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提高练习题及答案17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一 : 虽有嘉肴提高练习题及答案17

虽有嘉肴提高练习题及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 .

(2)弗学,不知其善也( ) .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

2、下面句中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

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4、默写。

(1)虽有嘉肴,弗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虽有嘉肴》一文的中心句是。

5、“虽有嘉肴 ,弗食,有知其旨也。”强调了什么问题?

6、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7、本文告诉我们什么?

8、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么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9、读了这篇文章,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答案

1、(1)美,好 (2)好处,益处 (3)所以 (4)反省

2、C C项中的“其”表示推测,其他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

3、(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2)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4、(1)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教学相长也

5、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6、教和学的关系。

7、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先从“嘉肴”“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从教与学的关系得了“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骨《兑命》“学学半”的话加佐证。

9、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获得成功。老师与学生要共同成长。老师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多反思,改进教学,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这样才能“知其善”,学习中要虚心努力才能“知不足”。

二 :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0课,虽有嘉肴教案(附原文重点字、译文)

虽有佳肴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www.61k.com]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重点字词意思、整文翻译、句子赏析

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预习反馈

1.交流课前预习第1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2题,正确认读字音。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重点字词会解释。

示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2.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佳肴 虽: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第1页 共3页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0课,虽有嘉肴教案(附原文重点字、译文)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www.61k.com](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6.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参考译文:(以《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结合课本课下注释稍作修改,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合作研讨,把握内容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四、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略。

课后学习

4.背诵课文。

5.完成课后练习。

第2页 共3页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0课,虽有嘉肴教案(附原文重点字、译文)

附原文和译文

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www.61k.com]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译文

(以《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结合课本课下注释稍作修改,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3页 共3页

三 : 《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译

《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译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译】。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

注释:

①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译文:

鲁公问孔子说:“我#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网站 end#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译】。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对有学识的人的作用给以很高的评价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译】。”

启示: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

本文标题: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提高练习题及答案17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810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