发路径。

  目前,无人便利店的场景布局主要集中在流动密度较大的区域,如高档商区,住宅区、景区、办公区等,据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的GMV预计达389.4亿元。在A股市场,远望谷(物联网技术、利用RFID方案实现无人零售)、新开普等与无人零售支付技术相关概念股持续走强。

  无人便利店火的没商量。

  概念级无人零售

  “站在VC的角度上,我们并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熊猫资本毛圣博如是说。

  毛圣博谈到,VC 投资有它自己的模式限制,偏好市场规模大的项目,并且要求短时间内做到很大的量。但便利店即使是无人化,可能也较难快速爆发。其次,人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所有这些便利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标品,没有太大差异,只能在盒饭上、咖啡上,服务上去做差异。

  即使无人便利店是个小风口,其模式不乏硬伤。

  不容否认,无人零售要实现用机器代替人工,以缩减出货、购买流程、时间成本,使服务更加规模化。据介绍,一个15平方米的缤果盒子与40平米的传统便利店的SKU数量相当,后者投入约40万,缤果盒子投入成本10万,是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无人值守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平效。此外,无人零售能够解放人工,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便利性的需求。

  即便如此,无人便利店仍处于技术探索的早期,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还为时尚早。

  目前,无人便利店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其更像一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它在品类上做了丰富、空间上做了扩容,在用户体验上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实并未做到传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扫描区域手持支付,成型的无人模式更像自助购物,在新技术的助力下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要注意的是,无人零售有三大门槛:首先,其在技术和商品管理上的成太高;其次,无人零售在选址、客群、产品结构、定位上有一定的要求,很难做到快速的规模化复制、加盟;第三,普遍的国民诚信问题不得不考虑,谈国人的素质是个大命题,满大街“缺胳膊断腿”的共享单车就能充分说明问题,产品被盗、基础设施被破坏将会是无人零售的大难题。

  综上三点,真正的无人零售店概念色彩更加浓重。

  回到零售本身,零售和供应链是高关联,缤果盒子之所以夸下一年内铺设5000家的海口,究其原因,是因为缤果提供的是“盒子”和技术,所有商品和后端供应链资源均来自欧尚。哇哈哈、伊利亦同理。

  不出意外,无人零售提供的服务和消费场景是是对新零售业态很好的补充,这一渠道入口与新零售概念高度匹配,正因如此,阿里、亚马逊此类的巨头入局,阿里从2014年入股银泰便开始了线上改造线下的探索,通过技术手段对“人、货、场”进行重构,新零售落地加速。

  但是,无人零售绝对不是主旋律。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零售行业总规模已达4.5万亿美元,并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如何释放新零售的空间?在勾连线上线下场景上,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阿里盒马鲜生、百联集团RISO系食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尝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超市业态、便利店等线下业态才是新零售的核心价值所在。

  往往很多事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作为技术的宠儿,酷炫、黑科技武装的无人便利店更像一把“虚火”,其IP的价值更大。现阶段的无人便利店与其说是一股清流,不如说它更像一股意识流。

  不想错过新零售资讯?赶紧关注地歌网! 网址:http://www.diggg.com.cn

本文标题:无人便利店-每日话题:无人便利店来了 这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68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