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我们已经尽力了-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美女楼体图片

一 :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句广告语让“褚橙”打动了很多人。从生产到品牌都打着深刻褚时健烙印的“褚橙”将如何传承?

褚时健咳了两声,“还能再活多少年,我也没把握。所以我希望能赶紧把差的东西补上。”

2014年11月20日,褚橙庄园开门迎客,游客如织。褚时健与游客闲聊,逗小孩儿玩。

在他的主持下,2014年果园的土地又被深翻一次,旨在提高保水能力,应对高温干旱天气。 他点燃了一根烟,是“红塔大师”。据说这是红塔集团向褚时健的致敬之作,空心过滤嘴,1000块一条。本来还想让他在上面签名,但顾虑到签名就要对品质完全打包票,他最终还是没签。

“品牌靠质量,一旦质量出问题,这个品牌就不行了。”褚时健希望儿子褚一斌可以继承自己的这片心血,把品牌和质量延续下去。

褚时健当年得罪了谁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从二十多岁开始,褚一斌就一心想离开父亲。(www.61k.com)

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父亲并不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尤其对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言。他有了坚强的靠山,也生活在山的阴影里。

刚从学校毕业,褚一斌就被父亲安排到烟厂做工人。一天工作11个小时,他没太多空间设想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老父代他做了规划,但不是他想要的。

更难堪的是,不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说,“这是褚时健的儿子”。他想往外跑,想给自己争一口气。

刚好一个朋友说有机会去日本留学,褚一斌要奋力一搏,脱离父亲的庇护。褚时健给他的条件是“成家了就可以走”。

这有点像民国时期新青年离家求学前的最后一个任务。褚一斌在半年时间内迅速完婚。1987年,他奔赴日本求学,其后在新加坡定居并从事金融工作。此后,褚家突生变故,盛极而衰,褚一斌一直流寓在外。

“我对老爷子一直很佩服,也同情。作为儿子,我肯定想尽力帮他,但我又不愿把自己牺牲掉。”褚一斌说,起初自己不太想回来,因为父亲实在是个性格很强悍的人。 褚时健家族观念极强,家族的事业需要有人继承。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褚一斌最终还是回到玉溪。他结束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次进入到父亲的事业里。

“我今年五十几岁了,走到哪里还都是‘褚老的儿子’。”褚一斌有些无奈。但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对这些也释然了。

褚一斌的做派和褚时健截然不同。尽管也回国干了几年农业,在他身上还能清晰感受到海外生活多年的金融精英气息。

2007年底,他刚回国,受父命所托去看一块地。那天,他和村长、支书、会计等人聊到很晚,索性住了下来。会计把床让给了他,他才躺下把被子一盖,就被冲鼻的味道熏个够呛。

“从那里作为一个起点,现在我一个月不去田里还真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的朋友叫我去打球,我说我正打着呢,不过不是用球杆,是用锄头。我的球场也够大,有几千亩地呢。”褚一斌玩笑道。他搞金融时做海外市场,常年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身体也好了不少。

12月的玉溪,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加之天气阴沉,我们在褚家位于大营街的别墅小院里烤火,聊天,并在火上烤起了红薯、鸡翅和云南特色的包浆豆腐。

正热哄哄的吃着,原本在客厅休息的褚时健忍不住跑了出来,“我来指导你们一下,他弄得不好吃。”

可惜他最终还是没加入我们。他看了一会我们烧烤,又看了一会院内的花草,最后

褚时健当年得罪了谁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在一棵结着黄澄澄橙子的小橙树前久久驻足。(www.61k.com]

“前年冬天,也是在这里烤火。我一个做基金的朋友来看望老爷子,说您这个东西我给您打包上市多好,老爷子不同意。”褚一斌说。金融是他的本行,可以感觉到,他对资本的看法和父亲并不一致。

“我相信我父亲对社会进步是理解的。拒绝上市,一个是他年龄大了,一个是他觉得自己承载不了上市后对社会的责任。他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但这个事情我觉得只是时机成熟与否的问题。”在褚一斌看来,眼下“褚橙”的重点还在种植。至于“褚橙”上市,现在不可能,但未来可期。

时代变了,帮助褚时健种橙子的是讲义气、人情味、荣誉感、责任心,但最终烧起来的一把火却是电商的营销能力。而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继承者更多的权衡和探索。 “你怎么评价自己的一生?”我问褚时健。

“让别人去评价吧,我很难评价。但有一点,我在做事的时候,不怕自己吃亏,怕别人吃亏,这是我的优点。”褚时健回答。

少年得志,壮年失势,中年一飞冲天,老年跌入谷底,却能以八十高龄绝地反弹,褚时健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

“我的心态是不计较社会对我的不公平。因为现实你没有办法,多少人都得低头。别人说我们这一家,是叫花子养鹦哥,苦中作乐。”他还真的养了不少鸟,客厅地上一排的笼子,不知其中有没有鹦哥。

“我来云南五年了,好像社会上任何有头有脸的人都受过褚老的恩。”烤着火,万科的公关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带媒体上山见褚时健的情景。那位媒体人发了条拜访褚时健的朋友圈,立刻就有老领导来回复他,说一定要带话给褚老,感谢褚老在他们当年最困难的时候,送了一辆车,解决了采访出行的问题。“所有人都觉得领了他的恩。你看这么多淘宝小商家崛起,大家并不会说我感谢谁谁,只会觉得是自己的努力。”

而此时褚时健钻进厨房,先是煞有介事地指挥正在做饭的厨师如何蒸香肠,接着又颠起炒勺炒起了豆豉,炒了几下,似乎觉得无趣,他又把炒勺塞到了厨师手里。 这个老头儿,还是闲不住。

文章来源于:

二 : 我已经尽力了

我已经尽力了

六年级蔡思榕

日子过得好快,当我们还在不停息地训练时,“中和杯”体育四项比赛的帷幕已经拉开,星期五,我满怀着信心地来到了中和小学。

我记得教练对我说过:“比赛时千万不能紧张,要把平时的水平打出来,取得好名次,才不会辜负我对你们的期望和付出的心血。”比赛时的没一粒球,我都很认真地对待。但是有一场比赛是我彻底失望,让我看清了我自己。

“普贤的蔡思榕对中和的许紫衍。”裁判员高声喊道。我拿好球拍,走到赛场上,我看了看对方,他雪白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显得格外机警,格外有活力。“比赛开始!”我拿着球,小心翼翼地抛上去,发球成功!对手很机灵,立马就跑过去,把球推了过来。我不甘势落,给了她一个拉球,成功了!这球我赢了。现在发球权在她手上,她发了一个大角球,我站在旁边,她发在右边,我来不及接住球,那球已经落在了地上,我就这样[www.61k.com]白白输掉了1分。第一局对方赢了。紧接着我也反超了一局。

紧张的第三局来了,在比赛的场地的护栏外,挤满了中和小学的学生,每当对方赢了一球,他们就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声,这声声搅得我心慌意乱,连球都接不好。一连我失了好几分,终于到了最紧张的时刻,9:9,我心里很乱,有点不知所措。对手发了一个大角球,我又触网了,最后一个球,我拉了3次的球,终于又赢了1分。10:10了,对方进行了强攻,连续赢了两分,就这样我输了,我流下了眼泪,四强就这样与我挥手告别了!我哭得有些泣不成声。教练说:没事,不要哭,输了就是输了,下午还要和别人争取进六强。”

我边揉眼睛边说:“可……可是……我没办法打冠军了。”教练说:“谁叫你打冠军了,我们只要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吸取经验就可以了。”是啊!下午还有比赛,我一定不能就这样认输。

下午,我打赢了崇德小学的比赛,进了六强,得到了第六名的成绩。

其实,我对这个名次并不满意。在比赛中,我读懂了自己,也吸取了经验,我也知道大家对我的期望都很大,虽然我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我想告诉大家:“我已经尽力了!”

三 : 莞式服务(当我们意淫“互联网思维”时,人家已经玩剩下了)

莞式服务(当我们意淫“互联网思维”时,人家已经玩剩下了)_莞式服务体验

小编诳语:焦点访谈终于开始管老百姓的性生活了——央视对“莞式服务”发难,据说东莞在焦点访谈播出当晚马上封街扫黄……相信大洋彼岸美帝从间谍卫星看到一座不夜城突然消失也一定会扼腕痛惜。谨记毛主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教导,咱们一起来深刻地批判一下这万恶的“莞式服务”,其实小编心里在反复暗骂:MLGB多好的地方,老子还没去体验过那些糟粕就TM被灭了……

10多万数量之众的小姐,相关产业链每年产生接近400亿元左右的经济效益,算起来都达到了东莞GDP的10%之多!尽管不知媒体所报道的数字从何而来,但有一点,这可足够令我等芸芸众生之辈大开眼界!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一度被奉为地下色情行业“ISO标准的莞式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三字——雷死我也。

90年代初期来大量的台商和港商离开家人只身来到东莞投资,远离家乡的空寂和事业成就后的“发达”让他们找到了消遣的地方——这笔钱自然也没有违背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从一个“集群产业”流向“另一个产业”,如此往复循环,便成就了今天不一般的“GDP效应”!

可能有些看官觉得好笑,有些人此刻在心底里对那些“敬业的小姐”又鄙视了一番,又有些人对于这些迫于生计的小姐投来理解的目光!抛开法理范畴、解除道德枷锁,单纯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说,转内销市场的东莞的制造业不该向这些小姐及小姐背后的“运营团队”学习吗?诸位看官大可先放下不与之相提并论的不屑姿态,透过表象看本质,这才是我们要找的东西。

据业内人士介绍, “莞式服务”要求小姐在2个小时内让顾客在30余种地下色情项目中选择感兴趣的进行服务。这种地下色情服务已经标准化——细致到开头的艳舞、性工作者的面部表情……

从此可见,她们俨然已形成专业商业化运营模式,看看她们如何将“服务产品”发挥到极致的?

启示之一:产品创新

“30余种项目”?!拜今天的网络分享精神所赐,网上甚至流传出这种标准化的“服务菜单”,而且那服务中的名称绝对让人刮目相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很黄很暴力”的露骨描述,他们用了很多文气的词语去包装,语境中或谐音、或意会、或排山倒海之气势,总之足够让意志坚定的男人们浮想联翩,一试为快……

小姐及小姐背后的“团队”并没有因为“衣食无忧”而不思进取,反倒是推陈出新,与“市”俱进,她们在“传统的服务”中加以“改进创新”,开创了30余项之多令人闻所未闻的“新产品”,她们深知,“市场竞争力”在于“差异化的产品力”,而“差异化产品”的精髓又在于“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又带来了不一般的“消费体验”,也难怪很多“客户”有如此之高的“消费忠诚度”,也不难理解,外地小姐为什么不远千里来东莞“取经”!

“营销导向”的核心思想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我们必须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上上之策是通过创新产品去满足空白的市场需求,这便是管理者奉为圣经“蓝海战略”!事实证明,通过传统的同质化产品去满足大众化的市场需求会钝化我们的竞争力,“人走我不走”才能“杀出新血路”,试想东莞的小姐如果还提供以前的“传统服务”,她们还能“赢得市场”进而赢得行业翘楚之地位吗?

启示之二:产品标准化

“2个小时、30余种项目、面部表情标准……”,不“ISO”才怪!前者是“产品”的量化标准,后者是大家冠以的名号概念,在市场营销中,标准是基于产品的物理规范和精神内核,概念好比是产品的“外衣”,有标准才能创造好的产品力,有概念才能让产品更具生命力,让别人记住产品、认同产品、进而接受产品。如果小姐们没有“创新产品和标准服务”,“业界”还会美其名曰为“ISO”吗?

我们一直在提打造自主品牌,但是在产品上我们没有自己的标准,也不去追寻和打造自己的标准,“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好的产品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是“规范生产”,对于市场来说是“重新制订游戏规则”,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树立壁垒”。在消费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在80后、90后消费主力军唱主角的舞台上,产品除了功能以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时尚、创意、分享、体验……

“产品标准化”的物质层面是提供规范化的产品或服务以保证质量,精神层面则是我们要满足消费者的什么需求以及通过怎样的切入点去满足?以东莞小姐所提供的服务为例,她们“产品标准化”的物质层面是“开头艳舞、面部表情、客人获得性高潮的次数”等等量化指标,精神层面则是满足男人们的“猎艳尝鲜”心理,再通(www.61k.com]过30项服务自主选择为切入点去满足“个性化需求”,这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启示之三:产品概念

也许你会说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产品概念,但对于那些急需分享市场蛋糕或造就一个品牌的“野心家”来说,就不得不重视产品概念!想必很多周边城市的客商是专程冲着东莞小姐的“ISO服务”来的吧!一个“ISO服务概念”居然可以创造如此“市场效应”!

娃哈哈的“27层净化”,金龙鱼调和油的的“1:1:1”,“买变频,选美的”……这些品牌的产品并不一定在质量上是最好的,但它们在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重要的是它们能让消费者相信它们的产品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卖点,这便是一个好的“产品概念”!

一个好的“产品标准”加上一个好的“产品概念”就是品牌的雏形,东莞起家的“真功夫”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它通过“中餐标准”的打造和“营养还是蒸得好”的洋快餐对立点(肯德基和麦当劳)“产品概念”打入了中式快餐市场并实现了快速扩张和品牌效应!

对于东莞小姐,不管人们是投来鄙夷的目光、同情的目光、愤怒的目光还是其他的夹杂看法,但是她们及她们背后“团队”的“商业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①产品创新带来新的消费体验

②产品新标准(外在和内核)打破市场规则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③产品概念强化消费认知并带来了广而告之的传播效应

作者:三虎

新浪博客:三虎营销策划机构

四 :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他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他曾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他的名字叫褚时健。1994年时,他是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1999年,因贪污受贿,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是个闲不住的老头儿。2002年,他办了保外就医,出狱。出狱后开始种褚橙,一种十几年,2012年,褚橙在全国风靡。今年他已87岁,还能活多少年,他也没把握。但只要活着,他就能干出一些事儿来,让人期待。

这是《中国企业家》的一篇人物特写,文辞优美,读完都醉了。

“心累。”

这是褚时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他头发花白、蓬乱,倚坐在老式皮沙发里,我能清楚看见他灰毛衣上成片的毛球和藏蓝色裤脚上的泥。

他语速缓慢,有老年人的含混并夹带方言,需要人仔细辨别他说的每一个字。这令我想到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有人声嘶力竭也没人要听,有人低沉含混却听众云集。

现在,媒体、帮助对接此次采访的万科公关和褚时健的干女儿、红塔集团派来记录褚时健生平的摄像师、几名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或站或坐,全听他说。

这是褚时健的成功,也是他的负累。

从“红塔山”到“褚橙”,作为罕见的、身陷囹圄之后还能以古稀之年东山再起的企业家,通过电商和媒体的演绎,他变成了一个励志符号,他跌宕悲辛的人生也被省去了晦暗不明的部分,成了最佳的心灵鸡汤。本不愿面对媒体的褚时健不得不抛头露面,为“褚橙”代言。他给人们的正能量,也是“褚橙”前进的力量。

他是企业家心中的企业家,王石、柳传志都对他倍加推崇。“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

他对王石说的这句话,通过王石女朋友田朴珺小姐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还有什么不甘心?”他耳背,我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87岁的老人说。

【一】

密集的炮火声中,年轻的褚时健精疲力竭,上级要求撤退的命令一次比一次急迫。但他仍在战场上徘徊,一具一具翻开那些尸体,有自己人,也有国民党的人。

这个不是。

这个也不是。

都不是二哥。

他执拗地寻找,最终,褚时健背着二哥的尸体回来了。

1949年加入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上过战场,见过生死的褚时健勇毅、果敢。因为这些优秀品质,他被迅速提升,入党、提干,历任区长、区委书记、玉溪地委宣传部干部管理科科长和行署人事科长。

但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当过游击队员的男人并不适应政府官员的生活。他的直接和执拗,让他得罪了一些人。接下来狂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中,他很快被打为右派,一家人一起被下放到新平县红光农场。

褚时健的商业天分却在这段艰难岁月显露出来。1970年开始,他主持工作的华宁糖厂成为当时云南少数盈利的糖厂之一。造反派整日互殴,却都舍不得把他这个干事的往死里整。 彼时右派相聚,多满腹牢骚。

一个县委书记总和褚时健讲,“怎么就把我划成右派”。

“莫管那些事啦。不公平大家都无奈,关键是把事情做好。”褚时健宽慰对方。多年以后,他仍清楚记得当年的情景,“他们发牢骚没有用,起码我当时做企业,把小企业那一套都弄懂了。”

褚时健很快等到了他的机会。1979年,他被调进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

他马上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这个半作坊式小厂进行改造。一方面,大举借债购入国外生产设备,烟厂负债率最高时达到500%;另一方面,引进品种改善种植,从源头帮烟农种出好烟叶。更关键是他分利于人,竭力改善员工待遇。这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尤为难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据烟厂老员工回忆,起初当地小伙子都不愿意去烟厂工作,褚时健来了一两年,大家就争着要进烟厂。

好运接踵而至。1988年,云南连发两次强震,中央财政无力支援,决定放开云南的烟草管制。与此同时,国家还放开了名烟的价格管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褚时健同时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绝对权力,所向披靡。

红塔山迅速崛起。那时的有钱人,穿个“的确良”衬衫,胸前口袋透出里面装的“红塔山”,倍儿有面子。

1990年,玉溪卷烟厂跻身中国工业利税大户第三名,此后一直高居榜首,撑起云南财政半壁江山。褚时健也走上了人生巅峰,“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十位改革风云人物”等荣誉接踵而至。

偏安一隅的小烟厂成为政商名流趋之若鹜的名利场。但很快,又成了人人噤若寒蝉的调查所。1995年,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即将卸任,面对个人创造的巨大财富和所得薪资的落差,他铤而走险,“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该拿的钱”。比较阴谋论的说法则是,他得罪人了。这样的说法几乎存在于所有类似的企业家入狱故事里。

1999年1月,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时,他的女儿已于河南狱中自杀,夫人也身陷囹圄。

大时代的浪潮把他打翻过,又把他送上巅峰。现在,他第二次被抛弃了。

【二】

2001年大年三十。一大早,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居委会书记任新明便上山摘菜、杀鸡。像前两年一样,他要带上烧好的菜,到监狱陪褚时健过年。这是褚时健入狱后的第三个春节。

从1979年到玉溪卷烟厂盖职工宿舍认识了褚时健,“褚厂长”一直是任新明的偶像,那时他二十出头,褚时健五十多岁。褚时健看中他年轻肯干,便提拔他做事,后来把烟厂的辅料交给他做。他们既像朋友,又似父子。“在我眼里,他就是个神一样。”任新明说。

“褚厂长”出事后,他十分想不通。那么好的人,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在他看来,“褚厂长”对国家贡献多,就应该多拿一点。

那两年,只要贴个“褚”字,沾个“马”(褚时健夫人马静芬)字的人都要被彻查盘问。很多原来和褚家来往密切的人,都不敢来了。专案组的人说任新明,“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大家都跑了,你怎么还天天来。”任新明说,“我不一样,没有他就没有我,砸锅卖铁我也得帮他。”

“做事先做人”,这是他从“褚厂长”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他自己和整个大营街都是在红塔集团的荫蔽下富起来的,现在是他报恩的时候了。

他把“褚厂长”的外孙女接到自己家中。这个自幼养尊处优的小女孩,现在失去了母亲,外公外婆深陷囹圄,成了一只孤雁。征求她父亲的意见后,任新明把她带到了自己身边。小女孩要上初中,他找到玉溪最好的中学,向校长恳求:“帮帮忙,我的孩子没什么,这是褚厂长的孩子。”

他天天送这女孩子上学、放学,心里想的就是等“褚厂长”夫妇出来,他能把孩子好好交到他们手中。等女孩初中毕业,他花了不少钱,把她送到加拿大读高中。

任新明一边做饭,一边想起从前在烟厂,都是“褚厂长”做饭。“褚厂长”喜欢逛农贸市场,也爱做饭。他做饭非常好吃,就是味道要硬一点。“褚厂长”做的云南“蘸水鸡”是一绝,蘸水无比美味,他每次吃剩下都要打包。

天轮到他给“褚厂长”炖鸡了。

但到了狱中相对,两人反而没多少深沉的话要讲。“褚厂长”只是问他的企业做得怎么样,而他一遍又一遍地让老人注意身体。

这是褚时健在狱中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2002年,他办了保外就医。

“他们原来在玉溪卷烟厂的房子漏雨。我和褚厂长说,是不是修一下。他说你看着办,我就修了。我和我爱人在里面生着火住了三天,把房子烘热了。等到马老师回来,说真不敢相信。”任新明回忆。后来,在褚时健夫妇的坚持下,他们的外孙女改跟任新明姓“任”。

像褚时健这样出狱后的企业家,若要重出江湖,多半从事老本行。任新明也和褚时健讨论过,但褚时健觉得,社会变了,现在做出“褚烟”也未必好卖。

一天,75岁的褚时健和任新明说,自己要种橙子。这是褚时健老家华宁县的传统作物。

任新明极力反对,“你那么大岁数,就安享晚年吧。我来负责你生活,也吃不掉多少。”

“我闲不住。”褚时健说。他向昔日朋友们筹了1000万,包下了哀牢山上2400亩的政府农场。

“当时没敢想大规模。搞规模要投资,我投不起。但我有个目标,就是我这个橙要搞到最好。所以我起个名字叫‘云冠’,云南的冠军。”褚时健对我说。

所谓英雄本色,说的是男人失意落魄时,怎样找回尊严。

【三】

3000公里外的文艺男马钺剥开一只“褚橙”。不同于一般的橙,它皮薄,柔软,易剥,味甜微酸,质绵无渣。

“阉橙。”马钺不屑道。这不是他喜欢的口味。在他看来,橙的辛辣香气、强烈酸甜都被驯化了。但更多人对这口味趋之若鹜。2014年,因为灾害天气,“褚橙”严重减产,产量仅8000吨,一个月内全部售罄,价格提高还供不应求。

驯化满山的冰糖橙,褚时健用了6年。起初,橙子的味道不行,销量也不畅。全靠褚时健昔日的朋友、徒弟们帮衬,云南的各大烟厂就把哀牢山的橙子消化泰半。

但就像当年褚时健出山并非仅凭时机,现在,他也不想全靠人脉。他又用上了烟厂的那套打法:重视技术,利益共享。事实证明,这在种橙子上同样奏效。

他对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执行。种橙期间,遇到任何难题,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经常一个人翻书到凌晨三四点。他不上网,但是每天看报、听收音机。就算在山上,《新闻联播》也是他每天必看的。

“管理果园和管理烟厂一样,首先要考虑员工利益,不让他们吃亏,事情就好办。”说起种橙子,褚时健谈兴渐浓。他详细地和我说起,以前这些农民在家乡种玉米、种甘蔗,一年就赚一两千块,现在跟着他种果树,一年赚四五万。“每家都有两台摩托。他们原来在老家是最穷的,这才出来打工。现在他们回老家请人吃饭,算是最富的。所以干活才特别周到。”

“云冠”在云南声名日盛。2012年,褚时健种橙的第十个年头,经过生鲜电商平台“本来生活”网的社会化营销,“褚橙”挺进北上广,成为全国范围的励志象征。

他再次证明了自己,也为声名所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来拜访,青年想从他那里得到智慧,企业家想从他那里得到力量,媒体想从他那里得到故事,官员想从他那里得到助力。他们有时候会问很实际的问题,更多时候只是想要一张和褚时健的合影。寻褚,更像一种仪式。

在地方政府的盛情下,褚时健不情愿地上马了一个新项目——褚橙庄园。

云南省计划5年内在全省打造100个现代特色农业精品庄园。建成后的褚橙庄园,将囊括当地上万亩冰糖橙果园,容纳游客在庄园内吃住。

褚时健并不相信这个投资2000万元的庄园可以产生政府所期待的效益。建这个庄园,他需要出资600万元,其它部分由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三级政府承担。

褚橙庄园主打休闲旅游牌,庄园内可垂钓

“一年最多1/3的时间有人来,其余时间都闲置。我一年要拿100多万来补贴这个庄园,不然人家来了吃不好住不好。”褚时健说。

庄园建设和未来迎客,对果园的影响也很大。可以想象,大家来庄园多是想见褚时健,会给这位年迈的老人带来多大的困扰。

“他(褚时健)说如果回绝了,有点对不起来说这件事儿的好心人。政府也是想把这件事做大,以点带面。我们新平种了二十多年橙子。销路一直不行,现在大家都好卖了。”任新明说。

“是‘褚橙’让你满足了、甘心了?”我问褚时健。

“也不完全是。搞了这么多年,我感觉我现在全身心都搞不动了。两条腿不行了,心脏、血管都不行了。”褚时健说,自己随时可能因为心肌梗塞而死去。

但接着,他话锋一转,“可我心里还老想着,现在是1万吨果子,过个三五年要搞到五六万吨。这个目标还一直压着我。如果我现在因为这些毛病一下子不行了,我还有点不放心。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品质能不能维持?我还希望再有十年时间,让我把这些都办了。”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句广告语让“褚橙”打动了很多人。从生产到品牌都打着深刻褚时健烙印的“褚橙”将如何传承?

褚时健咳了两声,“还能再活多少年,我也没把握。所以我希望能赶紧把差的东西补上。”

2014年11月20日,褚橙庄园开门迎客,游客如织。褚时健与游客闲聊,逗小孩儿玩。

在他的主持下,2014年果园的土地又被深翻一次,旨在提高保水能力,应对高温干旱天气。 他点燃了一根烟,是“红塔大师”。据说这是红塔集团向褚时健的致敬之作,空心过滤嘴,1000块一条。本来还想让他在上面签名,但顾虑到签名就要对品质完全打包票,他最终还是没签。

“品牌靠质量,一旦质量出问题,这个品牌就不行了。”褚时健希望儿子褚一斌可以继承自己的这片心血,把品牌和质量延续下去。

【四】

从二十多岁开始,褚一斌就一心想离开父亲。

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父亲并不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尤其对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言。他有了坚强的靠山,也生活在山的阴影里。

刚从学校毕业,褚一斌就被父亲安排到烟厂做工人。一天工作11个小时,他没太多空间设想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老父代他做了规划,但不是他想要的。

更难堪的是,不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说,“这是褚时健的儿子”。他想往外跑,想给自己争一口气。

刚好一个朋友说有机会去日本留学,褚一斌要奋力一搏,脱离父亲的庇护。褚时健给他的条件是“成家了就可以走”。

这有点像民国时期新青年离家求学前的最后一个任务。褚一斌在半年时间内迅速完婚。1987年,他奔赴日本求学,其后在新加坡定居并从事金融工作。此后,褚家突生变故,盛极而衰,褚一斌一直流寓在外。

“我对老爷子一直很佩服,也同情。作为儿子,我肯定想尽力帮他,但我又不愿把自己牺牲掉。”褚一斌说,起初自己不太想回来,因为父亲实在是个性格很强悍的人。

褚时健家族观念极强,家族的事业需要有人继承。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褚一斌最终还是回到玉溪。他结束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次进入到父亲的事业里。

“我今年五十几岁了,走到哪里还都是‘褚老的儿子’。”褚一斌有些无奈。但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对这些也释然了。

褚一斌的做派和褚时健截然不同。尽管也回国干了几年农业,在他身上还能清晰感受到海外生活多年的金融精英气息。

2007年底,他刚回国,受父命所托去看一块地。那天,他和村长、支书、会计等人聊到很晚,索性住了下来。会计把床让给了他,他才躺下把被子一盖,就被冲鼻的味道熏个够呛。

“从那里作为一个起点,现在我一个月不去田里还真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的朋友叫我去打球,我说我正打着呢,不过不是用球杆,是用锄头。我的球场也够大,有几千亩地呢。”褚一斌玩笑道。他搞金融时做海外市场,常年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身体也好了不少。

12月的玉溪,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加之天气阴沉,我们在褚家位于大营街的别墅小院里烤火,聊天,并在火上烤起了红薯、鸡翅和云南特色的包浆豆腐。

正热哄哄的吃着,原本在客厅休息的褚时健忍不住跑了出来,“我来指导你们一下,他弄得不好吃。”

可惜他最终还是没加入我们。他看了一会我们烧烤,又看了一会院内的花草,最后在一棵结着黄澄澄橙子的小橙树前久久驻足。

“前年冬天,也是在这里烤火。我一个做基金的朋友来看望老爷子,说您这个东西我给您打包上市多好,老爷子不同意。”褚一斌说。金融是他的本行,可以感觉到,他对资本的看法和父亲并不一致。

“我相信我父亲对社会进步是理解的。拒绝上市,一个是他年龄大了,一个是他觉得自己承载不了上市后对社会的责任。他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但这个事情我觉得只是时机成熟与否的问题。”在褚一斌看来,眼下“褚橙”的重点还在种植。至于“褚橙”上市,现在不可能,但未来可期。

时代变了,帮助褚时健种橙子的是讲义气、人情味、荣誉感、责任心,但最终烧起来的一把火却是电商的营销能力。而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继承者更多的权衡和探索。

“你怎么评价自己的一生?”我问褚时健。

“让别人去评价吧,我很难评价。但有一点,我在做事的时候,不怕自己吃亏,怕别人吃亏,这是我的优点。”褚时健回答。

少年得志,壮年失势,中年一飞冲天,老年跌入谷底,却能以八十高龄绝地反弹,褚时健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

“我的心态是不计较社会对我的不公平。因为现实你没有办法,多少人都得低头。别人说我们这一家,是叫花子养鹦哥,苦中作乐。”他还真的养了不少鸟,客厅地上一排的笼子,不知其中有没有鹦哥。

“我来云南五年了,好像社会上任何有头有脸的人都受过褚老的恩。”烤着火,万科的公关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带媒体上山见褚时健的情景。那位媒体人发了条拜访褚时健的朋友圈,立刻就有老领导来回复他,说一定要带话给褚老,感谢褚老在他们当年最困难的时候,送了一辆车,解决了采访出行的问题。“所有人都觉得领了他的恩。你看这么多淘宝小商家崛起,大家并不会说我感谢谁谁,只会觉得是自己的努力。”

而此时褚时健钻进厨房,先是煞有介事地指挥正在做饭的厨师如何蒸香肠,接着又颠起炒勺炒起了豆豉,炒了几下,似乎觉得无趣,他又把炒勺塞到了厨师手里。

这个老头儿,还是闲不住。

    李河君顶掉马云,成为中国新首富

    大多数媒体报道都以这样一句话开头:“截至27日收盘,汉能薄膜暴涨10.36%,收报3.73元,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币,这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再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价起码抬高至2000亿元左右。”

    这个数字足以使其一举超越马云,重登中国首富宝座。虽然阿里的市值高达2600亿美元,远超汉能,但由于马云仅在阿里和另一块未上市资产“蚂蚁金服”中占股7.8%,汉能薄膜股价几轮大涨之后,马云的个人资产不敌李河君。

    李河君到底何许人也?

    1、生于河源的客家人

    李河君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观塘村,父母都是农民。1984年,李河君从河源中学毕业,成为了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一名大学生。

    2、第一桶金来自倒卖电子产品

    1988年,李河君靠着从大学老师那借来的五万块钱,在北京中关村倒卖电子产品,后来还卖过玩具、矿泉水等。经过6年的时间,他带领17个伙伴积累了7、8千万元的资本。

    3、1994年成立汉能,进军能源业

    有了一大笔钱的李河君“当时一下子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他的中学同学建议他收购上市公司做庄,在同学的建议下,李河君开始全国各地寻找水电站资源。

    而在收购调研中他发现,水电是不错的行业,于是放弃收购上市公司的想法,转而进入能源行业。1994,李河君拿出1000多万元收购了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

    汉能自成立之日始即致力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

    4、2011年转入光伏产业

    2006年到2009年,正式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李河君看到了水电站周期漫长的不足和光伏的未来:“我必须思考未来怎么走,汉能必须产业升级。”2009年,李河君高调宣布进入光伏业。

    2011年11月19日,汉能广东河源光伏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式投产,2012年底,李河君高调宣布,汉能集团已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300千瓦),超越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

    5、两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2013年,李河君以664.9亿元名列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位,201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李河君就以净资产130亿美元排名第五,又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 “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

    6、李河君有多气派:

    李河君拥有两架湾流G550顶级私人飞机

    位于河源市高新区的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的保安甚至配备“中国武装”的制服,而这个厂的保安只招高中以上学历并且服过兵役的青年:“老板帮我们弄到了编制,这样看上去比较气派”

    7、李河君身上的争议:

    利民工程?

    2010年12月31日,李河君旗下的汉能广东东江黄田水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但由于其未妥善处理好上游淹没线以下的征地工作,电站拦河蓄水后河源市黄田镇乌坭村和清溪村多处房屋、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淹没。其中位于黄田镇乌泥村的桂山酒厂因酒厂被水覆盖,在2013年2月4日与黄田水电站签署补偿协议书后,黄田水电站仅赔付100万元,至今还有330万元款项未到位,村民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多次,仍然无果。而这样的事在广东频频发生,村民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真实身家几何?

    2013年登上“富豪榜”后,李河君的真实身家仍不被外界所知晓,甚至被质疑含水分,其在汉能集团的控股股份也被外界传闻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超过50%,还有一种则是高达97%。

    现金流不正当?

    汉能集团号称“2000亿元”的投资计划实则大多数来源于银行与地方政府。更耐人寻味的是,2013年末,汉能集团抵押所持汉能太阳能市值逾40亿元股份,贷款约3.45亿元来增持公司股份,汉能集团的现金流遭受质疑。

    违规获补助金?

    2012年6月2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一则名为“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的公告,其中便指出广东汉能光伏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存在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的现象,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637.25万元。

      看五年,想三年,认真做好一两年

      雷军回忆他在十八岁那年,偶然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书《矽谷之火》,讲述了七八十年代矽谷英雄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以贾伯斯为主。雷军承认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也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有了这样的想法,雷军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思索怎样才能真正开始,最后他决定把一切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上,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在两年内完成所有的大学课程。

      他真的用两年修完了所有的大学课程,接着他又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要在两年内在一级的学报上发表论文,果真雷军大二那年在知名学报上发表了论文。

      雷军说人一定要有梦想,有了梦想之后,还要能一步一步地付诸实践,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的可行目标,再加上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看五年、想三年、认真做好一两年,这就是雷军确立梦想,以及在有了梦想之后,一步步去完成梦想的方法。

      梦想可能极为远大,可能非二三十年无法完成,因此每一个筑梦的过程,只能按着直觉往前走,甚至当前的所作所为未必能帮助最后梦想的实现,可是我们还是要有具体的目标,以及在短期内可以逐步实现目标的方法。

      雷军最终想在中国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这样的目标虚无缥缈,于是雷军决定先落实自己的学习,分别制定了两年学完所有的大学课程,以及在知名学报上发表论文的短期目标。这两件事都十分具体可行,虽然未必与办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有必然的关联,可是雷军相信沉淀自己的基本功,对未来做任何事一定都有帮助。

      就这样,不断地“看五年、想三年、认真做好一两年”。每当五年的想法到期之后,就再向前推移五年,也再一次订立具体可行的方案,使自己不断地向最初设定的终极目标前进。

      终于到了四十岁,雷军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十八岁时的梦想,决定放手一试,他自己承认小米现在虽然仍离成功尚远,但梦想总是要有的。有了梦想之后,还要有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加上勤奋、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最后再加上机遇,就有机会成就梦想。

        五 :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

        力尽了

        i黑马:他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他曾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他的名字叫褚时健。1994年时,他是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1999年,因贪污受贿,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是个闲不住的老头儿。2002年,他办了保外就医,出狱。出狱后开始种褚橙,一种十几年,2012年,褚橙在全国风靡。今年他已87岁,还能活多少年,他也没把握。但只要活着,他就能干出一些事儿来,让人期待。

        这是《中国企业家》的一篇人物特写,文辞优美,读完黑马哥都醉了。

        “心累。”

        这是褚时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他头发花白、蓬乱,倚坐在老式皮沙发里,我能清楚看见他灰毛衣上成片的毛球和藏蓝色裤脚上的泥。

        他语速缓慢,有老年人的含混并夹带方言,需要人仔细辨别他说的每一个字。这令我想到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有人声嘶力竭也没人要听,有人低沉含混却听众云集。

        现在,媒体、帮助对接此次采访的万科公关和褚时健的干女儿、红塔集团派来记录

        褚时健生平的摄像师、几名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或站或坐,全听他说。 这是褚时健的成功,也是他的负累。

        从“红塔山”到“褚橙”,作为罕见的、身陷囹圄之后还能以古稀之年东山再起的企业家,通过电商和媒体的演绎,他变成了一个励志符号,他跌宕悲辛的人生也被省去了晦暗不明的部分,成了最佳的心灵鸡汤。本不愿面对媒体的褚时健不得不抛头露面,为“褚橙”代言。他给人们的正能量,也是“褚橙”前进的力量。

        他是企业家心中的企业家,王石、柳传志都对他倍加推崇。“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

        他对王石说的这句话,通过王石女朋友田朴珺小姐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还有什么不甘心?”他耳背,我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87岁的老人说。

        密集的炮火声中,年轻的褚时健精疲力竭,上级要求撤退的命令一次比一次急迫。但他仍在战场上徘徊,一具一具翻开那些尸体,有自己人,也有国民党的人。 这个不是。

        这个也不是。

        都不是二哥。

        他执拗地寻找,最终,褚时健背着二哥的尸体回来了。

        1949年加入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上过战场,见过生死的褚时健勇毅、果敢。因为这些优秀品质,他被迅速提升,入党、提干,历任区长、区委书记、玉溪地委宣传部干部管理科科长和行署人事科长。

        但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当过游击队员的男人并不适应政府官员的生活。他的直接和执拗,让他得罪了一些人。接下来狂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中,他很快被打为右派,一家人一起被下放到新平县红光农场。

        褚时健的商业天分却在这段艰难岁月显露出来。1970年开始,他主持工作的华宁糖厂成为当时云南少数盈利的糖厂之一。造反派整日互殴,却都舍不得把他这个干事的往死里整。 彼时右派相聚,多满腹牢骚。

        一个县委书记总和褚时健讲,“怎么就把我划成右派”。

        “莫管那些事啦。不公平大家都无奈,关键是把事情做好。”褚时健宽慰对方。多

        年以后,他仍清楚记得当年的情景,“他们发牢骚没有用,起码我当时做企业,把小企业那一套都弄懂了。”

        褚时健很快等到了他的机会。1979年,他被调进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 他马上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这个半作坊式小厂进行改造。一方面,大举借债购入国外生产设备,烟厂负债率最高时达到500%;另一方面,引进品种改善种植,从源头帮烟农种出好烟叶。更关键是他分利于人,竭力改善员工待遇。这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尤为难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据烟厂老员工回忆,起初当地小伙子都不愿意去烟厂工作,褚时健来了一两年,大家就争着要进烟厂。

        好运接踵而至。1988年,云南连发两次强震,中央财政无力支援,决定放开云南的烟草管制。与此同时,国家还放开了名烟的价格管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褚时健同时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绝对权力,所向披靡。

        红塔山迅速崛起。那时的有钱人,穿个“的确良”衬衫,胸前口袋透出里面装的“红塔山”,倍儿有面子。

        1990年,玉溪卷烟厂跻身中国工业利税大户第三名,此后一直高居榜首,撑起云南财政半壁江山。褚时健也走上了人生巅峰,“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十位改革风云人物”等荣誉接踵而至。

        偏安一隅的小烟厂成为政商名流趋之若鹜的名利场。但很快,又成了人人噤若寒蝉的调查所。1995年,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即将卸任,面对个人创造的巨大财富和所得薪资的落差,他铤而走险,“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该拿的钱”。比较阴谋论的说法则是,他得罪人了。这样的说法几乎存在于所有类似的企业家入狱故事里。

        1999年1月,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时,他的女儿已于河南狱中自杀,夫人也身陷囹圄。

        大时代的浪潮把他打翻过,又把他送上巅峰。现在,他第二次被抛弃了。 二

        2001年大年三十。一大早,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居委会书记任新明便上山摘菜、杀鸡。像前两年一样,他要带上烧好的菜,到监狱陪褚时健过年。这是褚时健入狱后的第三个春节。

        从1979年到玉溪卷烟厂盖职工宿舍认识了褚时健,“褚厂长”一直是任新明的偶像,那时他二十出头,褚时健五十多岁。褚时健看中他年轻肯干,便提拔他做事,后来把烟厂的辅料交给他做。他们既像朋友,又似父子。“在我眼里,他就是个神一样。”

        任新明说。

        “褚厂长”出事后,他十分想不通。那么好的人,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在他看来,“褚厂长”对国家贡献多,就应该多拿一点。

        那两年,只要贴个“褚”字,沾个“马”(褚时健夫人马静芬)字的人都要被彻查盘问。很多原来和褚家来往密切的人,都不敢来了。专案组的人说任新明,“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大家都跑了,你怎么还天天来。”任新明说,“我不一样,没有他就没有我,砸锅卖铁我也得帮他。”

        “做事先做人”,这是他从“褚厂长”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他自己和整个大营街都是在红塔集团的荫蔽下富起来的,现在是他报恩的时候了。

        他把“褚厂长”的外孙女接到自己家中。这个自幼养尊处优的小女孩,现在失去了母亲,外公外婆深陷囹圄,成了一只孤雁。征求她父亲的意见后,任新明把她带到了自己身边。小女孩要上初中,他找到玉溪最好的中学,向校长恳求:“帮帮忙,我的孩子没什么,这是褚厂长的孩子。”

        他天天送这女孩子上学、放学,心里想的就是等“褚厂长”夫妇出来,他能把孩子好好交到他们手中。等女孩初中毕业,他花了不少钱,把她送到加拿大读高中。

        任新明一边做饭,一边想起从前在烟厂,都是“褚厂长”做饭。“褚厂长”喜欢逛农贸市场,也爱做饭。他做饭非常好吃,就是味道要硬一点。“褚厂长”做的云南“蘸水鸡”是一绝,蘸水无比美味,他每次吃剩下都要打包。

        天轮到他给“褚厂长”炖鸡了。

        但到了狱中相对,两人反而没多少深沉的话要讲。“褚厂长”只是问他的企业做得怎么样,而他一遍又一遍地让老人注意身体。

        这是褚时健在狱中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2002年,他办了保外就医。

        “他们原来在玉溪卷烟厂的房子漏雨。我和褚厂长说,是不是修一下。他说你看着办,我就修了。我和我爱人在里面生着火住了三天,把房子烘热了。等到马老师回来,说真不敢相信。”任新明回忆。后来,在褚时健夫妇的坚持下,他们的外孙女改跟任新明姓“任”。

        像褚时健这样出狱后的企业家,若要重出江湖,多半从事老本行。任新明也和褚时健讨论过,但褚时健觉得,社会变了,现在做出“褚烟”也未必好卖。

        一天,75岁的褚时健和任新明说,自己要种橙子。这是褚时健老家华宁县的传统作物。

        任新明极力反对,“你那么大岁数,就安享晚年吧。我来负责你生活,也吃不掉多少。”

        “我闲不住。”褚时健说。他向昔日朋友们筹了1000万,包下了哀牢山上2400亩的政府农场。

        “当时没敢想大规模。搞规模要投资,我投不起。但我有个目标,就是我这个橙要搞到最好。所以我起个名字叫‘云冠’,云南的冠军。”褚时健对我说。

        所谓英雄本色,说的是男人失意落魄时,怎样找回尊严。

        3000公里外的文艺男马钺剥开一只“褚橙”。不同于一般的橙,它皮薄,柔软,易剥,味甜微酸,质绵无渣。

        “阉橙。”马钺不屑道。这不是他喜欢的口味。在他看来,橙的辛辣香气、强烈酸甜都被驯化了。但更多人对这口味趋之若鹜。2014年,因为灾害天气,“褚橙”严重减产,产量仅8000吨,一个月内全部售罄,价格提高还供不应求。

        驯化满山的冰糖橙,褚时健用了6年。起初,橙子的味道不行,销量也不畅。全靠褚时健昔日的朋友、徒弟们帮衬,云南的各大烟厂就把哀牢山的橙子消化泰半。

        但就像当年褚时健出山并非仅凭时机,现在,他也不想全靠人脉。他又用上了烟厂的那套打法:重视技术,利益共享。事实证明,这在种橙子上同样奏效。

        他对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执行。种橙期间,遇到任何难题,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经常一个人翻书到凌晨三四点。他不上网,但是每天看报、听收音机。就算在山上,《新闻联播》也是他每天必看的。

        “管理果园和管理烟厂一样,首先要考虑员工利益,不让他们吃亏,事情就好办。”说起种橙子,褚时健谈兴渐浓。他详细地和我说起,以前这些农民在家乡种玉米、种甘蔗,一年就赚一两千块,现在跟着他种果树,一年赚四五万。“每家都有两台摩托。他们原来在老家是最穷的,这才出来打工。现在他们回老家请人吃饭,算是最富的。所以干活才特别周到。”

        “云冠”在云南声名日盛。2012年,褚时健种橙的第十个年头,经过生鲜电商平台“本来生活”网的社会化营销,“褚橙”挺进北上广,成为全国范围的励志象征。 他再次证明了自己,也为声名所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来拜访,青年想从他那里得到智慧,企业家想从他那里得到力量,媒体想从他那里得到故事,官员想从他那里得到助力。他们有时候会问很实际的问题,更多时候只是想要一张和褚时健的合影。寻褚,更像一种仪式。

        云南新平县褚橙庄园,中间的水塘是冰糖橙的灌溉水源

        在地方政府的盛情下,褚时健不情愿地上马了一个新项目——褚橙庄园。

        云南省计划5年内在全省打造100个现代特色农业精品庄园。建成后的褚橙庄园,

        将囊括当地上万亩冰糖橙果园,容纳游客在庄园内吃住。

        褚时健并不相信这个投资2000万元的庄园可以产生政府所期待的效益。建这个庄园,他需要出资600万元,其它部分由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三级政府承担。 褚橙庄园主打休闲旅游牌,庄园内可垂钓

        “一年最多1/3的时间有人来,其余时间都闲置。我一年要拿100多万来补贴这个庄园,不然人家来了吃不好住不好。”褚时健说。

        庄园建设和未来迎客,对果园的影响也很大。可以想象,大家来庄园多是想见褚时健,会给这位年迈的老人带来多大的困扰。

        “他(褚时健)说如果回绝了,有点对不起来说这件事儿的好心人。政府也是想把这件事做大,以点带面。我们新平种了二十多年橙子。销路一直不行,现在大家都好卖了。”任新明说。

        “是‘褚橙’让你满足了、甘心了?”我问褚时健。

        “也不完全是。搞了这么多年,我感觉我现在全身心都搞不动了。两条腿不行了,心脏、血管都不行了。”褚时健说,自己随时可能因为心肌梗塞而死去。

        但接着,他话锋一转,“可我心里还老想着,现在是1万吨果子,过个三五年要搞到五六万吨。这个目标还一直压着我。如果我现在因为这些毛病一下子不行了,我还有点不放心。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品质能不能维持?我还希望再有十年时间,让我把这些都办了。”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句广告语让“褚橙”打动了很多人。从生产到品牌都打着深刻褚时健烙印的“褚橙”将如何传承?

        褚时健咳了两声,“还能再活多少年,我也没把握。所以我希望能赶紧把差的东西补上。”

        2014年11月20日,褚橙庄园开门迎客,游客如织。褚时健与游客闲聊,逗小孩儿玩。

        在他的主持下,2014年果园的土地又被深翻一次,旨在提高保水能力,应对高温干旱天气。 他点燃了一根烟,是“红塔大师”。据说这是红塔集团向褚时健的致敬之作,空心过滤嘴,1000块一条。本来还想让他在上面签名,但顾虑到签名就要对品质完全打包票,他最终还是没签。

        “品牌靠质量,一旦质量出问题,这个品牌就不行了。”褚时健希望儿子褚一斌可以继承自己的这片心血,把品牌和质量延续下去。

        从二十多岁开始,褚一斌就一心想离开父亲。

        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父亲并不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尤其对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言。他有了坚强的靠山,也生活在山的阴影里。

        刚从学校毕业,褚一斌就被父亲安排到烟厂做工人。一天工作11个小时,他没太多空间设想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老父代他做了规划,但不是他想要的。

        更难堪的是,不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说,“这是褚时健的儿子”。他想往外跑,想给自己争一口气。

        刚好一个朋友说有机会去日本留学,褚一斌要奋力一搏,脱离父亲的庇护。褚时健给他的条件是“成家了就可以走”。

        这有点像民国时期新青年离家求学前的最后一个任务。褚一斌在半年时间内迅速完婚。1987年,他奔赴日本求学,其后在新加坡定居并从事金融工作。此后,褚家突生变故,盛极而衰,褚一斌一直流寓在外。

        “我对老爷子一直很佩服,也同情。作为儿子,我肯定想尽力帮他,但我又不愿把自己牺牲掉。”褚一斌说,起初自己不太想回来,因为父亲实在是个性格很强悍的人。 褚时健家族观念极强,家族的事业需要有人继承。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褚一斌最终还是回到玉溪。他结束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次进入到父亲的事业里。

        “我今年五十几岁了,走到哪里还都是‘褚老的儿子’。”褚一斌有些无奈。但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对这些也释然了。

        褚一斌的做派和褚时健截然不同。尽管也回国干了几年农业,在他身上还能清晰感受到海外生活多年的金融精英气息。

        2007年底,他刚回国,受父命所托去看一块地。那天,他和村长、支书、会计等人聊到很晚,索性住了下来。会计把床让给了他,他才躺下把被子一盖,就被冲鼻的味道熏个够呛。

        “从那里作为一个起点,现在我一个月不去田里还真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的朋友叫我去打球,我说我正打着呢,不过不是用球杆,是用锄头。我的球场也够大,有几千亩地呢。”褚一斌玩笑道。他搞金融时做海外市场,常年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身体也好了不少。

        12月的玉溪,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加之天气阴沉,我们在褚家位于大营街的别墅小院里烤火,聊天,并在火上烤起了红薯、鸡翅和云南特色的包浆豆腐。

        正热哄哄的吃着,原本在客厅休息的褚时健忍不住跑了出来,“我来指导你们一下,他弄得不好吃。”

        可惜他最终还是没加入我们。他看了一会我们烧烤,又看了一会院内的花草,最后

        在一棵结着黄澄澄橙子的小橙树前久久驻足。

        “前年冬天,也是在这里烤火。我一个做基金的朋友来看望老爷子,说您这个东西我给您打包上市多好,老爷子不同意。”褚一斌说。金融是他的本行,可以感觉到,他对资本的看法和父亲并不一致。

        “我相信我父亲对社会进步是理解的。拒绝上市,一个是他年龄大了,一个是他觉得自己承载不了上市后对社会的责任。他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但这个事情我觉得只是时机成熟与否的问题。”在褚一斌看来,眼下“褚橙”的重点还在种植。至于“褚橙”上市,现在不可能,但未来可期。

        时代变了,帮助褚时健种橙子的是讲义气、人情味、荣誉感、责任心,但最终烧起来的一把火却是电商的营销能力。而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继承者更多的权衡和探索。 “你怎么评价自己的一生?”我问褚时健。

        “让别人去评价吧,我很难评价。但有一点,我在做事的时候,不怕自己吃亏,怕别人吃亏,这是我的优点。”褚时健回答。

        少年得志,壮年失势,中年一飞冲天,老年跌入谷底,却能以八十高龄绝地反弹,褚时健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

        “我的心态是不计较社会对我的不公平。因为现实你没有办法,多少人都得低头。别人说我们这一家,是叫花子养鹦哥,苦中作乐。”他还真的养了不少鸟,客厅地上一排的笼子,不知其中有没有鹦哥。

        “我来云南五年了,好像社会上任何有头有脸的人都受过褚老的恩。”烤着火,万科的公关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带媒体上山见褚时健的情景。那位媒体人发了条拜访褚时健的朋友圈,立刻就有老领导来回复他,说一定要带话给褚老,感谢褚老在他们当年最困难的时候,送了一辆车,解决了采访出行的问题。“所有人都觉得领了他的恩。你看这么多淘宝小商家崛起,大家并不会说我感谢谁谁,只会觉得是自己的努力。”

        而此时褚时健钻进厨房,先是煞有介事地指挥正在做饭的厨师如何蒸香肠,接着又颠起炒勺炒起了豆豉,炒了几下,似乎觉得无趣,他又把炒勺塞到了厨师手里。 这个老头儿,还是闲不住。

        文章来源于:

        本文标题:我们已经尽力了-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628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